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arm cortex a17 a531.3ghz

当前位置 & &
& MT6595完整参数曝光:高通你颤抖了吗?
MT6595完整参数曝光:高通你颤抖了吗?
14:00:14&&作者:
编辑:鲲鹏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3]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ARM Cortex各系列处理器分类比较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ARM Cortex各系列处理器分类比较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38|
上传日期: 09:17: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ARM Cortex各系列处理器分类比较
官方公共微信国民老公王思聪同款:联想17TV到手评测!_最数码科技论坛_太平洋电脑网最数码论坛
国民老公王思聪同款:联想17TV到手评测!
最数码小弟
贡献52, 距离下一级还需148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对于许多上班族而言,朝九晚六,每天回家卸下一身疲惫之后,偷闲之余,电视就成了众多白领享受视听的装备之一。早期的电视因为受制于广电的限制,只能看一些中央与卫士频道。随着电视逐渐的发展,智能电视成为了目前最受年轻人喜爱的主流电视。&&&&&&&智能电视在操作上比传统电视稍微复杂,但是其内容更为丰富,可以提供更多的片源,不管是直播还是点播,可以直接上网,无需另外缴纳数字电视费。智能电视出现打破了广电垄断的形式,成本更低,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今天小编评测的是一款联想旗下的新一代4K智能电视——17TV。小编拿到手的型号是50S9I,是一款50英寸4K分辨率的智能电视。17TV是联想与百视通成立的合资公司——想家科技(武汉)有限公司。17是“一起”的音译。So也可以理解是一起TV。非常温馨的一个名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17TV的价格。在这个50寸4K普遍5000+的时代,17TV以3499的价格刷新了大家对于50寸4K电视价格的认识。如此便宜的价格,究竟怎么样?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详细评测下~!至于什么是真假4K。以及4K的一些知识,小编在这里就不再普及了,想必大家一定了解的足够多了。17TV配置17tv50i主要参数处理器:联发科&MT5861CPU:双核&ARM&Cortex-A17&1.3GHzGPU:Mali-450&MP4RAM:2GB&LP&DDR3内存ROM:4GB&eMMC屏幕:4K极清,120Hz刷新率面板:LGD&屏幕操作系统:阿里云OS外观&&&&&&&17TV的外观是由奥运祥云火炬设计原班人马操刀设计。一改以往人们对“黑电”这个品类产品的黑色外观认知,在背板大量的运用了浅木色的外壳,仿布艺材质的纹理给人些许新意。香槟色的金属支脚,超窄的边框外加香槟色的外框,不管是挂在墙上还是放在电视柜上都显得十分大气!金属支架底部的17TV标志。超窄的边框壁挂孔在屏幕的左侧,有电源线的理线带。非常简单但是非常实用的东西。机身背面的下方就是17TV的核心!内置一颗MTK&A17的处理器!支持H265硬解。&&&&&&&接口方面,17TV给大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接口,包括一个SD卡槽,一个USB3.0接口,一个USB2.0接口,HDMI1.4/2.0各一个,支持AV,有单独的音频线,一个网络接口,并且带着传统的天线接口。这么多的接口完全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17TV的支架采用了4枚螺丝固定保证了其稳定性。多功能开机键。17TV的开机键的设计类似于摇杆手柄,其具有音量加减,换台以及开关机的功能,非常实用。遥控器,17TV的遥控器包装是与螺丝等配件装在一起的。十分好辨认。&&&&&&&17TV的遥控器采用了蓝牙4.0链接。并且带有三轴陀螺仪与体感功能。可以当鼠标与手柄来用,也可以实现拖动的功能。功能齐全。遥控距离最长10米远。&&&&&&&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让17TV的遥控器拥有最佳的握持手感。拿在手里非常容易操作。常用的返回键方健健与音量键设计在下方,不常用的菜单键与HOME键在上方。遥控器采用了两节五号电池进行供电。要比纽扣式的更容易更换。开机体验17TV开机画面非常温馨。一起欢乐,一起感动,一起发现。这不就是看电视的初衷么~~17TV首次开机连接网络后需要更新一次系统,更新数个软件。就连遥控器也要更新一次~~.更新完毕后,我们来设置一下地区,屏幕保护等等。&&&&&&&17TV的系统采用了基于阿里云的操作系统,“三明治”式的UI界面是联想智能电视的一大亮点。“电视直播、VOD在线以及智能应用”三个界面的加入简单、直接、高效的提升了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度。17TV在屏幕顶端的应用做了一定的优化,比如一键天气查询、虎妈模式、语音搜索、系统优化等。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开机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安装应用~~哈哈!用过智能电视的应该都懂得。目前所有的智能电视都不支持直播功能。需要我们自行安装可以观看直播的软件。17TV自带的应用商店里并没有这些软件,所以我们需要自己下载至优盘中,插到电视上进行安装。这里坤坤安装了四款软件,分别是当贝市场,高清直播,网速测试与屏幕检测。&&&&&&&首先我们来安装一下网速测试工具。来测试一下17TV的无线接收能力。官方宣传17TV的无线是2*2&MIMO双天线的。接受能力更强!所以理应能达到带宽极限的。&&&&&&&小编家的网络为50M的光纤。最高下载速度7M左右。路由器是**2。测速结果是7.7M/S左右,达到了50M带宽的极限速度,由此可见17TV的无线接受能力非常强悍!当贝市场~~你懂得~!!各种直播软件里面都有的。屏幕检测&&&&&&&作为一台电视,最重要的就是屏幕了。一块优秀的屏幕可以做到几乎无漏光/没有漏光,色彩艳丽,显示效果清楚。小编在这里使用了屏幕测试软件进行测试。&&&&&&&首先进行的是亮暗点测试。我们也可以拿来当做色彩测试。17TV的这块RGB真4K屏幕发色非常准确。小编这台没有任何的亮暗点。灰阶测试:17TV的表现能力非常不错。残影测试:17TV采用了刷新率为120HZ的屏幕,顺利的通过了残影测试。没有任何残影。漏光测试:小编到手的这台,在屏幕的左下角有一小块区域有不算很明显的漏光,仅此一处。正常使用中无法感觉到。属于正常范围内。屏幕色彩检测:17TV在各颜色的显示中过度十分自然。表现非常优秀。屏幕方面小编给17TV的得分是90分。各项测试均非常棒,除了有一点点漏光,但是不会影响正常使用。音响测试&&&&&&&说完了屏幕,作为一台电视第二重要的,就是音质了。17TV内置了Soundbar音响,搭配杜比与DTS音效。输出的音质非常棒。&&&&&&&外放音量,一般来说,客厅中看电视70分贝就足够了。17TV在音量50%的设置下,音量达到了100分贝以上!再往上调节就非常大了。个人建议在使用过程中音量不要超过50%点播片源与娱乐性&&&&&&&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点播的片源与17TV娱乐性。17TV的系统中整合了百视通、爱奇艺、阿里等视频资源。对于最新的影视作品大都都可以搜索到。小编在搜索柯南的时候,竟然有国语版最新,真的是非常良心!令小编惊奇的是,《V字仇杀队》竟然也可以直接观看。这必须点个赞~!&&&&&&&由此可见17TV内容并不欠缺,但是缺点是资源的清晰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不少影片都是高清或者是超清的,更清晰的1080p以上资源却并不充足。作为一台4K电视,4K资源也是少之又少。对于小编这种喜欢看动漫的死宅来说,很多动漫搜不到那感觉真的很不爽~~&&&&&&&但是细心的小编在应用商店里发现了“哔哩哔哩动画”,宅男宅女的福音啊~~哈哈哈~!弹幕走起~~&&&&&&&除了网络点播资源。17TV还支持直接读取优盘/移动硬盘中的视频/音频进行播放。最高支持H265编码的视频。小编选择了一个关于迪拜的4K视频,TS格式,市场不到两分钟,大小655M的演示片进行播放。17TV的4K屏幕终于发挥出了他本有的本质,清晰度非常棒!178度的可视角度,不管在哪里看,都是最清晰的。&&&&&&&经小编的测试,17TV支持.MP4/.ts/.MKV/.avi/等主流的4K视频格式的播放。这还要得益于内置的A17处理器,支持H265硬解码!要知道小编的I7处理器在播放一些4K视频时,CPU占用可以达到70%之多。这实在是太神奇了。&&&&&&&娱乐方面,17TV的遥控器内置三轴陀螺仪与体感功能,配合17TV中的游戏APP,让你在大屏幕上与电视玩游戏~!17TV自带包括网球,保龄球,羽毛球,射箭,飞镖,斗地主等游戏。均可实现用遥控器与之互动,操作简单,非常容易学习。总结&&&&&&&17TV作为联想加入智能家居大军的一个成员,本来小编对于17TV的表现能力十分怀疑,17TV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谛听科技?但是通过对于17TV的体验小编感觉显然是多虑了。虽然刚刚才涉足智能电视,但是凭借联想的实力,17TV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不论从质量上,配置上,系统上,用户体验上,价格上都做到了非常用心,非常具有性价比。&&&&&&50寸3599的价格,4K分辨率,A17的处理器,soundbar音响,多功能遥控器,优秀的显示效果,庞大的视频片源。最最最重要的一点!17TV的保修,只要你那里有联想的服务站点,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购买!因为联想承诺!报修后2小时内联系客户,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上门服务!目前17TV有50寸以及55寸两种型号,在其天猫旗舰店有销售,支持30天内质量问题直接退货!买了它,你就可以用思聪同款啦~~~哈哈~~最后&&&&&&&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沉醉在个人社交和娱乐行为中,而最应该受到关注的家人,却往往被冷落。每天睡前的电视时光,我们可以放下手机,跟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享受家的欢乐。这,就是17TV的宗旨!
最数码副堂主
贡献4496, 距离下一级还需1204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堂主注册:
小编……你是哪里的小编啊……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详解ARM Cortex-A15架构的特点与性能
详解ARM Cortex-A15架构的特点与性能
1ARM Cortex-A15 架构的特点与性能
今年的趋势一下让人感觉四核还没过渡完就直接奔向了八核时代,不过仔细看看现在发布的主流产品,似乎还都是四核、的产品。不过即便都是四个核心的处理器,实际上在性能上也是有极大的差异的。2012年市场上四核手机普遍采用的是Cortex-A9、Cortex-A7 级别的CPU处理器内核,前者在性能上有较好的优势后者在功耗上有不错的控制。但这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成本比较低廉,所以在入门级和中端手机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但在仅剩下的几家处理器巨头在2013年推出的旗舰型处理器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呈现了多极分化的态势。除了在2012就灭掉了几乎所有处理器的高通 Krait 系列架构四核外,ARM 正统的 Cortex-A15 也开始走上了四核手机的舞台,例如的Exynos 5 Octa、NVIDIA 的 Tegra 4。
Cortex-A15 是 ARM Cortex-A 家族中目前最强劲的 CPU 内核架构,发布时间为 2010年,德州仪器是最早(2011 年)投产基于该架构处理器(型号为 OMAP 5)的授权厂商。和 ARM 的 Cortex-A7、Cortex-A9 等微架构相比,Cortex-A15 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Cortex-A15是一个很先进的构架,但可惜在2011年的时候的确是生不逢时。
ARM Cortex
ARM Cortex A9
ARM Cortex5
Qualcomm Scorpion
Qualcomm Krait
整数流水线
SIMD(NEON)
具备(64bit)
可选MPE(64bit)
具备(128bit)
具备(128bit)
具备(128bit)
半导体制程
600/1000MHz
&微架构对比
Cortex-A15和Cortex-A9同样具备乱序执行,但是 Cortex-A15 具备(两倍)的指令发射端口和执行资源,指令解码能力也要高出 50%,动态分支预测能力更强(采用了多层级分支表缓存),指令拾取带宽更强(128 bit vs 64 bit),这些都能让 A15 的流水线执行具备更高的效率。除此以外,A15 采用了 VFPv4 浮点单元设计,能执行 FMA 指令以及硬件除法指令,相较而言 A9 的峰值向量浮点性能基本上只有 A15 的一半。
不过在现实中,A15 的对手应该是高通自行设计的 ARMv7A 兼容处理器架构 Krait。高通对 Krait 的架构细节透露并不是很多,大致上就是 3 个指令解码端口(和 A15 一样)、7 个指令发射端口(A15 是 8 个)、4 个发射端口(A15 是 8 个),具备 4KiB + 4KiB 的单周期时延 L0 Cache 设计。
如果采用老掉牙的 Dhrystone DMIPS/MHz 作为性能衡量指标,Krait 是 3.3,A9 是 2.5,而 A15 这是 3.5,从纸面上看 Krait 的确非常适合作为 A15 的对手。
不过 Dhrystone 的缺点是显而易见,它是完全可以塞进 CPU 的 L1 cache 里执行,这就意味着无法以此对 L2 cache(A15 是一体化设计,Krait 是分离式设计,一体化设计可以减少内存交换导致的大量时延)、乱序执行的硬件效率/复杂性、内存子系统单元(A15 的内存单元可以实现在一定条件下预执行一条加载指令,而 Krait 能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尚不清楚)等诸多体系架构区别对实际性能的影响作出有价值评估。
当然,ARM 采用的 DMIPS 指标实际上并非 28 年前的那个 Dhrystone,(其实 Coremark 就是前者的改善版本,主要是为了减少预优化、对测试有比较严格的规则),但是 CoreMark 同样可以塞进现今大多数处理器的 L1 cache 里,Dhrystone 不能反映现今移动设备真实应用的问题在这里依然存在。
2CPUINT2000虽不先进但可参考
由于应用环境日趋复杂,要正确评估一个移动设备处理器的性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现在的移动设备跑的网页浏览、三维游戏、音视频、人工等都不可能可以完全塞进 L1 Cache 里,因为这些应用牵涉到大量的数据处理。
这时候,人们在台式机性能评估上学到的经验和测试办法就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采用了。对 CPU 测试来说,最合理的测试方式是采用多种计算规模的真实应用源代码以本机代码进行编译再进行测试,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设备的计算单元、内存单元都得以充分考验,测试结果最具参考价值。
能够获得业界(计算机工业、学术科研)官方认可的 CPU 测试当属 SPEC.org 的 SPEC& CPU,它就是采用源代码方式,让测试人员可以编译为本机代码来测试,许多处理器在研发伊始就采用 SPEC CPU 作为最重要的性能评估指标。
SPEC CPU 的最新版本为 CPU2006,但是 CPU2006 针对的是当前的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处理器应用环境,内存容量(CPU2006 支持多线程测试,因此要求的内存容量相当高,8 线程处理器用 16 GiB 内存也是有点勉强)和自身存储空间(未编译时就要数 GiB 空间,编译后就要占用 1x GiB 了)要求都较高,因此采用 CPU2006 对目前的移动设备来说是不太现实的。
SPEC CPU 是每隔几年就更新一次,在 CPU2006 之前的旧版本为 CPU2000,它的 speed 整数性能测试完全可以在 1GB 级别的移动设备上运行,在以前甚至有一些 CPU2000 的测试被移植到 GPU 上做加速性能测试。
ARM 阵营极少公布 SPEC CPU 测试结果,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过去的不少时间里,ARM 针对的设备大都只有几百兆内存空间,塞进操作系统后,留给程序运行的空间就更少,此外由于省电先决的考量 ARM 处理器的性能其实真的不怎么样。
不过有意思的是,今年 ARM 阵营里的 NVIDIA 在发布 Tegra 4 的时候公布了 CPU2000INT 的测试结果:在 1.9GHz 频率设定的 NVIDIA 参考平台里,Tegra 4 的 SPEC CPU2000int_base 为8。这个测试结果相当于 2003 年第四季度 SPEC.org 上公布的 。
NVIDIA 还进行了在二(采用高通 Snapdragon S4 Pro 即 APQGHz)上的 CPU2000 测试,并且根据高通公布的 S 相对 在 IPC(每周期指令)和频率上的变化幅度而估算出来的
的 CPU2000 测试结果
CPUINT2000_base测试成绩
从图表来看,S600 的 CPUINT2000_base 测试结果相当于 Tegra 4 的一半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Cortex-A15 相对 Krait 系处理器的真实应用差别。
需要指出的是,双方的测试平台本身也是有一些影响的,例如小米二手机在执行这个测试的时候,CPU 频率是否存在降频现象,NVIDIA 对此没有说明。
一般来说,像 APQ8064 在四核全速运行的时候,会在一段时间内由于过热而导致频率从最高的 1.7GHz 开始下降。当然,NVIDIA 在这里公布的是 speed 模式下的 CPU2000INT 测试结果,这个模式下是单线程的测试,只有一个 CPU 内核会被使用。
比较遗憾的是高通对这个测试结果尚未提出异议(据说高通对于处理器性能的孰高孰低并不十分看重,他们戏称是卖基带送 CPU),而 CPU2000 的配置对一般人来说是相当复杂的事情,所以这个测试暂时没有第三方使用同样的平台测试佐证。
威盛电子在发布 Nano X2 处理器的时候曾经公布过一份文件,里面也有采用 CPU2000 对 Nano X2 1.2+GHz 和 Atom D525 进行测试,其中 gcc 编译器出来的 CPU2000 INT 成绩分别为 799 和 582,采用
编译器出来的成绩分别是 955 和 725。
NVIDIA 的 Tegra 4 的 CPU 属于 ARMv7A 指令集,因此编译器很可能是 armcc 或者 gcc,NVIDIA 新近收购的 PGI 是一家老牌编译器厂商,也许它能提供内部测试版给 NVIDIA,只是 PGI 过往从未发布过 ARM 系编译器。
到这里,大家应该对 Cortex-A15 的架构特点以及和它的一些竞争对手在性能上的区别有大致的了解,不过这样的旗舰级处理器在智能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又如何呢?
3有采用四核 Cortex-A15 手机了吗?
这个问题其实来自于一些人的猜测,我们看见一些文章认为 Cortex-A15 的性能高但是功耗大,并不一定适用于。
这个问题放在一年前的话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但是现在是 2013 年 8 月下旬,答案已经非常清晰:已经有采用四核 Cortex-A15 的手机上市,而且会有更多的采用 Cortex-A15 的手机上市,这也为 Cortex-A15 是否适用于手机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目前,明确可用于手机的 Cortex-A15 架构的四核移动处理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的 Exynos Oct,另外一种是 NVIDIA Tegra 4。
三星公司在四月二十七日上市的
有多个型号,但是从处理器来分,就分为两种机型:高通 Snapdragon 600 和三星 Exynos 5410。
S600 其实类似于去年大红大紫的 APQ8064,CPU 微架构为 Krait 300,相对 APQ8064 的 Krait 微架构来说,它增加了硬件数据预取器,能预先将数据从内存中抓到 L2 cache 里。除此以外 Krait 300 还改善了分支预测的准确度,这些变化能改善 Krait 300 的 IPC(每周期指令)大约 15%,加上最高频率提升至 1.9GHz(取决于手机厂商,像
One 就选择了较低的或者说和 APQ8064 上限一样的 1.7GHz),因此可以认为 的 CPU 性能比之前的 S4 Pro 最多提升了大约 28.5% 左右,更接近于 Cortex-A15 的性能,不过它使用的制程和 S4 Pro 一样依然是 28nm LP,这个制程没有在漏电流上作优化,因此在耗电方面 S600 比 S4 Pro 更大。
为什么三星不选择单一型号处理器的方式呢?首先三星肯定要支持自家研发的处理器,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基于 Cortex-A15 的 E5410 自然成了配置之一;其次是三星作为一家韩国公司,同时也是一家跨国公司,产品需要卖向全球,有些的确已经迈向了
LTE,有些则还是
世代,面对世界各地的通信制式、合作运营商的要求以及全球行销的潜规则,高通方面的产品是不得不考量的,因此在这里也把定位比较接近的 S600 作为另一种配置以支持LTE。
三星 Galaxy S4 GT-I9500 主电路板正面
三星 Exynos 5410 管芯图
深色部分是四核5 区域
粉红色部分是四核 A7 区域
在国际版的 GT-I9500(以及中国大陆区的联通版、电信版)采用的三星 Exynos 5 Octa 内部型号为 Exynos 5410,CPU 部分是一组四核 Cortex-A15 1.6GHz 加另一组四核 Cortex-A17 1.2GHz 的搭配方式。不过 E5410 只支持 big.LITTLE 模式里的 IKS(核内切换器),不支持 GTS(全局任务调度)模式,因此看上去虽然有物理上的八个内核,但是本质上同一时间内最多只能实现同时使用四核 A15 或同时使用四核 A7,如何切换则是由根据当前任务的负荷性质决定。
NVIDIA Tegra 4 推出多个月后,除了自家的 SHIELD 手持游戏机和 HP、以及等厂商的笔记本电脑外,还会被用于一些手机里面,目前已经公布的有的 U988S,据闻还会有更重量级的手机随后出来。
NVIDIA Tegra 4 管芯图
橙色区为 4+1 Cortex-A15核心,绿色小方块区域为 GPU
Tegra 4 和三星 E5410 的主 CPU 都采用了四核 Cortex-A15,不过 NVIDIA 没有采用 ARM 的 big.LITTLE 结构,而是采用自己 4+1 核的结构,4+1 中的&1&被称作伴侣核。
&伴侣核&是一个采用省电设计、运行在较低频率下的 Cortex-A15 内核,用于处理负载较轻的任务以达到省电的目的,一旦负载较重就会切换到主 CPU 核上。
和 Cortex-A15 + Cortex-A7 的 big.LITTLE 相比,这样的设计据称有两个好处:
首先,是由于&伴侣核&与主 CPU 核心架构完全一样,CPU 切换时上下文切换(或者说程序执行的现场切换)的时间比 Cortex-A15 切换到 Cortex-A7 的方式快很多,这是因为不用进行复杂的映射;
其次,Cortex-A15 的单核性能比 Cortex-A7 高很多,因此大多数一般的应用中并不需要频繁切换到主 CPU 核,从而达到更省电的目的。当然,具体的耗电情况需要等到设备出来后进行详细测试。
在商业社会里衡量一款产品是否成功,关键的指标之一自然是出货量。按照 Digitimes 援引 TrendForce(集邦科技)在今年七月末的一份,三星 Galaxy S4 的出货量将会达到 2300 万部的总出货量,而在更早之前已经有媒体报道指出三星 Galaxy S4 的出货量&已经&达到两千万台。
如果只是靠品牌知名度和好不好看的话,任何产品也不可能做到快速的大量出货,Galaxy S4 作为旗舰级产品,它的规格配置在吸引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四核 Cortex-A15 或者四核 S600 的采用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成功反过来也会对人们的品牌认受度产生正面印象。
手机品牌调查百
上图就是我们前面提及的预期购买手机品牌调查百分比,可以看到在三星发布了 Galaxy 后的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变化值是呈上升态势,而方面则是依然不断地下滑。
所以从这一小节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市场上已经有四核 Cortex-A15 手机上市,而且从市场趋势来看这样的产品已经获得了实质性的认可。
4不同型号A15处理器设计一样否?
ARM 的实验室里虽然也有自己开发的处理器实体,但是这些处理器是作为研发之用,不会拿出来卖给最终消费者的,市场上的&ARM&处理器都是 ARM 透过架构授权或者内核授权的方式由第三方厂商开发或者拼凑而成。
因此在市场上你会看到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 ARM 处理器,它们来自不同的芯片设计公司、不同的制造厂商,由于设计技术水平、经验以及制造厂的制程不同,实际上出来的芯片在一些指标、功能上会有不可忽视的区别。
同样采用Cortex-A15构架的不同产品是不一样的
就譬如我们这里提到过 Exynos 5410 和 NVIDIA Tegra 4,CPU 都采用了四核 Cortex-A15,但是两者的区别其实多,例如:
1、Exynos 5410 采用三星的 28nm LP HKMG 制程,最高频率设定是 1.6GHz,Tgera 4 采用台积电的 28nm HPL 制程,最高设定频率为 1.9GHz;
2、Exynos 5410 采用了5*4 + A7*4 的设计,Tegra 4 采用了高频 A15*4 + 低频(700~MHz)低耗电 A15*1 的设计;
3、两者的 GPU 截然不同,Exynos 5410 采用了 ImgTec 授权的 PowerVR SGX544MP3 (tri-core) @ 480 MHz,Tegra 4 采用的是 NVIDIA 自己开发的 GPU 架构,几何单元为单精度浮点,像素单元为 20 位浮点,这应该是吸取了当年 GeForce FX 世代受挫的经验而特别炮制的平衡设计。
4、两者的 die size(管芯尺寸)不一样,Exynos 5410 按照 ,而 Tegra 4 大约是 80mm^2,后者比前者小了大约 33%,Tegra 4 的设计目标更偏向于性能、耗电、成本三者的平衡,而三星由于采用的 PowerVR 是属于分块式延后渲染器(TBDR),因此片上需要有 TBDR 独有的电路,这些电路会增加不少面积。
从这一小节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采用四核 A15 的处理器,在很多方面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将对处理器的功能、性能、耗电构成不少的影响,最终反映到终端设备&&、电脑上的表现也会有一定的差别。
5同一处理器不同版本耗电如何?
NVIDIA 在较早之前发布的 SHIELD 掌机采用的是前面提到的 Tegra 4 处理器,这是 NVIDIA 的第四代 Tegra 处理器,和其他 SoC 芯片厂商有多款不同芯片供选择不同的是,NVIDIA 这几年走的都是单芯片多型号路线,也就是把芯片单纯按照频率、GPU 使能规模来划分多个型号供客户选择。
SHIELD 采用的 Tegra 4 具体型号是 T40,是 Tegra 4 的顶级性能版本,最高频率设定为 1.9GHz,GPU 规模使能规模为 72 core 但是频率多少并不清楚,Tegra 4 GPU 的文档有提到在 672MHz 时候性能规格,但是这不代表 T40 的 GPU 就是这样的规格。
不过手机显然不会上这样规格的 Tegra 4,因为 SHIELD 的形制较大,可以塞进风扇辅助散热,电池容量也可以支持这样规格跑接近 10 小时的游戏,即使是旗舰级别手机的个头只有它的三分之一不到。
NVIDIA TEGRA4
NVIDIA 提供的手机版 Tegra 4 型号为 AP40,这个版本在多个方面做了精简,例如 T40 有很多的 I/O 口,AP40 只保留了必要的,温控的策略也会有不同。
从一些厂商提供的消息,经过这些精简后,AP40 的 TDP(热设计功率,代表能让设备低于结温所需的散热能力)从 T40 的 8-10 瓦降低到了 3 瓦级别,这相当降低到了 1/3 不到,变化非常大。
那么功率降低到这么多,性能是否会有大的下降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不同的厂商会采用不同的功耗控制策略。 一般在多核心同时高负荷工作下,手机的处理器工作速度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从而把总的功耗降到较低的水平。
不过,单核心工作的时候,频率的下降速度就会慢很多。而且大部分的情况下,CPU 高负荷的往往是间歇性的,对于大部分的应用,实际的性能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6整机动力的源泉论CPU的重要性
Cortex-A15 相对于、S、Cortex-A9、Cortex-A7 等&对手&来说优势就是具备更强的单核心性能。在多线程程序并不十分普及的情况下,单核心性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无论是还是我们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日常的不少程序都采用单线程代码。多线程程序的开发需要比较复杂的代码编写、经验以及调试,而且很多任务并不容易做到并行化,因此经过很多年以后,实际上真正的多线程重负荷的程序即使在 PC 上也并不普遍,在移动平台上就更少了。
除了一些专门用来烧机的外,能让多核尤其是四核手机老是处于跑满状态的应用可说是少之又少,更常见的情况是某些高计算负荷的任务让四核冲起来一下就跑完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刷微博或者刷网页的情况,里面包含很多图文的信息,刷的时候速度快的处理器能够很快地显示出内容,而速度较慢的处理器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刷完以后 CPU 总的占有率会骤然降低,之后都是一些单线程的程序让个别内核处于较饱满的负载状态。
真正需要CPU高负荷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很低,甚至连 1% 都远远不到,但是这个时间虽说很短,却往往是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CPU 的峰值性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此外,现在有一种趋势,移动处理器面对的屏幕分辨率甚至普遍比笔记本电脑甚至台式机更高,这意味着界面的处理压力越来越高。
界面的刷新和网页刷新的情况类似,对 CPU 的性能要求高,但是时间短,用户的体验感受很直接。
因此更高的处理器速度也将是一种硬性的需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但是对于性能和功耗的评估需要有理性的分析,有一些人一味强调拷机软件下的 CPU 频率过热降频情况对手机用家来说其实是某种程度的误导,这和实际的应用情况完全不一样。
多核处理器的意义更多在于多任务的情况。Android 和 Windows 都是典型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多核处理器在处理多任务的时候大大提升了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的处理和响应速度。
不过,多任务对于核心数量的需求是有限的,PC CPU 和移动处理器主流的核心都是两到四核,这不是偶然的。
虽然系统中有多个线程和多个任务同时存在,但是出于活跃状态的往往也就少数几个,因此更多的 CPU 核心意义是不大的。现在有些厂商推出的所谓八核 Cortex-A7 的处理器,在绝大部份的情况下性能一定还不如 Cortex-A15。
7ARM 推出 A12 就等于否定 A15 ?
ARM 是一家非常纯粹的设计公司,它并不向终端消费者、厂商出售任何处理器,而是提供授权给第三方公司,让其自行设计或者堆砌出自己的处理器。
这样的好处是它可以节省掉一大笔行销上的资源,ARM 设计一款处理器内核并不会产生任何库存压力,它只消告诉厂商这个处理器如何做对接以及可以用来干嘛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等着收钱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ARM 可以做到非常灵活多变,当看到市场上(也许是将会)存在空挡时候,就能很快推出相应的&产品&。按照时间来看,Cortex-A12 的推出其实就是瞄准了 Cortex-A7/A53 和 Cortex-A57 之间的空隙,属于未来一年后的中端偏低市场的主力。
在 Cortex-A12 推出后,有些人就马上下结论,这代表了 ARM 对 Cortex-A15 在应用上的否定。
如果以 big.LITTLE 布局来看 Cortex-A12 属于 ARM 产品规划中的 big,也就是偏向性能先决的内核,目前确定的制程包括了 GlobalFoundries 的 SLP-28 和台积电的 28 HPM。Cortex-A12 和 Cortex-A9 一样是双发射乱序执行,但是和 A9 相比,A12 的乱序执行不仅限于整数流水线,而是浮点流水线和内存操作都具备了乱序执行。
此外2 实现了 VFPv4 浮点单元并且将 Neon 向量单元列为标准配备,Coremark 测试可以做到单核 3.0 DMIPS/MHz,相比之下 A9 和 A15 分别是 2.5 和 3.5。
所以很明显,A12 性能处于 A9 和 A15性能之间,这对 ARM 来说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事实上 ARM 在发布 A12 的同时还更新了 A9,提到 A9 r4 版的性能更新,按照幻灯片,对分支预测和内存子系统作改进后的 。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 Cortex-A15 大致架构和性能、定位,而配备四核 Cortex-A15 的
手机已经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功。
采用了四核 Cortex A15 的 Galaxy S4 联通版
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四核 Cortex-A15 处理器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差别,这些差别或因为设计意念、经验,或因为各自在某领域的优势,或因为产品定位,或因为制程,这些差别让我们不能简单地类比,例如直接把某型号的 Cortex-A15 四核处理器在性能、功耗的指标类推到另一型号上。
手机性能测试是比较特殊的,它是一个封闭的东西,从硬件角度看,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不能把里面的东西卸下来拿到另一部不同型号的手机里测试来验证不同硬件组合下的影响,从角度看,目前缺乏足够的工具和经验了解在测试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广谱的优化还是定制优化非知情者是很难了解的。
对于手机来说,单线程的性能同样不容忽视,这和多线程代码编写的难度有直接关系,现实中许多应用还是基于单线程的,在此时 Cortex-A15 的单线程性能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在日常应用中没有多少应用会像拷机程序那样长时间持续的四核全部跑满,尤其是在手机应用中,在手机测试中采用这类程序到底有多少意义是令人怀疑的,手机用家真的会整天没事呆看手机跑 StabilityTest 之类的东西吗?
Cortex-A12 上市的时间点可能是明年下半年以后的事情,它的性能定位就是接替 Cortex-A9,而 Cortex-A15 的接替者将会是 Cortex-A57,Cortex-A12 在此时(A57 时代)扮演的就是中阶偏低的角色。
总之,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年里,Cortex-A15 四核版的手机将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芯片型号也会层出不穷,其中应该不乏成功的产品。
参考资料:
1、Bay Trial 耗电(官方规格):
2、Geekbench:
3、core size compare:
4、手机个单元耗电对比:
5、查看 android 设备(USB 连接上的)当前 cpu 内核频率:
adb shell cat /sys/devi/system/cpu/cpu0/cpufreq/scaling_cur_freq
搜索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rtex a15 a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