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

【求真】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本就是和谐统一,真的有区别吗?_哲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31,411贴子:
【求真】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本就是和谐统一,真的有区别吗?
说个故事:一个英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同在一个桌子,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英国人说桌子上有一个。中国人说没有apple,只有苹果。你觉得谁对谁错?物质的概念来源于心,心又反馈着物质。就好像是的两面,循环不止。
美国大学数学与哲学顺顺留学汇集优秀海外留学顾问,为中国家庭提供优质和可信任的国际教育服务.更多留学咨询请咨询TEL:400-104-6661
不信    今夕为君掌一盏残灯,守你三生再入尘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则...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其产生根源有:
  (1)历史根源: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以及...
首先,量子力学反映的是唯物主义的现象而不是唯心主义的现象.即主体的观测对事物是有影响的.
其次,唯心和唯物是指对世界本源的理解不...
观点1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
大家还关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没有对与错?为什么?
首先这个划分本身就是成问题的。我先说国内教科书上的划分。49 年后的哲学教科书来自苏联,追到头是恩格斯。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对「近代」哲学做了唯物唯心的划分,标准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区分的原话是: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复杂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后来苏联哲学教科书把唯物唯心的划分扩大到整个西方哲学史,中国拿过来还扩展到了中国哲学史。这要提到一件重要的事,苏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日丹诺夫(Andrei Zhdanov)在 1947 年 6 月 24 日的讲话,他强调:科学的哲学史,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的胚胎、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既然是从与唯心主义斗争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当然,这篇讲话里还有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细说。总体说来就是强制要求哲学史研究自觉地服从政治。而这篇发言很快就被李立三翻译成了中文,成了当时的解放区以及 49 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必读书目。国内哲学史教材,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的唯物唯心区分和斗争的写法也源于此。[1][1] 日丹诺夫的问题参见这篇论文:张亮《政治的逻辑与哲学史:重读日丹诺夫 1947 年 6 月 24 日的讲话》但到现在,我相信中国哲学学界已经普遍意识到这种划分是不对的,这个标准并不能够真的将哲学划分为两派,有很多哲学你没办法说它是思维第一还是存在第一的。
话说恩格斯在哲学史上没什么地位。而马克思本人对唯物唯心啊本体论啊宇宙论啊这些问题都不感兴趣,看他们两人的书信会知道一些线索。比如 1873 年 5 月 30 日,恩格斯很兴奋地给马克思说「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我脑子里出现了下面这些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然后在信里写了很多,大概就是后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灵感。但第二天,马克思写的回信是「刚刚收到你的来信,使我非常高兴。但是,我没有时间对此进行认真思考,并和『权威们』(指卡·肖莱马和赛·穆尔。——马恩全集编者注)商量,所以我不敢冒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没有跟他正面交流。(这两封信在《马恩全集》第一版,第 33 卷,第 82 页起。)我认为这至少可以说明像《自然辩证法》涉及的问题并不是马克思很感兴趣的内容。一方面恩格斯这个标准本身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现在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判断谁对谁错。(你不能说因为唯物主义是对的,所以唯心主义是错的……)并且我看到一般人使用这两个词的时候,往往赋予了别的意义。现在我看到很多人对唯物唯心这两个词的使用和理解跟恩格斯最初的界定并不一样,这样就更弄不清楚唯物唯心到底在讨论什么。如果展开来说应该会有很多需要澄清的问题,我自己还需要具体了解、询问一下在很多人那里的理解到底是怎样的,这两个概念很容易理解成其他的意思,这只有留到今后再分析。(下面的部分最近我有些新想法,但在有机会写出来之前暂且保留原来的观点。)如果不说恩格斯的划分和教科书的定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应的英文词分别是 Materialism 和 Idealism,可能更好的翻译是「物质主义 / 物质派」和「观念主义 / 精神派」而不是使用「唯」字。西方哲学史上这也是两个常用的称谓,但没有像恩格斯这样清晰的定义,更多只是作为一种称呼。Idealism 比如像柏拉图的哲学那样,认为世界归根结底是某种精神的、观念性的存在物。而 Materialism 则认为世界归根结底是像物理学描述的那样,并不是思维的观念的存在。但怎么界定物质就成了一个问题,我认为物质就是非精神的东西,比如机械的东西,比如符合某种数学方程的东西,总之不是观念性质的。这可以进一步讨论。 我就认为世界归根结底不会是观念性的,或者说世界的运作方式不是观念的连接而是更像机械的方式(但是不能把机械理解得太狭隘)。所以我自己是倾向物理主义的。举个武侠世界的例子,比如某个会武功的人要把三米外紧挨着的几个杯子里的其中一个徒手「吸」过来,这在小说或影视作品里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为什么他可以吸走这一个杯子而不影响它旁边的杯子?从观念的角度看,这些杯子是相互分离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吸走其中一个不影响其它,正如我们很容易盯着一个杯子看而不关心旁边的杯子。然而从物质的、非精神的角度看,这些杯子就没有那么分离,就联系得更紧密,所以要吸走其中一个而不影响旁边的杯子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当然,这个例子并不能涵盖这两种世界观的所有区别,只是区别之一。 关于量子力学和唯心主义的话题网上也有一些文章讨论,我自己的看法在 @陈标龙 答案的评论里,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总结来说我不认为量子效应引向了唯心主义。
补充一下:我在知乎上看到好几次有人说哲学领域没有谁对谁错,这个怎么说呢,简单的对和错肯定没有,但每种观点的毛病和漏洞是什么却是值得讨论的:你要说我是错的,你就提出理由来。继而就可以比较观点与观点之间的优势和短板。-2011 年 10 月第一次回答……2013 年 10 月最后修改
在讨论有唯物/唯心有没有对错、下任何一个独断之前,非常有必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对唯物/唯心的判断何以可能?我们是否有能力对这个问题下论断?宇宙论意义上的世界整体的本质是否是我们的认识对象?而我们都必须同意的一点是,只有在能够认识一个对象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而谈论论断的对与错。所以即使对唯物/唯心主义的划分的批评相当言之有理,但现在,我们应该把这些问题暂时放在一边,优先考虑我们的理智究竟能不能认识的问题——或者至少,将我们面临的问题的困难之处揭发出来。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经验的一切都是在自我意识之中的显现。这里经验的内容不只是指我们的个人内心情感、思想更重要的是包括了对「外部物理世界」(究竟有没有,严格来讲应该存而不论。但这里稍稍逾矩用于指日常中认为存在的物理世界)的知觉——如果你现在面前有一张桌子,那就是你的视觉所见的它的形状、颜色,触觉所触的硬度等等知觉。我们通常习惯于将关于物理对象的信念当作知觉的直接结果。例如,我看见开的门,我听见某人上楼的脚步声,我闻到饭菜的香味,我感到我的手做出了一个姿势。然而,这样的信念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特征,即容易出错。我们可能会被反常的知觉环境或是强烈的情感状况所影响——绿光下的红衬衣,我们可能认为是黑色的。或是由于我的强烈期待而将某一模糊人影误认作思念之人。这类知觉信念是可错误的。还有一类信念与上述关于物理对象的信念不太一样,名为现象信念。即我经验到的信念。关于物理对象的信念是可错的,但就我个人所经验到的内容而言无所谓错误——例如,即使绿光下的衣服实际上是红色,但我所经验到的是黑色,就我经验到的事实而言它(它,这里指经验的内容,而不指实际的物理对象)就是黑色的。这里我们用一个术语,显现于或在...面前呈现(appeared to)。而实际上,不论是对物理对象的知觉还是对现象的知觉,所有的经验都是在我们意识中的呈现。所有的经验都被称之为我的经验,而不是他(她)的经验,都归之于「我」这个主体。所有的经验,最终都必须归结到在个人意识中的显现——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经验事实,为经验所例证,假如一个人仔细考察自己的经验的话。而日常中,我们习惯于跳过以上事实,直接认为我们所经验到的就是外部世界——纯粹的、在意识之外的,客观的世界。这种日常的观点是很容易反驳的,举红绿色盲为例,就其而言,一般人所见之红绿色,在他(她)看来是灰色。那么在红绿色和灰色之间,我们是否能基于更好的理由而认为我们正常人所见的颜色是标准颜色?基于我们大多数所达到的一致性?但问题是我们可能都是错误的。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可以认为我们的经验,尤其是对「外部世界」的知觉,是对客观世界的一个反映。有一个客观的外部世界存在,而我们的认识是对它的主观反映——而实际上,无论不同的观察者或是不同的观察角度,外部世界就是外部世界,它都是不变的,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这种理论初看起来非常站得住脚,但仔细考察起来就会发现,我们实际上是基于上述经验事实(虽然这个事实经常为人们所忽略)——我们所经验的一切都是在自我意识之中的显现,而谈论外部世界的存在的。基于我们所真正经验到的事实,进而超越经验事实,谈论经验尚未告诉我们的一切(经验从未告诉我们物质存在),由已知推向未知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们无法经验到一个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的话,我们基于什么理由或判定标准说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精神的?我们的经验事实告诉我们的只是,世界(的现象)在我们的意识之中,并且呈现出某种规律而已。我们可以说除了在我们意识中的世界存在还有一个外部世界存在么(作为我们意识之中世界存在的原因)?并且进一步说它是物质的/精神的么?这就是所谓经验的帷幕,如果有一个外部世界存在的话,那么在那个世界和我们的认识之间隔着经验的帷幕。经验只透露出它可以给我们展示的,而它尚未向我们展示的我们如何判断它就是如此,难道我们的判断不都是基于经验观察么?没有经验的帮助,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那个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本质上根本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我们认识能力的疆域的问题,有些事情严格来讲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外部世界到底是精神或物质的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信仰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重要的区分。休谟认为,作为现象世界的终极原因的外部世界(「力」)的存在是不可知的,即不知道是否存在,更不要说能不能认识。康德认为,作为现象世界的终极原因的外部世界(「物自体」)是存在的,但它不是认识对象,是不可认识的。休谟是一个彻底的经验论者,无法经验的事就没有办法下论断——既然无法经验到外部世界何以知道外部世界是存在的?更不要说是物质/或精神的。而康德,并非彻底的经验论者,他一方面承认经验对事物认识的重要作用,但却没有把经验原则贯彻到底,因为他说物自体是存在的。而在他看来,物自体存在的的理由是基于我们的经验事实——我们意识中的世界的存在,因此必须有一个外部世界作为我们意识中世界存在的原因。虽然,到底它的性质如何是不可知的。而这个区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康德推理的理由涉及到归纳推理的原因。自然界具有齐一性、因果律是贯穿自然界的普遍原理都是基于归纳原理。而归纳原理是可证否的。休谟强有力的证明也揭示了这一点。绝对严格的意义上,我们根本没有对外部世界的实在本质做出论断的权利。接着是当代对怀疑论的一个较为有效的反驳(我得额外强调我的立场是胡塞尔式的,虽然细节待定):当代认识论的一个倾向在于,回归常识,即认为我们常识性的认识结果是正确的(或有更大可能是正确的),而不必费力去反驳休谟之类的怀疑论者的论证。引用G·R·摩尔的一段名言:我现在可以证明两只人手的存在。怎样证明?通过举起我的两只手,我一边用右手摆出一种姿态,一边说「这是一只手」,然后我用左手摆出一种姿态,说「这是另一只」......但此刻我完全清醒地意识到,尽管我说了这些话,许多哲学家依然觉得,我没有给讨论的要害问题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证明。......如果我真的证明了在我两个证明中作为前提的命题,他们也许会承认我已经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他们想要的是,此刻,当我举起我的双手并说道:「这是一只手,这是另一只」时,对我所断言的东西的证明。......他们认为,如果我不能给出这种额外的证明,我已经给出的证明就根本不是决定性的证明。......这样一种观点,尽管在哲学中很常见,但我认为可以证明是错误的。......我可以知道我不能证明的东西;在我肯定知道的事物中......包含了我证明的两个前提。因此,我想说,那些仅仅根据我不知道证明的前提而不满意这些证明的人——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并无充分的理由不满。这段话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对一些信念相比起另一些来更加确信,因此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那些我们更为确信的信念。我们优先应该放弃的是那些我们最不确信的信念。如果我们必须放弃信念的话当然优先放弃最为可疑的了。生活中,我们基于归纳原理得到了很多关于世界的普遍原理。我们当然不可能轻易接受归纳原理的不可靠——这是相对而言我们更加确信的信念。因此,我们基于归纳原理完全可以得到普遍必然的知识——这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休谟给出的论证又是如此地强而有力。那么最可能的情况就是,(我们坚持认为)推理的结果是正确的,而认定是休谟推理的前提出了问题。即怀疑论带给我们的是重新审视我们知识前提(这些我们曾经信心十足的前提,却导致了怀疑论)的机会。
1.把西方哲学分为唯心主义与 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不合适的。说它不合适,原因如下:这个分法本身是马克思为了批判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而设的,马克思把德国古典哲学看做唯心主义,把自己和当时流行于德国的一些哲学家(如费尔巴哈)称为唯物主义,以解释“存在与意识的第一性”这一问题的分歧。然而,若用这个分法扩大至评价整个西方哲学史甚至把中国思想家也包括进来,就有削足适履之嫌。有的哲学流派就不把“存在和意识”问题当做最根本的的问题,有的哲学流派虽涉及这一问题但该流派的主要思考重点不在此处而且这一问题对其思考重点基本无关,有的哲学流派甚至就不采用存在和意识这样的范畴来讨论问题。过分采用这种分法,只能自欺欺人,对思想史的梳理无甚价值,对理解某一哲学理论也没有帮助。2.由上叙述也可推想,如果真的要讨论唯心与唯物孰是孰非,无非就是讨论“存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这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当然有不同的结论。比如,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第一性,其定义不同是无法讨论,如果有人干脆否认这些概念的合理性,那就更无法讨论了。3.其实,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唯心与唯物的马克思主义的定义,而从哲学史本身的发展出发,就可以看到,在19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其核心就是在17、18世纪被哲学家们不厌其烦地讨论的存在问题,被此后的各种学派不约而同地忽视或否定掉了。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心理主义、非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均对存在问题的讨论持非常果断的态度,或根本否定,或武断回答、或忽略不论。放弃飘渺的存在讨论,回归常识,迎合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从而奠定了20世纪西方思想的基色。
请参考邬焜的《信息论》。以及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存在=物质+精神,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物质。通过对存在领域重新分割,我们看到,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都可以划归客观实在、客观不实在、主观不实在这三个领域。客观存在的范围要大于客观实在(物质)的范围,物质范畴并不能囊括精神以外的全部世界,在物质和精神之间还有一个传统科学和哲学未曾重视的客观不实在领域。精神(主观存在)和客观不实在都具有共同的不实在本质,所以整个存在领域可以由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来划分,也可由实在和不实在来划分。因为只有客观实在才是实在的,所以实在范畴便和物质范畴具有完全一样的内涵和外延。直接存在就是我们队物质范畴一个具体规定,而间接存在则可以用现在科学中的信息概念来规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公式:物质(包括能量)客观实在=实在=直接存在不实在=客观不实在+主观不实在(精神)=间接存在=信息客观不实在=客观间接存在=客观信息主观不实在=主观间接存在=主观信息
坚守唯物/唯心主义的人,一定会对这个微分方程组感到纠结:非此即彼的斗争逻辑,不会理解这个方程的微言大义。
哲学学说本身无对错。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都只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某种结论,只存在是否完备和自洽,而无对错。
哲学思维区别于一般科学思维的是,它不是给事物的状态进行描述,而是对这种描述进行一种确切的解释。科学主要是通过观察、思考、实验这三种方法:观察是用来收集事实,整理现象;思考是把它们组合起来,提出假说;实验则正是组合的结果,验证假说。唯物主义通过观察、研究、实验给事物得出一个结论,告诉告诉我们「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然后被唯心主义呵呵一乐。因为在唯心主义看来,「真」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所见」之中,你不能把自己看见的就认为是真的,真是什么?「真是存在于我们对所见事物给出的逻辑推断」。唯物主义的简单之处在于,它仅仅揭示了一个事物的一个面目,而不是本来面目。前几天网友给我发来一个“中国人性爱成瘾调查报告”,看完之后真的呵呵一乐了,因为类似这样的调查不在于中国人性爱成瘾的本身是什么,而在于调查者的动因、调查对象和前提假设。你可以调查出中国男性性欲远远高于女性,也完全可以调查出中国女性性欲远远高于男性。因为当我们说世界就是我们看见的样子时,我们是「用我们现有的认识手段完成的」,换一种手段,我们就说世界不是我们看见的样子,所以,它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认识世界,而不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是什么。用哲学上的话就是说:世界是什么不是它本身的样子,而是我们用什么的方法去认识这个世界。因此,哲学家是要把科学家已然完成的工作表达出来,并且告诉我们科学家为什么要这么说,揭示出科学家工作的根据和原则,以及科学家之所以要描述世界的这套方式或手段的正确性。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开始,到黑格尔为止,能超越培根、洛克、狄德罗甚至以往所有唯物哲学的一个特点。洛克认为,我们的观念主要来自外部的感觉,狄德罗后来加了一条,我们的观念来源除了外部感觉还有内部感觉,他驳斥唯心主义是一台发疯的钢琴,没人演奏,就能自动发声。他认为认识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不可能是主观自身的,钢琴没有人弹是不会响的,他说:“我不相信所有的唯心主义否认我们的认识要受到外部世界的条件,我也不承认唯心主义坚决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否则真是发疯的钢琴”。毋庸置疑,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和想法,都跟我们的外部世界有关,外部世界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的能够思想的客观基础,所以这不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争论焦点,他们的争论焦点在于:「如果我们的知识跟观念完全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刺激,那我们的思想中为什么会产生出除了这种刺激之外的其他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思想当中所形成的那套理论,观念,乃至于意识活动,与我们的外部刺激活动「并没有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那它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唯心主义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人不是机器,不是说你刺激我一下,我就很机械的反应一下,你刺激我两下,我反应两下,人的意志活动、观念的产生,它不可能完全直接的、一一对应于外部世界给我们提供的刺激,事实上,一些频繁的刺激恰恰会让你产生汹涌澎湃的反应,一个简单的刺激也会让你产生无数的想法。所以人一定是非常复杂的,带有人的主观意识的,带有人的思想观念的,甚至带有一些指导意向的反映,那这样的反映是哪来的,绝不是外部世界给我们的,唯物主义解释不了这个现象,所以唯心主义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说世界是由精神构成的,这是对唯心主义最脸谱化的一个说法。但唯物主义并不理解唯心主义到底在说什么,所以才会以他的想法去解读唯心主义的思想,狄德罗批评贝克莱说:“他们只意识到他们自己的存在,以及在他们自己的内部相继出现的感觉,而不承认别的东西:这种狂妄的体系只有瞎子才能产生得出来,这种体系说来真是人心跟哲学的耻辱,虽然荒谬绝伦可是最难驳斥,这种体系既公开又明白地陈述在克罗因主教贝克莱博士的三篇对话里”。这就是为什么哲学史上,唯物和唯心在对话的时候,唯心主义很少去驳斥唯物主义的原因,大的哲学家从来不说唯物主义错了,唯心主义是对的,只有唯物主义会说,唯心主义错了,唯物主义是对的。因此物质第一还是精神第一,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很无聊的(教科书除外),很多人乐此不疲的喜欢讨论这些无聊问题,因为你不可能绝对的说谁第一谁第二,这里不存在一个简单的回答,任何一个哲学问题都有一个条件限定,都有一个约束性的规定。这个规定告诉我们,你在一个什么意义上来说这个概念,或者你在什么意义上来提出这个问题,「如果你不在条件限定上来谈论一个问题,那可以说你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而正是以这种条件限定的方式,规定了我们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反思,这才叫哲学式的思考。前些日子慧田微信群里有人说,哲学家很扯淡,总是原地打转绕圈圈,总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云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必须要复杂化才能很容易的理解一个简单问题。所有刷爆朋友圈的心灵鸡汤都在告诉我们,世界就是Yes or No,他们把一切非常复杂的环境、条件、背景全部抹掉,煽动人们只要努力,就能XXX,只要坚持,就能XXX,只要不忘初心就能XXX……而这一切,只不过是重复的无聊+欺骗罢了。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都是“奴隶主义”从初中到大学的哲学课本都说,世界上只有两种看问题的方式,一种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是唯物主义的。两者相对立,非此即彼。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咱们都被写教材的糊涂虫骗了。事实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并非人类思考方式的全部,这只是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而且两者实质上也并不相对立。世界上还存在一种与它们都真正对立思考方式,那就是“心性主义”,这是咱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世界自身无法独立存在,是有依附性、依赖性的,在背后一定有一个本源、本质的东西在支撑它、控制它。形象一点说,就是认为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打工仔,有个后台老板在对它发号施令。世界的本源就是世界的老板。唯心唯物的相反之处仅仅在于,认为世界本源的属性是相反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的,而唯物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在认为这个世界是有老板的这点上,两者是相同的,差别只是在于认为老板的性别不同。既然整个世界都是要服从于自己的本源和老板的,那么人类当然更要服从世界的本源和老板。无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教导人要绝对的服从,服从于世界的本源和老板。唯有这个世界的本源和老板才具备绝对独立的主体地位。所以,也可说两者都是“奴隶主义”,在世界本源面前,人只能是奴隶。中国传统的心性主义则和唯心唯物主义都相反,从不认为这个世界背后还存在本源和老板。世界就是世界,它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中国人压根没有本源的概念,而只有自然的概念,最崇尚的是自然。这个自然和现代汉语中已经西化的自然有本质的不同,指的是自然而然的状态。自然而然就是他自己的本然,他自己本来就那样,不是受他之外任何实体的控制才那样,包含着独立和自由。心性主义认为世界是独立的,人也是独立的。人无需服从任何人之外的东西,而只须按自己的本性、心性去生活。世界自身就是老板,人人自身也都是老板。人的心性具备绝对独立的主体地位,是无条件独立和自由的。所以,以“唯心-唯物”范式为基础的西方教育都是“奴化教育”,教人去绝对服从,要么服从于精神实体,要么服从物质实体。而以心性范式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教育,都是老板教育,教育人人成为心性独立自由的个体,成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人。有人马上会跳起来,你在胡说吧,明明人家西方人才讲独立和自由,人家有自由主义哲学。相反,咱中国一直是封建专制,儒家思想是皇帝的统治工具,讲的“三纲五常”,要求人去做愚忠愚孝的奴才啊!要不是西方文化传进来,中国压根就不知自由为何物?将会一直生活在封建专制的魔爪之下。我要告诉你,这套说辞同样是基于糊涂教材的胡说八道。没错,现代的西方的确讲自由,古代的中国也的确有专制。但是,两个原因决定了现代西方的自由不是真自由,而古代中国的专制也非真专制。第一个原因是,现代西方的自由是“唯物主义”下的自由,也是“奴隶主义”下的自由。在这种自由中,你首先要绝对的服从,服从某种本源性的外物,然后才有自由。具备真正独立性主体地位的是这种外物,而非人自身。这个外物就是权利,人首先要服从的是权利,人是权利的奴隶。唯有权利才具备绝对独立的主体地位,人本身并不具备绝对独立的主体地位。人要获取独立和自由,必须要依附于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两块,一块是政治权利,一块是经济权利。为获取和保障政治权利,欧美人弄出以代议制为基础的民主制度。为获取和保障经济权利,欧美人弄出了资本主义。所以,西方人把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看成是自由本身。进而人称为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奴隶。美国这个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的模范国家,其民主和资本的奴役性愈发明显。国家大计被操纵在几个有钱人手中。而中国的专制则是“心性主义”下的专制。心性主义一直是中国人思维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础。尽管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的确有专制的需求,并且自上而下地搞专制主义教育,但也遭遇根深蒂固的心性主义的反抗,并没有动摇心性主义的基础。如果中国真的专制的,就不可能有一次次的农民起义。支撑这些农民起义的,就是顽强存在的心性主义思想,绝对独立、绝对自由的思想。第二个原因,中国的专制和西方自由都是后起的,都是自上而下的。这意味着,专制很难改变自身固有的心性自由的传统,真正渗透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自由也很难渗透到西方所固有的专制传统,而渗透都其社会最底层。专制在中国的出现是秦以后的事,之前中国一直是绝对心性自由的,那段历史非常漫长,可以追溯至至少10000年前。而自由在欧洲出现则更晚,最早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指责为何中国没有出现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的人,应该反问,为何西方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任何一次像样的农民起义;那些指责中国为何没有出现权利自由的人,应该反问,为何西方至今都未出现心性自由,而这才是真正的自由;那些指责中国为何中国没有出现唯物主义和科学思潮的人,应该反问,为何西方一直都未出现心性主义思想。(微信:新心性主义)
这个世界既是唯物的,又是唯心的。我认为叔本华说:世界是作为意志的表象。这条真理是对的。要精确理解这条真理是比较难的,但大概理解一下,还是很简单的。就是我们作为世界的观察者,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是一种经验,先验,直觉,乱七八糟都可以,反正不可能你看到一个苹果,你脑海中就真的有一个苹果,而只是在你的脑海中有这个苹果的象。这样,世界就是唯心的,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释一些心理症状,例如精神分裂,幻觉,等等很多。但是,要是没有观察者,不把我们的意志当一回事儿,那这个世界就是唯物的,你死了,地球还在转,或者管他呢。反正就这样了,如此,确实是他妈的唯物。所以说,唯物和唯心,只是一种理解方式的问题,这就是语言带给你的直觉上的不一样,这样便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纠葛。问题的关键不在唯物和唯心,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去探求的真理,这条真理是不是真的是真理。比如1+1=2,你就说他是真理,那其实真理不是这个,而是皮亚诺自然数构造,但你要说皮亚诺构造是真理,其实又不是,只是我们的语言的单一形式逻辑的成立是真理,于此一步步,扯淡。这个简单的例子简单的说明,语言是指月的手,啥事都不要太在乎,你要理解我表达的那层意思就好啦。那个“月”很重要。
高中教科书中的哲学只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入门,在阅读大量的哲学史类书后你会发现很难将哲学学说以唯物、唯心两类来划分,这种划分本身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内的分类方式。但是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某些方面便于人们理解和解释问题,同时唯物唯心孰对孰错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理论,这种辩证理论拒绝简单的一分法。因而不分对错,只分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心唯物主义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