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跑步后心跳大约人心跳一分钟多少次几次

  很多运动爱好者开始使用心率表来训练,但大部分跑者还是只看表面上显示的每分钟心跳数(beat per minute, bpm)。
  这个数值对跑者本身的意义并不大,就像你看表上显示160 bpm时,对于最大心率200 bpm的人来说,这个强度还在非常轻松(有氧)的区间;但对于最大心率为170 bpm的人来说,当心率达到160 bpm时代表强度已经非常高了!
  在训练时对我们有意义并非心率,而是“心率区间”。心率区间可由最大心率(或储备心率)的百分比计算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先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通过最大心率来定义心率区间之后才能发挥出心率表该有的功能。
  那要怎样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呢?
  大部分人会直接根据网上或者书上的公式计算,但那样的计算结果“非常不妥”。原因在于公式计算出来的最大心率是某个特定族群的平均值(相同年龄、性别或体重的人),以最常见的“220-年龄”来说,等于是假设相同年龄的最大心率都一样,但大家都知道,跟你同样岁数的人,最大心率可能差很大!
  要怎么测呢?
  有三种方法,笔者认为最佳的方式是在约四百米的陡坡(5%)上进行,若在周围找不到这样的坡,可以改在操场和跑步机上测。下面是我参考了许多检测方式后所拟定的SOP,这份SOP目前经过多次实地测试,都还蛮顺,大家可以参考:
  注意:测量最大心率具有一定风险,务必在身体健康并状况佳时进行。
  最大心率检测的三个方法
  【方法 1:陡坡版】
  先戴上心率表慢跑热身十分钟后,手摸脉搏来确认心率表上的数值跟实际的心率相符。
第一趟:用自觉的八成力去跑完第一趟的400米陡坡,到坡顶后查看心跳数。完成慢跑下坡,在坡底休息3分钟,接着跑第2趟。
第二趟:用自觉九成力冲上坡(不要用全力),到坡顶后一样记得查看心跳数。完成慢跑下坡,休息3分钟。
第三趟:用自觉十成力冲上坡(全力以赴),此时我们会得到一组最高的心率数值。假设跑者A第三趟跑出的心率是190 bpm,但还没结束,接下来你要告诉自己:“第四趟我要比前一趟的心率再多一下”,以跑者A来说,他心理上的目标是191 bpm。第三趟之后到坡底的休息时间都延长为5分钟。
第四趟:跑第四趟的用意是要确保你的心率是不是已经到达极限,但如果第4趟测到更高的数值,就要依前一个步骤再跑一趟,直到你再也跑不出比前一趟更高的心率为止,这样量测到的才会是我们的最大心率。
  也就是说:“最大心率会出现在倒数第二趟”。
【方法 2:四百米操场版】
  这个版本,较适合第一次测试的人,直到其中一个800的最后四百米无法维持在设定的配速区间内(如果在表上设定配速警示的话,最后四百米手表会一直嘀嘀叫),仍要尽全力跑完,就直接跳到最后的休息,最后看手表纪录中能持续10~15秒的最高心率值:
  热身:第一个800米,配速6:30~6:00
  第二个800米,配速6:00~5:30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第三个800米,配速5:30~5:00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第四个800米,配速5:30~4:30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第五个800米,配速4:30~4:00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第六个800米,配速4:00~3:30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第七个800米,配速3:30~3:00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第八个800米,配速3:00~2:30
  休息慢跑:慢跑800米,心率低于155即可
  注意:很少有人可以跑到第八个,大多数人都在第五到六个就结束了
【方法 3:跑步机版】
  先找出自己处于乳酸阈值的临界速度,可以利用网上的能力检测的功能,输入自己3K、5K、10K或半马的最佳成绩,按检测,右下角的T配速即为你的临界速度(点选“时速”可以切换成跑步机常用的速度单位)。例如:10KM最佳成绩为50分,输入耐力网后可得知T配速为11.8 km/hr。
  【图】以半马最佳成绩01:45:00为例,测出的T配速是4分54
  先确认心率监测器正常运作:戴上心率表,试跑1分钟后,按脉博算10秒的心跳数再乘以6,看是否跟心跳监测器读到心率一样。
  接着以自己熟悉的配速在跑步机上面热身10分钟,开始时会以T配速(以上述为例即是11.8 km/hr)进行检测。
  之后2分时会上升1%坡度,重复这个循环,如果表示不行时,请努力撑完最后30秒,结束后就可以检测到测试者的最大心率。
  注:训练使用的跑步最大心率应该要是某个在一般训练情况下能持续“10~15秒的稳定最大值”。
  作者简介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专注铁人三项赛事、知识,关注可了解更多关于铁三的那些事儿。心跳决定寿命一分钟跳几次死的快?_网易新闻
心跳决定寿命一分钟跳几次死的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心跳决定寿命一分钟跳几次死的快?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但你是否知道,心跳正常与否、快还是慢,会直接与寿命长短相关。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控制心跳正常,使其既不过快也不过慢,有助于延长寿命。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国外一项研究对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进行了26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尤为明显,当然心率过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寿命呈现一个U型曲线,即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率增高。国内的大规模样本调查也发现,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相比之下,心跳60次/分的人寿命高于70次/分的人,而心跳70次/分的人寿命又高于80次/分的人。
长期心率过慢,由于心脏“泵”出的血不够,导致人体缺氧缺血,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来供血,心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甚至死于睡梦中。因此,如果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应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查找原因,如果是病理性的,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快同样会缩短寿命。因为心跳太快,等于迅速消耗人体一生的“心跳总额”。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史的会直接诱发冠心病发作,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一旦心率超过100次/分,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查明原因并治疗。
如果要减慢心率,应注意减轻工作压力及精神负担,肥胖者要减重,多运动,低盐饮食,戒烟忌酒等。导致心率过快的病理性原因如感染、发热、贫血、甲亢、心功能不全等,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治疗。需要提醒的是,三高人群一定要适度运动,如果运动结束后5分钟还不能恢复至100次/分以下,就属于强度过大。(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李学奇)
(原标题:心跳决定寿命一分钟跳几次死的快?)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常心跳一分钟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