人物描写文章 多用生动的人物描写肖像描写

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作文技巧谈: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作文技巧谈: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
作文技巧谈三: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
人物可谓是文章的灵魂,有了生动鲜活的人物,整个文章才会有灵气。如何把人物写活呢,一般有以下方法:
一、直接/正面描写法
1、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的窗户。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学语言包括人物的语言(包含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和叙述人的语言。其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有:
A、以白描写语言
白描本是绘画技法之一,指全部用线条勾勒,不着色彩,单纯明快。用在文学创作上,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即用极其简练的笔触,表现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虽不着笔墨,却能穷形尽相。白描语言的主要特点是:(1)不写背景,只凸现主体;(2)不求细致,只求传神;(3)不尚华丽,只着意朴实。
例如:他拨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里,鲁智深简短的两句话道出了他粗中有细的性格,的确是在犯下命案后“急急”出逃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
B、以个性写语言
“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李渔)”,写什么样的人,就让他说什么话, 使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并通过人物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出身、年龄、身份、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思想、感情、品质、作风和性格等特点。
例如: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那半文半白的教人半懂不懂的语言就是他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他深受封建教育毒害,十分迂腐,表现了他卖弄学问,滑稽可笑的个性。
C、以独白写语言
独白,指的是一个人独自说话。独白大体分两类,即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和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讲话。
①内心独白。指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学习德国的野蛮。
②相对泛说。有时似乎是对某人说话,但听话的某人并不出现。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这句话写出了父亲渴望发了财后的于勒归来改变他们拮据生活的强烈愿望。其中的“竟”和“多么”写出了人物的焦灼心理。
D、以对话写语言
人的语言是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不可随心所欲地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认真地以对话描写人物语言,须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
例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几句话,就可以表现胡屠户胆小而又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2、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范围而言,由大到小)――以形传神/貌如其人
外貌描写是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材、衣饰、仪表、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描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句话道出了肖像描写的意义。它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故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描写人物应当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千万不能千人一面。”如《水浒传》中“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深如刷漆”的武松,《红楼梦》中“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王熙凤,作者对上述人物形象只作了简单的勾画,而留给读者的却是永恒的定格和精神财富。其主要方法有:
a、从作者或他人观察的角度写。
例如:“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里从头写到脚,语言上是直截了当的。它把杨二嫂既可鄙又可怜的小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b、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如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贾母面前, 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c、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同一特点。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
d、工笔描绘法。此法讲究的是笔笔精雕细刻,处处细致入微,追求的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效果。
例1: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绣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丝尘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地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曹禺《雷雨》)
例2: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古希腊神话中的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发著名,后因得罪火神,美发尽变毒蛇。编者注)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得不对称。
这里作者对贝多芬的“面”的描写可谓精雕细刻,让我们通过这张脸的“病态”看到贝多芬晚年所遭受的痛苦以及他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外貌描写与肖像描写一样,都指对人物的五官衣着进行描绘,神态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描绘。
几个注意点:①写容貌扣心灵的窗户――眼睛,写体态扣住手,写神态扣脸部细微的表情及其变化,写服饰既要扣穿的更要扣戴的及手里拿的。②何时进行肖像描写?a、在需要向读者介绍人物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特征。b、在叙述人物和最初接触人物时,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另一个人物的肖像特点,这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c、回忆和想象人物形象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心理描写――情动于中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行于外。”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他外部行动的依据,外部行动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具体反映。所以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它对揭示人物性格、开掘文章思想、深化文章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是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其主要方法有:
①独白式(内心独白吐心理)。以第一人称“我”落笔,自我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可以把人物的思绪全盘托出,让人物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在读者面前曝光,给人以亲切感。
例1:都德《最后一课》:“我还几乎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小弗郎士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了。”
例2:鲁迅《一件小事》:“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②披露式(直接感受绘心理)。即常常采用“他想”、“他回忆”、“他默念”、 “他沉思”、“心里嘀咕”等词语或句式来描述心理。例如《穷人》:“‘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这种直接的心理刻画,真实、自然、读来令人信服。
③梦幻式(梦境幻觉透心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常常用“似乎”、“仿佛”、“好像”等词语。
例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④神态式(神态描摹展心理)。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从人物的表情中可以反应出来,因而抓住神态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心理,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法。
《故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⑤景物式(景物描写衬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即绘景而显情。因为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景物”,渗透着人物的特定心情。例如:鲁迅的《药》“……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前面写老栓买到“药”后移植生命的自信和幸福感,后边的景物描写就更烘托出老栓的愚昧麻木。
⑥侧面式(侧面描写映心理)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开头点到“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种天气寒冷的特殊环境,衬托出了首都人民无比悲痛的心情。
实例演示:请先看一段学生作文
晚饭后,我正在为考试成绩担心,突然同学张红打电话告诉我,这次考试我由原来的三十多名一跃进入了前十名。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
这段表达的是“我”高兴的心理,但却没有把这种高兴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怎样才能使某种心理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这里以这名学生所设定的情境为例,尝试用如下方法写心理:
①用修辞写心理。就是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仿佛吃了开心果一般,虽想极力掩饰内心的喜悦,可嘴角还是抑制不住地咧到了耳根。(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
②用语言写心理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心花怒放,冲着屋里的妈妈就喊:“妈妈,我进前十名啦!我成功啦! ”
③用动作写心理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来不及放好电话,立刻奔到姐姐房间,一把拉起正在看电视的姐姐,抱着她转了一圈又一圈:“姐姐,你知道吗?我进前十名啦!”
④用神态写心理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呆了,这是真的吗?我掐了一下自己,“啊!”好痛!是真的!我没在做梦!顿时,喜悦盈满心间,双眼不由自主地充满了泪水。
⑤用环境写心理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此时此刻,我看到外面的天空格外蓝,草格外绿,花格外红,总之,一切都变得那么赏心悦目。
⑥用内心独白写心理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加上“想” 、 “心说”等提示语。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好高兴!心想:我终于成功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终于可以像好学生那样赢得老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和家长的夸奖了。
⑦用幻觉写心理
人在极度紧张或兴奋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就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幻觉描写前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仿佛看到”、“似乎听到”等。
例 1:听到这个消息,我似乎看到了同学们羡慕的眼神、老师赞许的目光、爸爸妈妈快乐的样子。
例 2:这是真的吗?我、我、我成功了!哇噻,太棒了!我仿佛听见天使在为我歌唱、上帝在为我鼓掌!又似乎看到向往已久的电脑正款款向我走来。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再加上适当运用修辞、幻觉和内心独白等手段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 “高兴”这种情绪就会写得具体、生动、真实、可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综合运用。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4、动作/行动描写――情形于外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动作描写。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作家莱辛说:“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个性的特征。”老舍先生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它通过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其主要方法有:
A、综合法: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他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例如,“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觉慧)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巴金《家》)
它通过动作与心理融合着写,借景写人,以小喻大,既表现出觉慧对窒息生命的旧社会的愤恨,也微露出未经生活风暴洗礼的觉慧性格中单纯、幼稚的一面。
B、特写法: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之特定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海明威《老人与海》)
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C、对比法:“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孪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法官们“一忽儿”中变换动作所表现的漫不经心、草菅人命,与玛丝洛娃“震”、“涨”、“叹”等动作所表现的全神贯注、抗争无门构成对比,读者从中读出了沙皇统治下底层人民的苦难冤情和法律制度的虚伪、专制。
D、特征法: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起来,钉耙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吴承恩《西游记》)
&“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二、间接/侧面描写法
人物刻画的方法多种多样 ,正面直接描写的方法往往不能极尽其妙或者太显露,而间接描写恰能起到正面直接描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所谓间接描写 ,就是不直接描述对象,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景物、场面等的描写中衬托、渲染,从而突出描写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烘云托月”的手法,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从而为正面直接描写作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使刻画的人物更丰满更完美。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作品中多有成功地运用间接描写刻画人物的例子。
1、通过他人的言行举止来烘托人物
例1:行者见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里作者本是要表现罗敷的美,但是他没有对罗敷的美进行直接的描写与刻画,而是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在见到罗敷时的神情、反应等的刻画,间接地表现出了罗敷的美。
例2:就把他派到个最穷的家――像老槐树底老秦家,两顿糠吃过来,你怕他不再找你想办法啦?”广聚道:“老槐树底那些人跟咱们都不对,不怕他说坏话?”恒元道:“你就不看人?老秦见了生人敢放个屁?每次吃了饭你就把他招待回公所,有什么事?”
这是阎家山村长刘广聚向恶霸地主阎恒元讨怎么对付老杨同志的主意时说的话,没直接写老秦,只是恒元的寥寥几语,就间接写出了老秦的贫穷与胆小,老杨面临的工作难度及恒元的阴险。
2、以景物、场面、环境等来烘托人物
例1:女作家凌叔华的成名作《酒后》中,永璋对他的爱妻的赞美也同样用了间接的描写。写爱妻腮上的薄薄红晕“桃花,“我嫌她太俗。牡丹?太艳。菊花?太冷。梅花? 也太瘦。”在丈夫的眼里,妻子实在是个大美人,但这里不直接写妻子的外貌如何,而是通过“桃花”、“牡丹”、“菊花”、“梅花”的不足,写出了妻子的红晕雅俗适当,温腴相宜,真是恰到好处。
例2:“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阳光照着它,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金黄的大斗笠》)这斗笠是下雨时姐姐给牧羊的弟弟送去的,文章不直接写姐对弟的浓浓亲情,而是用亮丽的景物,曲折、含蓄地来表现它。
要写好人物,大多会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当然,靠懂得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积累人生的底蕴,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驾驭各种技巧,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正如曹雪芹所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作者:&&阅读次数:& 更新时间: 20:26:5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人物肖像描写作文(1000)字(摘记
人物肖像描写作文(1000)字(摘记
我作摘记~就是抄好的肖像描写文章~要有对文章的评论~不是作文~要人物的肖象描写~求 ~急~!!
1、玲玲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5、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6、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7、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8、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9、 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附《如何写好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的外貌,主要包括人的容貌、体态、服饰、表情、风度等。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因素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 

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提问者 的感言:我也写了~但不是你的~你的我看了是最好的~~所以选你了 相关知识
其他回答 (5)
对人物的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的描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描写外貌就像给人画像或照相,使读者结识一个个活生生的逼真的人。因此,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名著借鉴】 
  例1.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简析:简要的外貌描写,突出了老师年轻、美丽的特征。 
  例2.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整体)。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局部)。(阿累《一面》) 
  简析:《一面》中对鲁迅的三次肖像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这是第二次的肖像描写,是在近处,在明里,是作者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从整体到局部,形神兼备的写出了人物的气质和精神状态:瘦,但精神很好。 
  例3.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鲁迅《孔乙己》) 
  简析:在这里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孔乙己的肖像,以便逐步刻画他的性格特征。“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生活状况不好,时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别人的凌辱;“皱纹”和“花白的胡子”,点明他生活状况不好、年岁已老;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既穷又懒,好逸恶劳;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表现了他的书呆子气,也表现了他的迂腐可笑。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就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的话里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这是一种强烈的讽刺和椰榆。在这一段里,作者通过上述肖像描写,把一个穷困潦倒、迂腐可笑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写法点晴】 
  1.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特征。人,各有各的性格,就象一对双胞胎,尽管长相一样,但性格和气质是不尽相同的,在描写外貌时,要注意“以形传神”地把人物性格特点反映出来。像上述例1抓住了“美丽”、例2抓住了“瘦,但精神很好”等人物的个性特征。 
  2.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例1从年龄写到面部,从分到总,很简约地描写了老师的肖像。例2由形入神,从整体到局部,形神兼备。例3从身材、脸色、胡子、穿者、说话、绰号等好多方面进行描写,让孔乙己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3.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 例1“榆钱大小一块黑痣”,用打比方强调了黑痣的大小;例2“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运用比喻刻画了胡子的美丽轮廓;例3引用“上大人孔乙己”,交代绰号的来历,突出迂腐可笑的特征。 
  4.注意在描写中体现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着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人物的外表上,因此,写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变,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丰富世界,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寄托作者的丰富情感。例1中流露者作者对老师的喜爱之情,例2流露着作者对鲁迅的崇敬之情,例3流露着作者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之情。 
  【小试牛刀】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创作一个人物肖像描写片断。你可参考以下的描述内容,加以生动的描写,要求写出人物的个性。 
  描述内容:头形、发型、发色、额头、眉、睫毛、眼睛、耳朵、鼻、口(唇)、牙齿、脸部轮廓、颜色、皮肤、音调、声音、表情、笑容、说话时的神态等等。 
  【精彩示例】 
  京京虽然人很小,可很讨人喜爱。胖墩墩的小身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活像一只笨重的小企鹅。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弯月眉,活脱脱的美人坯子。两只藏在长睫毛下面的水灵灵的大眼睛,经常眨吧眨吧的,闪射着一股愉快的光辉。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很甜,让大人自愿为她服务。 
  
不要那些~作文啊~~!!!!!
他(指别里科夫)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了现实生活 

现在回想起来,她
 写作文应了解肖像描写是怎么一回事
那就我告诉你把,肖像描写介绍:
还有很多,要就采纳我吧!!!!!
上面有许多
我提问的哦!!!!
百度名:十里飘花香
肖像描写
指对人物外形各方面的特点的描写.肖像不仅指人的身材,容貌,服饰,还包括人的姿态,神情,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肖像是各不相同的.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性格的不同,必然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肖像描写的好与坏,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关系重大.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使人物个性更突出.因此,优秀作家都极重视人物肖像的描写.
  描写人物的外形,至关重要的是描写人物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最富于表情,最能传达人物的内心秘密.鲁迅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在《祝福》中写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她的眼睛是&顺着&看人;两个后,她因再嫁又死去丈夫,被迫第二次来到鲁家时,她虽&顺着眼&看人,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当她知道周围的人是在嘲笑她再嫁之事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在她去世前,&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通过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描写,将吃人的封建礼教逐步强加在她身上的苦难,深刻而形象地反映出来. 
  肖像描写首先遇到的是视角问题.肖像描写的角度,大致有三种:一是作者观察的角度,二是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三是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究竟选择哪个角度写,这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来确定. 
  一,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便于作者抒发爱憎感情,表达自己鲜明的倾向性.如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对三仙姑的肖像描写:&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作者对她那种老来俏打扮,是厌恶的,并给以辛辣讽刺. 
  二,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便于将肖像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鲁迅的《高老夫子》是这样写的:&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他的功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里……首先就想到往常的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还在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爬上桑树枝偷桑椹吃,但他们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作者通过高老夫子顾影自怜的描写,将其假道学的面目与自我怨愤的情绪巧妙地融合起来了. 
   
  三,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易于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描写林黛玉初交见到贾宝玉时,她以少女的敏感与细心,观察了贾宝玉全身的打扮以及容貌,神情:&却是位年轻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真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是通过黛玉的视觉给宝玉绘制的一幅肖像画.这幅肖像画自然溶进了黛玉的感情色彩——真可谓一箭双雕. 
   
  肖像描写可以一次基本完成,然后反复点染,逐渐充实;也可以分为多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燕尾服而逐步完成.肖像描写的技法,可以是工笔描写,也可以是简笔勾勒,还可以是漫画笔法.可以采用静态描写,也可以采用动态描写.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在《奥勃洛摩夫》中对奥勃洛摩夫的肖像描写是为工笔描写.李朝威写则属于简笔勾勒.契诃夫在《套中人》中对别里科夫外貌的描绘就是漫画式的.一般说来,西方作家比较擅长工笔细描,而中国作家则更喜爱简笔勾勒;中国作家常用动态描写法,即更多地描写行动中的人物肖像,而西方作家却更多采用静态描写法,但这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像阿·托尔斯泰就反对用几十页篇幅对主人公肖像作静态描绘,主张&主人公的肖像应该人运动本身,通过斗争,通过冲突,通过行为显现出来.&(《阿·托尔斯泰论文学》) 
  在肖像描写技法中,还可以借助比喻,象征和夸张等手段来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总之,描写肖像的技法是多种多样的,或单独使用某一方法,或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捕捉人物的外形特征,要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切忌犯脸谱化,套子化,程式化的毛病。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动的肖像描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