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流逝的句子》这篇文章中,描写“时间流逝”的句子有哪些

查看: 2573|回复: 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2 匆匆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同步练习及答案汇编20套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 匆匆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稿教学实录课堂实录教案教学反思 小学高级教师上课实录、课堂实录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视频课件ppt下载免费
2、《匆匆》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四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谈话激情,导入课文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元提示,明确本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全面地读课文,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读书活动,读后开始发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悟,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既达到了整体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
1、教师:《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
2、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并准备发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话题辐射全文,通过以说代讲、以读促讲来学习课文,既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这一话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加以引导点拨。)       
三、诵读、积累优美句子
1、这篇文章精妙的词语、精美的句子比比皆是,值得我们学习。
2、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品析以及自己的认识,找出文中你认为写的好的语句,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读之中,然后记忆,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背一背你喜欢的句子。
4、配乐轻声齐读
 教师随着文章的情感掌握音乐的音量大小。(这一板块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累语句,通过“找出文章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的学习活动,提供学生选择的机会,以发挥个性,较好地达成教学目的1、3。)
四、延读,从课文内容想开去
这一环节可安排在课堂内外两部分。课内:学生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时间的体验来谈谈感受,可以从一首诗谈起,或从名人名言谈起,或从一件事谈起,各抒己见。课外:(1)引导学生走近朱自清,去读朱自清的散文,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让学生感受作家语言文字的优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有关时间宝贵的诗词、文章、名人名言。
(3)召开读书报告会。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资源,但在信息社会中,教材显然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资源,教师必须积极拓展新的领域,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想开去,从教材向外延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A类《匆匆》教学设计备注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精彩语段,体会作者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而表现出来的无奈、惋惜、留念、焦虑以及决心奋发有为等复杂的思想感情,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教学准备:1、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2、搜集惜时伤时的诗文。3、学生三年级时候的照片。4、布置课前预习。教学时间:两课时整体设计意图: 根据这篇文章的性质,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穿插练习,填充资料”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找日子的影子,让学生感到看不到摸不着的时间就是针尖上的一滴水,时间长着脚,他的步伐不快不慢,然而当你觉察到他的时候,他是那样的匆匆;通过让学生朗读、师生接读等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仿说等形式的练习,引导对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受,体会作者反复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光阴易逝的无奈,体会到时不待我,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每一天!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引出“匆匆”(一) 揭示课题,理解“匆匆”。1、导入课题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谁的照片?还记得这是几年级的照片吗?看看照片,再看看现在的你们?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回答师: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并且一去不复返。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也有过你们同样的感慨,并创作了文质兼美的散文《匆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文章《匆匆》,齐读课题。2、理解课题“匆匆”就是“急急忙忙”的意思,再前面加两个字组一个词。(脚步匆匆,吃饭匆匆,洗脸匆匆……)(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设计意图】出示学生们在学校生活的照片,可激活学生们的记忆,让他们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而眼下他们已经长大,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这种外在的变化何尝不让人感到岁月“匆匆”呢?创设机会让学生汇报关于朱自清的资料,给学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落实了这学期的一项重点训练——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同时,使全体学生对朱自清生平有个初步认识,这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垫下坚实的基础。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2.划出中心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二)反馈检查: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饭碗& & 伶伶俐俐& & 徘徊& & 赤裸裸头涔涔&& 泪潸潸2.找出中心句,了解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3、师:课文写的是什么匆匆?请大家大声朗读全文,文中有一个词告诉我们:是什么匆匆。回答:课文写的是“日子”匆匆。【设计意图】在初读中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感悟、品评做准备。三、逐段读文,品悟“匆匆”朗读、品悟第一段1、发现日子的特点师:我们每天都在过日子,往往就这最普通的事情,最容易被忽视。在作者眼中,日子有什么特点?请你们再认认真真地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相机板书:一去不复返&& 无影无踪& &&& 再齐读这四个问句。)2、体会对比写法,感悟表达情感l& && & 学生齐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l& && & 老师这样排列,你能看出什么特点?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l& && & 师生合作读一读。l& && & 模仿创作:老师想说:太阳落了……;春天过去……。你想说:——。l& && & 师:作者为什么还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板书:留恋)3、指导朗读,加深理解请大家把那种留恋、无奈、怅然若失的感觉读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读的多种方式自主触摸文本,如:师生合作读,学生个性朗读,变序改成小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分析、朗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像针尖上的一滴水……”1、找日子的形象师:课文一开始提出一个问题,也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无影无踪的。但在作者笔下,日子是匆匆的,能看得到,摸得着的,感觉得到的。日子的影子是怎样的?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日子的样子,画出来。2、理解:像针尖上的一滴水……l& && & 这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声音吗?有影子吗?针尖上的一滴水有多大?让学生找到“像针尖上的一滴水……”这句话,计算八千多日是多少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八千多日子?这么多的日子相当于几滴水?与时间的流相比,那一个更多?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领悟人生短暂,时间珍贵。然后反复朗读,加深理解(相机板书:像针尖上的一滴水)l& && & 理解“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师:八千多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人的一生只有几滴这样的水滴。可见,人的生命在时光的大海里,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短暂。(板书:短暂)想到这里,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你明白吗?让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感悟作者对时间匆匆而过的感受。3、朗读指导,加深理解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理解。分析、朗读第三自然段,理解“太阳他有脚啊……”1、找日子的形象师:八千多日像针尖上的一滴水,那每一个日子也是看得见的,是什么样子的?读第三自然段。2、理解“太阳他有脚啊……”出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你有没有看到他的脚步?生读:于是——洗手的时候……师:这都是时间的脚步在那儿移。怎样地挪移?生读:轻轻地……师:快吗?慢吗?(师生接读)所以洗手的时候——生读: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师:吃饭的时候——生: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师:默默时——生: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3、仿说,领悟时间“挪移”我们的生活中,你感到时间的脚步在挪移了吗?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说。课件:(闲聊的)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去);(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日子从(鼠标下闪过);(玩纸飞机)的时候,日子从(翻飞的飞机中飘过)。4、朗读,加深理解师:时间都是慢慢地悄悄地挪移,我们一起读5、领悟时间“匆匆”师:开始是挪移,后来从哪里看到他的脚步匆匆而过?生:跨过、飞过、溜走、闪过(板书)师:时间的脚步是怎样匆匆的呢?生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师:你从这些词语感觉到什么?或是有什么发现?师:所以,日子是有形象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有脚,我可以让他停下来,可是他与人有什么不同?生:人的脚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自由停下来,而时间的脚步一去不复返师:他的脚步只能匆匆而过,你想留也留不住,挡也挡不住,读第一句。表达作者对时光一种怎样的感受?生:无奈(板书:无奈)6、朗读,加深理解分析、朗读第四自然段,理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1、找日子的形象师:第四自然段中,你找到日子的形象了吗?生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出阳蒸融了。师:青烟、薄雾,看得见吗?你看多形象,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朝阳蒸融的样子,你看过吗?2、理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l& && & 作者说八千多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出阳蒸融了”。为什么把时间比作青烟、薄雾?而不是比作一滴水?生:因为被微风吹散的青烟、被蒸融的薄雾都无影无踪了。师:八千多日子就想青烟薄雾无影无踪、没有痕迹。主要告诉我们八千多日子他没有在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我们来读——l& && & 朗读,加深理解生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出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l& && & 理解“游丝”师:“游丝”是什么?你看到过这样的痕迹吗?指导朗读师:这里有两个问句一样吗?为什么要反问一个问题?生:强调了没有留下一点点的东西师:这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是为什么?l& && & 介绍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散文。往前看,读读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生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师:八千多日子……留下两样东西,一是徘徊,一是匆匆,他没有做什么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东西。八千多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所以有怎样的感情在里面?生:后悔 惭愧
恨自己虚度了年华(相机板书)再读这句话。3、体会作者情感l& && & 师:同学们,作者甘心这样碌碌无为地过这短暂的一生吗?你怎么知道的?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这一遭啊?”师:“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是什么意思?“赤裸裸地回去”呢?师:谁把这句话改为我们的现代白话文来表达?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难道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吗?l& && & 填空练习我可以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但(& && & )(& && && &&&),但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师:在“不”前加一个字,增强表达的效果生:决!师:请你读这句话!生:我可以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但决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师:全班齐读这两句!4、感悟作者对时间的珍惜l& && & 师:作者不忍心虚度时光,所以他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要白白走着一遭啊?”作者是白白走了吗?不是的。l& && & 介绍作者的作品作者在短短的五十年里,给我们留下了近200万字的著作,使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他鼓励了一代有一代青年的青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时间。【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指导学生感受“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找到日子的影子,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以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孕育情感;以仿写、填空引导学生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通过自主品味,感情朗读,自主发现,发挥想象等方法体会日子匆匆,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真切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分析、朗读第五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师:人生短暂,生命有限,岁月无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怎样走这一遭呢?怎样有所作为呢?所以作者留下这样一个疑问,齐读最后一节。2、同学们,课文学到现在,你们说说朱自清先生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却没有回答?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由珍惜时间,深化到让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师:他为什么这样写?生: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师:是啊,一个需要用一生思考的问题,人生一去不复返,人生该留下一个怎样的痕迹。3、朗读段落,加深理解找出文中你最想记住的段落读给你的同桌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朗读句段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以此作为座右铭,警示自己珍惜时间。四、课内拓展,珍爱“匆匆”1、其实我觉得我们的岁月还是留下了许多痕迹,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就可以看到我们“逝去的日子的影儿”?学生自己上台拿到自己的照片,让同学们在辨认中品悟。2、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感谢岁月,它让我认识了可爱的你们,和你们一起走过最无邪的童年,它也让我们体验到人生百味,让我们感受到爱与温暖,那么我们还应该怎样对待它呢?你知道哪些惜时伤时的诗文,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3、师:看看现代人是如何看待时间的……将时间用于工作,那是成功的代价。将时间用于思考,那是智慧的来源。将时间用于运动,那是青春的奥秘。将时间用于阅读,那是知识的源泉。将时间用于爱人,那是幸福的所在将时间用于奉献,那是人生的真谛将时间用于空想,那是生命的浪费将时间用于微笑,那是减负的良方。将时间用于计划,那是你能做好上述一切秘诀。【设计理念】通过看照片的方式让学生可观可感地触摸到时间的流逝,老师对岁月的感谢,增进了师生感情。而回顾古诗词则是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五、课外延伸,升华“匆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怎样走这一遭呢?今天留一个作业:为这个问题写一个答案,想想我们该怎样走这一遭?【设计意图】回答“我们该怎样走这一遭?”就是让学生再次深切地体会时光匆匆、要有所作为。这一环节注意学生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地完成语文的“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结束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这还是去年的燕子吗?过去的就过去了,永远都不可以再来。我们必须抓住今天,因为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相信大家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对时间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有自己珍惜的方式!下课。【设计意图】“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这是文章的开头,作者用对比的写法告诉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再来的燕子,再青的杨柳,再开的桃花已不是去年的了,让学生知道这一点,更能加深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理解。板书设计:匆匆 一去不复返&& 无影无踪& &&& 留恋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 && &
无奈如轻烟& && & 如薄雾& && &
惭愧& && && && && && && && && &&&一去不复返?& && && &
注:参考资料:薛法根《匆匆》教学实录支玉恒《匆匆》课堂实录
2.《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挪移、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 &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以旧启新,揭示课题
1、复习古诗导入。
齐背古诗《长歌行》,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生:要珍惜时间。)
师过渡:是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今天,我们跟作家朱自清一起感受时光的匆匆。(板书课题)
2、一起朗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通读顺。
师:课前,同学们都读了文章,喜欢这篇课文吗?现在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些什么?(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再指名读文,检查是否把课文读通读顺。)
2、自主畅谈,把握内容。
师:谁来说说,通过课前预习和刚才的认真读书,你都了解了什么?(生1:我知道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出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生2: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时间匆匆流逝,作者感到很伤心紧张。生3:课文还讲到了作者由时间的飞逝而引发的感慨……)
三、潜心读悟,引发情感
师: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现在请同学们轻声地再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感受最深的句子,再细细地品读体会,可以在句子旁写写感受,学好了还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交流。(学生边读边记,然后由学生汇报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句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学生说感受,教师出示课件)
(1)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不同感受朗读句子,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2)抓住“一去不复返”这个词引导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3)体会句子的写法。师:大家再轻轻读读,还有什么发现?(作者还用排比、对比方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燕子、杨柳、桃花每一年都可以再有,只有时间不能再回来。)
(4)师引说,深化学生的感悟:燕子去了──(还能再来),杨柳枯了──(还能再青),桃花谢了──(还能再开)。唯有时间——(生:一去不复返。)(板:时间一去不复返。)难怪作者要追问啊!——(生: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聪明的你,告诉大家,时间究竟到了哪里呢?(生:时间一去不复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句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学生读句子,说感受,教师出示课件)
(1)师:大家再读读句子,哪些词语让你有所体会和感悟了?
运用换词法,想想“溜”字还可以用什么字代替?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溜”?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把时间过得飞快的感受读出来。
(2)学习作者的写法。(生:用上了比喻的写法,把“八千多日子”比作是“一滴水”,说明了八千多日子也是很微不足道的。)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出“悄然无声”、“渺小”的感受。)
(3)体会作者的情感。师:时光短暂又太匆匆,八千多日子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溜走了。作者不禁要“头涔涔”而 “泪潸潸”了。为什么呢?
相机理解“头涔涔和泪潸潸”的意思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句子吧。(学生要有“伤心流泪”的情感。)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过渡:日子是怎样匆匆流逝的呢?读读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有这样的体会了?
句子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了。”)从这里我感受到时间从我们的身边匆匆流逝。(出示课件)
(1)充分朗读句子,加深理解。(指名读,自个儿读,再指名读,齐读。学生要读出“时间匆匆流逝”的语气。)
(2)教师引读句子。作者认为自己在做哪些事时时间匆匆过去了? 理解“凝然”一词,这“凝然的双眼”是什么样的一双眼睛?
(3)拓展训练:师:除了这些,时间还在什么时候过去了?大家模仿课文的语句来说说。(生: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聊天时,时间从嘴边过去……)
师:是啊,日子总是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作者忍不住掩面叹息。大家想象一下,他会怎么叹息呢?
师:从这一声声叹息里,你体会到什么?
& &(4)指导读出作者叹息时间过得过飞快的感受。
4、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时光稍纵即逝,作者叹息着,不停地追问着,不断地思索着,人生该怎样才有意义呢?同学们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按你问我答的形式读读作者自问自答的那两句话吧。
句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1)指名对读,再指名自问自答,齐读。
师:从这两个自问自答中,你感受到什么?理解“徘徊”一词。
(2)感受时间的飞逝。(作者用“轻烟”“薄雾”来比喻时光,“吹散”“蒸融”是说日子稍纵即逝。出示课件)
师:师:日子过得快啊,谁来读读句子?(指名一生读)
师:日子过得真快啊,一起读。(全班齐读)
师:日子过得可真快啊,再读。(全班再齐读,语气更强烈了。)
师:读了这个比喻句,我们感受到时间过得太快了。大家能不能用比喻的方法也来说说时间过得真快呢?(生1:时间像一阵风,转眼就过去了。生2:时间如流水,悄悄地溜走了。生3:时间如梭子,飞快地运转……)
(3)时间的飞逝,使作者不禁反躬自问: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作者是不是虚度光阴,虚度年华呢?谁用自己课前找到的资料来说说?(学生自由交流资料,了解朱自清。)
师过渡:他能紧紧地把握──时间,珍惜──时间。他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师:现在,你认为作者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赤裸裸地回去”吗?他是不是白白来这世上走一遭呢?
师:但是作者为什么还是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生:作者不甘虚度人生,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生:虽然他已经为社会留下许多财富,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够珍惜时间。)
师:把你新的认识融进去,再自由读读这一段。(学生自由读。引读)
四、美读全文,回归整体。
师: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相信同学们一定很喜欢读,我们用一点时间,配上音乐,把课文读得像诗一样美。(配乐齐读全文)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想到了《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让我们像朱自清先生这样,时刻追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真正地把握今天,为人生留下点儿痕迹,留下更多的痕迹吧!
人教版第十二册语文 2 匆匆(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课时:2课时
& && && && && && && && &&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5.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学生可能标画出以下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
⑴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
②可适时补充台湾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教师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的变化,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③指导学生朗读: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
⑵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①“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1922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个日子。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②指导朗读:a.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⑴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
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⑵体会写法: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⑶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4)教师小结: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
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过渡)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
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
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⑵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⑶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感受体会)
四、交流名言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五、拓展思路,深化认识
1.读书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可是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桃花还是去年的桃花吗?(燕子已经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杨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当然也不再是去年的桃花。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光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
2.出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
六、作业设计:
1、仿照例子写词语。
(1)例:赤裸裸( ) ( ) ( )
(2)例:匆匆忙忙( ) ( ) ( )
2、选词填空。爱护 爱惜
(1)他从小就养成了( )书籍的习惯。
(2)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 )。维持 保持
(3)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活,可还是( )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4)老红军战士始终( )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3、反义词填空。聪明( ) 空虚( ) 伶俐( )
【句段集锦】照样子写句子。
(1)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 ________ 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
叹──时光飞逝
悔──碌碌无为
劝——珍惜时光
2、匆匆教学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全文语言优美而生动,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而且文中有许多短句适合朗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一、精心选用教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 &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语言都很美,本文亦是如此,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使用与文本一致的语言。例如“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的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 & 二、反复朗读,积淀感悟。
《匆匆》一文最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语言的优美,二是其情感的浓厚,引导学生深入的读,富有个性的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倾听作者的彷徨,作者的无奈,作者的伤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和体会,在交流和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匆匆》教学反思& & 今天,我带孩子们品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板书课题后,我问孩子们:“匆匆是什么意思?”一个孩子说:“就是时间过得快。”另一个孩子说:“就是很快。”我很失望,昨天我可是布置了预习的任务啊。我又叫一个学习较好的孩子说,他也大声告诉我:“时间过得飞快就是匆匆。”
  看着这近乎一致的回答,我问孩子们:“时间过得快就是匆匆吗?”孩子们都在点头,看来他们并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么,早晨我骑着自行车匆匆来上班。也是说早晨时间过得快吗?”孩子们愣住了,半晌,一个孩子说:“应该是急急忙忙来上班才对。”“哦?匆匆是什么意思?问问字典老师吧。”一会儿,有孩子叫到:“急急忙忙,急急忙忙。”“是的,匆匆是急急忙忙的意思。那么,朱自清先生是说什么东西的脚步急急忙忙呢?”“时间。”孩子们异口同声。“对,朱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形象地告诉我们了时间是怎样匆匆流逝的。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知道吗?”“就是很散的文章。”快嘴的同学就笑着说“对,文章的结构看起来很散,但它的中心却很明确。形散神聚就是它的特点。从这篇散文中,你知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说写了一个什么人,一处什么景物吗?”我满以为提前预习了的孩子会响亮而又干脆地回答:“没有。”谁知孩子们被这一闷棍打蒙了,他们不知所措。一位学生坐在位置上小声地说:“写的就是朱自清自己浪费时间的事。”天啊,这可是我们班的作文大王啊!“你们预习了课文么?”我有些生气地问。“预习了。”声音响亮而整齐。“读出了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有孩子摇头了;“读出文章介绍的景物了?”摇头者增多;“明白谁是文章的主人公了?”摇头者更多了。“奇怪,我们学过的文章多是写人、记事、写景或状物的,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却不写这些,而写散文,他要干吗呐?”孩子们又瞠目结舌了。我只好自问自答:“作者用这种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好容易才引入正题呀,我不禁感叹道。同时,我也想对我的孩子们说:请你们多读书,请你们学会思考。我们的孩子都习惯于被动的接受,不要说课下,就是在课上也极少有孩子向老师发问,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孩子就更少了。就如,对课题《匆匆》的理解,一个孩子说“匆匆指时间过得快”,其余孩子就附和,显然,孩子们没动脑,课前也没想着要查查课题的含义,老师一问,就随口说说,也不考虑对不对,反正老师总要讲的,反正同学总要说的。这是多么可怕的心理,这是多么可怕的惰性!再如,老师设置了一个陷阱,想让孩子们更清楚地了解散文的特性的时候,故意问: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物的时候,孩子们也不思考,丝毫没发觉老师提问的错误,连语文功底交好的同学也不例外,多么可悲啊,我的语文教育,我的孩子们!
  反思我的语文教育,自认为思想是先进的,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我的孩子为什么还出现这种令人沮丧的表现呢?我想,这和应试教育分不开,这和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分不开。很多时候,为了分数,我们扼杀了孩子的灵性;很多时候,由于我们过多的不放心、过多的“帮助”,孩子养成了惰性。想想这日新月异的社会,想想这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不寒而栗。所以,孩子,请学会思考!这是你们更好的生存的根本,这是你们能否造福社会、造福民众、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
2.匆匆教学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
一、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课文。“教学的一切成果都要通过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来体现,而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是不可替代的。”教师更是不能越祖代苞,要把课堂实践的机会留给学生。因此,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一步理解课文。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去学习课文,有的学生则采取反复诵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并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有的学生喜欢一边读一边写,把自己在阅读中对部分词句的理解批注在书上。我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环节的安排,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丝毫没有把老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实践机会。事实证明,学生的感受确实是独特的,也是有一定的深度的,有的学生特别喜欢第一节,并在边上批注“从这一小节的描述中,我发现作者是个心思细腻的人,被常人所忽略的自然景物的新陈凋谢,到了作者眼里,竟成了他抒发情感的材料。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古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的同学根据课后习题要求,模仿作者来描写一天里时间转瞬即逝的踪迹,“游戏的时候,日子从欢声笑语中淌过;闲聊的时候,日子从闲聊的嘴边滑过;敲击键盘的时候,日子又从键盘上溜过……”有的学生在“八千多日”上打上问号,提出“这里的几千多日”是虚指还是实指?有的学生则对“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中的“他们”提出问题:这里的他们指的是谁?我不时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存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下一环节的指导上能做到有的放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二、重视有效交流,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未来的社会里,所有密集性产业都需要通过员工的精诚合作来完成,合作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又能让学生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因此,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组织了两次交流,一次是小组交流,按所坐的位置,四人一组,交流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人人发言,互相补充,可以是谈对课文的认识,可以是通过朗读来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不懂的问题,互相切磋。在小组里实在无法解决的,就暂时搁下,等大组交流时再提出来。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比较突出的是读得太少,盲目追求学生的自读自悟,重视学生的感悟,而缺乏朗读指导,其实课后想想,此文的教学也可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此课教学后,我提醒自己,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多读书,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我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时光流逝的好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