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网络信号接收器信号被干扰了,怎么样用网啊

当前位置: >
卫星电视接收信号的干扰问题及应对措施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主要包括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几大部分。抛物面卫星天线接收到聚焦于卫星高频头前端的馈源信号,转换为C频段(3.7GHz~4.2GHz)信号或Ku频段(11.7~12.75GHz)信号,经过卫星接收机解码后在电视机上播出.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中具有一定的防误码功能,传输时在原信号源编码序列中以某种方式加入了某些作为误差控制用的数码(即纠错码).以实现自动纠错,可以部分应对卫星传输过程中的随机干扰和突发干扰。但是,当接收到的电视信号受到的干扰太强,超出了其容错范围.就会对电视信号的接收造成不良影响。
  一、卫星信号的常见干扰源    1、微波干扰    微波干扰是导致卫星电视接收问题的罪魁祸首,通常最容易出现在C频段.Ku频段也偶有发生。微波干扰又可分为定频干扰及雷达全频干扰,现分别简述如下。
  (1)定频干扰    当接收天线尚未对准所耍接收的卫星之前,如从频谱分析仪中发现许多不属于卫星传送的讯号,且不管天线转向任何方向,这些信号都会附加一些特定的频率,这种情况便称之为定频干扰。
  这些干扰源通常来自军方、电信、移动等的微波基站,一般干扰信号的场强介于C/Nf载噪比)OdB一40dB范围,如果卫星信号频率与干扰信号的频率刚好重叠,那么被重叠频率范围内的卫星电视节目皆无法正常接收。
  (2)雷达全频干扰    雷达全频干扰即整个卫星频段被雷达干扰,此干扰在天线架设过程中很难从频谱分析仪中观察到。
  但如果将频谱的SPAN(频宽)调大一点,则可从波形中发现在每6~12秒的周期中,整个卫星频段的信号会瞬间高出C/NldB~3dB,随后又立即恢复为原来的波形,此种现象即称之为雷达全频干扰。
  干扰源通常来自机场雷达及军方雷达,如果在接收数字卫星电视信号时,当卫星电视信号被雷达波扫到后,画面就会完全停止2_3秒钟,只要雷达在工作,此现象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2、自然界的干扰    (1)雨衰    指电磁波在雨中引起的衰减。
  它包括雨粒吸收引起的衰减和雨粒散射引起的衰减。雨粒吸收衰减是由于介质损耗引起的;而雨粒散射引起的衰减,是由于电磁波碰到雨粒时,被雨粒反射而再向四面八方散射引起的。根据实测与统计,雨粒的吸收衰减要比散射衰减大一些。
  雨衰取决于雨水滴直径与电磁波波长的比值.约正比于水滴直径的三次方,因此大雨和暴雨比连绵不断的细雨引起的衰减大。同样,工作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雨衰损耗越大,对卫星信号接收的干扰就越大。因此,雨衰对Ku频段的影响特别大,极易导致信号衰减,使画面产生马赛克,甚至终断。降雨不仅会令电磁波衰减.还会引起噪声温度的增加和去极化的发生,从而影响到接收信号的载噪比,使正交极化信号的相互干扰加大。
  (2)雪衰    指电磁波在雪中的衰减。大雪对卫星信号的干扰也很大,特别是卫星天线抛物面有很多积雪时,会严重影响到接收信号的强度,使电视信号无法正常收看。另外,浓云密布、冰雹等恶劣的天气环境,都会对卫星上下行信号造成一定的影响,频率高低不同产生的信号损耗也不一样。总之,各种水凝结物对电磁波的衰减是随着电波频率的提高而增加的,故一般对Ku波段的影响比对C波段的影响要大得多。
  (3)太阳黑子对卫星接收信号的干扰和影响    太阳黑子活动达到高峰时会产生巨大的磁暴。在磁暴发生的过程中,太阳喷发出大量的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干扰通信卫星的正常工作。每隔11.2个地球年,太阳黑子的活动就达到一个高峰。当太阳的位置处在卫星天线的主瓣或副瓣方向时,干扰磁场就会窜入接收系统影响卫星信号的正常接收。表现为在前端有时出现各频道图像的信号强度会慢慢减弱,画面出现黑白杂波点,雪花点慢慢增多,伴音噪声显得格外明显。当太阳黑子活动减弱,卫星电视信号又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强度。
  (4)日凌对卫星接收信号的干扰和影响    日凌是每年春分或秋分前后一段时间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这两个节气期间,太阳黑子运动的轨迹正好与卫星运行轨道重叠,卫星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直线上(见上图),这时卫星地球站天线在对准卫星的同时也对着太阳。太阳黑子产生强烈电磁波,该电磁波是一个巨大的电磁干扰源,会对其所接收的卫星信号造成干扰,从而使接收链路严重恶化甚至中断,导致卫星信号中断,每次大约10~25分钟左右。日凌每次持续时间的长短由地球站接收天线的口径决定,接收天线的口径越大.日凌持续的时间越短;反之,天线的口径越小,持续的时间就越长。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日凌干扰最为严重;工作频带越宽收到的噪声越多,干扰也相对严重;工作频率越高,噪声强度也越大,干扰也就越严重,所以Ku频段的卫星信号受日凌干扰程度比C频段严重。
  二、各种干扰的应对措施      在架设卫星接收天线时,要尽量避开微波干扰源,如果实在避让不开,应对微波干扰场强进行测试,以确定干扰源的强弱。干扰电平大小的测试方法是用一面抛物面天线,高频头可用一般的C频段高频头,终端可用高灵敏度频谱仪。使天线对准所要接收的卫星,上下俯仰或左右旋转天线,读出频谱仪测出的噪声电平值Pn:此时再旋转天线,当频谱仪指示打到峰值时,读数为干扰电平(PI)和噪声电平之和(PI+Pn),扣除Pn即为干扰电平值f注意不要把卫星信号误作干扰信号)。
  若天线增益为Ga.高频头增益为Cr.连接电缆衰减为LF,则天线入口处的干扰电平为:
  Pi=PI+Lf--Ga-Gr(dB)    LNB输入中频,频谱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确定了干扰电平的大小,就可根据现场环境和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了,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干扰问题。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寻找屏蔽    寻找屏蔽即寻找干扰电波的辐射死角。干扰波和卫星波都是成直线行进的,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而两种电波的差别在于干扰渡的场强是卫星波数的千万倍,卫星波如没被天线所反射,讯号就会被地表所吸收,而干扰波遇到障碍物及建筑物就会四处反射。因此找准屏蔽物和屏蔽位置,可大大降低电磁波的干扰。
  2、架设防干扰网    就是在天线四周架设铁丝网,用来防止干扰波的进入。架设铁丝网时,铁丝网的高度必须超过LNB.并且不能挡住卫星信号的行进方向,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3.防微波干扰器    在讯号进入LNB前加装一个微波滤波器,利用其特殊的材质和腔体吸收十部分微波,也可适当降低一些微波干扰。
  4.自然界干扰的应对措施      下雨和下雪等天气,会对卫星接收信号造成一定的衰减。如果卫星接收天线没有完全校准,接收到的信号就比较弱,就会出现天气晴朗时可以正常接收:但遇上刮风、下雨、大雪等不良天气时便不能正常接收的情况。这时可重新调整卫星接收天线的方向,以提高卫星信号的接收质量。另外,克服雨衰等干扰,适当加大天线口径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若遇大雪天气,应及时清除天线表面的积雪,这样影响就会降低。曰凌时天线的抛物面正对卫星,也正对太阳,太阳光会使高频头外壳的温度升高,易导致高频头的损害,此时,亦可暂时停止使用设备,待日凌过后再行使用。
  三、小结    综上所述,卫星电视传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卫星电视信号传输和接收的因素也很多,特别是各种干扰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干扰源及其产生机理有一定的了解,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确保卫星电视信号的正常接收和转播。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5,703.12500 毫秒卫星接收器怎么防干扰_平板_百科问答
卫星接收器怎么防干扰
提问者:周海明
卫星天线防干扰的方法 00:21 针对农村各地私人安装卫星接收天线用户不断增加的现象,一些地区的有线电视部门采用了“地面卫星信号干扰器”,对安装卫星天线用户较多的地方进行了局部微波干扰,使卫星电视接收的画面上出现了画面静止、画面黑屏、马赛克等现象,致使安装卫星天线的用户无法正常收看卫星电视节目。 地面卫星信号干扰器究竟为何物?在此笔者将其工作原理简介如下: 地面卫星信号干扰器由发射机和喇叭天线组成。发射机的外壳类似有线电视上的干线放大器,喇叭天线呈45度夹角,面对需要干扰的区域,采用扫频式(3.7GHz―4.2GHz)宽带脉冲定向扫描,实施地面横向干扰,使某一特定区域内的C波段卫星接收天线失去接收能力或直接损毁降频器(我国法律规定:C波段信号是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国际上规定的通用信号资源,是受保护的,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允许人为干扰)。 地面卫星信号干扰器从干扰手段上,可分为数字电视图像信号干扰和载波(或窄带)信号干扰。前者是采用非法图像干扰,即采用和正常广播信号同样的数字形式,使正常图像出现“马赛克”或“黑屏”。?干扰以功率占用为主,即同向发射大功率同频信号,对卫星接收通道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实行功率占用,使得干扰信号的场强远远大于正常卫星到达地面的信号场强,达到干扰压制卫星信号接收的目的。而后者分为同频干扰和非同频干扰;对于同频干扰来讲,干扰信号可使图像产生严重的马赛克或停顿现象,干扰严重时还会出现黑屏。对于非同频干扰,由于卫星接收机的选频作用,允许干扰电平大于信号电平,但干扰电平大到使高频头进入饱和状态的话,此时电视画面就会出现黑屏现象。不过,卫星信号干扰器受距离和方位限制,因为发送的干扰微波传播损耗与工作频率和传播距离有关,所以在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距离越远,干扰酌能力也就越差。对于3.7GHz-4.2 GHz卫星信号干扰系统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3km。 另外,目前的地面卫星信号干扰器一般是对C波段信号实施干扰,对Ku波段信号的干扰作用很小。因为Ku波段工作频率太高,所需器件昂贵,制作调试难度大,所以非常少见。 对于以上的两种微波信号的干扰,可通过下面的一些方法来克服或减弱其干扰: 1.寻找屏蔽位置 寻找干扰波不能干扰或干扰小的位置,即干扰死角。干扰波和卫星波都是直线波,行进途中遇到障碍物都会被反射,但这两种电波的区别在于,干扰波的场强大于卫星波数千万倍,致使遇到障碍物及建筑物后会四处反射,而卫星波如没有被天线所反射则易被地表所吸收。寻找屏蔽位置最简单的方法是降低天线高度,利用四周自然物体避开周围的强微波干扰信号,如:放在院子中要比放在屋顶上效果好;也可在地面上挖一个边长为2mx2m的深方坑,深度可以根据情况自行掌握,原则是越深越好,但要注意天线前方(正南方向)不要被土遮挡,将天线置于坑底也就是说天线接收信号时不能被坑高遮挡;还可将天线移至建筑物另一面,利用建筑物来遮挡来自该方向的干扰源。 2.安装防干扰装置  卫星干扰信号是从地面来的,而卫星信号来自天空。只要把地面的卫星干扰信号屏蔽掉就OK了。用铁皮或者铁丝网给卫星天线做个围墙,不挡住卫星信号但能挡住干扰信号,即可避免干扰。判断出干扰波的来源方位,在天线的一侧或多侧架设金属板(网)遮挡干扰波。金属板(网)架设高度需超过高频头,且不能挡到卫星信号的行进路线。由于C波段信号波长在71.4mm、88.2mm之间,如果采用金属网屏蔽干扰波,为防止干扰源漏进金属网,网孔孔径应小于最短波长71.4mm的1/4,即小于17.85mm。干扰不太严重的话,也可在天线的外沿,垂直于锅口平面,加一圈宽度为10~20cm的金属带。当然,金属带宽度越宽抗干扰性能也就越强,不过一锅多星的天线不宜采用此法,它会遮挡非垂直于锅面的卫星信号接收。 3.转星或换Ku头接收Ku波段信号' 如果所要接收的信号,在其他卫星的C波段上也能够接收到,可转星接收,改变接收天线的方向,看看能否避开干扰波的干扰区域;另外也可转星或换Ku头接收Ku波段信号来避免干扰。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卫星干扰与反干扰一、原理
卫星天线对准卫星后只需要很弱的信号强度就能收看电视节目,如果我们在卫星天线表面加一个频率相同的干扰信号,接收机就无法正常工作。二、技术指标: 发射功率:10W,20W,50W 干扰结果:黑屏,画面静止或者马塞克现象。 干扰距离:平板天线-----正面3--6公里,左右1-2公里,后面1-2公里全向天线-----2-4公里 三、安装方法 把天线和主机连接好,通电,把天线对准干扰区域便可。 四、常见问题 1、为什么同一个机子可以干扰40公里和不能干扰300米是一回事。 在湖北襄樊某电视站,购买了个20W的机子,竟然把40公里远的县电视台干扰了,因为他们是联网的,只要开机,自己就没有节目了,关机就来了。但是同样的机子放在300米远的地方却不能干扰卫小 ▲。原来,湖北那个站边上有个90米高的塔,他们放在80米高度,并且是平原地形,没有任何遮挡,所以可以干扰很远。那个不能干扰300米的是把机子放在自己家一楼房内,边上全部是民房,干扰线穿过很多放房子后信号已经很弱了,所以不能起到作用。由此可见,干扰机放的位置越高,效果越好,干扰的距离越远。 2、30度的平板天线,只干扰30度范围内吗?对左右,天线后面没有干扰吗?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30度平板定向天线,60--90度的平板天线很贵也没有必要,如果那个公司说他们的是180度的一般是欺骗客户。天线的角度和天线干扰范围是两码事,一般的天线的角度是指天线主辫方向的角度,角度越小,干扰距离越远,但是天线不但有主辫还有很多附辫,分布在天线左右和后面,这就是为什么定向天线不但可以干扰前方而且可以干扰左右和后面的道理,一般的平板天线可以干扰前方4公里,就可以干扰左右和后面一公里。 3、平板天线好还是全向天线好? 目前平板天线可以做到17dbi,全向天线可以做到11dbi,平板比全向多6dbi,同一个机子,如果天线增益多3db,干扰距离就增加一倍,所以平板天线比全向能干扰4倍远距离,因为平板同样能干扰左右和后面,本人认为没有必要选择全向。
4、我自己有前端,不干扰自己,要干扰别人怎么办? 首先必须把机器离开电视台,放在电视台,无论你怎么调都很难做到不影响自己。 1、调节功率法(要求机器必须省 ˇ率可调的):把机器离开电视台后,用平板天线后面对准电视台,把功率调到最小,如果没有干扰自己,再慢慢加大,找到临界点,便可以,如果调到最小还是对自己有干扰那就必须还有离电视台远点。
2、利用平板天线前方,左右和后面干扰强度不同和天线方向性调天线方向和角度避免自己被干扰。 3、干扰机对人体有害吗? 微波是对人体的影响还是有争议和正在研究的问题,为安全起见,我们把他当做有害,根据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计算 我们认为10W机器天线正面离长住人体30米远比较好,20W机器正面离人体50米远比较好。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更远一点 4、为什么山区比平原好干扰一些? 由于山区的地形起伏变化,只要找一个相对地势高一点的地方,就可以把看的见的地方全部干扰,而且山区更利于干扰线的反射和折射,但是平原由于房子差不多一样高,干扰线要穿过很多房子才能干扰,信号强度减少不少,所以干扰效果就差。5、为什么卫星天线背面和侧面也可以被干扰? 干扰线可以反射和折射就象手电光一样,只是弱一点,所以也能干扰。6、连接线可以再长点吗? 由于干扰频率在3.7--4.2GM内,频率已经很高,线内损耗很大,一般延长一米标准线,要减少干扰600米左右。7、机器怕雷,怕热吗? 电器都怕雷怕热,一方面安装的时候尽量找个好点的地方,预防雷击和太阳直射,另一方面,本公司也做了一定的技术处理。 8、功率是不是越大越好? 根据自己的范围而定,一般需要干扰3--5公里的建议选择10W机器,5公里以上选择20W机器。50W机器最好不用。9、干扰机短时间内会淘汰吗?由于中星6B和鑫诺3号上天,如果国家不采取措施,乡镇有线电视台将面临巨大困难,干扰机是必不可少的,短时间国家不会加密节目,另外,国家修改法律允许私人收看卫星节目也不太可能,要知道我们对外还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不可能说只准看中国的节目不能看其他的卫星,如果这样,那不是说中国没有自由了吗?如果公开允许,那将危害      根基。10、安装位置的选择 一般的越高越好,越没有遮挡越好,对准锅面比背锅面和侧面要好,在山区一般放在3---5层的楼顶,或者当地较高的楼上就差不多了,平原,建议5--7层比较好,总之高点好些,所谓站的高看的远是一样的道理。
回答者:宋伟远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TA的最新馆藏[转]&卫星信号易被干扰 室内定位技术解析
 |  | 
&欢迎您访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
卫星信号易被干扰 室内定位技术解析
作者:sysadmin
来源:CCIT 点击:3115
  我们一般地道GPS定位,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接受多个卫星信号,判断自己的坐标来进行定位的方式。而GPS卫星导航系统最大的缺点在于卫星信号转播距离远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特别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高楼耸立,阻隔卫星信号的物体越来越多。而在室内我们是完全不可能体验到GPS带来的定位服务。但是对于室内定位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下过脚步,今天让我们一起熟悉一下常见的室内定位方式。
  室内定位已经不是非常神秘的技术了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的原理是,红外线IR标识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虽然红外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室内定位精度,但是由于光线不能穿过障碍物,使得红外射线仅能视距传播。直线视距和传输距离较短这两大主要缺点使其室内定位的效果很差。当标识放在口袋里或者有墙壁及其他遮挡时就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在每个房间、走廊安装接收天线,造价较高。因此,红外线只适合短距离传播,而且容易被荧光灯或者房间内的灯光干扰,在精确定位上有局限性。
  超声波定位技术。超声波测距主要采用反射式测距法,通过三角定位等算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即发射超声波并接收由被测物产生的回波,根据回波与发射波的时间差计算出待测距离,有的则采用单向测距法。超声波定位系统可由若干个应答器和一个主测距器组成,主测距器放置在被测物体上,在微机指令信号的作用下向位置固定的应答器发射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应答器在收到无线电信号后同时向主测距器发射超声波信号,得到主测距器与各个应答器之间的距离。当同时有3个或3个以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应答器做出回应时,可以根据相关计算确定出被测物体所在的二维坐标系下的位置。超声波定位整体定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但超声波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影响很大,同时需要大量的底层硬件设施投资,成本太高。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通过测量信号强度进行定位。这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室内安装适当的蓝牙局域网接入点,把网络配置成基于多用户的基础网络连接模式,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微微网(piconet)的主设备,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蓝牙技术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定位,例如单层大厅或仓库。采用该技术作室内短距离定位时容易发现设备且信号传输不受视距的影响。其不足在于蓝牙器件和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对于复杂的空间环境,蓝牙系统的稳定性稍差,受噪声信号干扰大。#p#分页标题#e#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和定位的目的。这种技术作用距离短,一般最长为几十米。但它可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且传输范围很大,成本较低。同时由于其非接触和非视距等优点,可望成为优选的室内定位技术。目前,射频识别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于理论传播模型的建立、用户的安全隐私和国际标准化等问题。优点是标识的体积比较小,造价比较低,但是作用距离近,不具有通信能力,而且不便于整合到其他系统之中。
  利用手机网络定位是目前最容易获取的一种室内定位方式
  Wi-Fi技术。无线局域网络(WLA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平台,可以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内实现复杂的大范围定位、监测和追踪任务,而网络节点自身定位是大多数应用的基础和前提。该系统采用经验测试和信号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易于安装,需要很少基站,能采用相同的底层无线网络结构,系统总精度高。利用手机网络定位的原理与Wi-Fi技术是相同的。
  ZigBee技术。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它介于射频识别和蓝牙之间,也可以用于室内定位。它有自己的无线电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通信以实现定位。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ZigBee最显着的技术特点是它的低功耗和低成本。
  除了以上提及的定位技术,还有基于计算机视觉、光跟踪定位、基于图像分析、磁场以及信标定位等。此外,还有基于图像分析的定位技术、信标定位、三角定位等。目前很多技术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如基于磁场压力感应进行定位的技术。
 |  |  |  |  |  |  | 
Copyright&&2016&CCIT.&All&Rights&Reserved&&&&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3号环球易讯(北京)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卫星电视转换网络信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