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那时候的我一战开始了吗

都德《最后一课》是颠倒黑白吗?
小学都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也是从那篇文章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个说法,但看到有关报道说这不是真实的而且恰恰相反,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居民仍坚持说德语,甚至闹着在法国内搞自治区,这是真的吗?
按投票排序
楼上所有的答案,都没有提及一个关键事实:血缘、语言、文化、习俗,并不必然转化为对应的国家认同。约翰o斯特亚特o密尔在他的名著《代议制政府》中这么写道:“任何巴斯—布列塔尼人,甚至任何阿尔萨斯人,今天都没有丝毫意愿要从法国分离出去。“此书写于1861年,法国割让阿尔萨斯的十年前。前面有朋友提到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那老马在《法兰西内战》里对于阿尔萨斯人的认同是怎么说的呢:”他们不敢公然说阿尔萨斯-洛林的居民渴望投入德国怀抱。恰恰相反。为了惩罚这些居民对法国的爱国情感,斯特拉斯堡(一个有一座居高临下的独立卫城的城市)被“德意志的”爆炸弹野蛮地滥轰了六天之久,城市被焚毁,大批赤手空拳的居民被杀害!他当然啦!这两省的领土先前有个时候曾经隶属于早已寿终正寝的德意志帝国。因此,这块领土连同它所有的居民,看来应该当作德国不可剥夺的财产加以没收。如果依照古玩鉴赏家的想法恢复昔日欧洲的地图,那就千万不要忘记,先前勃兰登堡选帝侯曾以普鲁士领主身分做过波兰共和国的藩臣(注:1618年勃兰登堡选帝侯国与16世纪初由条顿骑士团领地组成并臣属于波兰贵族共和国的普鲁士公国(东普鲁士)合并。勃兰登堡选帝侯作为普鲁士的领主而成为波兰的藩臣,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1657年,当时勃兰登堡选帝侯利用了波兰对瑞典作战的困难,争得了波兰对他的普鲁士领地主权的承认。——24。)。“甚至到了20世纪,阿尔萨斯重归德国几十年了,请看马克斯o韦伯怎么说的:”“阿尔萨斯人不认为他们自己属于德国,其原因必须到他们的记忆中去寻找。他们的政治命运已经使其道路和经历脱离德国的环境太久太久了;因为他们的英雄就是法兰西历史上的英雄。如果考尔玛博物馆(Colmar)的管理员想向你介绍所有展品中他最珍爱的东西,他会带你离开格吕奈瓦德(Grunewald,16世纪德国画家,作者注)的祭坛,而来到一个摆满三色旗、消防器具、钢盔以及其他一些显得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品的屋子,所有这些东西都来自他心目中的一个英雄时代”“——《社会学文集》”“这种(法兰西)共同体的情感,来自共同的政治经验,以及间接的社会经验。人民大众在心中高度评价那些被看做摧毁封建制度的象征性事件。有关这些事件的故事取代了原始英雄传说的地位”“——《经济与社会》另外,都德也不全是一个国家主义愤青。作为一个普罗旺斯人,他写过一篇散文叫《诗人米斯特拉尔》。米斯特拉尔是一个以普罗旺斯语写作的诗人,后来获得了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都德这样写道:”你们尽管修建铁路,树起电报杆,从学校驱逐普罗旺斯语吧。普罗旺斯语将在《米莱依》和《卡朗达尔》中永生“(《米莱依》和《卡朗达尔》是米斯特拉尔的代表作。)罗罗嗦嗦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想表达,近代民族主义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和语言、文化、血缘未必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就是因为阿尔萨斯人国家认同的混乱,启发了对于民族主义的现代研究。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也是一个国家强力推进的过程,比如说法国在大革命后推行的强制法语化政策,比如说上文中都德提及的铁路和电报。民族主义洗脑能成功吗?事实上没有哪个近代民族主义构建不伴随着洗脑,成功的例子当然多了。在大革命以前,法国说法语的人口只占全部人口的一半。后来呢?都德对故乡普罗旺斯法国化怀有伤感,但他对于阿尔萨斯呢?
看到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地区的人说的语言是A,还会认同自己是一个以B语言为通用语的国家的人”。我想说,中国也不是只有汉语普通话,但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人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当然这不是完全可以类比的事情,只是用来说明,以A语为母语的人不一定就会偏向官方语言/最常见通用语是A语的国家。==============原答案=================看到很多说都德《最后一课》颠倒黑白的,忍不住要说几句。我不认为《最后一课》颠倒了黑白。都德是十九世纪法国的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他的小说偏向现实主义,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最后一课》是都德写于1872年的一篇短篇小说,1873年和其他的10篇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是为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最后一课》最早由胡适在1912译成中文,名为《割地》。从1920年起,《最后一课》就进入了中国语文教材,成为经典课文。为了回答《最后一课》是否颠倒了黑白,探讨几个问题:1. 1871年的阿尔萨斯人到底讲的是德语还是法语?回答这个问题要从17世纪说起。历史上的法兰西王国大约在十七世纪逐渐占领阿尔萨斯(1648年完成)。然而阿尔萨斯的本土语言是日耳曼语系中上德语(Upper German)的一支。十七世纪,以巴黎地区语言为基础的标准法语逐渐形成,并随着法兰西王国的强盛和启蒙运动而出现了大量戏剧、小说、散文、通信等文学作品,逐渐定型。法国大革命後,拿破仑一世建立帝国,并逐步扩张。与此同时,标准法语逐渐向法兰西帝国各省推广,成为学校授课使用的语言和中上层社会接受的书面语言,即所谓法国的国语。与此同时,拿破仑占领下的德意志地区,民族主义逐渐抬头。拿破仑被放逐後,维也纳体系成立。其后,腓特烈·威廉三世和俾斯麦领导下的普鲁士逐步统一了德意志。阿尔萨斯的法语普及和教学和全法国一样,从1794年的法令开始执行,但学校内使用法语授课直到1833年的法令推出后才开始被认真严格地执行。同时由于法国的扩张,法语成功打入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为标准的贸易语言。1850年左右的时候,法语除了是阿尔萨斯的官方书面语言,也主要在中上层社会、知识界和商业活动中使用。另一方面,随着德意志统一进程开始,从十九世纪上半叶起,作为书面语的标准德语也已经形成,而属于法兰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并没有被包括在这个过程中。阿尔萨斯的语言与以普鲁士语为基础的标准德语也有一定差别。鉴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兴起和威胁,法兰西政府也开始强调国语推行的重要性。1850年到1870年是法语急速传播并被系統性地教授的20年,阿尔萨斯会说法语的人口因此大增。然而中下阶层(农民、手工艺人和工人,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的生活用语依然是本地的阿尔萨斯语,法语则被视为“富人的语言”。1860年代晚期约有15%的阿尔萨斯人会说法语,但学生从学校毕业时大多能通晓法语和德语。因此,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是:大多数的阿尔萨斯人不说法语,说阿尔萨斯语。上流社会、富人、文艺界、知识界、商人贸易的时候,说法语。下层的农民、小手工艺者、工人,说阿尔萨斯语。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小说原文中并没有写阿尔萨斯人全都会说法语。正相反的是,小说描写了镇上的成年人都来上课,手捧着初级教材。这恰好说明了他们法语水平并不高。这是切合当时阿尔萨斯语言现实的。小说在这里并没有颠倒黑白。2. 阿尔萨斯人是否因此不认为自己是法国人?答案是否定的。阿尔萨斯的国家身份认同和其语言认同是错位的。尽管在历史和传统文化如语言上,阿尔萨斯偏向德意志,但由于经过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由社会契约与自由平等价值观契定的现代国家认同观念让阿尔萨斯人认为自己是法兰西的一部分。尽管中下阶层对法语不感兴趣,但他们认为这与自己的法兰西国家认同并不冲突。这与德意志地区将国家身份认同建立在文化传统和语言上的观念并不相同。简单来说,两个“国家”的性质不一样。可以理解为民族国家和法制国家的区别。1870年,法兰西历史学家浮斯泰尔·德·库朗日(Numa Denis Fustel de Coulanges)写了一封回应德意志历史教授Theodor Mommsen的通信:名字叫《阿尔萨斯是法兰西还是德意志的?》,里面就很好地探讨了这一差异。这个论战在当时十分有名,被认为是法德两国对阿尔萨斯归属权的提前交锋。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的话,可以研究普法战争爆发及以后阿尔萨斯人的表现。日,拿破仑三世在俾斯麦的挑拨下鲁莽地发起普法战争,结果普鲁士大获全胜。1870年9月拿破仑三世在色当被围,被迫投降。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和法国签订《法兰克福条约》,获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兰克福条约》规定当地人在日之前可以选择移居法兰西,留下来的则默认为德意志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中上层民众,包括文艺、知识界人士大量离去,大约有12万8000人,大概占了当时人口的百分之八点五,造成阿尔萨斯近十年文化真空。而从零星的记载来看,1872年後仍然有不少阿尔萨斯和洛林人偷偷移民法国(20万人)和美国(40万人)。普法战争後,无论是战败的法兰西还是战胜的德意志帝国都将语言作为凝聚爱国主义的重要手段。德意志移入了相当阿尔萨斯和洛林本土人口三分之一的移民,要求当地学校使用德语教学,而当地部分人则以坚持说法语为抵制德意志化的抗争手段。例如1882年一位说法语的阿尔萨斯学生领袖被逐出大学后,立刻被阿尔萨斯人和法兰西人视为英雄。从这些反应来看,普法战争刚刚结束,移民尚未选择时,阿尔萨斯人的国家认同是倾向法国的,起码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德国人。3.德国人是否强制要求教德语是的。起码从法令上来看,德国在日就颁布了法令,要求在小学教授德语,替换法语的地位。所以《最后一课》中描写的场景是真实的。从其後发生的事情来看,德国对德语教学也丝毫没有放松,除了逐渐将学校语言改为德语,去除法语以外,还多次发布政令,要求强化德语在学校的地位,禁止法语交流.4.为什么都德要写阿尔萨斯?很多质疑《最后一课》的文章都怀疑都德是否去过阿尔萨斯,这些质疑者一定没有好好看过都德的作品。都德曾经到过阿尔萨斯,而且并不是走马观花的路过,而是“步行拄杖,背着背包,随着一位当地向导逐步游览”。这次阿尔萨斯之游发生在阿尔萨斯沦陷数年以前,都德将这一次旅游的观感详细记载,写成了短篇游记小说《阿尔萨斯!阿尔萨斯!》,也在1873年的《星期一故事集》中出版了,被法国人认为是都德关于爱国主义和阿尔萨斯的名篇。如果说《最后一课》通过一个悲壮的场景来让法国人感受到失去国土的悲痛,那么《阿尔萨斯!阿尔萨斯!》则通过对战争前阿尔萨斯美好的风土人情的优美描写,展现了对阿尔萨斯的怀念与因失去它而无比悲伤的心情。都德生于普罗旺斯省的尼姆市,1858年来到巴黎,以文学创作谋生。1870年9月,拿破仑三世投降,德军逼近巴黎。巴黎爆发革命,成立了第三共和国。都德在给他堂兄的信里写道:“当其时,全巴黎的人都上街了。不知怎么的,就成立了共和国。那么,也好!共和国万岁!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但不要紧!只要能拯救法兰西,就让他万岁!”他参加了国民自卫军,成为了自卫军第96团的战士。然而自卫军和共和国的黑暗一面也让他寒心。他对自卫军抵抗德军没有抱什么希望。1871年2月,巴黎沦陷。3月,巴黎公社起义爆发。都德对公社十分恐惧,4月份设法离开了巴黎,前往巴黎南郊的尚罗塞(现德拉韦伊南部)暂居。他对政治彻底失望。正如他在1873年的自传体小说《羅勃˙艾爾蒙》里面写到:“噢,政治!我恨你!我恨你,因为你粗鄙不公,喧闹嘈杂;因为你是艺术的敌人,劳动的敌人;因为你就是各种愚蠢、各种野心、各种懒惰的代表。”夏天,都德回到了故乡普罗旺斯。以自己参战的经历见闻为基础,1872年至1873年,都德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关战争与巴黎公社的短篇小说,1873年集结出版为小说集。由于每篇都在星期一发表,故称为《星期一故事集》。都德将自己在参战期间的见闻和听闻的故事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写出,而又掺杂了讽刺性的夸张和浪漫主义的升华。他痛恨掌权者昏庸无能,同时也痛恨革命和政治混乱丑陋,最终导致国家被德国侵占。在这种情况下,《星期一故事集》里包含了高涨的爱国主义也是必然。而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丢失正使得整个法国都悲痛愤怒,所以曾经到过阿尔萨斯都德写下了《最后一课》。虽然都德写《最后一课》的时候人在普罗旺斯,但他战前在阿尔萨斯旅游的经历让他了解阿尔萨斯的风物人情,他笔下的《最后一课》写的是阿尔萨斯,但实际上是为了战败的法国而写。5. 都德是否为了爱国主义而编造了爱国的情景?最后再为小说的真实性问题写几笔。都德参加了国民自卫军,是一个爱国的法国人,那么他有没有可能为了鼓舞法国人的爱国情怀而编造了一个“阿尔萨斯爱国”的氛围呢?我想看了都德其余作品的人都不太会这样猜测,因为正如之前多起强调的,都德的文风是偏讽刺的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抒情的田园写实主义。如果我们看看同是《星期一故事集》的《一局台球》等揭露军队上层和巴黎公社内部阴暗面的小说,就会发现都德从不隐讳法国“不爱国”的一面。即便是写“不爱国”的场景,一样能够激发爱国主义。比如说《小间谍》里面,一个法国小孩因为贪图赌博做了德国的间谍,最初沾沾自喜,后来受不住良心的谴责,告诉了他爸爸,最后他爸爸拿着枪出了门。如果阿尔萨斯本来就没有爱国氛围,都德完全可以将村民和学生写的完全不爱国,把爱国的韩麦尔老师写成孤独的爱国者。这样并不会减少爱国主义的情怀。但都德没有这样写。再举两个例子。第一,1815年拿破仑一世战败,被放逐海岛,法国被迫放弃了所有占领的土地。如果阿尔萨斯心向德意志,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趁机独立?要知道那时候阿尔萨斯的法语人口比1871年更少。第二,1871年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但可能很少人知道的是欧仁·鲍狄埃是在斯特拉斯堡创作的。斯特拉斯堡就在阿尔萨斯和德国的交界。而欧仁·鲍狄埃原本将这首歌配着法国国歌《马赛曲》的曲调来唱的。1871年的德军已经打到巴黎了。斯特拉斯堡早就沦陷了。欧仁·鲍狄埃为什么要用法语写一首歌配着法国国歌的曲调来唱,声援当时的巴黎公社无产阶级,而不是用德语歌颂伟大的德意志帝国呢?无论从当时社会侧面还是都德的其余作品,都看不出都德有捏造阿尔萨斯爱国氛围的必要。阿尔萨斯的爱国氛围应当是反映历史真实的。当然不可能每个阿尔萨斯人都爱国,但在某个小村庄中,某个懵懵懂懂的小学生和不大懂法语的村民,在即将被德国占领的时候,通过一堂最后的法语课,懂得了语言对爱国的重要性,这是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合理的。--------------------------------从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看来,《最后一课》并没有颠倒黑白。相反地,《最后一课》使用了十分贴近现实的笔触,真实地描写了当时阿尔萨斯人被迫选择背井离乡还是改换国籍时的悲痛屈辱的心情,是一篇优秀的现实主义的爱国小说。
阿尔萨斯洛林民众并没有强烈的独立倾向,题主的题设就有问题
基本上可以判断为颠倒黑白!首先,阿尔萨斯和洛林自中世纪到17世纪一直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德国的前前身),方言阿尔萨斯语为日耳曼语的一个分支。所以人家风土人情完全是德式的,硬要把它归为法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太牵强。所以阿尔萨斯和洛林到底是法国的呢,还是德国的呢?不好说,虽然二战后归了法国,但是个人认为还是要偏德国一点。阿尔萨斯洛林第一次归法国是在三十年战争以后,而且本来得的就很不光彩。法国财政大臣Richelieu里外纵横,挑拨离间把神圣罗马帝国的巴伐利亚,和瑞典丹麦全弄造反了,还抢了人家的领地跑了。为了安稳这帮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德国人,法国政府强行灌输法语以及爱国主义。在这期间义愤填膺的德国人民多次抗争,举行了各种独立运动。喂喂喂搞错了吧(⊙_⊙)!我咋觉得德国人和德语才是受害者呐~作者是什么人?都德,一个法国南部贫困家庭出来的文青,普法战争入伍被打得屁滚尿流后,愤恨之余操起笔杆子写下了《月曜故事集》抒发了爱国情怀。。。对于这种作家,我一般都会微微一笑,标注一下interesting,然后放一边去~文章中的韩麦尔先生,明显就是一个被法国政府洗脑了的热血教师,和我以前班主任似的。都德描绘的的“在敌国奴役下挣扎的法国人民”的形象有待考证。至于现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学乖了,修改了猛烈的洗脑政策。温水煮青蛙,也说不清楚到底该归哪儿了。
作为一个现在正在斯特拉斯堡生活的人,看到这样的回答,感觉应该说点什么。首先,这里的风土人情确实是很德式。因为欧洲并非是大改大造的地方,所以很多老建筑,在过去都是德国人建造的,都保留了下来。包括斯堡最有名的大教堂,当然还有那个猪蹄来着……但是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里的人还是说法语的,虽然他们大部分都会说德语,但是他们的母语还是法语!但也遇到过说方言的人,教语言的地方还有方言这种课程。虽然很多人一看名字就是德国人名的感觉,但还真没遇到过人上来就给我说德语的事儿。搞自治这个有听法国其他地区来念书的人说过,这个地方确实相对要特别一些,土生土长的这个区的人说法语也确实是有口音的……
楼上说的都很完备了。阿尔萨斯的本质是法革文化叙事压倒了中世纪文化叙事,所以语言不再有效了。当然不可能真的完全无效,只是一者在脑中压制了另一者。我补充一点对于“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看法:“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名字就有很强的话术成分。作者对西方自由主义说话,西方自由主义眼中看来,相同是想象的,每个人都与自己不同,哪有什么共同体可言?所以接受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概念。但是从反面说,相异难道不是真的?即使自由主义者也能懂这一点。歧视外地人,歧视他族是真的,于是民族就真了。然后“同”底下还有“同”,这才细分出阶级等(中国相对于西方极强的阶层流动性,导致中国目前还不可能有西方意义上的真正左派,有族内阶层流动,有同一文化导致的同一话语体系,那民族就可以算真的共同体,阿尔萨斯的本质是法革文化叙事压倒了中世纪文化叙事)。民族的本质只有一种(虽然分类可以很多),民族主义却有两种。今天的民族主义更多是负向构建。法国民族主义是正向构建,是特例,或者说,它根本就不是民族主义。马恩倡导国际主义的时候,同属左派,法国的布朗基却写《祖国正在危急中》。阿尔萨斯和洛林更是特例中的特例,这种例外会和任何理论体系相悖的。最重要的是,作者从头到尾没有生活在一个集体主义的世界里,要描述一种19世纪的集体主义是管中窥豹了。民族何以是真?“相同”何以是真?本质不过是共同话语体系而已。是把社会还原到几个人的人际关系这个层面上来。是找出社会治理最后拆解不掉的精神部分。共同话语体系在人际关系之间真的很重要。相信大家都遇到过与父母之间交流困难。一句任何网友能听懂的话,对父母反复解释也不明白。相比之下,(省略)主义是找出社会治理最后拆解不掉的物质部分。一个东西要有凝聚力,需要有美好在里面,不是一般的美好,是在任何其他地方一辈子找不到的,初恋般的美好。在旧制度里面,是教堂丝缕的圣光,似有若无的暮钟。在拿破仑或者(省略)时代,是什么就不用说了。所以,旧制度可以是民族的,沙文主义或者法国民族主义或者(省略)主义却可以不是民族的。但是,自由主义文化是没有初恋的。其实,自由主义是有决定性缺陷的。它的缺陷就是,自由主义本质上就是一连串的童年创伤与弑父情结。这是一种难以形容,无法补齐的缺失。保守构建的城堡(包括堡垒与教堂两方面)是过去,自由构建的城堡是未来,某主义构建的城堡是现在。某主义的补丁是,它可以决定性地救赎一切童年创伤。(大家有没有想起“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让我们把这个牢底坐穿”或者《牛虻》或者卖火柴的小女孩。)而保守天生没有童年创伤。自由却永远不行。它不允许干涉的。保守主义是格林童话,某主义是安徒生童话,而自由主义,抱歉这就像让小孩变成流浪者进入地下社会。自由主义本质上没有给弱者留位置。
实际上是个立场问题,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确实是传统意义上的德语文化区,而且法国人拿下这一地区的历史并不光彩。但是就立场来说,都德作为普法战争退役兵,为自己国家拿出民族苦难和爱国主义的大旗,其实没有什么不妥。国家这个政治概念,最初本来就不是单纯的民族概念和文化概念,从封建民族国家开始,国家就是完全的政治概念了。然后科普一下这两地区的历史:  最初在阿尔萨斯建国的是阿勒曼尼人,属日耳曼的一支。阿勒曼尼最初是部落联盟。公元5世纪末,扩张到 阿尔萨斯和瑞士北部,使用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中“德语”一词就是由“阿勒曼尼” 这个词语派生出来的)。公元496年,阿勒曼尼人被克洛维征服,并入法兰克王国的版图 。17世纪以前,此地一直是神圣罗马同盟德意志诸邦的一个部分。直到1648年,根据《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才成为法国的“非正式保护国”。直到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占领斯 特拉斯堡,这才确立了对此地的正式统治,但阿尔萨斯依旧获得自治的独特地位。1871 年,法国战败后,阿尔萨斯被划归为德国。1918年,又划归法国。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4页指出——   “法国大革命中阿尔萨斯在行政上并入法国。阿尔萨斯人仍然将一种称为阿尔萨斯 语的德语方言,而法语在上流社会中流行。”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指出:“日耳曼方言仍为当地通用口语,学校里既教法语 ,也教德语。” 而最值得吐槽的是这件事情: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记载——   “一战后,法国政府企图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德语是当地75%居民使用的书面语)”。 后果是:“阿尔萨斯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也就是说,这篇文章被人骂作颠倒黑白的真正原因在于,对这两地区洗脑的明明是法国本身(而且法语化运动搞了不止一次),相反普鲁士占领时代确实法德双语教学。从内容上来说,都德显然成了树靶子。不过,这件事情在于两个争论点:第一,自己祖国侵占的争议地区,是否是正义。第二,为了表现爱国主义或者为了对外的国家利益,是否可以去加工历史。这就是立场问题的焦点。我个人偏向,国家利益至上。
老师说的对,你看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比法语西语还大(经楼下提醒德语差还挺多的),也没见怎么着。国父孙中山是中山人,打的口号一开始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后来改成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从来也没提过大粤国独立的事。都德这文章在逻辑上有很多不能自洽的地方,所以拿这文章开涮的也是挺多的。韩麦尔先生转向黑板,拿出一支粉笔,用尽全身的力气,写下了“Vive la France”。讲台下学生一片哗然:“我嘅母亲河唔系塞纳河啦!我地饮莱茵河水有交水费啦!”“佢哋南部人都系蝗虫噶!”“阿尔萨斯人唔欢迎巴黎人!”
大家都从历史上介绍情况,我来说说现在的印象吧。我在德国靠近阿尔萨斯边界的地方生活了六七年,去过斯特拉斯堡(阿尔萨斯最大的城市)不少次,对斯特拉斯堡的印象如下:1,斯特拉斯堡这个名字的起源是日耳曼语。2,在德法边境上,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州票可以一路坐到斯特拉斯堡边上,然后就可以买斯特拉斯堡的大区票乘最后一段火车了,最后这一段很短,所以经常有人逃票。斯特拉斯堡离法国的主流地区有代沟。巴黎以东直到德国边境是大片的人口稀疏区,如果夜里坐火车经过这一大片区域,常常很久都看不见村庄的灯火。3,建筑基本是德国风格,非常典型的木头交叉的结构,窗台盛开鲜花。走在街头和德国巴符州的老城们(比如弗莱堡)很像,跟巴黎之类的却很不像。4,招牌名菜(酸菜上面卧猪肘+香肠+大肉)是标准的德国菜……德国从南到北都能找到类似的菜肴,酸菜,香肠,猪肘,都是德国名产。相反这个菜和法式料理格格不入,法国厨子会吐血的。5,特色风俗“圣诞集市”在法国远近闻名,所以圣诞节前的开市期,常有法国各地游客前往游玩。其实啊,“圣诞集市”是德国的标志性节日民俗,大城小镇都有。6,不少老百姓不是很有所谓自己算德国人还是算法国人,举个小例子,我在那里实习的老板是阿尔萨斯小镇出生的,我曾问他是哪国族裔,他说“我的家乡一打仗就换国籍,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算德国人还是算法国人,可能两边都算吧。”注意,这些是在阿尔萨斯已经正式归属法国多年,官方语言为法语,当地第一语言为法语的情况下,仍然保留的德国风情。综上,我完全不能理解《最后一课》里的阿尔萨斯老百姓对德语那么排斥,更无法想象哪个阿尔萨斯人会激情澎湃地写什么“法兰西,阿尔萨斯”。不客气地说,你要是禁止阿尔萨斯人民吃德国菜(酸菜大肉),过德国节(圣诞集市),他们倒是真有可能跟你拼命的……都德这货要么根本没去过阿尔萨斯,要么是睁着眼说瞎话。
我觉得只是那句[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就够颠倒黑白的了..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听好不好..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1.萨拉热窝事件:&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矛盾尤为激烈。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志士普林齐普刺杀。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为塞尔维亚拒绝。7月28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 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由此,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2.施里芬计划:&&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确立的军事进攻的作战方案。 1905 年由德军参谋长施里芬确立,其核心是强调速决战。该计划假设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西线为作战重点。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用于西线作战,而且拟在西线右翼集中全力,突破西欧低地国家,突破法国北部,直取巴黎,最终与左翼部队合围法军主力。在西线用4 到6 周的时间结束作战,然后全力攻击东线。在东线用3 到4 个月时间击溃俄军,结束战争。该计划完全建立在军事冒险的基础之上,忽视了战争的规律以及可变因素。 而且在一战前被一再调整,最终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败,计划宣告破产。3.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军队与德军在西线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会战。1914年8月,德军实施施里芬计划,利用其军事优势突击进攻协约国的防线右翼。在战役初期,德军取得较大的军事优势。但是,在协约国意识到德军的军事意图之后,及时调整了其战略部署,加强了西线右翼的军事布防,德军的军事进攻最终为英法盟军所阻止,施里芬计划所确立的基本军事目标没有达到。9月,英法协约国在马恩河一线以50多个师的兵力向德军发动进攻,最终迫使德军由战略进攻转入防御,西线战局开始陷入对峙之中。4.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西线的一次重大战役。1916年2月,西线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与索姆河战役后,纠结重兵向法国军事重镇——凡尔登发动进攻,试图击败法军重兵集团主力,直取巴黎。但是由于法军的英勇抵抗,德军始终未能突破法军的凡尔登战线,双方损失了大量的兵力。9月,德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10月,法军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于12月收复了几乎全部失地。凡尔登战役最终以德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5.索姆河战役:&&是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战役,发生时间在1916年7月到11月间。该次战役是世界上第一场有坦克参战的战役。虽然英国用的坦克没有什么作用,它的陆军、火炮和空军联合作战的战技非常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原因:&&(1)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斗争。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法德,俄奥,英德的矛盾;(2)列强之间的积累争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分化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速了大战的爆发;(3)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大战的导火索。性质:&第一次世界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其中塞尔维亚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影响:大战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奥斯曼土耳其四个帝国,削弱了英法意等国;十月革命胜利是一战最大后果,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出现了世界性高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怎样形成的三国同盟:&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1878年柏林后,俄、德矛盾日趋于尖锐。俾斯麦深恐俄国组成反德集团,拉拢奥匈帝国组成反俄同盟。1879年10月7日德、奥在维也纳签署军事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遭到俄国进攻,两国在军事上互相支援。此条约是针对俄国的,从而加速了俄、法的接近。德、奥同盟成立后,俾斯麦便着手建立联盟体系。时值意大利因在北非突尼斯与法国竞争激烈,在国内担心德、奥两国帮助罗马教皇干涉内政,而主动靠拢德、奥两国。俾斯麦觉察到俄、法接近的迹象,便积极调停奥、意之间在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使其进行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必须以全部军队予以支援;如果俄、奥之间发生战争,意大利将宣布中立;一旦德国遭到法、俄进攻,意大利则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从此,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后来英、法、俄成立协约,与之对抗。两个军事集团的对抗是导致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在大战期间,凡是参加德、奥一方作战的便称为同盟国,成为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军事集团之一。意大利因为同奥国有矛盾,所以在1915年退出同盟国而加入协约国作战。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神老师(godteacher2016)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一、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南京),大明,为明太祖,建年洪【核心知识规律背一背】一、土地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核心知识规律背一背】一、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社会经济因素对其影工业 【核心知识规律背一背】一、工业主导区位分类工业区位类型主要工业部门特点 布局原则发展变化原料导向型甜菜【核心知识规律背一背】一、城市形态的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核心知识规律背一背】 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威斯敏斯特法1931年英国议会确认各自治领土地位的一项法律战结束后,因大战的巨大代价,使英国的经济实力和海上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河流的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里通过某过水断面即河流横断面水的体积,其季节变化取决洛桑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土耳其资产阶级共和国订立的国际条约。一战后,土耳其民族革命兴起,奥斯曼帝国被推翻,建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一、宰相的性质和职能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1.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矛盾尤为激烈。1914年6凡尔赛条约:
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19 年1 月 18 日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制法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比较类别国王总统总统皇帝产生一、垂直地域分异及形成原因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一、宰相的性质和职能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比较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异同
“辉煌的希腊,伟大的罗马”,这是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大约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古代罗马王政时代,当时,罗马的法律有人民大会的法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河流的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里通过某过水断面即河流横断面水的体积,其季节变化取决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签订条约的国家多方中,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一、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已第十四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背景内容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政治经济危机农业:余第十一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背景:1905年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过程:武昌起义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台湾省⑴ 地理位置与范围:本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中国历史经济1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的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时间成就(或流派)背中国区域地理—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第五节 大洋洲,南极洲一、大洋洲[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1、概第四节 北美,拉丁美洲一、北美[读图识记]1.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丹麦);2.北极圈、大洋、海湾;3.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知识总结类别 成就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经典物理学伽利略(16-17世纪,第二节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西亚和北非西亚-[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门类 成果 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已发第一节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一、东亚 1、概述:⑴ 位置范围 ⑵ 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godteacher2016推送考试技巧、神老师教学视频及各类好文章。同时定期开展互动活动,发放优惠卷。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odteacher2016推送考试技巧、神老师教学视频及各类好文章。同时定期开展互动活动,发放优惠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时候的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