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 boost 20161中底容易被踩扁吗

最会走的跑鞋:阿迪达斯Ultra Boost开箱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最会走的跑鞋:阿迪达斯Ultra Boost开箱
值友爆料原文:adidas阿迪达斯2015年新款男子BOOST系列跑步鞋,亮黄荧光799元,黑色的还要1399元。刚需可入哦。
483&狂傲小处男&最会走的跑鞋 阿迪达斯Ultra Boost开箱&& 作为一个AJ的收藏者,在第一次接触跑鞋之前对跑鞋是那么的不屑一顾。从第一次看《灌篮高手》以后,对樱木脚下的AJ1以及流川枫脚下的AJ6向往不已。但苦于囊中羞涩,一双1000多块的AIR JORDAN在九几年实在不敢奢望。当长大有了自己的经济能力之后,就开始疯狂的购买AJ以及NIKE旗下的各色篮球鞋。&& 当时一直认为只有篮球鞋才值得收藏,除了各家的当家科技之外,每款签名鞋的当家球星在球场的优异表现赋予了同一款鞋不同配色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文化承载。“熊猫”“最后一投”“圣诞大战”等故事耳熟能详,每双鞋穿出去都会吸引同好传递过来的友好的眼光,有一种认同感不断告诉自己,我也是有“组织”的。&& 可篮球鞋说实话,实在不太适合日常工作和压马路长时间的穿着。后卫鞋,由于脚面较窄鞋底比较薄,中底太硬更适合在球场上做快速启动,以及变向跳跃等动作,而中锋鞋给与与我这个将近200斤一种安全感,脚踝的包裹,鞋头的防踩脚设计,以及全掌双层zoom等技术让球鞋沉重并且闷热,每一款篮球鞋的脚感总有令人不太满意的地方,就像恋爱中的两个人,但是我却处在一个弱势的一方,不断的适应和改变自己。&& 当和朋友谈论到这些的时候,朋友建议我日常穿着试着选择一些跑鞋。跑鞋更加从重量上,科技含量,透气性,以及稳定性和缓震性能方面都非常适合长时间穿着。由于跑步这种高强度的重复性机械动作,需要完美的鞋来“迁就”每个人的跑步动作,并保护双脚不受伤,因此足以满足日常行走的需求,哪怕一个胖子。NB990&V3&波士顿纪念版& 我的第一双认真的跑鞋是NB的990V3波士顿纪念版,品牌就不服赘述了。美产NB,最引以为傲的是跑鞋手工技艺,采用翻毛皮并包裹局部透气网面的鞋身设计,菱网鞋舌上刻有“New Balance USA”的印记彰显其纯正的美国血统。在鞋中底部分加载了碳纤维板,增加鞋中段的稳定性,防止脚步过度扭转。融合了增强承托能力与稳定性的升级版ENCAP中底和极高抗磨性的Ndurance大底。&M2040& 这些都是990V3的黑科技,总体来说,990V3的包容性很好,但是翻毛鞋面材质虽然透气性达到了要求但是包裹性不佳。缓震的角度来看,不够灵活智能,硬度适中但是并没有灵活的回馈。作为一个胖子日常走路,完全足够也比较满意。& 由于990的良好印象,第二款跑鞋还是来自NB的顶级产品,M2040。M2040是美产NB中的顶级产品,做工延续了美产NB的手工精制的优势,同时,用料也是最顶级的。就像一辆美式豪华车,虽然外表并没有那么张扬,但是所有豪华配置都隐藏在朴实的外表之中。可以说是顶级上班装备。& 总的来说NB的顶级产品非常适合悠闲的漫步或者偶尔疾步赶时间,但是对于跑步来说,就好像你开一辆美式豪华轿车去玩性能,缓震略有力不从心,包裹性也不能给人安全感。美津浓 预言3& 自从买了跑鞋就开始慢慢了解四大跑鞋,知道了一些技术和品牌的当家车型。当看到美津浓的预言3的时候完全被这种霸道外放的鞋底科技所吸引,我承认,买这款鞋完全是为了这双坦克一样的鞋底去的。& 想必大家也非常了解这款鞋的各项科技,给我个人的感觉,鞋面虽然达到了透气的需求,但是没有弹性,包裹性不佳。同时,鞋底的机械性缓震,给人一种弹簧的感觉。实际上脚也是这样。预言3的机械缓震就好比是弹簧一样,给你一种直上直下,简洁干练的感觉,脚底反馈又快又清晰,同时这种快速反馈又不会给你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优点就是反馈明显,但是重心略高,不适合越野跑,鞋底容易卡石子同时高重心容易崴脚。而且这种霸气外放的鞋底,的寿命个人感觉会不理想。& 说实在话,在选购跑鞋的过程中一直在关注顶级和四大,NIKE和阿迪达斯从来被我排除在外。偶然看到一个很好地折扣,40美刀拿下了一双鲜花配色骚气的NIKE的 LUNARLON。完全是为了骚气的外观和便宜的价格才入手,就当穿一双布鞋了!但上脚之后,在低预期下反而给我了惊喜,鞋面透气材质,鞋底的LUNARLON也主打的是轻质以及支撑。所以整双鞋在夏天成为我日常通勤的主要选择,可鞋面同样包裹性不佳,缓震确实不足以支撑我去完成高强度的跑步。接下来说一下我和阿迪达斯的渊源,作为一个纯篮球爱好者很容易忽视阿迪萨斯在足球鞋、潮鞋以及跑鞋方面的成绩。这就是俗话说的一叶障目。认真的回答,关注Ultra Boost完全是因为侃爷上脚。做为篮球鞋的收藏者不能不仰慕侃爷,因此也有幸拥有了一双侃爷与NIKE合作的绝唱,红椰子。当有了红椰子之后才开始关注潮鞋的部分,才了解到阿迪达斯在潮鞋方面完爆NIKE,而侃爷又加盟了阿迪,内心逐渐对阿迪抛出了橄榄枝。& 装逼的说,我的第一双阿迪达斯的鞋子是Y-3的红武士。完全是为阿迪的做工和Y-3的设计所折服。这时候我内心完全接纳了阿迪达斯。ADIDAS&TUBULAR&RUNNER&PRIMEKNIT&因此有了我的第二双阿迪的鞋子,ADIDAS TUBULAR RUNNER PRIMEKNIT。Y-3武士的鞋底,以及PRIMEKNIT的鞋面材料,日常走路必备。对这款鞋满意的就是鞋面材质,虽然类似于NIKE的飞线鞋面,但是个人感觉透气性更好,面料包裹性更佳。&有了以上的基础,以及一句广告语“史上最强跑鞋”,和侃爷的大力推荐,终于对Ultra Boost春心大动。不过也正是由于侃爷的上脚,令同为Boost系列的,Ultra Boost价格一直高居不下。1000多的国内价格一直不敢尝鲜,有天无聊的书啊SMZDM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满意的价格。因此果断的在某购网下单了。&手机下单之后,经过短暂的等待,终于收到了我心水已久的Ultra Boost。开箱包装完好无损,做为球鞋收藏的爱好者,鞋盒的完整程度也是在考量范围之内的。阿迪的鞋盒子有点湖人配色的意思。终于看到了鞋子本尊,前悬扁扁微微上翘的姿态,以及后跟厚重的BOOST给人感觉一定很能跑。这双鞋可以说非常的不挑脚,Primeknit相比飞线更加地贴合脚面,出色的弹力伸缩性让鞋面更具张力,这使得Ultra Boost对于各种脚型都具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鞋子拿出来就忍不住来了个五连拍。个人非常喜欢这款配色,比侃爷上脚的配色骚气很多,而且跑步的时候荧光色也大大增加了安全性。Ultra Boost的科技含量毋庸置疑,大概简单说一下。& 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说,一双Boost中底需要大概3000颗Boost颗粒,颗粒都在德国生产。不要小看Boost颗粒,每一个小小的Boost颗粒可以作为一个个体,但是整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有点像电影 大白里面的终极Boss,无数微不足道的小个体,由于超强的机动性以及可塑性,变成了大恶魔。鞋底是以Boost颗粒压缩而成,每一个颗粒能够产生强大的缓震性能和弹性,整合在一起,可以根据不同的脚型和不同的压强去适应每一位跑步者。同时,灵活的机动性,不仅可以上Ultra Boost可以应付严苛的跑步工况,也可以适应日常轻松的上班路程并不会带来很大的疲劳感和负担。鞋面采用粗编织透气,需要强度的鞋边采用紧密的编织方法。鞋面的PRIMEKNIT面料,是目前个人最喜欢的面料科技。不像NIKE的飞线,模拟肌肉和韧带的走向有一种束缚的感觉;在PRIMEKNIT强大的透气性的性能下,还能有贴合的包裹感,源自于PRIMEKNIT不同部位的不同编制方法以及弹性的纤维。鞋底的花纹也带有Boost的感觉,抓地力足够,但是据说鞋底材料不够耐磨,目前还看不出来。外底像一张网,不需要EVA做辅助,因此做成了一张网型的外底,对于横向和纵向的拉伸都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延展性。但是需要说明一点,这个鞋底不太防滑,如果商场刚擦过地还有水的大理石地面,一定不要试着挑战摩擦系数,还是稳稳的走比较好,或者“小心的滑”。弹性和缓冲都很强,包裹性也很强,据说买这鞋的人都买大了一码,脚被包裹着很稳定,不会有乱滑的现象;穿上之后跑5km,比穿990轻松的多,这款鞋适合5-10km的轻量级跑步,适合日常的锻炼健身和行走。后脚跟的这块TPU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硬,可以随意弯折。但是提供了足够的支撑性,也保证挣双鞋子能够跟脚。一体式的鞋面有点像篮球鞋的内靴,但是穿起来并不费劲。阿迪招牌的家族面孔,三道杠成为鞋带的支撑,用于加强贴合感。& adidas还特意将招牌的防扭转系统Torsion System彻底嵌入到了中底之中,并从前掌一直延伸到了后跟处。表现中规中矩。Ultra Boost使用了双倍密度更为硬朗的Torsion System设计,考虑到这个大重量鞋底所需要更加强大的稳定系统。大胆的使用了全Boost材料做中底,过去的adidas Boost跑鞋之所以使用EVA与Boost混合的中底,正是因为Boost过于出色的回弹力往往会带来不稳定的反作用力。而Ultra Boost的中底密度更大,TPU小颗粒更多,形象的说就是颗粒直接的缝隙更小,而利用这些颗粒直接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撑效果。&鞋舌非常小,并且和鞋帮相连,整体性更好。缺点,貌似没什么反光区域,只有鞋舌一小部分。对于夜跑族来说也更少了几分安全感,不过这个颜色的鞋子应该也可以起到一些警示作用。&总的来说,NB的顶级跑鞋过于休闲,不能满足偶尔激烈跑步的需求。而美津浓的预言系列鞋底弹性很好,有助于平地跑步但是不适于日常步行压马路。阿迪达斯的这款Ultra Boost是一款全能产品,鞋面材料以及鞋底科技不仅仅适合日常工作行走也适合专业的跑步需求,算是一款完美的跑鞋。以上一切都是自己不专业的个人感受,不接受任何批评,自己开心就好。最后再来一张气球鞋拍照姿势。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
文中提到的商品
赞918评论333
赞772评论483
赞789评论778
赞272评论187
赞161评论413
【抢先首发】海带宝转运 666元 运费优惠券
ReFa CARAT 微电流铂金滚轮 美容按摩仪器(日本原装进口)
【抢先首发】美的 M3-L205C 智能 wifi 光波炉
【抢先首发】飞利浦
VisaPure 净颜清透洁肤仪 轻柔玫瑰套装
【轻众测】Manfrotto 曼富图 Compact Xtreme 两用自拍杆
【轻众测】W.Dressroom 多丽斯 浪漫香水 香氛喷雾 套装(5种香味/套)
【抢先首发】COCLEAN-C1 智能 随身空气净化器
新一代 亚马逊 电子书阅读器 Kindle 入门版
【达人专享】NuFace Trinity 美国进口 微电流 提拉紧肤瘦脸 美容仪 专业版
【抢先首发】Bose
SoundSport 无线耳机
【抢先首发】魅族 MX6 智能手机
【抢先首发】Miss Candy 小黑糖 护甲胶 香风爵士套组
【抢先首发】真融宝 值友福利 理财大礼包
赞392评论397
赞107评论74
赞74评论94
赞11评论29
赞42评论3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说到跑步,其实近些年跑鞋比较厉害当属亚瑟士,不断的在各大赛事和各种冠军脚上穿着使得亚瑟士专业跑鞋的销量翻番。但是我总是觉得亚瑟士的设计颜色太高调,并且鞋型也并适合一般穿着。所以在2015年adidas推出了ultar boost的时候,各大专柜摆在那里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鞋一定太舒服了!
说到adidas的boost技术,要追述到2012年,想想这几年adidas也并不好过,被nike大幅超越,后面还有安德玛这样的新兴品牌追赶。似的adidas在篮球,足球,跑步等系列的销售并不是分好。还好adidas及时调整的销售策略和签约一些潮流明星使得其Y-3系列以及adidas originals系列的销量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在侃爷的加盟,使得yeezy系列大卖,也让很多人对于那双并不好看的鞋疯狂的追捧!
boost技术在刚出来的时候,我看了就觉得,这不就是一堆泡沫么?
这就是boost给我们的最初感觉,但其实他的核心也就是类似泡沫的。下面我直接粘贴一段boost的技术解释:BOOST科技的基础以其独特的缓震材质为中心。基于合作伙伴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开创性的发展进程,固体颗粒材质(TPU)膨胀后转化成上千个小能量胶囊以制成跑步鞋款的中底。由于结构的独特性,每个小胶囊都能在每一步有效积聚并释放能量。在过去的20年,我们基本的中底技术都是EVA发泡材料,当然,随着技术的个新,对于EVA发泡本身的添加其它成分也使得现在很多中底比之前的更加舒适,但是我们知道,EVA在穿着初期可以提供很好的舒适度,但是长期穿着,并不能提供更好的支撑与回弹力。这也是在我们穿着一段EVA材料的中底的鞋后,在鞋中底会留下很多压痕的原因。
adidas 花了 2 年的时间用于研发,Boost 中底自然也是研发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一只 Boost 中底大约内含 3000 颗 Boost 颗粒,每一颗 Boost 颗粒都极富弹性,之前的 Boost 中底会有 EVA 材质进行包裹,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 Boost 更加稳定,但新的 Ultra Boost 中底已经去掉了 EVA 的包裹,新的工艺让 Ultra Boost 的中底稳定性不输于之前,并且还能提供更好的回弹。由于整个 Ultra Boost 中底的工艺要求十分复杂,所以目前所有的 Boost 颗粒均在德国工厂生产。
所以,boost目前也是adidas独有的黑科技,当然,最大的问题是目前只有白色可选。没有其他颜色的中底。
好了,废话了很多。主要解释一下BOOST科技,那么今天我们的主角是boost系列中目前最顶级的Ultra boost!
在广告中我们就能看到,跑向能量之巅!在宣传中,一条广告语就是:Endless Energy!
这双鞋设计的整体更加贴合脚面,中底也是用了更小颗粒的boost,也使得穿着中有更好的回弹力。
这双鞋也包含了很多adidas顶级的技术:
Boost-中底技术。
Primeknit-类似nike的flyknit技术,其实nike的flyknit已经风光了很多年,这种提供更加舒适感和贴合度的编织技术也被adidas开始大面积使用,并且起了个稍微不同的名字:Primeknit!
TORSION SYSTEM-一个防止在运动中扭伤的底部支撑系统。
好了。开箱吧,我都等着急了。
这次一共买了两双,给领导一起买的,两双还有更大折扣,其实真的合适!原价1399,打折完两双折合949一双。
鞋盒标签。
包装方式没什么区别,只是一大一小!
本来男款也有个绿色的,但是觉得自己不好搭配,还是黑色吧,领导大人选的广告宣传上的配色。还挺好看的!
两双鞋基本没什么区别。
女款的后跟是和2015款一样的。
男款的后跟的Logo变成了全部闪闪的!
好了,女款收起来了,着重用男款展示。
男款的配色方面与2015款稍有不同,但是其实变化不大。灰色面积大一些。
整体的鞋型让人觉得就很舒服,覆面贴合和包裹性都非常棒!
目前 Adidas 引以为豪的 Primeknit 编制技术。
鞋带的支撑,也更好的提供包裹。
这次2016款的鞋带头变成了灰色,不如2015金色好看。
这个就是那个TORSION SYSTEM防扭转的中底部分。
2016款与2015款最大的区别莫过于这个外底了。
更大的底部凸起,加上德国马牌的橡胶外底(就是造轮胎那个,确实马牌的耐磨性不错)。
中间的TORSION SYSTEM支撑。
鞋口的包裹性也很好,鞋舌和鞋身是一体的。
很薄的一层鞋垫,不提供什么更好的脚感!
鞋垫背面是这样的。
底部直接就是贴合的Boost。
这次这个后跟也很好,不但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中间的U型槽链接上面的鞋提,也更好的为跟腱提供保护。真的比一般鞋的后跟舒服!
好了,开箱完毕。
说下穿着感受:首先是软,然后是弹。软的不像亚瑟士的中底软绵绵,弹的不像Nike的Zoom反馈慢。
所以如果想尝试的小伙伴,还是建议去专柜试一下!
并且这个鞋不适合买大号,比平时小半号是最好的!因为可以裸足穿着。值得拥有,除了价格贵点。真没别的不好,不过侃爷也穿这双哦。
注册或登录数字尾巴帐号即可发表评论
再好的鞋子也要脚大穿着才好看,脚小的人飘过
木有我合适的码数~
呃。确实不好买。。
46码很少有~在南方这边~
呃。。。这个鞋码数挺全的啊。
准备买跑鞋,试了一下阿迪的,瞬间对其他牌子无感了。看看评测,入一双。
应该不后悔。。
准备买跑鞋,试了一下阿迪的,瞬间对其他牌子无感了。看看评测,入一双。
看到价格的我,眼泪流下来。。。。。
价格好贵。。。
对耐克阿迪已失去兴趣,最近迷恋亚瑟士!
感觉代言人很重要,我比较关注篮球从篮球说:Nike一直都是签大牌像科比、詹姆斯、杜兰特。Adidas之前现在招牌是哈登,签过沃尔却解约了,其他签的利拉德、林书豪等~不是牌子不够大就是还没打出来,总是被Nike打压。而如今Under Amour因为斯蒂芬库里的火爆表现大有赶超之势,Adidas还是蛮尴尬的…
是的,足球方面也是,不过boost科技真的会让adidas风光一下,而且adidas的休闲系列和其它明星效应现在也不差的。。
不赞同楼主说的要买小半码,我倒是觉得要买大半码的。大概参照系不同。
也是根据脚型,如果前脚掌较宽,正常就好。如果是想裸足穿,真的可以小半码的
开头说亚瑟士近几年风头正盛,这主要是近年来的跑步热潮,加上4大跑鞋的光环,确实穿的人很多,当然质量确实好,口碑不错。不过要是在专业的马拉松领域,其实adidas才是引领着人类的速度,柏林的Adidas Adizero Adios 2连续两年创造了世界纪录!
我的woodwood boost就要来了
还是一代好看
哈哈,价格都一样,只是能不能抢到
毕竟价位也不是一个档的
个人眼光不一样吧
Hypebeast boost 和 woodwood boost都秒杀一代了...
其实鞋这东西,还是要看个人的,每个人的脚型,穿着感,体重都不一样,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试。有些人喜欢穿大半码不挤脚,有些人喜欢包裹性强,有些人喜欢中底支撑好,有些人喜欢软软的缓震。所以因人而异的~
马牌的特点不是耐磨啊 兄弟
比米家耐磨很多吧。。
“打折完两双折合949一双”
是啊。。。
这个耐磨性一般 经常跑步的人基本半年就能把鞋底磨平。。
500km吧。差不多了。。。
真觉得这鞋跑不不舒服&&太软了&&
还好吧,回弹性不错
从来都分不清阿迪跑鞋混乱的型号与之定位,什么ADIZERO、BOSTON、ADISTAR,ENERGY的,都是boost,实在无心科普,粗略看完楼主的文章后,我还是没看懂这双Ult boost到底算是给哪种人群穿的,缓冲?大体重?支持?竞速?
ultra boost是旗舰..看xxx boost分辨等级
这个算是缓震较好,由于前掌偏小,太软导致的抓地不稳,支撑稳定性能并不出众。适合业余选手的竞速水平。比如半马在140-200左右,全马在340-400左右。买了这个鞋,不沦为走路鞋实在是很难啊,难得一见的兼具颜值和舒适性的跑鞋。
boost并不是阿迪独有的黑科技,彪马也有,只不过名字换了。
引用自 etodemerzel 的评论:
还是全黑款好看 但是15的底极不耐磨
16款好多了。。
引用自 托尼的陈V 的评论:
试过了。无鞋舌的设计让我这种脚背高的望而却步...
不过这个编制的不太压脚。我也是跗面很高。。
引用自 大光明山狮子洞 的评论:
开头 也并适合一般穿着 是并不吧
还好吧,不算很专业的设计方向
引用自 lby101987 的评论:
颜色鲜艳的有点压不住,买了双黑的,那脚感,啧啧啧,爽
引用自 allx 的评论:
感觉比350还舒服
没穿过350....不知道椰子啥脚感
椰子感觉比boost舒服,boost太软,椰子是软硬相结合....好难说,但穿过一次肯定忘不了
引用自 善良的银 的评论:
专柜啊,我们这里什么迎三八满300-100,好合适
引用自 一碗牛肉不加面 的评论:
看完了还是觉得更喜欢鲜艳配色的跑鞋
呃,不喜欢太高调的。。。扎眼不好!
引用自 御手_Vincent 的评论:
自己有双EB,试过UB,脚感的确一流,又弹包裹性也强
确实舒服,如果单从踩街的角度来说,逛一天街还真不太累
引用自 雷霆夜未眠 的评论:
好看,月底入一双
今天去专柜看到最新款,样子有点变化。呵呵~
这是被提升到首页了么?一下这么多评论!感谢大家~~
踩屎感明显
去年买了一双&&橡胶跑道跑了20多天 鞋底磨平 真的无语
2016这款底子不错啊&&有点小心动了&&
就下面一层那么薄的黑色塑料感觉不耐磨,特别是学校的水泥地,教室宿舍一天往返几次不知道能穿多久
2015确实不太耐磨,2016只能说有限提升,毕竟就那么薄一层外底
其实我一直想知道boost和耐克的lunar到底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哈哈,差点变成360斤
哦哦,这样啊
呃,是90kg。。打错了。。
我180kg的感觉是穿露娜,时间长一些累,不是累脚,是累膝盖。。
阿迪家的是迅速回弹,弹性好,反应快;耐克家的是支撑为主,回弹缓慢
跑步还是买亚瑟士吧
太专业,不知道怎么穿。。
大爱ultra x sds
确实是好鞋,脚感无敌
本来想说有点像软文,然而第一段Ultra就拼错了...还有鞋底好像不耐磨,不过钩子家也差不多,free 2年底基本磨没
其实我是nike粉。。。
总感觉还是亚瑟士靠谱对于初级跑者想提高的。而且,裸足是什么鬼,这种话不敢说,弊端多得数不过来
这个确实很赞同...脏这事确实解决不了
最大的问题在于,鞋子细菌很多,你的鞋子不可能每次裸足了之后就洗。而且鞋子的包裹性和袜子的也不一样,皮肤和鞋子的接触和多了袜子很不一样。所以裸足很不靠谱
其实如果鞋内可以提供足够的类似袜子的感觉,确实可以裸足啊。
就喜欢在地板上晒单
哈哈,鞋还是放地板上好。。
一直觉得,脚感靠的是鞋垫
呃,买大一码,垫个硅胶鞋垫确实会提升很多
跟踩水垫一样,超级舒服
踩了几天街,比nike的好很多。。
很好清洁吗?呵呵
一般灰尘拍拍就好了。感觉还挺好打理,不知道穿丑了怎么刷,之前没有搭理类似编制鞋的经验
好穿,同款……
两双有折扣优gou买的?
不是啊,专柜
这个鞋垫是普通的eva材质吧,脚容易臭,一般这个价位基本都用ortholite材质的抗菌防臭鞋垫了,鞋垫这块阿迪很不厚道
确实臭。。。而且我已经踩平了
大众款,选购的空间挺大的。
这配色太一般 但是脚感好大爆炸 所以当时一咬牙一跺脚在三里屯买了一双1999反光材质的那款 关键是配色好看太多
呃,还是不高调了,低调的平时穿着就好~
其实还是不是很耐磨…
还好,30km过后,磨损熟正常情况。。看对比,好像比2015确实好些。不过我走的路不算太烂
如果只是穿着走路的话,更建议买15年的uncaged:
1)去掉了侧面支撑条,让双脚更自由
2)鞋垫是真皮的,完美脚感
好多潮流设计和普通设计也是基本没区别……只是在您的认知水平不知道其中的差别而已。
都说了,鞋垫不一样
这款合作款和普通版基本没区别啊,把普通版本剪了就差不多了,唯一区别可能就是鞋带孔。最近处的woodwood合作款配色相似
感谢解释..
网上看到有人把ultraboost的支撑剪掉...
Ultra Boost是真的不错 现在早期款已经到了降价期。值得收
說真的,改進后,鞋底耐磨不??
作者其他文章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DGtleStyle
每日推送精选文章
更多福利活动等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我把塑胶跑道穿在了脚下——Adidas Ultra Boost的“色香味”
&&&& 此文长达6000多字,想节约时间知道Adidas Ultra Boost如何的,我来告诉你几个关键词。优点:1、软中带稳;2、穿着舒适;3、包裹性强,透气性好;4、跑步走路皆可穿;缺点:1、不太好看(我觉得);2、速跑较累(我感觉);3、试跑70多公里,耐磨性不佳(我肯定)。&&&&&&&&& 适合人群:能承受千元以上价格的大部分初级中级享受型跑者。====================================================================================&&&& 中学时读书去县城,要坐那种核载20多人的中巴车(可不是大领导视察用的考斯特哈)。记得过沟沟坎坎时,全车一抖一响,然后包裹并不厚的座椅反弹击得屁股生疼;读大学时,第一次坐上了沃尔沃豪华大巴,再过减速带,感觉车子下面好像垫了一团棉花,声音轻到几乎听不到,然后轻轻带你向上,再轻轻落下,全部过程屁股不离座位,整个人随着车子上下,仿佛按摩……&&&& 前面的中巴车就是比如你穿皮鞋、千层底布鞋或者一些非缓震型跑鞋跑步的感受;后面的就是你精心挑选的一双舒适型跑鞋的感觉了,比如:爱燃烧送我评测的这双号称“史上最强”的跑鞋——Adidas Ultra Boost。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是加了个Ultra就顶尖了,号称“史上最强”是需要底气的,阿迪的底气就是使用了全掌Boost缓震,而且集成了阿迪多年对多人跑步的研究数据。到底如何?请看下文。)&&&& 个人小资料:身高:174CM&& 体重65KG。自幼体弱,2013年下半年奋发图强开始正式跑步,2014年苏州首次半马,无锡首次全马,最好成绩北马347。我选择跑鞋的标准是:选贵的,贵的基本就是对的。
(去年的雾霾马我还刷了个PB,期待阿迪能够帮我突破新纪录!)声声惊雷,爱燃烧给我送来了阿迪达斯&&&&&& 先说说爱燃烧。& 去年苏州首马后,想不花钱看跑步英姿,朋友推荐我到“比赛控”网站上找,这就是我和爱燃烧最早的缘分了。今年无锡马拉松前我准备看赛事信息,找点比赛经验,于是又想起来这个网站,于是看到了爱燃烧装备派小编的跑鞋评测招募信息。报名,参加无锡马拉松,回来发现通过……其实不仅仅是提供赛事照片,牵涉到比赛报名、装备选择、、新手训练、跑步鸡汤乃至比赛吃饭、赛事开房等等,该网站都有相关介绍和通道。&& 说回鞋子。3月17日,惊蛰之日,南京。惊雷阵阵,黑云压境,大雨如注。中午休息之时,我心念一动突然想刷刷新浪微博,于是打开便看到爱燃烧装备派小编给我的留言,我和@_木鱼_获得了评测资格。谁说小编无能?至少在人员选择和时间选择上都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也预示着你们选择的第一双评测跑鞋的不凡身世!@_木鱼_注重技术分析,我注重穿着感受,两者合璧,倚天屠龙,谁与争锋?
(这里只说两句话,爱燃烧是个好网站,小编是个好同志!)其“色”如何?——好穿好摸不好看&&&& 这个说的是鞋子的外观、重量、手感以及上脚初体验。&&&&&外观么,360°全方位的图片大家都看过,仁者见仁。我个人的感受是:和我的几双跑鞋比,它的设计、色彩等都不算好看,要想拍出好照片对摄影师的要求比较高;不过,色彩搭配老师告诉我,黑色为主色调的鞋子,基本百搭(意思就是反正别人也不太会注意到)。
(宣传的包装是这样的……)
(我拿到的包裹是这样的……是不是我收快递的方式不对?)&&&& 外观。拿到鞋子开箱后,我脱下皮鞋就穿着上班了,闲暇之余到处晃晃,遇到熟人,跺跺脚,走在瓷砖上摩擦摩擦,都嘎吱嘎吱了,别人也很少注意到新变化,更没有问你的脚上是不是有双“史上最强跑鞋”。这就是这双鞋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没啥印象。也难怪,全暗黑色的编织鞋面,蓝紫色的点缀,小得不能再小的阿迪标志,藏在鞋跟旁的“Boost”标志(我敢打赌很多人搞不清楚Boost是啥),只有用闪光灯才能照亮的金色鞋带头,鞋舌鞋面一体(设计不错,可是也被黑色掩盖了,要仔细看)……你说它低调也好,设计师不重视设计也罢,外行不懂得审美也罢,总之,它不亮眼!脚底黑白色相间的斑点狗造型倒是不错,可是谁会看到你的脚板底呢?唯一的亮点就是全掌Boost白色大包围。不过你们也不用失望:1、他们家还有橙红色的可以选择,绝对亮骚显眼;2、暗黑色好搭配,我选了个X-socks家的橙灰相间的花袜子配上,增色不少。至于短裤上衣,建议以亮色为主,颜色不要太过复杂就行;3、当然你要是长得帅,还费心思搞什么搭配,穿什么都好看,穿不穿都漂亮。
(开箱,眼前一黑……)
(翻过来,眼前一花……)
(打开电脑、搬盆花开个闪光灯衬托一下)
(扒鞋垫、揪鞋舌……鞋子里面的标志又大又清楚,还是比较厚道的。我的一个朋友说,你就把他类比成神车辉腾,表面像帕萨特,实际上内涵和档次都很不错。不过选择这个跑鞋要大一些,我41的皮鞋脚码,穿这个44码的也是正正好。)
(相比蓝黑色的沉闷,橙红色应该会好很多了吧。)&&&& 手感。它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重,和我目前的美津浓预言二代、虎走二代、K21相比,我觉得就比虎走重,应该比K21轻巧(没有称重,自己跑步和走路时的感觉)。拿在手里,没有大头皮鞋的沉重感,而且手感不错:摸着大底,有很稳健的感觉;伸进鞋里接触网状编制鞋面,感觉到弹性、轻薄和舒适,带来的就是透气性;还有一圈白边的塑料泡沫,也感觉非常结实。穿上走两步,感觉更加明显,软绵绵,轻飘飘,很享受足底回弹的感觉,舒适度非常好。鞋子和多种类型的地面贴合紧密,非常稳健。不过我也提醒两点:1、洒过水的瓷砖地面不能大意;2、饭店里油乎乎的瓷砖地面不防滑。对于购买跑鞋的选择面来说,它确实“史上最强”:适合大部分人,胖的不过分和瘦的不明显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帅的丑的,跑步走路都可以,绝对能“代表最广大的消费群体”。买鞋的时候,要选择大码,我皮鞋穿41码,这个鞋子是44码。(说实话,拎在手里没有沉重感,穿在脚上更是如此,尽管实际称重它也不算轻,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云科技??)其“香”如何?——一寸软,一寸强&&&& 这个说的是Ultra Boost和目前我穿的几双跑鞋的对比。&&&& 阿迪号称这双鞋“史上最强”,这个要经过很多人的验证,可是我要说,它绝对是我穿过的史上最舒适的鞋子。和我穿过的鞋子对比而言,舒适度第一,评测过程中创造了一公里、十公里的个人记录,堪称“一寸软,一寸强”。&&&& 说说我的跑步战靴史。接触跑步后我先后穿过一双李宁、一双耐克。这两双都不是专门跑步鞋,我穿着打过篮球、上过班、下过工地,还有,跑过步。什么减震缓冲支撑都谈不上,李宁穿了两三年,跑了1000多公里,坏掉扔了。耐克也在去年底,在家里休息了大半年后光荣退役。我要说的一点是:扔掉耐克的时候,我穿着它跑了最后的十公里,跑到第五公里的时候我猛地想到:要告别了,给他刷个记录吧,后来我加快了速度,全速奔跑了五公里,创造了我10公里46分钟的记录,直到前几天我穿着boost有意识有准备地在操场才破了这个记录。我想表达的是,相比装备,最重要的当然是强大的个人本身,当然,如果你自己是一匹好马,给你配个好鞍,何乐不为?&&&& 我有一个习惯,跑一个正规的全马换一双新鞋子,于是有了现在的预言二代(2014无锡)、虎走二代(2014北马)、K21(2015无锡)。我的对比感受是:预言二代是越野车,底部镂空,高高大大,通过性强,性能卓越,跑了1000多公里仍然感觉不到衰减的迹象(说好的800公里换鞋子呢),就是跑步转弯的时候感觉像踩着高跷,有点转向没底;虎走二代是超级跑车,贴地飞行,路感强烈,指哪打哪,速度出色,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比较娇贵,容易损坏,对路面的回馈比较强,比较考验驾驶者(跑者)的自身水平;K21才买的,像我此前说的豪华大巴,设计漂亮大气,乘坐舒适,包裹性强,支撑出色,不过由于自身较重,每次跑了以后感觉小腿肌肉比较累,2015无锡马拉松后尤其如此,恢复了好几天。下面说说boost,就是更加舒适的房车,具有豪华大巴的一切功能,而且对比还更加优秀(可不是因为我评测了才这么说),舒适无比,走路跑步回弹力好。更重要的是,房车可房可车,可居可行,诚如此双跑鞋,平时上下班都可以穿,高兴起来脱掉工装就可以直接跑步! (我曾经的跑鞋——老耐克,打球登山上班下工地……就是这样的鞋子也能帮我刷10公里最快纪录,说明跑步是事在人为的事情,跑鞋等装备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我家现在的跑鞋们,分别是超级跑车虎走二代,舒适大巴K21,豪华房车Ultra Boost,SUV预言二代。请自动忽略最上面一双。)其“味”如何?——始终踩着塑胶跑道在跑步&&&& 这个重点说说大家关注的跑步感觉。&&&& 跑步评测经历如下图:&&&& 你们跑步有没有这样一个习惯:遇到窨井盖一脚跨过去,遇到地上的标志线也跨进去尽量不踩线,通常离着还有几米的时候就考虑用哪只脚完整地跨过去,碰到线或者窨井盖就觉得不舒服,这就是跑步强迫症,我就是这样的。&&&& 然后我得出了这个结论:穿着Boost跨得最为方便,最有信心。基本上是提前看到目标,决定哪只脚跨过去,然后调整步伐,临近目标,脚上用力,鞋子迅速给予回馈,充满信心地跨过去;其次是刚买的K21,再次是预言二代。至于虎走,应该是我自身水平不够,除了正好能够跨进去,否则如果强制出脚,那么步伐基本都会乱掉,不但触线,还会额外用掉多余的力气。&&&& 用标题的话讲就是,穿着Boost鞋,就是始终把塑胶跑道穿在了脚下。无论是小区柏油路、城市马路、坑坑洼洼的路、瓷砖拼贴路面,乃至越野的山路,它都能最大限度地过滤掉脚下的坚硬,给予你一如既往的回弹力道。同时,软绵绵还具有很大弹性的包围会把你的脚步牢牢地固定在鞋子里,保护脚踝和脚趾。(阿迪Ultra Boost全掌缓震材质,确实让大多数跑步爱好者的跑步都成了享受。我的感受是,穿着这双鞋子,城里大部分道路都像是塑胶场地,把坚硬的路面变软是它的看家本领。)(不过阿迪的这双鞋没有使用原先的马牌轮胎大底,这么说来,它简直是在用它的生命让你享受跑步,两个字:娇贵!希望这一点能有所改进。)&&&& 常规跑:先说说穿鞋子。由于采用了鞋舌和鞋面一体的设计,而且鞋后跟突出一块小尾巴,脚伸进去鞋舌一拎,后跟一拽就穿好了,方便无比,这个设计师上辈子绝对是个鞋拔子出身。&&&& 此前穿了几次上班,感觉走路很舒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下午,我决定开始第一次测试,从居住小区出发进入城市道路绕一圈回来,8公里。第一感觉就是,跑起来甚至比穿着走路的时候更加舒服,立马能体会到鞋面的透气性,而且脚底软绵绵地好似踩着一个硅胶,回弹力道也不错。尽管底子比较厚,不过和预言二代相比,稳定感觉不错,没有左右晃动之感,转弯变向的支撑也都非常好,整个脚貌似被一个软底布袋牢牢裹住。跑了几公里,也不感到特别累……这些对我来说,阿迪号称的“史上最强”可谓实至名归。&&&& 值得注意的是,开始鞋带采用蝴蝶结型系法,跑到第五公里的时候右边鞋带松了,后来我把两边都用了双扣式系法锁住,到现在就再也没有松过。(上面组图为常规跑的多种路况,最后一张是长江边的钢丝网路面,弹弹弹弹弹……唯一的差点控制不住的路况。事实上,所有这些城里路况的跑步感觉都归集到一句话:正常训练速度,舒适通过,信心十足。)(这条南京的跑步道重点推荐一下,世间有白道黑道,南京有红道,我们却叫它绿道,跑在其间,也是一种享受。)&&&& 全速跑:第二次测试在小区柏油路刷圈10公里。第一公里时我有意识地掐表全力冲刺,采用的高步频(约195步每分钟)小碎步速跑,100米下来就发现全速跑乏力,刚刚的一切优点都成了缺点:鞋底击在地面,像是黏在上面;回弹的力度似乎总是跟不上我再次抬脚的速度,节奏有点乱,非常累人;转弯也觉得没有了轻盈的感觉,觉得鞋子越发沉重……尽管我刷出了个人最快的一公里记录,但是我相信是我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借助于鞋子。(小区全速跑动一公里,累成一条狗。穿这双鞋子跑步,需要放慢你的脚步,方是享受。)&&&& 操场跑:当塑胶遇到塑胶会怎样?于是我又去操场刷了10公里,25圈。其实我之前就应该还想到,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和其他道路没啥差别,还是一样的回弹,一样的感受。在南京大学操场,正好碰到南京消防局的战士们训练,跟着一起顺便刷了个10公里纪录。(南京大学塑胶操场,巧遇南京消防战士,在其鼓励和带动下,在南京第一高的紫峰大厦见证下,我完成了自己最好的10公里。众多跑界大神不要笑话,你可能永远也超越不了其他人,但是你却可以不断超越自己。跑步,永远是个突破自我的过程!)(这和全力奔跑冲刺1公里不一样,10公里过程中,我前面都是440的配速,后来意识到我何不刷个10公里记录?于是第五公里开始,我加快了速度。事实证明,中高速度奔跑,此鞋还是能够提供不错的帮助,良好的包裹,出色的脚感,又是在操场上,只要摒弃脑子里枯燥刷圈的念头,全神贯注,你可以突破自我!我这个纪录还是跑跑带着拍照的,否则还会更快些。)&&&& 其实穿了走了几天,跑了四次总里程约40公里时,我基本就可以写这双Boost的评测报告了。不过耳边总有一个声音好像在说: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过几天不是有个山地马拉松么?要不你带我去试试!(谨以此奖牌,献给陪伴我42公里山路,完成人生第一个马拉松的阿迪达斯Ultra Boost!)&&&& 越野跑:去年底报名了3月29日的南京山地马拉松42公里组,春节期间不慎扭伤了脚踝,一直贴膏药、戴护踝治疗。3月15日跑了无锡全马(最后走了3公里),两周后的南京山地马拉松,纠结再三,经过和我的马拉松骨科主治医疗小组多轮磋商,反复协调(以上纯属妄想),最终我倾听了我心灵深处而不是脚踝的声音——决定去玩玩。&&&& 和杭州、大连100等越野相比,南京越野路线堪称“小清新”,当然比之城市道路还是差别很大。对一个此前从没训练过山路的公路跑者来说,从平面到立体,首次尝试也马虎不得,从不带背包的我也带上了背包,装上了水壶(尽管全程我基本都没用过),像模像样地出发了。至于鞋子么,除了Boost,我还带了双美津浓,不过到了现场发现没有下雨,于是决定,穿上阿迪Boost,和一帮萨洛蒙等专业越野跑鞋同场竞技。(比赛前,和一帮专业越野跑鞋的合影,和他们相比,我拥有的是伤痛、护踝、绷带,还有这双阿迪。)(比赛后,我没受伤,阿迪却伤了。鞋面大体还不错,擦擦光洁如新。就是鞋底磨损厉害,中间塑料材质更是被砖石打得面目全非,再次希望阿迪在鞋底用材耐磨度方面有所改进。)&&&& 一声枪响出发,几百米的水泥路后进入山路野道,一路上的过程艰难困苦就不提了,《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都有,各位跑马拉松的应该都有切身感受。赛后,我脱下鞋子,发现下里面没有任何石子、杂物,干干净净,说明包裹性能比较好;鞋面落了厚厚一层灰,没有割伤也没有划破,用手拍拍,用湿布擦擦,光洁如新,这也算是黑色系的好处了;鞋底一圈白色泡沫大包围也不错,用湿布擦后又恢复了旧时模样;而鞋底就差强人意了,斑点狗式样的黑白颗粒已经被磨损不少,尤其是底部和头部的几个黑色颗粒基本都磨平了,才80公里不到啊!嵌在中间的塑料“Torsion& System”标志已经被一路上的石子打得面目全非了……&&&& 说了这么多,越野跑时候的感觉呢?总体而言,它还是能出色地完成这个“小清新”的越野任务。1、防滑防扭,对于路上的坑坑洼洼和杂七杂八的东西,我全程都没有哪怕一次的滑倒;2、保护身体。鞋子对于脚的保护还是一如既往,跑完后脚上无任何水泡,得益于鞋子比较大,脚趾也没有变黑磨伤;3、上坡下坡有信心。上坡大部分都是走路就不用说了,尤其是碎砖石满地的陡长下坡,跑的时候,作为新手没有技术的我感觉直接停不下来,尽管鞋码比较大,不过它紧紧我裹着我的脚,尽量地随着我的动作控制着我的平衡,缓解下坡重力对我脚踝和膝盖的冲击;当天没有下雨,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大约3米多长的水路,其他人都小心翼翼地在上面铺的砖头上亦步亦趋,我干脆一脚踏了进去,水花四溅的感觉真心不错……&&&& &我所理解的“史上最强”,确切说应该是“史上最适合”,适合大部分人,适合大部分路面,适合大部分活动。(山高路险坑深,我自纵横驰奔。)(世间几多不平路,为谁辛苦为谁甜?)(越过山丘,遇见最好的风景,和最好的你!)(友情提醒:南京的是小清新路线,而且当天没有下雨,更艰苦的其他越野路线,请勿使用此双跑鞋,请勿拿你的人民币和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走过路,进过城,跑过江,上过山,下过乡。80公里,这样的测试,我觉得够了吧。称之为“史上最强”,我更愿意认为它“史上最适合”吧,它在大部分时间,适合大部分路况,适合大部分人。)结语——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最后,我引用一段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里写独孤求败的一段话结尾吧:&&&& 第一柄剑长四尺,锋利无比,剑下石片下写着:“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片石片上没有剑,下面写着:“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第三把武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第四柄木剑,石片上文字道:“四十岁之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进,渐入无剑胜有剑之境。”&&&& 放之于跑鞋,我对之的理解是,第一柄剑是入门跑鞋,第一剑是竞速跑鞋,第四柄剑是五指鞋或者干脆赤足跑。而第三柄剑,则是目前初中级跑步者、马拉松参加者比较适合的跑步利器。&&&& 而我评测的这双阿迪达斯boost,绝对算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之一!!!(END)
才能发言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ltra boos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