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东冠小学高店乡张岗小学群

高店乡学校名录-安徽合肥市肥西县安徽合肥市肥西县高店乡学校 >>
>> 学校筛选高店乡学校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高店村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长镇村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高升村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邵庙村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新河村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鲍河村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桑树村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岗圩村电话:邮编:231265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电话:邮编:231265地址:肥西县高店乡长镇中学电话:邮编:231265地址:肥西县高店乡中心学校省份城市县区乡镇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1/1页 共11条 到
页 确定小提示查找学校请先选择学校类型及所在市区,如果查找不到请尝试搜索学校。搜索学校查找会员特权创建学校热点学校直辖市: &&
此处不存在街景
please download and install the latest version of2016年度合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示表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
2016年度合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示表
&&  作者 :
&& 发布时间:
2016年度合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示表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水务局
监督电话:
项目名称(乡、村所在地)
项目解决饮水安全人口(人)
工程规模引水量(t)
出水量(t/24h)
投资规模(万元)
肥东县(陈集镇)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肖圩社区、山头村、秦湖村、大魏社区、前后张村、
肥东县(响导乡)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蒋祠村、宋盛村、黄湖村、唐井村、垄集村、马王村
肥东县(贫困村、户)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许井村、南鲁村、陆还村、三河村、大夏村、新联合村、创业村、护城社区等
计划6月底开工
11月底完工
计划6月底开工
11月底完工
金星村、江夏社区
计划6月底开工
11月底完工
楼塘村、杨店村
计划6月底开工
11月底完工
计划6月底开工
11月底完工
计划6月底开工
11月底完工
计划6月底开工
11月底完工
牌坊村、李岗村、南集村、朝晖社区、韩岗社区
华丰村、海宝村
隆兴村、高祠村、庙后村、迎新村、振兴村、刘兴村
镇北村、前黄村
观美村、石集村
徐庙村、张岗村、邵桥村
薛店村、楼西村
谷大郢村、马郢村
中垾镇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广严、建华
烔炀镇鲍圩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凤凰村、花集村
黄麓镇恒源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合群、花塘
散兵镇大岭村引泉工程
槐林镇惠峰村砖井工程
坝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联河村、坝镇
夏阁镇兴夏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龙泉村、苏垅村、张华村
柘皋镇唐马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驷马、板桥、星火、五星
苏湾镇包坊村引泉工程
栏杆集镇栏杆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石门村、柳集社区
庙岗乡方集村集中供水工程
庙岗乡方集村集中供水工程
小型集中供水工程
庙岗乡唐马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童集村、尖山、军高
烔炀镇自来水厂烔炀居委会管网延伸工程
烔炀居委会
散兵镇高林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高林、姥山、隆泉村
散兵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莲塘、散兵
散兵镇项山村引泉工程
银屏镇岱山村管网延伸
槐林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海如、湖边、槐光
沐集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兆河、周庄、沐集村
夏阁镇沿河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大焦、大庙、沿河
柘皋镇金泰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合浦、建和、西街村
苏湾镇司集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东黄、坊集、联合村
苏湾镇利民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梁帝、鲁桥、寨山村
苏湾镇大坝村引泉工程
白湖镇管网延伸
白山镇管网延伸
矾山镇管网延伸
郭河镇管网延伸
金牛镇管网延伸
柯坦镇管网延伸
乐桥镇管网延伸
龙桥镇管网延伸
庐城镇管网延伸
罗河镇管网延伸
泥河镇管网延伸
盛桥镇管网延伸
石头镇管网延伸
汤池镇管网延伸
同大镇管网延伸
万山镇管网延伸
冶山镇管网延伸
台创园管网延伸
新渡、施湾
友情链接:
&& 省部委网站
省人民政府
&& 市政府各部门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城乡建委
市林业和园林局
市畜牧水产局
&& 水利网站
安徽省水利厅
&& 其他网站       
合肥市水务局主办 版权所有(C)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号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东流路100号一区B座13楼;邮编:230071;联系电话:6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支持您当前的位置:
& 信息正文
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肥西县规划局
生成日期:
名  称:
肥 西 县 城 总 体 规 划()
内容分类:
信息公开目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
文  号:
关 键 词:
城乡 肥西县
信息格式:
有 效 性: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内容概述:
肥 西 县 城 总 体 规 划()
录 向环湖城市发展,全市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肥西县各项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肥西县城总体规划(年)》。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3)建设部(2006年);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2)标准规范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1);2)《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6-98);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4)《合肥市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导则(试行)》;5)其它相关技术规范。(3)上位规划1)《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年)》; 2)《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年)》;3)《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年)》;4)《肥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5) 《肥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第三条 &规划指导思想(1)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创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2)坚持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提高整体建设素质;(3)坚持以人为本和保障公共利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应对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4)突出肥西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强肥西与周边地区的协调; (5)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第五条 &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县域和县城。(1)县域:肥西县县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970平方公里。(2)县城:第六条 &规划区本次规划的规划区范围为肥西县域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总目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经济辐射与服务能力,加快改革开放,以科技创新为本,生态友好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奋力率先崛起,努力把肥西建成合肥市的经济副中心、中国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的国内重要基地、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华东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的后花园,成为现代化新合肥的西南部繁荣经济区。第八条 &城市发展定位(1) 接轨合肥,联动全省的先发城市;(2) 立足肥西,辐射西南的中心城市;(3) 强化产业,合作发展的创新城市;(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九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三产结构比达到5:45: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万元;社会就业充分,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社会秩序良好,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加强城乡统筹,积极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优良的全域肥西,围绕合肥中心城区发展县城,与合肥经开区片区、小庙与合肥高新区片区、高刘与新桥机场片区等重点区域联动发展。规划期内,肥西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质量和速度、城镇化水平在省内中等城市中应充分体现“领头羊”的作用。2030年肥西镇化水平应达到65%以上,力争达到80%左右,县城达到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水平。充分利用合肥西南组团和西部组团雄厚的产业基础,发挥资源、交通、科技人才等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合肥大工业优势,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2)先行发展商贸物流园区充分发挥铁路、高速公路和派河港口的优势,打造合肥西南商贸物流园区。抓住新桥临空产业新城建设的有利条件,加快发展临空物流园区,构建水铁空陆四位一体的物流集散体系。(3)深化县区合作加快县区合作,积极推进肥西县与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的合作共建区建设,加强在产业结构、城镇空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4)强化自主创新依托合肥市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发挥创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的作用,以自主创新为发展原动力,加快培育各类高素质人才,广泛吸引人才,为肥西县乃至合肥经济圈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5)体现节约集约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与规模,加强对耕地、湿地的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市。与规模第十三条城市主要职能(2)合肥都市区西南组团的生活性综合服务中心;(3)安徽省成长中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4)合肥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商贸物流基地;(5)中国中部花木基地。第十四条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近期2015年,肥西县域总人口为1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远期2030年,肥西县域总人口为2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规模近期2015年,县城人口47万人;远期2030年,县城人口82万人。近期2015年,县城建设用地5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2. 3平方米;远期2030年,县城建设用地88.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8.3平方米。结构“两带、两轴”。两带:在合肥都市区内,合肥中心城区周边的三河、严店、花岗、紫蓬、小庙和高刘,形成县城外圈的重点城镇带;在肥西县西部,以山南镇为中心,形成高店、官亭、铭传、山南和柿树岗一线的生态城镇带。二轴:向西以合六叶公路为西向发展轴,联动六安发展;向南以合安公路为南向发展轴,打造合桐安产业走廊。第十八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肥西县域城镇等级规模形成四级结构。(2)二级城镇:桃花、严店、高刘等,人口规模15-40万; (3)三级城镇:三河、紫蓬、小庙、山南、花岗、官亭等城镇,人口规模为3-10万人;(4)四级城镇:丰乐、高店、铭传、柿树岗等城镇,人口规模小于3万人。第十九条城镇职能结构以各综合型城镇为枢纽,以专业和特色型城镇为发展重点,将县域各城镇分为综合型、交通型、工业型、旅游型等不同类型,形成城镇协调发展的职能结构。具体详见“附表3:规划县域城镇职能结构(2030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按照“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生态优良、特色鲜明”的要求,以“五整治、三提升、一保护”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推进 “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致富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提高农民收入水平。(1)改变原有村庄发展模式,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盘整村庄土地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2)提高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建设新农村。(3)挖掘风貌、产业、功能等方面的特色,创建特色村,寻求农村发展新出路。(1)对于无特色、用地分散、距离较近的若干中心村,应实现撤并。适当扩大撤并后中心村的规模,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2)对于有特色、用地集中的中心村,应保持和发扬传统风貌景观、传统产业特色或特殊用地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逐步开发特色产业,增加旅游休闲服务功能。(3)鼓励以中心村为核心,带动周边基层村成立农村社区,并以农村社区为单位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1)设施“城镇化”:完善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完善文教、医疗等公益性公共设施。(2)景观“乡村化”:保护具有传统风貌的自然村落,鼓励维持传统风貌的乡村改造与建设。(3)乡村建设标准:新建以多层住宅为主的中心村为40~60m2/人;新建以低层住宅为主的中心村为80~120m2/人;改造与整治的村庄为不宜超过150m2/人。(4)乡村控制导则:维持具有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价值的自然村落,严格限制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鼓励发展农村服务业。 及引导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适宜性、文物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规划在肥西域范围内原则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第二十五条禁止建设地区空间管制规则(1)地质灾害防治区管制规则首先采取避让措施,要停止一切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分阶段、有重点的搬迁位于泥石流易发区、矿山采空区内危险居民点;根据具体情况对塌陷坑进行必要的填埋和复垦治理,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恢复与改善生态环境。整个水域生态敏感区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鼓励在水源地保护区植树种草,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护区附近不得建设对水质有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建设其他项目,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自然与人文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必须严格执行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区内影响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的其他用地,应按要求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内除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外,禁止其他各类建设;在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守相关的文物保护法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如有特殊需要,需要履行必要的审核程序,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第二十六条限制建设地区空间管制规则(1)山地生态敏感区保护规则区内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和过度利用矿产资源。积极鼓励在本区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和人工草地、改良草地等,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逐渐退耕、还林、还草。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在江淮分水岭岭脊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以经济林和防护、用材兼用林为主,成为合肥市市域西北部的生态屏障。控制农业地区内的农田转变为建设用地;能源、交通、水利、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农业用地区内基本农田的,应经法定程序修改规划,并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严格审批用地。提高区域交通的可达性,提高肥西区域内交通次中心的地位。以多方式联运和集约化运输为主体,以国家、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加快交通网络设施建设;以机场搬迁为契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业,提高综合运输能力,扩大与增强肥西县与国内其它省市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联系,使肥西县与周围重要城市的交通达到高速直达;加强对外交通设施与城市道路网的联系和结合,逐步形成合理的交通结构;建立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并举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协调发展、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高效的综合对外交通体系。(2)发展目标建立以肥西县城和桃花镇为中心的县域综合性对外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增强肥西县与国内主要城市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强和完善交通枢纽体系,使肥西县的客流、货流的集散和运输更加安全迅速,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并举的的立体化对外交通体系,逐步将肥西县建设成为合肥市重要的交通枢纽。提高县域综合运输能力,重点建设对外运输主干线、主枢纽,形成以县城为依托,以机场、港口、干线铁路、高等级干线公路为骨架的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建成与国家级运输通道有效衔接、与省域城镇空间组织、产业空间布局相互协调的快速运输通道,加强与国内主要经济区的联系,构成轴向放射状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第二十八条交通安全策略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素质和交通设施的安全性能,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援能力,完善交通安全管理。第二十九条县域铁路系统规划提高客货运站等级,为铁路复线建设预留廊道。第三十条县域公路系统(1)县域公路网络以县城为中心,形成“五纵四横”的公路网,提高现有的道路等级。“四横”:合六叶高速、合六公路(312国道)、繁华大道西延线、山南—集贤路西延线; “五纵”:沪蓉高速、将军岭路—合安公路、规划外环高速、高刘—官亭—山南公路、济祁高速。规划按二级公路标准改造长岗—三十岗—大杨店的公路,加强北部片区与市区的道路联系。完善局部乡镇之间联络线,规划丰乐-严店-刘河二级路,上派—南岗、花岗-新仓、山南-袁店、北张—烟墩等线路。增加紫蓬山地区三级道路建设,为旅游开发提供交通条件,规划紫蓬-芮店、紫蓬山-长安、紫蓬-铭传、莲花山-山口等三级公路。(2)公路红线控制划定公路红线及绿化防护带,保护公路附属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交通安全。规划对公路网的红线宽度作出规定:高速公路红线宽度为80~100米,一级汽车专用公路50~80米,二级汽车专用公路40~60米,一般公路30~40米。绿化防护带宽度为50~100米。第三十一条民用机场第三十二条水运及港口第三十三条物流园区规划结合派河港建设,在派河南北两岸建设派河物流园区;依托合九铁路,现有火车站规划为城际铁路客运站,县区(合肥经开区)合作区规划新建肥西货运站,并以此形成物流中心。在高刘镇依托新桥国际机场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大力发展航空快运物流。结合华南城项目,在桃花工业园拓展区西部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造生产性服务平台。(1)提高中水回用利用率,降低工业耗水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推广各类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单位水量产值。(2)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引江济淮工程建设。(3)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第三十五条给水工程县城供水系统:包括上派、桃花、严店、紫蓬、小庙等城镇,规划由合肥市供水集团统一供水。丰乐河供水系统:三河、山南、丰乐、花岗等城镇,以巢湖,丰乐河及其支流,磨墩、程店、大杵塘、托山、光明、大官塘、小官塘等中小型水库为水源,潜南灌溉渠补给。淠河总干渠供水系统:包括官亭、高刘、铭传等乡镇,该地区位于县域西北的江淮分水岭及其以北地区,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该供水系统主要以天河等东淝河支流、唐小河、潜山、宝教寺等小型水库为水源,淠河总干渠补给。第三十六条排水工程建成与县域城镇发展相适应的雨、污水排放与利用系统。县城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域重点镇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2)雨水排放城镇及新建的新农村居民点雨水采用管道收集,就近排入自然水体,基层居民点雨水自然排放。(3)污水排放上派、桃花、严店等城市周边地区的城镇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其它乡镇依据乡镇总体规划逐步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第三十七条中水回用工程规划推广中水系统的应用,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实施中水系统。结合未来新居住区的建设和老居住区的改造,在居住区内以及相应的建筑单体内建设中水管网系统,经中水系统收集处理后的水主要用于居住区内的厕所冲洗、园林绿化、道路保洁、消防等。中水系统的水源主要选取居住区内居民的淋浴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三类优质杂排水。中水管网的建设以小区为单位独立建设。规划在官亭、紫蓬、花岗、严店集镇建设110KV变电站各一座。35KV及以上变电所实现两个以上电源。10KV主要干线有两个电源,互为备用。第三十九条通信工程 & 2030年电话总量达到100万门,其中县城60万门、农村40万门。县城模块局设置按照覆盖半径500米一个,农村居民点模块局设置按照覆盖半径为1000米一个。第四十条环卫工程(2)随着县城规模的扩大,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加,为实现均衡布局,满足城镇发展需要,规划扩建阴山生活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场应采用新工艺对垃圾进行处理,如垃圾焚烧发电等,以节约土地。第四十一条防洪排涝工程(1)防洪标准按县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分别确定防洪标准,具体为:县城、桃花、严店、高刘:100年一遇。三河、小庙、山南、紫蓬、官亭、花岗6个三级城镇:20—50年一遇,其它4个四级城镇:10~20年一遇。(2)排涝标准与雨水规划保持一致,按合肥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暴雨强度,设计重现期P,一般采用1年,局部重要地区采用3~5年。(3)城市防洪体系县域内防洪水库、干流河道及圩区的防洪调度统一纳入整体防洪体系中,通过上、下游综合调度,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工程的效益,切实保障防洪安全。加强对巢湖防洪体系的建设,提高其防洪标准,结合行滞洪区范围的进一步明确,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新建和完善主要河流及重要支流防洪工程,完善防洪体系中的非工程措施及防洪管理体制。第四十二条县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配置标准(1)一级城镇(县城)应具有区域性综合市场、大型商场、现代购物中心、高中低档宾馆、各类专业市场、特色市场;有若干有特色的科技机构,并设立县级推广中心,拥有中等、初等两级教育体系;能承办省运会单项和地市运动会一般性比赛项目的场地;拥有二甲级综合医院及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和防疫站、急救站,医疗设备初步现代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应具有区域性的一至两个专业性市场;设立科技服务中心;拥有完全中学至少一所,小学若干;有图书馆、多功能电影院、文化活动中心;有一个运动场;有一所中心卫生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血防站等设施。应具有一个市场;拥有若干小学;有一个镇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与小学共用一个体育场;有卫生防疫站,血防站等设施。(4)四级城镇应具有一个市场;拥有一所小学;有一个镇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与小学共用一个体育场;有卫生防疫站,血防站等设施。第四十三条县域商贸和市场商业、饮食、服务设施齐全、完善,设有区域性综合市场、大型商场、现代购物中心、高中低档宾馆、各类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开设高档服装店、首饰店、家俱店和各类超市、连锁店、配送店等。(2)二级城镇商业、饮食、服务设施较齐全,设有为本区域服务的综合市场和本地特色市场,高档生活资料商店和生产资料商店;拥有中、低档宾馆、酒楼等接待服务设施和家电修理、粮油店等社区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可设超市、连锁店等现代商业设施。(3)三级集镇设有为城镇居民和农村服务的百货商店、生产资料商店、饮食店;浴室、理发店、照相馆、缝纫店;工业品市场和农贸市场;综合修理店、废品收购店站等,有条件的可设超市、连锁店等现代化商业设施。(4)四级城镇设有为城镇居民和农村服务的百货商店、生产资料商店、饮食店;浴室、理发店、照相馆、缝纫店;综合修理店、废品收购店站等商业设施。第四十四条县域科技第四十五条县域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幼儿教育2015年,城乡幼儿入托率达到95%以上,远期2030年,城乡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到2015年,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远期2030年,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2015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比重达到60%,远期2030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比重达到70%。加强成人教育成人教育重点放在小学、初中、高中后教育,未继续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接受各种培训人数的比重达到95%以上。开办村级文化技术班,熟练劳动者培训班。第四十六条县域文化娱乐设施(2)二级城镇设立图书馆、多功能电影院、文化活动中心。(3)三级城镇设立图书室、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第四十七条县域体育(2)二级城镇要设立体育活动站场,三级、四级城镇要根据各自的规模和需求设置健身场所。第四十八条县域医疗拥有二甲级综合医院及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和防疫站、急救站,医疗设备初步现代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二级城镇设立一所中心卫生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血防站等设施。(4)加强城镇医疗网络建设,增加急救能力。近期,各乡镇要形成各自的医疗急救站和主要交通干线急救网络;远期,全县形成医疗急救体系。 县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生态环境水平,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改善巢湖水质,形成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县域生态景观,县域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与合肥市融为一体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建设景观独特、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国家生态园林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资源型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工业生产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等方向转变。全面推进节水、节能、降噪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肥西县工业的整体素质。发挥肥西县农业资源优势,推进优势农产品布局调整,发展优质水稻、优质油菜、优质蔬菜。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建设一批绿色、有机食品和特种水禽畜养殖生产基地,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为发展方向,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2)以循环经济理念培育生态产业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化。培育区域循环型社会,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废弃物和城市中水回用系统,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第五十一条生态工程(1)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业产品的特色基地建设,建设标准化农田。(2)生态工业工程建设化工、冶金、轻工、纺织等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业污染治理项目。(3)生态旅游工程重点建设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项目等。主要包括紫蓬山生态旅游区、巢湖滨水旅游区等。积极推动与长三角旅游资源合作,建设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完善交通、景区标志等旅游基础设施,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把肥西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4)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巢湖、大官河、潭冲水库等流域的水源涵养生态公益林;完善村镇绿化及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5)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以预防保护为主,按小流域山、水、林、田、路、村、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保持水土农业耕作措施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民脱贫致富相结合,草、灌、乔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植被自我恢复功能。(6)其它生态工程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在农村大力推行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建设区域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理设施等。第五十二条资源保障体系培育森林生态防护体系,优化林分结构。禁伐天然林,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增加森林覆盖率。(2)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科学制定水资源供求计划,做好蓄水、引水、调水工作,正确处理防洪与抗旱、开源与节流、上游与下游、城市与农村的用水矛盾;各河流河段水质要求达到《安徽水功能区划》提出的水质目标要求,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调整农业结构,优先发展节水作物,修建防渗渠道,发展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江淮丘陵岗地积极开源,兴建蓄水设施,积极推广水稻节水增产灌溉制度。综合防治水污染,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限制发展耗水型工业项目,做好污水处理回用,提高用水效率。(3)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科学合理使用土地,尽量少占用耕地,实现耕地占用和补充土地的平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4)保护与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科学制定矿产开采规划,划定矿产资源可采区和限采区、禁采区,治理整顿矿业秩序。严禁在生态敏感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采矿,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第五十三条建设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相统一;建立健全土地宏观调控体系,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建设节水型城市。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统筹配置”为原则,合理安排城市建设规模和时序,加强对重点发展区域的水资源配置,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统筹考虑水资源保护、节水、雨洪利用、再生水利用和开发新水源,形成优水优用,一水多用的水循环系统。建设清洁节能型城市。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生产生活节能、降耗并重,强化节能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创建多元化能源体系,完善电力、供热、燃气工程规划,确保能源供应安全。规划以老城区为核心,向西、向南两翼拓展,向西发展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向南发展综合服务区和县区合作区。(1)空间结构突出肥西县的自然环境特色,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和上派镇旅游功能的提升,把肥西县建成绿水环绕的生态型城市。形成“一心、两轴”的城市空间格局,即肥西县城城区、合安公路发展轴、派河发展轴。(2)城市分区规划将县城划分为五个城市分区:老城区、综合服务区、县区合作区、桃花工业园拓展区、花木展示区。老城区——合九铁路以东、潭冲河以北,肥西县老城区。建设用地面积:约13.5平方公里。综合服务区——谭冲河以南、蓬莱路以西片区,是肥西县新的行政中心;建设用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县区合作区——蓬莱路以东地区,是经开区与肥西县的区县合作区;建设用地面积:约36.8平方公里。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合九铁路以西地区,规划建设新型工业示范园和华南城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约24.3平方公里。花木展示区——以现有的花木城为基础,建设花木展示区。建设用地面积:约1.9平方公里。规划保障房规划(1)规划目标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的城市住房保障目标,以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为对象,提高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的供应比例,增加中低档商品住房的供给,控制高档商品住房的发展,基本建立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家庭住房基本需要的住房保障体系。房地产经济: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地区价值,吸引有效需求,扩大区域性市场份额。住房品质:2030年人均住房面积大于30平方米,改善住房设施,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住房舒适性和安全性,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区和生态住宅建设。社区制度建设:以人为本建设新型社区,使之实现服务社会化和保障社会化。社区环境与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优美社区和生态社区,改善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化配置,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1)合理布置居住用地,协调好居住区与其它功能区之间关系。 2) 按照各组团功能的具体情况,合理分布居住人口,适度开发,保证良好的居住环境质量。3)集中紧凑地组织生活居住用地,按照居民生活的不同层次需求,分级配置各级公共服务设施,使居住区功能明确,建设有序,生活方便,有利管理。(4)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形成三大居住片区:1)中心城区综合居住片区:主要包括老城区和综合服务区。2)桃花工业园拓展区配套居住片区:主要为工业园区、华南城配套的居住用地,以小高层、多层商品住宅开发为主。3)县区合作区配套居住片区:集中在深圳路以南、蓬莱路以西布置,以拆迁恢复为主,配有少量的商品房开发。(5)规划指标规划期末(2030年)居住用地2127.3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23.96%,人均居住用地25.94平方米。 (6)保障房规划1)廉租住房有计划按比例建设廉租房,占全年新增住房总量的3—5%,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m2以内。保障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快完善廉租房的申请、准入和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2)经济适用房有计划按比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占全年新增住房总量的5-10%,建筑面积控制在60m2左右。供应对象仅限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新建城区,预留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在旧城区内,通过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保留一定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3)拆迁安置房因政府投资的项目建设、旧区成片改造及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而需要拆迁农民或居民的房屋,为保障被拆迁人货币化补偿后的居住需要, 政府将建政策性安置房小区。建筑面积有40m2、60m2、80m2、100m2、120m2等5种产型,建设量视拆迁情况而定。4)老旧住宅按照“政府组织、居民参与”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进行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环境卫生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将改造更新和保护利用相结合,切实做到在拆除改造中保护,在保护利用中更新,在更新延续中拓展。5)蓝领公寓就业人口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向员工出租的集体宿舍,但不得按商品住房出售。 第五十七条工业用地规划(1)规划原则规划采取集中发展、。(2)工业用地布局1)县区合作区:由经开区与肥西县共同合作开发。园区规划用地3681公顷,其中工业用地2082.73公顷;2)桃花工业园拓展区:位于合九铁路以西、派河大道以南。园区规划用地2434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301.6公顷。第五十八条仓储物流用地规划(1)规划原则规划采取集中布置、合理规模、物流园区化等原则。(2)结合铁路、公路、港口建设一个物流中心和两个物流园区。以206省道、将军岭路建设和繁华大道西延工程为契机,在派河南岸、汤口路两侧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造生产性服务平台。依托合九铁路,在区县合作区规划新建肥西货运站,并以此形成物流中心。结合派河港建设,在中派河南北两岸建设派河物流园区。规划仓储物流用地面积265.77公顷,占总用地2.99%。第五十九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595.9公顷,占总用地17.98%。(1)行政办公在蓬莱路以西、站前路以北集中布置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将老城区行政服务职能疏解至城市新区。(2)商业金融形成两大商业中心和若干商业网点。老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现有的各类银行、保险公司、餐饮服务等布置,适当提升等级。综合服务区商业服务中心:结合新城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新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合九铁路、合安高速、派河港口及城市主要交通出入口设置五个专业市场。(3)文化娱乐建立健全县、街道、社区三级群众文化设施,形成布点均衡、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综合服务区作为全县文化中心的主要功能区,远期规划增加一些服务西南组团乃至更大区域的大型文化娱乐设施。(4)教育、科研设施规划本着科教兴县的思想,大力扶植科教事业。肥西中心城区现有中等专业学校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一所,普通中学八所和职业高中一所。规划对老城区的中小学进行优化组合,新增中小学校以新区为主。(5)医疗卫生肥西县城现有医院2所,病床411张,平均每千人2.96张,规划予以保留。对其内部进行用地调整和设备更新工作,提高其服务能力。新区建设按国家标准设置多级医疗设施,形成县级和门诊所二级医疗服务系统。规划在综合服务区、桃花工业园拓展区、新港工业园等区域,各布置一座医院。(6)体育设施肥西县现状体育设施场地不足,规划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按国家标准,配套各类小型运动场,鼓励学校、社区建设开放式、半开放的体育设施,形成合理的体育设施系统。规划在肥西新区建设高标准的体育场馆,面积约为50公顷左右。规划第六十条规划目标建立由地下交通、地下人防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以及地下商业开发等组成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将城市中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地下,缓解人地矛盾,提高综合交通能力,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并做到平战结合,置换出相应的土地资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第六十一条规划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功能、形态与城市职能和总体形态相协调,各种地下空间设施的功能与其所处的城市功能区及周围的城市用地功能相协调。(3)树立人防建设的新观念和新思路,通过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来促进人防工程体系及城市综合防灾空间体系的建设、平战结合利用以及防灾能力的提高。(4)妥善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其环境物理特征相适应,通过竖向分层开发,达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目的。保护好地下历史遗产和考古文化遗址,尊重地下空间产权与公共利益。第六十二条规划控制(1)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资源主要为广场、绿地、公园、城市道路、轨道交通、体育场馆、大型公共建筑物以及其它建筑物的地下室。(2)地质灾害区以及灾害易发区、圩区为地下空间禁建区,不应进行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3)地下交通设施包括地下轨道交通、地下人行交通和地下停车设施。(4)地下街用于连接各类地下设施,完善地下交通功能,加强与地面空间、地上公共建筑物之间的联系,并成为城市商业空间的有机补充。(5)地下市政设施应根据市政设施规划、地下空间利用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6)在城市建设空间密集地段以及旧城改造地段鼓励建设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第六十三条地下空间开发引导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为三个等级。重点开发区:广场、绿地公园、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地下人防工程设施等。一般开发区:居住区与单位配建停车库。慎重开发区:滩涂、水系、大型垃圾填埋场以及可能由于地下开发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道路交通规划第六十四条县城交通发展策略(1)构筑安全、高效、生态、多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系统。引导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构建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强化内外交通的联系与转换,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城镇的联系。(3)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快速公交及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快速路红线宽度控制60-80米;主干路的红线宽度为50-60红线宽度为30-45红线宽度30米以下。第六十六条县城骨架道路布局快速路规划布局为 “一横二纵”,“一横”为方兴大道,“两纵”为集贤路、金寨路。主干路布局结构为“四横五纵”, “四横”为派河大道、玉兰大道、深圳路、昌盛大道,“五纵”为将军岭路、汤口路(206省道)、创新大道、蓬莱路、莲花路。(1)自行车交通居住区、公共设施要为自行车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和方便的设施;公共交通车站、公共交通枢纽地区要为自行车驻车换乘提供良好和方便的条件。(2)步行交通在商业集中区、居住区提供良好的步行系统,为步行者创造良好的、安全的步行环境,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1)用地指标规划县城公共停车场用地指标为0.9平方米/人,其中90%为机动车停车场用地。(2)停车场布局对外停车场:在城市周边主要对外公路的出入口附近规划大型停车场(500~1000辆规模)。县城停车场:与景观风貌规划绿地系统以巢湖和紫蓬山风景名胜区为背景,以派河、潭冲河、大官河等自然河流水系、合九铁路、合安公路等交通走廊防护绿地为纽带,以古埂公园等大型公园为节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系统。(1)利用江淮分水岭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巢湖周边圩区中的自然和人工林地和三岗花木基地,建立城市大型生态林地。(2)依托地形和水体建设大型城市绿楔和郊野公园。(3)依托城市的水系、电力高压线走廊、交通走廊,创造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新鲜空气流通的生态廊道。(4)以农田林网建设郊野绿色空间。控制提高山体水系的可见性和可达行;加强文物古迹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加大自然开敞空间建设;营造整体生态景观网络;发展肥西富有特色的城市结构;突出城市轮廓特征,重视高层建筑选址;加强地区性的整体空间设计,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系统的建设与控制。开辟连续的滨水公园和绿化带,建设派河、潭冲河、大官河等水系滨水公园和绿化带。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小街,将滨水空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或旅游资源予以开发。第七十三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遵循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重点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周边环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通过有计划的开展编制重点文物保护规划、整治环境等工作,落实各项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的措施。规划2030年县城人口规模82万人,则生活用水量为36.9万m3/日。(2)供水设施县城纳入合肥市统一供水,自来水普及率100%。第七十五条排水工程(1)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平均日给水量的80%计算,2030年中心城区污水量约29.5万m3/日。(2)污水工程龚响塘污水处理厂,范围包括老城区和花木城片区;陈墩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范围主要包括桃花工业园拓展区;中派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范围主要包括综合服务区、县区合作区。(3)雨水工程规划结合地形地貌的要求以及肥西县的实际建设情况,共分桃花工业园拓展区、老城综合区、城北区、花木城片区、城南片区5个排水分区。第七十六条再生水利用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积极稳妥地推广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用于农业灌溉,一部分出水经过深度处理后通过城市中水系统用作城市河湖景观、绿化、道路浇洒及降尘、建筑冲厕、工业低质等用水水源。220KV供电网络采用“环状、多点、多联络”的主电网结构,以220KV供电网络为骨架、110KV供电网络为重点,采用分片供电方式。 第七十八条通信工程(1)邮政按中心局—支局—所的结构构建邮政网点体系,逐步完善邮政分支机构,在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和县区合作区按6-10公里服务半径各设置邮政支局一处。(2)电信固话:优化完善传输网络,电话装机容量应达30万门。对老城区内现有的电信局进行扩容,以满足电讯发展的需要,在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和县区合作区布置电信分局一处。规划各新建居住区、工业区等通信用户集中区,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通信机房用地。完善城区光缆干线,逐步建成环网,改善网络的自愈功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干线光缆接收机以下网络,近期内仍采用同轴电缆,远期逐步发展为全光缆网络。光缆网应布局合理,易于施工和管理,每个光节点按500-1000个左右用户终端考虑,便于今后的业务展开和发展,线路敷设应从目前地下和架空的混合型式,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地下型式。转播节目应满足和保证中央、省、市台的节目传输,进一步加强新闻广播、采编队伍的建设,具备较高的节目制作能力。系统应具有双向传输功能,并进行多功能业务开发,在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增值业务,逐步形成和具备现场直播、双向数据传输、数据广播、加扰—解扰等功能。第七十九条燃气工程(1)气源城市燃气气源采用“以天然气为主,液化气等为辅”的原则。气源由“西气东输” 三十埠门站和“川气东送”上派北张门站接入。(2)输配管网规划中压管网的压力采用中压A级,管网起点压力为0.4MPa,低压管网起点压力为0.3kPa。以规划远期各类用户用气负荷及其分布为基准,并考虑一定的裕量进行燃气输配管网的水力计算,以确定中压燃气管网各管段的管径,最终形成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燃气输配系统。第八十条供热工程采用分区集中供热。(1)供热分区县城集中供热以合九铁路为界分为两个供热分区,铁路西北由桃花工业园拓展区供热站集中供热,铁路以东部分由上派供热站集中供热。(2)热源点规划在潭冲河以南及合九铁路以西的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内各布置一座热源厂。(3)供热管网规划结合城市主干道,建设完善的供热干线。 结合城市路网加密及道路改造工程进行供热管道的改造,完善城市供热管网。根据集中供热密度规划建设换热站。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密闭清运、卫生处理系统,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100%,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逐步实行容器化、密闭化;生活垃圾处理采用卫生填埋、焚烧等综合处理方式;规划近期保留阴山垃圾填埋场,适当改造;远期对阴山垃圾填埋场进行二期改造,扩大其规模,加强四周生态防护绿地建设。小型垃圾转运站:规划按服务半径1~1.5公里设置一座进行控制,或每个街道、乡镇设置一座。:公共厕所每平方公里按不少于3座设置。主要繁华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米,在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米,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米。大型商场、旅游区、公共场所设置的公厕实施对外开放。完善排水设施,粪便处理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现有的各类基地应予以保留,有条件的可进行改造扩建,加强各级环卫机构的工作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环卫清扫保洁工人休息场所,全县达到70座。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基本达标,生态良性循环,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城市经济和社会得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第八十三条水环境保护县城备用饮用水源潭冲水库,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县城工业和生活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生态建设,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积极营造生态林,涵养水源,保护植被。 第八十四条大气环境保护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2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年。采用合理的能源政策,供热设备提高热效率,减少燃煤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集中供热的比率;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清洁生产,进行污染源控制。第八十五条声环境保护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95%。加强对声环境敏感体及保护目标的保护,确保新建工业企业远离医院、学校、居住区等敏感点;强化对工业噪声源的管理和对超标声源的限期治理;制定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规划,发展清洁、低噪的公共交通。加强生活和娱乐场所噪声源的监管,严格控制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噪声源,确保公共场所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加大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治理力度。第八十六条固体废弃物污染及辐射环境管理防治(1)防治目标1)固体污染防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无危险废物排放。2)辐射环境管理目标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好闲置废弃放射源和电磁辐射的处置工作,切实消除隐患,保证环境安全。(2)主要防治任务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尽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可利用物资回收系统;继续加大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辐射环境的管理工作,切实消除隐患。规划(2)规划措施针对涉及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源、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公众聚集场所、自然灾害、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公共安全问题,科学进行公共风险分析,加强风险预防,制订科学、系统的应急救援方案,确保城市有足够的疏散避难空间和通道。1)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路网系统确定安全防灾单元,各单元之间以城市主干路及绿化带分隔。2)城市安全疏散道路系统应由城市安全防灾疏散干道和防灾疏散次干道组成。每个城市安全防灾分区在各个方向上应至少保证两条安全疏散通道。3)布局足够的城市疏散避难空间。利用安全防灾分区内的城市公园、绿地、体育场地、学校运动场地、停车场和街头广场作为避难人口的疏散场地。防灾疏散场地应设立明确的标志,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防灾疏散场地应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等市政公用设施。4)建立城镇密集区统一联动的安全防灾应急中心,按层次和分区设立急救医院、通信专业队伍、消防专业队伍、工程抢险专业队伍和物资储备设施等。5)城市生命线工程包括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医疗、卫生及消防等主要系统,重要设施明确纳入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充分满足城市防灾和减灾的需要,切实保障城市安全。第八十八条应急交通系统规划(1)规划目标建立系统、科学、可靠的城市交通应急道路网系统,以及应急交通组织策略和应急救援措施、疏散通道。(2)应急交通组织策略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和程度,制定道路系统应急组织的不同策略。建立一套完备的快速反应系统,包括信息收集发布和风险评估、紧急事件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战时防护的需要。(3)应急救援疏散措施研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及在运营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针对各种突发事件提出合理的交通救援疏散措施。(4)应急道路系统应急道路系统分为紧急道路、救援输送道路、避难辅助道路三类。(5)消防车通道加快城市道路网建设,增加道路密度,改善消防通道所依赖的大环境,近期结合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提高车辆通行能力,保证消防车辆的通行,旧城区的消防通道同时应考虑具有消防隔离带的作用。修建停车场,解决夜间汽车停放堵塞通道的问题。(6)建立应急保障协调机制建立应急供应协调渠道。各相关部门均应有各自的储备和供应任务,解决装备、物资的来源和储备基金,建立起应急交通保障装备、物资供应渠道和体系。,为治安设施提供必要的用地和建设条件。。第九十条防洪工程(1)防洪标准肥西县城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2)排涝标准 &与雨水规划保持一致,按肥西中心城区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暴雨强度,设计重现期P,一般采用1年,局部重要地区采用3~5年。(3)城市防洪体系卞小河堤防自康小郢上游接高地封闭,往下沿卞小河至入派河口左岸新筑堤防,右岸仍结合合安公路以路代堤;童洼小河堤防自李湾上游接高地封闭,往下沿童洼小河至入卞小河河口新建堤防。第九十一条消防工程(1)消防安全布局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应严格遵照有关消防规划及规定,控制防火间距,规划好街区的防火分隔及消防车道。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单位,结合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进行合理布置、严格审批。(2)消防给水管径选定按同一时间发生三处火警的用水量进行规划。供水管网采用环状供水。(3)消防站(4)消防装备对新建消防站,应同步按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对现状消防站装备尚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近期应予补充并逐步完善。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根据情况,加强投入与管理,对现有企业按国家标准应设专职消防队而未设的,应按相应标准配齐,对新建企业依照国家相关要求,应严格按国家标准确定消防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和消防指挥通信系统,利用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做到迅速、准确、可靠。逐步建立消防地理信息系统。(1)重点防护目标 一类重点目标为党政首脑机关、通信、交通枢纽及重要供电设施;二类重点目标为事关国计、民生、经济的目标,包括“生命线”工程、广播、电视以及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厂企业、科研基地、仓库等。(2)人防警报系统2030年肥西县城,按音响覆盖率100%进行警报器布点建设。其它地区以移动式警报器进行覆盖。(3)建设规模按肥西县城常住人口人均占有防护工事面积0.5m2建设,加上其他人防工程,建设总规模为46万m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程抗震土地利用:根据场地类别分区和场地破坏影响分区,将场地地段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基础设施:对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信、医疗、消防和物资供应与保障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应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及功能失效影响范围的估计,提出防御措施。城区建筑:对城区建筑,应在抗震性能评价的基础上,对重要建筑抗震防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及城区建设改造等提出抗震防灾要求。避震疏散:新建城区应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防灾据点和防灾公园。规划城市公园、绿地、体育场、广场、停车场以及企事业单位空地和地下人防空间作为避震疏散场所。规划主干道为一级避震疏散道路;规划次干道为二级避震疏散道路;规划支路为三级避震疏散道路。(3)城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4)重大建设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设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5)对老旧建(构)筑物要进行抗震加固和改造。第九十四条城市规模到2015年,肥西县城总人口47万人,建设用地县城用地范围第九十六条近期县城重点发展地区肥西综合服务区、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和县区合作区作为近期重点发展的地区。第九十七条近期重点改善地区老城区作为城市建设改善的重点区域。第九十八条近期重点生态培育地区第九十九条城市远景规划思路(1)城市远景规划应具有弹性与适应性城市的远景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远景布局方案应当是战略性、结构性的构思,保持较好的弹性和包容性,以适应未来城市社会经济的变化。城市的远景发展是规划期内发展的延续。因此,远景布局方案应当继承和发扬城市既有的特色和优势,继续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创造更优秀的景观风貌,保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规划期内所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城市远景发展的新的供给优势。因此,本次规划中所进行的城市供需发展的时空分析的结论对远景布局方案的编制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远景布局方案体现了城市从现在到远景的有机发展过程。在制定总体布局综合方案时,就考虑了规划期以后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尽可能减少对远景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把远景方案视为对规划期内发展的完善过程。第一百条城市远景发展方向综合考虑肥西县城区位、高速公路、铁路、风景区以及肥西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肥西县城向北发展受合肥市中心城区建成区制约;向东跨越沪蓉高速发展,地势低洼,河塘水面众多,工程地质条件不利;最有利的发展方向是向南与严店镇形成一体发展,向西南沿合安公路花岗镇一体发展;向西与紫蓬镇统筹发展,因此远景城市建设方向建议向南、向西南、向西发展。 的实施本规划经批准后,是肥西县人民政府指导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政府各部门应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实施,自觉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第一百零二条规划的法律效力凡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均应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要求。第一百零三条规划的深化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及时修编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乡镇总体规划;本县其他各行业规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确保总体规划的各项内容得到落实。第一百零四条加强规划法制建设加强规划法制建设,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健全法制体系,为规划管理提供法律保障。第一百零五条加强规划管理规范审批程序,公开办事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建立规划实施的分析评价和监控机制,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第一百零六条社会参与加强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规划的决策水平;发挥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的作用,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第一百零七条规划修改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修改。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等强制性内容的重大修改,按有关程序报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一百零九条本文本中带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1:县城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统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人)R居住用地418.827.5530.1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46.39.6310.5其中行政办公用地40.7——文化设施用地8.5——教育科研用地76.5——体育用地5.4——医疗卫生用地15.2——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69.94.605.0M工业用地347.722.8925.0W物流仓储用地28.91.902.1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281.018.4921.2其中:城市道路用地198.513.0614.3U公用设施用地9.00.590.6G绿地与广场用地208.413.7115.0其中:公园绿地75.84.995.5H11城市建设用地1520.0100.00109.4 备注:___2011___年现状常住人口_____13.9____万人2:县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远期近期远期近期远期近期R居住用地2127.301356.9223.9625.7125.9428.87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27.64271.414.825.145.225.77其中行政办公用地60.3451.000.680.970.741.09文化设施用地32.1720.950.360.400.390.45教育科研用地261.71148.792.952.823.193.17体育用地41.0126.650.460.510.500.57医疗卫生用地32.4124.020.360.460.400.51B商业服务设施用地1168.301024.7613.1619.4214.2521.80M工业用地2388.911066.2926.9020.2129.1322.69W物流仓储用地265.77109.622.992.083.242.33S道路交通设施用地1708.56982.9419.2418.6320.8420.91U公用设施用地118.9064.081.341.211.451.36G绿地与广场用地674.80401.117.607.608.238.53H11城市建设用地8880.185277.13100.00100.00108.29112.28 注:现状人口13.9万;近期规划人口47万;远期规划人口82万。3:规划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表(2030年)职能等级职能类型城镇名称数量​​​县域中心城市综合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心城区1​县域次中心城镇工业基地之一桃花、严店2​交通型高刘1​重点城镇综合型官亭、花岗、小庙、山南4​旅游型紫蓬、三河2​一般城镇综合型丰乐、柿树岗、高店3​旅游型铭传1​​​​​​
4:县域空间管制建设限制分区划分原则名 &称划分原则禁止建设地区水域生态敏感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重点保护区、矿产资源重点保护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河湖湿地、林网等。限制建设地区董铺和大房郢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次重点保护区、地质环境不适宜区、山地、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绿化隔离等地区。适宜建设地区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以外的地区5:肥西县2011年文物保护单位概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地址文物级别文物类型历史年代1古埂岗遗址上派镇湖湾村古埂塘队省保单位古文化遗址新石器2三官庙墩遗址桃花镇古城村三官庙一般古文化遗址新石器3艾大墩遗址上派镇方岗村四房郢一般古文化遗址新石器4刘大墩遗址上派镇塘坊村瓦屋郢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5秦小郢毛狗遗址桃花镇李河村秦小郢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6大墩头遗址桃花镇卫星村殷夹街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7白庵庙遗址高店乡西桥村梁湾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新石器8霸王墩遗址铭传乡启明村汤家庄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新石器9戴大郢遗址小庙镇坎大塘村戴大郢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新石器10老虎头遗址上派镇周坎村堰旭一般古文化遗址新石器11汪郢大墩子遗址上派镇周坎村汪郢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12南大郢遗址高刘镇南仓村孙小圩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13陈小郢遗址花岗镇陈岗村尚湾南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14黄花墩遗址柿树岗乡龙黄花村黄花墩西北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商周15城墩遗址高店乡双峰村杨大郢东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商周16袁小墩遗址花岗镇汪堰村程大老家西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新石器17张马墩遗址柿树岗乡龙潭村解老郢西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新石器18城墩遗址上派镇中派村街西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新石器19陈墩遗址官亭镇金华村陈墩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周20王古城遗址桃花镇古城村王湾北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西周、春秋21芮祠大墩遗址上派镇芮祠村芮祠大郢东一般古文化遗址周22卞大墩遗址上派镇方岗村唐湾东北一般古文化遗址周23陈墩遗址上派镇楼岗村陈墩湾北一般古文化遗址周24南大墩遗址上派镇北张村草墩郢东一般古文化遗址周25武宾户大墩遗址上派镇背塘村武宾户西一般古文化遗址周26邱坡寺遗址上派镇佛寺村张岗西一般古文化遗址周27瞿家城遗址梯树岗乡中洋村石堰湾西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周28茅墩头遗址山南镇城河村坝埂南县保单位古文化遗址西周29牛大墩遗址花岗镇桃园村许下楼南一般古文化遗址西周30庵墩遗址花岗镇善岗村庵后队西一般古文化遗址周31杨圩大墩遗址花岗镇李祠村杨圩西南一般古文化遗址周32葛家堰大墩遗址花岗镇七十埠村葛家堰西一般古文化遗址西周33汪大墩遗址花岗镇七十埠村葛家堰西一般古文化遗址西周34高庄城墩孜遗址花岗镇杨湾村北一般古文化遗址周35马岗大墩遗址花岗镇善岗村马岗南一般古文化遗址西周36土楼大墩遗址花岗镇土楼村汪大圩南一般古文化遗址周37下湾师姑墩遗址花岗镇红星村下湾东一般古文化遗址西周38大官塘坎遗址花岗镇官塘村大官塘坎南一般古文化遗址西周39洗网墩遗址花岗镇新塘村柳树圩西一般古文化遗址西周40小顿孜遗址花岗镇七十埠村葛家堰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41河大墩古遗址花岗镇冬岗村余小圩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42庙墩遗址上派镇南圩村小湾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43张圩子遗址桃花镇草岗村张圩子一般古文化遗址商周44李河古墓葬群桃花镇李河村一般古墓葬东汉—南北朝45马鞍墩墓花岗镇杨湾村万大圩西北县保单位古墓葬汉46无墩孜汉墓桃花镇李河村北首圩西县保单位古墓葬汉47张 墓官亭镇兴塘村马油坊北县保单位烈士墓民国25年48解正新墓花岗镇正新村周大塘旭北县保单位烈士墓1968年49清真寺小庙镇大柏村县保单位古建筑清50唐五房圩转心楼柿树岗乡袁店中学校内县保单位古建筑清51三县桥三河镇中街至南街县保单位古建筑民国15年52周味韶墓小苗镇雷北村周大湾西县保单位烈士墓民国21年53董氏宗祠丰乐镇五四村董家湾五四小学县保单位古建筑清54舒王墩墓花岗镇安墩村县保单位古墓葬西汉55乱墩街墓群丰乐镇桥西村万类街北县保单位古墓葬汉56童氏祠堂洛传乡众兴村童旗杆圩同乐小学县保单位古墓葬清57大王殿紫蓬镇紫蓬山西庐寺内县保单位古墓葬清58太平天国城墙三河镇中街东街县保单位古墓葬清59张老圩聚呈镇老圩村聚呈中学县保单位古墓葬清60周老圩紫蓬镇农兴中学县保单位古墓葬清61刘老圩铭传乡启明村国保单位古墓葬清62三河镇历史文化街区三河镇西街、南街、东街省保单位古墓葬清 &民国63派河小庙 紫蓬 桃花 上派 严店一般河流清、民国64丰乐河山南 花岗 丰乐 三河一般河流清、民国65天沟河小庙 高刘 高店一般河流清、民国66江淮分水岭山南 铭传 官亭 紫蓬 小庙 高刘一般地貌清、民国6:肥西县区域生态功能分区区划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肥西县东冠小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