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首词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

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含答案)-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含答案)
导读:八年级语文下册25、30课阅读训练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的诗人。诗题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____。2、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诗中流露诗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25、30课阅读训练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的诗人。诗题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____。
2、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诗中流露诗人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的诗句:
;点明题意,表明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的诗人。
6诗人借古喻今,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励精图治,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的诗人。
9用比喻暗示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句子:
一语双关,巧借地名写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危苦的句子:
10、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2、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作者是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家,号________。
14、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词中很有哲理并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___________。
17、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
对_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
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本曲作者是_______,___朝_____家。山坡羊是______。
21、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3、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24.从诗中找出描写的诗句,并对其分析。
25.从诗中找出叙事的诗句,并对其进行分析。
26.从诗中找出抒情的诗句,并对其分析。
27.诗人杜甫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28.按课文填空。
(1)《饮酒》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2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慨叹: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爱国热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
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
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9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狐裘不暖锦衾薄
(2)散入珠帘湿罗幕
(3)都护铁衣冷难着
(4)瀚海阑干百丈冰
裘:____________ 罗幕:__________ 着:____________ 瀚海:___________
阑干:___________
衾:__________
30、诗歌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3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诗歌最后四句,描绘一幅“雪地送别”图,力求有景有情,
情景交融。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8分)
①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 (
③愁云惨淡万里凝
④风掣红旗冻不翻
34.对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10分)
A.这首诗特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物送别的喜悦之情。
B.这首诗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绘雪景。
C.“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的大雪来得急,也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雪天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35.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哪四幅雪景图。(12分)
品一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妙处。(10分)
3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几句话点明了
送别的什么?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分)
阅读下文,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38.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
39.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0.如何理解“真”?
四、阅读李白《行路难》,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1、分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3、分析这首诗的感情脉络。 44、 “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45、 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
46、“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
47 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
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包含总结汇报、文档下载、办公文档、教学研究、教程攻略、IT计算机、人文社科、经管营销以及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含答案)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教师用_百度文库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教师用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备课:黄少锋
审核:马建军
编号:201225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4.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法指导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知人论世”,对作者的经历和遭遇有所了解,有助于更多、更深、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要在疏通词句,初步把握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景、事、物,初步感知作者所表现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加深理解,丰富感悟,领略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哲理美。
三、课文鉴赏辅导(见学生导学案,此处略)
学习内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自主学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1)节奏:(工整地抄写全诗并标注朗读节奏)
(2)感情:应读出诗人无限辛酸、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 结合注释,概述诗意: 首联: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颔联:怀念友人只能独自空吟《思旧赋》,回到家乡反而像传说中的烂柯人一样,好似隔世之人。
颈联: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勃。 尾联: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二、合作探究
3.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写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运用了两个典故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5.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贡献者:520单身羔羊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正在遭受攻击,请稍等片刻.
还剩 5 秒&相关热词搜索:[诗词曲五首]诗词曲五首练习及答案_诗词曲五首-牛bb文章网
[诗词曲五首]诗词曲五首练习及答案 诗词曲五首
所属栏目: &
25、诗词曲五首[基础知识训练]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阅读诗词,答文后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水 调 歌 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9、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10、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11、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参考答案25、《诗词曲五首》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9、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25、《诗词曲五首》练习姓名一、注音或写字畔 绮 闻笛fǜ 折jí 干gē 风piāoxù hànqīng 宫qua qióng楼 chánjuān fēngluán三、解释词语长精神 铁未销 自将磨洗 寥落 零丁 丹心......... 汗青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绮户 经行 ....三、按原文填空:A、 ___________ _,到乡翻似 。 , 。B、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 。C、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今夕是何年。D、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 。E、峰峦如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西都,________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百姓苦;亡,____________ 。五、诗句的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3、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4、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5、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6、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7、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9、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10、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11、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周瑜们的胜利带有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12、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烂柯( ) 折戟( ) ..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暂凭杯酒长精神( ) .③千里共婵娟( ) ..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 .. 宫阙( ) . 峰峦( ) .3.默写、填空。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⑥兴,百姓苦;____________。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5.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①琼楼玉宇:____________②弄清影:____________6.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______。7.翻译词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8.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9.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___。10.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11.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二)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2.本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家。山坡羊是___________。13.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4.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5.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三)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①②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④舞。蛾儿雪柳黄金缕⑤,笑语盈盈暗香⑥去。众里寻他⑦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①星,比喻灯。②风箫,箫的美称。③玉壶,比喻月亮。④鱼龙,指鱼形、龙形的灯。⑤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女人的装饰。⑥暗香,指美人。⑦他,即她。古时他她不分,通用。16.这首词的“青玉案”是___________;“元夕”是正月十五日,也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17.“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翻译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9.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代著名爱国词人。我们在第一册,还学过他另一首词:《____________________》。20.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21.这首词的中心思想:____________。22.写下这首词的韵脚:____________。23.用“/”来划分下面词句的节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作文24.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诗词曲五首一、1.kē jǐ qua luán2.①增长,振作 ②古代兵器 ③月亮 ④经过3.①刘禹锡 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白居易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千里共婵娟 ⑥亡,百姓苦二、(一)4.宋 文学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5.①美玉做成的楼宇。②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子由 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7.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8.词人“欢饮”时的想象 “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9.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10.天、年、寒、间、眠、圆、全、娟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二)12.张养浩 元 散曲 曲牌名1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5.“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并联想到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三)16.词牌名 题目17.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18.忽然回头一看,竟在那灯花稀落的僻静去处发现了她。19.幼安 稼轩 宋 西江月20.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情景21.通过描绘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歌舞的场面,记叙了一对意中人在长街偶然相遇的情景22.雨、路、舞、去、度、处2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24.提示:要做到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上诗词曲五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