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讲台的体积测量所需的工具有哪些?请写出测量方案

[板书3]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板书3]密度的应用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
6、密度的测量:师:在设计测量物体密度的时候,要测量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的工具我们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下面和大家介绍一种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板书4]量筒(量杯)的使用:①观察量筒(量杯)的分度值②使用量筒(量杯)时,应使视线水平对准液面的凹面③量筒也可测量一些小而不规则的固体师:请大家测量铝块密度的实验,把数据填入课本P10的表格中学生分组实验师:请大家把测的数据与课本P11的密度表中的数据比较,看看结果怎样?如果不同,请分析可能的原因。生:测的数据基本接近,出现的误差可能是由于用量筒测量体积出现的
5、[板书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
4、[板书2]密度的公式:r=m/v 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建立概念: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2、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d、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
1、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塑料的质量与体积;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铁生乙:难道一大块塑料一定比一小块铁的质量小吗?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b、设计实验: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
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师: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l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确定依据是:密度知识比较抽象,依据“标准”要求,它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材中承上启下,是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性、前提性知识,而且它在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突破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比值”定义密度概念。l 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确定依据是: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较弱,利用比值法定义密度比较抽象,尽管学生经历过“应用“比值”定义速度概念”,但把数学中“比例”应用于密度,理解“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仍有些困难。突破策略: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速度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教具和学具]学具: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所配实验器材为:一架天平(砝码),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塑料块(或木块)和铁块(塑料块和铁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一只量筒,盛水的烧杯,系了细线的小石块。教具:投影仪(投影片)、三只分别装有水、酒精和醋的相同的小瓶、表面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各一只。[课前准备]预习课本。[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一、  引入 新课 激趣 引学 (7分钟)
1、创设问题情境:三只瓶分别装有水、酒精和醋,如何区分? 2、出示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何区分? (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机引出本节内容)。
联系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寻求其中的奥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推到最佳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
二、 探究: 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2分钟  
设计四个问题作为线索来组织、指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 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 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哪几个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测量?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 3、如何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通过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过程: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明确需测的量及相互间的分工)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交流与合作(解决P9的三个问题)   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等。
1、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在生生互动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意识。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三、 建构 密度 概念 6分钟            
1、安排学生自学教材P9下半部分至P10的上半部分和P11“一些物质的密度”,自学时间3min。 教师投影以下自学检测题: ⑴什么叫密度?密度的公式、单位是什么? ⑵g/cm3和kg/m3之间如何换算? ⑶水的密度是多大?表示什么意义? ⑷通过阅读“一些物质的密度”,你有哪些发现? 2、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对照教师出示的检测题进行自学,再思考、回答问题,对第⑷问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归纳,化解了难点,也使学生掌握了重点。
三、 合作 探究: 用天平和量筒测小石块的密度 10分钟
1、安排学生阅读、讨论P10的“信息快递” 2、启发学生思考:是先测小石块的质量,还是先测小石块的体积?为什么? 3、巡视、指导各组的实验过程,评估各组的实验数据。
1、阅读“信息快递”中量筒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讨论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2、明确操作步骤和相互分工后,动手做实验。 3、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数据。
1、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动手,学会了如何测物质的密度,学以致用,印象深刻。 2、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眼与心、手与脑、行与知有机地协调发展,由行动开发思维,由思维发展能力。
四、 知识 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 6分钟  
投影三道实践应用题,三道应用题分别对应于:鉴别体育课上的铅球是否为纯铅;计算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质量;求一卷细铜丝的长度三种类型,但只要求学生分析得出解决方法,不要求学生具体计算。            
阅读三道应用题,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相互交流,加深印象。
1、联系日常生活,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2、强化了学生发展自我的意识,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到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微小差异中的重大发现》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微小差异中的重大发现》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物理学的实际意义。
课堂小结 1分钟
学生回顾、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1、学生自己小结,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布置“WWW”中的练习,其中2、3两题作为课外实践操作题
既能激起学生学有所用的兴奋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又能使新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教学评析]本节课的概念比较抽象,尽管学生有一些与密度知识有关的一些生活经验,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密度比较困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尽可能将抽象感念具体化、直观化。本节课中,学生存在难点之处还有,操作天平和量筒不是很熟练,建议在本节课之前,增加一节实验测量液体体积的实验,同时进行一些体积单位的换算,以便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结束,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感念不是很牢固,因此,需要在下节课对密度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课题: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02姓名: 学习目标:1.能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长度 2.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4.能根据日常经验粗略估测时间,会用简单工具测时间 5.会进行一些间接测量班级教学难点: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更具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导学流程: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 1 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完成下列活动。 一、目测你用的课桌的长、宽、高,并且不用尺,如何验证你的目测结果,记录结果(同 桌交流)从而得出长度的单位,及国际单位的由来。 二、 根据自己的身高感受长度, 并且能记得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字母表示 (看谁记的快, 记得多) 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基本换算。 1km= m 1m= dm 1m= cm 1m= mm 1m= um 1m= nm预习练习:1、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比主单位大的单位有 , 比主单位小的单位有 , , , , 2、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是 , 和 。。学习过程:一:测量单位 问题: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 163。 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二:长度的测量 问题: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______m―_____m 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____dm, 手指的宽度大概是_____cm。 1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 P12 的表格中) 。 2测量乒乓球的直径。并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三、长度的估测 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 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1、时间的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 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____、天_____、时 _____、_____、______、微秒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____min;1min=____s;1s=_____ms;1ms=______μs。 2、时间的估测 活动: (集体活动) :估测 1 分钟的时间长度。 (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 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 1min 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 谁对 1min 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 ) 3、时间的测量 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 当精确度要求高时, 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 量。 停表的使用: 四: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 (学生阅读课本 P14内容) 误差减小的方法:课外作业: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 课题:运动的描述 03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分类。班级教学难点:1、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参照物的选定导学流程:1、 讨论课本图 1.2―1 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 结论。结论: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问题:1、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2、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 3、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预习练习:1、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2、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3、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 ,而树木、房屋以 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 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运动是相对的, 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4、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 观望。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 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相反方向开去了。问:“为什么 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学习过程:1:机械运动请同学们看课本 118 页图, 从中我们能想到的一句话是 “生命在于运动” 请同学们想想, 。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的? 答:2:参照物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 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 车厢观望。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相反方向开去了。 回忆类似的场景,讨论:“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起描述图 1.2―4 拖拉机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拖拉机是 的;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拖拉机是 的。从而得出: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 要看以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的参照物不 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外作业: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3课后反思:课后链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 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 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 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这是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 的。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 序号:05姓名 学习目标: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班级学习方法:观察实验法 课 时:1 课时 导学流程:1 小明在利用图 7 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 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次数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1S1=75 cmt1=2.6sV1=28.85 cm/s 2S2=75 cmt2=2.5sV2=_____ cm/s 3S3=75 cmt3=2.4sV3=______ cm/s v=______ cm/s 2.(3 分)小明同学想利用图 8 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 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猜想: (1)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图 7 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 3.如图 9 所示,一列长为 120 m 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 3000 m 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 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 100 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4.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T13 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T14 列车由上 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长 1462 km,请根据下表提 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 T13、T14 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 T13 到站时间……16: 发车时间 14:…… T14 到站时间 9:037:233:14…… 发车时间……7:283:)T13、T14 列车运行时间是否相同?这两次车全程运行时间差是多少? (2)计算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全程行驶(不包括列车在中途站停车的时间)的平均速度 多大?(用 km/min 做单位) (3)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估算, 与 T14 列车相遇地点距北京大约多远 T13 (铁路线长) ? 大约什么时间相遇? 5.小高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 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 20m 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 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 2.9s、5.5s、7.9、10.7s、12.8s.通过这些数据 可知道: (1)小高跑 100 m 的平均速度是 ; (2)小高在第 个 20m 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 (3)小高在哪几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有什么建 议?预习练习: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v w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 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速度快。 3.声音的速度是 340m/s,人喊话后 0.2s 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 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 10min 走了 3km,停止 5min 后,又以 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 5min 求;前 10min 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学习过程:1. 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 4.分析自己跑步(竞走、行走)的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特点,比较哪一段最大?为什 么? 5.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 40m 的路程,每隔 10m 作一记号.选出 4 位记时员分别站在 10m、20m、30m、40m 处;让该运动员跑完 40m 路程即告实验完毕。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课外作业: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序号:06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班级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 课 时:1 课时 导学流程:1、利用声学知识测定海洋的深度(或测量闪电处离地面的高度),需要先知道哪些数据, 需要测出那个物理量,试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小明走近鱼缸拍手,金鱼备吓跑,小丽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远端,小丽听见 敲击声。 鱼儿究竟是被拍手声还是拍手动作吓跑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还是桌面传入人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意见,解答上述问题。 3、利用火车车轮与铁轨接头处撞击发出的声音可以粗测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说出你 的测量方案和需要的器材。预习练习: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2、 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 ,打鼓时, 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 是由 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 发出的。 3、声音靠 传播,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 有关,15 ℃时 空气中的声速是 。 4、 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学习过程:1、设计多个实验方案,探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1)实验器材: (2)研究方法: (3)实验过程: 2、如 P28 图 1-5 所示,用实验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你还有其它 的实验方案吗? 3、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探究固体、液体和空气可以传声。 课堂练习:1、若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少于 0.1 秒,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 (1)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 (2)甲在长铁管的左端敲击一下,乙在铁管右端感觉到二次声音,则铁管至少多长? 2、 一列火车以 72km/h 的速度驶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 距崖壁 720m 时, 火车鸣笛, 司机鸣笛后经过多少时间听到回声?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5课后反思:课后链接:1、如图 2-2 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会看到 上做实验, 则会看到 , 这说明 ,如将上述装置带到月球 。 课题:运动的快慢 04姓名: 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班级学习重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理解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导学流程: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 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 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由生活事例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取相同的时间, ; 取相同的 , 比较 ; (比较法)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物理学中规定,速度等于 时间内通过 的 。公式表示为 2、速度的国际单位为 读作 常用单位 为 读作 3、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由此公式可以推出 和 两个公式。 4、物体沿着直线快慢 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他的特 点是速度的 和 都不变,即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为一 个定值。预习练习:1、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看图中的短跑比赛来 说明这两种方法 图甲:是通过: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 的长短。 图已:是通过:比较通过相同 所用 的长短。2、速度:合作探究? 1、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的第一、二、三自然段,独立思考后小组讨 论完成下列问题: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 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 花的时间越_________速度越大。2?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 v?_________ 3、速度计算:1学生阅读课本第21页例题,讨论明确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分析,物理计算题与数学计算题的解法有何不同 。学习过程: 1、 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 5m/s?__________?__________km/h 10km/h?__________?___________m/s ?2、 阅读课本第 20 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完成下列计算,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 蜗牛 1.5mm/s B 炮弹 1000m/s C 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 7.9km/s D 火车 360km/h3、 梳理巩固? 达标检测?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 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m/s,其物理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4s 内 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 2s 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 v 越大,通过的路程 s 越长 B 物体运动的速度 v 越大,所用的时间 t 越少 C 物体运 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物体 v 由决定,但与 s、t 的大小无关 5、 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 ? ①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 72km/h?②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 1.8km/min?③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 28m/s A、①②③ B、③ 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 1h 内通过的路程是 80km,在第 2h 内通过的路 程是 80km,在第 3h 内通过的路程还是 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 3h 内一定做匀速直线 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 3h 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课外作业: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课后链接:1、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 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 1min 内听到了 25 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 轨每一根长 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2、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 500m 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 1m/s 的速度匀速 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 5m/s 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 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课题:声音的特性 序号:07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不同的动物发出的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 2、了解乐音的三要素。班级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探究决定声音音调的因素教学难点:音调的应用 导学流程:1、什么是声音的响度? 2、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3、声音还有什么特征吗? 1、 2、 3、为什么用口琴、长笛或电子琴等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一样呢?预习练习:1、音调的含义: 。 2、 频率的概念: 叫做频率,单位 ,简称为 ,符号为 。 3、参照《物理实验》活动 1.2-1,分组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活动:将一根钢皮尺放在桌边上,一头伸出桌面,一只手压紧放在桌面上的部分,另一只 手拨动伸出桌部分(尺的弯曲程度相同) ,尺子就会振动并发出声音。改变伸出桌 面尺子的长度,一次伸出四分之三,另一次伸出四分之一长,看尺子振动的快慢, 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比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关系.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 越大,物体发出的声音 越高。 4、 《物理实验》的拓展活动,分组探究弦乐器的音调 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1) ; (2) ; (3)学习过程:1、阅读课本了解不同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 2、课件展示:人和动物的听觉范围: 3、声音的传播速度: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声音 在气体、固体、液体中的传播快慢依次是: 、 、 . 4、回声: (1)定义: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继续传播,当 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将在界面发生反射,声波返回形成 .若 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 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 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 加强. (2).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 测深.测量的原理:s=1/2v 声 t,其中 t 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 的时间,v 声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注意 v 声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 (3)音调的应用(1)叩诊(2)听漏(3)我国古代的“编钟” (4)讨论音调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课堂练习:⑴.声音的三个特征为 、 和 。 ⑵.声音的 叫做响度,响度跟声源 有关,振幅大,响度 。 ⑶.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的尖,这是指声音的特征中的 。 ⑷.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的位置叫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D、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无关 ⑸.闻声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 音具有不同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7).小明对着高山大喊一声,经过 3s 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则小明离大山的距离大约是多 远?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课后链接:用玻璃杯盛有不同量的水,并调节音调,用它来演奏一首乐曲 1 课题:声的利用 序号:08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导学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声音的应用,教学难点:声与能量的关系 导学流程:1. 人 能 感 受 的 声 音 频 率 有 一 定 的 范 围 。 人 能 听 到 的 声 音 的 频 率 范 围 是 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高于_________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把低于 20Hz 的声 音叫做_________。 2.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某同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 时,就知道上课了。这些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表明:只有回声比原声晚 0.1s 到达人耳,人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这时人与障 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_________________m。(声速取 340 m/s) 4. 声 既 能 传 递 __________ , 也 能 传 递 __________. 超 声 清 洗 及 超 声 碎 石 是 利 用 声 能 _ 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 5.超声波加湿器应用了超声波____的特点.(填“高能量”或“沿直线传播”) 6. 扔入水中的石块荡起水波,巨大的爆炸声音震碎玻璃等现象都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 ______. 7.蝙蝠的视力很差, 它们又只在夜间活动和觅食, 它们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绕开障碍物并 确定目标位置和距离的. 8. 利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 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 6 s,则海水深度为______m.(海水中的声速为 1497 m/s预习练习:一 声与信息 1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2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3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4 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这些都是声传递 的例子。实际上,通过声所能获得的 远不止这些。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 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它们甚至还能通过反射回来的声波判断出 是蛾子还是苍蝇呢!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 。根据 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5、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6、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7、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8、医生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9、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利用这种次声波可以预报灾害 二 声与能量 研究声与能量的方法(类比法) 水波是一种波动 声波也是一种波动 水波能使水面上的树叶随之起伏 水波能传递能量 声波能使物体(如火焰)摇动吗? 声波也能传递能量吗?演示 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去掉罐头盒两端的盖子,给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筋,火焰会 摇动吗? 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 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波传递 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1、可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可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3 超声波清洗牙齿 知识拓展: (1)超声波有两个特点:1 定向性好( 频率高)2 穿透能力强 (2)次声波又叫亚声,它的来源广泛,传得远,穿透力强. (3)近几十年又发展起来一门新学科:仿声学 小资料:超声波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云南白药的主要原科重楼,种子发芽一般需要两年 多的时间.而经超声处理后,其种子发芽可提前 1 年半,只需 4―5 个月,发芽率由 30% 提 高到 90% ,其发芽周期缩短了 2/3 。 所以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 ,生长期会 。学习过程: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利用声呐测海深 2 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 B.夜晚有月光 C.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 否有物体 D.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回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3 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 150dB 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4 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 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 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 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 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 6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 风和日丽, 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 “降 1 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 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 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7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 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8 如图 2 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9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0 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 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课堂练习:1.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 8.0 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 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 ) 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2.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20000HZ,其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称 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 例: 。 3.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有 。 4.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 舞” ,同时能听到敲桌 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 递 。 (振动 能量) 5. .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1) ; (2) 。 6. 在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时, 将声呐系统装在船边的水面上, 垂直水面向海底射一速 超声波,经过 4s 后接收到这个超声的回声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400m/s,则此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3课后反思:潜伏在身边的声波DD次声波 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 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次声波的重要特性是传播过程中衰减较少, 不容易被水或空气吸收。 次声波的波长达几百米 甚至几万米。这种波很容易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能传播得很远,而且无孔不入,建筑物、 装甲车、飞机、潜艇都不能挡住次声波。 一定功率的次声波对建筑物有很大的破坏性,它能使桥梁、高大的楼群震烈甚至押运。 此外,当人“听到”“2-10Hz”的次声波时,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 5Hz 的次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能神经错乱、大脑损伤、血压升高、四肢麻木,甚至五脏破裂。 通过这篇文章,请你总结出有关次声波的规律(最少 2 条) (1) ; (2)。课后链接:1.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像蜂窝似的小孔),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 增加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 装饰礼堂、美观好看 2.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 歌唱家的歌声通过 传到收音 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 (填“乐音”或“噪声”)。 3.人耳 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波。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 好、___ __ 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 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序号:09姓名 学习目标:1.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导学方法:观察法、体验法、对比法班级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 导学流程: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2、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 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 交通噪声: 。 3、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右图 2.4-4 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乐器商店的标志 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4、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 B.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C.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D.从环保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 5、假如你是社区的志愿者,为了向社区的居民宣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请你准备一份社区 环境噪声情况报。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列出社区噪声来源的清单(至少列出 3 种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噪声测试仪可以测出社区噪声的强弱,物理学中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要保护人耳听力,可以建议社区居民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听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练习:1、 人们用______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下限是________。 2、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 发出的声音。它的波形是 的。从环境保护 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4、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得超过______分贝。 5、环境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属于噪音的是 ( ) A.非常大的声音 B.杂乱无章的声音 C.干扰休息、学习的声音 D.不和谐的声音 6、声音强弱人们以 为单位,符号是 。 dB 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 音; 为保护听力,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声音不能超过 dB。 7、车上加消声器是在 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紧是在 减弱噪声;在耳孔 中塞一小团棉花是在 处减弱噪声。学习过程:1、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耳塞 D、市区里汽车禁鸣喇叭 2、远处的人减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 ) 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 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 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 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 3、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0dB 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型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4、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C、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D、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种花 5、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放好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把衣服重新摆放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停下洗衣机用手把衣服洗干净 D、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课堂练习:1.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 ) 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 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火车的鸣笛声 D.公园里悠扬的声音 2. 为了减弱噪声,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 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 在 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 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 关闭所有声 源 3.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 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4. 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 A. 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 在 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 5.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1.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歌舞厅还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窗户, 乙同学索性用被子蒙住睡, 丙同学到歌舞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 你觉得?课后链接: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 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 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⑤⑥ 2.刚刚下过雪的街道会显得格外宁静,你能用所学的声现象知识分析这是为什么? 课题:温度 序号:10姓名 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中的物理规律。班级导学方法:观察法、体验法、对比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 导学流程:1、物体的 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2、温度计原理:是利用了 、 、 煤油等 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基本结构 3、 、 、 等。 4、 摄氏温度(1)温度的单位符号 , 用符号 来表示。(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 的:把一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 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 规定为 100 度,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 (3)读法-6℃读作负 或 零下 。5、温度计的使用【重点】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 ? 认清它的 。(2)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不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 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示数 后再读数;③读数时 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 上表面相平。 2、正确使用温度计预习练习:1、温度: 、试验:课本 47 页试验:图所示 结论:人们 (1) 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 靠,必须 的办法。 、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 温度比较 (2) 高?学生结论 〔 〕 (3) 自制的温度计 、 (图 3.1-1 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 学 生讨论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 2、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察 48 页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 利用 的 规律制成的。 分类: 、 、寒 (实物、观察)3、试验用 温度计的使用: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总结: (1)使用前 ??所测 温度不能超过量程,认清 ??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 全部浸入液体中, 不要碰到 或壁 ② 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 玻璃泡继续留在 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 相平(学生总结三种表,把结果写 出来)?? 4、摄氏温度:字母 C 代表摄氏温度 ℃是 的单位,读做 ;它是这 样规定的:把 规定为零摄氏度,把 规定为 100 摄氏度, 分 成 100 等份,每 1 份 就是 1℃。低于 0℃用 数表示 例:37℃读作: -45℃读做 0℃读做 5、体温计: (1)结构、量 程、分度值 (2)使用:学习过程:1.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7.7 ℃,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两个 病人的体温分别是 37.5 ℃和 38.8 ℃,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多少? 2.夏天,买来的蔬菜一次吃不完的,可以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洒些凉水。你能解释其 中的道理吗? 3.今年我省遭遇特大冬旱,为缓解旱情,济南军区实施了人工增雨,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 冰”或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你知道“干冰”的作用是什么吗? 4.0℃的水放入 0℃的冰中,能否凝固?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 课堂练习: (一)温度 温度计 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以一个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为 0 ℃, ________的温度为 100 ℃,在 0 ℃到 100 ℃之间分为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1 摄氏 度. 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________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 和________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或________ (3) 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示数________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 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________. 5.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主要 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范围来确定的,分度值为________,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体温计 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 所以温度计可________读数. 每次 使用前,都应把水银________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课后链接:2 冬季大雪后,市政工作人员会在积雪的道路上撒盐,以方便除雪。根据这一现象, 你能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合 理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熔化和凝固 序号:11姓名 学习目标:1.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班级导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教学难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导学流程: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答 并举例 总结 1、物态变化: 2) 凝固: 这些状态可以转化? 学生回 , 。。 1) 熔化: 。预习练习:1、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 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它们的熔化过程中, 温度_ ___。 试验:课本 53 页 晶体: , 叫熔点 非晶体: , 熔点。 ? 晶体有一定的 ,叫凝固点,非晶体 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不同晶体熔点 ??56 页表,记住冰的熔点。 ? 熔化时 热,凝固时 热。学习过程:1、 (1)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热. (4) 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菜就不易冻坏, 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 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3、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4、纯净的 48℃的海波是: ( ) A. 液态 B.固态 C.固液混合 D.以上状态都可能 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 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1、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课后链接:3) 汽化: 4) 液化: 6) 凝华: 。 。5) 升华: 。 。 课题:汽化和液化 序号:12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班级导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液体的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特点;会用汽化和液化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器材:?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坐标纸、扇子、手表、水、棉线。导学流程:1、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 的过程叫_____ 。 热。 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是什么? ? ? 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3、晶体温度在熔点和凝固点所处的状态是什么?预习练习: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1.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标 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 2.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液体在 蒸 发过程中________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________. 3.所有气体在温度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可以液 化. 气体液化时__________热. 4.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 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5.我们家庭使 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学习过程:1.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逐渐升高 B.迅速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 温度不断升 高, 蒸发 时温度不升高 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 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3.关于物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B.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物体汽化 时温度一定降低 D.只要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就一定沸腾4.看图 3.3-2 是水的沸腾图象,找出沸腾与蒸发的异同课堂练习:1、沸腾: 。 ?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 才沸腾?沸腾时温度 , 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 ? 蒸发: 1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现象。 ? 2 ?蒸发只发生在 。 ? 3、蒸发有 作用 4、汽化的两种方式 ? 5、液化 热??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 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的实例 ? ? 1、 与 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 2、 液化要 热, 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原因是? ?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3课后反思:可以对几种物态变化进行对比总结 课后链接:水蒸气水冰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 ?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 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课题:升华和凝华 序号:13姓名 学习目标:1.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 3.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班级导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 1、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难点: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导学流程:1..霜是由下列的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 熔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2.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 静静 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 冰箱冷冻室内壁 的霜――汽化 3. 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 夏天的早晨?草地 上出现露珠 C. 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4.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 刚从水中走出来?感觉特别冷 B. 水烧 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 夏天晾晒的湿衣服 逐渐变干 2、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预习练习: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物质从固 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2.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______ 冰冻湿衣服在 0℃以下也会干. ______ 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______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3.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 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 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 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学习过程:1.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碘加热成蒸汽 B 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C 海面上的大雾 D 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铁水被铸成工件 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 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3.下列现象是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 B.江面上形成雾 C.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4.寒冷的冬天,房间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往会结层冰花,这是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液化 B. 升华 C. 凝固 D. 凝华 5.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汽化、凝固、液化 C. 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凝华 6.把温度为-5℃的冰块放人盛有 0℃的水的隔热容器中, 混合物的温度仍为 0℃, 则( ) A.冰的质量增加 B.冰的质量减小 C. 冰的质量不变 D. 都有可能 7.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 A.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 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 )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 B.冬天霜的形成 C.清晨大雾的形成 D.以上都不是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1、介绍一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课后链接:1.为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 0℃的冰或 0℃的水( ) A. 二者效果相同 B.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 C.冰比水好,冰吸收热量多 D.冰比水好,因使用方便 2.妈妈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 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 “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改用“小火” 3.雷雨天时,闪电与雷声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课题:光的直线传播 序号:14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班级导学方法:观察法、探究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器材:? 导学流程:同学们都看过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吧!整个北京城灯火通明,绚丽多彩。灯光把夜空 装点得如此耀眼,现在同学们再重新领略一下那美丽的灯光。 “这都是光的杰作,那么 1:光是怎样产生的? 2:光是如何传播的? 3:光的传播要不要介质? 4:光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自然界的哪些现象与光有关( 、 等) 6:光的传播速度的多少? ” 激光笔、果冻、火柴、蜡烛、厚塑料尺、两个带孔的硬纸板预习练习:1.利用投影机或手电筒做有趣的影子游戏, 观察教材 “踩影子、 手影” 图片, 回答问题。(1)标杆的影子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被踩到脚下,影子总是要跑到 _____ ;手形 发生变化时, 手影会跟着 ________ 。(2) 影子呈现出的是物体 ____________ (选填 “表 面特征”或“轮廓特征”。 (3)事实表明,光在 _________ 中是沿 _________ 的。 ) 2.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 ________ 表示光传播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该直线称为 _________ 。教材图片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是光线(光束)的形象展示。学习过程:1.(1)月球运行到太阳和 ______ 之间,近似在一条直线上时,______ 挡住了太阳光,在 地球上形成 _____ 。人站在地球上月影的区域内, _____ 部分甚至全部被 _____ 遮挡, 该现象称为日食。 (2)月球绕着 ______ 运转,地球绕着 ______ 运转,地球背对着太阳 的方向形成地影。月球走进地影带,照射到月球上的太阳光,便被 _______ 挡住,该现象 称为月食。 2.打开电灯,房间立刻被照亮,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时 间,是传播得 _______ ,传播的时间 _______ ,人们无法觉察的原因。 5 3.实验表明, 光的传播需要 _______ 。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 _______ 不同, 光在 _______ 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 _______ m/s。课堂练习:1.(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利用光制造出能测量月亮与地球间距离的“直尺” ,叫做 ______________ 。 (2)激发测距仪的工作原理是:向月亮发射脉冲 _______ ,接收由月 亮 _______ 回来的激光, 测出激发往返所需用的 _______ , 进而推算出月亮和地球间的距 离。 (3) 激光测距仪有 _______ 式和 _______ 式两类, 前者安装于地面的 _________ 内, 后者安装于车船等交通工具上,具有高度的 ________ 。 (4)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于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方面。 2.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事例有 ( )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C.霜前冷,雪后寒 D.背日喷水,虹霓缤纷 3.用针锥在硬纸板中间穿一个圆形小孔,眼睛通过小孔向前看。看到前面景物的范围 A.呈三角形 B.呈圆形 C. 呈方形 D.呈多边形 4.日食和月食是最能说服 _________________ 的自然现象。日食的影子在地球上,月食的 影子在月亮上,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 ______ 。发生月食时,_______ 挡住了太阳; 发生日食时,_______ 挡住了太阳。 5.如图所示,小明用钉子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孔,剪去易拉罐顶部盖子,蒙上一 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简易小孔照相机。小明看到塑料薄膜上烛焰的像是( ) A.正立缩小 B.正立放大 C.倒立缩小 D.倒立放?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可以对本课进行深入总结课后链接: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应用有( ) A.激光测距 B.紫外灭菌 C.干冰灭火 D.超声清洗 2.因光的直线传播而发生的事实是( ) A.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示数上升快 B.河岸的垂柳在水中形成清晰的像 C.竹筷放进水中出现明显偏折现象 D.阳光透过浓密树叶形成圆形光斑 3.植树时,站在一行树的第一棵树前面向前看,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 得 _____ (选填“很直”或“不直”,所用的原理是 ___________ 。应用这一原理还可以 ) 解释 _____________ 现象(仅需填写一项) 。 课题:光的反射 序号:15姓名 学习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态度。 2、通过有趣的光学小实验增强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班级导学方法: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光的反射规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探究。 教学器材:激光器、刻度尺、水盆、平面镜。 导学流程:1、皮鞋擦过油后,再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会越擦越亮,这是因为( ) A:反复擦可以增加漫反射的效果。 B:鞋油颜色好越擦越亮。C:鞋油比皮革亮度高,所以越 擦越亮。D: 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充皮革凹孔,增加表面的光滑程度,增强镜面反射。 2、在电影院里各座位上的人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 的缘故。 3、要使人能够看到物体,必须( ) A:物体本身是光源。 B: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看到物体 C: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能进入人的眼睛。D:物体和眼睛须在同一直线上。预习练习:1、如图 4.2-1 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 射后, 反射角为 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 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45° 角,则反射角为 ,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的夹角为 。 3、 如图 4.2-2 所示: 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 入射角为 度, 反射角为 度学习过程:1.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0° ,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度,如果入射光线垂 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____度. 2.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 ) A.90° B.0° C.180° D.45° 3.如图 4.2-2 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i 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20° , 则平面镜则( )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10° 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20° 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20° 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10° 5.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30° B.45° C.60° D.90° 6.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 6.8m,竖直立着的 2 m 长的竹竿的影长 4m,问电线杆的高度 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5课后反思:1.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 20° 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 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 ) A.30° B. 35° C.45° D.55° 2..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25° ,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___ 3. 阅读课文、说出实验步骤设计 ⑴“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面上。 ⑵“竖”:在平面镜上竖立一块能折叠的纸板。 ⑶“射”:使一束光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经过平面镜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⑷“描”:描出 的传播径迹。 ⑸“改变” 再次描出 的传播径迹。 ⑹“测量” 和 的大小填表。 ⑺“折”:把纸板向后折,就观察不到 。 对照所给仪器:讲解使用方法。 表格设计:4、探究开始:课后链接: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 课题: 平面镜成像 序号:16姓名 学习目标: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的形成。 3.日常现象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班级导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教学器材:玻璃、蜡烛、白纸、铅笔、刻度尺 导学流程:1.湖水深 10m,小鸟在距湖面 6m 的空中飞翔,它在湖中成的像距离该鸟__________m. 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 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 80 页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m。若视力表全 长为 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m。 3.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 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C.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 D.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 4.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面向东正对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像平面镜走去,像逐渐变大 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逐渐变小 C.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像用手摸南侧的耳朵 D.人转向面向北,像也转向面向北预习练习:1. 宁静、 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___镜, 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____像 (选 填“实”或“虚”) 。 2.小兰同学的身高是 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乎面镜前 1m 处。她在镜中的像高是 _________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m。 3.小宝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 A. 比他大的实像 B. 比他小的实像 C. 比他小的虚像 D. 与他等大的虚像 4.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5.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学习过程:1.观察到某汽车号码在平面镜里的像是“01-81”,则该汽车的号码是( A.01-18 B.18-01 C.18-10 D.10-18 2.如图 4.3-2 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 A.虹烛 B 应该比蜡烛 A 小 B.若把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 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会变大 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课堂练习:1.根据 80 页 5 题图中所示的光线传播情况,在适当位置上放一平面镜。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 4.3-9 物体的像。3.光线通过平面镜后的方向变化如图 4.3-3 中所示,试在 4.3-9 中画出光线经过平面镜后 成光的光路图。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反思:1. 给出图 4.3-10 中物体 AO 在平面镜 MN 中成的像,试画出平面镜 MN。2. 如右上图所示, 是发光点, S S'是 S 在平面镜中的像, 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 L 在 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 L 的反射光线.课后链接: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 5 米处, 若人以 0.5 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 6 秒后, 人与镜中的像距离 为____________米,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课题:光的折射 序号:17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班级导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讲练法、探究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器材: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导学流程: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 去好像向上弯折了.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 位置不变, 慢慢地向杯里倒水, 随着水面的升高, 观察者看到了硬币, 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 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 预习练习:1.【例题 3】 折射光线是( )。角【例题 4】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当入射角为零时,折射角为 。入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学习过程:1.一束光线和水面成 30°角,从空气射向水面,在水面同时产生了反射和折射,侧的反射 光线和折射光线正好垂直,则反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 )。 A. 30°、30° B. 30°、60° C. 60°、30° D. 60°、60° )2. “人在岸边观水,疑水浅。人在水中赏月,月更高。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以上都不是课堂练习: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 2.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 ②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 线、 和 ( )而 角大于 线在同一平面内. 分居法线两侧. ( ). .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 气时, 角小于 角.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 ⑥在折射时光路 3.解释现象 ① .② 可逆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4 课后反思:1、光在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中或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米/ 秒。 3、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______________来解释。 4、射击瞄准的要领是“ 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 性质。 5、入射光跟平面镜夹角为 25°,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要使反射光线 跟入射光线成直角,入射角应为__________。 6、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_______度,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 度角。若入射光不变,平面镜绕入射点转过 15°,则反射光线转过__________度。 7、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 8、一人站在平面镜前,镜离他 0.5 米,镜中的像离他________米。 9、在水深为 2 米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 5 米高的大树,树尖在水中的虚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__________米。 10、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 4 米处,若人以 0.4 米/ 秒的速度向镜移动 5 秒后,人与 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_,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 11、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________这种性质,而平面镜 成像可以利用光的__________来说明。 穿衣镜所成像处并没有实际光线会聚, 而是由实际光线的 ___________相交会聚而成的_______像。 12、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垂直,则铅笔与镜面夹角为______度。若铅笔跟镜面夹角增 大,则像与镜面夹角变_______。 13、太阳、月亮、电灯、反光的镜子等,能称为光源的是__________。 14、一束平行光射到_________的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其反射光沿________。一束平行光 射到_____________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射向___________。 15、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反射缘故。 16、影子的形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对于光速的大小,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V 水&V 空气&V 玻璃; C、V 玻璃&V 水&V 空气 ; B、V 空气&V 水&V 玻璃 ; D、V 空气&V 水<V 玻璃。2、发生月食的时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C、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正好对着地球; D、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正好背着地球。 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 A、白雪; B、发亮的钻石; C、莹火虫; D、月亮。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反射定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 不再是平行光束。 5、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 35°,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 5°, 则入射光线与反 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 A、70°; B、110°; C、80°; D、120°。6、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 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定。7、 在狭小房间墙上有一面整面墙大的镜子, 人走入房间后, 感觉宽敞多了,这是利用平面镜 的_________ A、能成虚像的特点; C、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能成正立像的特点; D、物像间距总是物镜间距的 2 倍。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平静的水面看到树的倒影, 是平面镜成像的结果; B、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平面镜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到一点形成 的; D、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9、 在黑暗的教室墙壁上挂一平面镜, 用手电筒正对着照射, 从旁边观察的同学会发现_____ A、镜子亮了, 墙也亮了, 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不亮, 墙发生漫反射亮了; C、墙和镜子都不亮, 它们都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和墙都亮了, 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10、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 要使反射光线离开原来的方向偏转 80°, 则镜面应绕轴转动 的角度是_______ A、20°; 三、作图题B、40°;C、80°;D、60°。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作出图中物体 ABC 的像。2、平面镜前 A、B 两点,要使 A 点发出的一条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过 B 点, 试完成光路图。3、AB、CD 是同一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作出光源 S。课后链接: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 、 、 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 2、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靛 )。 、 、 、 、 、七种不同颜色的D.红、黄、绿 课题:光的色散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序号:18班级导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 课 时:1 课时 学习重点: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及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教学难点: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教学器材:玻璃、蜡烛、白纸、铅笔、刻度尺 导学流程:1、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形成七色光, 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__, 最初是由科学家____完成的。 2、能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发生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__ _。 3、一张白纸上画有一朵红花,拿到暗 室用红光照,则纸呈__ _色,花呈___ 色;若用蓝光 照,则纸呈___色,花呈____色。 4、雨后彩虹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河水中的云彩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看到水中游 动的鱼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树叶下的光斑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预习练习:1、能使各种色光均能透过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无色 2、放电影的荧幕,常用较粗的白色布料制成,这是因为( ) A、它能吸收各种色光 B、它能使光发生折射 C、它能反射各种色光且发 生漫反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霓虹灯的灯光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4、有些透明物体能让各种色光全部透过,它们便再现为___________色,如空气、洁净的水 等;不透明物体有的几乎能使各种色光全部反射,那它就呈现___________色;有的物体几 乎不能反射任何色光,各种色光几乎都被它吸收掉,那它就呈现___________色。学习过程: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 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2、 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 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 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 A、红 橙 黄 B、红 绿 蓝 C、黄 红 蓝 D、红 白 蓝 3、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颜色正确的是( ) A、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靛色 B、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黄色 C、绿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 D、黑色、绿色和兰色混合,得到 白色课堂练习:1、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七 种颜色的光。 2、 颜料的“三原色”是指______、 _______、 ______。 3、 “三基色”是 、 、 。课后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3 课后反思:1、戴一头金黄色假发,穿一件白上衣的歌唱演员,在屋顶上挂一盏红色霓虹灯的大厅里演出,在这盏灯的照射下,我们会看到她戴的假发是_______色,上衣是_____ 色。 2、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____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_______色, 照在红纸上,红纸呈_______色。 3、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得主要原因是 (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得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字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 得本领强 4、 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 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 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 A、 橙 黄 ( 红 B、 绿 蓝 红 C、 品红 青 黄 D、 白 蓝 红课后链接: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中,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 4 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 发现只有 8 种黑色 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 太阳光及花瓣反射、 吸收光有光, 太阳光由 7 种色光组成。 光的颜色不同, 其热效应也不同。 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他相同的光, 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 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少的原因。若吸收 7 种色光,受高 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花很少。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1、光的色散 牛顿 2、黑色3、红、红、蓝、黑 4、折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5、D6、C
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达标题 A 1.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_______的原理,光在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2. 排纵队时, 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 队就排直了, 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 来解释. 3.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 D.成条形的 4.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萤火虫不是光源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D.以上说法均不对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D.总是先敲锣打鼓,后发出声音,动作5.当观察站在远处敲锣打鼓的人时,我们总是先看到他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 A.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速度大的多 先后不同 6.光线指的是用一条带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______和______。 7.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 A.月亮 参考答案: 1、光的直线传播 真空 2、光的直线传播 3、A 4、D 5、B 6、箭头 方向 7、D B.未通电的电灯 C.熄灭的蜡烛 D.蜡烛的火焰 C.用人眼看物体比用耳朵听声音反应更灵敏些第四章第一节《光的传播》达标题 B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2.日食、月食是由于光的( 3.下列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4.光年是( ) 。 )传播产生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 ,人造光源的是( ) 。 )。 )。①月亮 ②地球 ③灯泡 ④太阳 ⑤灯篓鱼 ⑥萤火虫 ⑦点燃的蜡烛 )的单位,北极星距地球约44光年从北极星发出的光传到地球,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太阳和月亮都是天然光源 C 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因为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D 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的像越清晰 6.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_________ (填“变长”、“不 变”或“变短”) 。 参考答案: 1、3×108m/s 2、直线传播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3、④⑤⑥ ③⑦ 4、长度 44 5 、C 6、 变短第四章第一节《光的传播》达标题 C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的 D.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最大 )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米/秒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我们使用汽枪射击时,如果看到标尺的缺口跟枪上的准星和目标重合,轻扣板机,就能击中目标,这是 根据( ) A.光在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B.光的反射定律 3.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再听到雷声的原因是( 4.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少的,也有增加的 5、是非题 ⑴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⑵凡是发亮的物体都是光源。 ⑶光线是实际存在的线。 ⑷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⑸“立竿见影”说明光在“均匀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⑹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 ( ( ( ( ( ( ) ) ) ) ) ) 闪电后发生 C.闪电和打雷同时发生,但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少 C.保持不变 D.有减 C.平面镜成像规律 B.打雷先发生, )A.闪电先发生,打雷后发生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达标题 A1.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_______的原理,光在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2. 排纵队时, 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 队就排直了, 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 来解释. 3.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积测量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