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玉兔抱玉兔打一数

嫦娥抱“玉兔” 逐梦广寒宫 开启中国航天新征程
当前位置: >> >>
嫦娥抱“玉兔” 逐梦广寒宫 开启中国航天新征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07时44分   来源:新华社
【E-mail推荐
    新华社西昌12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 李宣良 李清华 余晓洁)嫦娥抱“玉兔”,逐梦广寒宫——承载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12月2日1时30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航天由此开启了一段崭新征程。
    5天之后,经过36.8万公里太空旅程的嫦娥三号将抵达环月轨道。如果一切顺利,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将在12月中旬登陆月球,中国可望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嫦娥落月”不仅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关于月宫的种种美丽想像,更充满着技术上的风险。正因为如此,当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橘红色的尾焰从人们视线里慢慢消失时,一个民族的思绪也被带进了茫茫太空——
    漫漫奔月路,人们期盼着嫦娥三号能够平安着陆月球。
    航天是充满风险的事业,月球探索更是如此。迄今为止,人类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成功率仅51%。对于嫦娥三号来说,实现成功发射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接下来的征途中,各个系统均有大量新技术和新研产品的嫦娥三号,还要经受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月地间遥操作、月面生存等众多充满挑战的考验。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说,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科技人员准备了200多套预案。对方案严谨设计、对计划科学论证、对质量锱铢必较、对管理精细追求……正是中国航天人的这种极端认真和高度负责,让人们对嫦娥三号充满信心。
    展望中国航天征程,月球探索必将带来更多惊喜与收获。
    作为人类深空探测的起点,探月具有许多现实而重大的价值:提供战略性资源,开展真空、微重力和低磁场试验,观测太空,监测地球环境变化……这其中不少内容正是嫦娥三号的使命。
    中国的月球探索活动,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虽然投入少,但是效益高。首次发射的嫦娥一号,实现了4项科学目标,获得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二号获得了更清晰、更详细的影像和数据,创造了世界航天领域的多项第一,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了基础。可以相信,装备更先进、性能更优越的嫦娥三号,将为人类认识月球作出更大的贡献。
    畅想中国航天新征程,“航天梦”必将为“中国梦”注入更强大动力。
    “中国梦”蕴含“航天梦”,“航天梦”助推“中国梦”。随着嫦娥登月成功,广袤的太空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在近地轨道组装大型空间站,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研实验;开展有人探月活动、组装飞往火星等天体的飞行器,把中华民族的梦想写在更加高远的太空……
    遥望嫦娥,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中国航天又一段辉煌旅程的开始!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吕佳华商报_华商网_华商报网络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新闻热线:029-
您的位置:
明日凌晨01:30嫦娥抱玉兔奔月(图)
日 01:23:3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3元/月!
11 月29日晚,中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6号”在太平洋预定海域,参加嫦娥三号任务全区合练
嫦 娥三号月球车模型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昨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台环抱嫦娥三号和长三乙火箭,目前已进入待命加注发射阶段 CFP供图
小时候,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偶尔也会在夜晚抬头望着当空皓月猜想,月亮上真的有嫦娥、玉兔吗?
  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将“怀抱”“玉兔”,从月亮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开启奔月、登月、巡月之旅。
  经“嫦娥三号”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研究决定,“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
  预报发射时段无雷电无大风,无降水
  昨日,承担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开始燃料加注。
  “火箭加注燃料,意味着发射真正进入倒计时。”嫦娥三号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说。高耸的长三乙箭体直径3米多,高56.4米,相当于20多层楼,笔直竖立在高高的塔架上进行常规推进剂加注。发射前数小时,质量更轻、能量更高的低温推进剂将被加注。
  明日凌晨,它将把嫦娥三号探测器直接发射至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测试结果正常,已完成全区综合演练,发射任务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据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赵民透露,发射场天气预报显示,发射时段天气良好,无雷电,无大风,无降水。
  “长征”为“胖嫦娥”
  打造专属“座椅”
  据了解,此次选择长三乙作为“嫦娥”的座驾,是因为它有着过人之处:长三乙火箭改进型是三级捆绑式火箭,在长三甲基础上捆绑了4个助推器,运载能力远高于长三甲和长三丙。
  “虽然火箭不是全新的,但为了质量的把控,研制生产工作都是按照火箭首次飞行的标准进行的。”嫦娥三号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说。
  因为此次嫦娥三号“怀抱”“玉兔”登月,“比嫦娥二号重了1吨多,还要直接精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可靠性要求更高。”姜杰说,因此嫦娥三号的入轨精度要求提高了三倍多。
  为确保嫦娥三号“完美落月”,科研人员对火箭开展了6大专项技术攻关,包括高精度制导控制提高入轨精度;多窗口发射技术,实现多轨道窄窗口发射;新型支架为嫦娥三号量身打造“座椅”;遥测图像传输系统,直观反映发射情况;减轻自重;提高可靠性。
  此外,根据嫦娥三号的“身材”,科研人员还专门为它量身打造了“一人高”的大尺寸“座椅”――探测器支架适配器,让嫦娥三号能够稳稳地“坐”在上面。
  嫦娥三号为多窗口窄宽度发射
  据了解,嫦娥三号卫星的发射窗口共6个,从12月2日至4日,每天两个。其中,第一窗口宽度为4分钟,第二窗口为1分钟。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窗口时间间隔仅40多分钟。“一旦第一个窗口没有实施,必须立刻切换到第二个窗口,否则将影响火箭的后续发射。”赵民说,发射场通过技术革新和攻关,建立了快速状态切换工作模式并制定了6种发射方案。
  “发射窗口是根据任务本身的要求及对诸多外部限制条件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的。”赵民说,如地日月的运动规律、太阳对飞行过程中能源采集的影响。
  影响月球探测器发射窗口的外界因素,首先是月球轨道运行条件。由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月球探测器要与月球接近或相遇,必须在地球与月球处于一定的相对位置之前或之后的某个时间区间内,瞄准正在运动的月球进行发射,这个时间区间就是发射窗口。如果错过这段时间,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发射窗口和飞行路线也随之改变。
  “月球探测器的发射窗口还受发射方向、地面跟踪与测控条件、气象条件等的限制。”赵民说。此外,由于航天器承担的任务、安装的仪器、设备使用的要求不同,对运载火箭发射窗口提出种种要求和限制条件,必须综合考虑。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人民网、《法制晚报》等
  发射时间:12月2日1时30分
  发射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方式:多窗口窄宽度发射
  嫦娥三号数据说
  第25次“远征”:此次是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的第25次“长征”,据了解这是我国目前最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5个“中国首次”:“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后,将实现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美、苏后第三国,也是本世纪以来世界首次);首次在地外天体巡视探测(为美、苏后第三国);首次实现对月探测器的遥感操作;首次建成覆盖行星际的深空测控通信网;首次在月面进行多种科学探测。
  2个“世界首次”:全球首次使用雷达装置“窥探”月球内部;全球首次同时携带着陆器和月球车“奔月”。
  三个“嫦娥”有哪些不同
  运载火箭:与嫦娥一号发射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嫦娥二号发射用长征三号丙火箭不同,嫦娥三号采用了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
  飞行轨迹:嫦娥三号奔月轨道与嫦娥二号相同,不再多次变轨,而是运载火箭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比嫦娥一号缩短了7天。
  任务:一号、二号绕月探测,三号“落”月后,着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巡游90天,5平方公里,抓取月壤在车内分析,数据传回地球。
  最终结局:日下午4点13分10秒,“嫦娥一号”以受控撞月结束了自己的太空之旅;而“嫦娥二号”目前已飞离地月环境,飞向深空;而据之前的任务计划,“嫦娥三号”在完成任务后,将永远地留在月球。
  专家解读
  为什么选择在午夜发射?探月的战略意义何在?
  中国嫦娥三号即将登月,欣喜之余,也不免疑惑,为什么选在午夜发射?月球车怎样登陆月球?……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连线著名军事评论员宋忠平为读者一一解答。
  华商报:为什么嫦娥三号选择在午夜发射?为什么选择西昌发射基地?宋忠平:什么时间发射取决于计算后的“发射零窗口”,也就是要让月球运行轨道和“嫦娥3号”的运行轨道“共面”。在这个时刻发射,地月距离最短,卫星无需中途修正就能进入预定轨道,这样发射将最容易直接快速进入地月轨道,而不需要消耗过多燃料,其节省燃料可为后续工作留下更多动力。
  之所以选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道理很简单,这里的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可减少地面到卫星轨道的直线距离,可节省火箭升空所消耗的燃料,可增加火箭的有效运载能力。由于“嫦娥三号”将直接被发送至“地月转移轨道”,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相比,对火箭的推力要求更大,在西昌发射中心则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个要求。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嫦娥”将会在纬度更低的海南省文昌发射中心发射。
  华商报:嫦娥三号的运行路线是怎样的?探月车是怎么放到月球上的?宋忠平:一共分作五步。
  第一步,“长征三号乙”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可直接将“嫦娥三号”送到“地月转移轨道”(而非地球转移轨道),即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
  第二步,“嫦娥三号”探测器启动制动变轨动力装置,将地月转移轨道转换为100公里的月球圆形轨道。
  第三步,“嫦娥三号”探测器再次启动制动变轨动力装置,将“月球圆形轨道”转换为近地点15公里,远地点100公里的月球椭圆轨道,也就是“登月”轨道。
  第四步,“嫦娥三号”探测器再次启动“软着陆”制动装置(反推火箭),在“嫦娥二号”已经协助选定的“虹湾区”实施“软着陆”。这一环节是全部探月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难实现的一步。
  第五步,“嫦娥三号”探测器稳定着陆后自动打开舱口,并自动放下滑梯,“玉兔一号”沿着滑梯自行运动到月球表面,从此开始了“巡月之旅”。华商报:据报道,嫦娥三号运载的玉兔月球车可以探知月球地表以下30米的地质情况。那么,此次探月是不是有发展“月球经济”的考虑?
  宋忠平:现在就说“月球经济”有些为时尚早,但如今很多国家都开始着眼于探测和登陆月球也是别有考虑,说得时髦点就是要获取所谓的“制月权”。这里主要有四点现实意义,一是探月工程的象征意义极大,代表强大的综合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二是可为未来建设月球基地、控制地球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可为强化深空探测打下坚实基础,如探索火星等;四是获取大量月球资源,尤其是富含核聚变燃料的氦-3,这些燃料或将是地球未来能源的重要保障;五是探月工程涉及到的诸多科研都可以转化为民用领域,可实现1:10的经济带动效应。
  本报记者程
  发射后多久能落月?
  卫星发射后,运载火箭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在轨飞行5天,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运行4天后,变轨进入15公里×100公里的椭圆轨道;再运行4天后,从高度约15公里的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下降段约720秒,航程430公里。着陆后,探测器择机释放月球车,着陆器开展就位探测,月球车开展巡视勘察。从发射到落月大概需十多天。
  嫦娥“奔月”陕西功劳不小
  西安光机所研究员杨建峰表示,嫦娥三号任务中,长三乙安装了西安光机所研制的三台箭载摄像装置。对火箭助推分离、级间分离、整流罩分离等飞行过程进行实时拍摄,便于地面指挥中心“近距离”跟踪火箭及探测器组合体的状态。
  据了解,火箭动力系统来自在陕西的某航天单位,此次使用的新型发动机可根据速度和距离自动调节推力,以确保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着陆时毫发无损。
  不光是长三乙火箭,据了解,嫦娥三号的“眼睛”(成像系统)、“嘴巴”(信号传输系统)及座驾(飞船和月球着陆器)中,有相当部分都是陕西制造。而“玉兔”号背部的一个圆形天线系统则来自西安某研究院。
  知道一下
  探窗奔月最爱上弦月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表示,窗口期就是最适合发射探测器的时间段。不同于火星探测窗口期,每26月才出现一次,因为月球本身就围绕地球转,所以发射机会每月都有,但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
  窗口期规律
  1.探窗奔月最爱上弦月: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人类的探月至少有114次。在逾百次的探月任务中,于“上弦月”日发射最密集。
  2.探月任务九月最频繁:虽然在哪个月份发射成功率最高并没有定论,但据统计发现,在阴历算法中,九月发射的达到了16次。
  ●月球处近地点时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参与人员、NASA月球“矿源绘图仪”探测器研究学者詹姆斯?黑德表示,从节省火箭燃料等方面考虑,探月航程需要“越短越好”。
  ●算好月球日出时
  詹姆斯?黑德表示,最理想的着陆点照明条件在月球当地“日出”的时候达成,这时,着陆器的摄像头能够更清晰地确定平稳的着陆点。
  ●小角度切入最佳
  美国布朗大学太空科学研究学者肯?巴姆斯利也表示,为方便观测,探测器登月时的切入角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会没有阴影,太低会全是阴影,大约水平方向20°为最佳。这也需要提前计算。
  肯?巴姆斯利表示,一般而言,窗口期一旦确定,就不会改期。
(本文来源:华商报&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华商网&)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 版权及其他:029-
-------------
华商图片网
-------------
广播电视大全
各地报纸大全
记者站:宝鸡 咸阳 029- 渭南  汉中
热线新闻部029- 传真热线 029- 总编办 029- 广告部 029- 发行投递、投诉 029-96128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ICP备号 SP服务代码 陕新出发证字(社会)第111号 陕新网审字[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7号月宫嫦娥抱玉兔,不再是传说
  这是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降落相机传回的月面照片。 新华社发
  嫦娥三号落月全过程
◎嫦娥三号探测器昨日21时11分成功降落月球虹湾地区 ◎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自12月2日由长征三号乙改二号型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以来,经过两次轨道中途修正、近月制动、降轨和动力下降等阶段,于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正式“落户”在月宫“新家”——虹湾。继苏美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完美落月整个过程持续11分钟  落月是从15公里高度开始的。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在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面的4条着陆腿触月信号显示,嫦娥三号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说,软着陆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具备了独立进行地外天体就位探测的能力。  着陆后,按照计划,“玉兔”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嫦娥三号还将在月球上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包括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利用极紫外相机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观测、利用测月雷达对巡视路线上的月壳浅层结构厚度等进行剖面式观测等。意义非凡人类重返月球的标志  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承载着中国人对月亮的向往,嫦娥三号于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嫦娥三号任务是人类重返月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是继1976年苏联月球24号之后第一个在月球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人类已实施130次探月活动。孙辉先认为,与上世纪美苏太空竞赛造成的探月高潮明显不同,新世纪人类重返月球更多是基于对未知宇宙的好奇和探索,中国探月工程是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陆月球在文明古国中国还有另一层意义。月亮是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和想象空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流传千古。而嫦娥、玉兔和蟾宫的传说,更是让人们充满对“飞天揽月”的向往。  “除了科学探索,探月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想象的回应。中国的探月工程将伴随美丽传说继续前行。”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专家释疑落月点选择虹湾,主要参考五大条件  以往,美国与苏联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大多降落在月球赤道附近,我国选择降落的虹湾地区,则位于月球的高纬度区域。虹湾这个39亿年前被陨石砸出的大坑,是人类勘察和研究的空白地区,可谓人类研究月球的最北区域。  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开玩笑地说,传说中嫦娥奔月居住在广寒宫,虹湾就是这个广寒宫。  欧阳自远透露,当初选择虹湾作为落月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始共有五个落月点的备选方案,并且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指标,对备选地点进行了评估,综合评价来看,虹湾略微领先,成为了最终落月点。”  欧阳自远介绍称,落月地选择主要参考五大条件。首先,选择的着陆区要通信好,地球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为了能够和地球顺利通讯,需要在月球正面降落;第二,阳光要好。虽然落在南北极也可以,但那里的太阳能能量密度低,阳光也无法直射;第三,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多;第四,相对比较平坦,出于安全考虑,头一次“落月”要避开坑坑洼洼、有悬崖峭壁的地区,虹湾是一大片平地,降落比较容易;第五,其他国家还没有去勘察过。美国和前苏联月球探测到的较多的地方是月球赤道附近,高纬度地区不多。虹湾是月球研究的空白,希望了解那里的知识。比如有什么石头,成分是什么,起因如何。  此外,虹湾的面积相当于我国的几个省,因此在虹湾区域也找了若干个落月点,但是具体落在哪个点还要看实际的飞行轨道。欧阳自远表示,“我们没有必要非要落在固定的一个点,为了这个进行矫正,可以多点选择。”全球连线海外专家期待与华合作  怀抱“玉兔”的嫦娥三号已然降临月球,华夏千年登月梦成真。面对这一盛况,很多海外航天专家在惊叹之余,不约而同地谈论他们对中国航天发展的观察心得,表达对华航天合作的愿望。  曾为欧洲航天局研制火星着陆探测器的英国科学家科林·皮林格表示,嫦娥三号的定点登陆技术和月球车自主运行、探测功能都相当先进,有些仪器是首次在月球使用,比如极紫外相机和测月雷达。无论美俄航天机构还是欧航局,都对此类技术非常感兴趣。“我相信‘嫦娥’和‘玉兔’会有丰富收获,为我们带来更多未知的月球信息。”皮林格说。  巴兹·奥尔德林是世界首批登月的美国宇航员之一。他指出:“嫦娥三号告诉我们,美国现在绝对需要与中国在探月合作方面进行交流,我们是知道如何把外国伙伴纳入进来的。”  俄宇航员科瓦廖诺夫则指出,中国汲取前人探月的经验教训,走出了一条正确的探月道路。中国探月计划可以促进、引领其他国家探索月球,使月球最终成为人类向更遥远太空跃进的跳板。新闻背景“三姑娘”肩负两大任务  被称为“三姑娘”的嫦娥三号是我国首个在地球以外天体实施软着陆的航天器。它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实现月面软着陆,二是实施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是着陆器和巡视器(俗称“月球车”)的组合体,落月后,“嫦娥”会将怀抱的巡视器释放到月面上,成为两个独立的探测器,各自在月面开展探测任务。  承担月面巡视探测任务的“玉兔”号是中国第一辆月球车。它的质量约140千克,以太阳能为能源,耐受月表真空、强辐射和高温差等极端环境。它能够自主对月面环境和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同时在地面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的指挥下对巡视路径进行规划,具备前进、后退、原地转向、行进间转向、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的能力。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等报道
     
鲁ICP备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嫦娥抱玉兔奔月 人类将首把“天文台”架到月球,嫦娥二号 惊人发现,古代仙女嫦娥奔月图片,嫦娥二号现拍到的照片,嫦娥奔月图片真人,嫦娥奔月图片大全
嫦娥抱玉兔奔月 人类将首把“天文台”架到月球
时间:日03:32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嫦娥抱玉兔奔月 人类将首把“天文台”架到月球
这是着陆器示意图。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俗称月球车)共同组成。新华社发
  新京报讯 肩负“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已完成各项研制和试验,运载火箭和探测器已转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现场。如果气象等条件具备,12月上旬将择机发射。
  近65万张票选“玉兔”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昨日宣布,我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巡视器全球征名结束,月球车得名“玉兔”号。
  “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李本正介绍,“玉兔”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
  他表示,自9月25日征名开始,至10月25日截止,共收到征名作品193087件,除去重复名称外,共收到提交名称53091个。通过入围初评、网上投票和终审评审,“玉兔”号以近65万张票数名列第一脱颖而出。
  “玉兔”探测月面3个月
  人类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驻”三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将第一大步“探月”细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小步。嫦娥一号卫星(2007年发射)圆满完成了一期“绕月”使命。探月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查,包括嫦娥二号(2010年发射)、三号、四号3次任务。
  嫦娥三号将要实施第二步“落月”,即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说。
  据悉,着陆器将“怀抱”“玉兔”号巡视器落月,然后“玉兔”号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
  嫦娥三号肩负三类任务
  吴志坚表示,嫦娥三号肩负三大工程目标和三类科学探测任务。
  其中三大工程目标包括: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研制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等。综合新京报记者 邓琦 新华社报道
  嫦娥再飞天三大看点
  月球科学领域专家表示,除了巡视器轻盈落月(“落下去”)和巡视器开展月面探测(“走起来”)两大亮点外,嫦娥三号挑战人类月球科学探测历史上的几项“第一次”同样值得国人期待。它们主要由嫦娥三号携带的八大科学载荷中的三件完成。
  巡天:人类首次把“天文台”架到月球上
  装置名称:天文月基望远镜
  【专家解析】在月亮上观天文是世界上很多天文学家最想做的事情之一。月基天文望远镜,相当于人类把“天文台”架到了月球上。在月球观测天空,观测星星,研究星系、恒星的活动。假如实现了,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月基望远镜由望远镜主体、反射镜转台组成。对各种天文变源的亮度变化行为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然后拍照把数据传回地球。我们形象称之为“巡天”。
  观地:首次从月球“回望”地球等离子体层
  装置名称:极紫外相机
  【专家解析】美国曾经在地球轨道上用卫星观测地球等离子体层,只是从赤道附近过境,没有宽阔的视场,只能看到局部。
  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后,离地球38万公里,能够看到地球等离子层的全貌。通过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产生的辐射进行全方位、长期的观测研究,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三维图像,有助于了解太阳和地球的相互关系。
  有观点认为,地球上一些自然灾害与地球等离子体层有关,所以相关研究具有科学意义。
  测月:用雷达对月球进行两个深度上的精细探测
  装置名称:测月雷达
  【专家解析】嫦娥三号巡视器的“腹部”有一台测月雷达。巡视器在月面行走,测月雷达可以测月球地底下30米深土壤层的结构和100米深的次表层结构。这个是国外没有做过的。据新华社电
  嫦娥需过“七道坎”
  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说,“嫦娥三号工程实施要闯七道&坎&,包括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月地间遥操作,月面生存,测控通信,地面试验验证等。”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认为,7大难点没有程度之分,是一个综合体,其中能否安全在月球表面着陆是关键。因为月球没有空气,着陆器不能像飞船在地球降落一样利用空气阻力,需要采取新的方式。
  焦维新表示,月球上夜晚气温在零下100多摄氏度,无法用往常的太阳能发电“供暖”,其生存能力将受巨大考验,要采取许多新的技术来应对。“一般采取的措施,就是带一个核电源。”
  焦维新说,除了巨大的温差,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没有磁场保护,一些带电粒子和紫外线等可以直接到达月球表面,所以对仪器部件的抗辐射性要求高。新京报记者 邓琦
  嫦娥“落月”首选虹湾
  专家称,其他国家尚未勘查虹湾,“玉兔”将工作3个月
  嫦娥三号着陆器“落月”难在哪?“玉兔”在月面能跑多远?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接受了记者采访。
  落在何处?
  将在月球虹湾区着陆
  记者:嫦娥三号将在月球何处降落?降落区的大致情况如何?
  欧阳自远:按计划,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虹湾区着陆。虹湾区地处月球的北半球、西半球,在月球正面的雨海区西北角。所谓月球正面,也就是月球朝向地球的这一面。月球自传一周和绕地球一周约28天,所以地球上的人们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看不到另一半。
  月球上有很多地方以“海”“洋”命名。古人望月,以为看到的是海,其实不是。月球上有些地方被撞出大盆地,盆地下面有很多岩缝。火山喷发,又把一些坑填得比较平了。望月时看到的黑斑,其实大多为石头,比如黑色的玄武岩。
  虹湾是约39亿年前砸出来的一个坑。这一砸把很多石头溅射出去,堆积到旁边,在盆地附近形成一段像彩虹一样的弧。因此得到一个浪漫的名字—虹湾。
  为何选虹湾?
  虹湾是月球研究的空白
  记者:嫦娥三号为何选择虹湾作为着陆区?
  欧阳自远:着陆区首先通讯要好,第二阳光要好,第三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多,第四相对比较平坦,第五其他国家还没有去勘查过。美国和前苏联月球探测到的较多的地方是月球赤道附近,高纬度地区不多。
  虹湾是月球研究的空白,我们希望了解那里的知识。比如有什么石头,成分是什么,起因如何。
  另外,嫦娥二号为了保障嫦娥三号“落”得安全,不至于掉到大的月坑里,已经用CCD立体相机对虹湾进行了局域超高分辨率立体成像。嫦娥二号实际获得的全月图分辨率为7米,虹湾区分辨率约为1米。
  据嫦娥二号CCD相机研制单位中科院西安光机专家介绍,在嫦娥二号全月影像图中,直径大于21米的月坑可识别。而在虹湾区局域成像中,直径大于3米的月坑清晰可辨。
  有何挑战?
  最大的难点是软着陆
  记者:嫦娥三号选择在虹湾区着陆是否一定安全?还有什么挑战?
  欧阳自远:尽管虹湾相对平坦,但并非一马平川,技术上有很多难点。
  最大的难点是软着陆,月球上没有大气。科研人员采用变推力发动机、自主导航控制技术和研发缓冲吸能部件来攻克这一难关。其次是月夜生存。月昼月夜有330多摄氏度温差,必须保证各载荷在寒冷的月夜下着陆器和探测器不被冻坏,太阳出来时再自动唤醒开始工作。
  如何探测?
  “玉兔”时速约200米
  记者:嫦娥三号降落月球后,月球车将肩负哪些任务?
  欧阳自远:嫦娥三号巡视器,也就是百姓俗称的月球车在全球征名中被命名为“玉兔”号。如果“落月”成功,并成功驶离着陆器,“玉兔”将在月面工作3个月。
  “玉兔”号肩负承载科学载荷进行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等使命。据探测器系统专家介绍,“玉兔”号会慢慢移动,比人们想象的走得慢,时速约200米。它的高性能体现在越障能力和通过性,而不是追求高速度。据新华社电
13-11-2713-11-2713-11-2613-11-2613-11-2613-11-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嫦娥三号玉兔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