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运动员利马能跑进2小时30分的有多少?

新浪微博@跑步指南 | 微信公号跑步指南 当非洲军团在现在各大马拉松赛场上横扫千军的时候,你可知道,在奥运会马拉松历史上,第一位跑进2小时30分大关的人,是黄皮肤的亚洲人。他的名字叫孙基祯,他来自韩国。【个人资料】中文名: 孙基祯(???)韩文英译名:Sohn Kee-chung代表日本参加奥运会时英译名:Kitei Son身高:170厘米体重:60公斤生卒:日—日国籍: 韩国出生地: 朝鲜新义州饮食习惯:终身素食纪念网站:主要成就:日,在东京举行的第八届明治神宫体育大会的马拉松比赛中,以2小时26分42秒的成绩,创下当时的世界纪录(保持了十二年);1936年,德国柏林夏季奥运会(男子)马拉松项目金牌得主,成绩为2小时29分19秒,是奥运会马拉松历史上第一位跑进2小时30分的人,是亚洲第一个奥运会马拉松冠军;1982年,国际田协向12位仍然在世的田坛名将授予特别奖章的获奖人之一;1988年在韩国举办的第24届奥运会,担任最后一棒火炬手。1936年,柏林。也许不会有人察觉马拉松决赛颁奖典礼上有任何的异样,一个身披日本国旗的叫做Kitei Son的选手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并且成为了世界马拉松第一个跑进2小时30分的选手。只是升旗仪式奏国歌的时候,原本应该骄傲的时刻,他却用手中的月桂树盆栽挡住了胸前的日本国旗……在殖民历史背景下,被迫改名,被迫参加代表其他国家比赛,这是孙基祯一辈子都难以释怀的事情。孙基祯用了一辈子在等待原本应该属于韩国的荣誉。孙基祯在柏林奥运会上的举动激怒了日本政府,他的冠军奖品——古希腊科林斯铜头盔(约公元前800至700年)在日本政府的强烈要求下被扣下。大概是因为1988年要举行韩国汉城奥运会,这个头盔直到1986年归还给孙基祯。孙基祯的马拉松比赛生涯没有超过三年。1936年奥运会比赛后,孙基祯再也不愿意为日本获得更多的荣誉,也再没有参加马拉松了。归国后,孙基祯选择了当银行职员,在银行业务上的表现亦如赛场般出类拔萃。然而,他还是割舍不了田径,后来,为了培训出更多的出色运动员,他辞去银行工作,开始担任跑步教练,一心要为恢复独立的国家带来更多的世界第一。孙基祯也真的做到了,1947年,他的弟子徐润福在波士顿马拉松赛上以2小时25分39秒创造了新的波士顿马拉松记录,还打破了孙基祯保持了12年的世界记录。1950年,他的另一名弟子咸基镕也获得了波士顿马拉松的冠军。1992年,弟子黄永祚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马拉松赛冠军。最后,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孙基祯一生参加的马拉松数据:2小时29分34秒 1位  汉城(首尔)(未公认)2小时24分51秒 1位  汉城(首尔)(未公认)2小时32分19秒 1位  汉城(首尔)(未公认)2小时26分14秒 1位  东京(未公认)2小时39分34秒 3位  东京2小时25分14秒 1位  汉城(首尔)(未公认)2小时24分28秒 1位  汉城(首尔)(未公认)2小时42分02秒 1位  汉城(首尔)2小时33分39秒 1位  汉城(首尔)2小时26分42秒 1位  东京(世界记录)2小时28分32秒 1位  东京2小时38分02秒 2位  东京2小时29分19秒 1位  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金牌)2816跑步指南QQ群更系统的《跑步指南》,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41940 更新:
人气:34043 更新:
人气:25342 更新:
人气:18186 更新:
跑步指南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摸女星屁股扎男星腿,谁这么横?
收藏这份“防电信诈骗指南”,让骗子们哭去吧……
【开心食堂】论奇葩和脑洞,全世界我只服岛国!
这样的“薯条”吃起来更有味,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人类到底能跑多快:能否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_跑步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人类到底能跑多快:能否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
人类能在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么?
  一个多月前,来自肯尼亚的丹尼斯?金梅托(Dennis Kimetto)以2小时2分57秒的成绩完成了柏林马拉松,创造了马拉松的新世界纪录。这意味着金梅托在42千米的马拉松赛程中,每千米的用时仅为2分56秒。
  而人类还在不断刷新速度和耐力的记录,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破纪录是很赚钱的事情,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得到优质的训练,以便加入世界顶级选手的行列。
  来自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应用生理学和生物力学教授彼得?魏安德(Peter Weyand)表示,一些人渴望得到名誉和财富。他说:“这刺激他们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跑得更快,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的跑速在不断增加,而狗和马的却没有。”
  那么马拉松选手能否突破2小时大关,人类又到底能跑多快呢?科学家表示,不论一个人的决心多大,终究还是会有一些生理上的极限是无法突破的。
  有氧呼吸的极限
  来自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心血管功能项目的副主任、波士顿马拉松医疗顾问亚伦?巴吉希(Aaron Baggish)介绍说,人类跑步时哪一个身体系统才是限制因素,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不过对长跑来说,最大的限制是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和氧气流量。
  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中需要依赖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这一指标代表能够输送到肌肉中的氧气量。
  魏安德指出,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可以衡量他们在有氧运动中消耗氧气的速度,氧气在人体内流动越快,有氧适能(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就越强。
  最大摄氧量的指的是人每千克体重在每分钟内可循环的氧气量,单位是mL/kg/min。根据《应用生理学》(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期刊的研究结果,一名健康男性的最大摄氧量为35-40,女性为27-31,优秀男性跑步选手约为85,女性约为77。
  长跑的关键是在数千米的距离内,维持一个最接近最大摄氧量的速度。魏安德认为,长跑中最重要的就是节奏和能量消耗。
  身体结构上的不足
  与长跑相比,短跑具有一系列不同的限制条件。法国尼斯大学的运动生物力学教授让-伯努瓦?莫林(Jean-Benoît Mori)认为,短跑的关键是肌肉力量、步距和步频。
  世界顶尖短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每只脚接触地面的时间只有90毫秒,那么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施加最大的力。
  要跑得快,就必须保证力的作用方向是向前的。莫林说,人类只有两条腿,在这一点上我们天生处于劣势――由于直立,人类的重心位于脚的正上方,这使得每次推动产生的力通常是与地面垂直而不是平行的。
人类能在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么?
  相反,四足动物们,例如灰狗和猎豹,能够将身体的重心分散到四肢上。它们四肢的活动范围也更广,能更好的将每次的推动力保持在水平方向上。
  而人类的腿太长了,而且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小,无法像猎豹一样高效率的前进。
  先天遗传的限制
  即使是一些最有抱负的人,可能也永远无法成为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因为遗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人拥有大量快缩肌纤维(fast-twitch),很适合短跑,但对长跑来说就不利了;另一些人有更多慢缩肌纤维(slow-twitch),这些肌肉对长跑十分关键,但却对短跑没什么帮助。
  快缩肌纤维以无氧方式供能,也就是说它们依靠葡萄糖而不是氧气来产生能量。快缩肌纤维能够产生爆发式的速度,但是很容易就疲劳。慢缩肌纤维可以将氧气转化为能量,它们的运动比快缩肌纤维慢得多,因此更适合长时间的持续肌肉收缩。
  一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能跑。腿长的人通常跑得更快,因为他们的步距更大;肺活量较大的人也一样,因为他们的氧气流动效率更高。运动员的骨骼-肌肉重量比也对速度和耐力有影响。
  巴吉希说,有些人天生就更适合长跑,他们通常具有更结实的骨骼肌肉系统,以及更强大的心血管系统。但即使是拥有这种身体的人,也会有长跑的强度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就有可能就会对心脏造成损伤,不过大多数运动员不会有这种问题。
  心脏损伤可能会在过度训练时发生,例如带病训练,或是在已有心脏问题的情况下还继续跑。
  那为什么我们还在越跑越快?
  一些运动员通过服用非法药物来提高速度。短跑运动员有时会服用类固醇来增加跑步时对地面的推动力;而一些马拉松运动员则采取违规增血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最大摄氧量。这种方法通过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可将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提高约10%。要进行增血,可以通过药物来实现,也可以将运动员自己的血液冷冻起来,在赛前进行注射,以获得更多的血红细胞。
  技术可器材也帮助短跑运动员们提高了成绩,例如更好的跑鞋和人工赛道,但莫林表示,在过去20年间都没有什么主要的技术突破,研究者还没能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技术,来帮助提高长跑运动员的耐力。
  莫林认为照目前的情况看,在未来20到30年内,应该都不会有人在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
  但这个记录什么时候会被打破也很难说,因为时不时都会杀出一匹黑马。具有优良的跑步基因、训练环境和天生优势,可能会让运动员突然跑出刷新纪录的好成绩。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女子马拉松世界记录。男子马拉松记录在过去10年内被刷新了5次,每次只快了几秒,而由英国长跑运动员宝拉?拉德克利夫(Paula Radcliffe)创造的马拉松记录(2小时15分25秒)已经保持了11年,“她把其他选手甩开了一大截”,而这种情况可能再次出现。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极限在哪里? 人类能在2小时之内跑完马拉松么
来源:搜狐体育
  一个多月前,来自肯尼亚的丹尼斯?金梅托(Dennis Kimetto)以2小时2分57秒的成绩完成了柏林马拉松,创造了马拉松的新世界纪录。这意味着金梅托在42千米的马拉松赛程中,每千米的用时仅为2分56秒。
  人类能在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么?
  而人类还在不断刷新速度和耐力的记录,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破纪录是很赚钱的事情,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得到优质的训练,以便加入世界顶级选手的行列。
  来自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应用生理学和生物力学教授彼得?魏安德(Peter Weyand)表示,一些人渴望得到名誉和财富。他说:“这刺激他们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跑得更快,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的跑速在不断增加,而狗和马的却没有。”
  那么马拉松选手能否突破2小时大关,人类又到底能跑多快呢?科学家表示,不论一个人的决心多大,终究还是会有一些生理上的极限是无法突破的。
  有氧呼吸的极限
  来自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心血管功能项目的副主任、波士顿马拉松医疗顾问亚伦?巴吉希(Aaron Baggish)介绍说,人类跑步时哪一个身体系统才是限制因素,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不过对长跑来说,最大的限制是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和氧气流量。
  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中需要依赖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这一指标代表能够输送到肌肉中的氧气量。
  魏安德指出,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可以衡量他们在有氧运动中消耗氧气的速度,氧气在人体内流动越快,有氧适能(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就越强。
  最大摄氧量的指的是人每千克体重在每分钟内可循环的氧气量,单位是mL/kg/min。根据《应用生理学》(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期刊的研究结果,一名健康男性的最大摄氧量为35-40,女性为27-31,优秀男性跑步选手约为85,女性约为77。
  长跑的关键是在数千米的距离内,维持一个最接近最大摄氧量的速度。魏安德认为,长跑中最重要的就是节奏和能量消耗。
  身体结构上的不足
  与长跑相比,短跑具有一系列不同的限制条件。尼斯大学的运动生物力学教授让-伯努瓦?莫林(Jean-Beno?t Mori)认为,短跑的关键是肌肉力量、步距和步频。
  世界顶尖短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每只脚接触地面的时间只有90毫秒,那么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施加最大的力。
  要跑得快,就必须保证力的作用方向是向前的。莫林说,人类只有两条腿,在这一点上我们天生处于劣势――由于直立,人类的重心位于脚的正上方,这使得每次推动产生的力通常是与地面垂直而不是平行的。
  人类能在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么?
  相反,四足动物们,例如灰狗和猎豹,能够将身体的重心分散到四肢上。它们四肢的活动范围也更广,能更好的将每次的推动力保持在水平方向上。
  而人类的腿太长了,而且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小,无法像猎豹一样高效率的前进。
  先天遗传的限制
  即使是一些最有抱负的人,可能也永远无法成为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因为遗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人拥有大量快缩肌纤维(fast-twitch),很适合短跑,但对长跑来说就不利了;另一些人有更多慢缩肌纤维(slow-twitch),这些肌肉对长跑十分关键,但却对短跑没什么帮助。
  快缩肌纤维以无氧方式供能,也就是说它们依靠葡萄糖而不是氧气来产生能量。快缩肌纤维能够产生爆发式的速度,但是很容易就疲劳。慢缩肌纤维可以将氧气转化为能量,它们的运动比快缩肌纤维慢得多,因此更适合长时间的持续肌肉收缩。
  一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能跑。腿长的人通常跑得更快,因为他们的步距更大;肺活量较大的人也一样,因为他们的氧气流动效率更高。运动员的骨骼-肌肉重量比也对速度和耐力有影响。
  巴吉希说,有些人天生就更适合长跑,他们通常具有更结实的骨骼肌肉系统,以及更强大的心血管系统。但即使是拥有这种身体的人,也会有长跑的强度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就有可能就会对心脏造成损伤,不过大多数运动员不会有这种问题。
  心脏损伤可能会在过度训练时发生,例如带病训练,或是在已有心脏问题的情况下还继续跑。
  那为什么我们还在越跑越快?
  一些运动员通过服用非法药物来提高速度。短跑运动员有时会服用类固醇来增加跑步时对地面的推动力;而一些马拉松运动员则采取违规增血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最大摄氧量。这种方法通过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可将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提高约10%。要进行增血,可以通过药物来实现,也可以将运动员自己的血液冷冻起来,在赛前进行注射,以获得更多的血红细胞。
  技术可器材也帮助短跑运动员们提高了成绩,例如更好的跑鞋和人工赛道,但莫林表示,在过去20年间都没有什么主要的技术突破,研究者还没能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技术,来帮助提高长跑运动员的耐力。
  莫林认为照目前的情况看,在未来20到30年内,应该都不会有人在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
  但这个记录什么时候会被打破也很难说,因为时不时都会杀出一匹黑马。具有优良的跑步基因、训练环境和天生优势,可能会让运动员突然跑出刷新纪录的好成绩。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女子马拉松世界记录。男子马拉松记录在过去10年内被刷新了5次,每次只快了几秒,而由英国长跑运动员宝拉?拉德克利夫(Paula Radcliffe)创造的马拉松记录(2小时15分25秒)已经保持了11年,“她把其他选手甩开了一大截”,而这种情况可能再次出现。
  文章题图:维基百科 /果壳
  编译来源LifeScience, The Human Race: Will We Keep Breaking Running Records?
(责任编辑:王涛)
&&&&&&</div
今年的奥运会男子高尔夫球项目,因为“退赛”而受到了外界...[]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胡环宇头扎入水中的一幕被记录下来,引强烈反响。
一男子为吃狗肉,拎着一只狗的后腿将其砸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文列入“天生勇气”原创作者激励计划
  秒懂全文
  第一个马拉松世界纪录,2003年在柏林马拉松创造,当时的成绩是2小时04分55秒。
  依照现在的规律计算,2028年,马拉松世界纪录将突破2小时。即便延迟,也会在可预期的未来,实现这个目标。
  有些科学家和顶级跑者认为,在这一代中,马拉松世界纪录都无法突破2小时。
  原标题:马拉松,我们什么时候能跑进2小时
  自从42.195公里成为马拉松赛的标准里程后,一百多年来,跑者们屡屡打破记录,冲破极限。但鲜为人知的是,很长时间,马拉松没有“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
第一个世界纪录2003年在柏林被创造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般马拉松赛都是在市外举行,没有标准场地,风速、风向、天气等环境条件变化太大,影响成绩的客观因素太多,在不同地点取得的成绩自然也就没有了可比性。一直到2004年,为了激励公路比赛的发展,国际田联改变这一规则,马拉松才有了世界纪录。第一个被国际田联认可的马拉松世界记录,由肯尼亚选手特盖特创造,在2003年的柏林马拉松赛道上,他跑出了2小时04分55秒的成绩。
  这个世界记录也并非一蹴而就。近一百年前,世界公认的马拉松的最好成绩在2小时50分左右。随后的大半个世纪里,随着长跑训练方法、跑步浪潮、赛事组织的发展,马拉松的世界最好成绩被慢慢提升到了2小时7分钟左右。
  在世界最快的马拉松比赛――柏林马拉松的赛道上,跑者们对世界记录开始了你追我赶的过程。在特盖特创造了2小时04分55秒的成绩后,埃塞俄比亚人格布雷西亚西耶――被誉为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跑者――统治了这个项目,他屡创佳绩。2006年至2009年,他在柏林豪取四连冠,2008年,他成为全球第一个跑进2小时4分的跑者,将世界纪录刷新到了2:03:59。
  随后,这个纪录被冻结了近三年。从2011年开始,这个被冻结的记录多次被打破,来自肯尼亚的帕特里克&马考跑出了2:03:38秒的成绩。2013年,另一个来自肯尼亚的选手威尔森?基普桑,再次改写成绩,2:03:23秒。2014年,同样是来自肯尼亚的选手,丹尼斯&基梅托将世界纪录一举缩短了26秒,以2:02:57的成绩,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马拉松跑进2小时03分的人。
  为什么柏马会成为世界记录的福地?因为柏林地势平坦,赛道起伏小,且少有弯道和急转弯。而且柏林9月底的气候温度适宜,不冷不热,微风少雨,很适合跑步。天时地利之下,柏林自然就成为马拉松选手打破记录的理想之选。眼看着马拉松世界记录离2小时越来越近,一个似乎从未想过的问题浮出水面:人类到底能不能跑进2小时?或者说,到底什么时候我们能实现这一愿望呢?
马拉松进二,只是时间问题?
2014年,在丹尼斯&基梅托成为第一个跑进2小时03分的马拉松选手之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经济学家贾斯汀&沃尔弗斯经过一番计算,发现自2002年以来,平均每两年,马拉松世界纪录就会提高大约27秒。依此趋势类推,马拉松跑进2小时,只需要13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到2028年,我们就可以梦想成真。
  但问题是,这样的直线延伸式推算是否合理?相信每一个马拉松跑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将全马成绩从5小时提高到4小时,只需要认真备战、科学训练即可,但从4小时进步到3小时,则不仅要看训练是否刻苦,还需要看自身的体质是否足够优秀,能够支撑高强度的运动了。对于那些几乎已经将自身潜力挖掘殆尽的顶尖跑者来说,每提高一分钟,可能比我们提高1小时还要难。距离人类跑进两小时还有2分57秒的距离,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这一点,沃尔弗斯也看到了,他承认:“也许到了某个节点,用过去趋势预测未来表现将不再合乎情理,并且我们必须直面一个问题:人的身体在那么长时间内能否跑那么快?”不过,他仍然持乐观态度,原因在于:“马拉松是一种相对年轻的运动,仍有数十亿人未曾尝试,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不大可能测试出人类的耐力极限。因此,虽然我不知道我们具体何时能看到马拉松进二,但基梅托的表现让我对在今生看到这一天越来越有信心。
你可能这辈子无法看到马拉松进二?
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像沃尔弗斯那样乐观。在那些悲观主义者的看法里,马拉松要跑进2小时,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早在2013年,在威尔逊&基普桑跑出那一年的世界纪录时,罗斯&塔克博士也曾在博客网站《体育科学》对“马拉松能否跑进两小时”这个问题作过一番推算。
  他是这样推算的:“目前地球上顶尖跑者的半马成绩在59分钟左右,人们却指望他们以相同的配速跑一个全马。这有点类似指望200米最佳成绩19.19秒的尤塞恩&博尔特,去跑出速度只慢一点点的400米来,创造出41秒的世界纪录。或者相当于指望400米跑45秒的戴维&鲁迪沙,能将每圈46秒的配速维持两圈,800米跑出1:32的成绩而不是他目前的1:41。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随着距离的延长,我们跑某一特定距离的配速会以可预见、受生理‘制约’的方式下降。因此一个半马能跑59分的人,无法接连维持两个60分钟的半马。这根本不可能。在我们开始期盼马拉松突破两小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看看人类跑半马的能力。直至人类半马能跑进58分钟(我指的是57分出头),想在全马中跑出两个59分59秒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罗斯&塔克的结论是:“归根到底,在看到全马纪录从2:03:38提高到2:03:23之后,就断言跑进两小时在望,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下一个拦路虎是2:03,我相信这可以在5年内突破。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向2:02努力,这也许需要再花上十年时间。
  ”话音未落,丹尼斯&基梅托就跑出了2:02:57的成绩。不过2015年的柏马,冠军成绩却只有2小时4分。
  在畅销书《体育基因》中,作者戴维?爱泼斯坦也认为从配速和生理学的角度看,马拉松纪录突破两小时在近期似乎很不可能。他指出,一个人马拉松要进二,就必须达到21.1公里的平均时速,这要求他“拥有迄今人类最好的供氧能力,以及最好的跑步经济性,即在保持一定配速的情况下使用氧气的效率。而这两者几乎从未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前者使专业选手有别于业余跑者,而后者则在专业选手中人人有别,它基本是先天的。另外,从配速角度,精英选手前半程通常比后半程快2分半到3分钟,要跑进2小时,他们的前半程就必须比现有的半马纪录快很多。
  《体育基因》作者戴维?爱泼斯坦
  爱泼斯坦的结论是,马拉松进二在一代人内无法实现,我们可能这辈子都无望看到;归根到底,做到这一点的生理挑战必须以人类基因发生进化为前提。它比1英里进4分钟难度更大,因为1英里赛跑只涉及世界人口的一小部分――主要在英美,而且当时正值战后,跑步也不流行;而马拉松却是一项全球性竞技体育,目前人气空前火爆,已成为当今规模最大的参与性运动。如果说专家的观点是基于计算、医学等等,那让我们看看那些来自马拉松赛道的跑步高手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2014年10月,在芝加哥马拉松举行前夕,埃塞俄比亚选手克内尼萨&贝克勒就此问题表达了看法。作为5000米跑和与马拉松成绩密切相关的1万米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他的意见应该很有份量。在被问到马拉松能否跑进两小时,贝克勒立即回应:这是不可能的!“未来也许可以,假如科学家能创造出不同的人类的话……人类跑不了那么快。”
  被誉为“史上最伟大长跑选手”的埃塞俄比亚人海勒&格布雷塞拉西则认为,马拉松跑进2小时只是时间问题。
  2014年2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看看世界纪录的进展吧。这一天会到来的。现在半马要跑60分钟或59分钟整很容易。这是可能的,总有一天会发生。毫无疑问,这不仅涉及运动员的表现,也取决技术。”诸如训练、营养、跑鞋和赛道设计。“根据我的计算,用不了多久了――再过18或20年,就会有一个运动员跑进2小时。”
  海勒&格布雷塞拉西
  跑得快是人类的追求,其实跑得久也是。在追求最快的同时,在时间的另一个维度上,还有完成年龄最大的。在吉尼斯世界记录中,完成男子马拉松赛年纪最大的,是希腊人Dimitrion Yordanidis,他在1976年,在雅典沿着最早的马拉松线路,从希腊的马拉松城跑到了雅典。以7小时33分的成绩完成比赛,时年98岁。
  无论最终人类何时能够将马拉松的世界纪录提高到2小时,我们都不应该放弃热爱奔跑、渴求速度的心,当我们将快乐作为跑步的最初动力的时候,马拉松世界纪录不过是数字。而其见证人类突破自身极限的里程碑意义,终归是由职业跑者来完成。
  勇气君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马拉松突破2小时,
  你呢?觉得什么时候马拉松纪录能够突破2小时,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全文完 &
  专栏作者作者:李寅初领域:阅读,历史,跑步爱好者态度:跑出自己的光
  本期编辑:Ming,New Arrow
  本文列入“天生勇气”原创作者激励计划
  详情请点击:
  请您当老板!“天生勇气”跑步作者激励计划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关于跑步你想知道又不知道该问谁的一切/中国最专业,有趣的跑...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拉松运动员心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