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马云打太极极松静的时后,打拳不知动了。这是真的无形无象

[转载]【转载】几篇有益于太极拳研习的文章
张方:武禹襄原传五十四式太极拳 &
03:39:00| &分类: 太极拳
  我在十多年前就停止了杨、吴二派太极拳的练习,专攻武式太极拳。原因是阎志高先师传的这套小架确实难练,且理法深奥,以内带外的功夫真要十年八年才见
端倪。十年前在小河沿听人说霍梦魁先师还有一套发劲的快架子,是武禹襄最初在赵堡学成后所创,传李承纶先生后,启轩先师原样没动地传给了葛顺成(字显
斋),葛老显又传给郎舅霍梦魁。至于霍先生传给了何人就不知道了。查唐豪的《太极拳研究》和吴文翰师叔的著作得知:葛顺成确是李二先生的弟子,而霍梦魁又
是自幼师从于葛老显。拜读李启轩的《各势白话歌》,李二先生的拳架应该与李大先生有所区别,李大先生是一代宗师,得武禹襄真传后又多有创新和增益。其实,
我对武式门里一直存着一个大疑问,我习杨式和吴式太极多年,在北京见过杨班侯的小架之冷脆,随丹东辉璞先师习过吴式快拳。独不见武式的快拳或炮捶架子。从
传承的角度上看,武式拳在武禹襄创编之初应该有一种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架子存在。吴师叔的著作中记载:“杨班侯曾就学于武禹襄,启轩与之年龄相若,常在
一起切磋拳艺。”唐豪考证曰:“班侯之技多得之禹襄,故杨氏所传有大架小架之区别者,以班侯学于禹襄者为紧凑架式之故。”班侯从学于武禹襄,李二先生是武
先师的外甥,杨班侯学到的东西,李家兄弟没理由不会!在家师的著作里收入了阎志高先师的手抄本《永年县郝为真师太极拳行功歌》,显然是以李二先生的那篇
《各势白话歌》为蓝本的发挥之作,但原作中的“迎面掌”和“对心掌”却没有,对一些有高难动作的拳势也做了删改。这从两篇拳谱的比较中可明。
  一、古拳传承有续  
  2002年的秋天,我陪家师常春先生到小河沿与同门聚会时,谭长科师叔偷偷地告诉我:霍老师的那套拳有人会!当时我心里一动,但又一想:现在武术界的
造假比商品领域还甚,可别弄出笑话,于是我没敢接茬,转而跟抚顺的赵师叔闲扯起他们当地兴起的一种“木偶式”拳架子。一晃过了四年,2006年的秋天,我
与铁森先生把酒论拳时,他又谈起了霍先生的那套拳。说有一位吴本萍先生是霍老师的嫡传,会这套拳。我说:早就听谭师叔说过,也不知是真是假!姜先生说:你
谭师叔也会,但他没练,那东西不是年轻人练不了。我问这位吴先生多大年纪了,他说:七十四了,1923年生人。我又问:践步打捶、转身摆莲、连三腿和翻身
二起,他能跳起来吗?能发出冷脆劲吗?姜先生说:没问题!那劲很整。我动心了。那几个拳势五十岁以上的人别想练!七十四岁的人想造出这样高难度的假拳,除
非他原本就是健将级的专业运动员。这位吴先生年轻时是不是练过外家拳?铁森说:他原本是一个病篓子,没练过别的拳,就跟霍先生学过点葛老拳的八方捶,我这
才开始上心。
  2007年春,我开始有计划地采访武林人士,在我台的体育新闻栏目中播出,吴本萍先生当然也在拍摄之列。我到小河沿采访时,吴先生却没练这趟拳,走的
是一百零八式的慢架子。片子播出时,他也没看,似乎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只是告诉我:单独来,我给你划一划。我第一次单独去,吴先生就把霍梦魁传下的武李
二家没形成公开文字的拳论给了我,我感觉这个人确实与众不同,于是我将这套五十四式的太极拳划了下来。
  二、“转换折叠”与“背丝扣”
  在姚继祖先生的著作中收有李亦畲的自存本拳谱,谱中有一篇“十三势架”,显然是按行拳走架的顺序列出的,共五十一式。其中的单式只有三十二个,这说明
今天的八十一式、九十六式、或一百零八式均是李亦畲的后代传人增益而成的。李启轩传下的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应该是非常接近武禹襄从赵堡学拳、盐店得谱后原
创的太极拳,今为同道方家研究便利,征得吴本萍和谭长科二位老师的许可,现将拳谱公之于众。
  整套拳的单式有四十二个,关于行动走架的特点,由于霍梦魁先生仅是粗通文墨,因此并没有过多的阐述,留下的只是武李二代先辈的拳论:“以先天带后天,
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卧似盘龙,起似箭,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腾挪闪战,虚实变换。”不过我本人通过划这趟拳的架子,对于“背丝扣”有了彻
悟,关于“背丝扣”理论,阎志高和霍梦魁二位先生对此只字未提,显见此并非太极拳的原传拳理,而是杜元化在《太极正宗》中的一家之说。杜元化在书中画有双
手做顺逆缠丝旋转而形成的“背丝扣图”。并解释日:“试观空圈之中恍恍惚惚,其气机发出一种现象,一向一背,分顺分逆,非像夫背丝扣乎?非像夫太极中一明
一暗之曲丝乎?故以背丝扣名之,实以背丝扣代之。”
  吴本萍老师手把手地为我划架,用手扶着我的腰胯讲解内气的运行和武式独门的“弹簧腿”及“麻花腰”的练法,我练到身上后发现杜元化的“背丝扣”理论尚
有不足之处。“背丝扣”的修炼目的,是为了“造出太极拳之真铅汞”,具体方法是“每一动作行于四梢,此为练拳之必要”。既然是“行于四梢”,背丝扣又怎可
止于双手?再则杜元化的“背丝扣”学说与陈鑫的“缠丝精”理论异曲同工,那么腿上的“背丝扣”又是如何练的?“缠丝精”是由丹田内转而行于四肢,陈鑫特意
论及腿的缠法,而杜元化的“背丝扣”却没有关于腰腿与丹田的练法。沈阳的武式太极门功夫保持了郝为真先师改拳前的原汁原味,其“麻花腰”和“弹簧腿”内功
心法确与“背丝扣”理论暗合,如果借用“背丝扣”说法,那么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在丹田和腰腿上的体现更为明显。
  每一转换,腰隙间如拧麻花般转动,双肾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划弧亦如“背丝扣”,其弧线呈双s线型,双腿一虚一实、一阴一阳,旋踝转膝,实向内虚向
外,如螺丝钉状向下拧转,又是一个双s线型的“背丝扣”,且有无限延伸之意。难怪吴本萍先生说“弹簧腿”“麻花腰”就是“背丝扣”。
  三、“接运蓄发”与冷弹急脆
  郝少如先生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写道:“武禹襄、李亦畲所传下来的太极拳套路,本来有五十三势。先父(郝月如)根据先祖父(郝为真)的总结,将这五
十三势的每一势均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发展成为现在的九十六势。”这一段文字证明了两件事,一是今天之武式太极按“起、承、开、合”节序的练
法是郝为真先师授拳所创并由郝月如先生推广普及,李逊之传下的所谓“李家原传练法”,其实也是郝为真先生代师传艺的结果。二是武李二位先师的拳势只有五十
三个,与今天所有各派的“武式正宗”练法也不尽相同。
  李启轩先生经霍梦魁先师传下的这趟拳。在练法上是以“接运蓄发”为“四字要诀”,这也更接近于太极拳原始之技击功能。直接手多“十字”,运手多“缠丝
”,扣合为“蓄”,弹抖为“发”。吴先生说:传统的太极拳有“飞架”的练法,就是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打满一百遍拳。武禹襄的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要求练习者
要在二分钟之内打完,转换折叠时相对要慢要柔,抖发要快要急,所谓“急如火烧身”。这趟拳的发劲讲究要“冷脆”,冷者突发也,打的要干脆,没有一般太极拳
推人的长劲,而是要发出短而透的寸劲。
  吴先生在给我划完架子的那天下午,我在树林里用云手对着老松树连发了几个透劲,声音有点异常,吴先生说:不能这么发劲,打到身上会把人打坏的,劲要松弹,才是善手。所谓“弹”者,发出就收为之“弹”,较技时要用松弹劲,自卫搏击时要用冷脆劲,对于阴毒险恶者不能以善手待之!“接运蓄发”在对敌应用时要
一气呵成,不可有停顿,越快越好。武禹襄的这趟拳讲究“米”字架,“永”字功,接运手用缠丝劲,蓄发注重内气之开合。
  关于这趟拳的具体练法,待以后机缘合适时再撰文叙述。日,奥运会闭幕的那天,我和傅仁东等正式拜吴本萍先生为师。李启轩先师一脉的
门内诸如武禹襄提出的太极拳“米”字架、“永”字功的练法一般是不会向门外人传授的。为了避免有人在我的师承上做文章,我郑重声明:虽然我有二十几位公开
的和不便公开的老师,但正式磕头行拜师礼的师父只有四位,王辉璞、刘常春、刘敬儒和吴本萍。各种各样的拜师帖我发出过十多张,但是真正能当我师父的人,除
了具备“三明”的功夫外,还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我的功夫是怎么得来的?只有我自己知道,不过我永远也不会说出去的。
傅仁东答《精武》编者问/吴宪民
武式太极拳中有沈阳霍梦魁一门,袭明因用,以阐道风。霍氏有再传弟子傅仁东,其人宵然观妙,克绍箕袭,艺成之后,禀玄训,引后学,爱人知人,尽演其所知。
傅与师弟本溪韩宝轩、沈阳张方、关铁云等各承家技,孜孜汲汲,不以邪说惑人,不以势力欺人,惟以弘扬武式太极是务,在今日太极拳法遭到最严重贬斥——“不
能实战”的时代,傅仁东先生“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以及他现在的所做所为,或许能给太极拳界带来一线生机、一点启示……
  笔者日前应邀去桓仁观摩太极拳大赛,经沈阳返哈之际,曾拜访傅先生与沈阳武术界的部分领军人物,此篇问答即为当时对话内容。
  问:霍梦魁先生拳法高绝,其人德艺如何?
  答:据我恩师吴本萍教诲,霍梦魁宗师在授徒时,首先注重武德。比如有“八不授”之说,即“不授不忠不孝之人(以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人民利益为忠和孝敬
父母知恩必报为孝),不授根底不好之人,不授心术不正之人,不授鲁莽灭裂之人,不授反复无常之人,不授目中无人之人,不授知礼无恩之人,不授得易失易之人
等,这些足以说明其为人师表的程度。霍梦魁宗师两次来沈授拳,其宗旨是广交朋友,传播武式太极拳。霍梦魁宗师在接待来访切磋武艺者时,都是善待来访者,以
点到为止,从不伤人。霍梦魁宗师之生平,我在《辽沈地区的武式太极拳》一文中有所概述。
  问:历代武式大家均很重视原架的练习,霍梦魁先生与郝少如先生所传的原架武式太极风格可有异同?
  答:挖掘传统武术项目是我国挽救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补救措施。只有挖掘出原传的拳法,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原架太极拳历来是武术界和太
极拳练家所重视和必修的,如郝为真为了便于教学,把拳架按起、承、开、合为节序改为开合架,但一直保持原架53式演练方式。原架武式太极拳,拳架、演练方
式、风格基本相同,都是武禹襄始创拳架55式原架拳。以1881年李亦畲手抄“老三本”拳谱的记载为准,由于“老三本”拳谱只列名称不排顺序,在手抄老三
本中“郝和珍藏本”与李亦畲“自珍藏本”拳势多少也不一致。“自珍藏本”拳势名称共55式,“郝和珍藏本”共有54式,郝为真把第50式“下势”删去了,
故郝架为53式。霍梦魁所传武式太极拳原架54式是李肩轩传葛顺成再传霍梦魁,因此霍梦魁宗师和郝少如恩师传原架武式太极拳演练方式和风格基本相同,都注
重架子紧凑,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腾挪闪展,变化灵活,都要体现其眼手身腰步、心神意气劲、缩小软绵巧、急速冷弹脆、卧似盘龙、起似箭等武式太极拳的原架
  问:武式太极拳化大为小,涵奇于凡,一派天机,不可思议的魅力是怎样练成的?
  答:其实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有一定难度,每个练太极拳者都必经“三个阶段,十层功夫”的进程,方能达到太极拳之高境界。简而言之,练太极拳先动
外形即拳架要适当放开,所谓大松大柔来练,外带内动,含着一个“明”字;继而拳架适当收敛,要达到松柔转向内动带外动,含着一个“暗”字;继而达到无形无
象,忘其有己,全身透空,含着一个“化” 字,也就是达到“应物自然”,化打合一。唯如此才可登堂入室,得其真谛。
  问:你的恩师吴先生对武式太极拳有很多新颖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比喻,诸如“逢转必沉”、“麻花腰”、“脱毛衣”之类,你是他武学的衣钵传人,望你能慷慨为读者讲讲你所感悟到的高论?
  答:谈不到高论。这些只是练武式太极拳者必须达到的要领。“弹腿麻腰转必沉”,这是走架、推手必须做到的,弹簧腿是如弹簧旋转下压,麻花腰是向合旋
转,逢转必沉是对拉拔长,做到动知往返,开叠寓中,错拧抖麻花劲成。在练功时按拳论中所说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要求去做,下沉之
劲有如“脱毛衣”之感。
  问:武式太极在沈阳发展如何?霍梦魁先生与当时的武林名家可有接触交流?
  答:武式太极拳在沈阳流传很广,主要是“清河三杰”顾胤柯、霍梦魁、闫志高等老前辈传播和郝派武式太极拳新架在沈阳扎根流行。目前主要有恩师刘常春先
生亲传弟子:傅仁东、张方、李忠贤、刘在民、张秀兰、赵九洲、陈松笔、刘宜汉、安学伟、于学维、刘宝章等人和再传弟子。恩师吴本萍先生亲传弟子:傅仁东、
韩宝轩、张方、王福业、王广宏、王传友、牛立伟等人和再传弟子。师伯陈明杰先生亲传弟子:姜铁森、杨世民、苏善业、肖嘉平、马聪杰、陈一鸣、夏宏章、王桂
泉、赵树堂、王德先、辛志宏等人和再传弟子。顾春成先生亲传弟子:陈明辉、张建刚、安虎、顾玉斌、王忠伟、唐彦明、赵玉伟、王者祥、单春星、周卫平等人和
再传弟子。吴海清先生亲传弟子:殷铁军、吴世瑕、刘天义、陈元通、郝中力、田友辉、王天印、史书俊等人和再传弟子。师叔宋宗才先生亲传弟子:关铁云、薛焕
雨等人和再传弟子。霍梦魁师爷,两次来沈授武式太极拳,其宗旨是广交朋友,传播武式太极拳。
  问:教学认真、待人和蔼可亲的吴老师主张“同敌变化示神奇”,虽说是与拳谱有一字之差,但相信一定有其独到的见解,能否解读一下个中玄机?
  答:“同敌变化示神奇”是指自己,“因敌变化示神奇”是指对方。“因敌变化”就是对方来劲和招式,你靠听劲和高度的自然反应去灵敏地应战。“同敌变化”,就是自己根据敌方来劲和招式,去应敌变化接劲或化打合一,自己的劲路令人不知,高深莫测,使对方陷入自己的圈套。
  问:对于武式太极界一些令人叹息的同门,你是深恶痛绝其言行还是不以为意?
  答:我自然是不以为意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师承学拳的不同经历,学业深厚程度不同,对一些经典拳论的体悟理解也不同,对练武式太极拳者,掌握、领会、体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各有各的理解和说词都是正常的。
  问:你怎样评价自己对武式太极的贡献?
  答:贡献是谈不上的,只是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而已。武禹襄始创武式太极拳,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武式太极拳和经典拳论歌诀、秘诀
等宝贵文化遗产,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财富,继承发展传播是每个人的义务,特别是作为一名练武式太极拳者,更是义不容辞的。
  问:先生以一颗赤子之心,抱着“与时代同步,向未来进发”的大愿,不遗余力地弘扬武式太极和其他武术瑰宝,这些年一路艰难地走过来,有何感悟?
  答: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我从幼时就跟父亲傅广鹏学练拳术,1958年由山东来沈阳落户,1959年师承于张万成先生练武当地宫鸳鸯拳(此拳种本是内
家拳法,但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把此拳按外家拳法来练了,所以有内家拳外练之说)。上世纪70年代有幸师承于郝少如恩师学武式太极拳,从此使我走向了研练
内家拳功法的道路。我又先后拜郝斌先生为师学习太极梅花螳螂拳,拜刘常春先生、吴本萍先生为师继研武式太极拳,我还参加了全国太极拳大赛,并获得了优秀奖
和两枚金牌。
  恩师和师兄弟们及同道都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为传统武术做出贡献,这种希望促使我下工夫苦练。人们都戏称我为“武痴”,所以我能够为传统武术事业做出微薄贡献,也是我应尽的义务。
  问:你的《武式太极拳》草稿已经酝酿成熟了,不知何时能够出版发行?你期待这部作品与读者“肝胆相照,声应气求”吗?
  答:出书是每个习武者的心愿,都愿意把自己所学、所体悟到的经验传承下去。这些年来,我练武式太极拳经过几位恩师身传口授,把武式太极拳之窍要和功法
传授于我,我也有责任有义务把恩师所授之拳法和心法传播下去。我准备在2010年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达到“肝胆相照,声名气求”不敢说,既然是一部
著作,它就要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也要有使读者满意和需求的东西。
  问:武式太极拳传人李少林先生有“清气为天,浊气为地”之说,此语应作何解?
  答:李少林先生是我的师叔,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德艺高超的前辈,他老人家传授我东西从不让我去宣扬,这次我已违反了师叔的规矩。
  “清气为天,浊气为地”出自《易经》的“气之清轻者上升为天,气之重浊者下凝为地”,本是解释天地之形成的,后被太极拳家引用为练功方法,即“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归”等阴阳转换之说。
  问:当今之世,太极拳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学习太极拳的势头日益增长,真可谓是“兴之在清,盛之在今”。太极拳的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关于学习太极拳的著作以及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能否取得新的成果,重放光芒?
  答: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堪称国粹,太极拳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枝绚丽奇葩,故其能走出国门,传播世界,是因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已
经认识到太极拳不但可以健身、养生、防身,还是一项可以修身养性的体育运动。太极拳修炼形体和意识的统一,太极拳强调“意”、“气”、“神”的修炼,然后
才是形、体、势的修炼。太极拳讲究以神见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从而达到内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练成内外浑然一体。所以我们学练太极
拳不可忽视太极拳前辈所留给我们关于太极拳的著作、经典拳论,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取得更大成果,才会发扬光大。
  问:贵派太极拳主张“悟练结合”有何指导意义?
  答:练太极拳者,都应按阶段、层次等不同进度,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演练方法去练,“悟练结合”也是对练拳者分阶段和进度来要求的,比如初级阶段具有1至
层功夫时,应该是“七分练拳三分悟”,达到中、高阶段具有6至10层功夫时,应该是“三分练拳七分悟”,这样才会使练拳者少走弯路。
  问:有识见之人,不以小成为喜,你的师兄弟和你哪些弟子勤奋好学,将来可成大器,可担弘扬武式太极拳的大任?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太极拳是一种博大精深,有着中华文化之底蕴的传统文化种类,太极拳不仅是把拳架盘好,达到几个阶段,几层功夫的问题,还要以
易、道、释、武、医等哲理作为理论指导,其深奥程度需要研究、领会、体悟,得其实质来指导太极拳,对古老经典拳论、歌诀、秘诀要逐句、逐字去领会体悟才能
悟出其法理奥妙,达到神化之功夫,因此小成何喜之有啊?前面我已经讲了,辽沈地区有那么多的武式太极拳传人和再传人,我相信我的师兄弟们和再传弟子以及武
术界的同道、同仁们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把武式太极拳之重任担起来,使之发扬光大并一直将其发展、传播下去。
一、说不清的太极拳
 都说太极拳创于明朝丹士张三丰,更有吴图南先生在20世纪初就考证出了太极拳最早始于南朝的韩拱月,可惜在南北朝之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却找不出有关流
传的记载,在明朝武术家戚断光的《纪效新书》中历数了“古今拳家”,却不见太极拳的踪迹。甚至杨露禅在陈家沟学成后,逢人问所学何拳,答曰:绵拳。伊仍不
知太极为何物。咸丰年间,武氏推荐杨露禅云京城教拳时,有拳师请杨一试身手,杨仍自称所学绵拳,除石人、木人、铁人不能打外,余者皆不在话下。在号称中国
太极拳发祥地的河北永年也有很多人称太极拳为“绵拳”或“沾拳”。
  有武史大家顾留馨和唐豪者考证出太极拳起源于河南陈家沟,可首次将陈家拳命
名为陈氏太极拳的陈家传人陈鑫却是杨露禅和武禹襄的晚辈,是距武禹襄发现王宗岳的拳论半个世纪后。在1919年陈鑫才写出《太极拳研究》一书中也说“此歌
见于陈氏两仪堂拳谱,歌辞显受戚继光《拳经》的影响。”歌辞的内容跟太极拳不贴边儿。陈氏拳以炮捶为主,参以洪洞通背的拳谱理法。唐豪去陈家沟查证后说,
陈鑫手中有一本《心意六合拳谱》,陈鑫以此参照创编了陈氏拳的《三三拳谱》。笔者系戴家心意拳嫡传,查唐豪在陈鑫处所抄的拳谱目录,此拳谱系南山郑氏传王
自诚等人的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拳理,成书年代当在乾隆四十四年之后。拳谱里虽有曹继武的《六合十大要序》,但更多的则是少林拳学的内功,尚没完全脱离少林
心意把的母胎,与今天的太极拳原理相去甚远。如果陈鑫家传的拳法真是一脉相承的太极拳,几代人的传承不可能没有自成一派的拳理、拳法吧,又何必去参照《心
意六合拳谱》呢!
  十多年前在杨禹廷大师的入室弟子王辉璞先生的门下学艺时,有同门的师兄弟谢祯(全国吴式太极拳冠军)曾教我吴式太极快拳。谢
祯得之于马岳梁先生的悉心传授,但辉璞先生却不主张我练吴式太极快拳,认为快拳练不出太极拳的功夫,他本人没学过任何“太极快拳”或“太极长拳”。而马岳
梁先生传授谢祯时曾讲过:所谓快拳就是早年杨露禅传给全佑的拳架,今天的吴式太极拳既是从杨家传的拳演变而来。谢祯演练的吴式快拳轻灵迅急,发劲冷脆,与
今天南北两派的吴式太极拳都不一样。无独有偶,杨家也传有快练的长拳和小架,也有跳跃和发劲等练法,与陈家沟的拳法真是如出一辙,那么杨露禅在陈家沟学拳
时是否知道自己所学的是太极拳?如果他学的真是太极拳?不可能在陈家沟练了几十年后还说自己学的是“绵拳”或是“长拳”吧!今天的杨式太极拳已无疑是太极
拳的四大流派之一了,但最初杨露禅所学的拳法却不应该称之为“太极拳”。
  有说赵堡太极拳是现存最古老的太极拳种,它的传承能够说明太极拳起源
于道家而源远流长的发展史。翻开赵堡太极拳最具权威性的资料《太极拳正宗》一书,作者杜元化是任长春的弟子,而任长春与武禹襄是同门师兄弟,都是陈清萍的
弟子。《太极拳正宗》的成书年代是在1935年之后,距其师伯武禹襄在舞阳得王宗岳拳论后创编太极拳架相隔了七十多年。杜元化肯定了解武、李二家太极拳谱
的部分内容,而武式太极拳也已经开始传播。然而在杜元化的《太极拳正宗》里却只有一篇所谓陈清萍的《太极拳总论》,不见张三丰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既然赵
堡的太极拳是张三丰传王宗岳再传蒋发,蒋发传赵堡和陈家沟,那么这二地的传人们为何没有传承祖师的经典拳谱呢?
  笔者斗胆做一假设:在武禹襄探
兄于舞阳县发现王宗岳拳论之前中国根本就没有太极拳,是王宗岳的拳论点化了武禹襄,使学贯黄老和程朱理学的大秀才武禹襄用太极阴阳学说将自己所学的绵拳
(或长拳或炮捶)改头换面,使之老幼咸宜,养生与技击并重,又将其赋予了道家丹学和文化内涵,方名曰:太极拳。笔者的这番怪论肯定会遭到太极拳各大门派的
有识之士们的抨击。但各位方家和学者们,谁又能将太极拳的源流说得清楚呢?
  二、练不成的太极拳
 太极拳的健身功能似乎不容置疑,笔者也有亲身体会。1975年笔者得了一场怪病,回北京外祖父家休养,外祖父在年近六十岁时被医院查出胃癌,做手术后随
一位陈姓老友习太极拳。这位陈老先生原籍四川,青年时在镖局里做过镖师,以峨嵋派功夫为看家本领,精通多种拳械。经外祖父引见,我拜入陈师爷的门下(比我
外祖父还年长十余岁)系统学习峨嵋派功夫,也兼练太极拳。陈老先生传的太极拳很简练,也就十几个势子,都是抱着球左转右转,与目前流行的传统太极拳那丰富
多彩的拳架和功夫不能同日而语,只能算是较原始的道家健身术。不过陈老先生说过:过去山上的老道是先抱着木球练,再换泥球,最后是石球。我和外祖父均没下
这样的功夫,我的身体就练好了,外祖父的胃癌也没复发,一直活到1986年才因老年病去世。
  然而后来笔者系统修习和研究太极拳后,却发现不仅
我身边的很多练家们下了几十年的功夫内气没练出来,反而身体却成了亚健康状态,而且查一下历史上几位著名宗师的生卒年和健康史,你会发现这些大师们并不长
寿,武式如武禹襄(年)68岁,李亦 (年)60岁,郝月如(年)60岁。吴式的创始人全佑
(年)68岁,而杨式的杨班候()55岁,杨澄浦()却仅活了53岁。这些大师们或是本门派的开
派者,或是本门派的掌门人,功夫高深莫测、登峰造极,但他们的离世却并非无疾而终的仙逝,皆是因病故去。据说杨澄浦四十多岁时就腹大如鼓,体重超过二百
斤,按现代医学看,大师属于肥胖症类型。再看杨澄浦和吴鉴泉二位大师遗下的拳照,则有不能收臀坐胯之弊,与当代竞技派的全国冠军们的拳架不堪相比。虽然二
位大师的功夫名藻华夏,但以太极拳养生功能的标准和现代运动学的理论来看,这两位大师却不值后学者顶礼膜拜,似乎太极拳的养生和技击两种功能不可兼得。
在先师王辉璞编撰的《吴式太极拳》一书中有“太极拳史小记”一栏,内载“武当嫡派内家真传太极神功目录”,第七、八卷为玄功之宗旨,有“南官之秘法,乃紫
府灵文,仙家密宝也”。这本拳谱的原本我见过一次,是太极拳与道家丹学相结合的修练方法,拳谱虽照例假托张三丰遗传,但据我看不过是百年之内的高人伪作。
很多太极拳家都以炼气化丹为终极目的,辉璞也确实在丹田处炼出了一个球,并能旋转,但却没能返老还童,得享天年,王辉璞先生(年)83
岁时因感冒腹泻而去世。武式太极拳的另一位宗师霍梦魁先生(永年李福荫先师的弟子)也是炼丹有成者,可惜也是同辉璞先生一样因腹泻而过世。看来通过修炼太
极拳而得道成仙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至于能延长寿命者也不过吴图南和杨禹廷等大师廖廖数人而已。
  太极拳难以练成的原因还有就是在理法上虽无可挑剔,可在练法上却繁杂混乱,各派均持己说,相互之间排斥否定。举杨澄浦的练法十要和武禹襄的身法八要中的几项,各派所持的理解就有很多相左之处。
  1.提顶:A虚领 B实领 C松顶 D拔顶
  2.吊裆:A提肛 B提会阴 C翻小腹 D提尿道,还有如裹初、开裆、圆裆之说。
  3.松胯:A开胯 B缩胯 C裹胯 D胯 E沉胯
  4.含胸:A松胸 B扩胸 C垂胸 D吸胸
  5.拔背:A松背 B隆背 C拔大椎 D圆背 E贴背
  以上仅列出练法中的一小部分,均是摘抄自近百年来各种太极拳著作。都说太极拳难练,这么多相互矛盾的练法叫你无法适从,你怎么可能练成?于是有人说练太极拳要跟着感觉走。
  三、打不了的太极拳
 太极拳素以“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吸引武学后生,但是不用力不等于不用劲。周身松开,节节贯通求的就是一个整劲,否则不能技击,至于“四两拨千
斤”的技击方法,笔者认定早在中国古代的各家枪法中就都用“以巧破千斤”做为使枪的准则了,笔者所学的心意门的岳武穆枪法和八卦门的双头蛇均有圈枪母式,
先辈名家明言:枪既一圈矣。枪法中的缠、拿就是以柔克刚、沾连粘随和“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技击方法,由此可知这种技击方法非太极拳独擅专用。认真研究起
来,从技击角度上看,太极拳并无超越其他优秀拳种之处,如八卦、形意及南派的白鹤、咏春等。
  而在实战检验中,清朝虽有杨露禅号称“神拳”和杨
班侯“天下无敌”的传闻,可是当今的自由搏击和散打全国冠军中却无一人是以太极功夫傲视群雄者。20世纪60年代有吴式太极拳南派掌门人吴公仪接受白鹤门
掌门人陈克夫的挑战,双方在澳门摆擂台较量。比武中陈克夫被击中鼻子出血,而吴公仪也被打掉了假牙且中拳的点数也不比对方少,吴氏太极的柔化功夫并未能体
现出来,因此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和引进落空及以柔克刚的技击专长,也就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了。郝为真先生的大弟子阎志高先师在20世纪50年代来沈阳
设场执教时,曾挫败数十位各大门派的高手,但据当年在场亲眼目睹过的前辈讲:阎老师与习练太极拳的搭手试劲用的是太极拳之法,而与更多的拳师们放手相搏
时,形意、八卦和长拳什么都用,看不出路数,没有什么沾连相随、不丢不顶,出手就将对方放倒。阎先师的嫡传弟子陈明洁(云玥)先生是戴家心意拳的主要传
人,也是程派八卦拳的重要传人,一生中也多次与各门派的高手较技,据他的弟子王善德先生讲:陈先生总是用崩拳,在对方的拳脚上一搓或一抖,对方就被拔跟弹
出,从没失过手。笔者忝为戴家心意拳的嫡传弟子,戴家心意的崩拳有二种练法,而用法则可随心所欲,但均不离“压、搓、顶”三劲合一。陈明洁先生将戴家心意
拳的抖擞劲融入了太极推手中,总结出了“惊弹抖炸”四种劲法,但同时陈先生也认为:这四种劲法虽好,也是要在双方搭手摸劲时,对方“给上”的条件下,才能
用得上,而在散手搏击的实战中,就不一定能发挥太大的作用了。笔者也经常根据说从没输过手的老先生们摸手,你只有“给上”他,他才能把你打出一二步远;而
有一次我与一位重量级的推手冠军较技时,虽然我多次“给上”他,他仍不能将我打出,你说今天的太极拳真的能打人吗?
  题外话
 笔者无意否定太极拳是中华武学的瑰宝,因为本人也是吴武两派太极拳的重要传人。但由于太极拳是被近代武林界的秀才们刻意用传统文化包装后才得到广泛普及
的,因此难免有故弄玄虚的夸大其辞。而在历史上能在养生和技击上二者并重的太极拳大师称雄于武林界者,确实是凤毛麟角。当然,完美无缺的武术拳种和养生方
式也不可能存在。但太极拳做为以技击为目的的传统武学,在今天,由于练功方式和训练程序的退化,正在演变成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张方
从武禹襄、李亦畲整理、编撰了“老三本”《廉让堂太极拳谱》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经武式太极的门人郝月如、阎志高等前辈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武式太极拳的理
论已经成为各式各派太极拳的修炼指南。不过“老三本”之后的太极拳理论多散见在武式各派系的门内,一是不够完整,二是外人很难见到。这是因为中国的武术大
师们从来也没把武术当做一门学问,让习武者公开探讨。
  一、内功之根基
  我练了十几年内家拳之后,在20世
纪90年代忽然有了点迷惑,是因为当时的气功界有人对于神阙、气海、关元一线的丹田系统的修炼价值发出了怀疑的声音,而我本人也在研习佛学时,对于传统的
丹道和内家拳的修炼方法产生了某种疑虑。有一段时间,由于不注重气沉丹田而导致身体发胖,有时竟迷迷糊糊的,后来随常春先生学拳才逐渐走出误区。家师向我
介绍过他很佩服的一位隐者,这位当代大隐曾用内功治好了一位晚期的肝癌患者。当时在北陵公园,好几个人都看见这位高人只是用了几片蒲公英的叶子,前后治了
两次,患者就痊愈了。
  我登门拜访这位隐士,请教了修炼中的刚惑问题,又走了走太极拳架,请高人指点。老师说:你每个圈都要划
网,还要收回丹田,否则气就会浮于体内,终归有害。我又问:丹田真的这么重要?修炼先天大道也离不开丹田?隐士看了我一眼,然后这位洞彻阴阳天机的高人
说:不能气沉丹田,你还练什么太极拳、丹道!我并不是在讲子虚乌有的故事,而是这位隐者不愿世人打扰他的清修。这个老先生是一位退休的大学讲师,修炼丹道
和太极拳四十余年,已经达到了“三易”的层次。
  丹田是内功的根本,不过气沉丹田的标准和方法可不那么简单。我的八卦门的师叔
傅伟中先生在其大作《峨嵋临济气功》一书中有要求:“正确的姿势是大腿股部趋于水平,小腿尽量垂直,以双膝不超越脚尖为度。且腰要松,臀要收,脊要直,不
能前俯后仰或撅臀挺胸。否则,气沉丹田就成为一句空话。”峨嵋派的功夫如此,太极拳也不能含糊。杨家太极的老规矩也要求胯要降到与膝平的程度,可是现在有
几个练家能做到?练习太极内功首先要努力做到“气沉丹田”,因此练习拳架之前,要在太极桩和太极步(摸鱼)上下功夫。有关太极桩与太极步的练法,家师的著
作里已有明示,更深一层的功夫,我以后再专门撰文披露。
  这里,我们首先要建立起太极拳与丹田之间的关系。胡兰成的《禅是一枝
花》中有云:“八识的前五识是在眼耳鼻舌身,第六是意识,在脑。第七末那识,是在丹田,不需神经。第八阿赖耶识则是在于心了。”“丹田是阴,而心则是
阳。”如果胡先生的高论果然正确,那么内家拳确实离不开丹田了。末那识是人的生理意识的主宰,丹道和禅定都是末那识在起作用,太极拳的修炼如果离开了末那
识,也只能是一般的肢
体语言而已。丹田是太极拳行功走架之主宰,这几乎得到了各家各派的认可,可是从前辈的修炼实践上看,如丹田上的功夫修炼有偏
差,至少会出现两种弊病,一是如周潜川所说的,易患消渴症;二是气沉丹田不得法,则易小肠疝气,或是丹田内转不利,两肋下生气痞。本门就有前辈因带脉右侧
生气痞后不治而终。
据说李亦畲晚年与峨嵋山的丹道高人交流后,创有太极丹道心法。功之窍要源于张三丰的《大道歌》:“欲采先天要下功,先教九窍八门通。九窍原在尾闾穴,先从
脚底涌泉升。涌泉升起渐至膝,膝下功夫须着力。释氏即号穿芦芽,又如虫行又如刺。过膝看看至尾间,有如硬物抵方形。”传至阎志高剂币,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太
极丹田功法,根据“慎转任督二脉”的原则,强化了上虚下实,将丹田和双脚涌泉穴之间形成—个循环体,配合呼吸,使之内气鼓荡运转。在练习太极步的同时,即
修炼了太极丹田的初步功夫。
  待丹田有物后,再从气海、关元、会阴、尾阊、命门至神阙潜转子午小周天,始修炼炼精化气之功夫。
至双肾如汤沸,仍以太极桩和静坐为主,此时不可用意,只用回光绵绵照住即可。有前辈告诫:道之大患,在于用意,切记!功至玉液还丹,可增练太极五行功,待
丹田能够支配周身,则可习练太极拳架。这些功夫尚属于后天的范畴,丹田内练出的混元气需要进一步转化,这在家师常春先生的《武派太极拳》一书中均有详述。
  二、敛气入骨
 阎志高先师传下的太极内功修炼顺序是:“以力生血,以血化精,以精化气,以气归神,此中不止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险矣。学者可于力上求,勿轻向气上
觅,一入歧路,戕生堪虞。”自古很多内家拳的修炼者的寿命尚不及练习外家拳的有成就人士,多是被“使意弄气”所害。我很赞成王沐先生的小周天是精通的观
点,待“天一真水”通脊,才算是有了点真功 夫。敛气入骨不过是传统的说法,是否真有“气”能人骨则无法验证,姑且以此名相论之。李亦畲先师特别重视“敛
气入骨”,在《廉让堂拳谱》中“五字真诀”之“。口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人脊骨……五口神聚”又重申“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
骨”。拳谱中还有多处明示“欲要精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
  家师常春先生曾传我专修“敛气入骨”的功夫,很简单,其实
武式太极拳的“一身备五弓”的身法,练出功夫了,即可将“神气收敛入骨”,关键是处理好脊骨与头骨相连的百会、夹脊、命门和尾闾四个部位之间的关系。有人
提出了太极丹道,以为要在小腹练出一个气球,既能化人又能打人。其实这是走进了一个大大的误区。武禹襄说“气以直养而无害”,并非让你在丹田存气。武先师
又云:“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孙禄堂先生在《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一文中自述:“初亦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中,小腹坚硬如
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寻丈外,自谓积气下沉,庶几得拳中之内劲矣。”后来,孙禄堂赴山西拜会宋世荣前辈。宋先生日:“否!否!汝虽气通小腹,若不化
坚,终必为累,非上乘也。”
看来,先贤早有明察,非我一孔之见也。以丹田为一身之主宰,稍一用意,再配合呼吸,极易在小腹形成混元气团,修炼者不可执著于此,此有形之物,非先天气,
但可经运化蒸馏出先天真水,这需行功至物我两忘、拳我不分、恍兮惚兮的状态下,才能生成先天无形之物,然后“敛气入骨”可行。吴图南先生提出的太极拳是从
后天返先天的窍要即在于此。
  三、内丹与外丹
  王善德先生故去有年矣。记得十多年前,那时善德先生
的身体和精神都非常之好,每至周六和周日,经常从北陵步行到小河沿去看一看。在春光明媚的季节,园子里那些八十多年树龄的丁香开得很灿烂,这时善德先生的
心情就会格外好,于是大家中午会出去喝点酒。善德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就有心收集关于武术界的资料,知道很多事。一次,我问到太极拳有内丹,是否还有外
丹之说,善德先生给我讲了一件事:阎志高先师年轻时拜访过李瑞东老前辈,请教了内家功夫三盘的练法后,李老先生又告诉阎师爷,太极拳仅练内丹健身自卫足
矣,要想神乎其技,必须还要修炼外丹,内丹与外丹结合才能练出太极凌空劲道。阎先生后来得高人传授太极桩法,练出了阴劲。阎志高在河北设擂期间,曾与李香
远和董英杰等同门切磋交流。几十年后,董英杰的弟子乐幻智提出了太极拳修炼者要练成“电人”的理论,这就必须要借助外丹之力。
 汪永泉先生传授的杨式老架练法中,就有修炼太极外丹的架构,汪先生的传人提出了要练出“心劲”和“意手”。本门的太极桩法要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观照双手之
间,先有外景出现,日久丹成,要将外丹收入体内,身体自会有转形换质的效果。行功走架时,双掌多做抱球状,功夫深了自会有体会。到双手骨头疼了,就有那么
点意思了。
  太极拳离不开丹田,但不可求气,一有意念就是后天了。内功的初级阶段自会练出混元气,但要化掉,否则很难“敛气入
骨”。内家拳的“敛气入骨”很重要。我的一位没磕头的师傅在丹田处有明显的混元气团,太极拳的推手功夫很深,小腹不惧重击,可惜没到七十岁,膝关节竟长了
骨刺。家师常春先生年过八十,尚能每日爬上天柱山去修炼,其中的道理不言白明。
  每篇文章都不能将话说尽。本文就没讲“敛气入骨”的功效如何,也没有谈外丹与内丹的关系和修炼的顺序及火候。有的练家还想知道阴劲和“电人”的修炼法门,可惜我也没练到那个层次,不敢妄言。&
&武式太极拳源流考
  现在又到了说真话难的时期,近来有媒体对我的武学研究提出了质疑,如果有些人认为只有编造“腾身走凌空”和“仙佛来接”才是“武学研究”,那么抱歉了,我只能再说点真话了。
  一、赵堡学拳与盐店得谱
  公元1852年,河北省永年县的秀才武禹襄(年)奉母命去河南舞阳县探望兄长武澄清。武禹襄自幼随父亲武烈习少林洪拳,虽年过四旬
但好武之心不减。永年有邻人杨福魁畅禄禅)在河南学得绵拳珍秘不传,于是武禹襄绕道河南温县拜访赵堡镇名师陈清平。以武禹襄的根器和财力自然可以得到陈清
平的倾囊相授,因此武禹襄仅学月余即得此拳的精要。也许是天意欲弘扬太极拳学,待武禹襄来到舞阳时,其兄也恰好在盐店购得王宗岳的拳谱,在内家拳的发展史
上,王宗岳的拳谱里首次出现了“太极拳论”这一提挈太极拳学的篇章。武禹襄携盐店拳谱回到永年时,对自己的外甥李亦畲说:“现在真东西在咱们手里了,就看咱们怎么用功了。”一年之后,武禹襄结合赵堡拳架,参悟盐店拳谱创出完全符合太极阴阳理法的内家拳。
  笔者在此尚有两个悬疑难以落笔,一是武禹襄在河南陈清平处所学的是否为太极拳无法确定。杨禄禅在陈家沟学成后,一直称自己所学的是“绵拳”、“陈家
拳”或“长拳”、“十三式”等,因为目前世人还没能找到在1881年李亦畲的《廉让堂太极拳谱》问世之前有关太极拳的文献记载,不仅在《明史》和《清吏》
里找不到,就连专门收集民间方伎技击的《清稗类钞》中也没有关于“太极拳”的只言片语。作为武派太极拳的嫡系传人,我不敢枉言武禹襄和李亦畲为太极拳发展
的贡献有多大,但拳史研究绝不应该像收集口头传唱的民间文学那样随意。
  另外,笔者也难以苟同某些所谓武式太极李派的正宗传人的说法,如《武式太极拳正宗》一书中说:武禹襄得陈清平“赠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概要
图》、《拳论》”就显得不近情理了。试想陈清平的再传弟子杜元化在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正宗》一书中仅收了陈清平的《太极拳总论》一篇,尚无王宗岳的
拳论,而当时河北永年等地已有王宗岳和武禹襄等先师的拳谱流传了。由此不能不令人产生疑问:如果河南陈家沟陈长兴和赵堡镇陈清平等人的拳法真是如某些专家
所考证的那样属于张三丰一蒋发一系的传承,那么这两家为什么会没有王宗岳的拳谱?而陈家沟陈鑫所宗的是一部曹继武和戴隆邦等人著的《心意六合拳谱》,赵堡
镇拳家所宗的却是形意拳门的《岳武穆九要论》,在武禹襄之前,陈家沟和赵堡镇的拳学从拳法到理法都与太极拳压根就不贴边儿。
  二、李大先生及其传人
  武禹襄早期的传人只有李亦畲和杨班侯,见《清·武禹襄传》:班侯“读书不甚聪敏,习拳极为领悟。禄禅遂请禹襄多课以拳技,故班侯之技多得之禹襄。”“班侯性刚骄躁,于人言词无所让,独于禹襄之技,终身钦服”。而武禹襄真正的衣钵传人就是他外甥李亦畲
(年),人称李大先生,李亦畲目睹了舅舅学拳、练拳、创拳的过程,成书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永年拳术》中记述了李亦畲从学武
禹襄“心领神会者二十年,得其精妙”。李大先生在王宗岳原谱和武禹襄所写的《十三势行功心解》、《打手要言》和《身法十要》等拳论的基础上,写出了《走架
打手行功要言》、《五字诀》、《撒放密诀》等传世经典。李大先生出身望族,家学深厚,自幼精研儒释道经书典籍,并且善书法,他编撰了武术史上的第一部太极
拳专著《廉让堂太极拳谱》,并亲手抄写了三本,一自存,一交弟启轩,一交门人郝和(为真)。
  李大先生不仅是近代太极拳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对太极拳的领悟异常精深,虽身材瘦小,但各门派的高手与李大先生试技后无不诚服,《永年拳术》记载“拜
门墙者益众,其最有心得者如葛福来、姚洛朝、葛顺成、李洛同、魏庆祥,本境郝和、王明德尤为精巧。”据考证,李亦畲及胞弟李启轩先生的传人中能传续有成
者,以郝为真和葛顺成为最。葛顺成字显斋,人称葛老显,师承李启轩,老显传郎舅霍梦魁,霍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传艺于东北沈阳。李大先生的衣钵传人则是
郝为真先生(年)。武学界普遍认为武派太极拳一门以郝为真先生的功夫最高,郝先生练功时可以用铁制的八十多斤大杆子,一口气连抖二百多
下,内功精绝,震烁古今。《永年拳术》一书记述了郝先生的功夫:“尝袒腹卧榻上,令人以拳击之。有时其若无物,有时如击棉絮然,有时如以胶粘物,臂不能
  郝为真先生早年协助李亦畲先生教拳,李大先生辞世后,始正式开门授徒,一时间河北地区的少年俊彦纷纷来附。郝先生门下的著名弟子以正式拜师的时间顺序
排列应该是:阎志高(年,17岁入门)、韩钦贤(年)、李圣端(年)、张振宗(1882-
1956年)、王其和(年)、李香远
(年)、李福荫(年)、孙禄堂(年,50岁后拜师)。郝先生的这些弟子后米郡能将武、李、郝一脉
传承的太极拳学发扬光大,有的弟子甚至成为一代宗师。
  三、武式太极拳、郝架太极拳、武派太极拳
  据姚继祖先生所著的《武氏太极拳全书》中载:“经李亦畲先生传给郝为真等的架子,可谓武氏老架。郝为真在清末民初时,任广平府中学堂和永年县立小学堂
武术教授时,为了便于集体教学,适合一至四呼发口令,将架式中的懒扎衣、搂膝拗步等式后面添了开合,即成郝派的‘开合太极拳架子’。”郝先生的这种做法是
效法杨家,当时杨健侯已经在北京编创出适合于健身的普及性套路,而将原本修炼内功和应用于技击的拳架珍而秘之,非人室弟子不传。从郝为真传阎志高的拳架,
尚且可以看到武禹襄从学于陈清平的赵堡拳架的影子,“手挥琵琶”等拳式都极为相似,尤其是“十字手”、“合手”更为这两家拳架所独有,而郝为真传给李逊
之、孙禄堂等人的拳架已经找不到母拳的味道了。至于郝月如先生在上海等地传出的拳架,据顾留馨考证:“武式到三传的郝月如删去了跳跃动作,架式纯为高架
子,显为适应年老体弱者而作的改革。”近观很多武派名家们打拳则将“裹裆护肫须下势”这一基本要领都略去了,均是站着表演套路,而当今某些标榜为李家正宗
传人者更是连“身法八要”都不遵守,只是挺着肚子站在那里左晃右晃。
有一段时期,人们将郝先生修改后的普及套路称为“郝架太极拳”,但郝为真及后人均能尊师重道,对这种说法不予承认,仍主张拳得之于武家,必须以武氏命名。
因此,郝少如先生在1963年出书时,定之为《武式太极拳》,而阎志高和霍梦魁二位先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沈阳传艺时也一直称之为“武式拳”。至二十
世纪九十年代时,北京吴文翰师叔碍于“武式”不便于翻译成外文等原因,为弘扬一派太极拳,征得家师刘常春先生等健在的第五代名宿的认可,才将“武式太极
拳”又改称为“武派太极拳”。
  近年来,有李逊之一脉的传人惟我独尊,提出郝为真先生传的只是“郝派太极拳”,而非武氏正宗,这是不顾史实的欺师灭祖,先不说李亦畲谢世时,李逊之年
仅十岁,郝为真教给他的也只是自己修改过的健身架子,非是不传,而是因为逊之先生的身体素质不适于练功夫架子。笔者列出当年永年人自己留下的文史资料,就
可让欺世盗名者的谎言不攻自破,第一段文字,见于李启轩的孙子李福荫(字集五)先生的《李经纶传》:“尔时禹襄年已高迈,凡有习此拳术者,远近皆来从学于
亦畲……子宝廉、宝让(李逊之),均不得其传。”(见抄本《永年拳术》)第二段文字也是李福荫在1935年
1月28日为《廉让堂太极拳谱》作序时写的:“福荫除受家训外,更受教于师伯郝和。”李家的子孙早在六十多年前就承认没得家传而“受教于”郝为真,那么六
十多年后的今天又怎么会冒出所谓正宗的武式李家真传的太极拳法呢!
  有心人只要翻开郝少如先生的《武式太极拳》和所谓李家正宗传人的《武式太极拳正宗》这两本书一比较,就会发现从拳架到拳式的名称都大同小异,都是站着
打拳的健身套路。那么武禹襄创出的能让杨班侯折服的武式(派)太极拳究竟是个什么样?怎么个练法呢?下面且。看笔者粗略道来。
  四、难练难精的武派太极拳
  吴文愉师叔在他的大什《武派太极拳休用全书》中提到“践步打捶”—式的练法:“这是一个比较难练的拳势,连进三步类同三级跳远,要纵身前跳迅捷健稳,
体现出跟踪追击之意。”看来,吴师叔所师承的李圣端先生确为武派—脉嫡传。笔者不才也能保持原传拳架的难度:“转身蹬腿”后脚不落地直接纵二步半,可跃出
一丈多远,落地时下势“栽捶”,然后接“翻身二起脚”是蹲在地下不起身直接纵跳—飞踢,这种练法不知所谓的“武式李家真传”者能否做得出来。近观吴图南先
生传下的杨式小架也是这种练法,看来当年武禹裂传给杨班侯的拳架与今天武派的正宗练法基本相同。
  阎志高先师自幼得名师传授少林、形意和八卦掌,十七岁遇郝为真先生时,内外功夫已有所成,那么阎先帅传下的这种练法是否融人武派太极以外的东西呢?我
最初学拳时也有这种疑惑。前些年,我遇到了一位师承姚继祖先生一派的传人,他虽然也崇拜阎志高的功夫,但同时又说:阎志高的形意和八卦功夫太深了,所以他
传下的拳架不纯。其实这仅是—种猜测,陈云明(字明洁)先帅也是精通戴家心意利程派八卦的大家,他曾经同时师从于阎志高和霍梦魁二位宗帅十年之久
(年),深知二位大师拳架的异同。陈先生认为:阎先师传的拳架,只有“云手”是受到形意举的“鼍形”的影响,“退步跨虎”借鉴了八卦的
“转身掖掌”,余者皆遵循了郝为真宗师的原传练法。
  霍梦魁先牛是先受业于李二先生(李启轩)的弟子葛显斋,后又拜李启轩的孙子李福荫先牛为师,可谓是“李家嫡传”。但据陈明洁先生和家师刘常春先生所
言:阎、霍二师的拳法除了“云手”等几个个别拳架有差异外,其余基本相同。这也说明郝为真先生确是李亦畲先师惟一的衣钵传人。某些制造“嫡传惟亲”神话的
所谓李家正宗传人是在痴人淡梦,只不过是在武林中又演了一场“唯我独尊”的荒诞闹剧而已。
  正宗武派功夫架子的练法也不是那些站着打拳的人能够臆想出来的,它要求习练者需蹲身下势,旋踝转膝、阴阳互动而成落地梅花,这些都必须有明师身传口
授,是“老三本”拳谱所未载的;有人说,武式拳之所以要站着练,是因为武、牛:二位先师均是文人,身着长衫,不仙下势练举。据说郝为真先生效仿李大先生也
身着长袍。闹志高先帅曾说,郝先生在永年中学给学生上课时确实是站着教拳的,但在传授人室弟子时,不仅要除去长衫蹲身—下势,甚至会脱掉上让弟子看清“内
功”的轨迹。武、李、郝在一般学生面前身穿长袍教拳练拳是为了师道尊严,但绝不等于他们在私下里自修时也站着打 拳的,否则他们留下的“裹裆护肫须下势”
岂不成了—句空话。旋踝转膝是双脚一起旋转,脚踵为阳,脚尖为阴,”阴一阳,阴阳互动而成阴阳鱼形的太极图,这种独门练法又称落地梅花,功深者会在土地上
留下一个个圆点,而这些圆点又恰恰组成了盛开的朵朵梅花。将搏杀的拳法练得如此有诗意、如此有哲理,也只有武、李二位儒学大家才有此造诣。
  正宗的武派太极既能慢又能快,慢练可达一个多小时,快练则只需二分钟。据偷看过阎志高练拳的前辈说,阎先生练快拳时真如一个陀螺在旋转,练至“转身双
摆莲”时,可在空中旋转一圈后飘然落地。现在有人提出了太极拳有“练架”和“用架”之分,其实武派的这套拳既是练架也是用架。
  五、阎志高先师的传承
  阎志高先师十七岁正式拜郝为真先生为帅,在水年读书期间和考入保定武备学堂前后六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武派太极门内修炼,太极功夫日趋精纯,期间曾多次
代师与各门派的高手(包括著名的“霸州李”)比武,从而名扬京津两地。阎先师从武备学堂毕业府,通过以武会友,与李存义、杨明漪、张占魁、刘风春等名家鲇
为知己,后进南京政府步入政界。“七·七事变”后回清河隐居,潜心丹道,得高人传授“转天尊”,多次入山修行,内功已臻化境,1950年应霍梦魁等先生的
邀请来沈阳设帐授徒,十一年内收学员、弟子六百多人,今天其再传弟子已遍及国内外。在阎志高先师的门下,除天津的秘传弟子张先生和孙先生外,以陈明洁先生
与刘常春先生的造诣最深。
  陈云洁(字明洁,年),山西祁县祁城村人,九岁得戴魁和程天祥、程天禄传授戴家心意拳,十八岁闯关东落户沈阳,得程有功弟子英师久
传授八卦掌,后又同时受教于阎志高和霍梦魁二位先生达十年之久,练就武派太极纯功。先师放去后,陈先生将两家拳法揉而化之,吸取其它太极流派的精华,而创
自成一脉的武派太极拳套路。
  刘常春先生,1925年生于大连长海广鹿岛,幼习少林拳,
1950年拜人阎忐高先师的门下后,一直为阎先师管理账目、协助教务,因此得师传较多。1961年阎先师临回清河前,将拳谱、用丹书赠送与常春先生,并秘
传“转天尊”丹法。常春先师为普及武派太极拳而培养了一千二百多名学员,门下弟子也是人才济济。常春先生为弘扬师传而启费出版了《武派太极拳》一书,使世
人得顶阀先师的太极精功之一斑。常春先生注重师门传统,谦虚谨慎,虽秘传笔者数年,但直至蓄须闭门时才公开师承关系。近年来更是与吴文翰帅叔一道,为维护
武派门户的尊严和武派举史的真实性而不遗余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常春先生效仿先师,隐居于东陵天柱山,并在努尔哈赤的陵寝西侧修整出了“转天尊”道
场,修炼闹先师遗下的丹法。
  现将阎志高先师—脉传承公开如下,此表因篇幅有限,没列出国内外失去联系的传人,望见谅。
&“身法八要”新解
“身法八要”最早见于成书在1853年~1880年之间的《廉让堂太极拳谱》,是武禹襄1852年师从陈清平后,又经反复演练及数十年的体验和积累总结出
的太极拳经典理论之一。武禹襄传李亦畲之后,李家编撰成书得以流传,一百多年来一直是太极拳修炼的行功准绳。但由于每位太极拳界对“身法八要”的解释也不
尽相同。笔者幸得吴、武二派太极拳的真传,对“身法八要”的发展脉络略知一二,又经十多年的修炼研究才对“身法八要”内涵稍有领悟。
一、前“身法八要”
 前“身法八要”被李亦畲编创成一段七言四名诗歌,原文如下:“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势,含胸、拔背落自然。”武式传人对
于“提顶”的诠释,郝少如先生言:“头劲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挈全身,谓之提顶。”吴文翰先生言:“将头劲骨竖起,头顶百会处若有一线上提,则可
领起整个身体如悬空中。”阎志高宗师的弟子刘常春先生言:“稍微用意,神贯于顶,使头劲正直,不能误解为头向上挺拔,劲项伸长。”吴式传人多将“提顶”
称之为“顶头悬”。吴英华先生说:“顶头悬”在练拳中有三个要求,即“头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颏部向内收缩,但不能僵硬;颈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颏部
向内收缩,但不能僵硬;颈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颏部向内收缩,但不能僵硬;颈部要灵活。但不能晃动。”杨禹庭宗师的弟子王辉璞认为:“将”尾骶骨与鼻尖
上下对成一直线“即可做到”顶头悬”。
  笔者系武式阎志高宗师一派的传人,又是王辉璞先生的弟子。辉璞先生授拳时说:下颏一收,顶
就自然提起来了,但陈明洁先生却不说“提顶”,而反复强调“提神”。近日刘常春先生向我传授阎志高先师的内功心法时也再三说,打太极拳一定要提神。神为何
物?神是不可触摸的形而上的另类,只有以形而下的有形之物为基础才可让人理解信服。笔者经十多年的修炼体悟,认为:将“提顶”后移到“身法八要”的最后一
项比较合适,因为只有将身体松沉到脚跟和脚掌上,把肩井穴沉落到涌泉穴上。你才能感觉到脚下有一股无形之力贯通周身,这时下颏自然会收,颈项自然会顺,顶
也就自然会提起,气往下走,神往上领,虚领顶劲,实非有意去拔颈和提顶,而是太极拳的松沉之力作用的结果。否则难八虚灵之境。
于“吊裆”一说,多解释为“脊骨根朝前运动托起小腹,小腹有上翻之势”(郝少如),或对“吊裆”的要求是:“会阴穴虚虚上提”(顾留馨),而阎志高先师在
“后身法八要”中对“吊裆”的练法进行了修改。沈寿先生对“心中悬”的诠释是:“提顶、吊裆就像一条无形的线,通过人体中心垂直地悬着”,从字面上解释,
这种说法没有问题。但太极拳修炼讲究的是体悟,窃以为:“心中悬”至少有二层内涵;一是太极拳以心行气,要求不偏不倚,身和心均求正。二讲“中气”不可下
陷和上浮,修炼太极拳时如中气下陷人易消瘦,而“中气”上浮则易肥胖,看似红光满面,但却潜伏着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危机。“松肩”最忌压肩,松肩要顺着两侧
45°斜下松落,将肩井穴张开,降气于涌泉穴中。肘尖在沉落的同时,要有内收之意,使两臂成外绷之势。气沉落的同时,要有内收之意,使两臂成外绷之势。气
沉丹田是内外两家拳学的行功要则,戴家心意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戴魁先生晚年曾对心意拳的身法概括为:“提顶、抱肩、虚心、实腹。”气沉丹田既是虚心实腹的有
效方法,又是修炼丹田内功的门径,丹田内功的深浅便成了很多门派的拳家们衡量功夫高低的标准。太极拳的各个门派都编创有丹田功法,武式太极拳的李派传人霍
梦魁先师曾将丹田气拟为一副磨盘,左右腰子为两扇石磨,相对研磨旋转修炼丹田气。近年来有李派传人挺着小腹左晃右晃地行功走架,自诩为正宗练法。其实各门
各派修炼丹田功方法各异均无可厚非,独太极拳不可。先不说近代那些大腹便便的太极名家的功夫和寿禄,读一读王宗岳先哲的拳论可知:“全身意在蓄神,不在
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因为气沉丹田,旋转成球,即使修炼有成,也不过是后天之气,非太极拳所求。太极拳之气非有意沉气可得,须身心松
净,神入虚灵之境后,有先天之气或出现于涌泉、或命门、或夹脊、或印堂,均因人而论,无法先觉,如张三丰所言:无中生有。将神与先天之报融合后,可敛气入
骨,得骨阳后方能转形换质,功臻大成。
  阎志高先师于20世纪50年代在沈阳授徒时,学员高云武先生不解“裹裆护肫”的练法,便在
饭庄设宴请教阎先生,不意阎先师知其企图后却拂袖而去。此事一直在奉天武林界流传,这就更增添了太极拳学者对“裹裆护肫”的渴知。其实阎志高先师传授的方
法大同小异:如婴儿之三角巾从臀部向上裹起,再与溜臀相结合,臀部的肌肉就会向下向左右两侧分挣将裆和大腿裹住,使两胯不得散乱,裆劲撑圆,与《内功四
经》中的“贴臀”相似。“护肫”还需独武式太极传人专练,而其他各派不取。肫乃胃也。郝少如的解释是:“两胁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谓之护肫。”阎志高先
师在传授的“后身法八要”中对“护肫”一说也有改动,窃以为 “护肫”不可刻意求之,能松肩、裹裆,即有护肫之功效。
  目前很多武
式太极拳的传人行功走架都不练“下势”,而郝月如和郝少如二位前辈的拳照也是站着打拳。如果只求健身祛病,站着练拳无可非议,但要想练出真正的太极功夫,
不“下势”苦练绝难有成。杨跟杨少侯学拳时,是在八仙桌下走架。有人说“下势”不利于放松,而太极拳求的就是一个松静自然。须把自己约束在一个难松难顺的
条件下求顺求松,最后才能练成遂顺自然的太极功夫。有所谓武式太极拳家嫡传者说:武禹襄、李亦畲及郝为真三代宗师教拳时都不讲究下势,所以
“裹裆护肫下势”不必强求。古人多穿长袍马褂,授徒时不方便蹲身坐胯,但你不能说他们自己闭门练拳时也不下势。从郝为真传阎志高的太极桩功看,武式嫡传对
“下势”的要求还是很严的,以刘常春先生这么一位年愈77岁的老,现今演示时也要做到“胯与膝平”。“下势”的高低是检验太极拳习练者功夫深浅的得重要标
  近年来有李雅轩先生的传人认为“含胸拔背”源于后人太极门的形意拳传人,他们将形意拳的身法引进了太极拳中。其实不然,“含
胸拔背落自然”这句歌诀出于廉让堂的《太极拳谱》,没有任何资料能证明李亦畲曾接触过形意拳。戴家拳讲究“身如石瓦、背如背锅”,束身时要束胯抱肩、缩胸
弓背,传至李洛能的弟子们,山西和河北的形意拳家才有所改进,提出了“含胸拔背”的练法,各种内家拳的修炼都是还是略有不同。太极拳的“含胸拔背”与形意
拳的练法还是略有不同。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必须与“顶头悬”相结合才能练得顺遂:先将下颏微收,膻中穴就会向下空洞的,自然会贴在背上,于是后背的双肩
之间自然鼓起有外绷之意,这就是所谓的“含胸拔背”。这项身法如修炼得法可达到内家拳的“虚心实腹”和郝少如先生所说的“敛气入骨”等功效。“落自然”这
三个字应该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最高境界,以松静求自然,乃太极拳所追求之一贯大道。
二、后“身法八要”
2001年辽宁人民出版了阎志高先师的弟子刘常春先生所著的《武派太极拳》一书,这是首次向武学界比较系统地介绍20世纪初名震华夏的内家拳大师的太极拳
法和剑术,使人们见识到与目前流行的武式太极拳迥然不同的拳架和练法。刘常春先生的专著中披露了部分鲜为人知的本门不传之密,如太极桩法和五行功及行功走
架的一些独特的方法,对“身法八要”也有与众不同的诠释,根据阎志高先师的手抄本拳谱《永年县郝为真师太极拳行功歌》提出了“后身法八要”的理念。阎先师
的手抄本原文如下:“提顶掉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臀须下势,含胸拔背落自然。”后“身法八要”与前“身法八要”的不同之处是“护臀”与
“掉裆”,阎先师传授的“护臀”是指“臀部松沉自然的前合内敛。”与当代太极拳技术中的“收臀”很相似,而对于“掉裆”则提出了与“吊裆”没有任何相通之
处的内涵:“掉裆必须是以腰为宰,以脊柱为轴心,以身带动四肢而转换掉转方向。”笔者以自身的修炼体悟认为,鉴于阎志高先师不主张“裆部上提,二阴内收
”,而“提肛和二阴内收是意识过强所致,这种做法脱离了‘道法自然,而顺其自然’的太极拳练功要求”。因此“掉裆”还应该有另外一层练法,即裆部松沉,以
求虚圆,与提顶相系,一线贯通,将中脉抻直。而将“会阴”松开则有利于打通会阴穴,从而奇经八脉均能达到修道的要求。
  阎志高先师
(1882年~1961年)17岁拜入郝为真的门下,后毕业于保定武备学堂,其文化修养、武学根基和社会地位在郝先生的门徒中堪称翘楚。
1928年以前他一直游戈于京津武林界,经常回永年向恩师请益,因此后“身法八要”并非是阎先师的个人臆想,应该有郝为真宗师对太极拳学的发展和创新的结
晶,现辑二则以助众学:(一)“松字解:精神内敛,肌肉放松,由松人静,积柔成刚,内刚外柔,刚柔相济。”(二)“太极拳力与气:脱体力,生神力,非为无
力;除浊气,换清气,非为无气。”
三、体悟的层次
  修炼“身法八要”应遵循“知规矩、守规矩、破规矩”的程序进
行。先将周身松沉下来,再把脚与地面打通,能体会到脚下之力后,再按“身法八要”的要求将周身贯通。“身法八要”是一个完整的功法,不可顾此失彼,求一而
废其他,更不能用意过度造成周身僵硬,用意要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吴式太极拳门内有关于“身法八要”修炼的明训是正确的,即所谓“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
”。习拳者可依法实修。但修炼者不可轻求“丹田气”,因为先天一气并非是能求到的,虽然先贤将两胯比喻成两片合在一起的石磨,相对研磨旋转可得氤氲二气,
但也必须是在意定神闲的状态下自然得道,千万不可用意追求。有关这一点,阎志高先师的遗训早有手书明示:“修炼顺序:以力生血,以血化精,以精化气,以气
归神,此中不祗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险矣。学者可于力上求,无轻向气上觅,一人歧路戕生堪虞。古人之不轻传人,匪吝也。不忍以爱人之术而杀人耳。无明师
真诀,切不可盲从冒险。”望学者慎重。
八卦掌关外旧闻---张方
1883年,为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立的“董先生墓志铭”中有“光绪九年春二月立石,铁岭贵荣撰,沈阳清山书”的字样,铁岭和沈阳都是关外名城,碑上所
载不知是不是今天辽宁省的沈阳和铁岭,望有关专家考证一下。“碑阴铭文”中的弟子名录里也有“清山”之名,如果清山等人真是关东人,那说明八卦掌在初传时
就遍及大江南北和关内关外了。 &&
  我十几岁在北京城的公园里转悠时,就听老前辈们说:
&“奉天可是八卦掌的老窝儿。那个时候就知道了李光普、宫宝田等前辈的大名和那些传得神乎其神的故事。但我一直都怀疑那些故事的真实性:就那么几个动作,转
来转去能练出功夫吗?”其实,从董公首传八卦掌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真正单纯靠练八卦掌而称雄武林者也寥寥无几。据八卦掌名家郭古民先生著《郭氏锦囊》一书
中载:“董先师之教人,不以拳脚演示,纯以口授,非至近弟子万难学拟。”而董公的碑文中也有“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千人,各授一艺”。看来董
公的授徒方式,确与众不同,只将练功的窍要和法则口授后,弟子们能不能练成,就靠自身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了,因此传授者虽众,而成功者鲜寡。而据说惟一得到
董公手把手身传口授者,只程廷华一人耳!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最早挟八卦掌绝技出关并传播于东北地区者,也正是程廷华的著名弟子李文彪(字光普)先
  一、问掌只须三分劲&
  十多年前,我拜访过文趟子戳脚门传人胡星五,老先生跟我
提过李光普的弟子英师久当年练功的事儿。据胡先生回忆,英先生曾问李光普师,自己的功夫练到什么时候才能“差不多”,李先生指着小河沿门前青石柱马桩上的
&“你什么时候能把它打下来,也就差不多了。。英先生于是围着栓马桩转起了单换掌,一年后真就一掌把石猴打了下来!我问胡老先生,李光普前辈的功夫到底达到
了什么程度?胡老先生告诉我,李光普随意伸出一只手,没人能推动半分,与人动手只能用三分劲,再多出一分劲,就会要人命。
  李光普原 本直隶(河北)人士,清末民初,
&“东海渔翁”徐世昌任东北三省的总督,徐世昌是程廷华的故交,因此聘请李光普为奉天探访局局长(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另有一说是经李存义推荐。
1N7年,李光普率师弟程有功(字湘亭)及好友霸州李、劈挂神手李宝荣等高手到奉天探访局走马上任。程廷华先生的另一位弟子孙禄堂因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
被徐世昌聘为幕僚。 &&
  李光普先生客奉期间,与当地武林人士多有切磋交流。太清官有一挂单道士名李风久者精拳剑,自称没遇过对手,李光
普与之搭手问掌稍一发劲,就将其打得跌倒吐血。李光普在奉天传有众多弟子,但弟子们都不知道李先生的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有一次英师久和骆兴武想偷看李光
普练功,李先生一发觉就披衣停练了。李光普传下来了练习掌力的功法,名曰“打颤板”,取厚松木板一块埋于树下或墙根前,以八卦掌法击之,日久功夫自深。据
前辈们讲:李光普的掌心凸起皆因“打颤板”练成。而“打颤板”的功法也被沈阳武林界的众多门派借鉴。
  李光普的弟子中有几位后来都成 名于武林,如杨汝霖先生原本是马维棋的小门生,
&“煤马”遇害后再拜杨健侯为师学习太极拳,后遇李光普,经比武不敌李先生,才又拜师重学八卦掌。因此,杨汝霖先生传下来的八卦掌中自然含有“煤马”的风轮
掌法。杨先生武学渊博,自幼精通少林拳和螳蜘拳,他的再传弟子郝明志先生教过我一套螳螂门的“五步鹰爪力”,我上手一练,感觉确是好功法。杨汝霖先生的弟
子中以刘德魁、徐国栋等先生在沈阳武林界享有盛名。当年刘德魁先生与天津纪学忠先生比武,一直被传为佳话。杨汝霖先生在沈阳地区的传人甚多,连我的太极拳
老师刘常春先生年轻时也跟杨先生学过一套鸡形掌,而杨汝霖先生在北京等地也有传人。
  在李光普的弟子中,以英师久先生的功夫最探,英
先生出生于清朝宦官家庭,父亲是蒙古贵族,家传少林拳。英师久先生在师从李光普的同时,还跟程有功(湘亭)和郝恩光先生学习八卦掌、形意拳。郝海鹏先生是
耿继善的弟子,曾以形意拳绝学扬威东洋。英师久先生原本脊骨上有宿疾,程有功先生告诉他:八卦掌可以转形换质,只要你的功夫下到了,毛病自然会好。英师久
按程先生传的功法,真就把脊骨上的肿块练下去了。英先生的传人不多,著名者有陈明洁和康国福先生,陈明洁先生是山西祁县人,自幼得戴家心意拳真传,师承英
师久先生之前已是武林界的成名人物了。在英先生的传人中,目前健在的只有康国福先生了,康先生曾传给我一些根基功夫,他还将英师久前辈传下来的掌法编套
路,经常向我们这些晚辈演示。 &&
  李光普前辈在奉天期间,曾被吴俊生(吴大舌头)督军礼聘为卫队的教官,李前辈在督军府侍卫队里选择了几位天赋较好的卫士收为弟子,骆兴武先生即是那时开始修炼程派八卦掌的,艺成后定居北京,成为八卦掌的著名传人。
 有一件事我在此必须澄清,近有李金波先生出版了大作《形意拳真传图谱》,书中提到张长发(字祥斋)先生(李金波的业师)是程廷华先生的弟子,且写到:
&“张先生曾任东北军武术总教官,并收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为徒。同期,在张作霖大帐中以技折服骆兴武,并收门下。”此说法纯属信口雌黄,有悖史实。笔者不才,
蒙刘师敬儒先生列入门墙,是骆兴武先师的祷传弟子,敬儒先生从来未提过骆师爷的授业恩师除了李光普和郝海鹏之外,还有一位号称什么“铁罗汉”的张长发先
生。至于张长发“曾任东北军武术总教官,并收张学良为徒”之说,笔者自幼生长在沈阳,十几岁习武,与已故的一些武林前辈多有交往,从没听说过奉天武林界还
有一位什么“铁罗汉”,更没听说过张学良正式拜过哪位武林高手为师,张学良学习武术的事是有,但这位少帅从没下功夫真练过,各位可以查一查有关张学良的各
种史料。什么“在张作霜大帐中以技折服骆兴武”,更是不贴边的事,骆兴武不过是吴俊生督军府卫队里的一名卫士,有什么资格能进入到张作霖的大账里,更没有
资格格与“东北军武术总教官”比武了。目前,一些没品味的武术爱好者,总喜欢编造点前辈的身份地位和英雄事迹来抬高自己,但李金波先生既然是名家传人,又
是八十多岁一把年纪的人了,真不应该说出这么没边儿的话。
  二、名家荟萃奉天城
  与李光普一起来奉天探访局的程有功先生是程廷华的亲侄子,自幼
在程廷华的眼镜铺里当学徒,是得程廷华传授最多的弟子,功夫不在李光普之下,每次随李光普缉贼时都说:“师哥,我来!”不管对方是否持刀拿枪枪,程有功都
是赤手空拳,手到擒来,大盗惯匪闻风丧胆。据敬儒师傅和康国功先生说,程有功先生是手托数十斤铁棍转掌,下势很低,练完功后两眼发红。“九·一八”事变
后,曾保吴俊生的后人避难于天津租界,后回北京居住。程有功先生晚年患中风偏瘫症(早年用功过度所致),欲回夫人老家旅顺养病,先生想送点盘缠给师叔饯
行,有功先生不收,说:“兴武,我伸出一掌,你能问动半分,我就收你的钱。”骆先生尽全力也没能推动湘亭先生的单掌。程有功在沈阳的传人甚多,著名者有英
师久先生等。宫宝田先生是第—位将尹派八卦掌传人奉天的名师,宫先生曾在清官里做过带刀侍卫,至于是否当过东北军的武术总教官则无从考证。有一个“宫宝田
躲张作霖三枪”的故事传播甚广,其实那是演义,真实可信的传闻是,张作霖问宫先生:武功能否制服持枪者?宫先生说:二十步之内,我不会让他拔出枪来。张作
霖请宫先生与其侍卫队长一试,官先生走出二十步后,张作霖一挥手,侍卫队长开始拔枪,可就在这一瞬间,宫先生已飞身到了侍卫队长的身前,擒住了他拔枪的手
腕。宫宝田先生在沈阳武林界的人缘甚好,尤其与“大枪胡老奉”交往过密,当年胡奉三创编“文趟子戳脚拳谱”时,宫先生就没少帮着谋篇润笔。宫宝田在烟台等
地也有传人。
  李存义的弟子傅昌荣(字剑秋)在沟帮子、北镇、闾山授过八卦掌和形意拳,李存义的另一位弟子唐维禄锦州也有传人,天津国术馆的薛
颠和张春生都先后到东北传艺。二十世纪初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八卦掌的各派传人都先后来到沈阳谋生授拳,董海川的八卦大弟子中的宋长荣先生也有传人赵彦荣和
赵锡亭二位先生在丹东传授宋派八卦掌,后来宋长荣先生的再传弟子魏剑锋先生又将宋派八卦带到了沈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郝为真宗师的入室弟子阎志高先生来
沈阳传艺。阎先生不仅是太极拳的嫡系传人,同时也是形意拳和八卦掌的名家。有人说阎先生的八卦掌是学自大枪刘德宽,也有人说阎先生是周祥的传人。阎志高先
师传下的八卦门器械有双头蛇,八卦指路刀、二十四跑刀、三义刀和七星杆等。
  三、根深叶茂花自红
  目前,沈阳传承的八卦掌还基本保留着原始风格,在小河沿我练功场子里,有杨
汝霖先生的再传弟子郝明志先生。郝先生每天早晨都要转掌两个多小时,走出的趟泥步要在地上清晰地画出完整的阴阳鱼才会停下来。郝明志先生会的掌法很少,也
从不演练八卦掌套路。原始的八卦掌是以走圈为主、掌法为辅。在沈阳的很多公园里,你都能看到练八卦掌者在树周围转圈走出来的痕迹。有一年.我在中山公园里
练戳脚,看到墙角有一位老年妇女在转圈,走的很慢,等那位老人走了以后,我过去一看,那圈深达数寸,地上的土被搓得如同面粉。每年的冬天,沈阳都会下几场
大雪,公园里的雪化了又冻,冻了又化,会结成很厚的冰,但练家们仍旧会在冰上趟出能看见泥土的八卦圈。沈阳的八卦掌传人不尚花哨,不计掌法的多少,效仿前
辈们的精神,不求闻达,默默地耗功。那些离开沈阳的传人们,更是以弘扬八卦掌武学为己任。骆兴武先生定居北京后,致力于传播程派八卦掌,可谓桃李满天下,
培养出了刘敬儒、马友清等当代武术家。其中,敬儒先生更是培养出了戈春燕、张宏梅、壮辉、付春梅等一批全国冠军,敬儒先生为程派八卦掌的系统化、标准化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二十年来,人们在电视传媒上能够欣赏到的八卦掌,大多数都是敬儒先生和他的辫子们的精彩表演,敬儒先生是教师出身,极善教学,教拳时注
重程序和规范,自身的八卦掌功夫也很深。敬儒先生手把手地教我八大掌时,我并没有感觉到他的功夫如何与从不同。可他独自练功时,一个“白蛇伏草”如秋叶飘
落,那种轻柔,没有几十年的功夫是绝对练不出来的。
  我陆陆续续练了好多年八卦掌,但有一段时间,我却一直把它做为练习心意拳和太极拳的辅助功
法。虽然与英师久一系和杨汝霖一系都有师承上的渊源,可下得功夫却不够。拜刘敬儒先生为师后,才有意识地审视以往修炼八卦掌的经验和教训,并且认识到作为
八卦掌的嫡系传人,有义务为整理八卦的拳学理论和史料尽点微薄之力,因此才写了这篇短文,为后人留点资料。
《精武》2003年第11期
太极拳与现象学---张方
太极拳修炼是一种生存状态。巴尼德告诉我们:神给人类指引了三条道路,即存在之路、虚无之路和濒亡者之路。太极拳修炼的目的是强化生命,抗拒死亡,走的自
然是存在之路。黑格尔指出:“纯存在和纯虚无是同一的。”这让我想到了追求空灵状态的太极拳修炼,也想到了现象学的思想理论。
  一、兴趣
  爱好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以人数而论,应该是仅次于足球的一项运动,太极拳练习者的年龄结构又偏大,于是有人说:中国的太极拳是中老年人的精神鸦片。这种兴趣和嗜好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头些年在北京,经常看到中国师傅教老外练习太极拳,老外们练得兴高采烈,兴趣盎然,一心扎在了东方文化之中;而我们的中国师傅却教得不轻松,甚至还有点
忧心忡忡的样子。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外国的学生们是处在“兴趣”的状态下,而中国教头的身心却被“责任”、“名利”、“生存”等一条条看不见的线拴着,
无法“参与到敞开之境”。我身边的一些老练家们,开始教徒弟后,反而对太极拳的兴趣逐渐递减,直至每日的行功走架停止,仅以授拳说手为乐,终日被名利、用
途、目的和因果所困扰,身心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生病卧床。一些整天谋划着太极拳事业、发展太极拳产业的名人英年早逝了,因为他们早已对太极拳本身失去了兴
趣,只是把这种修炼方法当成了追名逐利的工具;而那些常年把太极拳当饭吃的老头老太太们,还每天早晨有滋有味地在公园里品着拳呢。
  二、澄明
  这是海德格尔发明的一个训还是借用别人的语言对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进行说明:“澄明状态是心的完全敞开。当人自觉地把握澄明,人就获得彻悟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斩断与万物的世俗功利的关系之后获得的一种自由境界。”
 太极拳的舍己从人、以柔克刚,是从肢体语言人手,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其世界观的发展,是中国人用东方文化教化老外的一种有效手段。化解欧美人身上的
“戾气”,非太极拳莫属,其它内家拳亦可奏效。形意拳家耿诚信先生年轻时“肝火太盛,血气甚旺,往往与人无故不相和”,习拳得化劲后,“自此方无彼此之
分,门户之见,遇有同道者,无所不爱”。形意拳尚且如此,如果能让美国人练一练太极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可能会有贡献,也许美国大兵就不会因为屁大点事
儿,到处穷兵黩武了。这是笑谈。
  三、林中的空地
  太极拳是道家思想形体化的表现方式,可惜海德格尔没修炼
过,但在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对中国学者写的条幅,是《道德经》中的两句话——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谁能够在混浊的人世间慢慢地修习
至身心清静,无论身处何境都能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太极拳的修炼过程就是这两句话的最好写照。
  海德格尔将开放的无敝性真理最
后称之为林中空地:“我们必须将此无敝作为林中空地思考,它首先给予了存在和思想。”如果说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是其“虚无虚无化”思想的代名词,那么
最适合太极拳修炼的自然环境也是“林中空地”。一位真正的太极拳修炼者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在森林环抱的草地上与天地共舞,聆听宇宙中的天籁之音,太极拳修炼
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哲学,要在林中空地进入到虚灵状态。
  真正的太极拳修炼者是存在于不被名利污染的“林中空地”中,用海德格尔
的语言说,就是“此在(人)良知中呼唤自己本身”。此“良知”与儒家的“格物致知”基本相同。太极拳修炼是逐渐摆脱思想意识中所固有的主客观对立的模式,
进入到物我两忘的“恍兮惚兮”的境界,恢复到存在者的本真状态,这种本真状态是心灵与肉体尚未分离前的存在。
  有一点需要说
明,笔者在这里谈论太极拳修炼与现象学之间的关系,引用的是海德格尔的观点。海德格尔虽然是胡塞尔(现象学大师)的学生,但其后期思想却转向了存在主义哲
学。但笔者认为,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而太极拳修炼既是存在者“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种方式,也是“现象学”这个名词表达出的一条真
理。海德格尔告诉我们:“这条真理可以表述为‘走向事情本身’。
如何开发太极拳的技击功能
&太极拳的养生作用已经被世人普遍认可,但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却一直是国内外武术搏击界争论的焦点。一些传统的太极拳家坚持太极拳是后发制人、以柔克刚的高层
次技击功夫;但更多的人表示怀疑: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只是在理论上可行,而在实际搏击中却未必能够以柔克刚,历史上虽然有杨班侯、郝为真屡败各派高手的传
说,但目前却很难看到这样的实例。
首先我们从太极拳的发展史上看:由道家内丹外练的太极混元球演化成徒手操练的术极十三式,就已经形成了从单纯的修身到尘世之应用的转化过程;再由张三丰的
弟子和王宗岳、蒋发等传人的发展,造就出了一套高深的内家拳体系。如果太极拳不是为了技击而产生的,则完全可以停留在汉唐时期的道家太极混元球状态中。
从当代太极拳与各种搏击术的实战上看,先有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的长子吴公仪先生(50多岁)和香港的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年轻体壮,曾系统学习过西方搏
击,一秒钟能发6拳,吴公仪先生身体瘦弱,且比陈克夫年长20余岁,乍看完全是一场对比悬殊的较量。但实战的结果却是难分上下。20世纪50年代初,武式
太极拳一代宗师郝为真的入室弟子阎志高先生来沈阳教拳为生。沈阳旧称奉天城,因张作霖和手下出身绿林的军阀都有尚武习俗,因此众多武学大都曾在沈阳传艺授
徒,知名者有李光普、孙禄堂、程有功、宫宝田等。据说自然门大师杜心武和犹龙派太极拳的张振之也都在沈阳传有弟子,而当地习练戳脚翻子拳和摔跤更是早已成
了一种风尚。因此,外地拳师到沈阳找饭碗都要不可避免地和当地各个门派的顶尖人物比手过招,功力稍差就得卷铺走人。阎志高先生到沈阳之后,以高超的内家功
夫折服了众多的挑战者,吸引了一些门派的高手纷纷拜师学习太极拳。笔者的师爷陈明洁先生原籍山西祁县,9岁师从戴家心意拳第四代传人戴魁先生,在阎先生来
沈之前,陈师爷经过40多年的修炼,功夫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辽沈地区罕逢敌手,但是与阎志高一交手,还是技逊一筹,陈先生诚然拜师学艺。
既然太极拳如此高明,为什么有的人练了几十年还是打不了人呢?这与锻造刀剑的原理有相通之处:人身如同生铁,经锻炼成钢的过程后,必须冷热处理和再锤炼才
能制成一柄刀剑,而有的人则只停留和满足于锻炼成钢的结果上。我举两个身边的实际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是我在1988年学习北派吴式太极拳时的老
师王辉璞先生。他年轻时身体虚弱,30多岁时才专程上北京拜杨禹庭为师,但他的功夫大多是由师兄王培生先生代师传授的。王培生是海内外知名的太极
拳技击家,按理说,辉璞老师的技击功夫也不会差,但辉璞先生却是以养生、传道、授徒为己任。几十年来跟他学习吴式太极拳的人数以万计,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辉
璞先生的太极拳能打人,因为王先生从学拳的那天起,目的就是为了健身,没想过要用它去技击。另一个例子就是我本门的师傅入门较早,一开始学就是坐腰低势,
完全按传统的武式小架太极拳的练功程序和要求去苦练,学成后屡败各门派的高手,它的推手与打手技击区别不大,与人较技沾手即出,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刚
开展太极推手竞技时,由于裁判难以断定他的出手究竟是推手还是散手,而屡判阎师傅犯规。另一位王桂泉师叔入门较晚,学拳的目的是为了健身,陈明洁师爷见他
年龄大、下势难,就说:"蹲不下去就别蹲了,把身体练好了就行。"
&拳架一样,但练功的方法和要求不一样,其练出的功夫又怎么能一样呢?阎师父和王师叔
每天都在沈阳的动物园内(旧称"小河沿")的一棵菩提树下打拳,一套拳下来至少90分钟,王师叔已年逾七旬仍神清气爽、坚牙完齿、眉发浓密且在转黑,但技
击手段却不显。
纵观太极拳的传统练法,要想开发太极拳的技击功难,则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的修炼,以武式小架太极拳为例。
& & 一、走架阶段
&用数年功夫反复纠正行拳走架的姿势,使其符合身法八要,其中以"裹裆护肫须下势"为重点,练出身具五张弓的弹簧劲的关键是练弹簧底座的力量,因此不下势则没有桩功。当身法八要练上身后,就会产生有触皆发的感觉,进入身知阶段。
二、功力阶段:郝为真先能将80斤的铁杆连抖一百下,这是何等的功夫,有人说太极拳是拳功合一的内家功夫,练拳就是练功,这话不假,但这需要时间,你总不
能让一个人从20多岁练到40多岁后再去技击吧!加快太极拳技击功能的开发速度,必须要增加功力训练。太极拳的功力修炼有:抖大杆子、揉太极球、打吊袋、
打千层纸等。
三、神明阶段:这个阶段的功夫就是杨禹庭大师主张的太极无手的境界。笔者的师父阎祝山,与人搭手后,在静止状态下可以神意令对方拔跟,并曾将一位
习练多年太极拳的壮汉凌空拍起。更为神奇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沈阳一位习武数十年的高手到北京去会吴图南先生时,在紫竹院公园被吴先生隔几尺远击倒
在地,这就是太极拳的神明功夫。拳练到这个阶段,则须周身不使一丝力,全以神气催动拳架,走架的时间越长越好,练拳出现的各种现象都要见怪不怪,同时也要
舍弃各种功力训练。
总之,按传统太极拳的练法进入第三个阶段后,就必须要有相对安定的生活和练功环境,相当充足的练功时间才能修炼。杨禹庭和北派吴式太极的掌门人王茂斋先生
都是每天早晨一套太极反反复复的练上6遍,才开始练拳授徒,几十年如一日,因此才能练出了世人难以理解的神明功夫。
张方:论中华武学师说
  韩愈在那篇著名的《师说》中将“师”的功能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
息时代,各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已经改变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近距离面授的情况。但是传统武术仍然要口传心受,无论目前已经出版了多少武学书籍和大师们的
VCD,可是对于一个追求武学真谛的修炼者来说,一个有真功夫的明师还是必不可少的。
  我十四岁之前,参加过少年武术培训班,教练是我父亲
的朋友,我和其他孩子一起,跟老师学了点国家规定套路的长拳和太祖拳。那个年代,传统武术还在国家允许的武术健身运动的边缘,不像今天这样,已经成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不像今天这样,武术也是待价可沽的商品。那个时候,各种培训班都是免费的,我和其他孩子都没有花一分钱就学了半年。1975年,我到北
京随陈老先生学功夫后,才正式接触到传统武学,才知道内家拳的博大精深。此后,我一直到处投师访友,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前后拜师、认师十几位,这其中既有
不世出的高人,也有身怀绝技的明师,但我也认过假师和劣师,其中的甘苦,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直到近年来功夫有成,自己也收了一些弟子,忝为师
长,才感悟到师道的真正内涵。
  一、拜师的学问
  首先,我想告诉后学者,哪几种“师”不能拜。第一种是假师。但假师者都非常善
于包装和伪装,其中一类是本无明确的师承,更非名门正派的传人,却非要扯上峨嵋、武当、天山、长白山等压根就不贴边的神门奇派的嫡传。若实在攀不上,干脆
就编造一个瞎话,比如什么某家武学硕果仅存的惟一传人之类的,令人作呕。其实,你仔细一想,20世纪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打太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