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知道被谁举报的吗好还是知乎好

怎样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最近几天,手头的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工作第三个年头了,现在的这点小迷茫让我在反思,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情都有很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做的事情,那么怎样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补充:1.关于“适合做的事情”:自认为是对其有兴趣,并且能够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将个人能力更好的发挥。
2.补充一下:我主要的疑惑是,是否可以有方法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以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去最大化创造自己可以创造的价值。打个比方:写作文和解数学题,我都可以做,但是如果解数学题相对来说完成的效率更高,那让我去写作文是不是就不合适了?
按投票排序
后来,我总算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你不喜欢它,而是你可能明明是喜欢它的,但你没能把它做好,导致自己想逃避它,包容自己软弱,告诉自己不适合这不适合那。
感谢所有人的评论和批评。距离我上次回答这个问题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不少,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知乎的编辑也联系到我,把我这个回答中的几句话收录到了他们的出版物里。谢谢知乎。昨天一个本科学妹问我关于转专业的问题,让我又想到这个问题。我试着再补充一些想法;但希望读到这条答案的你们可以理解,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只是我在这方面人生经历的总结。“怎样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很多回答都集中在“适合”这个关键词上: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热情,做了会不会开心,不开心怎么办 ... 但是我想谈谈另一个关键词。“什么”。我尝试过做不少事情: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乐队吉他手/主唱/写歌的人,平面设计,摄影师,视频剪辑,口译员,活动策划人/导演,市场营销,以及最近在做的新媒体工作。回顾我开始尝试这些事情的之前的时候,我并没有对它们产生很多“是否适合”的思考,只是因为感兴趣就去做了;但尝试之后才发现/学习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细节,例如:-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备课/读书/充分了解自己教授的内容,需要在语言逻辑/换位思考/问答互动方面有很多训练和修养;- 拥有不错的审美不一定意味着可以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因为“创意”和“作品”中间的执行过程考验的不是一个设计师的创作能力,而常常是耐心、谦虚、学会妥协;- 口译员是非常考验抗压能力的一份工作,并且比起本来就有的词汇量,短时间的学习能力/重视提前准备/与客户提前沟通/了解活动场合与观众构成可能更加重要;- 作为摄影师/摄像师/视频剪辑人员,比起“发现美的眼睛”和“抓取瞬间”的能力,体力常常更重要。比起在纽约时装周和其他有趣的活动现场拍摄留给我的美好经历,我背着将近15公斤的设备满纽约跑项目、晚上回家熬夜剪辑视频到日出的体验让我记忆更为深刻。所有这些例子只想说明一件事:我们对于一件事的了解常常和这件事本身相去甚远,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适合”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常常只是在说“我觉得自己适合做我了解/想象中的这件事”。诚然,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里,每份工作都在变化,不可能做到100%地了如指掌;但是当我们觉得“适合”之前,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它真正的内容是什么样。从事金融行业意味着整天坐在电脑前,咨询行业常常需要出差、无法和家人/爱人团聚,新闻记者需要尽可能地放弃个人的主观视角来做到客观报道、自己的生活常常会被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打乱,这样的例子太多,我不再罗列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越来越觉得选择一份职业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无法适应无休止的加班/晋升缓慢/薪酬一般,那么看似光鲜的PR工作可能不适合你;如果你没办法接受长时间和代码而不是人类打交道,那么薪酬优厚的程序员工作可能不适合你,等等。以上的某些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我只是想建议大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表象背后的真实情况,收集足够多的信息后再做出选择;或者,在你收集到足够多信息的时候,本来繁杂的选项可能会自动变得清晰简单。而这或许就是我之前回答的部分想说的东西,也就是“尝试”的意义:它的意义并不总是在于“尝试成功”,而是“尝试了解/收集信息”。最后写几句鸡汤:这个世界上存在“适合/不适合”吗?我认为存在。先天、后天,太多因素决定了我们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会有明显的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目前不擅长的方面做得比大多数人更好。我小时候结巴很严重,作为班长发言的时候能一分钟说不出一句话;但通过自己的训练以及几位老师的帮助,我学会了放慢语速、理清逻辑、整理关键词,这反而对我的表达与沟通技巧有了很大的帮助,也让我对演讲以及语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对一件事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所以很多时候“努力”就是这样战胜“天赋”的。---------------------------------------第一次更新:前阵子新东方的集团培训师来给我们项目做培训,说了这么一句话,很赞同:
“想知道自己做一件事能做多好/适不适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力去做,竭尽全力。这样你绝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真实的体验/感受/了解。”
这个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全力去做好一件事是不会有错的,如果全力去做了,结果差强人意,那么可能是不适合/不够喜欢/缺乏天赋... 等等了。---------------------------------------第二次更新:刚刚看到另一个问题里的答案,应该是很好地总结了我这个答案,叫做“快速失败”:快速尝试,快速努力,快速失败,再尝试!谢谢点赞的朋友。---------------------------------------第三次更新: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楼下的评论。我觉得单纯把这种行为归纳为“试错”这样一个动词有偷换概念的嫌疑。“试错”并不是“试一下,发现错了,再试另外一个,又错了”这样单调的重复过程。每一次尝试之间,正常人都会总结、归纳、学习,然后每一次都会比上一次更加接近理想的职业/专业/学业/生活目标的轨迹;换言之,每一次“试错”里,“错”这个概念都会变少,而“对”的概念会变多。举例来讲,我刚开始去美国餐馆吃饭的时候其实很痛苦,因为菜单上没有图片,一堆文字很难想象出一道菜的样子;绝大多数中国同学直接就选择不去西餐馆吃,另外一些总会点比较安全的食物,比如汉堡薯条。但我比较猎奇,不喜欢吃上次吃过的,所以在无数难吃的暗黑料理之后,我基本了解了每个餐馆的食物风格,也有了几道自己中意的菜,包括发现了一家亚洲参观$8的蜜汁猪排超级好吃又便宜!实话讲,这个过程其实根本无所谓“对错”,每个人的兴趣喜好不一样,这个过程只是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探索/了解世界和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过程,说简单点就是多尝试。经过一个相对不太享受的尝试过程,以及其中的教训/总结,之后再做出的选择会比之前准确一些。这个是被讲烂的客观规律。P.S. 去餐馆吃东西也可以讲出人生道理... 我真是老了。---------------------------------------
赞同@郑重 的回答。
我老婆硕士读心理学的,毕业后做人才测评和培训工作,她感觉MBTI还是比较靠谱的测试量表。另外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16pf量表对于了解自身性格指导从事工作也是有帮助的,至少在她工作中对销售的业绩或者离职的预测上还是比较靠谱的。推荐《就业宝典》,属于被烂书名埋没的好书,介绍MBTI比较清楚。
另外,我理解的适合做的事更多的应该是你能做好的事,而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事;你喜欢的事不见得就都能做的好。
1. 做一份你有信心的工作,在这份工作当中,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只要是来的活儿,你就能玩儿出花来2. 找一份你能改变的工作,在这份工作当中,你不是光听别人的指点,而是你有自己的见解并且着手去改变的比如某客户过来跟你说我想****,你给我做这个玩意儿出来,你沟通完之后觉得有更好的办法,甚至你能够直接跟客户说,老子告诉你*****,然后客户醍醐灌顶说 哥儿们还是你行,就按你说的办!接着客户拿这玩意儿成功了。3. 恭喜你。
同意楼主去找自己喜欢的事做,当然,我也肯定你有自己擅长的
最终满意的人生就是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且受到大家的认可(所谓的价值,就可以用来换钱了),且在这方面有所建树。达到这个
的过程可能需注意:
1 解决温饱问题。即考虑后路,在寻找喜欢的事过程中,前提必须是保证正常生活,如果确实觉得找到了喜欢的事,很兴奋,很想马上去从事,HOLD住,考虑下放弃眼前工作能维持几个月的经济,别悲剧了。
2 喜欢(适合)的事可以有很多。可能以前的经验积累不是你喜欢做的事,但你目前工作如果已经得心应手了,那也没必要换了,把其他喜欢做的事当业余爱好。
3 判断是否喜欢的过程是:尝试-&
上手是否容易?是否有创新想法想实现、改进?-&
是否遇到障碍?是否仍旧保有浓厚兴趣去一一解决、去深入了解?-&
积累到一定程度,还没有人认可 (还不能赚钱),是否还有兴趣?-&
一以贯之,孜孜不倦,你的坚持获得大家的认可-&
你的努力成果也获得认可-&
对,这就是你既喜欢又适合干的事
4 人生很有趣,
时常会碰到郁闷的事情,过程反馈是迷惑的,结果只有2种——后悔或满足
坚持了,就是满足,不管是否如设想的成功了,会给以后做事指明方向
不够坚持 ,就会后悔,且会给以后做事负作用
先想想看,做什么事情可以让自己感觉兴奋,有干劲,浑身充满了力量。感觉做这个事很得心应手,即便不是得心应手也非常想学习,了解,直到最后掌握它。
一份你每天早上起来,可以离开你最爱的床,充满精神的去做的工作!
个人觉得将兴趣作为工作导向很重要。适不适合这个工作,我觉得很模糊,难界定。
我觉得吧,如果一个人能分清楚「擅长」和「喜欢」,这人就已经比大多数人幸福了。应试教育下成长的人,学习都是当做任务。我已经见过无数人当初选专业(尤其是金融、数学、银行类),仅仅是因为自己「擅长」,所以能 easily get away with it。这群二货也包括我自己。人自然适合做「喜欢」的事。因为擅长的事往往没有动力再去深究。而喜欢的事,没有人逼你,你也会追根究底。而我认为追根究底的过程是人生的意义之一。(另外,关于职业心理的测试题。人总是在变的。前几个月我还是 INSP 呢,今天就变成 ISTP 了。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境下做测试,测试结果也会很不一样。有时候看着题目觉得熟悉,才想起以前做过,但当时给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答案。)
职业规划,要考虑的因素有:1、价值观:你觉得哪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2、天赋:哪些方面,你比别人驾轻就熟。参考多元智能理论;3、性格:参考MBTI性格测试。了解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职业;4、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历、人脉、家庭背景等等。把以上这些都对照自己分析下,写下来,如果还没结果,就买本职业规划方面的书。国内职业规划行业还不发达,估计很难找到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只能依靠自己了。不像发达国家,从学校到社会,都有各种机构帮助你做职业规划,确保你选择的职业既是你擅长的,也是你充满激情的。我们的大学只保证就业率,——你有口饭吃,不闹事,就行了。维稳嘛。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还在纠结买air和迷你兔的进来看看吧--------好吧,其实转自知乎_ipa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6,425贴子:
还在纠结买air和迷你兔的进来看看吧--------好吧,其实转自知乎收藏
单强,抱怨的人都难看郭亚超、zhaodong li、彭塔塔 等人赞同iPad air是iPad产品线分化后的成熟产物,Apple不会再过分担心因便携性的差异而导致mini大量蚕食份额,拉低利润率了。从今天开始,用户只需要从屏幕大小上的喜好选择iPad。iPad air和iPad mini2完全一样的硬件配置,不用跟初代一样纠结屏幕分辨率、处理器、内存、摄像头等参数数据。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mini2不仅变重还变厚了,从7.2mm到7.5mm,要知道iPad air也是7.5mm。这么一来两者的差距只有重量上130g的差距,全尺寸iPad的便携问题就大大减轻了。而实际使用中你是否会觉得这130g真正影响到你放弃那块儿9.7'的大屏?两者相同的厚度,多130g选择大屏幕值不值得?这就是Apple留给消费者最简单直接的选择,喜欢大屏和便携兼顾买iPad air,极致便携买iPad mini2。颇有现代MacBook air 13'和air 11'的选择意味。从配置上来看,说iPad没有配置touch ID技术就觉得air贵的100美金不值得,最后放弃air选择mini的…你们想过iPad的使用场景吗?单手操作解锁是现在touch ID最有用的地儿,你们单手操作一下iPad按住home键解锁试试看吃不吃力?那样的反馈感受真怀疑按几天就坏了。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扯淡说词,相信在iPhone5s这代之后,指纹传感器的产能问题解决了,Apple会大方给iPad也配上的。另外摄像头只是没有升级像素而已,摄像头不是没有升级,支持1080P视频拍摄了,这和iMovie iPhoto免费后预装在iPad里刚好契合软硬件合作思想。而处理器全线64位、均配备M7协作处理器等等这些改进都是可以预见的稳步构建。这些都再一次佐证了那句ive说的话:我们所有的创新绝不仅是为技术而技术的狂热,每一个元件、每一个步骤都经过深思熟虑,并反复权衡以确保其真正实用,从而实实在在地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话外音,一下子全把黑科技祭出来给这代了,你们还要不要买明年的新款!?)在经过了iPhone5s和iPad air/mini2的发布会后,再回头再看看HTC One Max的指纹和三星的曲面屏幕、拍照手机,Apple简直是业界良心。iPad比iPhone更早地完成了产品线的分化和稳定的更新周期,这一代新品开始iPad产品线也消失了数字代号,只有iPad air、iPad mini,想来以后就会跟Mac产品线一样每年稳步更新迭代,不会再有什么iPad5,6,7,8,9了。
vagus,IT,经济管理,海外木蒙君、yu Zhou、何彦弼 等人赞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是 Phil 公布重量时我发的微博:iPad Air 这名字出来的时候着实惊了一下,心说特么要是不做到 500g 以内敢叫 Air?果然。。。苹果发布会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惊喜了。另外, iPad 能做到这个重量,那么 iPad mini 上 Retina 屏应该也毫无压力了。Nexus 7 已经实现了 300 克小尺寸高分屏,iPad mini 不上 Retina 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 mini 的 Retina 化,又势必对 iPad 造成更大冲击。iPad 也是该大改的时候了。另一方面,索尼近期发布的 Tap 11 是 780g,这货可是 11.6 寸配备 Haswell 的 Win 8 平板,只比 iPad 4 重 120g。变轻是肯定的,没想到的是变轻这么多,轻到改了名字。但回头算一下,Air 对 mini 的面积比是 1.5,重量比 1.4,差不多是等比例放大。相比之下,索尼半年前推出的 10 寸安卓平板 Tablet Z 重 495g。所以 iPad Air 470g 的重量依然在情理之中。Air 和 mini 硬件配置一致,就是尺寸差别。Air 补上了便携的短板,mini 补上了配置的短板,都已经是很理想的水平了。但平板这玩意,本质上还是 8 寸更有优势,而 100 刀的价差则可能成为很多人选择时的决定性因素。P.S. iPad 2 还在卖,还卖 399,这是卖萌咩?当然,从「iPad mini 有非 Retina 小伙伴陪着那么 Air 也一样要有」 的角度看,这也是情理之中。可是这价格真心没人会买的,也从侧面说明了小尺寸平板的天然优势。另外,这么喜欢对称的话,再来个 12 寸的 iPad Pro?12 寸如果还跑 iOS 竞争力就不够了,咱跑 OS X 试试?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可能性不高,但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徐佳琦张萌、吴鸿亮、trickzhf 等人赞同苹果的意思是,我都叫Air了,说明我这减法了,你就别追求A7X好了伐?你就别追求touch ID好了伐?你就别追求土豪金好了伐?好吧,窄边框和不到1斤的重量确实都是好改进。可是iPad Air这新名字确实不是为了故意刁难广大中国人民捉急的英语发音么?#老板!来个爱派爱!#
易潘,学生沈阳、蔡霞、fro 等人赞同为什么两款产品会在配置上如此接近。iPad air为什么不配背A7x,为什么不配备touch Id。我想有下面三点原因。 第一,iPad第一次这么大幅度的外形改变、详细的我就不多废话了。最主要的电池容量大幅度减少,贸然上A7x,电池能不能吃的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现在的gpu应该和A6x性能差不多,够用了(刚才又仔细看了下发布会,貌似iPad air的图形性能是iPad4的两倍,难道A7有这么牛??那要是这样的话,也就确实不用再来个A7x了,)。 第二,为什么mini不用A6x,来拉开与ipad Air的差距,我相信A6x性能是够的,而上了A7、我想这是因为Apple在构建新的生态圈,全面升级到64位。进一步拉大与安卓的差距,因为软件是apple相对于安卓的最大优势,而不是在硬件上瞎比拼。这我认为是无比正确的的一步。 第三,关于touch id,有的人说没必要,但是从苹果对 iPad Air的定位来看,官网说它是便携的移动产品。(这也是为什么有M7的原因)增加touch id是必须的。但为什么没有增加。我想是因为iPad外形改进才是这代变化主要特征。还有就是iOS8据说会加强支付方面的功能。而到时候增加touch id会是完成支付圈搭建的重要一笔。也是下一代iPad升级的重点之一。大家说的对,touch id产能跟不上也是很大的原因,再次添加上,像那些提出评论的人表示感谢。
我只是太无聊了
yskin,iPad 3白/4白/Air白/mini 2白远思扬、章北海、Yuming Garland 等人赞同买两个,用一个月,然后最少使用的那个便宜300块卖出去~P.S. 本方法仅限用于无生命物品,对人类这种生命体慎用!
宁昼,左手风花,右手油盐大大饼、王奉理、黄海强 等人赞同更新:各位过年好,新年到了,32G iPad mini2也入手了,虽然现在也有了5s,但我仍然初心不改滴同时用着我的小红撸妹,于是出门在外的时候装备又多一样!喜欢看剧的朋友都知道,一入高清,再不能回头,只能不断增加硬盘并刷更加高清的资源。电子设备也是一样,看过视网膜就不能再容忍非R屏了。mini2非常好,作为随身设备没得挑! 更新:32G iPad Air已入手,mini2打算下个月再入air的重量和4代比有明显进步,和2代比没有明显到【哇哦】的感觉外观和手感大有提升,虽然薄得让我担心用力会掰断……总体感觉很满意——————————家里现在有ipad 1代、2代、4代以及mini1性别女,这几天正在考虑换代问题。来分享一下想法:1、你是放在家里用,还是带出去用mini显然更适合携带,这不仅仅是重量上的问题,尺寸的差别有很大影响了,女生的包包很多款式根本放不下full size ipad的,如果你想带着ipad到处走,就不能背30cm以下的包……但是mini只有20cm多一点点,我除了手包晚宴包之外,基本都能容纳它(请不要套太笨重的壳\套)2、你用来干什么?我手机是Lumia920,只用来打电话、发短信、拍照、微信,其他功能都用ipad mini完成,比如记账、evernote、处理邮件、读书\杂志、日程管理、听歌、查阅网页、游戏……所以mini我是每天带着的,相当于大家用iphone完成的事情,我用Lumia和ipad mini两样东西区分功能来做(实在觉得手机屏幕太小费眼睛而且做这么多事情太费电没有安全感)。这决定了我最终保留mini,其余几代pad都给了家人,像现在也打算换mini2代了。BTW如果你喜欢躺在床上操作pad,建议你考虑一下mini……周围很多盆友出现了ipad砸脸\鼻子的情况,我也有过,换成mini后就没有了。这不光是重量的问题,也有重心的问题(文科生瞎说的……)……而且mini单手操作比较方便,ipad基本不可行……横屏分屏打字的话,我也觉得mini更方便些。3、你视力好吗?ipad4目前是我娘亲在用,前两天和她讨论了一下给她换air还是mini2的问题,把mini和ipad4摆在一起比了比,发现一个很致命的问题,作为一个开始老花眼的人,她用mini是不可行的,字体整体缩小了,即使很多功能和页面是可以设置字体的,但相应也有很多页面和应用是不能改变字体大小的,她也不愿意开辅助功能,觉得不美了,所以决定还是换air。而且适应了pad的大屏,换到mini总是有点局促感。一直觉得这两个产品无法比较更值得入手,每个人需求不同,只看是否适合你。———补充一下 今年还给爸爸入了Kindle paper white国行版 虽然是触屏,但父母不是很习惯,速度慢,有延迟目前kpw被用惯了ipad的全家人嫌弃处于闲置中之前说了二代kpw的事儿,评论里面有知友已经买到了反馈说改进不大
血色火焰,INTJ(好久没来知乎,不知道怎么玩了……)蜜思檀、腻大柔、魏圳雄 等人赞同我发现一直有人说Mini的便携性,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姑娘可能还算一个问题,对于一个男士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一、Mini的大小,如果不放进包中,口袋里是放不进去的,除非像某张知乎神图里有个哥们儿有个超大的口袋。那么既然Mini是放进包中,那么9.7和7.9对于男士来说是一个问题吗?二、使用场合。Mini在户外的适用场合一般来说只有在交通工具上(地铁、火车、飞机等)、餐厅(包括咖啡厅、饭店等)和办公学习场所(办公室、学校教室等)。那么我们来逐一分析:1.交通工具上:首先说地铁公交上,拿出手机玩一会儿得心应手,而拿Mini很不方便。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铁公交上人很多,一个Mini拿在手中实在是没有拿手机方便;另一个原因是除非是要坐很久的车,不然不会从包中拿出Mini来玩,坐不了10分钟该下车倒车了,把Mini在包中来回折腾,累不累啊。其次说火车和飞机上,这个时候Mini的便携性突出来了,但是,一般人一年能有几次做火车和飞机的机会?除非经常出差,不然Mini的便携性依然凸显不出来。2.餐厅:这个我实在不愿多做评价,在餐厅咖啡厅等场所,我觉得就是吃饭和谈事情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拿出一个移动装备把玩半天(除非等人),实在无法理解。3.办公学习场所:首先在办公室,我觉得Air要比Mini强多了,因为屏幕大,方便与别人分享。而学生在教室的话,可能Mini更方便一些,毕竟体积摆在那。但是,如果在教室记笔记的话,Air比Mini强多了。三、适用性。1.看书。看一般书籍的话,Mini是不二之选,长时间拿着不累,单手方便操作。但是Air在看文献和PDF上有着其他尺寸无法超越的优势。2.看电影玩游戏。这个因人而异,有人觉得在床上举着Air太累,Mini砸在脸上不疼;有人觉得大屏幕才看得爽,这个看每个人的需求了。3.学习办公。这个Air要比Mini好,首先屏幕大,方便写写画画,打字起来也方便。拿电容笔记笔记的话Mini是个噩梦,真的。综上所述Air更适合办公学习(不想开PC的时候,多一个可以办公学习的用具)、对在床上看电影玩游戏没有特别喜好而且重量也不是问题的男士。Mini更适合娱乐(看电影、玩游戏)、对于在各种地方(交通工具上、餐厅中)都喜欢拿出iPad来把玩而且对于重量有很大要求的女士。最后调侃一句:如果有人对躺在床上时,需要iPad代替餐桌;或者用家里的菜板切菜时声音实在不太好听,推荐买Air。
Jia He,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蜜思檀、范思哲、Benjamin-Zhou 等人赞同让我来强迫症似地细数一下iPad Air(以下简称Air)和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以下简称mini2)的所有不同之处吧!1.屏幕尺寸不同。Air是9.7寸,俗称全尺寸平板;mini2 是7.9寸,俗称小平板。2.屏幕可视面积不同。由屏幕尺寸不同直接导致的差异,Air比mini2多了50%的可视面积。3.显示屏ppi不同。虽然Air和mini2都是视网膜级别的屏幕,但因为相同的分辨率下mini2的屏幕面积更小,所以mini2的ppi比Air要高,达到与iPhone相同的水平。ppi越高,画面显示越细腻。4.显示屏色域不同。Air是96%sRGB,而mini2只有74%sRGB。色域越高,可显示的颜色也就越多,屏幕色彩表现也就越出色。5.机身宽度不同。Air是169.5mm宽,mini2是134.7mm宽,相比之下mini2更适合单手握持和随身携带。6.机身重量不同。Air是469g,mini2是351g,相比下mini2更轻更便携。7.CPU主频不同。虽然都是采用与iPhone5s相同的64位A7处理器,但Air的主频是1.4GHz,比mini2要高0.1GHz。在网上很多的对比评测视频中,Air比mini2速度稍快一些,跑分也更高,但也只是快了一点点,实际体验上没多少区别。8.产品线代数不同。Air是iPad系列的第五代产品,而mini2是iPad mini系列的第二代产品。相对来说Air这款产品更加成熟。9.外观辨识度不同。虽然Air和mini2在外观设计上高度统一,但要知道,Air是全尺寸iPad的全新外观,而mini2则延续了一代mini的设计,所以Air比mini2更容易辨认出是新款,就像土豪金版的iPhone5s,其中的心理大家都懂的。10.边框厚度不同。虽然Air与mini2都采用了窄边框的设计,但Air的边框厚度实际还是要比mini2要大那么一点点的。11.电池容量不同。Air比mini2更大的体积当然塞入了更大容量的电池了,但是考虑到不同尺寸的屏幕耗电的不同,最终两者的续航时间还是相同的,官方宣传都是10小时。12.充电电压和电流大小不同。mini2的充电电压和电流都比Air稍微低一点,至于这会不会影响到充电时间的差别,还要看专业评测团队的测试结果。13.上市时间不同。Air在11月1日就上市了,mini2是在11月12日上市开卖。现在Air货源充足,价格稳定,而mini就有点紧缺了。14.名称不同。额......这的确是一个不同之处,Air我们会经常叫它的官方正式名称“iPad Air”(虽然字母大小写会常常写错),而mini2,估计没几个人会叫他的官方全称“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吧。15.价格不同。以国行16GBwifi版为例,官方售价Air是3588元,mini2是2888元。700元的差价还是需要考虑的。欢迎各位知友的指正和补充。期待
老大的评测视频能尽早发布。 ps:本人不是处女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乎与百度知道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