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病不治会发展成热病81神话中文网吗

第九章建国后急性热病学发展简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祖国医;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末,高等中;一、从历史过程看,应该统一;二、从病因看,应该统一;三、从病机看,应该统一;致的;四、从辨证看,应该统一;五、从实践看,应该统一;因比,有些研究单位提出了有关辨证法的具体方案,如;1.浙江省西医学习中医试用教材编写组《中医基础学
建国后急性热病学发展简况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祖国医学从此而得到了新生。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于1955年底成立了中医研究院,又于1956年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第一批高等中医院校,各地又相继建立了一批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医院。这些,都为发展祖国医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临床实践阵地。在急性热病学方面,如乙型脑炎、麻疹、肠伤寒、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性疾患的治疗研究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从总的形势看,在中医急性热病的理论上还未有深入的探讨,因而表现在伤寒与温病的论争延续至今。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末,高等中医院校所编著的《伤寒论讲义》(三版教材改为《伤寒论选读》)、《温病学讲义》(三版教材改为《温病学》),采取了谨慎保守的态度,将伤寒与温病分作两门课程讲授,伤寒自是伤寒,温病自是温病。认为:病因上,伤寒为感受寒邪而为病,温病为感受风、暑、燥、湿、火、毒邪而为病;传变途径上,寒邪自皮毛而入,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六经规律传变,温邪则自口鼻吸受,依卫、气、营、血或上焦、中焦、下焦的规律传变;治疗原则上,伤寒初起应辛温解表,须时时顾护阳气,以寒邪最易伤阳,而温病初起,宜辛凉解表,必处处保护阴液,以温邪最易伤律;伤寒不传染于人,温病可呈传染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继承了前代温病学家的意见,并无创见。在《伤寒论》的研究上,二版教材又提出了厥阴病应在少阴病之前的论争。
但是,也有一些医家,根据教学和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伤寒与温病,其所研究之对 象,同是外感热病,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六经辨证法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法应该统一起来。如广州中医学院邓铁涛氏认为:
一、从历史过程看,应该统一。“外感病从六经辨证到卫气营血辨证,是一个从合到分 的过程,是一个发展。自清到民国,出现如《伤寒指掌》、《通俗伤寒论》之类著作,书中吸收温病之法与方,而仍名之伤寒,这是从分到台的一个尝试。”“把《伤寒论》六经辨证法与温病学辨证法经过大家的讨论和议订,最后使之统一起来,是今天中医学者研究之课题,也 是一个发展。”
二、从病因看,应该统一。“在今天,对外感热病的病因,光承认生物因素,不承认气候,环境等因索是不够的,不注意人体‘正气存内’这一决定性因素就更不全面了。吴鞠通之病因论(按:即指:l.外界环境及气候的变化;2.人体有弱点,给外邪以可乘之机;3致病物质(戾气)的伤害。)在今天看来,也是比较进步的。这一理论于外感六淫也可通用,这是辨证统一的基础。”
三、从病机看,应该统一。《伤寒论》六经病,从三阳至三阴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温病的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伤寒论》的阳明病证与温病学说的气分证及中焦证,从理论到立法与处方,都有共通之处,只不过温病学派补充了很多内容就是了;六气不但可以从火化,也有从寒化者。由此可见,伤寒与温病之病机基本上是一
四、从辨证看,应该统一。“六经辨证法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其功甚伟,但不可否认,它未能全面地掌握外感热病的规律,则是事实。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只有大纲,未有条目,未作系统之论述,故仍有不完备之处。吴鞠通创三焦辨证法,其优点是结合病邪之不同(九种温病)与侵犯之脏腑(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共同辨证,有纲有目,较之叶氏卫、气、营,血更为详细,但在临床运用上,都不及卫、气、营、血辨证法易于掌握。?可知三种辨证法,各有优缺点。温病学说辨证法是在《伤寒论》六经辨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者补充了前者的不足,将三者综合起来,拟订一个统一的辨证纲领,以掌握外感病的发病规律,是完全可能的。”
五、从实践看,应该统一。根据1979年5月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对2391例内科热病的冶疗总结,及陕西省中医研究所总结治疗钩端螺旋体病657例的报告,认为“从上述中西医结合,应用温病学说辨证法及六经辨证法治疗传染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这一事实,证明这两种外感病辨证法都可随意取用。??如果把它们融汇贯通,取长补短,经过全国同道们 的集思广益,研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统一外感病辨证法,岂不更好?”
因比,有些研究单位提出了有关辨证法的具体方案,如:
1.浙江省西医学习中医试用教材编写组《中医基础学》分:(1)邪盛正实阶段(包括表 卫、里热阶段);(2)邪衰正虚阶段(包括阴虚阶段、气虚阶段);(3)邪去正复阶段。
2.上海中医学院《辨证施治》分:(1)实证期(包括表证、半表证、半里证、里热证);
(2)虚证期(包括阳虚、阴虚)。
3.江西中医学院《热病学讲义》分(1)热病表证(包括表寒虚、实,表热虚、实);(2)半 表半里证(少阳寒热错杂,少阳湿热郁滞);(3)里证(里热虚、实,里寒虚、实)。
4.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基本理论教材》分:(1)卫分证:(2)气分证;(3)营分证;(4)血分 证;(5)伤阴证;(6)伤阳证。(参见《新中医》,1982年8月)。
我们认为外感急性热病的辨证可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吸收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内容,具体方案是:
1.太阳病证型: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风湿、太阳风温、太阳暑温、太阳湿温、太阳秋燥七个证型。
2.阳明病证型分阳明热盛,阳明腑实(里热成实、津伤脾约)、阳明发黄、阳明结胸、阳明下利、阳明湿温、阳明暑温七个证型。
3.少阳病证型:分少阳郁热、三焦湿热、热入血室三个证型。
4.太明病证型:分太阴下利、霍乱吐利、太阴发黄三个证型。
5.少阳病证型:少阴有热化、寒化之分。少阴热化分营血热盛、热人血分、阴虚心烦、阴虚咽痛、阴虚停水、邪留阴分、真阴欲竭、虚风内动八个证型:少阴寒化分阳虚下利、阳虚停水、阳虚下血、阳虚寒盛、阳虚外感五个证型。
6.厥阴病证型:厥阴病有热厥、寒厥、就厥之不同。热厥分热人心包、热盛动风、厥热下利、厥热斑疹四个证型;寒厥分真阳欲脱、阴盛格阳、阴盛戴阳三个证型。
关于急性热病学
发展史的分期与展望
上述九个章节,我们系统地论述了祖国医学中急性热病学的发展概况,现在便可以进 而讨论它的分期及其发展前途的问题了。
一、 急性热病学的研究对象
祖国医学中之急性热病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传统所说的伤寒学与温病学所研究 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凡感受六淫及疫疠之邪,能引起人体骤然发病,且以发热为临床必 具证状的疾患,以及急性热病因误治、失治而使病程迁延的疾患,均应包括在内。这样,就 包括了现代医学中传染性与感染性疾病的绝大部分内容。
二、急性热病学发展史的分期问题
(一)关于分期的标准
学术流派的产生与发展及所达到的科学水准,同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历 史上往往与历史朝代的兴替有着明显的联系,祖国医学的发展同样是如此。学术流派的确 立,是以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为依据的。因此,我们考虑,急性热病学发展史的分期标准,主 要是这样两点:(l)尽可能与中国历史朝代的某一兴替阶段相一致,但亦不必强求;(2)主 要以理论上的重大建树为依据。
(二)分期的初步意见
1先秦时期――对急性热病认识的感性阶段
自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至先秦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至公元前221年)的四千多 年间,为中国厉史上的奴隶制时期(说见唐兰《从大泣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 的年代》)。这一时期的后期,即春秋战国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政治学、史学、哲 学、文学、科技等都有专门著述传世,唯独医学没有,现存《索问》、《灵枢》、《难经》,都是西汉中后期乃至东汉初期的作品。因此,这一时期有关急性热病的认识,只能从其他文献中找出些散见的资料来加以分析归纳。
这一时期对急性热病的认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通称为“M”,如《左传?襄二十三 年》传:“季孙之爱我,疾痰也,盂孙之恶我,药石也。”《诗?小雅?小弁》:“痰如疾首。”《说文》:“M,热病也。”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热病则称为札、瘥、疠、、疫。如《左传?昭十九年》传:“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郑注:“札,疫疠也”。杜注:“小疫日瘥。”疠,《左传哀元年传》:“天有灾疠。”注:“疾疫也”。,亦作、渍、积、瘠。庄二十年《公羊传》:“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也”。何休注:“,民病疫也”。疫,《礼记?月令》:“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说文》:“疫,民皆病也”。《字林》:“病流行也”。 在对急性热病的病因认识上,迷信观念占着统治地位,认为乃疫疠之鬼在作祟。《礼
记?月令?季春之月》“命国难”句并注云:“此月之中,日行历昴,昴有大陵积尸之气。气佚,则厉(同疠)随之出行,命方相氏帅百隶,索室殴疫以逐之。又磔牲以禳于四方之神,所以毕止其疫也。”但是也有朴素唯物主义观念之产生。《子华子》:“长短颉牾,百疾俱作,时方疾疠,??所以然者,气之所感故也。”
2.秦汉至五代(约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60年)――确立六经辨治急性热病的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主要医家有张仲景、 王叔和、巢元方、孙思邈、王焘等。
《内经》的著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40年至公元90年的230年间。《内经》对急性热病学的贡献,是总结先秦至西汉前期的临床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出了六经辨 证急性热病的辨治纲领,同时把所有急性热病,统称为伤寒,如所谓的“今夫所谓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内经》认为,急性热病的致病因子主要是寒邪,《素问?热论》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同时也认为,四时之气,皆能为病。《玉机真藏论》日:“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灵枢?口问》:“夫百病之始也,皆生于风雨寒暑。”这样,就杷六淫都包括在“伤寒”之致病因素之内了。这是外因,更为重要的是内因。《金匮真言论篇》:“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是。
在病机上,《内经》提出外感急性热病首先侵犯太阳经脉。《热论篇》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调经论》说“风雨之伤人,先客于皮肤。”然后按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传变。并论述了六经的临床证候,提出了治疗原则:在三阳经,可用汗法,在三阴经,可用下法,以及针灸的五十九刺等具体方案,还有“热者寒之,温者清之”,“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等治疗原则。
关于急性热病的分类。《内经》分为伤寒、温病、暑病、疫病;《难经》分为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五类。
总之,《内经》的六经辨证纲领,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急性热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 候、分类、治疗、预防、预后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与临床问题,为祖国医学的急性热病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继《内经》之后的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祖国医学中研究急性热病的第一部专著。它对《内经》的六经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从而建立了对急性热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台,具有因(病因)、理(病机)、证(证候)、法(治则)、方(措施)一整套内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辨治急性热病不朽之经典著作。《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对多种外感急性热病,以脏腑经络为其物质基础的,以邪正消长为其中心的,具有动态变化与定量变化的一种临床辨证方法。
王叔和在《平脉法》中首先提出了伏气学说。他说:“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当须脉 之”。孙思邈在提出病因学上的瘴疠说的同时,还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治疗思想。《千金要方? 伤寒例第一》说:“??故有天行温疫病者,即天气变化之一气也,斯盖造化必然之理,不得无之,?而能以道御之。??天地有斯瘴疠,还以所生之物以防备之。”
随唐时代的医家,在辨治急性热病上,基本上还是遵循《内经》、《伤寒论》的体系,在理论上没有重大创新,主要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医家治疗急性热病的宝贵经验,并创制了一些
总之,这一时期是有伟大建树的时代,产生了《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建立了祖国医学辨治急性热病的理论体系。
3宋元时期(960―1368年)――六气皆从火化的病机学说与伤寒、温病的开始分家 由于某些医家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实质,以及《伤寒论》本身的局限性,致使产生了伤寒方不能治疗温病的临床实际难题,这就促使宋元时期的某些医家, 在急性热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上,开始了新的探索,其中最有成 就的应该是刘完素的六气皆从火化的病机学说。
《素问》的病机十九条,从病因上讲,实际是两类。一类为内因,即心肝脾肺肾五脏自身为病;一类为外因,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侵袭人体而为病。但是,《索问》并没有从“之化之变”的角度,对疾病发展变化的机转予以明确的解释,而刘完素正从“之化之变”上对五运及六气病机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得出六气皆从火化的结论。刘完素之六气为病,共列举八十一种病证,除上下所出水液澄沏清冷、徽、下利清白、吐利腥秽四种纯属寒证,瘕、癞、疝、坚痞腹满急痛、食已不饥、屈伸不便厥逆禁固五种有热有寒外,其余72种皆与火热有关,几乎占了十分之九。刘完素备举外感六淫所见的临床证候,而加以逐一讨论,从而建立了火热论学派的理论基础,开辟了认识和治疗热性病,尤其是外感急性热病的新途径。他还提出了以辛凉药物开发郁热,微加辛温佐之,及养肾水泻心火等治疗措施,制定了双解 散、防风通圣散、凉膈散等有名方剂。
正因为刘完素的火热论开辟了认识和治疗急性热病的新途径,就必然要产生温热病 从《伤寒论》范畴内分离出来而自成一派的结论。刘完素提出:“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此后马宗素、镏洪、常德等便大力发扬,遂有“外感宗仲景,热病用河间”之说,伤寒与温病开始分家,刘完素实际上也就成为后世温热学派的奠基人了。
4.有明时期(年)――杂气学说
经过宋、明大约六百多年的酝酿,如宋代的《卫生总微论方》中,就已认识到小儿脐风与大人破伤风为同类性质的疾病。相传在宋真宗时(998-1022年)已开始人痘接种法,最晚在明代用牛痘法预防天花等等。至明朝末年,由于当时疫病流行,死伤惨重,终于在急性热病学的研究领域内,进入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时期,这就是是有性《温疫论》的问世,杂气学说的诞生。
在吴有性之前,关于急性热病的病因学说,有疠鬼说、六气说、时气说、伏气说、瘴气说诸种,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病因学问题。用现代医学来验证吴有性的杂气学说,无疑是正确的,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这就是它的划时代意义的所在,因而是祖国医学急性热病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吴性之杂气,是一个类概念,为病种种,不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传染性疾病,还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吴氏运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把杂气为病推衍到疔 疮、发背、痈疽、流注、流火、丹毒、发斑、瘟疹、大麻疯、鹤膝风、痛风、历节风、老人中风、绞肠痧等等疾病上去,乃至一切无由而生的杂证,实在是震聋发z,确属卓见。
吴氏在《瘟疫论》中主要论述了杂气中之疫气为病的各种理论问题与临床问题。他明 确指出:“清温寒热,总非温病之源”,实为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杂气致病,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亲和性、特殊性、流行性与散发性等特征。认为邪气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行业资料、54《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等内容。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四象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浅谈四象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3:47: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谈四象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
官方公共微信温病学--网络资源
&&& 网络资源
&&&&& 学习资源
&&&&&& 专家讲座
&& &网络资源&& &&& 学习资源& && 专家讲座
论寒温合用在岭南外感热病治疗中的作用(刘仕昌 终身教授)
岭南地处亚热带,气温偏高,对于外感热病的治疗,许多中医工作者常视辛温之品为禁药,不敢用之。实际上,这类药物所具有独特的宣通作用与辛凉寒凉药物配伍为用,对南方外感热病的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阳热怫郁仍是岭南外感热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温热之邪,其性属阳,其致病既有宣泄、炎上、亢奋的特点,又有导致阳热怫郁,阻遏人体气血阴阳之正常流通,气机为之郁滞之机转。温热之邪侵袭人体,“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营卫运行之机乃为之阻,吾身之阳气,因而屈曲,故为热。”(《温疫论》)《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揭示阳热郁闭是温热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重要原因。刘完素在《内经》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阳热发则郁”、“阳热易为郁结”(《原病式 ? 火类》)的论点。他外感热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概括为热气怫郁,玄府闭密。曰:“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热郁结也。”(《原病式 ? 火类》)
在外感热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热与郁往往互为因果。郁因热而生,热因郁而增其壅。故何梦瑶说:“盖郁未有不为火者也,火未有不由郁者也。”(《医碥》)如果这种恶性循环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形成“喘粗为之俯仰”等神机熄灭之结局。
外感热病在浅深不同的卫、气、营、血四个阶段,都反映了阳热郁结这病理特点的客观存在。如温热之邪初袭卫表,引起“腠理闭塞,玄府不通 ,卫气不得泄越”,从而出现发热微恶寒,少汗或无汗等热郁卫分气机见证。温邪闭阻气分,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致使邪热内蓄,肺气壅闭,或热郁胸膈,气失宣畅;或热结肠胃,通降失司;或湿遏热伏,阻于脾胃等;邪入营血,因营血部位较深,邪热深伏于内,难以透达于外,热必形成营热炽盛,气机不畅,或毒瘀交结,气闭络阻之病理变化。叶天士说,“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证。”(《外感温热篇》)若邪陷心包,则出现神昏窍闭之证。
岭南虽地处亚热带,气温较高,但其外感热病仍存在着“阳热怫郁”的基本病理变化。再之,岭南湿热较重,外感热病初起除了热郁卫分的病机外,还多呈湿阻卫气的特殊病理变化。湿与热合,气蕴不透,外不能畅达腠理玄府,郁滞肌腠皮肤,卫气阻而不宣,内不能通行上下,升降之机乖违,可见发热、微恶寒、肌肉关节疼痛、四肢倦怠等卫表证和胸闷、脘痞等气分证。刘仕昌教授在诊余常告诫我们:尽管南北寒温差异甚大,但“阳热怫郁”是外感热病共同的病理变化。对此等病证不可偏执辛凉寒凉一法,应注意审证求因,因势利导,顺势透邪气外达为要,如稍佐辛平微温之品以畅达玄府,辛开气机之味以疏达气机,每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若偏执岭南气候炎热 ,不详审证之异同,病势之内外,纯用清热解毒之品,常有凉遏闭邪之弊,致使病程缠绵,临证有见低热长达 2~3 个月,甚或逾年者。刘老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在大队的辛凉药中,常用微温之防风畅卫透邪,辛温之苍耳子通彻表里上下,疏机达卫泄热,或用藿香畅机化湿,或用辛温之威灵仙通达经络之郁热,即使对于辛凉之品的选用,也常用清热兼疏透之品,如柴胡、葛根、青蒿之类。
二、寒温合用仍是治疗岭南外感热病的一大法则
寒温合用法能顺遂温热开泄之性,使温热之邪由里向外透达以解除温热怫郁,温为阳邪,以寒治热为正治。但也并非所有外感热病概以寒凉之剂能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邪热亢盛而郁结尚轻,运用寒凉宣泄之品,郁结多能随之而解,但在郁结较甚的情况下,单纯寒凉之剂便不能胜任。况阳热郁结,气机闭塞,单用寒凉直折里热,不仅不能清除邪热,相反会产生凉遏冰伏之弊,加重邪热之壅滞,不利于邪热外透。而辛温之品,气香得速,性善疏通,用于温热病证能起表达邪,开通玄府,宣闭开窍,泄湿透热,疏畅气机之效。在外感热病中,与寒凉药相伍,既是可疏通开达,透泄邪热,又可防寒凉冰伏。笔者考《千金要方》,发现治温之方数十首,大多寒温并用,取其寒凉泻热、辛温开通之功用。如五香连翘汤,即在大队寒凉之品中加用独活,丁香等辛温开通之品以收透热达邪之效。又笔者查阅解放以来全国各地的中医期刊,收集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180 多首,其中寒温合用的占 80% 左右,其方在辛凉清热的基础上,或加羌活、防风,或佐白芷、苍术,或施香薷、秦艽等开通腠理,达邪透热,速其效应。岭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虽气温偏高,辛温之品并非绝对禁品,临床用之得法,把握指征,每收速效。吾师刘仕昌教授曾治吴××,女, 25 岁,学生。症见壮热( T40.1 ℃)恶寒,头痛,轻咳无痰,口干不欲饮,恶心欲呕,舌苔黄腻,脉浮滑数。刘老断为“暑热挟湿”之证。处方:青蒿、香薷(后下)、甘草各 6 克,藿香 10 克,生石膏(先煎) 20 克,葛根、太子参、连翘、大青叶各 15 克,扁豆花、白蒺藜、苍耳子各 12 克, 1 剂,水煎服。次日发热大减( T37 ℃),恶寒消失,以后用上方加减连服 4 剂而痊愈出院。在此案中,刘老大胆使用辛温之香薷、藿香、苍耳子与辛凉之品合用,以疏表达邪,开通玄府,泄湿透热,疏畅气机,故奏效甚捷。
三、寒温合用在岭南外感热病中的临床运用
何梦瑶曾说:“有寒热并用者,因其人寒热之邪夹杂于内,不得不用寒热夹杂之剂,古人每多如此,昧者訾为杂乱,乃无识也。”(《医碥》)寒温合用法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尤多用于病在卫气,邪热郁闭者,或寒热夹杂,或温病初起寒热境界不十分清楚者,或作反佐之用。现根据笔者及导师的经验,结合自己的认识,作一浅述。
(一)透表泄热 外感发热病人,无论感受何种邪气,初起病位均在表,使用“在卫汗之可也”之治疗法则。但汗之法,运用颇多。温病初起发热,用辛凉解表透汗已成定论。但证诸临床,辛凉之品虽可辛凉清热,但发汗力量弱,往往不足以驱邪外出,用辛温辛凉两者合用,既可辛凉以解肌退热,辛温以发汗驱邪,使发汗无助热之弊,辛凉无遏邪之憾。何廉臣之创银翘散加麻黄汤;陈耕道强调“疫痧之火,必如伤寒之疏达既透,而后清之”;丁甘仁谓“丹痧有汗则生, 无汗则死”,均说明辛温开通在外感热病初起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刘老认为,温病初起,不论南北,均为邪在肺卫,其病机关键在于热郁肌腠,卫气闭滞,酌用辛温开通之品,能畅卫达邪,常选用荆芥穗、防风、苍耳子等配合青蒿、薄荷、柴胡、葛根等,二者协同,似平淡无奇,但运用得当,常收“轻可去实”之效。
(二)疏表化湿 岭南湿热俱盛,外感发热,每多湿热相合,侵袭卫表。其治必用辛温芳香透表化湿之一品,合以辛凉清解之味,如此则腠开湿去,其热始扬,易于外透而解。薛生白说:“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醒等味。”刘老于此证常用藿香、连翘、黄芩、葛根、柴胡、青蒿、秦艽、威灵仙、苍耳子、通草等味。如刘老治一患者,女,发热 10 多天,经住院治疗,未见缓解。请刘老诊治。症见:发热,下午和夜晚其热更甚,周身及关节疼痛,腹部隐痛不适,舌苔黄白而腻,脉浮滑数。诊为风湿热三者相杂为患,系薛生白所谓“阳湿证”。治以疏表清热化湿。处方:秦艽、白芍、知母、葛根各 9 克,威灵仙 12 克,桑枝 30 克,太子参、苡仁各 20 克,郁金、青蒿(后下)各 10 克,甘草 5 克。连服 3 剂而热退痊愈出院。
(三)泄湿透热 辛温芳香之品,其性轻灵流通,用于湿热交混,湿遏热伏之外感发热,每能起到疏畅气机,宣化湿邪,透泄郁热之效。叶天士说:“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又说:“热从湿中而出,当以治湿为本。”(《叶氏医案存真》)岭南地区气温偏高,雨湿较盛,四季皆见湿郁热蒸之湿热证,故泄湿透热法系治疗岭南外感热病的常用方法。湿阻中焦,粘腻不化,以藿香叶、佩兰叶、陈皮、半夏、大腹皮等燥湿化浊,透邪外解,如雷氏芳香化浊法。刘老运用温病学理论,结合岭南地区的人群体质、气候特点,自拟“茵苓苡仁汤”,用于治疗湿热交蒸之证多年,颇多效验。 1985 年,刘老曾治谭××,患者持续发热,曾在某院留医,诊为肠伤寒,经用抗生素,热虽稍退,但呈午后发热,体温波动在 37.5 ℃ -38.5 ℃之间,反复近月未退。要求转院请刘老诊治,证见:午后发热,入暮稍剧,天明则减,胸闷恶心,嗜睡,纳呆,大便烂,舌红、苔黄浊,脉弦滑等,诊为湿热困阻中焦。刘老以茵陈、黄芩、苡仁、银花、茯苓清热化湿基础上,合微辛微苦温之厚朴、枳壳、陈皮、芳香化湿之藿香,疏畅气机以化湿浊,服药 6 剂而痊愈。
(四)宣肺泄热 温病邪热入里,热壅肺经气分,临床症见身热汗出或无汗,胸闷咳喘,烦渴,舌红、苔黄,脉滑数。其病机要点在于热邪壅闭肺气。代表方如麻杏石甘汤。麻黄辛热轻扬,既能疏通腠理助肺热外散,又宣肺开郁,透热外达。
(五)透达膜原 温热夹湿或湿热之邪侵袭人体,郁阻气机,致使人体气机表里出入受阻,上下升降乖违,湿阻清阳,热闭气机,湿遏热伏,热蒸湿动,出现寒热往来,胸痞腹胀,舌苔白厚腻浊,脉缓等症。其治疗既要清热燥湿,疏利透达,又要芳香化浊,滋阴生津,于清、利、燥、化、透、润诸法熔为一炉,方如达原饮及雷氏宣透膜原法。吴又可说:“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佐以黄芩、知母等药以清化湿热。
(六)启闭开窍 温病邪闭心包之证,虽有温热之分,然其闭则一。在清热解毒、凉肝熄风的基础上,酌用辛香通络之品,一可解除温热怫郁之热,二可促使病邪外透,三可通关利窍。常用药物如麝香、石菖蒲。代表方如菖蒲郁金汤、安宫牛黄丸等。《本草述义》说:“麝香之用,其要在能通诸窍一语,?????用之为开关夺路,其功更在龙脑、牛黄之先也。” 1979 年 7 月刘老曾治一男性患者,精神异常,伴失语、遗尿 2 天,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邀刘老会诊,断为暑浊内闭,痰浊蒙闭心包,遂用菖蒲郁金汤加减以芳香开窍,透邪外达,鼻饲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每日各 1 次,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经 3 个月治疗痊愈出院。
寒温合用是治疗温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医者不可因岭南气温偏高,而视辛温药如猛虎,列为禁品,弃而不用。但温病毕竟是感受温邪为患,临床用之不当,确有助火劫津、内陷生变之弊端,又当慎之。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 版权所有& &20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汗热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