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个如何正确回向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五个目标三个重要人物的文章

师兄,先为一切众生回向,再为你想要的事情回向就可以了

如果在放生后念一遍普贤菩萨行愿品,然后先为一切众生回向,再为你事情回向,那就更好

所以回向时候,要像佛,菩萨等学习,先为一切众生了


放生后念完大回向文后回向给一切众生后,再把你那个愿望,心愿说出来即可。当然,佛菩萨是不会加持我们贪嗔痴的。

随喜赞叹仁者如法放生。吃素和放生是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

放生要随缘菜场刀下救命,千万不能预订买物命,也不要去专门卖给放生人的贩子那里买。要充分考虑季节气候,放生地点环境,和运输等因素,把物命放去他们能活下去,没有人捕抓的地方或活水和大湖里,不要做复杂的仪轨。也不要没有智慧和常识,引起周围人的误解。

净空法师---放生要随缘,不要刻意,不要去跟人家说我明天放生,你多抓一点鸟,多抓一些鱼,那你就大错,你就害生,就不叫放生了。

我们平常放生,给它念三皈依就可以了。最好是放下去之后,因为你东西不多,放下去之后给它念「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旁生就是畜生,念三遍,念三遍然后念阿弥陀佛,最后给它讲开示。讲开示很简单,

没错,放生是好事,感应不可思议。放生要随缘,不要刻意,不要去跟人家说我明天放生,你多抓一点鸟,多抓一些鱼,那你就大错,你就害生,就不叫放生了。所以放生的时候,不要订日期,不要一定有多少,随缘,常常放生。最好是你像上街去买菜的时候,看到活的这些鱼,你看到这个鱼一定可以活得下去;它已经半死,快要死了,你就不必去买它。多少随缘,买了之后赶快去放,不要去做什么仪式,仪式一做鱼都死掉了。前天北京有同修放生,大概规模很大,有不少东西。

看到那些鱼都快要死了,打电话问我怎么办?赶快放,放了以后再做放生的仪式,你说那个湖有多大,让所有一切水族统统皈依,你说这个多好。不止是你放的那一箩筐、两箩筐,不是这个意思,整个湖里头统统皈依,诵经、念佛为它们祈祷,这就很好了。所以赶快放!你把它放在篮子里,仪式做了一大堆,搞了半天,它已经活的不耐烦了,已经快要死了,这个道理要懂,不能不懂。

我们平常放生,给它念三皈依就可以了。最好是放下去之后,因为你东西不多,放下去之后给它念「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旁生就是畜生,念三遍,念三遍然后念阿弥陀佛,最后给它讲开示。讲开示很简单,就是告诉它,过去生中你造作的恶业你才堕畜生身,被人捕捉,人家要杀你。现在我们有缘遇到,我们来做放生,希望你们也跟着念佛,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同成佛道。这样回向就圆满了,很简单,不要做那个复杂的仪式,这样就好,诚心诚意就有感应,多放生是好事。

既然肯放生,一定要发心吃长素,这个很重要。吃素不跟众生结冤仇,这些道理都是老师教给我的。

”不等于是这一念,这一念过了,下一念还是当下,当下就作得主,时时处处就能作得主,这就是所谓“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能做到这一点,何愁生死不了,何愁烦恼不断,何愁圣果不成呢?

所以各位包括我自己,都要用“把修行落实于当下”这样一个高标准来勉励自己,约束自己。

照这样去修,那我们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修行,一切场合都能成为修行的道场,那就像佛典上说的“处处总成华藏界,个中无处不毗卢”。

第三点,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释迦牟尼佛应世说法是要教化世间、净化世间,使这个有着缺陷和烦恼的世间变成美满清净的人间净土。这是佛法住世的一个根本目标。

离开了这个目标,佛法就将被束之高阁、毫无用处,佛经也就只是一种古董而已。

晚近以来,佛教界出现了一些脱离世间的倾向,佛教成了专为超度死人的仪式,佛教徒被人称为“避世主义者”。

太虚大师为此高扬“人间佛教”的思想,主张佛法要化导人间世、改善人间世。太虚大师的思想,现在成了佛教的主流,我们都应该顺应这一主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理解佛法、修行佛法,去建设这个世间,改善这个世间,并觉悟在这个世间。

六祖慧能大师说得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第四点,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佛法讲缘起,就是说任何个人、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各种条件而独立存在,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因此,我们修行就不能离群索居、闭门造车,而应该将自己的修行与救度众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与一切众生同忧同乐。

或者有人会问:这样我自己还能得到利益吗?

当然能,而且还会得到大利益。因为,菩萨就是在利他之中实现自利,在觉他之中完成自觉的。

同时,我们能够将个人融于大众,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人际关系就会非常和谐,学佛的人也不会被误解为逃避现实、消极厌世了。

上面的四点,既是生活禅的要点,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一切法门的要点。

第四点,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佛法讲缘起,就是说任何个人、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各种条件而独立存在,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因此,我们修行就不能离群索居、闭门造车,而应该将自己的修行与救度众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与一切众生同忧同乐。

或者有人会问:这样我自己还能得到利益吗?

当然能,而且还会得到大利益。因为,菩萨就是在利他之中实现自利,在觉他之中完成自觉的。

同时,我们能够将个人融于大众,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人际关系就会非常和谐,学佛的人也不会被误解为逃避现实、消极厌世了。

上面的四点,既是生活禅的要点,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一切法门的要点。

第四点,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佛法讲缘起,就是说任何个人、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各种条件而独立存在,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因此,我们修行就不能离群索居、闭门造车,而应该将自己的修行与救度众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与一切众生同忧同乐。

或者有人会问:这样我自己还能得到利益吗?

当然能,而且还会得到大利益。因为,菩萨就是在利他之中实现自利,在觉他之中完成自觉的。

同时,我们能够将个人融于大众,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人际关系就会非常和谐,学佛的人也不会被误解为逃避现实、消极厌世了。

上面的四点,既是生活禅的要点,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一切法门的要点。

第四点,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佛法讲缘起,就是说任何个人、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各种条件而独立存在,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因此,我们修行就不能离群索居、闭门造车,而应该将自己的修行与救度众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与一切众生同忧同乐。

或者有人会问:这样我自己还能得到利益吗?

当然能,而且还会得到大利益。因为,菩萨就是在利他之中实现自利,在觉他之中完成自觉的。

同时,我们能够将个人融于大众,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人际关系就会非常和谐,学佛的人也不会被误解为逃避现实、消极厌世了。

上面的四点,既是生活禅的要点,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一切法门的要点。

总起来讲,这四点,可以概括为我们提出的作为生活禅宗旨的那两句话:

我们觉得这八个字比较准确地概括了菩萨的根本精神,揭示了佛教在这个时代所担当的使命。

觉悟人生就是智慧的体现,奉献人生就是慈悲的体现。我们既具有高度的智慧,又能有广大的慈悲心,奉献精神,那我们就能在当今时代把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形象很好地树立起来。

如果我们每个佛教徒都能成为积极向上、积极奉献的人,那我们在社会上就不会受到人家的讥嫌,就不会被说成是消极厌世。

所以说,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八个字看起来很平实,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我们拈出这八个字,一方面作为我们自己的座右铭,也希望认同生活禅的人都以此来勉励自己、要求自己。

在禅七法会的最后一天,我赠送给各位的没有别的东西,就是这八个字。

希望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本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精神去生活、去工作、去修行。

不要埋怨业障,资粮就在当下——报恩与还债只是转念(进来试试吧)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对赵朴老说:“我现在想通了,干什么事都当作还债,这样就没有烦恼了。”朴老纠正他:“不!不是还债,是报恩。人的一生报恩是无尽的。”?

还债与报恩,从表面上很难区别,但究其内涵则是不同的,还债是被动的,报恩是主动的;还债无奈,报恩自愿。因此,其思想境界自有高低之别。按佛法来说,还债是业力,报恩是般若。

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到了麻烦事,有时明明一帆风顺,只不过事情忙了一点,也会说:“这是我的业障。”就像是欠人家的债,非得现在偿还,还得一付很无奈的样子。

这样听起来,业障像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其实这是错认了它的意义。佛法中所谓的“三障”:业障、报障、烦恼障,指的就是会阻碍修行的三种障碍,业障只是三种障碍之一。

所以,不要把业障形容成很无奈的事情。即使是欠人家的债,现在能够有机会偿还,不是应当感谢吗?为什么要感到无奈呢?再深入想想,如果受一点苦难,就能换来经验与成长的机会,让自己能够多得一点福报,那么即使肩上的责任重一点,不也是很值得吗?因此,不要埋怨说是业障,应当要感谢!

有很多同学常常会觉得:“道理懂了,也有心想做,可是对境时就是不听话。”这是习气使然,真正的问题还是在自己的决心不够,如果决心够的话,这个情况应该可以改善。通常我们常常会宽宥自己:“这是佛菩萨的境界啊!我现在还是个凡夫,怎么可能做到呢!”我当年就犯这个毛病,我出家不久的时候,依止阿阇黎常常纠正我,乃至于喝斥我,我不敢回嘴,可是心里想:“法师啊!你讲的道理没错,可是那么高的标准,我是凡夫啊!”当时自己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过了若干年以后,自己想一想,真正的关键就在这上头。仗还没打,你已经先喊:“不行啊!这个仗我是打不赢的!”已经准备要逃走了,这个仗怎么打呢?

什么是集资粮?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学写字,老师在黑板上告诉我们这个字怎么写、怎么念、什么意思,认知上大概三、五分钟就会了,但写出来的字就像狗爬的一样;或者看到一篇文章很美,叫我们去写,想了个半天却写不出来。可是跟人家吵架、要吃、要睡,不要学都会,因为我们无始以来都有很强盛的习气,也可以说是一直在累积做坏事的资粮,所以对做坏事我们就非常习惯、非常善巧,好事则不习惯、不善巧。养成了习惯的事情是不用学的,而我们无始以来最习惯的是在轮回生死中做坏事,学佛这一条路都不习惯,因此势必要很努力去练习,这整个学习过程就叫做积资粮。

命运安排、人际关系等等不能如己所愿之时我们总会抱怨,例如:

“因为他这个人很内向不说话,所以我很反感他”

“因为我没那么幸运,所以我落选了”

当我们将主谓关系转换再来看看

“因为我不够主动和热情,所以他对于我来说很内向”

“因为我没有积累福报或是仍然有差距,所以我这次错过机会”

当你不必抱怨,凡事多从自身考虑,事情会有所改变

刚才看到一段云门寺的师父一段开示:

我们甚至还应感恩乞丐。有次我弟弟从江西来看我,一进门就对我说:“大哥,刚进你寺院时在门口看见了个乞丐,看他可怜,我就给了他一块钱。”我当即问道:“哦,你感谢他了吗?”我弟弟很诧异,说:“为什么我倒要感谢他(乞丐)了呢?”我说道:“当然要感谢他啊,你想想,你只给了他一块钱,他却给了自豪和自信,给了你一天的好心情,他还让你种了福田。所以当然是你要感谢他嘛。”

  甚至要感恩呼噜。有次我在跟学僧们上课,可课堂上却时不时地传出呼噜声,发现有位同学睡着了,我当即叫醒他,并对他说:“我先感谢一下你再说吧”。他当时很紧张,我说:“我真的要感谢你的。你的呼噜提醒了我两点:一是说明我的课讲得不好,下次还要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讲课能力;二是你觉得我一人上课太单调,所以用呼噜声来活跃一下气氛,相当于在给我伴奏,因此,这堂课的功德是我们两人的。”

  大家想想,连呼噜声我们都要感恩,还有什么我们不能感恩的呢?!


世间人常将福德作功德,就象当年梁武帝一样,追求修庙建寺院、度人出家等“轰动效应”,享受其过程的快乐和荣耀,岂不知,这时的所作,除福德外,已毫无功德。

  功德是内在的;福德是五欲六尘,对外的。贪着、炫耀,即使像梁武帝一样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寺庙,度人出家十几万,也如达摩祖师所说:“并无功德”。

  关于“功德”一词的解释,《佛学常用词汇》为:“功是善行,德是善心。”《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这样说:“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卷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佛学大词典》将“功德”进一步深说为“真功德”:“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用,体自空寂,不求于世。”

  也许是词面好解,词义难懂吧,虽然是我们很多时候能记得住“功德”的解释,但实行起来还是时常混淆于福德。其实,“功德”与“福德”是有很多差异的,大体有四点:

  一是本性不同。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修养升华成一种力量(即智慧)去帮助别人,称之为功德。福,指幸福美好之意,是把自己的幸福美好寄托于德行而实现的,称之为福德。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福德是利己的;功德是精神层面的,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无为而为的智慧;福德是物质层面的,是摸得到看得见的实惠。

  二是发心不同。发心为己,图有所报,得到的只是福德;发心为他,不求图报,其果报是功德。福德是基于自己的行为造作,所完成而得到的一种结果,也可以说,福德是为自己享用的;功德,其行为也是自己造作,但它是对别人的一种帮助。简言之,福德是对己而言;功德是对人而言,造作的对象不同。上圆下空禅师开示:“一切为众生,为善,功德备;一切为自己,为恶,业障现。”

  三是操守不同。持戒不持戒是区别功德、福德的一个重要标志。持戒表明心地清净,不持戒说明这个人心地还不够清净,修行的境界不同,果报也就不同。所以,若求功德,必须持戒,同样的善行,如能持戒则功德无量;若不能持戒,功德全无或微不足道,得到的是些许福报。如放生、布施、本来是善举,可有的人今天刚刚放完生,事后就大开杀戒,杀鱼宰鸭,涂害生灵。有的人今天布施了一万,明天又去发不义之财,骗走人家一百万,这种做法何来功德!

  四是时效的不同。福德以积善而得,修养福德能获得善报,使物质条件优厚,精神欢畅,可是不能避免福报的享尽。福德如储蓄,那点储蓄用光了,福报也就随之没有了。而修养功德渐成正觉,才是功德效益的最好作为。有了功德就有了智慧,在了智慧就可以超凡成圣,了生脱死。因此说,功德是永恒的,福德是暂时的。

  可见,功德是指行作清净善业所得者,修行是功,身心清净是德;灭除内心的愚痴是功,智慧现前是德。六祖慧能大师论阐的更为全面详细: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者,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1:原来一念要融会贯通包涵无数善念

2:无数善念以一念显现

4:一法摄万法,万法于一法显

8: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物我一切法,都是缘生法,我所喜欢的对象也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并没有其特有的实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复制,也一定存在具有相同特质的对象。我自己何尝又不是呢,因缘聚合的产物,有什么自以为是的,有什么贡高我慢的。

净空法师开示:春节不要放鞭炮


问:佛门里面有钟鼓,而没有鞭炮

  请问人间所制造的武器、鞭炮等等,是否也会严重伤害其他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因为有人见到在鞭炮一响的一刹那,有很多众生被炸的血肉模糊,人们听到的声音是炮声,可见他们听不到众生的惨叫声、救命声。能不能用什么办法不再制造鞭炮杀手,过节时人们都在高兴庆祝,可是无形的众生害得太多,都在喊救命,希望有人救他们。若是这些制造鞭炮的人,是否也有背负制造武器的同等因果?


【净空法师】答:这个话要没有人提出来,确实我们大家都疏忽。他讲的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我们不了解不同维次空间众生的状况,得有天眼通的人知道,他们看见,他们听见,他们接触到了,了解这些实际状况。在佛门戒律仪规里面这些事情讲得很多,晚上吃东西、喝茶要小心,不要让这个碗筷有声音,为什麽?饿鬼道的众生听到这个声音难过,他们在饥饿当中得不到饮食,听到碗筷这个声音的时候,他就非常难过。这在戒律里头,祖师大德们讲得很清楚,能够时时刻刻为众生着想。譬如进入洗手间,戒律上有,为什么三弹指敲敲门?有众生在里面,我们要用洗手间,敲门通知他离开,免得我们门突然一打开,他会吓一跳。有些时候,我们自己磁场要是弱的话,我们有时候也会吓一跳,感觉得一惊,那就是什么?相撞了,跟他相撞了。谚语所谓“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怕人比人怕鬼还要严重。如何保持和谐,如何保持着互相尊重,这都属于性德。所以时时刻刻要小心,要谨慎。那你要说现在制造武器的人,制造鞭炮,这都是他们认为这是最赚钱的生意,我们没有法子禁止,现在国家都不能禁止,用什么方法?只有弘扬佛法,让一般社会大众都能听到佛法所讲的这些理论与事实真相。他们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个事情做错了,赶快改行,忏除业障,这就对了。学佛的同学要认真去做,要做出样子给别人看。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敬神,都免不了鞭炮。在民间认为这个鞭炮是礼炮,是对神明的致敬,却不知道他们听到的时候像战争,生恐怖。所以佛门里面有钟鼓,而没有鞭炮,但中国习俗有鞭炮。我们明白的时候,从我们自己道场做起,我们这个道场不放鞭炮。有人要问,把这个道理讲清楚,或者写成短篇的文字,发给他们,为什么不放鞭炮。


以上是【净空法师】问答节选问:《佛门里面为什么有钟鼓,而没有鞭炮?》


为了不伤害到那些众生,请大家慈悲为怀,尽量少放,最好不放鞭炮。同时也请学佛的同修们,在春节放鞭炮最激烈的那几天多多念佛,念观世音菩萨,或其他经咒,并把功德回向那些被鞭炮炸伤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一切众生们离苦得乐。

请看到此文章的各位学佛同修们,提前发手机短信劝解其他同修,家人和朋友们尽量不要放鞭炮,也为了亲朋好友们自己的人身安全着想。更为了不伤害那些我们看不见的苦难众生们离苦得乐。

寻求智慧正见时出离心和菩提心非常重要、决不可缺少,但是如果得不到明见真理的智慧,虽然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也无力解脱充满苦烦的生死轮回之束缚。要想求解脱就要寻求解脱之道。佛法虽有八万四千,但解脱之道法只有一条,那就是智慧正见。因此寻求解脱的人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求智慧正见。为什么说除了缘起正见就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呢?那么生死轮回的祸根又是什么呢?生死轮回的祸根是一种特殊的'无明'。'无明'是'智慧'的对立面,是愚痴无知,看不清事物真相,笼罩在心灵上看不见光明的一种黑暗覆盖物,是一切生命失去自由,变得不幸,遭受种种苦厄的根源。所以宗喀巴大师说:'无明是万恶之源。'但无明有种种,有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明,也有受各种邪说和世俗虚妄偏见的影响形成的见惑无明。后者一获得见性无漏真智就能破除,前者是一种意识深层的顽固的障蔽,需要长期艰苦修炼才能被逐步消除,而且光靠智慧还不行,还需要十般若行、回向等众多福德资粮的增援配合,方便智慧双管齐下才能彻底破除。智慧是利剑,福德资粮是使用剑的臂力、剑术和深厚的运剑功力。如果没有高超的剑术和深厚的功力,虽然掌握利剑也无法战胜劲敌。由此我们就会懂得不重视福德资粮、片面主张'见性煞之说的荒谬可笑。在诸无明中使生命堕入生死轮回之道的无明不是泛指的'无明',而是被称作萨迦耶见的一种对'我'和'我的'俱生(本能)执见(观念)。这种意识深层的'我'和'我的'的自执自私性是产生贪爱、厌恶等一切烦恼的根源,是生命堕落的祸根。要想解脱苦烦,超脱轮回,就要彻底斩断这个祸根。能对治这种无明病根的唯一灵丹妙药是明见真理的智慧--缘起性空正见。在各种对'空'的认识和解释上,只有龙树、月称的缘起性空中观见最契合佛法深密般若终究义理。惟有中观应成派才彻底认识到'因缘实存不妄,物自性本空'是一件事物的真假(俗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为存在的前提和理由。正因为无自性、本性,才有因缘现象的存在;也正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因缘合成之物,所以才无自性可言。当认识到因缘的实有的同时认识到其性本空,当认识到物性本空的同时认识到空即是因缘,并非虚无,这才是'有非实有,空非虚空'的中观之道。'有'是指因缘的有而不是自性的实有,'空'是指事物无有自性,并非否定事物现象的存在。认识到有非实有,就不会因执有执实而生贪心造业,认识到空非实空,就不至于否定善恶因果而堕落无救。因此,中观大师寂天说:'见空有何用?见真才得脱。'这'见真'指的就是排除有空二偏的中观见。

如果把因缘现象的实存不妄和诸因缘之物的独立自性的空不可得,看作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者两种性质,见物不见空,见空不见物--这个人还没有悟出佛陀的性空正见。这里讲的性空的'性'是指一种不靠因缘、能独立存在,不依靠因缘条件而转变的、永恒不变的自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非缘合的永恒不变的绝对自性。但在凡夫众生的意识中似乎一切事物都有作为这种事物的独立自性而产生执著。性空正见就是对治这种虚妄执著的。这里讲的因缘不仅仅是指事物和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包括大和小、长和短、有和无、时间和空间、常和无常之类的相对关系、主从关系、整体和部分关系、名实关系、主客关系等。因缘结合指的就是各种事物的自身内部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生相依、相从相对、相附相连等各种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从这种关系中分离出来,便没有任何事物。因此说一切事物现象,无任何独立自性。缘起性空就是这个意思。

缘起与性空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两种观念。在分别智即俗智的范围内,这两种观念始终是对立的,见到一面就见不到另一面。通过思辨观想到什么时候这两种观念的对立消失,理解到缘起就是性空,空就是缘起,也就是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悟出缘起之相是空,性空的对立面'实有'消失,性空本身也因失去自己的对立面而随之消失,不见空与不空任何相,达到空也空,无相空,不可得空,才算进入中道。因此,宗师说:'什么时候有此无彼对立消失,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对正见的思辨才算圆满。'为什么这里要说'正见思辨圆满'呢?因为通过经典理论所思所悟出的正见,也只能达到以抽象概念为特征的思辨性理解,分别智范围的觉悟,绝对无法达到无分别现观智的直觉体验。要想超越抽象分别思维,进入无分别现观直觉智体验状态,需要长期的如法观修,不能光靠对性空的理解。因为无戏论究竟真理并非抽象的词语所能表达清楚的东西,所以称作'不可思议'。因为语言所表达的始终是虚设的一种说法,没有办法把事物的真正本质现观(直感直觉)地让人来理解事物的真正的本质,所以就叫作戏论。对任何一样事物的了解光凭语言上的描述是绝对比不上自己去亲身体验接触来得更真切。

宗师说:'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宗师在《中观》二论中特别指出,要分清'二有'和'二无'的概念界限。'二有'是指俗谛现象的'假有'和'事物本性的实有';'二无'是指'自性空无'和虚无之'无'。'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就是承认缘起现象的假有而否定事物本性实有。正因为缘起现象是假有,就不会以假当真,产生执有执实,堕入常边(认为有一个独立的、单一的永恒不变的我存在);'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是肯定自性空无而排除空洞无物(什么都不存在)的虚无空观。正因为性空非虚无,就不会以空否定缘起之事,产生执空,堕入断边(是指否认事物之间或事物本身的因果缘起关系)。'有而非实有,空而非虚空'。'空'的前提是缘起之物,世俗意义上的'有',与龟毛兔角(本来就没有的事物)之类的虚无之物毫无关系。因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独立自性,才有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可能性。因此,这'有'是因自性空而有。因为'众缘和合'本身就是物无自性的表现,空不在物外,因(现象)'有'见(自性)'空',因此,这'空'也是因有而空。有不碍空,空不碍有。空和有为一体,一有俱有,一无俱无。这就是'缘起与性?栈ノ?蚬?的理由。

其实我们所认为的'事物有其自性'只不过纯属是我们意识上的一种幻觉和虚构而已,实际上事物根本没有其自性。通过以上解释对性空智慧的义理,也许理解了,但很可能对悟空理的实践作用、修炼作用不清楚。也许有人会想:这空与不空与人生有什么关系,与修炼有什么关系?这关系太大了,这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一切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解决人生问题,修炼佛道,若不解决这个思想意识深层的根本问题,一切等于徒劳。宗喀巴大师说:'佛法的核心是空理',佛称'空王'。迷于此理者为凡人,悟此理者是圣人,彻悟此理者为佛陀(觉者)。把空慧称作'佛母',意思是说佛是从空慧中生出来的。一切善行,若离开空慧,就如'盲人骑瞎马'。把空慧称为'法中之王法'、'诸法之统帅'、'解脱之不二法门'、'佛心'、'真佛'等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定能生慧',佛家无数禅门都为生慧服务。不可思议的无量神通都是无漏佛慧的效用,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心、菩提心行都贯通这个大智慧,都因这大智慧而变得神圣,变得有力。凡夫因无这大智慧而变得俗气,变得愚昧,被紧紧捆绑在轮回的齿轮上,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此大智慧,就可以获得自由,摆脱轮回的'地心引力',飞向彼岸世界。请想一想这智慧重要不重要?这样说对作为佛法的根本智慧多么重要也许懂了,但这空慧在生活和修炼实践中如何起作用可能还不清楚。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思想认识的问题,非常重要,需要讲一讲。讲空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无我'和'法无我'的问题。什么叫'人无我'?什么叫'法无我'呢?要懂得'无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我'。

月称大师在《中观疏》中说:'我'指事物的不依赖其它事物的'自性',任何事物都无这种自性,因此是'无我'。由此可以知道'无我'就是'无本性,无自性','人无我'主要是指自己,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和一切事物都属于'法无我'的范畴。这'人无我'的'人'指的是人各自观念中的'自我'观念。人的身体和感知功能都是'自我'的附属物。人的朴素意识从不把身体当作自己,因此说'我的身体'如何如何,'我的思想感情'或者'我的感觉'如何如何。'我'和'我的'是不同的概念这表明在人们意识中还有一个笼统的无法指出来的'我'。这个'我'是自我的主体,'我的一切'都属于这个'我',爱恨、利害、得失等都是从这个主体'自我'生发出来,以它为出发点。这种虚幻的、经不起分析考究的'自我意识'是自私意识的根源。

人有了这自我自私意识,就产生爱恨,计较利害得失,是人们的心胸变得狭窄,目光变得短浅,品行变得恶劣。就连世人中高尚、伟大之士与卑劣小人的分界线也是有无'自私'。'无私奉献'、'忘我的精神'、'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类菩萨行、高尚行为都产生于对'自我'的正确态度。佛和凡人在品德上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佛为众生着想,人为自己着想'。要想成佛,首先要破'我'破私,作无我之人。破不了自私自利的人,神通虽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但永远入不了佛门,脱离不了凡尘。这是佛法的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空慧就象一面显微镜,在这面镜子底下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会变得清晰,在如花似玉的皮肤后面能看到可怕的骷髅,在荣华富贵的背后能显出灰飞烟灭的惨境。空慧又象一面过滤镜,一切五彩缤纷的虚色假象、可爱可憎的身影面孔,在它的面前会变得无形无色,如清澈的万里晴空。

'无我'就不会产生因我生出的万般烦恼。'法无我'就是明见诸种事物包括他人都属于因缘的暂时联系,其性虚幻,无可爱、可憎、可取、可舍的固定品质,自己和身外诸物的关系也属因缘的暂时联系,也没有固定的从属关系。悟出'诸法无我',就不会因物生贪,因贪求物,因求物不得而生愤怒,因愤怒而又引起众多麻烦,造种种恶业。

壁画上的美人和金银财宝,人看了不会产生贪爱之心,因为看的人知道那是假的,是假色假相。假若把你生活中的意中人、金银财宝,都看成画面上的假色假相,还会同样起贪心吗?走路逢刮大风,把灰尘刮进眼里,人也不会对风生气;假若有人把灰尘打在眼中,就会生气。同样的结果,为什么对风不生气,对人生气呢?理由很简单,把风看作'无心'的,把人却看作'有心'的。同样,如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事故,谁也不会对自然界生气,追究伤害责任,进行报复。原因是对自然灾害找不出事故的具体'责任者',人为的伤害事故有具体的'责任者'。如果把向眼睛撒灰尘和别人对自己的伤害也同样看成是因缘的巧合,是无心无意的,就不会斤斤计较了。这所谓的'有心'、'无心'、'有具体责任者'和'无具体责任者',就是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上的区别,即'有心'执心,'有人'执人,无心无人便无所执,无所执也就无恨可生。要明白这个道理并不难,难就难在事事贯通,并用这个道理改变思想意识,解开思想上一个个顽固的结子。

人的思想意识是受客观事物影响产生的,意识既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空'的问题就要从客观上解决。缘起性空就是'从一切事物上揭示空理'。龙树在《中论》中说:'无一非因缘之物,故无一非空之物。''诸法无我'就是从客观上解决空的问题,色、香、声、味、触一切都变成无可执著、无可贪恋的虚幻不实的影子,执著的主体意识就会无实可执,因执实所产生的虚幻意识,也就像断了电源的电视荧屏一样,变得寂然无声、无相无色。要彻悟'人无我',首先必须悟'法无我',其道理就在于这里。

《般若部》讲了'十八种空'和'二十种空',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讲的,归根结底只有主观、客观二种空,也就是'人自我空'和'诸法空'。这两种空在本质上无任何不同,只是有空的对象上的区别。诸空归结到一句话就是:'缘起性空。''缘起是性空之相,性空是缘起之性',或者说'从事相看是缘起,从理性看是性空'。从缘起的实有看到缘起的性空,从缘起的性空悟出缘起本来是空。缘起即空,性空也因对立面消失而不复存在(性空也空),既无有相,也无有空,在入定中观万法如虚空,无色(色指空间中有质碍的形体)无相,出定观中有色有相,在色相中见空如幻,空有不二。这就是俗智理念所能达到的般若智慧的最高境界。从抽象概念上理解并不太难,但要上升为无分别现观直觉,那就需要特殊的艰苦的修炼,彻底改变智慧类型,提高智力层次。所以宗师在讲了缘起性空义理之后,谆谆教导大家,要勤奋修持。宗师说:'对佛道三根本重要义理,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并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这一偈是结束语(《佛法三根本》),其中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强调对前面讲的佛道三根本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第二个问题是强调修持。

佛道三根本是三乘佛法的总旨,是三士菩提道修法的重点和核心。虽然只有三法,却包括了世间和超世间道的一切善法,是显法菩提乘修持的根本,也是密法修持不可缺少的根本基础。离开这三根本的一切显法修持和福德善行,都脱离不了世俗佛法的范畴;离开这三根本的一切密法修炼,都是'先天不足的婴儿',是'沙丘上的建筑',是'单翅鸟'的冲天欲望。所以,一切真正皈依佛道,远离邪道、魔道而走正道的人,都要重视这三根本,如法修持三根本,通过正确的闻思修,正确领会其精神,把三根本相互融会贯通,在思想上一一贯彻。宗师强调'正确认识'是为了提醒防止世俗之见、邪教之见、小乘道之见、唯识之见、不了义之见、常见、断见、实有见、虚空见等等错误偏见的影响;强调'全面领会'是为了排除顾此失彼、'见木不见林'、'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等错误的思想方法,树立正见,启迪智慧。

在修炼方面主要提出了两点:一是隐居静处,一是激发精进之力。这两点至关重要。隐居静处是为了修炼不受外界干扰而得到'三静'。因为修禅定身心要保持高度的安静,心识和五官之识要与外境色、声、香、味、触割断联系,向内收敛,不能散逸。'三静'即身静、口静、心静。身静就是深居简出,与外界不接触,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不使肌肉紧张疲劳。口静就是少说话或不说话。言多伤神,会增加思维的活动量,引起神经紧张,对入定不利。心静就是思想保持平静,就像千年古井,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波动,没有任何杂念的冲击,不追忆过去的'云烟',不留意眼前的'飞絮',不搜索将来的'落叶行踪',寂寂然无任何反应,这样才能获得禅定的成就。在高度入静的状态才能产生特殊的修慧。

要想出成就,就需要长期的艰苦的修炼。至少没有十年八年的集中修炼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终身修炼。这就需要一种坚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所以宗师强调'激发精进之力'。正禅的修练需要具备五力,即虔诚之信力、精进之力、持念之力(思想集中不乱)、定力、慧力。

1在这五力中有虔信之力即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激发精进之力;

2 有精进之力才能使意识保持稳定不乱;

3 有念力才能使一心不乱,产生心神凝聚的定力;

4 在定中才能产生特殊的智慧;

5:有慧力才能破障断惑,证无上菩提。

在'五力'中精进之力非常重要,所以宗师教导要'激发精进之力'。

如何观修空性呢?一般的初学者,则可以通过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家都做过梦,而且也知道梦境都是虚幻不实的,而我们现在的状态其实也是一场梦境,因为佛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是梦境,那么周围的房子、人物、自己的身体和感情,这一切的一切都如镜中花、水中月,并不实在,只是我们自做多情,太当真了,结果反把自己给套进去了,再进一步观察,梦中的一切,在醒来后连虚幻的相状也找不回来,也就是说我们所见到的这些虚幻的山河大地等,在已觉醒的佛陀面前,也是连其相状也不可得的,即世俗万法为本来空性,空性中本净,无不净的显现,因此宽松下心来,不用去理会那些子虚乌有的东西,等你安住到位,空性就呈现出来了。这个方法因为借助了我们所熟知的梦,故无论是哪种根基都容易获得经验,不但在修行时,我们在平时行、住、坐、卧中,都应提醒自己这是一个梦--比较清晰的梦,慢慢习惯后,你会发现怒气可以控制了,怨言少了,病痛也少了,人缘变得融洽起来了,佛法的甘露就真正品尝到了。初学者通过闻思修正确地理解了空性,或通过修行获得一定的证悟,知道在空性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无牵无挂、洒脱自在。

最后说:'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那么什么是佛道的终极目的呢?是来世投生人天之道吗?不是。修人天之道是为了获得具足良缘的闻法、修道之身、积善之所,如现实的佛弟子,并非解脱。为了往生净土吗?不是。净土佛国只是没有产生烦恼和造下堕业的条件,具有尘世无法相比的闻修佛法的条件,如此而已。是为了获得超人的神通功能吗?不是。魔鬼和邪教都有许多常人无法达到的神通魔力,但他们超不出三界,战胜不了无常死魔,不值得羡慕。是为了脱离轮回,获得无苦烦的寂静快乐吗?也不是。这一点连缺乏大智大悲大勇的声闻、缘觉阿罗汉都能做得到,但那境界太低,并非具足大智大德佛种的终极目的。佛道的终极目标是六道众生彻底脱苦得乐的利众目的,和自身远离烦恼、所知二障获得色法两种大自在佛身的利己目的的高度统一。简而言之就是,为普度众生,求得无上功德和智慧(成佛)。

这是一个高不可攀,但有志者定能达到的神圣目标。从迷雾中见到一线光明的人应不失时机地朝着光明义无反顾地前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生命有限,时间有限,行善修炼之事刻不容缓。就像牢中死囚寻求越狱的心情一样,应有如火烧身的紧迫感。所以宗师从悲海慧天向人们提醒,求脱之事'刻不容缓'!

通过上面的解说,对佛法三根本义理,从概念上也许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要从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了解,光凭上面的这点知识还不够,还需要阅读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月称的《入中论》、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等有关主要经论。这篇讲义,只是一个粗略的'交通图'。读了这篇讲义,可以初步了解一些佛法正道。

“走出修行的误区”系列开示--关于上师和弟子 (认真阅读,少走10年冤枉路)

近日,有弟子问我如何与上师相处,如何跟上师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参考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和华智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中关于依止上师的内容,结合自己平日的观察,试着对上师和弟子的关系作了一个简单而且不全面的阐述。

对于文中疏漏不当之处,我在此向诸佛菩萨至诚忏悔,并期待读者的斧正和谅解。我要特别感谢向我提问的弟子,使我有机会反省自己忝为人师的言行。若这篇文章还有些许可取之处,能对大家的修行有所帮助,就是我莫大的欣慰了。

从皈依到现在,我们努力闻、思、修,生起和巩固出离心、菩提心,并且试探着了解空性。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如何处理与上师的关系。

我们似乎不可能在没有明师指点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出解脱的门道。从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流转至今依然困惑,就是一个证据,说明我们仅靠自己的盲目追求和探索是走不出轮回的。

佛陀对生命真谛的了悟像长夜里一盏明灯,照亮无数行者的解脱之路。两千五百多年前他在印度菩提迦耶成道时,我们不知在哪里游荡,总之是错过了跟随佛陀学习、思考、体证的机会。

两千五百年,我们由于傲慢、颠倒、固执、牵挂和恐惧,一再错过机会,直到今天。尽管我们依然偏狭,依然不知珍惜,却有人依然持佛陀的智慧明灯,在无尽的夜里等待为我们照亮前路。如果我们还是错过,他说:他会停留,他会再来,直到我们不再错过。这就是上师的慈悲。

上师是藏语“喇嘛”的意译,指佛法上的老师,或称师父。从向外驰求转向回归自性,在这个转变发生的那一刻,我们便开始准备与上师相逢了。因为习惯于按自己的偏好解释文字背后的涵义,思维也总是跳不出“自我”的窠臼,如果没有上师的协助,我们自行阅读、思考或按图索骥地修炼,很难圆满证悟本性。

能准确阐述经论意旨、启发思考并应机给予点拨的上师,是我们学佛路上必不可少的道友。在此基础上,上师本人若有证悟成就则能指导弟子更加迅速、直接而贴切地获得修证体验。

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去诸佛没有一位不是依靠上师而成佛,贤劫千佛也都依靠上师获得究竟证悟。如果我们有佛菩萨的智慧洞见,就会看到今生今世与上师的相逢,是我们在轮回中最圆满、最温馨的经历。

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写道:具德上师是弟子一切智慧功德的来源。世俗之事,一般人也能帮你解决,而成办死生大事,方法只有上师能教给你。要解脱轮回的束缚,仅有心愿还不够,我们得在上师的引导下学习取舍因果,以上师为对境迅速有效地积累福慧资粮。

救拔众生出轮回苦海最有力的是上师的加持,智慧、慈悲、信心等功德增长最快的方法也是依靠上师。解脱之路上没有比上师更好的向导。

毫无疑问,我们都是真心想学佛、想解脱,否则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和不信任的年代里,我们不会选择修行这样一条难行之道,也不会心甘情愿接受上师的指导。问题是我们低估“我”的狡诈、顽强,以及为了自保而无所不用其极的能力。

“我”会随时跳出来,破坏我们跟随上师学习佛法的因缘。为什么它如此不喜欢上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按照藏族人的传统,一个人拜见上师时会做什么。通常他会献上供养并顶礼,这不仅是出于礼貌和恭敬,其背后另有深刻的含义。

供养包括法供养、承事供养和财物供养,其中以修法的功德供养上师最为殊胜。法王如意宝以前不止一次强调过:与他结缘最主要是通过修持善法结缘,法供养最令他欢喜。佛法修行的结果就是断除对“我”的执著。

虽然真正的上师不会贪执钱财,但从弟子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执著莫过于钱财,见到上师而能把自己最执著的东西送出去,表示你愿意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接受上师的教导。这不仅是削弱我执的有效方法,也是积累资粮的方便之道。

无论对上师做何种供养都能迅速积累起巨大的修行资粮。关于财物供养,一些人可能会有误解,认为谁供养的钱财多谁的功德就大,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即使勉强拿出一点钱财供养上师,也不会有多少功德。

其实,供养上师主要看弟子的发心。如果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那么供养上师很多财物也不一定就有大功德。当然法王如意宝也曾经说过,供养财物的多少虽不重要,却不失为判断弟子信心大小的一个依据。没有信心,虚荣心再强也不会轻易拿出钱财去供养上师三宝。如果你对上师有坚定的信心,发愿也清净,供养财物不论多少都同样有大功德。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老乞丐常常看见国王、王子和其他人供养佛陀和他的弟子,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去供养。但她一天乞讨下来仅要到一枚铜板,她拿着这一枚铜板去买油,却发现那连点一盏灯的油钱都不够。油商出于怜悯,给了她一些油,她欢喜地来到寺庙点了灯,并且发愿说:“除了这盏灯,我没有什么好供养的。但通过此供养,希望我将来能获得智慧。愿我能帮助众生驱散心中的黑暗,引导他们开悟。”

当天晚上,其它灯的油都烧光了,只有这位乞丐供养的灯一直烧到天亮,不但灯油没减少,连灯芯都仍旧是新的。那天正好轮到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值班照应灯火,他见天色已亮,想把灯熄灭,留到晚上佛陀讲经时再点,可任凭他想尽办法也不能熄灭那盏灯。

佛陀知道后过来对目犍连说:“这盏灯你是熄灭不了的,即使你把世上所有海洋、河流、湖泊里的水都浇在这盏灯上,它也不会熄灭,因为它是由清净的发心供养而来,是为一切众生究竟解脱而点燃的。”

这时,那位乞丐走到佛陀面前,佛陀授记她将来必定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号灯光佛。可见,以清净发心在具德上师前哪怕做微不足道的供养,也有无量功德。经论中还说,凡是赏心悦意的事物,如路边潺潺的溪流、山野的花,都可以观想供养给上师,功德同样不可思议。

承事供养指为上师做事或侍奉上师。因上师的所作所为无不在饶益众生,无不住于正法中,我们通过自己的身语行为为上师创造便利,虽不是直接修法,却也在间接上利益了众生、护持了正法。

并且,这种随喜的功德将汇入上师的功德海中,由圣者上师宏大的愿力而生出的一切善业资粮,我们也将同样获得。

所以,无论为上师做什么都是在积累修行的资粮。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圆满之前,不可能完全证悟空性;即使已证悟了空性,在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前,仍需精勤积累二种资粮,使修道日益增上。

每当我有机会为上师法王如意宝做点事情,都会高兴不已。昨天破晓时分,在梦中,日夜思念的上师来到我修行的山洞外,我惊喜交加地奔出去。

法王笑嘻嘻在洞口的一块藏毯上席地坐下,我担心后面的岩石会碰到法王的头和背部,忙又跑回洞里拿了一块大羊毛毯想为法王做一个靠垫。心里实在太高兴又太紧张,我怎么也没法把那毯子摆弄成靠垫。一直到醒来,我都处于喜悦的忙乱中。

人们也常把供养分为身口意三门供养,指在行动、言语、思想上修持佛法,以此作为对上师的法供养;以及在行动、言语上对上师作承事供养,以意念随喜上师的功德。不论哪种形式的供养都能帮助我们增进信心,减少我执。

五体投地的顶礼,一方面表示你决心放下傲慢和成见,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坦然接受一切,不再担心摔跤和失去;另一方面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资粮。佛经中说,佛陀三十二种宝相之一的无见顶相,便是因恭敬顶礼具德上师而来。

拜见上师时供养和顶礼都有明确的象征意义,表示我们准备好放下我执,这是与上师相处时应有的心态,也是自我不喜欢上师的原因。在上师面前,没有自我的立足之地。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态面对上师?首先,在见到上师之前,已经有了很深的成见。上师应该仙风道骨,仪表堂堂,成熟又单纯,威严而慈祥;上师应该有求必应,在我们沮丧的时候给予安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上师应该适时显露神通,以博弟子的欢心,使他们不致于因为修行枯燥无趣而退了道心……我们就是带着这么多的“应该”去见上师的。如果实际情况与预想的不同,我们便感到失望,甚至开始怀疑上师是否真有德行。

一些人见到上师后会犹豫,不知是否需要深化与他的关系。在与某位上师建立正式的师徒关系之前,的确需要仔细观察。上师是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如果不加观察而错认不合格的人作上师,求法者将在轮回的痛苦中陷得更深。藏传佛教尤其强调观察上师。

金刚上师与弟子的关系一旦建立就不能失毁,否则触犯密乘戒甚至破戒,后果极其惨烈。如何辨别真正的上师,《普贤上师言教》中讲得很清楚。

在末法时期,虽然如续部经典中所说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师极为难得,但作为合格的上师,至少应该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是具有无伪的菩提心,其次是精通教法,能应弟子的需要完整传授某一解脱法门,第三是戒律清净。

而判断一位修行人是否具备金刚上师的资格,其密乘戒清净与否就要摆在第一位。“金刚上师”并不像“堪布”、“活佛”、“仁波切”那样是一种头衔或称谓,它代表的其实是上师与弟子之间的一种关系。

当上师为你灌顶、讲解续部教言或传授密法诀窍时,他与你之间的关系便成为金刚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如果上师本人密乘戒不清净,法脉传承到他那里就中断了,他又拿什么来为你灌顶、讲解和传授呢?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十分用心,吃顿饭、买件衣服都当大事;可在选择上师的问题上却非常盲目大意,似乎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是他的上师,只要“自我”告诉他:有了一位“上师”会让他感觉自己更完整。

一个人会值遇怎样的上师,这既取决于个人的发心及与上师的因缘,又与同时代众生的共同业力相关。当年,释迦牟尼佛直接以佛陀的形象出现在世间引导众生,而在佛灭度后,众生由于福报减小,只能看见佛以阿罗汉的形象示现;

阿罗汉之后是班智达利益众生;到现在末法时期,众生眼里只能看见普通人,佛便以普通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个人而言,没有宿世的福报,今生不可能值遇贤善的上师,而内心不清净,真佛现前也不会见其功德。所谓观察上师也是观察自心。我们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心去拜师求法的?

是为了解脱还是为了别的?是希望所有众生都今生得安乐、来世得解脱,还是只想自己早日脱离轮回的痛苦?是想了解和证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还是想获得某种灵修体验或者拥有某种新的身份?

若自心清净,佛陀即使以普通人形象示现,你也能认出他是佛;若自心不清净,再好的上师你也看不出他的好。佛陀的表兄弟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跟随佛陀几十年,始终就认为佛陀不如自己有见地、有修证、有功德。

佛以何种形象示现,这与众生的共业有关;而在你眼里上师是佛还是凡夫,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福报和智慧。《普贤上师言教》中特别指出,对上师进行观察是指“在未结上求灌顶求传法的缘分之前善加观察,之后如果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则依止,若不具足法相则不依止。

已经依止了上师后,上师无论行为怎样都应看作是善妙的,全部视为功德,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如果生起恶分别念,则会导致不可思议的过患。”

此外,师徒之间是否心灵相契也很重要。藏语中把拜师学法称为“喇嘛啦登巴”。“登巴”指依靠,心里坚信依靠上师必定解脱。各人与上师的缘分不尽相同,有人初见上师或仅仅听到上师的名字就会有强烈感应,像米拉日巴尊者第一次听人提起大译师马尔巴罗扎,就对这位不曾谋面的上师生起了无比的信心;

也有人是通过不断与上师接触,增进了解而逐渐建立起信任。有的弟子能长期跟随在上师身边学法,像麦彭仁波切的弟子沃莎随侍仁波切三十七年,朝夕相处直到上师圆寂;有的弟子在上师面前求法、听法一段时间后,就不得不离开,阿底峡尊者曾向一百多位上师求法,善财童子也曾走遍名山大川寻访众多善知识。

然而不论身体离上师是远是近,只要内心保持与上师的默契沟通,理解、领悟、牢记他的教诲,在心灵深处感念他的功德和恩德,就能领受到上师源源不断的加持。这便是跟随上师修学佛法,依靠上师趣入解脱。

因观察而不急于跟上师亲近,与因成见而对上师失望,是两回事。你究竟是不抱成见地观察,还是感觉上师与你所期望或迷恋的形象不一致?有时候,上师会故意以出人意料或令人失望的形象出现,挑战你内心的开放能力。

你如果希望上师威严,则很可能看到他顽童气质的一面;你以为上师和风细雨,他则会表现得严厉苛责;你觉得上师应该超凡脱俗、与众不同,他就会像个普通人一样打嗝、剔牙、生病、衰老。

一心想求即身成佛要诀的米拉日巴尊者见到上师马尔巴时,马尔巴正在地里干活,他是个不起眼的农夫。名满天下的大学者那诺巴求见上师帝洛巴时,帝洛巴正在窝棚里吃鱼,他是当地人所公认的疯乞丐。

跋山涉水、历经磨难的常啼菩萨最终见到上师法胜菩萨时,法胜菩萨正在宫殿里享受妙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上师们看来套路都差不多,上来先打破你的成见,让你怅然若失、不知所措,让你认识到成见的虚妄可笑,尤其是对你指望能传授你解脱之道的那个人抱有成见。

以前我舅舅罗荣丹巴常对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津津乐道: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过世时,家人请来著名的索南嘉措活佛为亡者超度。谁知活佛过来饱餐一顿后倒头便睡,舅舅见状,心里不免着急。

直到第二天中午活佛才醒来,他笑着说:“我还是念念经吧,不然那个孩子要怪我了:尽吃我家的东西,什么事也不做。”舅舅听了这话,又惊讶又愧疚,对索南嘉措活佛生起了巨大信心。

没有被上师的显现吓跑,你留了下来。这也许是很久以来第一次,你抵制住自我的诱惑,没有被它牵着鼻子走。这失败让骄傲而狡猾的自我无论如何也不甘心,于是它立刻使出新招,向你道喜说:“现在你已经成为这位重要人物的弟子,你的福报非常人可比。

你不仅比一般的凡夫俗子更高明,也比其他宗派的佛教徒更尊贵。你是上根利器,万里挑一。”如此吹捧之言,你听起来却颇为受用。让你感觉自己很重要,是“自我”惯用的伎俩。在“自我”的怂恿下,你忙着扮演新的角色。在世人面前,你扮演佛教徒;在佛教徒面前,你扮演道行更高的佛教徒;

在上师面前,你扮演“孺子可教”的好弟子……这种扮演,可能是有意的,但绝大部分时候却是无意识的。换言之,你以为自己是佛教徒,而实际你只是在扮演佛教徒。你换一种吃饭、睡觉、说话、生活的方式,定期烧香、磕头、放生,为宗教或公益事业出钱出力。

这都没有问题,关键是:你做这些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你是佛教徒,或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肯定自己的确走在公认的正道上,还是为了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探个究竟。佛陀传授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指向解脱;但不论修哪个法门,若只是做表面文章,而不肯硬碰硬在自心上下功夫,解脱都将遥遥无期。

“自我” 说:“上师对每个人的解脱都至关重要,一定要给上师留下好印象。”于是你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博得上师的青睐。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自己本来心浮气躁、傲慢生硬,但一到上师面前,整个人就平静、柔和、喜乐起来。如果这种转变是自然流露,当然再好不过。

经论中对弟子在上师身边的言行轨范有详细的开示,比如态度要谦逊温和,姿势要恭敬调柔,不可轻浮张扬、无所顾忌等。对一般人来说,这种种寂静的威仪是需要刻意模仿,才能慢慢学会的,所以只要心里是真恭敬,一开始在上师面前有点做作也很正常。

我的一位弟子每次见到我都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言行举止显得有些夸张,常常让旁边的道友发笑。虽然作为上师的我并没有什么功德,而他真诚的恭敬心有巨大功德,所以我非常赞叹随喜他。

但如果你只是装模作样,想表现得比别人更稳重、大方、有见识、有心胸,好让上师对你另眼相待,则很难与上师相应。

《普贤上师言教》里工布奔的小故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西藏工布地方有一个单纯的人,叫阿奔。一次他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到大昭寺的佛殿时,其他人都走了。他又累又饿,看见供桌上的食品和酥油灯,心想:觉沃仁波切是把这些糌粑团蘸上灯里的酥油吃的,为了让酥油不凝固才点火,好吧,我也照着他的样子吃点儿东西。

于是,他把糌粑食子蘸上酥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完后,看着觉沃佛像说:“神馐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灯被风吹动您还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我的这双鞋托您保管,我转绕您一圈就回来。”说完把鞋脱下来放在觉沃佛像面前,自己转绕去了。

香灯师回来,看见佛像前的鞋准备扔出去。这时,觉沃佛像开口说话了:“这是工布奔托我保管的,不要扔掉。”

那个工布奔回来取鞋时,又说:“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明年请到我的家乡来吧。我会准备好酒菜等您。”觉沃佛像说:“好的。”

工布奔回到家里对妻子说:“我已经邀请了觉沃仁波切来做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你记着点,常去外面看看。”

第二年某天,他的妻子去河边提水,在水中清楚地显出觉沃的影像。妻子立刻跑回家告诉丈夫:“那边水里有一个人,是不是你请的客人呀?”他马上跑去看,果然看见水里现出觉沃仁波切。他认为觉沃落水了,奋不顾身跳进河里救人,还真的把觉沃拽了上来,于是他高兴地拉着客人往家去。

在工布奔简单的心里,觉沃佛像不是“和佛一样”,而就是佛本人;佛也不是几千公里以外生活在古代的一个印度人,而是近在眼前、能跟他说得上话的一位上师;上师不是在天上飞来飞去、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供佛的食子不是摆样子的,上师出门也会遇风雨,过河不小心也会落水需要人搭救。

阿奔真心恭敬、喜欢觉沃仁波切,否则像他那样对礼节、应酬完全没有概念的人,不会张罗着请上师来家里做客;而他恭敬、喜欢上师的原因,不是上师有名气、有神通,而是“神馐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灯被风吹动您还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师”。

阿奔心里没有成见和假设,假设自己是信徒,假设信徒应该如何对上师,假设上师应该如何反应和表现。他不懂这些,只是那么单纯而坦白地来到上师面前,打心眼儿里亲近上师。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与上师的缘分不同,见到上师也会有不同反应:有人放松,有人拘谨,有人鲁直,有人细腻。记得法王如意宝在世时,我和我的几位师兄弟每次见上师前都会紧张得手足无措,总要在上师门外踌躇很久,谁也不敢头一个进,有时不得不靠抓阄来决定先后顺序。不管怎样,只要是单纯而坦白就比较容易与上师相应。

以前法王如意宝谈起自己早年求学的经历,常说:自己对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无比敬畏,虽然心里渴望亲近上师,但没有上师的吩咐,万万不敢鲁莽地跑到上师面前去。那时,他经常偷偷地在远处望一望托嘎如意宝住的小屋,希望能远远地看一眼上师进出的身影,他就心满意足了;如果张望时恰巧被上师瞅见,叫过去摸摸头,他更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法王如意宝还常提到他年少时拜见观音上师的有趣故事。在后人发掘的莲师伏藏法中,有十三个伏藏法明确授记了班玛斯德上师乃观音菩萨的真实化身,因此人们也称班玛斯德上师为观音上师。法王初见观音上师,少年天真烂漫的心里满以为自己会见到衣带飘飘、雍容华贵的观音菩萨,不曾想眼前出现的却是一位普通的藏族老人。法王以为自己看错了,揉揉眼睛再看,还是一位朴实慈祥的老者。

他心想:“一定是我的业障使我看不见观音菩萨!”于是,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忏悔、祈祷。在他心中,上师与观音菩萨无二无别的信念不曾有一刹那动摇过。正因为如此,观音上师对他赞叹有加,在观-音-法-会上欢喜地对四众弟子说:“从托嘎如意宝那里来的大菩萨参加我们的法会,使大家念咒的功德成倍增长。真是太荣幸了!平时我要求大家念咒要严格计数,不能随意夸大,但今天情况特殊,我们可以放大胆子多一点计数也没问题。”

说完,带头拿起念珠把计数结的位置往前又移了几颗。法王如意宝常用这个故事来教导弟子说:“我们由于自己的福报、因缘,也许一时不能现量看见上师就是佛菩萨,但只要我们不起无谓的分别念,真心忏悔自己的业障,上师就会欢喜,上师的慈悲加持就会融入我们心间。”

有句话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上师心若是空中圆月,各人心中的江河愈平静清澈,映出的月影就愈皎洁圆满,污物漂浮、波浪汹涌的江面倒映出的月影必是染污零乱的。所以宝月一轮当空,江月各自不同。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只要江中有水,不论清净污秽,都能映出月影。

一江有月,千江有月。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与上师相应,也不必担心其他人与上师接触会减损自己与上师的相应。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实践中却常常成为大家修行的障碍。有时候,其他人若比你更接近上师,会让你感觉不舒服。如果有可能,你甚至会阻碍上师与其他信众交往。你相信这种带排他性质的贪执就是对上师的信心,而实际上,它只会妨碍你与上师、与道友之间的交流。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领会上师的意趣。

清净的信心是开放平等的,不会排斥其他道友,也不会排斥其他具德上师。当你能做到绝不舍弃已有的上师时,若值遇其他有缘上师,仍然可以前去依止。不是每个人只能有一位上师。上师不是某位弟子的专利,同样,弟子也不是某位上师的专利。有些信心清净的修行人,由于因缘和修法的需要,会依止随学众多善知识,而丝毫不起冲突或退失信心。到底是依止一位上师好还是依止多位上师好,这完全看你的信心是否清净。如果见到新上师就舍弃原来的上师,则会失去所有上师的加持。舍弃一位上师等于舍弃一切上师。

以前,有三位修行人向钦哲益西多杰尊者求灌顶。尊者说:如果他们答应舍弃自己的上师就给他们灌顶。因为这次受灌顶的机会极其难得,其中两人思前想后,最终同意了尊者的要求,而另一个叫沃惹的人却说:“我的上师没有丝毫过失,就算嘴里假装说舍弃而心里不舍弃,我也不会做。”于是,他被尊者赶出了受灌顶的行列。就在沃惹心灰意冷返回家乡的路上,钦哲益西多杰尊者派人把他请了回去。尊者当众赞叹说:“依止上师就应该像沃惹一样。”随后把那两位舍弃上师的求法者赶出了寺院。后来,沃惹依止钦哲益西多杰上师多年,被上师称为“与我无二的尊者”。

弟子的所作所为皆为令上师欢喜,这样的动机无疑是纯正的,不过有时“令上师欢喜”却会成为我们固执己见的借口。当我们认定自己所做之事正确无误时,会比平常更固执;而对虔诚的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让上师欢喜更正确的事了,所以我们一旦认准自己的方式合乎上师心意,就很难再接受其他人的不同意见和做法。然而道友之间,尤其是金刚道友间的和睦相处极为重要。

金刚道友是解脱路上直至成佛不离不弃的同行者。金刚道友闹矛盾会扰乱上师的心,对上师的住世和弘法利生事业制造违缘。出发点是“令上师欢喜”,最后却犯下如此严重的过失,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惋惜!究其原因,还是“我执”在作怪,什么都有可能被“我执”利用,即使最良善的动机也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时轮金刚》中明确指出,十四条密乘根本戒中关系到上师的有三条:不扰乱上师心,不违背上师教言,以及金刚道友间不相互嗔恨。这第三条戒律常被人忽视。人们只知道上师是严厉的对境,却不知道金刚道友之间关系紧张、破裂直接关乎上师,因此也是严厉的对境。

我们若有机会与其他道友共事,一起为上师、为佛法做点事情,应该珍惜这份福报和缘分,随喜道友的发心和行为。即使有意见分歧也可以沟通解决。很多时候,为了护持他人的善心、善念,成全他人的善行,不仅我们自己的意见、方式可以放弃,甚至我们所做的“善事”或“正确的这件事”本身也可以放弃。我们不必坚持事情一定要做到完美。

如果参与者都能够通过共事减轻烦恼、增加法喜和道心,就是完满了。法王如意宝曾告诫弟子:不要惹众生心生烦恼。无垢光尊者曾建议修行人:一切按上师说的做,这就是最大的供养。又固执又不善于取舍因果的我们,也许应该时刻牢记圣者的教言。佛经中道友们的聚会告一段落,不是也常常以“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来描述当时的情景么?

根据大圆满宁提金刚藏乘的观点:只要师从一位传承清净无染、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视上师为佛,以坚定的信心至诚祈祷,自己的凡夫心就能与上师的智慧彻底相应,无二无别,靠上师的加持就能使自相续生起证悟。法王如意宝十五岁时,怀着对无上大圆满的强烈信心,至诚祈祷麦彭仁波切。

每念完一百遍麦彭仁波切祈祷文,便仔细研读一遍仁波切所著大圆满窍诀精髓《直指心性》。如是反复,在圆满念诵一百万遍祈祷文、阅读思维一万遍《直指心性》后,心相续中生起前所未有的大圆满境界。

然而,如果你认为这辈子只要跟着上师就不发愁了,把一切都心安理得交由上师决定,这样做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你也许只是不想对自己负责罢了。我们这些人,无始以来上天入地,什么都见过了,生生世世的烦恼伤心,一转脸,又忘了,再来,还是浑浑噩噩纠缠不清。释迦牟尼佛说过:“吾为汝说解脱道,当知解脱依自己。”

自己不下功夫,总想着上师会像扔石头一样把你扔到极乐世界去,上师能力再大、悲心再恳切也无法满足你这个愿望。当初,米拉日巴尊者在绒顿拉嘉上师处求到大圆满的灌顶和修行要诀。上师说:“我此殊胜大圆满法,昼修昼成佛,夜修夜成佛,具有宿缘者不需修持,仅以听闻就能解脱,乃极利根、具法缘者所修之法。”米拉日巴尊者心想:“我以前学咒术时,仅仅十四天就出现明显验相。

学降冰雹术也只用七天就成功了。现在此法比咒术、降冰雹术更容易,昼修昼成佛,夜修夜成佛,具缘者不需修持。我既然已遇到此法,也算具缘之人。”所以他什么也不修,整天睡大觉。过了几天,上师说:“看来我无法调伏你,你还是去找圣者大译师马尔巴罗扎吧。”

现在交通通讯发达,想向哪位上师求法,坐上飞机、汽车一会儿就到了上师面前;或者在家里,足不出户通过网络、音频、视频听上师讲法;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比较方便看到。这些都是学法的便利条件。相比之下,以前的修行人为见上师、求正法而历经的磨难要大得多。法王如意宝少年时期从家乡色达步行五百多公里到石渠江玛佛学院拜见托嘎如意宝,沿途靠乞食维生,翻山越岭,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

之后在上师座下全面听受显密教法,小小年纪也能和大人一样忍受千辛万苦而丝毫不动摇精进学法的决心。那时,法王如意宝父母双亡,没有人供养他在外求学所需的衣食,他只好常年靠江玛佛学院定期分配给僧众的少量酸奶维生。他住的草坯房狭小简陋,四壁透风。

每当秋冬来临,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便在屋里挖一个大坑,坑里填满干草,每天大半截身子坐进坑里看书,以此取暖。晚上点酥油灯彻夜用功,累了就靠在坑壁上休息一会儿。法王常常用全知无垢光尊者依止持明上师革玛燃匝的故事来鼓励自己。

无垢光尊者在最贫困的时候,曾经靠区区三藏升糌粑粉维持了两个月的生活。每当下雪,就钻进一个牛毛口袋里取暖。这个口袋既作盖被又当褥垫。尽管条件如此艰难,尊者仍然坚持不懈在革玛燃匝上师面前恭听了诸多法要,被人们称为“更钦耶尼雅巴”——住在牛毛口袋里的全知者。后来,尊者成为革玛燃匝上师法统的传人,凡见到、听闻、忆念或接触到尊者的众生都将获得菩提果位。

上师的加持无所不在,生活中的一切际遇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这意味着我们决心直面生活的实况,选择把顺境逆境都看作修行的途径。但是,对有些人来说,“上师的加持”也许恰恰意味着可以不直面生活的实况。你希望有一种方法,有一个人,能带你超越这琐碎而低俗的人生,进入到一个全然不同的美妙境界。世俗的事务不再让你感兴趣,这究竟是好是坏呢?

如果你仍然想要成为,想要得到并且保有,不论目标是世俗的功名利禄、情感欲望,还是非世俗的名闻利养、神通境界,背后的行为模式都是一样的。你不过试图用另一套东西来强化我执。

如果你失业了,你不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运气不佳或者人际关系没处理好,而宁愿相信这是一项考验,是上师或者诸佛菩萨想看看你是否堪受人生的大礼。在你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桩桩件件都是另有深意的。你不会真正摔跤,就算摔倒,也应该摔在莲花或至少是棉花上。

如果我们真正相信上师的加持无所不在,就不会在意自己会摔得多惨。哪怕山穷水尽,比周围的人都更潦倒,也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这份坦然和决心,已足够令我们的生活开阔而富足。

我们听从上师的教导,开始闻思佛法。佛教经典的文学之美、逻辑之美、思维之美,各种理论、概念、公案让你振奋赞叹,但这一切如果没有融入你的心相续转化成你个人的领悟,对你来说就只是一堆知识。法王如意宝以前常说:闻法是为解脱,不为积累、卖弄学问。

尽管你可以在自己收集的知识中找到肯定和安慰,也可以向世人炫耀,但这并不能保证减少你的困惑。若没有对上师的坚定信心并随时祈祷上师加持,我们在闻思修过程中的努力很容易就受到习气的影响,而成为一种囤积行为,囤积学问,囤积经验。

从前,那诺巴尊者曾是印度最负盛名的班智达,精通三藏,辩才无碍,但智慧空行母却提醒他:“你只是精通词句而并未彻底证悟。”尊者知道空行母所言正中他的要害,于是毅然放弃一切功名成就,从零开始跟随帝洛巴尊者学法,受尽磨难而始终心无旁骛地追随上师左右,最终在上师的加持下证悟诸法实相。大圆满传承祖师嘉纳思扎尊者和布玛目扎尊者也有过类似经历。

两位祖师都曾五百世转生为大班智达,却始终未能证得无上正等觉。后来金刚萨埵在空中示现,给予指点,他们先后远赴东土拜熙日森哈尊者为师,依靠上师传授的大圆满窍诀终于证得佛果。

佛法强调闻思修并举。闻思的同时,我们要修法,要用亲身体验去印证佛法的教义。对刚入门的人来说,实修往往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但当你满怀跃跃欲试的热情,请求上师授予那传说中奇妙无比的高深法门时,他要么微笑不语,要么建议你去磕头、持咒,或做其它诸如此类、再平凡枯燥不过的事。

你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打击你的积极性。难道不需要做点儿什么与众不同的事就能成佛吗?难道磕头、持咒与开悟有必然联系吗?你开始怀疑上师是否真的愿意教给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自我”就是这样,只要不如所愿,很容易就陷入猜忌当中。你想有所作为,想超凡脱俗,这都是“自我”成就欲的表现。因为看到世俗生活的如梦如幻,我们才投入到宗教修持中;而如果这种修持总也无法满足成功欲,我们便想:精神修持大概并不比世俗生活更真实可靠;

如果花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世俗营生上,不至于会像现在这样一无所获。我们就是这样在世俗与宗教、物质追求与精神修持之间跳来跳去、摇摆不定,而实际上我们的态度和方式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修行路上坚持不懈,做到这一点比我们预想的要艰难得多。我们只有在自我感觉越来越好时,才相信自己走对了路;如果情况没有变好,我们就会犹豫不前或干脆放弃。不幸的是在修行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很糟糕。以前因为散乱,我们根本察觉不到自己有多浮躁僵硬;

而通过心的训练,我们也许是此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混乱。这让很多人感到难堪甚至无法接受,但这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如果不能面对自己的混乱,定力将无从谈起。经论中说:修行之初,我们的心像高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喧闹杂乱;一段时间后,心变得像平原上流淌的河,不再水花四溅、势不可挡;再后来,心像大海,远看平静如镜,走到跟前还是会发现海面起伏的浪花;最后,心像高山,坚毅沉静、巍然不动。

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不要企图非凡,这是上师要传达给我们的第一个信息,可我们往往要在吃尽苦头之后,才会明白这个道理。所谓“平常心是道”。上师建议我们持咒、磕头、修加行,原因之一就是让我们逐渐放下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消退好高骛远的冲动,在平实中体会修行的滋味。

你看《金刚经》里第一段写道:佛陀与弟子在舍卫城外的树林里静坐,到了吃饭的钟点,便穿好衣服,拿上碗去城里挨家挨户乞食,回来吃完饭,叠好外衣,收起碗,把脚洗洗干净,拍拍坐垫,继续静坐。圆满无上正等觉、堪受人天供养的佛陀,过的就是这样平实的生活。

等几百万遍心咒念完、十万个大头磕完,尽管你可能还是观想不清佛菩萨的形象和坛城的细节,但是你的心安静多了,不再成天玩弄“即身成佛”、“大圆满”、“大手印”之类的概念,也不再野心勃勃,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修行对你来说,是次第而行,是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饭、睡觉那样。

释迦牟尼佛说:众生皆具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佛性、本来面目、心性等等都指向同一个东西。它如如不动,一直就在,不是要等到未来某个时间点才会出现,也不是从上师那里移植过来。

上师能做的只是帮助你把背包里不必要的破烂什物都扔掉(看看你这一路走来竟带了多少不必要的行李!),直到裹在其中的如意宝珠露出来。

起初,米拉日巴尊者到马尔巴上师那里一心想求即身成佛的法门。他认为必有一种方法是“昼修昼成佛,夜修夜成佛”,能够像点金剂点石成金一样,把他从凡夫顷刻间变成佛。他以为上师必定会一口答应他的请求。

但是他错了,无论他做什么都得不到上师的肯定。除了打骂,上师连半句口诀也不传给他。就在他第一次因为伤心失望而痛哭时,上师跟他说:“对法不能太夸张,不过据说你是一个精进的人,若能勤修我的窍诀,或许此生也能成佛。”并且安慰他:如果他能按上师的要求修建房子,就传他窍诀。

当别人都去接受上师灌顶、传法时,他却要忙着背土石建房子。每次房屋即将竣工,上师都会一顿痛打,命令他重建。他的背烂了,“法”的影子却依然看都看不到。就这样日复一日,苦难、委屈、琐碎的劳作磨掉了他的傲慢和浮躁,也平息了他急于求成的冲动。他不再以为往昔的业障是随便说说就能清净的,也不再奢望即身成佛,他甚至放弃了继续求法的打算,准备一死了之。

而就在这时,他和上师之间的障碍清除了。上师终于同意向他传法。上师说:“为了净除你的罪业,我叫你来建筑息、增、怀、诛的房屋。我把你从灌顶的会座中赶出去,又做了很多不合情理的事情,可是你不起丝毫邪见。这表示将来你的弟子和法统学道时能具足信心、精进、智慧、慈悲等一切弟子应具的条件;修道之时,皆能于此生无大贪著,有忍苦精进修行的毅力;最后生起觉受证解,具足慈悲和加持,成为圆满具相的上师。”

佛陀的教言可以通过文字流传下来,而佛法的真谛只存在于上师心里。它的传承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以心传心。当你放下成见、伪装和打算,不再牵挂、焦虑和希求,你的心才真正敞开。只有到这时,你才有可能去接收上师一直在试图传递给你的信息。

敞开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意味着淡化彼此、你我之间的界分,而我们的生活却是建立在分别心上的。整个人生似乎都耗费在分别这个、那个、好、坏、接受、拒绝上了。我们把事物与概念联系,把概念与情绪、态度联系。如果你的分别能力稍弱,别人就会把你看成智力低下。

正是因为全社会都极力推崇分别心,人与人之间才会这样疏离,世界才会这样四分五裂。分别心使我们用孤立、分离的眼光看待事物,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结便在我们眼中消失了,所以我们很难以包容的心面对世界,而且相信自私就是利己。有人不知道怎样印证自己的修行是否有偏差,方法其实很简单:看看你的“自我”是否依然强大,你与他人、与世界之间的界分感是否依旧强烈。

上师帮助我们弱化分别心,训练心的开放能力,有时候,他会采用激烈的手法,像帝洛巴对待那诺巴那样。看上去帝洛巴上师一直在想方设法虐待他的弟子,而那诺巴毫无怨言地全部接受下来。暂且不谈这两位大德各自的成就,单是他们之间的默契交流已经令人叹为观止。

帝洛巴以常人无法接受的方式,一次次想探底那诺巴心理承受力的极限,而那诺巴,这位出色的弟子,一次次向上师证明他的心足够开放。他不愧为帝洛巴法脉的继承者,在他的心与上师心之间,沟通至为彻底。

我们认为自己相当开放,没有多少分别心,可当上师吩咐我们去做什么,第一反应仍然是要判断,有时还会因为不认同而犹豫或拒绝。不是说我们不信任上师,而是无始以来形成的习气,遇事一定要作评判,稍有不顺就要反弹。问题就在这里。上师是我们决心恭敬、友善相对的人,对他尚且如此,对其他人、其它事会有什么反应可想而知。

因此,上师让我们以他为对境,学习以开放、柔韧的心待人处事。“不违背上师教言”,不是要树立上师的权威,而是为了培养我们平静接受一切际遇的能力。前辈大德曾建议想跟随上师学法的弟子,要像渡船那样,被人呼来唤去而毫不厌倦,或像铁匠铺里的铁砧,冷的热的轮流打击而真心不改。

世间万物相互联系,我们如果能对一个人完全敞开心扉,就能对整个生活开放;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一个人沟通,就能和整个世界沟通。我们将习惯于欣赏和尊敬周围的每一个人,就像多年以来欣赏和尊敬我们的上师。那份开阔而谦卑的心,直接来自于上师。

我们这时才知道寂天菩萨所说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当你看任何一位众生,都怀着真诚和慈爱去看,并且观想:依靠仁慈的众生,我将大彻大悟。

从扭捏作态、浮想联翩,到落到实处修行,上师不露痕迹地帮助我们调整心态。随着修行的不断长进,我们与上师的情义更加深厚温馨。上师是佛,但他并不是那庙堂之上金色脸庞的偶像。面对上师,我们既有对佛陀的恭敬,也有对另一个生命的发乎真情的关爱。

佛菩萨游舞人间,示现如凡夫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这一切都大有深意。记得法王如意宝圆寂后不久,我到成都,几位居士来见我,问:法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法王如意宝已得佛果,娑婆世界对他来说同极乐世界没有差别;但对我们凡夫来说,娑婆世界、极乐世界有天壤之别。法王如意宝为了引导我们,一生倡导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自己也示现往生西方净土。在法王如意宝的境界中,没有痛苦烦忧,但是在我们的境界中,法王的病痛、离去都是真的。我们不忍看见上师承受病痛的折磨,不舍得上师就这样离去。从此失去依祜,众生失去依祜,我们怎能不悲伤!

从前,麦彭仁波切身体不好,他的侍者沃莎为上师的健康着想,时常把前来拜见的信众挡在门外。有时仁波切趁沃莎不在偷偷会见客人,一边往外看一边说:“我们得快一点,千万别让沃莎看见,不然,他要对我们不高兴了。”显现上沃莎对上师很严厉,作为弟子和侍者,似乎不应该这样做,但他对上师的关爱是那样真切强烈,以至于顾不上过多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现。

这一点,上师当然明白。麦彭仁波切在圆寂前,来到沃莎的小屋里特意向这位跟随他几十年、忠心耿耿的弟子道别,问他是否还有修行上的疑问,并且说:我乃文殊菩萨的化身,以愿力来此世间,非像一般凡夫因业力而来。末法时期众生狡诈多疑,故我以前从未透露过自己的来历。

现在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怕你伤心才以实相告。眼前的分离是暂时的,以后你也会去香巴拉刹土与我相聚。我们永不分离。今生师徒一场,凡我有的功德,你都有。你在我身边所做的一切,哪怕是走路,都是未来成佛的因。

因为往昔积累福报,我们才得以在今生见到自己的上师,然而,这样的相逢很短暂。世人常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上师虽然不像世间的父母那样需要我们养老送终,但上师在世时,我们应当精进依师教言修持佛法,尽己所能地让上师欢喜。对上师,愿我们不要留下太多遗憾。

前几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二十五年前,初到喇荣五明佛学院时,法王如意宝特意为我安排了一间小木屋。我在屋前遇见当时的邻居,他也是年轻时的样子。我们边走边聊,突然在地上捡到一个曼扎上的顶饰。

这时,我一下从那个场景中抽离出来,还是在梦里,但已然是局外人,像看戏一样看着当初,无限感伤:“在这个顶饰还新的时候,法王如意宝健在,大家都很年轻,今天很遥远。可转眼间法王如意宝已经走了么?

怎么这样快?”一阵钻心的痛把我从梦境拉回现实的黑夜中,泪水横流。我愿意付出一切去换回与法王如意宝再次相聚的片刻,虽然我肯定还会像以前一样,见到上师,就紧张得恍恍惚惚,不知所措,但是,我心里有多幸福只有我自己知道!

与上师相聚,时间并不多;此生为人,时间并不多。

上师在世间停留不是因为留恋,他是不忍离去,想着要帮助我们了悟:我们的心和他的心一样其实已经在光明中。当我们逐渐敞开心扉,学会恭敬而亲密地对待周围的一切,与己、与人、与世界不再频发冲突,我们会明白:

这份单纯和坦白都是上师手把手教会我们的。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事、物,哪怕是刚才拂面而过的清风,或是路边的一草一木,都带着上师的气息。在我们感知它们的开放、温柔的心中,有着上师引导我们一路走来的印迹。这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上师的加持的确无所不在。

愿我们时刻铭记上师三宝的功德,忆念上师三宝的恩德!

希阿荣博堪布口述,弟子笔录于藏历土鼠年十月二十一日地藏王菩萨节日(公元2008年12月18日)完成。

本文撰写过程中,堪布多次在梦中见到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而就在文章修改完成的当天清晨,堪布再次梦见法王如意宝坐在经堂高高的法座上主持诵经法会。堪布于大众中吹响传法的号角。

堪布说:吹号是有专门技巧的,需要熟练控制气息,吹出的声音才会饱满连贯,而他向来不善此道。这次在梦中,不知为何由他来吹号。他很担心自己吹不好,小心翼翼、屏气凝神,用力一吹,没想到清畅的梵呗声骤然响起,悠远绵长。那熟悉的法号声,穿越云层、大地,穿越梦境,直传到耳畔枕边……

为堪布做笔录的弟子也于当日清晨梦见天空放大光明,空中布满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彩虹。

堪布希望这些吉祥的梦境成为好的缘起。愿这篇文章对大家的修行有所帮助!愿大家对上师三宝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第一种含义是指佛法僧同体和佛法僧异体。佛法僧同体,是指一身具备“三宝”的条件,如诸佛都是一身具备三宝;佛的断悟境界是“佛宝”;佛的大慈大悲和智慧神能是“法宝”;有生命的佛体是“僧宝”。

佛经中说佛涅槃之后,以师为佛,以师为“三宝”,恩师无论具备不具备前面所说的三宝功德条件,但作为弟子应该将师傅视为同体三宝。这是因为,师向自己传授佛法如佛,师的思想品德、修证境界是法,师如亲密的朋友,在同一途中相助是僧--从显宗的角度说的。从密宗的角度上讲,应把给自己施教、传法、灌顶的根本上师看做是诸佛引渡自己的化身,是直接把活的法流传递给自己的众佛的代表。眼能看到身密,耳能听到意密,这比抽象无形的佛更具体实在,而在直接得到言传身教这点上,师的恩情比佛更大,尊师的功德受益与佛相同。这就是“同体三宝”之义。

“异体三宝”是指佛法僧非同体关系,如释迦牟尼是佛,八大菩萨、十二大弟子为僧,是僧佛异体,僧未成佛,佛已成佛,境界各不相同。“法”非单指释迦牟尼的智慧功德,包括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的法身。这种相互独立的佛法僧,就是“异体三宝”。

第二种含义:“同体三宝”是指自身三宝,即“果三宝”;“异体三宝”是指身外三宝,即“因三宝”。

“果三宝”是皈依三宝所要达到的目的。

1: 修行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成佛,要想实现成佛的目标,就必须“如法行事”。“如法行事”就要“知法”。“知法”的途径是拜师、学法、用法,即闻、思、修。第一步获得理论知识,

2:第二步把学到的知识理论,用在实际行动上,就是让佛法在心中扎根发芽。当佛法开始在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行为方面起作用时,自己就有了“真佛法”--自觉行动。学佛法未能引起自觉行动前,仍属身外之法,是“药方”不是“药剂”,光有“药方”没有“药”或者不吃“药”是治不了病的。依法皈依、发心、行善、修止观就是进入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正确回向自己的愿望和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