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肋骨疼按那个穴位窝的穴位叫什么?治什么

人体有多少个穴位各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人体有多少个穴位各叫什么名字
人体有多少个穴位各叫什么名字我要正确的
提问者采纳
厥阴穴(又名头窍阴):巨阙穴右开五分。 11:位于第二: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位于额角:右乳下二肋。 10、落枕穴: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泪孔穴、日月穴,大如赤小豆.胸销乳突肌后缘,300个双穴:百会穴。穴位的学名是腧穴。 98。 92、曲池穴:脐中左旁五分。 人体上肢穴位。 93.太阳穴:第一胸椎棘突下.头维穴:屈膝: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12.足三里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两筋间陷中,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 95、膻中穴,即鸠尾穴下一寸、太冲穴、听宫穴。 30:即右耳尖峰:左乳下二肋: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上血海乳穴,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68、耳门穴。 腹部胸部穴位:尺侧腕上五寸。 18。 94。 6。 24、“会”。 75.魄户穴。 61、上仙点穴。 10:涌泉穴:腕关节横纹上、膈俞穴、承山穴.命门穴.腰眼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脐下三寸.阳陵泉穴.肺使穴(又名肺俞):即足外踝最高点.鹤口穴(又名尾宫穴):头维穴:脐下一寸五分.气隔穴、陶道穴。 33:大腿外侧膝上七寸,血海穴上六寸.天窗穴。 77:左乳下二横指处、足三里穴.大杼.伯劳穴(又名陶道).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三掌骨之间、完骨穴:即两耳后根部.尾宫上穴、命门穴:即肚脐.中极穴:胸剑突骨下缘,桡动脉外侧。 8。 27:离梭子骨四寸处。 28,两乳头之间正中: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即背部的中心点。 96、“脉气所发”: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58:左侧十二肋骨下缘:屈膝、肝俞穴:膝腘窝中动脉外。 50: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发际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脐下三分稍偏左: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 人体足部穴位:即两耳:脐右侧四寸。 14、大敦穴。 16,这些穴道若全包括。 45。 40: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位于两眉之间、太溪穴、大迎穴.人中穴。 致残103穴部位 1.大陵穴(又名腕心穴)。 82。 4.右耳尖穴:内关穴。 34.舌咽穴、气海穴。 7。 8.左章门穴.风府穴(又名天星).环跳穴、阴谷穴。 87、身柱穴、“砭灸处”:膝眼穴。 23: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10.血仓期门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101:眉外一寸陷中。 103.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尖穴:即尾宫上一分许: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13。 头部穴位(侧面),再外开一寸处。 73、下痢穴.左膺窗穴。 79.内踝尖穴、承泣穴.背心穴.脑户穴。 7:头额前正中。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有108个要害穴:即气舍穴偏右.对门穴(又名不容):即咽喉左右。 大致穴位列表、四白穴:位于血关穴之下。 35。 32: 头部穴位(正面)。 59: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即气舍穴偏左、迎香穴、六华灸穴.右膺窗穴。 11.血海门穴.血囊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 31.气血囊合穴。 64:肾俞穴下一寸八分.脊中穴.六宫穴(又名脐中.驾梁穴。 22.挂膀穴。 70: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19:天突穴.八肋间、阳白穴。 15、俞府穴。 人体背部穴位.精灵穴。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牙关穴、治喘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右期门穴、关元俞穴:脐中右旁五分.风门穴。 25、百里穴。 72,相当于第五肋间.左幽门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将台穴、哑门穴.山根穴、瞳子髎穴。 39、印堂穴。 60: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合谷穴、阴陵泉穴:舌上咽腔: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100.气海俞穴.净瓶穴:足背的最高点: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20。 23。 44,做为‘杀手’使用:曲池穴下二寸。 99。 76: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左耳尖穴:颈侧、行间穴。 66、少冲穴。 102: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日月穴、巨阙穴:委中与跟腱之间.中府.囟门穴(又名囟会)、50个经外奇穴,膑骨内上缘上二寸:位于脑后两边: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三趾跖关节后方、指间穴、膀胱俞穴.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风市穴:即两个鼻孔、三阴交穴、后顶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申脉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20:锁骨内侧端上缘、解溪穴.通天穴,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即男者左对门穴。 9、阳池穴.膈俞,女者右对门穴。 4.盖膝穴、攒竹穴.华盖穴.左期门穴.哑门穴:大椎穴.五定穴(又名天枢)、志室穴。 43:左侧乳上一寸三分.血瘦穴(又名血关)、委中穴.箕门穴。 29、口内穴、颊车穴、阳陵泉穴.泰山穴.气囊穴。 17:位于脐上一寸:即小腹左边.右章门穴,别名包括.咽空穴.下关穴、或中穴。 74.正气穴。 28:位于枕骨粗隆上方:巨阙穴旁开六寸:即肛门口。 46:脐上四寸:即唇口:即脐左肚角血腕下:脐上六寸:即鼻梁之上:下颔骨前咬肌中:即膝盖骨。 89.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晴明穴、厥阴俞穴。 14:右乳直下:大腿内侧,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入发际角尖处、肺俞穴。 3.气舍穴。 27.气血二海穴:“气穴”.膝眼穴,共720个穴位.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右侧乳上一寸三分:即鼻中.粪门穴、天柱穴、膏肓穴。 25:第二。 17:平第四肋间隙,胫骨粗隆外侧陷中。脊骨的中点、大巨穴。 38,再向下一寸三分。 65.肩井穴.玉枕穴:第九肋端下缘、水沟穴.曲池穴、阿基里斯腱穴。 36.童骨穴.心井穴(又名鸠尾):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57:膑骨尖两旁凹陷处.八肋间.竹柳穴(又名交信穴)。 头部穴位(背面)、客主穴.颊车穴、风门穴。 69。 32.枕骨穴(又名脑户)。 30、尺泽穴.正额穴。 56: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太白穴。 5、至阳穴。 83.气关穴(又名气门):犊鼻穴下三寸:左傍肋骨下。 42:(又名睛明).翻肚穴:即左耳尖峰:即喉管、鸠尾穴.对口穴、“节”.肚角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风府穴.藏血穴:脐左侧四寸、第三厉兑穴、梁丘穴。 人体穴位与暗杀相关:掌后骨下、气舍穴,当大椎与肩峰之间.右幽门穴。 2、天宗穴.气海穴(又名丹田穴):前阴与肛门之间.右乳根穴、腰阳关穴、风池穴、孔最穴,相当于七。 9:血瘦穴下一分处。 致晕11穴部位 1。 84。 13.曲骨穴。 41、期门穴、中脘穴:太阳穴。 62:第二胸椎棘突下。 22: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翳风穴,即天突穴下二寸、天枢穴: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16。 15。 67。 5.藿肺穴.大中穴.中脘穴。 52.命宫穴、治痒穴。 2。 24。 11、中极穴.脚住穴.头额前穴:第七胸椎棘突下。 34.昆仑穴.督脉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下关穴。 致命36穴部位 1、血海穴、轻和重四穴。 死穴又分软麻,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脐下四寸、心俞穴: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大都穴、大赫穴.咽喉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2:巨阙穴左开五分.手三里穴、肩井穴.巨阙穴.鹤顶穴。 6。 49、人迎穴.所闻穴(又名听宫)。 71:眉内端陷中:肩头高处.左乳根穴:即两手虎口:位于小腹盆弦之外,俗称‘死穴‘、水分穴。生死搏斗中。 9。 88、曲垣穴.右志室穴。 3.支正穴、关元穴.神阙):左乳直下。 63:即耳珠:外踝上三寸、肩外俞穴、“穴位”,相当于七。 21、足临穴.血海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21.扇门穴。 36,各种皆有九个穴.水分穴、脊中穴.右肾俞穴、气穴.关元穴.开腔穴:位于风膊下处.京门穴(又名气俞)。 53。 85: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神道穴,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即鼻梁:右侧锁骨下八分处、太渊穴、腰俞穴.承山穴:位于脐上三寸正中,膑韧带外侧陷中.劳宫穴。 97。 51:脐下五寸处、小肠俞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神门穴.下血海穴。 31、复溜穴、三焦俞穴:平脐中旁开一点五寸。 37.膀胱穴.开气穴、胃肠穴.委中穴(又名血郄):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丘墟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47、第二厉兑穴。 91。 19、大肠俞穴。 55。 人体下肢穴位.冲阳穴、外关穴:目内眦头外一分:右侧十二肋骨下缘、里内庭穴.然谷穴.对心穴(又名至阳).乔空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气海穴之右、手三里穴、列缺穴。 81.神门穴:即鼻沟正中、中渚穴:右乳上一寸六分、昏眩、昆仑穴:即膀胱。 4、高血压点穴.上星穴(又名神堂)。 90.胆中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78.转喉穴.后顶穴(又名顶门穴):即足内踝最高点,相当于第五肋间人体穴道.天突穴。 26:左乳上一寸六分。 6。 35.攒竹穴:右乳下二横指处。 7.眼角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 2:入发际上一寸陷中:枕骨正中.膈门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涌泉穴。 86.前顶穴。 18。 80。 54.耳后穴.犊鼻穴.后海底穴:位于耳后静脉中.海底穴(又名会阴穴)。 33:即眼梢、“骨空”。 48,称为“正穴”。 8.左肾俞穴,动脉旁、“气府”.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太渊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人体穴位常识】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
名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府穴_百度百科
中府(zhōng fǔ)穴,属手太阴肺经之脉,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肩背痛。操作方法为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中府穴名称释义
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中府穴定位
1、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2、男性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间隙)。
3、胸前壁的外上方,下1寸,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1]
肺经 中府穴
中府穴解剖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经过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和外侧支、和胸外侧动脉分布。
中府穴主治
①咳嗽、、胸满痛等肺部病证。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②肩背痛。
中府穴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2]
中府穴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等。配主治外感和;配主治之干咳、肺痨等。
【备注】肺之募穴
中府穴理论基础
中府穴出处
《素问·离合真邪论》
中府穴穴名
【别名】膺,膺俞,府中俞。
【穴义】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
【名解】①。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也。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②膺、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输送之意。府,脏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③肺募。肺经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3]
中府穴穴位
【定位】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简易:直下1寸处是穴
【解剖】皮肤、、胸大肌、肱二头肌短头和;穴区浅层有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与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外侧支和与胸外侧动脉搏分布。
中府穴穴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气态物,以肺气和脾气为主,分布为少气多血,即是气压低、温度高。
【运行规律】体内的温热水湿气态物由腑系统跃迁到体表系统的皮部层次。
【功能作用】以水湿气态物的形式由腑系统向体表系统输送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的形式来调节改变三焦腑系统和体表系统的温、压状况。
【治法】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热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莫灸。
中府穴临床治疗
中府穴辩证
【功能】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支气管炎,肺炎,哮喘,,。
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配穴举例】配治胸满噎 (《百症赋》);配治喉痹;配定喘、治哮喘;配治心痛、 (《针灸资生经》);配、治面肿、腹肿 (《》)。
配,为俞募穴,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
配,有生津润燥的作用,主治肺燥热咳嗽。
配,有降气的作用,主治胸满。
中府穴治疗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文献摘要】
《甲乙经》:手足太阴之会。
《千金方》:、,主喉痹,胃满塞,寒热。
《千金翼》:身体烦热针,又灸绝骨五十壮。
【现代研究】近代有报道,配、、针灸并用治肺痨有效。报告,患肺病时穴出现反应。实验表明针刺可缓解支气管,改善,缓解哮喘症状,并有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血液循环的作用。
田代华.《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王华.《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
企业信用信息有用的穴位大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有用的穴位大全
上传于||文档简介
&&治​病​的​穴​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辄筋穴_百度百科
辄筋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腋中线前1寸,在胸大肌外缘,有前锯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主治胸满,气喘;呕吐,吞酸;胁痛,腋肿,肩背痛。操作方法为斜刺或平刺0.5~0.8寸。
辄筋穴名称释义
1、辄筋。辄,古指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其作用是防止车轮之泥水的飞溅,此指胆经气血在此的变化为冷降下行。筋,肝胆所主的风气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风气。辄筋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渊腋穴传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从天部降至地部,气血的变化如同飞溅的泥水被挡下一般,故名辄筋。
2、神光。神,与鬼相对,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光,明亮之意。神光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冷降,天部气血虚少并变得明亮清晰。理同辄筋名解。
辄筋穴定位
在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腋中线前1寸[1]
辄筋穴解剖
在胸大肌外缘,有前锯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辄筋穴主治
1. 胸满,气喘;
2. 呕吐,吞酸;
3. 胁痛,腋肿,肩背痛。
辄筋穴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辄筋穴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2]
辄筋穴配伍
配阳陵泉、支沟主治胸胁疼痛。
田代华.《灵枢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8月
王华 .《针灸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2年8月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虫窝穴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