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郑佳发台湾百度百科科

郑佳彪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郑佳彪简介
郑佳彪,人,汉族,1943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9月加入。
郑佳彪简历
历任机电设备成套局副处长、省物资局机关党委专职书记、省金属公司副经理。
郑佳彪逝世
吉林省省直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郑佳彪同志(享受副厅级待遇),因病于日在逝世,享年88岁。[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郑姓_百度百科
郑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为得姓始祖。郑姓在宋版《》中排名第七位。至2006年,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按人口排序,郑姓在中国大陆为第二十一大姓(在台湾地区是第十二大姓)。大陆郑姓人口约为936万,约占大陆总人口的0.78%。[1]
郑姓历史发展
郑,普通话读音作zhèng [ㄓㄥˋ],郑字 左边,郑,本来左边都是 “”字,“郑 ”字 在1955年后才被强制改为 “关” 字, 见图片 中 大陆的 字形 变化,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仍然用左边都是 “奠”字 。
郑姓起源始祖
1、源于,以国号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2]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
(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3]
2、源自。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4]
3、源自。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周穆王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4]
4、源于地名,以居邑名称为氏。出自古褒国附庸之邑南郑。韩哀侯灭了郑国后,郑国王族、国民逃迁至陕西汉中地区,以故国之名再建了一个小方国,史称南郑,并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郑氏。[5]
5、源于改姓而来:
①朝鲜族改郑姓: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第三代国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开始仿汉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郑氏。
②蒙古族改郑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蒙古族宝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郑氏、宝氏、李氏、吉氏等;蒙古族正讷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6]
③改姓郑姓:裕固族增斯恩氏,原称增斯恩氏、赠坷斯氏,因姓氏过于繁复,后多简化成汉姓为郑氏。
④改姓郑姓: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陈晟把《百家姓》中开始两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个姓氏分别让当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从此才有了郑氏。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氏的新成员。[7]
⑤满族改姓郑姓: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世居驽宜(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长白山区、占尼河(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郑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弼噜氏,亦称碧鲁氏、必禄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乌喇(今吉林永吉)、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8]
郑姓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郑姓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其中,山东郑姓源于邴地(今费城),为原郑国派驻人员的后代。
郑姓迁徙图
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四川、山西、山东、河北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动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徒迁。晋永嘉元年(307年)南迁始祖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后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郑庠次子郑昭为东晋龙骧将军,封开国侯,率兵入闽,称“入闽始祖”。
至唐末,中原南下福建移民,大批郑姓先民定居于福建,郑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
明末清初,郑成功抗清进入了台 湾。[10]
郑姓人口分布
时期,郑姓大约有75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97%,排在第二十位。福建为郑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河南、浙江三省,这三省郑姓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江苏、广东、江西、湖北等。中国郑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豫鄂两块郑姓聚集区。[1]
明朝时期,郑姓大约有1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1%,排在第十五位。浙江为郑姓第一大省,约占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这三省郑姓大约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中国郑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以浙江为中心的郑姓聚集区开始形成。[1]
如果说河南荥阳是郑氏的 前祖地, 莆田市就是郑氏的第二祖地[11]
。 全国郑氏有1000万人左右,福建姓郑的人有近200万, 主要居住在莆田、漳州等地, 尤其是莆田,还是最近几年的统计,莆田自古人多地少,很多外出和移民, 已经不包括莆田古代、近代、第六次人口普查前的外出和移民外地的莆田人,尤其是莆田仍然有35万多人姓郑, 可以说是全世界郑氏聚集最密集的地方。 西晋年间五胡乱华 ,八姓入闽时,郑姓始祖郑桓公的第40代子孙郑昭进入福建,迁居福州 侯官县,就是福州、永泰一带,成为郑氏的“入闽始祖”。 郑昭路经莆田时,喜爱莆田的水光山色,便把从河南带来的十二个祖坟迁葬在莆田 南湖山。
当代郑姓人口分布频率,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浙东 和福建莆田,浙东每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人以上。其次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东部、安徽中部、江苏中部、上海、吉林,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达到2.7-4.5人。密度最高的(2.7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9%,郑姓人口大约181万;0.9-2.7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1.6%,郑姓人口大约608万;不足0.9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2.5%,郑姓人口大约148万。郑姓在浙江、福建、台 湾,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上,这部分高比例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2.8%;在广东东部、湖南北部、赣鄂豫皖苏五省、山 东南部、四川大部、贵州北部、陕西南部、内蒙古中部、陕甘宁北部、东北三省,郑姓人口比例通常在0.5%-1.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34.9%;其他广大地区,郑姓人口比例不足0.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62.3%,其中人口比例在0.1%以下的部分占国土面积的25%。[1]
郑姓姓氏文化
郑姓郡望堂号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因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
又称高密国,西汉汉宣帝时改胶西郡置高密国,其
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辖境包括今山东胶州和潍坊一带。
东汉时期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关中、陇西地区,包括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西北部一带地区。
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
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
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242年)将原有的河南郡分出一部分设置荥阳郡,辖地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即郑地区。[1]
荥阳堂:以望立堂。
: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高密堂:以望立堂。
雍州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通德堂:史称北海相孔融敬重郑玄,在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称之为“通德门”,因以为堂。
博经堂:西汉朝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某一经,郑玄却力主博通诸经,因以为堂。
安远堂:汉宣帝执政时期,郑吉为侍郎,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后封为安远侯,派他卫戍西边国境,是为西域都护使。
郑姓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艺工三绝;文成一家。(上联典出唐朝,善画、好书、工诗,唐玄宗誉为“三绝”。下联典出宋朝,工文词,自成一家。)
古之遗爱;号为司农。(上联典出春秋,孔子称之为“古之遗受也”。下联典出东汉,官大司农,人称“郑司农”。)
家传诗教;系出荥阳。(上联典指东汉,为汉朝经学大师。下联典指郑氏望居荥阳郡。)
家传诗教;声响蓬莱。(此联为郑氏宗祠荥阳堂通用堂联。)
画荻欧母;乞巧采娘。(上联典出北宋欧阳修四岁而孤,其母郑氏守节教子。下联典出郑侃之女采娘乞巧日梦织女授其神针。)
尚书世禄;通德名门。(上联典自东汉,章帝赐尚书禄终其身。下联典自东汉郑玄,广开门衢,曰“通德门”。)
家著葩经;庭留松荫。(全联典出东汉郑玄,遍注群经。)
鄢陵世泽;心史家声。(全联典自南宋,著有《心史》。)
鄢陵世泽;司农家声。(全联典出东汉郑众,章帝时为大司农。)
一门尚义;九世同居。(此联为浙江省义门郑氏碑亭联元翰林学士禄帖木撰。)
五言通用联
书画留三绝;文史添五略。(上联典出唐朝郑虔,诗书画,号称“三绝”。下联典出南宋,著《通志》。)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全联典出清朝郑燮。“”之一,后辞官归里。)
石井满腔血;瀛台寸草春。(此联为清朝,题台湾省台南市郑成功祠联。)
合族源流始;同居发朝初。(此联为浙江省浦县郑氏宗祠“郑义门”同居碑亭联。)
荥阳绵世泽;秋浦振家声。(此联为安徽省莺山牌楼下村郑氏宗祠联。上联典出郑氏郡望。下联典出本支郑氏居住在秋浦河边。)
六言通用联
通德门联阀阅;尚书履响蓬莱。(上联典出西汉,为尚书仆射。下联典指东汉郑玄。)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清朝郑燮自题联。)
七言通用联
北战南征收宝岛;船来帆往下西洋。(上联典指明朝郑成功。下联典指明朝。)
名高艺苑何由怪;德感黄巾不入乡。(上联典指清朝。下联典指东汉郑玄。)
草随爱日生书带;兰及春风兆笔花。(上联典指东汉郑玄。下联典指西汉。)
威震西域封安远;学传北海集大成。(上联典出西汉,为安远侯。下联典出东汉郑玄,学说集汉朝经学之大成。)
三台道学传千古;六邑文章本一人。(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三朝旌表恩荣第;九世同居孝义家。(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孝友出张际之上;文章接吴宋以来。(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宋元明三朝赐命;忠孝义百世流芳。(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祈招诵歌,谏言忠直;灞桥风雪,诗思清新。(上联典出周朝。下联典出唐朝郑繁,为诗人。)
孝而忠,政事无非德行;义且节,巾帼亦是丈夫。(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看根石柯,桐树犹不朽;抚膳钟训,鼓器岂空存。(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昭代启孙谟,经文纬武;格言承祖训,移孝作忠。(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出通德之门,辉联阀阅;听尚书之履,声响蓬莱。(上联典指东汉郑玄。下联典指西汉郑崇,字子游。)
名列八忠,享累朝之血食;才称三绝,征御笔之亲题。(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翼子贻孙,济济居同九世;规曾矩祖,绵绵义尚一门。(浙江省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中庭”联。)
鲁岱风高,千古鹿山同景仰;潜溪泒衍,一环麟水足渊源。(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祖宗识远,知此青山独可家;诗礼恩深,宜其后世多佳士。(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谏草有千言,自信丹青能悟主;归囊只一拂,可知琴鹤亦妨人。(全联典出宋朝郑侠,曾以图谏神宗。)
义风弥振,喜鼎食钟鸣,犹是三朝旧绪;祖泽连绵,看蛟腾凤起,瑄鹰奕叶新纶。(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孝义首江南,允矣皇言,世世对物其弗替;俭素为礼本。大哉圣训,瞿瞿率履永无荒。(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诩景运在南都,望重伦扉,制诰千言宣德主;窜孤忠于西蜀,神归故里,馨香百世企师傅。(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派衍广文之裔,文子文孙,克绍薪传于此日;家垂经学之遗,学诗学礼,无忘庭训于当年。(此联为浙江省台州郑氏宗祠联。上联指唐朝郑虔,曾官广文馆博士。下联指东汉经学家郑兴、郑众父子和郑玄。
郑姓家谱文献
谱名编者编纂方式藏地  顺堂郑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郑显仁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衢州常山郑氏宗谱六卷郑明照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湖南资阳资阳郑氏族谱五卷郑山冈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湖南浏阳郑氏三修族谱六卷首郑兰芳等民国七年(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湖南浏阳郑氏族谱二十二卷,首卷上、中、下册郑幼陶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湖南资阳郑氏四修族谱七卷郑永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福建连江马鼻半山郑氏族谱一卷郑大敬、郑秉帮等清宣统三年(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福建省连江县档案馆
郑姓字辈排行
地域字辈福建泉州惠安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福建泉州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重庆永世长朝惜文兴大国昌天才开周泰宗明万代发湖北十堰德建明兴顺道隆华日昌湖北广水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四川赢征思虎国山经朝万天永在成加显首本后循环(以上,为部分郑姓字辈排行资料)
郑姓姓氏名望
《》收入了郑姓历代名人494名,占名人总数的1.09%,排在名人姓氏的15位;郑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31%,排在第12位;郑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23%,排在第18位。[12]
郑姓名望主要有:战国水利家,西汉大臣郑吉,东汉经学家郑兴、郑众、郑玄,北魏书法家,唐朝书画家和文学家郑虔、诗人郑谷、大长和国国君、宰相郑愔、郑珣瑜、郑馀庆、郑覃、郑朗、郑从谠、郑畋、郑延昌,宋朝史学家,元朝戏曲家郑光祖、郑廷玉,明朝航海家郑和,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清朝书画家兼文学家郑燮、物理学家等。[12]
(?-前771年),西周时郑国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弟。周幽王当政时,郑桓公预感到西周将亡,听从太史伯建议,于周幽王九年(前773年),部族、家属等东迁到雒邑以东,建立新郑国(都城在今郑河南省新)。犬戎攻破西周时被杀。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诸侯以国为氏,因此郑桓公被认为是姬姓郑氏始祖
姓名朝代生卒年籍贯主要成就春秋时期前757年-前701年河南  郑国第三代国君郑国战国生卒年不详  新郑水利家西汉?-前49年浙江绍兴将领,护鄯善以西南道使者[13]
郑玄东汉127年-200年山东高密经学大师唐代?-835年绛州翼城工部尚书,凤翔节度使郑虔唐代691年-759年河南荥阳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宋代1104年-1162年福建莆田史学家、目录学家[14]
郑光祖元朝生卒年不详山西襄汾杂剧家、散曲家清代1707年-1784年广东汕头湖广安襄郧兵备道郑板桥清代1693年-1765年江苏兴化诗人、画家清明民初1885年-1914年广东梅州民主革命义士郑作民民国1902年-1940年湖南新田国民党将领民国1883年-1937年河南柘城追赠陆军中将郑少愚民国1911年-1942年四川渠县抗日英雄现代1898年-1958年浙江温州社会活动家、作家
.苍南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史书》云:“以国为氏,源于姬姓。”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韩灭郑后,郑国幽公,子,鲁率族人东逃陈(淮阳)、宋(商丘)之间的一小城---启封故城避难,后裔思念先人缅怀郑国,便以国为氏,姬姓改郑姓。”
.世界郑氏网[引用日期]
《一统志》云:“南郑,古褒国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
《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云:”蒙古族宝里吉特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统治下的博勒和部;正讷鲁特氏,以地为姓。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中华姓氏网[引用日期]
《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云:满族济礼氏,世居驽宜、长白山区、占尼河等地;郑佳氏,祖先为汉族,后被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族,后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满族弼噜氏,世居叶赫、乌喇、扎库木、黑龙江沿岸等地。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世界郑氏网[引用日期]
.央视网[引用日期]
.苍南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柯桥日报[引用日期]
李玉安.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邓丽君,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中国河北省邯郸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女歌手之一。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开始其演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电视连续剧《晶晶》同名主题曲于台湾成名。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1974年以《空港》一曲奠定其日本演艺事业基础。1...
粉丝总排名第位
获奖 0 次,提名 0 次&&&&获奖效率值:0%
个获奖演员中
找个明星来PK:
或者看看他们:
获得各奖项数值对比
相关奖项知识
以上图表基于2015年8月前的数据统计。对于有异议的信息(如年龄、血型、影片等)可完善相应词条内容,以对数据进行改善和质量提升。
邓丽君,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中国河北省邯郸大名县,中国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女歌手之一。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邓丽君之歌——》,开始其演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电视连续剧《晶晶》同名主题曲于台湾成名。70年代初期以《》、《》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1974年以《》一曲奠定其日本演艺事业基础。1980年当选台湾金钟奖首位最佳女歌星,80年代初期先后受邀于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举行个人演唱会。80年代中期于日本开创流行唱法与日本传统演歌相结合的全新音乐形式,年间,先后以《つぐない》、《爱人》、《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三次获得日本有线大赏和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荣誉。1987年起呈半隐居状态,1989年宣布除慈善义演外不再公开表演。日,邓丽君病逝于泰国;同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追认授予邓丽君“金针奖”;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日本有线大赏、日本唱片大赏先后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1996年,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2007年,邓丽君成为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大众音乐殿堂”表彰者。
日,邓丽君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1953年6月,邓丽君随家人迁往台东县池上乡,次年迁移至屏东县眷村。1959年,邓丽君随家人移居至台北县芦洲市,就读于台北县芦洲市芦洲国民小学,表现出音乐和表演天赋。1961年,邓丽君接受启蒙老师李成清的歌唱指导。1962年,邓丽君随“九三康乐队”四处慰问演出。1963年,邓丽君参加“中华电台”全台黄梅调歌唱比赛,以《访英台》击败众多年长选手,获得比赛冠军 。1964年,邓丽君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 。1965年,邓丽君就读台湾金陵女子中学。1966年,邓丽君接受台视《艺文夜访》节目访问并献唱歌曲,首次与听众见面;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正声公司歌唱训练班,以第一名成绩结业;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夺得冠军。1967年,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首次于电视节目中表演。
台湾宇宙唱片时期1967年,邓丽君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台湾宇宙唱片公司;9月,邓丽君推出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正式开始职业演唱生涯。1968年4月,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音乐场所登台演唱,创造连续数月满场的纪录;以平均每三个月两张唱片的出片速度推出多张唱片。1969年,邓丽君出演台湾宇宙唱片公司出资拍摄的音乐题材电影《谢谢总经理》 ;为台湾首部连续剧《》演唱主题曲;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赴新加坡做慈善义演;应邀主持台湾电视始上首档带状节目《每日一星》 。1970年1月,邓丽君被白花油公司以及香港《华侨日报》选为“慈善皇后” ;7月,邓丽君与凯声歌唱团赴香港演唱一个月;10月,邓丽君与合作拍摄个人第二部音乐题材电影《》 。东南亚(香港)丽风唱片/台湾乐风唱片时期1971年2月至1972年8月,邓丽君在东南亚展开为期一年半的巡回表演,演唱会地点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 ,并与丽风唱片公司正式签约。1972年2月,邓丽君第二度当选香港工展会“白花油义卖皇后” ;邓丽君歌迷俱乐部“青丽之友会”于香港成立 。5月,邓丽君访问东南亚各地唱片公司、报社二十余处 ;7月,邓丽君主演舞台剧《西厢记》;12月,邓丽君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1973年1月,邓丽君赴美修读英文,赴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 ;6月,邓丽君赴新加坡国家剧院出席“远东十大巨星晚会” ;7月,邓丽君主演舞台剧《唐伯虎点秋香》;9月,邓丽君第二度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11月,邓丽君与日本渡边经纪公司签约,并与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合作发行唱片。日本宝丽多唱片/香港宝丽金唱片时期1974年,邓丽君正式赴日发展,3月1于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推出首张 日语单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不论今宵或明天》) ;4月,邓丽君首度赴金门劳军;于东南亚出演《女记者》等三部舞台剧;10月,邓丽君以第二张单曲《》,打破宝丽多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唱片销量纪录 ,并获得“日本音乐祭银赏”;11月,邓丽君凭《空港》一曲,从日本乐坛700余位新人中脱颖而出,获得1974年度“日本唱片大赏新人歌手赏”,同时获得“新宿音乐祭铜赏”、“银座音乐祭热演赏”。1975年,邓丽君加盟香港唱片公司 ,5月,发行“岛国之情歌”系列专辑第一集《岛国之情歌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 ;8月,邓丽君于录制香港首档艺人专题电视节目《邓丽君电视特辑》 ;9月,举行马来西亚巡回演出;10月,邓丽君于日本推出第三张单曲《雪化妆》,获“新宿音乐祭新人赏”、“东京电视日报十大歌星赏”及“东京音乐祭银禧大赏”。 1976年3月,于香港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 ;邓丽君香港歌迷会正式成立;7月,邓丽君于日本新宿举行个人演唱会 ;11月,邓丽君率丽星歌剧团赴马来西亚巡回演出。1977年4月,邓丽君于东京新桥市民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 ;6月,邓丽君返台录制台湾首档艺人专题节目《邓丽君特辑》,以《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夺得日本东京歌唱大赛冠军;《あなたと生きる》夺得日本“电视放送赏”;7月,再度于香港利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 ;以《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于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典礼上成为香港首届“”得主;于东京新桥举行个人演唱会;在日本发行唱片累计达20张。1978年2月,邓丽君于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展开巡回演出 ;7月底,邓丽君于日本川崎产业文化会馆举行个人大型演唱会,获台湾员警广播电台“雪中送炭奖” ;9月,邓丽君应台视之邀,友情客串电视剧集《天涯常念旧时情》 ;三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入选香港首届“”;《东京夜景》获得日本“正顽张中赏”。1979年2月,邓丽君因“假护照”事件离开日本乐坛,赴美国留学,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 ;4月,邓丽君于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多伦多等北美城市举行个人演唱会 。8月,邓丽君马来西亚歌迷会成立;三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两张唱片获得“金唱片奖”。1980年3月,邓丽君获得台湾“最佳女歌星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歌手 ;5月受邀于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登台,成为首位于此献艺的华人歌唱家,获纽约市长授予的“金苹果”胸针 ;7月巡演至于洛杉矶、三藩市等地;10月于举行大型演唱会,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第四度踏足香港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创下华语演唱会连演场次纪录;11月出席台湾;12月推出的粤语专辑《》,获得“白金唱片奖”;12月底赴东南亚举行巡回演唱会。1981年1月,邓丽君获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于印尼灌录80首印尼语歌曲 ;获台湾第五届电视金像奖“最受欢迎女歌星奖”及“最佳女歌星奖”,成为首位得到双重荣誉的艺人;3月,邓丽君分别在台北“迪斯角”、台中“联美”、高雄“喜相逢”等场地举行个人演唱会 ;4月,邓丽君于东南亚巡演,于香港利舞台第五度举行个人演唱会,以7天9场再次创下华语演唱会的场次纪录 ;5月,邓丽君受邀与李季准首次合作主持台湾金钟奖颁奖典礼;6月,邓丽君于台湾高雄举办“何日君再来”慈善义演晚会;8月,邓丽君返台录制大型劳军义演节目《君在前哨》特辑;于香港出席“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五张大碟同时获得“白金唱片奖”,打破香港历届白金唱片纪录。1982年1月,邓丽君于香港举办5场个人演唱会,为在此举办演唱 会的首位华人女歌手,演唱会投入资金达1000万港币,首场演唱收益用于慈善捐助 ;2月,邓丽君赴马来西亚举行个人演唱会;1982年3月,邓丽君作为颁奖嘉宾出席金钟奖颁奖典礼;5月,邓丽君开始投入古典诗词专辑《》的策划工作 ;同期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后成为双白金唱片,另有三张大碟获得“金唱片奖” ;7月,邓丽君获台湾“热心公益演艺人员奖”;10月,邓丽君受邀于香港拍摄《邓丽君特辑》。1983年2月,专辑《》正式发表,是华语流行乐坛第一张以古诗词谱曲的专辑 ,同期接受美国新泽西电台访问;2月底邓丽君受邀于赌城举行个人演唱会,成为首位在此签约演出的东方女歌手 ;3月,邓丽君与张帝合作,再度主持台湾金钟奖;5月,香港宣布邓丽君自1975年起在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唱片销量累计达500万张,创下华人歌手唱片销量纪录 ;推出第二张粤语专辑《》,是其在港台地区推出的第109张专辑(不包括EP及日语专辑),面市不久即成为白金唱片 ;12月29日,邓丽君举办以香港红磡体育馆为首站的“15周年巡回演唱会”,成为于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演唱会的首位女歌手,创下香港红勘体育馆首次连续演出6场、6场观众满座、观演人数达10万人以及香港演唱会最高票房纪录 。1984年1月,邓丽君在台北市立体育馆举办两场“十亿个掌声--邓丽君15周年巡回演唱会” ,来自台湾、英国、美国的百余家杂志、广播电台对演唱会进行全程报道及现场转播;1984年1月底,邓丽君巡回演唱至新加坡和吉隆坡。日本金牛宫唱片时期日,邓丽君于日本金牛宫唱片公司以单曲《つぐない》(《赎罪》)正式复出日本乐坛,单曲迅速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3月,邓丽君当选“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7月,邓丽君凭借单曲《つぐない》夺得日本上半年度之“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冠军 ;邓丽君四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8月,邓丽君日文单曲《つぐない》升至日本有线榜第1名,停留榜内近12个月,创下日本乐坛历史纪录 ;9月,邓丽君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留学,进修欧洲古典声乐,留学期间婉拒英国皇家阿尔波特音乐厅的演出邀请;12月,邓丽君以《つぐない》击败及众多日本歌手,夺得“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荣誉,成为双料冠军,同时获得“日本演歌大赏最佳单曲赏”、“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最优秀歌星赏”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つぐない》位居1984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1985年1月,邓丽君于新加坡接受《》电话专访 ;2月,邓丽君日文单曲《爱人》发表。1985年4月,邓丽君接受《》杂志国际日文版专访;5月20日至8月9日期间,邓丽君日文单曲《爱人》创下日本有线点播榜连续14周冠军和唱片排行榜上连续10周冠军的双项纪录 ;12月15日,邓丽君于日本东京大会堂举行“One & Only”个人大型演唱会,黄牛票价达30000日元,座无虚席,演唱会所得收益全数捐出 。截至1985年12月底,《爱人》以919370次,领先对手20万次的有线点播次数再度打破日本有线点播榜的纪录 ,蝉联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双料冠军,成为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中第一位连续两年夺得冠军的歌手 ;12月底邓丽君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以亲身设计的中国唐代美人杨贵妃造型出场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つぐない》和《爱人》在1985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排名中分列第2位和第4位 。1986年春节期间,邓丽君受邀于台视推出新年特别节目《与君同乐》与国内观众见面 。2月推出的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在日本流行,7月邓丽君夺得上半年“日本有线大赏”冠军;《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日本有线榜第1名长达半年之久,第三度刷新日本有线榜历史纪录;邓丽君第三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双料冠军,创下日本歌坛历史纪录 。“日本唱片大赏”因其不是日本人,连续两年不为其颁奖,在日本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最终于这一年授予邓丽君“金赏” ;12月底邓丽君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 。1986年,邓丽君当选美国《》“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之一,成为唯一同时获得两项荣誉的亚洲歌手。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1986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2位 。1987年1月,邓丽君于香港发表国语专辑《》 ;6月,邓丽君于日本发表日文单曲《别れの予感》(《别离的预感》)。为避免歌唱事业对哮喘病和肾病造成不利影响,邓丽君继续穿梭于日本、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的同时,于事业黄金期逐渐淡出公众视线,除推出唱片作品及出席公益慈善演出外,邓丽君停止作品宣传及商业演出活动,呈现半隐居状态,开始欧洲旅居生活 ;12月,邓丽君以《别れの予感》第四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1987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1988年1月,邓丽君日文单曲《恋人たちの神话》(《》)发表 ;《别れの予感》有线榜停留时间68周,最高名列第1位;6月,邓丽君应邀出席日本第17届;国语专辑《偿还》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7月,邓丽君以《别れの予感》获得上半年“日本有线大赏”冠军 ;10月,邓丽君定居修养于香港赤柱佳美道18号别墅,停止推出国语专辑,隐退华语乐坛。截止1988年,邓丽君共有17张唱片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10张唱片获得香港“金唱片奖”;1988年12月,邓丽君获“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最优秀歌星赏”,第五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别れの予感》位居1988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1989年2月,邓丽君应香港亚视台长之邀出席亚视“烟花照万家”直播汇演 ;7月,邓丽君日文单曲《香港~Hong Kong~》(《香港》)于日本发表 ;10月,邓丽君专程赴日本成田机场澄清病故传言;于巴黎录制日文单曲《涙の条件》(《泪的条件》);11月,邓丽君于日本电视台演出“日本出道15周年特别节目”,并举行“爱的15周年”答谢演唱会。1990年,邓丽君为调养身体和放松身心,进一步减少歌唱活动,生活重心移往法国 。1990年5月,邓丽君因急性肾脏炎住院治疗;专辑《90ベストコレクション-涙の条件》获“金唱片大赏”。1991年2月,邓丽君发表日文单曲《悲しみと踊らせて》(《》);3月,邓丽君自费返台赴金门劳军;12月,邓丽君受邀出席日本第42回“红白歌合战 。1992年2月,邓丽君于中华电视台接受陈月卿及李艳秋专题访问; 5月,邓丽君发表日文单曲《爱の阳差》(《爱的阳光》);6月,邓丽君在巴黎纪念会中与众人合唱《》;9月,邓丽君应香港亚视台长之邀,由法国返港出席“”选美总决赛。1993年1月,邓丽君于香港电视台接受专访;3月,邓丽君赴港作亚洲电视“龙门阵”特别访问嘉宾;5月,邓丽君受亚视台长之邀出席亚视台庆活动,发表日文单曲《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12月,邓丽君作为颁奖嘉宾出席第26回“日本有线大赏”,并献唱四首大赏曲目。1994年6月,邓丽君带病返台参加庆祝陆军官校70周年庆“永远的黄埔”纪念晚会;10月,邓丽君于香港出席“双十庆典大会”,与合唱《》 ;11月邓丽君中日文双语单曲《夜来香》于日本发行;12月,邓丽君婉拒日本“红白歌合战”的第四度邀请,希望把机会留给新人;12月30日,邓丽君因重感冒伴随支气管炎导致呼吸困难于泰国清迈兰姆医院住院治疗。1995年春节期间,邓丽君返台与家人团聚;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治疗感冒伴随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难。
日16时许,邓丽君因长期感冒未愈伴随支气管炎引起哮喘发作,由于交通堵塞延误救治时间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过量,致使脑部重度缺氧和心脏停顿,于泰国清迈兰姆医院接受近45分钟的全力抢救,17时30分许,邓丽君被证实错失有效救治时机以致抢救无效逝世,终年42岁 ;5月11日,邓丽君遗体搭载泰航633客机运抵台湾 ;日,颁发象征最高荣誉的“华夏一等奖章”表彰其艺术贡献 ;5月19日,李登辉特颁“艺苑扬芬”挽额表彰其歌唱成就 ;5月23日,侨委会颁发“华光奖章”表彰其海外演艺荣誉 ;5月28日,台北第一殡仪馆举行邓丽君公祭仪式;邓丽君安睡于可保遗体50年完好的水晶铜制棺木之中,灵柩获覆盖国民党军旗、党旗,安葬于台北金宝山“(邓丽君墓园)” 。日,成立 ;香港乐坛追认授予邓丽君“” ;11月25日,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12月1日,日本有线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有线功劳赏”;12月31日,日本唱片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年底日本《日刊时报》根据全国各地卡拉OK点唱数据做出“日本卡拉OK点唱十大演歌”统计报告,邓丽君日语代表作《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别れの予感》、《つぐない》位列其中,分列第1位、第3位和第5位,成为有多首作品入榜的歌手 ;同年,邓丽君专辑《Super Selection》获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1996年,台湾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邓丽君专辑《Recollection~追忆~》获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日,邓丽君日文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作为唯一非日籍歌手的演唱作品入选“”,位居第16位;1998年4月,邓丽君获选《》“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第19位,成为榜单排名最高的文艺界人士。1999年,邓丽君演唱的《》位居“香港20世纪十大中文金曲”评选活动榜首 ;邓丽君获选马来西亚《》“华语流行歌坛世纪100人”第1名;同年邓丽君被写入《百年歌坛巨星》一书。2001年7月,《忘不了inoubliable邓丽君最后录音》纪念专辑正式发行;日,香港天文学家杨光宇以邓丽君的英文名Teresa Teng为“小行星42295号”命名。2003年1月,香港 电台借颁发“金曲银禧荣誉大奖”,表彰为香港乐坛发展做出努力的25位音乐人,邓丽君作为非香港人士入选其中 。2007年,邓丽君作为首位非日本籍歌手入选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日本大众音乐殿堂”。日,邓丽君入选由南方报业传媒和《》举办的“改革开放30年30位风云人物”评选活动 ;12月17日,由《》协同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联手缔造的中国娇子新锐榜揭晓,邓丽君当选“30年十大中国骄子”之一 。2009年,中国网举办“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活动,评选分文学、影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曲艺、文化学者8类,共192位候选人,邓丽君以850万余票的得票数位居榜首 ;同期邓丽君当选凤凰网“60年国家标志人物”之一 ;2009年,邓丽君日语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和《つぐない》入选“大日本歌谣史--昭和50名曲”,分列第5和第20位。2010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邓丽君被多家知名的华文媒体评选为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日,在台湾高雄开馆 。日,邓丽君被美国CNN评选为“过去50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之一。日,邓丽君获选为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名人馆代表 。日,邓丽君入选“30人30歌30碟”活动三份榜单 。日,在北京开馆。 日,邓丽君在台湾“辛亥百年最受尊敬女性”评选中荣获第7名,文艺界第1名 。日,邓丽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获选为“中华民国建国百年金曲”榜首。在日本2011年发布的“日本女性卡拉OK爱唱的女歌手”统计报告中,邓丽君在日本60岁以上女性中受欢迎度位列第1名,50至59岁女性中受欢迎度位列第2名 。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
举办时间演唱会名称1975年9月马来西亚个人演唱会1976年3月香港利舞台个人演唱会1976年7月新宿 ルイードにてライヴ·コンサート1976年11月马来西亚个人演唱会1976年12月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演唱会1977年4月新桥 ヤクルトホールにてファースト·コンサート1977年7月香港利舞台个人演唱会1978年2月马来西亚巡回演唱会1978年2月新加坡个人演唱会1978年7月日本川崎文化会馆个人演唱会1978年9月香港利舞台个人演唱会1979年4月美国洛杉矶圣他莫尼卡会堂演唱会1979年4月美国旧金山美生堂演唱会1979年4月加拿大温哥华美妙戏院演唱会1979年4月加拿大多伦多奥其弗中心演唱会1980年7月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唱会1980年7月美国三藩市共济会厅演唱会1980年7月美国洛杉矶音乐中心演唱会1980年10月台北国父纪念馆慈善演唱会1980年10月香港利舞台个人演唱会1981年2月台北狄斯角个人演唱会1981年3月台中联美个人演唱会1981年3月高雄喜相逢个人演唱会1981年4月香港利舞台个人演唱会1981年4月新加坡国家剧院演唱会1981年6月何日君再来义演晚会1981年8月台中清泉岗君在前哨演唱会1982年1月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个人演唱会1982年1月台北狄斯角个人演唱会1982年2月马来西亚吉隆坡个人演唱会1983年1月台北狄斯角个人演唱会1983年2月美国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会1983年12月菲律宾巡回演唱会1983年12月15周年巡回演唱会1985年12月日本东京NHK大会堂One&Only演唱会1989年11月日本TBS爱的15周年答谢演唱会1981年4月泰国曼谷个人演唱会1981年12月新加坡海皇歌剧院个人演唱会1983年10月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个人演唱会1981年4月新加坡香格里拉演唱会
上映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1969谢谢总经理谢君仪, , 19711973、王菲
参演电视剧
首播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1978梅凤云, , 周思源
日,邓丽君于台北中山堂中正厅为济助菲律宾震灾举办的义演义卖大会上献唱,义卖中邓丽君唱片一套卖得一万一千元。日,邓丽君于台北中正堂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12月9日,邓丽君赴新加坡参加慈善义演 。日,邓丽君参加香港工展会为“救童助学运动”义卖活动,获得“慈善皇后”头衔 。日,邓丽君于港九明爱中心举行慈善义演。日,邓丽君参加芙蓉青年商会义唱晚会。日,邓丽君赴新加坡参加“歌乐飘飘慈善晚会”义唱,为残废儿童救济基金募集筹款。日,邓丽君于新加坡参加 “远东十大巨星慈善晚会”,演出4场,筹集坡币40万元,用作贫寒学生奖助学金。日,邓丽君于日本川崎产业文化会馆举行大型演唱会,将演唱所得收入捐出用于慈善 。日,邓丽君于国父纪念馆举行演唱会,6日将全部演出收入150万元捐赠“自强基金会” ;10月15日,邓丽君为香港仁济医院筹款举行义演一场,收入捐赠医院基金会。日、29日,邓丽君在新加坡国家剧场举行演唱会,29日为慈善场, 门票的收入将尽悉充作国家剧场基金,以赞助文化活动。1981年6月,邓丽君在台湾高雄举办“何日君再来”慈善义演晚会。1982年1月,邓丽君于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演唱会,首场收益用于慈善捐助 ;同年12月初,邓丽君参加香港“欢乐满东华”慈善晚会。1982年8月,邓丽君捐助16万台币用于修建泰北回莫村水塔,引进饮水系统。、16日,邓丽君在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及一间大型夜总会演出2场,其中一场为当地一间慈善机构筹款。日,邓丽君于台湾主持“反盗版反仿冒”公益晚会,并捐出20万元支持活动 ;日,邓丽君于日本东京NHK大会堂举行“One & Only”个人大型演唱会,黄牛票价达30000日元/张,所得收益全数捐赠慈善机构 。1986年9月,邓丽君赴港参加“白金巨星耀保良”慈善义演。1987年6月,邓丽君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公益金”义演;同年8月22日,邓丽君于香港为日本电视台NTV慈善节目 “24时间テレビ「爱は地球を救う」”卫星放送献唱;同年邓丽君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 。1988年8月,邓丽君返台参加“光辉的八二三”义演晚会。日,邓丽君作为“神秘嘉宾”出席香港无线“星光熠熠耀保良”慈善晚会,为保良局义演筹款 。1991年7月,专程赶赴香港参与亚视“爱心献华东”赈灾节目,作为特别慈善表演嘉宾募集筹款 。1992年8月,邓丽君赴“日本广岛和平音乐祭”义唱 。1993年3月,邓丽君于台中清泉岗基地举办“永远的情人”义演晚会。日,邓丽君带病赴日本仙台市宫城会馆参加“仙台音乐祭”义演;同年11月邓丽君带病拍摄香港亚视公益节目“今日爱心睇真D”的爱心单元外景部分。日起,邓丽君位于香港赤柱的故居对外开放一年,门票收入除扣除基本日常营运开支外,其余用于慈善事业 。日,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在香港成立首间名为“甜蜜蜜新生咖啡店”的邓丽君主题咖啡店,咖啡店聘请精神病康复者为服务生,每年提供30至40名培训名额,为精神病康复者创造就业及工作训练机会 。2010年5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以邓丽君名义召集周杰伦、梁静茹、王心凌、蔡幸娟、张靓颖、羽泉等歌手于5月8日、14日分别在台北和成都举行“但愿人长久-邓丽君金曲慈善演唱会”,演出收入300余万台币捐献给青海玉树地震、台湾八八水灾,用作灾后重建 ;6月13日,为纪念邓丽君逝世15周年,内地及香港300位歌手聚首香港,倾情演出“邓丽君交响梦慈善金曲演唱会”,演出收益用于慈善事业 ;8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为四川省简阳市修建希望小学捐赠善款 。日,邓丽君的哥哥邓长富以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的名义向日本东北受灾人民捐钱100万台币;同年5月,邓丽君生活音乐馆将门票收入和观众善款,捐赠给天使之家,以帮助那里的孤儿。 日,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于台北小巨蛋举办“追梦—永远的邓丽君“纪念音乐会,并将200万台币捐给公益团体 ;5月19日,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携手嫣然天使基金于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追梦—巨星耀北京 邓丽君60纪念演唱会”,门票收入捐助嫣然基金会北京天使医院治疗唇颚裂病童使用 ;12月21日,由香港邓丽君歌迷会主办的“邓丽君追梦60慈善演唱会”在香港新光戏院大剧场举行,演唱会的所有收益全部捐赠慈善机构香港哮喘会,用于哮喘病公益事业 。日、3日,单紫宁在邓丽君曾举办演唱会的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邓丽君纪念演唱会缅怀偶像邓丽君,演出部份收益用于慈善捐助 ;5月7日,山东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纪念邓丽君公益慈善演唱会”,善款用于建立一所以邓丽君命名的“希望小学” 。日,“何日君再来 名曲·交响·邓丽君”慈善公益演奏会在大东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演出收入捐出帮助社会弱势族群;5月8日,王菲录制成隔空对唱单曲的邓丽君生前绝唱《清平调》全球发行,该曲日后所获版税全数捐赠公益团体 ;5月23日,由日本涉谷公会堂 、读卖新闻、邓丽君逝世20年追悼音乐会执行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邓丽君纪念演唱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演唱会部分收益捐给日本东北大震灾复兴委员会。
影视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1971香港十大最受欢迎影星 《歌迷小姐》获奖音乐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2011中华民国建国百年金曲 第1名
《月亮代表我的心》获奖2011辛亥百年最受尊敬女性获奖2010美国CNN-过去50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获奖2009 中国建国60周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获奖2009大日本歌谣史--昭和50名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获奖2009
大日本歌谣史--昭和50名曲
《つぐない》 获奖2009新中国60年标志人物
获奖2008 改革开放30周年30风云人物
获奖2008《南方周末》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经典歌曲
《甜蜜蜜》获奖2007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日本大众音乐殿堂表彰者
获奖2003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银禧荣誉大奖 获奖1999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华语流行歌坛世纪100人获奖1999
美国《时代周刊》 20世纪百大最具影响力艺人
20世纪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第1名
《月亮代表我的心》 获奖1998《天下杂志》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获奖199820世纪中感动全日本的歌曲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获奖1996 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
《Recollection~追忆~》
台湾金曲奖-特别贡献奖 获奖1995
第37回日本唱片大赏—特别功劳赏获奖1995
第28回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有线功労赏
第28回日本有线大赏-有线功労赏获奖1995 第17回
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
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
《Super Selection》获奖1990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 《90ベストコレクション-涙の条件》获奖1988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上期 グランプリ赏《别れの予感》获奖1988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优秀スター赏
《别れの予感》
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楽赏
《别れの予感》获奖1988
第十一届 白金唱片奖 《偿还》获奖1987 第十届
金唱片奖《我只在乎你》获奖1987
第20回日本有线大赏-20周年特别期待赏 《别れの予感》
第20回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楽赏 《别れの予感》 获奖1986
美国《TIME》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手获奖1986
第28回 日本レコード大赏-金赏《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获奖1986
第19回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优秀スター赏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获奖1986
第19回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グランプリ赏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获奖1986
美国《TIME》世界七大女歌星
十大中文金曲—CD镭射大奖
《偿还》获奖1986
日本有线大赏-大赏《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获奖1985第18回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上期 审查委员会最优秀赏《爱人》 获奖1985第18回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上期 优秀スター赏 《爱人》 获奖1985第18回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优秀スター赏 《爱人》获奖1985第18回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グランプリ赏
《爱人》获奖1985第18回
日本有线大赏-ベストヒット赏
《爱人》获奖1985第18回
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楽赏
《爱人》获奖1985第18回
日本有线大赏-大赏 《爱人》获奖1984 第八届 白金唱片奖 《邓丽君15周年》
获奖1984 第17回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上期 优秀スター赏《つぐない》获奖1984 第17回
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楽赏 《つぐない》
获奖1984 第八届 白金唱片奖
《TERESA TENG GTEATEST HITS/VOL.3》获奖1984 第八届
白金唱片奖《淡淡幽情》获奖1984 第17回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优秀スター赏
《つぐない》获奖1984第10回
日本演歌大赏-ベストヒット赏
《つぐない》获奖1984第17回
日本演歌大赏-ベストヒット赏
《つぐない》获奖1984 第17回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グランプリ赏《つぐない》获奖1984 第17回日本有线大赏-大赏
《つぐない》
日本有线大赏-大赏《つぐない》获奖1984
白金唱片奖
《漫步人生路》
获奖1983第七届
白金唱片奖
《演唱会现场录音》获奖1983第七届
白金唱片奖
《淡淡幽情》
获奖1982台湾热心公益演艺人员奖获奖1982第六届
金唱片奖 《水上人》获奖1982第六届
金唱片奖 《爱像一首歌》获奖1982第六届
金唱片奖 《岛国之情歌第七集——假如我是真的》获奖1982 第六届
白金唱片奖《岛国之情歌第五集——爱情更美丽》 获奖1981第五届 白金唱片奖 《一封情书》 获奖1981第五届 白金唱片奖 《原乡情浓》获奖1981第五届 白金唱片奖 在水一方》 获奖1981第五届 白金唱片奖 《势不两立》获奖1981第五届 白金唱片奖 《TERESA TENG GTEATEST HITS》获奖1980第四届 白金唱片奖
《岛国之情歌第六集——小城故事》获奖1980第四届 白金唱片奖
《甜蜜蜜》
获奖1980第一届 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 《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获奖1979 第三届白金唱片奖《岛国之情歌第四集——香港之恋》 获奖1979 第三届白金唱片奖《岛国之情歌第五集——爱情更美丽》获奖1979 第三届金唱片奖《一封情书》获奖1979 第三届金唱片奖岛国之情歌第三集——丝丝小雨
获奖1978第二届金唱片奖 《TERESA TENG GTEATEST HITS/VOL.2》获奖1978第一届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小村之恋》获奖1978台湾员警广播电台—雪中送炭奖获奖1978正顽张中赏
《东京夜景》获奖1978第一届
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 获奖1978 第8回日本歌谣大赏-放送音楽赏
《あなたと生きる》 获奖1977日本东京歌唱大赛冠军
《あなたと生きる》获奖1977 第8回 新宿音乐祭-新人赏
《雪化妆》获奖1975第4回
东京音乐祭-银禧大赏获奖1975东京电视日报-十大歌星赏
《雪化妆获奖1975 第2回
银座音乐祭-热演赏
《空港》获奖1974第7回
新宿音乐祭-铜赏 《空港》 获奖1974第16回日本レコード大赏-新人赏
获奖1974 日本音乐祭-银赏《空港》获奖1974第7回
新宿音乐祭—审査员特别奨励赏
《空港获奖1973
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获奖1972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获奖
邓丽君是华人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仅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在文化领域里影响了华人社会;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个文化符号(人民网评) 。邓丽君是华语流行歌坛第一位具国际影响力的歌手,她的外形也暗合了传统中国女性婉约温柔的特质(《燕赵都市报》评) 。她代表着一种自由创作的声音,流行歌曲开始真正是一种来自非政治性、非传统性的自由创造(崔健评) 。对于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早期开发,邓丽君的音乐无疑起到了发凡启蒙的作用(金兆钧评)。邓丽君是中国乐坛独树一帜、不可磨没的杰出艺术家(李谷一评) 。邓丽君的音乐是对中华民族音乐的一种新的诠释;她的歌曲用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徐沛东评) 。她的演唱吸取了中国民间歌曲和民间戏曲注重咬字、讲究韵味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一种委婉动人、清新明丽、优美流畅、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 。她的嗓音温婉、圆润,很有特色,几乎听不出有任何换气的地方,她可以在没有鼻音的状况下唱出连续的高音。她的咬字非常清晰,音色又细又柔 。邓丽君的歌声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渗入人的心底,让人有共通的、深入浅出的感觉(左宏元评) 。邓丽君的歌很有中国韵味,这种韵味是汉语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它文化的音乐特色(龚琳娜评) 。她以情带声,以声带情口语化的演唱风格,自然,亲切;可以说邓丽君是华语乐坛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董文华评) 。邓丽君值得传承的地方就是她那没有人能取代的歌唱色彩的精髓,她是国宝级的人才(戴思聪评) ;她是中国人的骄傲(秦勇评) 。她是演艺圈的“传奇”(李宗盛评) 。邓丽君坚持走民族化的艺术道路,把众多中国民歌和中国古典诗词介绍到了世界各地,介绍给了广大的海外华侨。她为创立民族化的声乐艺术做出了贡献,并在国际歌坛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王昆评) 。对于中国文化的意蕴来讲,她已经不是一个歌手,其歌艺成就已超越流行音乐的范畴与层次(于丹评) 。她以柔美动人的歌声和令人心醉的情歌广泛吸引了众多地区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如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大英百科全书》评)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即是形容她音乐的广泛流传性(BBC中文网评) 。
名称地址(邓丽君墓园)台湾省金宝山筠馆(邓丽君纪念馆)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邓丽君纪念文物馆台湾省高雄市鼓山区河西一路邓丽君出生地纪念园区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顶田路9邻37号甜蜜蜜新生咖啡店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港铁尖东站35号邓丽君音乐生活馆北京市前门台湾文化商务区内邓丽君(北京)主题音乐餐厅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东街街台湾街邓丽君(上海)主题音乐餐厅上海市安龙路759号邓丽君(重庆)主题音乐餐厅重庆市南坪后堡邓丽君(武汉)主题音乐餐厅武汉市武汉区临江大道中华路邓丽君(南京)主题音乐餐厅南京市中山路300号邓丽君音乐花园桂林市愚自乐园皇家美萍酒店1502号套房泰国清迈市
名称地址邓丽君像台湾省金宝山筠园邓丽君铜像新北市芦洲区捷运芦洲站邓丽君(上海)衣冠冢与纪念像上海市青浦区福寿园邓丽君(揭阳)衣冠冢与纪念像广东省揭阳市人民政府邓丽君雕像台湾省台北市邓丽君雕像香港屯门邓丽君巨型雕像广东省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邓丽君塑像台湾省高雄市邓丽君纪念文物馆 邓丽君(香港)蜡像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邓丽君(上海)蜡像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邓丽君(武汉)蜡像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邓丽君(北京)蜡像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
时间类型名称作者/出版社1995年传记和画册《永远的邓丽君》广州花城出版社《情碎邓丽君》亢进、聂波/漓江出版社《何日君再来邓丽君传奇生涯》成都出版社1996年《テレサ·テン没後一周年追悼展》日本朝日新闻出版社《追忆のテレサ?テン―ともに歩んだ9年间の日々》(単行本)西田裕司/サンマーク出版《テレサ?テンが见た梦―华人歌星伝说》(単行本)平野久美子/晶文社1997年《邓丽君之梦》平野久美子(日)著张正薇高琦智译/尚登出版有限公司《美丽与孤独—和邓丽君一起走过的日子》西田裕司(日)著龙翔译/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8年《一代歌后—邓丽君》于立行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0年《邓丽君逝世5周年纪念画册--邓丽君香港故居》TNT2003年《但愿人长久邓丽君典藏纪念集》普金传媒2004年《邓丽君画传》师永刚,昭君,方旭著/作家出版社《私の家は山の向こう―テレサ?テン十年目の真実》(単行本)有田芳生/文艺春秋《邓丽君全传—邓丽君逝世十周年典藏纪念版》师永刚昭君编著/明报出版社《邓丽君私房相册》师永刚编/联经出版《邓丽君私家相册》(大陆版)师永刚,楼河编着/作家出版社《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邓丽君》思君编/东方出版社《但愿人长久典藏纪念册》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普金传播《邓丽君香港故居纪念册》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普金传播《情迷邓丽君》林慧美,潘蔚能/知出版《邓丽君私家相册·典藏本》师永刚,楼河编著/作家出版社《邓丽君梦的延续(TeresaTengLoveandPeace)》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普金传播《邓丽君逝世十周年纪念特辑》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2006年《十亿个掌声邓丽君传》邓丽君文教基金会/邓丽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普金传播《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邓丽君第十年的真相》有田芳生(日)著郭丽兰译/普金传播2007年《私の家は山の向こう―テレサ?テン十年目の真実》有田芳生/文艺春秋《纯情歌姫―テレサ?テン最後の八年间》铃木章代/角川书店2010年《邓丽君画传》(修订版)师永刚,昭君,方旭著/作家出版社《邓丽君全传》师永刚,楼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年《何日君再来:邓丽君》卜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绝响—永远的邓丽君》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策划姜捷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绝响—永远的邓丽君》(大陆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策划姜捷著/现代出版社2014年《恰似你的歌声》陈彧/中国财富出版社1996年小说和散文《テレサ?テンの真実―悲剧の歌姫、国境を越えた爱》宇崎真、渡辺也寸志/徳间书店1997年《邓丽君的真实世界》宇崎真(日)、渡边也寸志(日)著魏裕梅译/台湾先智1998年《香草美人邓丽君》窦应泰/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世纪的怀念—邓丽君》其中/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年《在旅途中遇见邓丽君》刘晓莹/东森媒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悲情歌后邓丽君》云潇/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何日君再来》平路/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十亿人的思念》贵州文化音像2005年《怎能遗忘邓丽君》庄奴口述,杨曦冬编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歌迷小姐—邓丽君成名史》正翔、琼雄/作家出版社《十亿人的掌声》长春出版社2013年《恰似你的温柔—永远的邓丽君》岸芷汀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01年曲谱《中国语で歌おう!―カラオケで学ぶ中国语まるごとテレサ?テン编》ファンキー末吉、古川典代、ウェイウェイウー、五星旗/アルク2004年《初级者のためのやさしいテレサテンの歌ピアノ曲集》松山祐士(编集)/ドレミ楽谱出版社《甜蜜蜜二胡演奏邓丽君演唱的歌曲选》陈义明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邓丽君演唱歌曲集》湖南文艺出版社编/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邓丽君金曲钢琴曲集:在水一方》许乐飞/湖南文艺出版社《同一首歌:邓丽君金曲100》孟欣编/现代出版社2007年《风华绝代:邓丽君歌曲精选》楚弦、心遇/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年《流金岁月邓丽君:钢琴恋曲》许经燕编/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国语で歌おう!决定版テレサ?テン编》古川典代编/アルク2009年《初级者のピアノ曲集やさしいテレサテンピアノ曲集》松山祐士(著,编集)/ドレミ楽谱出版社2010年《邓丽君专辑》赵志军/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最爱邓丽君:简谱》卓锦炎、卓锦汉卓著出版社《最爱邓丽君:钢琴弹唱谱1》《最爱邓丽君:钢琴弹唱谱2》2012年《一番日本语菁华:邓丽君的经典日文老歌》王帅/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小城故事—邓丽君经典歌曲钢琴精选珍藏集》付旻/春风文艺出版社2013年《甜蜜蜜—邓丽君怀旧歌曲选》陈丽梅/百花文艺出版社《邓丽君金曲200首》诗茵/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又见邓丽君—歌曲精选》现代出版社
时间名称歌手/作者1995年《星愿》张学友、钟镇涛、毛阿敏、齐豫、齐秦、童安格等《新小城故事》戴军1996年《そして…めぐり逢ぃ》(对唱)五木宏(日)、邓丽君 2002年《我只在乎你》(对唱)成龙、邓丽君2003年《君在何方》李烁2005年《永远的巨星》纪秋铃《再回来片刻》《美丽的倩影》《怎能遗忘邓丽君》2006年《何日君再唱何日君再来》高原、庄奴2010年《一见你就笑》(对唱)王力宏、邓丽君《别れの予感》(对唱)夏川里美(日)、邓丽君 《空港》(对唱)秋元顺子(日)、邓丽君《时の流れに身をかせ》(对唱)村上哲也(日)、邓丽君 《ふるそとはどこですか》(对唱)BEGIN(日)、邓丽君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王静、刘岩 2011年《テレサの羽根》en-Ray《忘れないで~time to say goodbye~》《星空の彼方で》《君と远く离れていても》2012年《回来吧 Teresa》李烁《这一句,我爱你》石峄《再见邓丽君》邓雅之2013年《君再来》李烁2014年《君不见》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小丽》庄奴 2015年《清平调》(对唱)王菲、邓丽君《我心甜蜜蜜》庄奴
时间名称艺人1995年《星愿》张学友、齐秦、许茹芸、齐豫、毛阿敏等《星愿》谢采妘《菲靡靡之音》王菲《告别的摇滚—纪念邓丽君专辑》轮回、 黑豹、 唐朝、 郑钧 、臧天朔等1996年《梦ふたり Dream》五木宏(日)《爱ふたり Love》《千言万语》王晓南《怀念邓丽君金曲》卓依婷1997年《小提琴恋曲—千言万语》孙毅2002年《邓丽君经典歌曲钢琴专辑》袁静娜《旧梦难寻》许乐、陈洁丽2003年《一水隔天涯》陈洁丽《君在何方》李烁《风华再现 何日君再来》费玉清《邓丽君金曲—器乐传奇》群星《九月的故事》黄红英《初次尝到寂寞》2004年《蓝—Teresa‘s BLUES》王晓南《演奏邓丽君经典名曲》贺云《君再来》刘罡2005年《在水一方—怀念邓丽君》黑鸭子《芳华18-邓丽君纪念专辑》芳华十八《邓丽君10周年纪念专辑》纪秋玲《君心我心》强子2006年《禅茶 闲情听茶》群星《我们唱邓丽君》羽·泉《我爱邓丽君》张靓颖《君再来Ⅱ》童丽《君心似我心》黑鸭子2007年《醉人心声》李梅《甜蜜蜜2007邓丽君金曲交响音乐会》容祖儿《君自天上来—纪念邓丽君辞世十二周年群星特辑》群星 《男色》曾子2008年《Harmonica Sound of Hong Kong》Robert Bonfiglio(美) 《永远的怀念—邓丽君》辛小红《君心我心—邓丽君纪念专辑》全璟璟 《笛子—漫步人生路》群星 《十亿掌声》徐雯《君再来Ⅳ》童丽《小城故事—邓丽君古筝纪念专辑》刘乐 《芊芊君歌》杨曼莉 《黑钢琴 淡淡幽情》李嘉 2009年《君心似我心》仟仟《邓丽君名曲串烧》戴妮 《回到过去—邓丽君金曲二胡版》黄江琴 《十亿掌声2》徐雯《十亿掌声3》《在水一方》《一个小心愿》常安《初次尝到寂寞》李烁《真爱过关》李一凤《怀念邓丽君之歌》卓依婷2010年《只爱邓丽君》赵四海《邓丽君—永恒的钢琴名曲》郑佳《名琴·邓丽君》姜小鹏 《淡淡幽情—邓丽君钢琴纪念专辑》群星《思君集》黄荟《君再来V》李思思《Sing Teresa Live in Hong Kong》陈洁丽《vocalist 4》徳永英明(日)《デュエット&ベスト新生》夏川里美、秋元顺子、村上哲也、BEGIN等2011年《テレサの羽根~ふたつめの伝说~》en-Ray《难忘的旋律—难忘邓丽君》张平福 《永远的怀念—邓丽君》藤原成喜(日)《婧听君音》蔡婧2012年《惜·君》刘惜君《靡靡之音》何芸妮《别样邓丽君》陈瑞 《再见邓丽君》邓雅之《Bianca Sings Tess》胡琳《佳人曲》刘紫玲《樱花之旅》陈佳《彩云归来时—纪念邓丽君逝世十五周年交响演唱会》陈洁丽2013年《君心》张伟文《君再来Ⅵ》童丽《流淌的歌声—邓丽君歌曲集》梦之旅 2014年《情浓邓丽君》群星《君不见》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淡淡幽情》杨曼莉《奥斯卡钢琴演奏邓丽君金曲》杨道火
纪念演唱会
时间名称地点(机构)/人员2001年 《怀念邓丽君金曲演唱会》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2003年《永远的邓丽君 – 见证台湾40年的歌唱岁月》台北市立国乐团《邓丽君纪念演唱会》日本巡演《邓丽君诞辰50周年演唱会》日本朝日电视台2005年《怀念邓丽君演唱会》蔡依林、梁咏琪、动力火车等《纪念邓丽君巡回演唱会》台湾、新加坡、上海、广州等地《彩云何处飞—纪念邓丽君逝世10周年演唱会》澳门中乐团/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纪念邓丽君10周年演唱会》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邓丽君逝世十周年—倾城怀念演唱会》香港巡演 《思君十年—邓丽君金曲演唱会》全国巡演2006年《永远的邓丽君—经典金曲演唱会》西安人民剧院《十亿个掌声—邓丽君经典金曲全球巡回演唱会》全球巡演2007年《怀念邓丽君经典演唱会》全国巡演《梦圆北京—邓丽君经典歌曲情景演唱会》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永远的邓丽君—情歌金曲演唱会》上海影乐轻音乐团 《邓丽君金曲交响演唱会》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容祖儿、沙宝亮等《邓丽君金曲回顾演唱会》广州中山纪念堂/张靓颖2008年《乐坛风云50年—邓丽君之夜》香港亚洲电视台《邓丽君光华再现演唱会》香港长弓音乐文化中心《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经典演唱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永远的邓丽君·记忆中的歌声—邓丽君经典金曲全球巡回演唱会》全球巡演2009年《百乐跨越时空演唱会》美国洛杉矶PALA 大赌场《泰国歌坛追念邓丽君—邓丽君永远的魅力》塔尼斯·苏卡瓦、Dao Jai等《君心我心—纪念邓丽君云顶慈善演唱会》马来西亚云顶云星剧场《我只在乎你—邓丽君经典情歌演唱会》天津大剧院《十亿个掌声邓丽君纪念演唱会》北京保利剧院《邓丽君金曲演唱会》沈阳中华剧场《今夜想起你—邓丽君金曲回顾演唱会》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 《最爱邓丽君》澳门美高梅金殿《但愿人长久—永远的邓丽君经典金曲巡回演唱会》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君在天国十五周年倾城怀念》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2010年《但愿人长久--邓丽君金曲群星慈善演唱会》周杰伦、梁静茹、王心凌、张靓颖、羽泉等《原乡情浓—永远的邓丽君 海峡两岸明星演唱会》全国巡演《爱像一首歌—永远的邓丽君 庄奴经典作品演唱会》全国巡演《邓丽君交响梦慈善金曲演唱会》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在水一方—纪念邓丽君香逝十五周年情景演唱会》中国邓丽君歌友会《我只在乎你—邓丽君金曲交响音乐会》北京保利剧院 《邓丽君金曲跨年演唱会》上海新影轻音乐团《邓丽君经典金曲亚洲巡回演唱会》上海全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明月知我心—纪念邓丽君15周年演唱会》马来西亚吉隆坡2011年《邓丽君交响之夜》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聆听永远的经典—邓丽君金曲演唱会》全球巡演《甜蜜蜜—邓丽君经典金曲演唱会》全国巡演《邓丽君金曲演唱会2011亚洲巡演》亚洲巡演《千言万语—邓丽君经典金曲演唱会》全国巡演《邓丽君音乐节》安徽大剧院《邓丽君经典歌曲上海演唱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12年《邓丽君金曲新年演唱会》北京音乐厅《十亿个掌声—邓丽君经典金曲演唱会》全国巡演 《何日君再来—邓丽君经典金曲演唱会》全球巡演《甜蜜蜜的2012—邓丽君经典情歌演唱会》全国巡演 《邓丽君60周年诞辰全球巡回演唱会》全球巡演《典藏邓丽君金曲演唱会》上海人民大舞台2013年《追梦-何日君再来》台北小巨蛋/周杰伦、梁静茹、张靓颖、萧敬腾等《追梦-巨星耀北京》北京首都体育馆/王菲、羽泉、张靓颖、彭佳慧等《追梦-永远的邓丽君》北京人民大会堂《邓丽君追梦60慈善演唱会》香港北角新光剧院大剧场《甜蜜蜜—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演唱会》北京音乐厅2014年《我只在乎你纪念邓丽君60周年演唱会》广州海心沙《纪念邓丽君公益慈善演唱会》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ATV星级演唱会》香港亚洲电视《伊馆君再来》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天籁永存—亿万歌迷怀念邓丽君演唱会》上海公益基金会/费玉清、孟庭苇等《纪念邓丽君诞辰61周年全球巡回演唱会》邓丽君文教基金会 《中华之音再现邓丽君演唱会》新西兰奥克兰市天空城剧院 《我只在乎你—再现邓丽君金曲演唱会》悉尼州立剧院 2015年《又见邓丽君亚洲巡回演唱会》亚洲巡演《再现十亿个掌声—邓丽君62周年诞辰纪念演唱会》全国巡演《东京邓丽君纪念演唱会》日本涉谷公会堂《如果能许一个愿 邓丽君20周年虚拟人纪念演唱会》台北小巨蛋《永远的邓丽君 邓丽君20周年纪念演唱会》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何日君再来 纪念邓丽君逝世20周年演唱会》美国大西洋城
纪念音乐会
时间名称地点2002年《忘不了—邓丽君纪念音乐会》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2003年《邓丽君诞辰50周年音乐会》台北纪念公园《邓丽君纪念音乐会》香港地区2005年《缅怀一代歌后邓丽君交响音乐会》北京音乐厅/中国电影乐团《邓丽君逝世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四川锦城艺术宫2006年《永远的邓丽君—邓丽君纪念音乐会》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2007年《邓丽君永远的歌—纪念音乐会》成都艺术中心2013年《天涯共此时—邓丽君金曲新年音乐会》顺德演艺中心《但愿人长久—邓丽君金曲音乐会》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追梦—永远的邓丽君纪念音乐会》北京管乐交响乐团2014年《十亿个掌声—纪念邓丽君主题音乐会》天津西岸艺术馆《我只在乎你邓丽君金曲大型交响音乐会》中国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邓丽君2014世纪金曲新年交响音乐会》中国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甜蜜蜜—纪念邓丽君中秋音乐会》北京音乐厅《“声”命大型多媒体音乐会》全国巡演2015年《金色年代台湾梦 风华绝代 向世纪天后致敬》台北市中山堂
纪念音乐剧
时间名称地点/人员1998年《漫步人生路》香港地区2000年《星愿系我心》香港地区2002年《但愿人长久—邓丽君传奇音乐剧》台北市立社教馆2010年《爱上邓丽君》全球巡演/中国松雷·蝶之舞音乐剧剧团2013年《月亮代表我的心—怀念邓丽君》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马来西亚音乐剧团2014年《》(修排版)全球巡演/李盾、卓依·马可尼里、王静等2015年《感受邓丽君》香港屯门大会堂
纪念舞台剧
时间名称地点(机构)/人员2001年《小城故事》邓丽君文教基金会2005年《感受邓丽君》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2007年《ーミュージカル何日君再来》日本日生剧场2010年《甜蜜蜜》上海美琪大剧院2013年《恋人たちの神话》日本东京三越剧场/锦织一清2014年《邓丽君》马来西亚云顶云星剧场
时间类型名称地点(机构)2008年画展《再见!我的爱人—纪念邓丽君逝世13周年主题展》上海熏依社画廊2013年《邓丽君画展》全国巡展1996年社会活动《星愿》台湾2010年《邓丽君逝世15周年纪念会暨心缘行动》香港屯门《寻找邓丽君传人》香港海外邓丽君艺术研究会《无限爱·邓丽君》上海《穿越时空—爱上邓丽君》上海世博会台北馆2011年《邓丽君纪念歌曲大赛》环球爱心教育基金会2014年《永远的邓丽君—20周年纪念香港歌唱大赛》香港2010年研讨会《邓丽君15周年纪念研讨会》台湾《邓丽君现象研讨会》上海《华语金曲30年——淡淡幽情·向邓丽君致敬》广州2012年《邓丽君文化影响力大家谈》北京2013年《邓丽君学术研讨会》上海2014年《邓丽君文化研讨会》广州1996年特展《邓丽君逝世一周年追悼展》日本2003年《邓丽君生平文物展》全国巡展2004年《永远的情人》台北2005年《テレサ·テンよ永远に》日本《邓丽君逝世十周年文物展》台湾巡展《忘不了邓丽君文物展》香港2006年《永远的邓丽君博品展》日本2007年《邓丽君纪录展》香港2009年《邓丽君珍藏展》香港2013年《追梦-永远的邓丽君特展》台北《我们的邓丽君》香港2014年《追梦—邓丽君特展》全国巡展
时间类型名称拍摄机构/人员1995年电视特辑《永远的怀念》CTS(中国台湾)2010年《一代巨星邓丽君》2015年《永远的情人纪念邓丽君专辑》1995年《哀悼テレサ·テン》TBS(日本)2000年《テレサ·テン逝世5周年》2001年《テレサ·テン逝世6周年》2003年《テレサ·テン歌の人生》《テレサ·テン风の传说》2008年《テレサ·テン名曲コレクション》2011年《アジアの歌姫テレサ·テン》《苏る昭和の歌姫伝说》2012年《怀念テレサ·テン》2014年《昭和は辉いていたァジァの歌姬テレサ·テン》1995年《テレサ·テン物语》NHK(日本)2002年《TeresaTengForever》2013年《日本の名曲人生、歌がある~テレサ·テン~2013》《SONGSテレサ·テン》2014年《日本の名曲人生、歌がある~テレサ·テン~2014》2009年《テレサ·テン名曲秘话と波澜の生涯》朝日电视台(日本)2012年《歌谣ドキュメントテレサ·テン》2005年《テレサ·テン12メモリーズ》BS日テレ(日本)2015年《アジアの歌姬テレサ·テン 没后20年メモリアルコンサ一ト》《テレサ·テン没后20年热唱映像を一举大公开》2011年《中华情 再唱邓丽君》 CCTV(中国)《常驻芳华·邓丽君》2012年《又见邓丽君》《十亿个掌声·邓丽君》《邓丽君演唱会》2013年《一路星光·邓丽君》《中华情风华绝代—邓丽君》《追梦巨星耀北京—邓丽君60周年纪念演唱会》2014年《风华绝代·邓丽君》《淡淡幽情·邓丽君》2015年《中华情千古相思邓丽君之夜》1996年纪录片《邓丽君的一生》TTV(中国台湾)1995年《美丽的传说》ATV(中国香港)2005年《倾城怀念邓丽君》2011年《香港·倾城怀念》2005年《何日君再来—邓丽君十周年祭》凤凰卫视(中国香港)2010年《何日君再来—邓丽君15周年祭》2008年《不死传奇·邓丽君》TVB(中国香港)1995年《怀念邓丽君》TCS(新加坡)2005年《最后十年テレサテンの世界》TBS(日本)2006年《テレサ·テン彷徨歌姬-艺能界50年史》2013年《テレサ·テン生诞60年》《生诞60周年たつぶり闻かせす魅惑の30曲》2014年《テレサ·テン19回目の命日》2004年《歌伝说テレサ·テンの世界》BS日テレ(日本)2006年《テレサ·テンを歌った少女》2012年《甦る歌姫テレサ·テン日本を爱した歌と心》2015年《テレサ·テン没后20年メモリアル》1995年《テレサ·テン物语》朝日电视台(日本)2004年《テレサ·テン日本从艺30年》2007年《13回忌伝说の名曲诞生秘话~テレビ朝日》2015年《没后20年不灭の歌声テレサ·テンのすべて》《テレサ·テン歌声は永远に》NHK(日本)2007年《邓丽君香飘过海峡》CCTV(中国)《永远的邓丽君》《邓丽君的传奇人生》《台湾万象—重寻邓丽君》《永远的歌后—邓丽君》2008年《怀念邓丽君》《喜爱邓丽君的那些人》《走遍中国—邻家小妹邓丽君》《中国文艺—传奇人物邓丽君》2010年《永恒的传奇邓丽君》2011年《这些年那些人-邓丽君》《爱的传奇·邓丽君》《常驻芳华·邓丽君》2012年《永远的邓丽君》《中国文艺—情迷邓丽君》《寻找邓丽君之根——中国·大名》新华社(中国)1997年电影《梦用絵の具见果てぬ梦のピンク?テレサ·テン?》NHK(日本)2007年电视剧《テレサ·テン物语~私の家は山の向こう》朝日电视台(日本)2011年微电影《初登场》陈国富2012年音乐节目《永远邓丽君》湖北广播电视台2015年《听·说邓丽君》湖北广播电视台
时间类型名称发行地(机构)1995年邮票《永远的邓丽君》格林纳达1996年《华人歌星邓丽君》朝鲜《再见我的爱人》图瓦共和国2003年《但愿人长久—邓丽君艺术人生纪念》中国邮政《但愿人长久—邓丽君传奇音乐剧》台湾邮政2005年《邓丽君逝世十周年典藏纪念》香港邮政《邓丽君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本邮政2009年《心思心意》香港邮政2010年《永远珍爱邓丽君》台湾中华邮政《歌星邓丽君》马里共和国2012年《著名歌星邓丽君》几内亚比绍2015年《邓丽君》台湾中华邮政1998年纪念卡《地铁与你漫步人生路》MTR地铁2005年《邓丽君逝世十周年纪念电话卡》台湾《邓丽君电话卡》中国卫通2006年《纪念邓丽君电话卡》中国联通2007年《何日君再来邓丽君电话卡》中国联通2005年纪念表《邓丽君纪念表》瑞士爱其华表业2008年音乐笔《十亿个掌声的天籁—邓丽君》环球音乐2010年人物公仔《给明天的甜美回忆》台北花博会2014年黄金唱片《1314 邓丽君 JustBeginning 只是开始》环球音乐1998年影音制品《演歌の花道》ニュートーラス2000年《コンサート?ライヴ》日本宝丽多唱片《メモリーズ星愿》2002年《テレサ?テンフォーエヴァー》2003年《邓丽君1976年利舞台演唱会》邓丽君文教基金会《邓丽君1982珍贵影像》《1985年邓丽君日本东京NHK演唱会》《1983年邓丽君15周年香港巡回演唱会》《1982年伊利沙伯体育馆演唱会》《邓丽君的1978 香港篇》2004年《邓丽君我只在乎你精选卡拉OK》《テレサ?テンメモリアルTV~今、甦るテレサ?テン~》日本环球唱片2005年《テレサ?テン歌姫伝说》ジェネオン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2006年《歌伝说テレサ?テンの世界~アジアが生んだ歌姫~》日本环球唱片2009年《テレサ?テンDVD-BOXアジアの歌姫》《邓丽君5DVDINONE精装典藏影音风华组》邓丽君文教基金会2011年《成长日记 何日君再来》《翩翩飞舞 难忘的邓丽君》《邓丽君演唱生涯双经典--花博留影和邓丽君15周年香港演唱会》《邓丽君演唱生涯双经典--花博留影和十亿个掌声演唱会》2013年《永恒纪念特别企划双DVD》2014年《邓丽君演唱生涯精选双经典》
又是一个下雨天
邓丽君金曲选2
想你想断肠
三联生活周刊--邓丽君二十周年祭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each(i, item) 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繁体维基百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