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君子lja 于 2015-3-15 18:34 编辑 简单讲六个字搞笑的名字一句话。六个字搞笑的名字

网站名: 阿江守候
赞助商链接 ( B1 )
赞助商旗帜 ( B2 )
注意: 使用微信访问的数据正恢复,但部分以微信流量为主的ID流量仍不正常,我们将继续查找原因,如您有相关信息反馈,可发邮件至 online@contact.51.la,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望谅解。
正在更新报表,请稍候……这一般需要 10 秒钟
来路“guiqqt.www.34q.www.3iz.cflja.date”的历史来访量
40 天合计 0
来路“guiqqt.www.34q.www.3iz.cflja.date”的历史来访量表格
&&来访量&&比例&
& (星期六)0&%&
& (星期日)0&%&
& (星期六)0&%&
& (星期日)0&%&
& (星期六)0&%&
& (星期日)0&%&
& (星期六)0&%&
& (星期日)0&%&
& (星期六)0&%&
& (星期日)0&%&
& (星期六)0&%&
& (星期日)0&%&
服务器及带宽由
「我要啦」免费统计 www.51.La | Powered by Ajiang.net | 版权所有
| 豫ICP备号热门排序 |
大致来一个比较便于系统执行的方案,不仅适用于题主,其他情况也可以对号入座。&br&&br&嗯,首先来解析一下题主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时的平静与安心”=======大致上约等于“如何集中注意力”。&br&
从小到大,我一直有着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注意力取决于主观能动性,所以妈妈在教育我隔壁小明天天放学回家不看电视不玩电脑愉快的扑向作业咔咔就是干的时候,我向来是一脸的不屑。&br&
”那有什么,只要我想学,也可以像他那样啊“&br&。&br&。&br&。&br&现在,我才知道,答案是,有时候就算你想,也不行。&br&
注意力其实如同我们身体上的一块肌肉,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力“,如同腕力,臂力,爆发力,耐久力。。。一样,人与人之间天生就存在这巨大的差异,如同某些学霸可以年复一年的天天图书馆占坑,而你往往需要一盆的鸡血才能勉强支撑着上一周自习一样,但不同于身体上的力量,注意力的差距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本文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注意力是可锻炼的(当然除外有一些脑部疾病或者注意力缺陷症ADD),而另一个要说的就是本文不涉及排名第一的答案中写到的兴趣问题,因为一来有时候找到兴趣点很难,二来想找的是更为普适性的方案。&br&
”只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注意力的肌肉男!“(喂,嫑喊口号好吗)&br&&br&注意力训练的话还是要注意内外因素要兼顾,如同我们如果埋头苦练不注意补充营养或者训练器材很渣的话都不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所以,如下&br&&br&&ol&&li&内部因素&/li&&/ol&&ul&&li&保证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就不用多说了吧&/li&&li&适当的锻炼有助于高效的工作,当然过度劳累的话就适得其反了。&/li&&li&休息十分必要(第一遍),很多人忽略了休息的重要性,再说一遍,我们要尊重科学,摒弃唯心,我们是人,不是机器。&br&&/li&&/ul& 心境问题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正如题主所说的”不大好的大的坏事“,有时候遇到这些事的话真的很难做到集中注意力,楼上同学说得抄心经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本人遇到一些乱心事时也会抄一些曾国藩的家训,曾老头确实是一个自我训练的高手,但我觉得更好地方法还是时间。&br& 2. 外部因素&br&&br&&ul&&li&环境!
环境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本朝太祖在闹市看书的故事听听就行了,你要是模仿的话,挂科请自负。。。有条件尽量找人少些的自习室,图书馆,毕竟人少的话干扰因素也少,自习前确保温度湿度舒适度达到人类自习的基本条件,否则再换教室的话往往结果就是需要极多的时间调整。&/li&&li&音乐
音乐这一点上见仁见智,不过本人的意见是能不听就尽量不听,我们的原则就是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如果很想听的话最好听一些烂熟于心,旋律较为简单的歌曲,推荐洗脑神曲《龙卷风》&/li&&li&伴侣
如果一定要的话,请保证他、她不是一!个!逗!比!&/li&&/ul&&br&&br&
训练方法的话,我在网上查过一些注意力的训练方法,看完的感觉就是”臣妾做不到啊“,个人的经验就是工作或者学习前制定详细的目标,越!详!细!越!好!&br&
类似番茄工作法,不过是在每一段时间前制定详细的目标,然后列在小本本上,有时候我甚至细分到十分钟级,这样做我虽然每次自习前都看似无所事事的坐好久,但实际上我在详细的制定每X分钟的目标,如7.10-7.30,内科学的第3章的第一节的阅读以及了解背诵重点内容等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后面的时间里我可以高效的学习很久,而且一天学下来能记得自己学了些什么。&br&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工作方式很符合我们大脑的奖励机制,即我们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大脑的奖励中心会分泌出一些甜头———多巴胺,这个东西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如同一些简单而幼稚的游戏会令人上瘾的机制一样,连连看中每消掉一块图案,LOL中每收掉一个人头。。。等等都令我们分泌少量的多巴胺,从而支撑我们玩完整场游戏。&br&
所以再说一遍(第二遍)完成一定量的任务之后的休息是必要的,无论是对于大脑还是颈椎。&br&&br&&br&&br&&br&&br&&br&&br&在杂乱吵闹的寝室,没吃晚饭,写了这么多一直没有休息,我已经做了一个完美的反例,你想必也看出我现在的大脑已成一团浆糊了。&br&
大致来一个比较便于系统执行的方案,不仅适用于题主,其他情况也可以对号入座。嗯,首先来解析一下题主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时的平静与安心”=======大致上约等于“如何集中注意力”。 从小到大,我一直有着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注意力取决于主观能动性,…
题主我和你一样蠢,一样被类似的问题深深困扰着。 &br&&br& 在我第一次接触&b&『正念』&/b&的时候,我觉得用它来处理这种&b&「杂念纷扰来袭」&/b&的情景再适合不过了。&b&『正念』&/b&要求你的大脑专注于手头正在做的事情,看书就是看书,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做什么就是做什么,不要 逾越。&br&&br&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也不要&b&「神游」&/b&,而是充分动用你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把它们聚焦于食物本身;走路的时候,不要&b&「走神」&/b&,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每一块腿部肌肉上,感受它们的拉扯。总之,&b&你要专注一件事情,并尝试着控制你的大脑和你的身体相协调。&/b&&br&&br&&b&『正念』&/b&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从根源上解决题主所提到的困惑。其后面透露出的是一个人强大的&b&「克己」&/b&能力,我也正在一步步学习,不知道题主有没接触过这个概念,如果以前没听说过的话,非常建议去了解下,可以关注下 &a data-hash=&fbbdebd53e0& href=&///people/fbbdebd53e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动机在杭州& data-tip=&p$b$fbbdebd53e0&&@动机在杭州&/a& 老师。&br&&br& 下面我说说自己的一些具体应对方式,可能并不一定适合题主,仅供题主&b&参考&/b&。&br&&br&&b&第一、在&/b&&b&「杂念」不太强的时候,尝试着控制自己的大脑。&/b&我坐着看书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各种无关念头在你稍微放松的时候就会趁虚而入,于是我就假想脑海中有个随时动着的传送带,出现一个「杂念」,就把它扔到传送带上,传送离开。我曾经在一分钟之内,扔了十几个「杂念」。不过后来我发现传送带不太适合我,于是我换成了带锯齿状的金属粉碎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描述它,大概就是那个样子),感觉来得更彻底一些,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个人喜好了。&br&&br&&b&第二、睡一觉(或者小憩一下)。&/b&这是在&b&「杂念」&/b&很强的时候我采取的一种方式,这时候脑海中的思绪已经完全被某个事件或者某种情绪填满,我就直接放弃了自我控制,转而直接在桌子上趴一会(无论时间长短,但得保证你睡着),醒来之后我发现刚刚的那种情绪已经不那么强烈了,这时候就可以专注了自己眼前的事情了。这一招效果非常好,以前我不知道其中的科学依据,直到我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前一晚觉得严重的事情,睡一觉起来就觉得好像不那么严重了?&/a&感谢知乎!&br&&br&&b&第三、用《印象笔记》把自己担忧的问题写下来。&/b&这也是在「杂念」很强的时候我采取的一种方式,通常是我发现我想实现某个长远的目标,而现在就想一蹴而就,从而出现一些急躁情绪时所采用的方法。在写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情感的一种释放,最为重要的时候,写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的过程,当我写完,其实我就很清楚为了那个目标,我当下要做的是什么,而不是好高骛远。&br&&br&&b&第四、慢跑。&/b&这种方式放在最后是因为它受场地所限制,并不能即刻解决问题(专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并不太符合题主描述的困扰,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我非常推荐的方式,我现在每隔一天跑一次,一次一小时以上。很享受那种带节奏感呼吸的感觉,每次跑完都非常痛快,忧虑什么的都跑得远远的。&br&&br&暂时想到的就这么多,希望题主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吧。
题主我和你一样蠢,一样被类似的问题深深困扰着。 在我第一次接触『正念』的时候,我觉得用它来处理这种「杂念纷扰来袭」的情景再适合不过了。『正念』要求你的大脑专注于手头正在做的事情,看书就是看书,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做什么就是做什么,…
我学习的时候,从来没有办法保持平静和安心。&br&&br&书本就是敌人,我要把它打倒。学习的过程中,心情不断的在两个mode中切换,&br&&br&“WTF are you talking about?”&br&&br&或&br&&br&“哈哈哈,我看穿你了,不过如此,我也能!”&br&&br&虽然很幼稚,但效率挺高的。
我学习的时候,从来没有办法保持平静和安心。书本就是敌人,我要把它打倒。学习的过程中,心情不断的在两个mode中切换,“WTF are you talking about?”或“哈哈哈,我看穿你了,不过如此,我也能!”虽然很幼稚,但效率挺高的。
&p&10.15修改,主要做了三件事:&/p&&ol&&li&发现贴丢了两张图,分别是睡眠周期和生理节律的图,补上。&br&&/li&&li&优化了一下阅读体验。其实最好的阅读体验应该是我原来写这篇时候的十五言,如果对阅读体验很介意,直接去那边看。点击传送:&a href=&///?target=http%3A///story/9IzpDNybZtj/&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晚睡真的影响健康吗?&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在末尾回答了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li&&/ol&-------------------------------------------------------------------------------------------------------------------------------&br&&p&BF也是资深晚睡夜猫,为了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专门去研究了这个问题,写了文章。&/p&&br&&p&以下答案的主要内容来源于专业资料搜索、个人生活经验、主观臆断以及脑洞联想,虽然是非专业人士,但是推理还算是严谨的,供参考。&/p&&br&&br&&p&H是只资深的夜猫,通常在半夜1:30之后才开始觉得,他该睡觉了。而我曾经一度有意无意的,养成了23:30-00:30睡觉,早上6:00之后自然醒的习惯。&br&&/p&&p&在晚上23:00左右,我的大脑已经开始慢慢的沉静下来,进入了一个准备睡觉的状态,然而H却眨巴着闪亮亮的眼睛对我说,我们看电影吧,我们玩游戏吧,我们做点什么有趣的事吧。&/p&&br&&p&我说,准备休息吧。H纳闷的看着我说,还早啊。&br&这一度让我有一点小郁闷。&/p&&br&&p&有段时间,我尝试劝说H早点睡,他也欣然答应。然而第二天询问他的睡觉时间,他支支吾吾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后来他就很委屈的说,睡不着嘛。&/p&&br&&p&那一天H度过了一个悠闲的周末,他像往常一样开心的睡到了早上9:30,躺在床上刷朋友圈,在大概10点多起床吃早餐,在一个公园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晚上找了家咖啡馆看书,在0点多回到家,我们聊了一通电话,他去洗漱完之后,对我说,我想玩一会儿游戏。H那天最终的睡觉时间是2:30左右,结果第二天(好像应该算当天)直接无视了自己定的3个闹钟,睡到了9:40才醒,险些误了早晨的重要会议。&/p&&br&&p&我在心里默默的想,嗯,的确是应该让他早点睡了。&br&后来,我突然在想,&b&我为毛想让他早点睡觉?&/b&究竟是为了所谓的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对身体好,还是其实,我只是希望我们的生物钟更加匹配而已。&/p&&p&作为一个非常讲道理的人,我决定开始弄明白这件事:&br&&/p&&b&晚睡是否真的影响身体健康?&/b&&br&&br&&p&想到这件事情,我仔细的搜索并且列数了一下,我们“通常认为”的关于“晚睡影响健康”这件事的原因,基本上有以下几种说法:&/p&&blockquote&晚睡影响肠胃功能,容易消化不良&br&晚睡容易引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br&晚睡会导致用眼过度,使眼睛老化,影响视力&br&晚睡影响肝脏排毒&br&晚睡会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病率&br&晚睡会导致体内器官失衡,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br&晚睡会引起失眠、健忘、易怒&br&晚睡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br&晚睡会使皮肤水分流失,容易长皱纹,老的快&/blockquote&&p&哇哦,看上去好严重的样子。&br&可是关键是——&/p&&b&理论依据在哪里?&/b&不能人家说什么都信啊,说好的独立思考呢?&p&作为一个好奇的非专业人士,我马上奔去果壳和知乎上搜索翻找合理的解释。&/p&&br&&p&最先发现的,言之凿凿明确说睡眠时间和健康有关系的言论,基本上是两个出处:&/p&&b&我国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b&&br&&br&&p&《黄帝内经》《灵枢》篇,卷七第四十四篇指出:&/p&&blockquote&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blockquote&&p&翻译一下,就是说“春天阳气生发,夏天阳气隆盛,秋天阳气收敛,冬天阳气闭藏,这是一年中四时之气变化的一般规律,人体的阳气变化也与此相应。以一昼夜来分四时,早晨就像春天,中午就像夏天,傍晚就像秋天,半夜就像冬天。”&/p&&br&&p&结合全书开头《素问》篇,卷一第一篇中的:&/p&&blockquote&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blockquote&&p&上古时代的人,大都了解养生的道理,所以能效法于阴阳之道,并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身体,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轻易使身心透支,因而能够使形体和精神协调,活到他们应该到的寿数,到一百岁以后才去世。&/p&&br&&p&很多传统医学信奉者因此觉得“很有道理”,&b&但是有两个问题&/b&。&/p&&ol&&li&《灵枢》卷七这篇,主要是在下了定义后用于诊断治疗的,用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来说明疾病在一天中,正邪抗争的情况及其临床上表现,最后的落点其实是……如何配合针灸治疗……&/li&&li&《素问》卷一这篇,强调的是“节律”、“常规”,并没有早晚的定义。&br&&br&&/li&&/ol&&p&然而,中医进行了数年的发展之后,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多的发展,在网络上流传非常广泛的,有个“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明确写明了每天每个小时做什么最好,衍生出来的还有各种的“排毒手册”,主要的理论根据来源于:&/p&&b&中医的“子午流注”规律&/b&&br&&br&&p&这东西是中医研究者们“发现”的一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p&&p&&br&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p&&p&所以在中医哲学上,非常重视“子时觉”,也就是23点-1点间入睡。而相应的,说晚睡伤肝、伤胆、伤肺的主要言论也来源于此,因为子时、丑时、寅时对应的分别是“胆经”、“肝经”、“肺经”。&/p&&br&&p&不过,很快,我就在果壳网上发现了另外一篇有趣的文章,从头到尾非常完整的批判了这个“24小时使用手册”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p&&blockquote&排毒压根就是违命题,人类其实早已进化出了一套完善的代谢、排泄及解毒的体系,根本无须刻意地去“排毒”,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水平衡、酸碱平衡和离子平衡在神经、内分泌以及多种器官的参与下保持良好,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紊乱和异常。&/blockquote&&p&这篇文章写的很犀利,打脸打的很爽,有兴趣可以点击去看看:&/p&&p&&a href=&///?target=http%3A///post/517260/focu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击看原文:终结有关人体排毒时间排毒的谣言&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其实关于时间规律的问题,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检测,很容易就能发现谬误:&/p&&b&如果我们出国,换了时区,怎么办?&/b&&br&&br&&p&如果坚持要在晚上23点睡觉,但是北京时间23点在国外是下午3点,我们该如何是好?嗯,在当地时间的23点睡?那丢失的那段时间怎么算?&/p&&br&&p&好吧,对于一个纠结有强迫症的处女座来说,&b&中医的理论实在是太难以采信了&/b&,我对几千年前的老祖宗抱有崇高的敬意,但这并不阻碍我对他们产生怀疑,于是,我继续寻找更多的理论和证据。&/p&&br&&p&下一个看上去似乎有点的道理的答案来自于一位知乎的用户,他从:早睡早起是用于顺应身体生物钟而消除慢性压力的,22:00-6:00的睡眠时间较好的原因是能通过休息调节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变化,使之处于较低水平,这个角度来阐述了早睡的意义。&/p&&br&&p&皮质醇是在压力状态下,供身体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如果没有皮质醇。身体将无法对压力作出有效反应。&br&在急性压力下,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这会让我们呼吸加剧,心跳加快,瞳孔放大,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能量用于加快反应速度。&br&但是在慢性压力下,主要是靠皮质醇的长效机制来维持机体的运转。&/p&&br&&p&答主的主要结论是:&/p&&blockquote&&ol&&li&22点之后至次日凌晨5点,身体的皮质醇水平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因为,此时身体需要休息放松,不需要高浓度的皮质醇来应对压力。&/li&&li&6点—8点,皮质醇的浓度升至最高,使人机体逐渐提高运转效率以便对抗马上出现的工作压力,所以上午前半截工作效率很好。&/li&&li&从8:00到22:00,除了17:00-20:00有微弱升高,皮质醇的浓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所以,人会在每天的工作周期的后阶段感觉越难集中注意力,越来越累。&/li&&/ol&&/blockquote&&p&不过,在下面的150条评论中,还是出现了问题,比如非常靠前的评论就指出:&/p&&p&以科研角度来看,&b&缺少最重要的一环:对比&/b&。&/p&&p&只有一组数据,没有对照组,并没法证明晚睡的人他们的皮质醇会有怎样的变化。&br&比如一位新疆的用户就很不客气的说:我住在新疆,我用的我身体能感受到北京时间几点了?&/p&&br&&p&后来,该答主也承认这些他在网上翻的资料,用于给一位朋友做科普,准确的说是用“貌似科学”的答案督促她本人早睡早起对抗焦虑的手段,从科学角度,不够严谨。他也是“非专业人士”。&/p&&p&不过我仍然对这位朋友认真作答的精神保持敬意,所以你有兴趣也可以参观下他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点击看原文:22:00 - 6:00 睡眠真的比 2:00 - 10:00 更健康吗?&/a&&/p&&br&&p&然而我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么?并不是,&b&我找到了一些有趣的研究成果&/b&,比如:&/p&&blockquote&&p&美国癌症协会(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领导的一项大型研究,在长达6年的追踪时间内,有个惊人的发现:&/p&&p&&b&每晚睡8个小时的人竟比每晚睡7个小时的人有着更高的死亡率&/b&&/p&&p&这是一项大样本的调查,研究总共收集了116万人的数据,受试者中最年轻的有30岁,最年长的有102岁。&br&在调查问卷中,受试者需要如实填写自己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并在四舍五入近似到小时后录入数据库。&/p&&p&6年之后,调查人员对这些受试者进行了回访,统计出了健在者和死亡者的名单,以此来计算每一个具有不同睡眠时长的群体的死亡率。&br&最后的结果排除了其他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后,平均每晚睡眠7个小时的人有着最低的死亡率,其次则是每晚睡6个小时的人,而每晚睡眠8个小时的人的死亡率竟要比每晚睡7个小时的人高出12% 。&/p&&p&&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id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击看原文:睡得越多,死得越快吗?&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p&我去!颠覆三观了好吗!说好的每个人每天“至少”需要8小时睡眠时间呢!?&br&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br&很快,另一篇文章映入了我的眼帘。&/p&&br&&blockquote&&p&《睡眠》杂志在日曾经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了人在中年后期的5年内,睡眠变化对晚年的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p&&b&每晚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或少于6小时的人,认知老化加速相当于衰老4至7年&/b&&/p&&p&该研究使用了英国政府白厅研究(Whitehall II study)资料(覆盖了一万多名办公室人员,他们于1985年在伦敦20个公务员主管部门工作,年龄在35-55岁之间),包括5431名试验者在(1459名女性和3972名男性)第5阶段(1997年 - 1999年)和第7阶段 (2003年 - 2004年)的数据。&br&第5阶段和第7阶段的跟踪调查包括邮寄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br&在第7阶段,研究人员采用6项标准测试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包括记忆力、推理能力、词汇量、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整体认知状况。&/p&&p&研究人员还发现, 对于女性来说, 每晚睡7小时的人在各项认知测试中得分最高,而每晚睡6小时的人得分紧随其后。对于男性, 报告称每晚睡6、7、8个小时的人,他们的认知功能相差无几,而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人得分较低。&br&&/p&&p&&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2327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击看原文:多睡少睡, 认知衰退&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有文章明确指出:睡眠不足更容易感冒!&/p&&p&&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407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击看原文:睡眠不足更容易感冒&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还有文章提出:有时候,睡的越多,反而越累。&/p&&p&&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3886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击看原文:为什么睡的越多,反而越累&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p&这些有趣的文章都共同指向了一个结论:&/p&&b&截止目前为止,有限的实验证据仅能证明,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更多的与“是否有充足的睡眠”有关。而入睡的时间的前后,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和人体健康有什么绝对相关性。&/b&&br&&br&&p&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关于“晚睡影响身体”的论断中,大部分的内容其实都是睡眠不足的症状。&/p&&br&&p&网易公开课上,来自于西雅图大学的关于大脑规则的公开课中,有一节关于《睡眠》的公开课,里面提供的观点也非常有趣,课程指出:&/p&&blockquote&我们当中 10% 到 20% 的人是早上有精神的人,我们也将其称之为早间作息形态;有 10% 到 20% 的人是晚上有精神的人,或晚间作息形态;剩下的人都介于两者之间。&/blockquote&&p&而且:&/p&&blockquote&这种趋势可能来源于你的 DNA,很有可能在早期人类谋求生存的时候, 我们中的一些人需要晚上保持清醒,来保护其他人。它很有可能存在于你们家族的基因中,你可以去测试一下。&/blockquote&&p&如何测试呢,在优秀的知乎用户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一个小测试:&/p&&p&&a href=&///?target=http%3A//www./limesurvey/index.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动化晨型与夜晚型评定量表问卷&i class=&icon-external&&&/i&&/a&&/p&&p&里面可以选择语言,点AutoMEQ,就可以测试了,不过中文翻译实在是很烂。&/p&&p&&br&我测试了一下,我是微晨型。&/p&&p&好吧,所以其实:&/p&&b&早睡晚睡,不用纠结,睡眠是否充足才比较重要&/b&&br&&br&&p&关于这个问题的探寻,可以到此为止了,因为我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br&然而对于一个有强迫症的纠结的处女座而言,我又不得不继续考虑另外一个新的问题:&/p&&b&怎么判断睡眠是否充足?&/b&&p&以及&/p&&b&怎么样保证有质量的睡眠?&/b&&p&所以,接下来的探寻,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如果你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可以关掉了,因为真的特别长……&br&我贴心的为你画了分割线。&/p&&br&-------------------------------------------------------------------------------------------------&br&&br&&p&其实,我找到了一本有趣的书,非常系统的阐述了与睡眠相关的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论,而我在其它相对有可信度的文章中所读到的观点,和这本书上所说的,也大致吻合。这本书叫做:&/p&&b&《神奇的睡眠—睡眠生物钟的秘密》&/b&&br&&br&&p&这本书是老外写的,虽然整本书也不是很长,但是里面很多地方看上去还是有点啰嗦,于是,我结合个人经验经历以及主观分析,摘录了其中的重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p&&ol&&li&了解睡眠这件事&/li&&li&关于睡眠生物钟&/li&&li&如何提升睡眠质量&/li&&li&假如失眠怎么办&br&&br&&/li&&/ol&&b&了解睡眠这件事&/b&&p&我们知道,大脑在活动的时候,会发射出脑电波,而科学家们,通过监测人体的脑电波,发现了睡眠的五个阶段:&/p&&br&&p&&b&睡眠的第一阶段(Stage 1 Sleep)&/b&&/p&&p&在第一阶段,人是有意识的。&br&比如在听十分无聊的课程、讲座、会议时,你会打瞌睡、做白日梦、甚至当场睡着。&br&这时,你会进入睡眠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的身体开始放松,呼吸和心跳频率开始轻微下降。&br&&/p&&br&&p&&b&睡眠的第二阶段(Stage 2 Sleep)&/b&&/p&&p&在第二阶段内,一些科学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脑逐渐将其清醒时的活动停止。在这一阶段,我们很容易被惊醒。&br&实际上在很多有关睡眠的研究中,大部分在睡眠的第二阶段被叫醒的人,仍认为他们还没睡着。&br&大部分上课、开会睡觉的被叫醒的时候,基本上也是处于这个阶段。&/p&&br&&p&&b&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阶段(熟睡)&/b&&/p&&p&第三和第四阶段,我们的脑电波频率降到了最低。在这两个阶段内,我们才&b&真正睡着了&/b&,因此这些阶段也被称为&b&熟睡阶段(deepsleep)&/b&。&br&我们进入熟睡阶段后,我们的血压、呼吸和心跳频率降到了一天中的最低点。我们的血管开始扩张,平时储存在我们器官中的血液也流入到我们的肌肉中,对其进行滋养和修复。&/p&&p&在书中并没有详细阐述三阶段和四阶段的不同,我猜测,大概是这两个阶段发出的脑电波频率有所区别,然而并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熟睡阶段。&/p&&br&&p&&b&睡眠的第五阶段(REM睡眠)&/b&&/p&&p&第五阶段是整个睡眠过程中最迷人的阶段,而科学家们还没弄清楚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什么。第五阶段有一个专业术语,&b&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简称REM睡眠阶段。&/b&&br&&/p&&p&在20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内森·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的科学家发现,当人类处于这个睡眠阶段时,他们的眼球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各方向运动。他还发现,当人们从这个阶段醒来时,95%的人说他们睡醒前正在做梦。所以REM睡眠也被称为梦眠(dream sleep)。人们相信,我们做梦时一般处于REM睡眠阶段。&/p&&p&有趣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脑电波频率和醒着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区别,大脑和白天一样的活跃,以至于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梦境如此真实,简直不愿意醒来。&/p&&br&&p&要了解这五个周期在睡眠过程中的规律,我还需要了解的是:&/p&&b&睡眠周期&/b&&p&前面所提到的睡眠阶段在一次完整的睡眠中,是不只进行一次的。它们会在睡眠过程中多次重复出现,我们称之为&b&睡眠周期(sleep cycles)&/b&。&/p&&p&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我们从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反复多次。整个循环过程非常复杂,大概可能是类似这样子(此图片来源于原书):&/p&&img src=&/e4760bb18dbe238e2b183eff33e12cb7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2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e4760bb18dbe238e2b183eff33e12cb7_r.jpg&&&br&&p&在睡眠周期中,&b&各个睡眠阶段交替进行&/b&,比如像:&/p&&p&1, 2, 3, 4, 3, 2, REM, 2, 3, 4, 3, 2,REM,2, 3, 4, 3, 2, REM, 2, 3, 4, 3, 2,REM…这样子,平均每个周期要花费60到100分钟,但每个人都有所不同。&br&这其中,还有一些细节:&/p&&blockquote&&ol&&li&第一个熟睡阶段是最长的,以后,熟睡阶段会越来越短,最后慢慢消失。&br&&/li&&li&第一个REM睡眠阶段是最短的,而往后则越来越长。&br&&/li&&/ol&&/blockquote&&p&所以,越到后半夜,人越容易醒。&/p&&p&而相对优质的睡眠,&b&几个阶段的比例大概是:第一阶段5%,第二阶段40-50%,第三、四阶段分别12%,REM阶段25%&/b&。&/p&&p&&br&这个比例的重要性在哪里呢,往下看。&/p&&b&熟睡阶段的重要性&/b&&p&研究证明,如果我们缺乏熟睡阶段的睡眠,我们在白天会感到极度瞌睡,恶心,头痛,肌肉酸疼,也无法集中精力。&/p&&p&当我们睡眠不规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以牺牲其他睡眠阶段的时间为代价,来补充熟睡阶段的睡眠。&b&熟睡是我们身体首先要尽可能满足的睡眠阶段&/b&,因此我们很少会缺乏这个阶段的睡眠。&/p&&p&我们的&b&免疫系统在熟睡阶段会开启&/b&,并与疾病做斗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生病的时候会很困,并且医生会在生病的时候建议我们尽可能多的卧床休息。&/p&&br&&b&REM睡眠阶段的重要性&/b&&p&虽然科学家们并没有很清楚的知道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什么,然而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缺乏REM睡眠,白天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无法集中精力,有时也会有些瞌睡。&/p&&p&但正如前文所说,我们的身体在缺乏睡眠时会首先满足熟睡,所以缺乏REM睡眠好像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b&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理论&/b&,就是我们会在REM睡眠阶段消化吸收白天所学到的知识。&br&比如说,婴儿就会花相当多的时间睡觉,而50%的时间是花在了REM睡眠阶段。&/p&&p&所以我猜测,睡眠不足导致记忆力下降,有可能也是因为缺少了REM睡眠,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白天所获取的内容,而丢失了很多信息。&/p&&br&&b&怎么样算是高质量的睡眠&/b&&p&综上所述,&b&高质量的睡眠其实就是容易熟睡,并且在这个阶段停留足够的时间。&/b&&/p&&br&&p&那么,控制你能睡多久,睡得多熟的因素是什么呢?&/p&&p&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潜在的机制,叫做身体生物钟(body clock),又叫做&b&睡眠生物钟(sleep clock)&/b&。它能控制你如何入睡,睡得多熟,何时入睡,以及你在白天醒来后感觉如何。&/p&&br&&b&关于睡眠生物钟&/b&&p&一个人的体内的睡眠生物钟里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叫做你的&b&体温节律(bodytemperature rhythm),也叫生理节律(circadian rhythm)&/b&。&/p&&br&&b&生理节律&/b&&p&事实上,我们的体温并不恒定地停留于37摄氏度(98.6华氏度)。它是以一定节律变化着的,随着时间的行进而升降。每天的温差大约在2摄氏度(3华氏度)左右,常规情况下,像这样子(此图片来自于原书):&/p&&img src=&/21c08ab83f905be0fea8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21c08ab83f905be0fea8_r.jpg&&&p&这种周期性的体温升降,告诉大脑何时会感觉到累,何时会感觉更清醒些。当我们体温升高时,我们会感觉更清醒,脑电波发射频率也更高些。&/p&&p&&br&当我们体温下降时,我们会感觉到打瞌睡,身体疲乏,也会感觉很懒惰——这是我们大脑开始发射低频率脑电波,并进入睡眠的第一阶段的迹象。&/p&&br&&p&你会发现,在中午,体温会有一点点下降。这是一个常规的午间体温下调。&br&比如像我,基本上就是中午不睡,下午崩溃的节奏。如果有哪一天,我在中午没有睡午觉,我甚至整个下午都可能会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p&&br&&p&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体温在早晨开始上升,午间有时会进行下调,然后继续上升,直到夜晚来临。&br&傍晚的时候,是我们体温的最高点——这大概也是我们在下午下班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愉悦的原因之一,然后我们的体温持续下降,在凌晨4点时候达到其最低点。&/p&&br&&p&现在你知道这件事了:&/p&&p&&b&出国倒时差是在倒什么&/b&&/p&&br&&p&其实就是在调节你的体温节律,让它更好的适应新的时区和新的睡眠习惯。但这有可能得花上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p&&p&不过这至少告诉了我们两件事情:&/p&&blockquote&&ol&&li&体温节律是可以调整的。&/li&&li&体温节律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li&&/ol&&/blockquote&&p&然而这很奇怪,我们的体温节律难道会认识不同时区的时钟吗?当然不是,影响我们体温节律的根本因素,事实上是:&/p&&br&&b&阳光和褪黑素&/b&&p&褪黑素(Melatonin)是一种激素。这种激素大部分由松果腺分泌,而少部分则在视网膜中产生。&br&它&b&在我们处于黑暗中时开始分泌&/b&,因此它有时也被称为吸血鬼激素(vampire hormone)。&br&当眼睛停止摄入直射的阳光后,体内的褪黑素含量开始升高,你体内的褪黑素含量取决于你白天眼睛所摄取的自然日光量。&/p&&p&你接受的阳光越多,体温下降得越慢,你也能更长时间地保持清醒警觉。若你白天没晒多少太阳,你的体温就会下降得很快,然后你就会觉得困倦,并且无法保持平衡。&/p&&br&&p&&b&褪黑素负责让你入睡,然后在你睡着后恢复精力。&/b&如果你体内的褪黑素含量较高时,你会感到瞌睡,体能不佳等状况。&/p&&p&于是,我猜测,事实上,中医所提倡的人需要配合自然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气血、阴阳之类听起来很悬的东西,本质上就是因为阳光和褪黑素的作用。&/p&&p&有的时候,我们在外面跑了一天,晚上会睡的比较香,其实可能是阳光的原因。&/p&&p&其它影响睡眠的因素还有:&/p&&br&&b&运动量&/b&&p&正常人每晚的活动量和有氧运动量,对你的体温节律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任何运动锻炼都能快速提高体温,这对你的睡眠系统很有好处。&br&&b&锻炼能使你每天的峰值体温更上一层楼&/b&。这比其他任何一种提高体能的方法都有效。这能延缓天黑后体温的下降,让你更长时间地保持清醒警觉。&br&同时,&b&锻炼也可以让你在一天结束时体温更迅速地下降&/b&,然后更长时间地保持更低的温度,从而保证你能睡得更熟,这两者并不矛盾。&/p&&br&&b&非睡眠时间&/b&&p&非睡眠时间(Prior Wakefulness)的总量对以上三个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br&&b&活动量对体温变化有影响;长时间保持清醒则意味着有可能摄取更多的阳光;而这对褪黑素的含量也有着直接影响&/b&。&/p&&p&如果你睡了8、9个小时,但白天仍觉得很困。这可能其实是你需要减少睡眠时间的一个信号。&b&你实在睡得太多了,&/b&你需要增加你的非睡眠时间,以平衡你的体温节律,让你入睡后能睡得更熟。&br&这和前面提到的,果壳网上的文章的观点不谋而合。&/p&&br&&p&&b&总结一下,影响睡眠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体温节律,褪黑素和阳光,运动量,非睡眠时间。&/b&&/p&&p&所以,通常一个人体温变化的规律都是固定的。如果某次你临时决定早起,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体温会提前开始升高。这就是为什么强迫自己早起非常困难的原因,因此大家都坚持认为早起是痛苦的。&/p&&p&像我一样,不需要闹钟就能每天准时自然醒的人,也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只不过就是我们的体温每天准时开始上升而已。&/p&&br&&p&接下来我们讨论:&/p&&b&如何提升睡眠质量&/b&&p&这件事儿做细化的目标分解的话,其实是有三个诉求的:&/p&&blockquote&&ol&&li&提高睡眠质量&/li&&li&保持精力充沛&/li&&li&合理减少睡眠时间(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们觉得睡觉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其实那是因为他们很少有好的睡眠啊!)&/li&&/ol&&/blockquote&&p&做到这些,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困难,书中给到我们的建议都非常容易操作。&/p&&br&&b&摄取足够的阳光&/b&&p&现在你知道了,这件事和褪黑素有关,但是等一下,这个“摄取”的概念实际上是:你的眼睛所摄入的自然日光量。&/p&&p&也就是说,像擦着防晒霜戴着墨镜去沙滩上暴晒这种事情是没有必要的(虽然有可能能让你多摄入一点),我们只需要做出一点小改变,就能够提升你的眼睛所摄入的日光量。&/p&&p&&b&每天需要摄取多少光线呢?&/b&&/p&&br&&p&事实上,书中给到了一些数据参考,然而对于具体的测算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整理比较有用的信息的话,你只需要知道如下的事情:&/p&&blockquote&&ol&&li&基本上,大部分上班族所摄取的阳光量只会少,不会多;&/li&&li&对于正常人来说,在屋子待一天和在黑暗中待一天所摄取到的光线并没有非常大的区别;&/li&&li&日出时的照度和正午的太阳照度的差距是10倍(当然是中午高啦)。&/li&&/ol&&/blockquote&&p&所以简单一点的话,我们可以做的有:&/p&&blockquote&&ol&&li&早晚不要戴墨镜,对于妹子来说,这最容易操作;&/li&&li&醒来立刻拉开窗帘或者其它遮光物;&/li&&li&思考问题时可以尽可能在窗前或者露台;&/li&&li&增加户外活动。&/li&&/ol&&/blockquote&&p&对了,请不要矫枉过正的大中午跑出去过分暴晒,适当晒晒就好了,就算晒太阳有助于生成维生素D,从而可以补钙,其实晒10分钟就已经足够生成一天所需的维生素D了……&/p&&br&&p&接下来说说:&/p&&b&增加锻炼&/b&&p&锻炼的作用有很多。&/p&&blockquote&&ol&&li&能提高你的体温节律,将你的体温保持在一个更高点。这会提高你全天的精力,让你感觉到更清醒、更有动力。&/li&&li&使你的体温峰值升高,同时你的体温谷值也会更低。这能让你睡得更熟,不易被惊醒。&/li&&li&有规律地锻炼,可以防止你体温变化过于平坦。这有助于你更快的入睡。&/li&&li&锻炼能延缓你的体温在傍晚的下降,让你更长时间地保持警醒,不会很早就开始疲倦瞌睡。&/li&&/ol&&/blockquote&&p&当然,这样的锻炼并不是说,你需要马上办张健身卡,然后去挥汗如雨,事实上,如果你在睡前锻炼3个小时,你的体温还将处于上升期,这反而会让你入睡困难。&/p&&p&我们说的是,适度。比你现在的运动量适当增加一些,慢慢来。&/p&&br&&b&适当的打盹&/b&&p&这件事情相当有趣。我们前面提到,正常人的体温在午间有一个自然下降的阶段。这个阶段会让人在白天感到瞌睡,因此很多人会觉得需要午睡。&/p&&p&而在西雅图大学的那节关于《睡眠》的公开课中,也有提到:&/p&&blockquote&美国航天局的一个研究表明,26分钟的午睡,可以使你的工作效率提高34%。45分钟的午睡,能让这个效果持续至少6个小时。&br&有什么管理策略能在26分钟使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34%呢?&/blockquote&&p&而为什么最终午睡的时间定格在了45分钟,这件事情也非常有趣。&/p&&br&&p&回忆一下睡眠的几个重要阶段,再想一下,如果在熟睡中被惊醒,几乎是无法立即翻身起床的。从熟睡的阶段醒来,会使你感到困倦、迟缓,以及没有判断力。&br&像我昨天晚上1点多,大概是我的第一个熟睡阶段,被我4岁的小表妹吵醒了,我今天一天都很困顿。&/p&&p&而一般情况下,进入熟睡阶段需要45分钟的时间。&b&如果你将你打盹的时间限制在45分钟内,那你主要处于睡眠的第二阶段。&/b&&/p&&p&&br&睡眠的第二阶段在恢复体能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还记得吗,这个阶段的比例可是40%-50%。我们的身体是优先补充熟睡阶段的,挤占掉的正是REM和第二阶段的时间。所以如果你打盹不超过45分钟,你醒来后会感到精力充沛,准备充分。&br&&/p&&p&如果打盹超过1到2个小时,就非常有可能进入熟睡阶段了。你的体温开始下降,而你醒来后会感到非常困倦、丧失了判断力。&/p&&p&&br&像我今天中午一下子睡了2个小时,醒来之后简直后悔不已,因为比睡觉之前甚至更糟糕,不过我知道大概昨天晚上没有睡好,这是身体的诉求。&/p&&br&&p&不过,如果你在白天进入了熟睡阶段,这会给你的体温节律带来沉重的打击,而到了晚上你可能很难入睡,同时很难睡熟,这又会在第二天给你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体能不佳,头痛和恶心……&br&简直是一个恶性循环!&/p&&br&&p&所以说,&b&打盹的正确方式就是把时间控制得很短&/b&。这能在补充你体能的同时避免进入熟睡状态。一些研究甚至表明,短时间打盹能把得冠心病的几率下降30%。&/p&&p&如果把午睡控制在45分钟内仍觉得很累,那就缩短打盹时间,因为每个人进入熟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并不相同。&br&像我,正常的午睡打盹时间其实是10-15分钟,就足够满血复活了。&/p&&br&&b&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b&&p&我最先了解到这件事,是因为秋叶大叔。&br&秋叶大叔从来不在周末睡懒觉,他的每天过的非常有规律,比番茄钟什么的好多了,他的观点是,&b&周末睡懒觉其实是在破坏自己的生物钟,简直得不偿失&/b&。&/p&&p&&br&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也在周末坚持了我该起床的时间。&/p&&p&你猜怎么样?感觉棒极了!睡觉睡到自然醒,然后还很精神的感觉,简直是生命的馈赠!&/p&&br&&p&不过有一个问题其实一直没有解决,就是:&/p&&p&&b&怎样判断睡眠是否充足?&/b&&/p&&br&&p&其实这件事挺容易的,如果我们醒来的时候,无论是自然醒还是闹钟醒,感觉很糟糕,那试着早起20分钟或者晚起20分钟,直到感觉很棒为止。&br&这样可以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睡眠时间。&/p&&br&&p&这样计算的话,通常情况下,我的入睡时间是23:30-0:30之间,早上6点钟自然醒,那么我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大约是6-7小时之间。&br&H正常情况下1:30入睡,早上8:30起;而他那个周末2:30睡,到9:40才醒,那么他所需的睡眠时间大概就是7小时左右。&br&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需要调节节律的周期,保持有规律而已。&br&&/p&&br&&p&关于周末为什么不要睡懒觉,科学的阐述一下,原因其实是:&/p&&blockquote&&ol&&li&睡懒觉会减少你在这两天接触阳光的机会,导致你的体温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变慢,周日晚上会很难入睡,导致了常见的周日晚上失眠。&/li&&li& 睡懒觉会减少你到下一次睡觉前的非睡眠时间,这会让你在晚上睡意减轻,改变了你的体温节律,进而导致失眠。&/li&&li&睡懒觉会减少你熟睡的可能性。&/li&&/ol&&/blockquote&&p&同样,对于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而言,很重要还有,按时起床和入睡。&/p&&p&&b&如果你每天的起床、入睡的时间都不一样,相当于你每天都在倒时差。&/b&&/p&&br&&p&有的时候,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形:&/p&&blockquote&我明天要早起,所以今天得早睡。&/blockquote&&p&结果呢?呵呵……你在床上躺了1-2个小时,辗转反侧后才睡着,第二天起床时头昏脑涨,这对你的睡眠系统也是有害的。因为你减少了你的非睡眠时间,减少你在该睡觉时的睡意,你当然更难睡熟。&br&&b&如果你迫不得已需要早起,其实你应该做的是,遵循你的正常睡觉时间,提前起床,第二天找时间打盹。&/b&&/p&&br&&b&减少那些不良的…&/b&&p&首先是,&b&咖啡&/b&哦……呵呵。&/p&&p&这种被大多数人用来帮助提神的物质,会让我们远离真正平静的睡眠。&br&咖啡包含咖啡因,咖啡因还广泛存在于可乐,汽水,棒棒糖……它能提高心脏跳动的速率和血压,它能提高人的警觉,驱散困倦情绪。这些效果能持续几分钟,甚至最长达到7个小时!如果你现在正在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你就给你身体的觉醒系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从而削弱了你的睡眠系统。&/p&&p&事实上,咖啡因在早晨带来的精力充沛的效果只是暂时的,&b&接受10分钟高强度光线的照射,比喝咖啡的效果好上10倍&/b&,而且对你的睡眠系统和健康更有益。&/p&&br&&p&然后呢,&b&尼古丁&/b&……&/p&&p&尼古丁同样能让你产生更快的脑电波,更高的心跳和呼吸频率,并增加你血液中应激激素的含量。它能影响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这样的刺激会让你无法睡熟,从而能让你身体的整个系统,包括体温节律,完全处于紊乱的状态下。&/p&&br&&p&还有,&b&酒精&/b&……&/p&&p&一些人认为,一大杯酒能有助于睡眠,像我妈妈曾经有一段时间,会每天喝点酒来助眠,然而这与事实相去甚远。&/p&&p&虽然酒精能让你身体的很多肌肉放松,但它对你的睡眠系统是完全有害的!它会抑制你的第3、4、5个睡眠阶段,这会让你睡得很轻,无法得到休息。&br&而REM睡眠的减少还会导致REM睡眠反弹(REM sleep rebound),表现为多梦甚至做噩梦,并降低你随后几天的睡眠质量。&/p&&p&酒精还能使你的身体脱水,因此即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让你睡不安宁。&br&正常情况下,在睡眠中你的血管会扩张,让更多的血液流到你的肌肉中去。&br&如果你的身体处于脱水状态下,这个过程是很难完成的。因为在脱水的血管中,血液很难流动。&/p&&p&好吧,尽量减少这些吧。&/p&&br&&b&增加非睡眠时间&/b&&p&还记得吗,增加非睡眠时间,可以增加白天的活动量,而活动量对体温变化有影响;另外长时间保持清醒则意味着有可能摄取更多的阳光;更多的阳光意味着对褪黑素的含量有影响。&/p&&p&所以,&b&如果想要睡的更好,那少睡一点。&/b&&/p&&br&&b&多喝水&/b&&p&哈哈哈!看到这个部分我甚至乐了,怎么回事?所有的事情都会和水有联系?&br&事实上,有一本书曾经系统的阐述过这件事,叫做《水是最好的药》,作者是美国著名医学博士F·巴特曼,他在书中告诉你:&b&你没病,只是渴了!&/b&有很多的慢性病甚至是光靠喝水就能够治愈,这简直是不可思议!&br&&/p&&br&&p&而水和睡眠的联系是,如果体内缺水,你的血液会凝结在一起,无法再给身体的各部分输送氧气。因此,你会感到疲倦,没有精力,而你的免疫系统的作用也会降低。&/p&&p&很多人觉得自己并不缺水,我也一样,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每天有意识的去喝8杯水是件很头疼的事情,我并不口渴。&br&事实上,研究表明,&b&大多数人体内都非常缺水,不渴的原因,只是因为你的身体已经习惯了长期缺水的状况罢了。&/b&&br&一旦你每天开始喝更多的水了,这会给你的身体这样一个信号:嘿,不就是水嘛!咱要多少有多少!此后,你就会开始更频繁地感到口渴了。&/p&&p&我决定尝试一下。&/p&&br&&p&书中还提到,大部分人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其实感觉都是十分口渴,说明其实大家是缺水的。在缺水的状态下睡觉,无异于连续跑8小时的马拉松却不喝水!&/p&&br&&p&同时,在睡眠过程中,我们体内的一大部分能量被消化系统所消耗,而消化系统是非常依赖于水分的!&br&如果你体内水分充足,你的身体就能少花一些精力来消化食物,从而把精力放在提供更好的睡眠上。而你就能少睡一些,却在早晨醒来时感到更精力充沛了。&/p&&br&&p&&b&总结一下,如果我们想要提升睡眠质量,可以做的事情包括:摄取足够的阳光、增加锻炼、适当的打盹、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减少不良嗜好、增加非睡眠时间、多喝水。&/b&&/p&&br&&p&最后,我们简单的说说看:&/p&&b&如果失眠了怎么办&/b&&p&我是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形的,于是我简单的整合了书中的建议,做了解释。&/p&&blockquote&&ol&&li&&b&对你的床好一点。&/b&不要在床上工作,让它单纯就成为一个睡觉的场所,这样当你躺在床上,才会有“要睡觉了”这样的仪式感;&/li&&li&&b&让你的思维慢下来。&/b&如果你脑子里有什么念头萦绕着,简单复述,然后慢慢重复。比如,那个XXX脑子肯定有病……那……个……X……X……X……脑……子……肯……定……有……病……嗯,越来越慢;&/li&&li&&b&限制睡眠。&/b&如果你躺在床上30分钟还没有睡着,别睡了,起来做点什么,困了再去睡,不要受时间压力的限制;&/li&&li&&b&洗个热水澡。&/b&如果入睡困难,有一个原因就是你的体温没有下降,睡前洗个热水澡就能让你的体温降下来,但你得正确的洗——在睡前60到90分钟前洗,不要太晚,因为洗热水澡时,你的体温会迅速上升,所以早晨洗热水澡后,你感觉精力充沛,很清醒,但体温快速上升后60分钟内,你的体温会按节律快速下降,所以早晨的第一个小时里有人就会感觉到劳累困倦。所以睡前60到90分钟洗个热水澡能帮助你入睡;&/li&&li&&b&调节室内温度。&/b&研究表明,在凉爽而气氛悠闲的室内,比在一个很热的环境下更容易入睡,人凉爽的环境下能睡得更熟一些;&br&&/li&&li&&b&调节室内光线。&/b&褪黑素在当你处于黑暗状态下开始分泌,所以如果屋子太亮,是睡不好的,哪怕微弱的光线也会很有影响,我曾经点了香薰蜡烛睡觉,结果,简直别提有多糟糕了!所以,如果你在卧室内打开了夜光灯,或街边路灯的光线穿过窗口照射在你身上,这些都会让你睡不好,试着让你的睡眠环境越黑暗越好,甚至,提前让你的房间昏暗下来,暗示自己,该睡觉了。&/li&&/ol&&/blockquote&&p&关于《神奇的睡眠》的主要内容,和对睡眠的探讨,我觉得已经足够完整。&/p&&p&&br&不过在末尾,想澄清一个曾经让我非常不安的关于乳腺癌的谣言。&br&谣言说: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比那些每晚都能睡个好觉的人要高出47%。&/p&&p&我爱死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了,这篇文章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升高的罪魁其实是褪黑素分泌的减少,褪黑素水平降低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p&&p&&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1784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击看原文:熬夜导致乳腺癌?&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所以,其实依然还是睡眠节律的问题。&/p&&p&&b&最后,我的结论是,虽然是否晚睡并不直接影响健康,但是由于我们需要受到工作和事务的牵绊,同时,无论你睡的多晚,太阳是依旧会按照升起的,所以为了保证我们自己能够获得充足的休息,根据需要起床的时间来进行反推,我们是可以获知一个与我们的生活、工作需求相适应的,相对合适的入睡时间的。&/b&&/p&&p&&b&这,才是“不要太晚睡觉”和“不要经常熬夜”的根本原因。&/b&&/p&&p&&i&-----------------------------------------------------------------------------&/i&&/p&&br&&p&10.15更新,回答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p&&br&&p&&b&Q1:这么看,其实晚睡完全没关系咯,我觉得不是啊,23点-6点的睡眠和4点-11点的睡眠我觉得感觉完全不一样啊!&/b&&/p&&p&A1:其实不是这样的。&/p&&br&&p&本答所要澄清的其实是,“晚睡”这件事没有“直接”影响健康,直接影响健康的是“睡眠时间不足”,但是“晚睡”是有可能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的。&/p&&br&&p&就像文末所说,太阳是会照常升起的,太阳升起之后,室内的光线会发生变化,既而会影响褪黑素水平,所以像4点-11点这样的睡眠,在早晨的那段时间其实是比较难达到23点-6点这样子的睡眠质量的。&/p&&p&拉窗帘可以解决吗?可以。不过早上光线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晚上太阳会按时下落,那么4点-11点的睡眠的人,白天的活动量就会不足,接收的阳光量也会不足,依然会影响睡眠质量。&/p&&br&&p&我并没有反对类似“日出而作,日落而栖”这样的“古老的规律”,相反,我给这个规律给出了更合理的解释和原委。&/p&&br&&p&&b&Q2:你BF最终早睡了吗?/接受你说的这些了吗?&/b&&/p&A2:严格的来说,早了一点点。&br&他早了一些,我晚了一些,这样我们的节律更加契合。事实上,我本来也是蛮喜欢熬夜的,是出于“晚睡对身体不好”(那时候还没这么研究)这样的心理恐惧,再加上有一段时间早起做事,才调整成了晨型。&br&&br&在写了这篇文章后,H说,那看来晚点睡没太大关系,睡够就好了么。然后他计算了他合理的上班时间,倒推了7个小时,发现至少应该早半小时开始睡觉。&br&&br&后来他说,你写的这么认真这么辛苦,应该分享给更多的人来看,发知乎吧。于是我大概贴到了四个问题下面。所以如果列位看到别的问题下面有一样的答案,可能也是我发的。&br&&br&&b&Q3:晚睡就是不好,我一熬夜就长痘/头疼/精神不好。&/b&&br&A3:我们所探讨的,是人的一个长期的、自然的习惯问题。偶尔熬夜并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br&&br&既然用到了“一熬夜…就…”这种语境,那明显你不是一个习惯性晚睡的人。那么偶尔的熬夜是打破了你正常的生理规律的,这种情况下,发生什么异常也不是很奇怪啊。&br&&br&&b&Q4:我有试着早睡/晚睡,根本坚持不下来啊!&/b&&br&A4:调节睡眠规律是一件长期,急不得的事情。如果你有心调整,是不可能一下子一步到位的。你可以尝试早/晚10分钟或者20分钟,习惯了,没问题了,没什么不舒服了之后,再早/晚10分钟或者20分钟,这样慢慢来,直到调整到你满意的时间为止。&br&一下子早/晚一小时半小时的,那是自虐,身体会抗议的,也没意义。&br&&br&&b&Q5:答主你说了半天,最后结论还是说,睡觉要合乎太阳升起和工作的规律,这个不正好印证了黄帝内经和子午流注里面的话么?&/b&&br&A5:中医所提供的结论很多的时候“正好”和事实与科学解释吻合,这并不奇怪。我病了也偶尔会吃中药,也管用,这并不影响。&br&&br&我们诟病中医只是因为这个体系所提供的&b&理论依据和研究成果非常不足&/b&。&br&&br&比如一个人换了蓝色的手机壳,第二天他去参加面试,应聘成功了。那我们就可以说“换蓝色手机壳能够提高面试成功率”吗?太扯了。&br&可惜中医的很多结论就跟这个很像…感觉上就是蒙的,有一部分蒙对了,可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蒙错了啊!&br&-------------------------------------------------&br&END,感谢大家的支持、点赞、分享、评论和收藏。
10.15修改,主要做了三件事:发现贴丢了两张图,分别是睡眠周期和生理节律的图,补上。优化了一下阅读体验。其实最好的阅读体验应该是我原来写这篇时候的十五言,如果对阅读体验很介意,直接去那边看。点击传送:在末尾回答了几个大家…
许多答案说的是睡眠不足的危害,而非晚睡的危害。你们跑题了。&br&&br&我个人认为,在光照、温度等条件理想的情况下,稳定地晚睡晚起并没有危害。
许多答案说的是睡眠不足的危害,而非晚睡的危害。你们跑题了。我个人认为,在光照、温度等条件理想的情况下,稳定地晚睡晚起并没有危害。
同样长期晚睡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我们这个年纪,晚睡给身体带来危害之前就会给心理带来严重的负担。长期熬夜再晚起再浑浑噩噩过白天的没有一个快乐的
同样长期晚睡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我们这个年纪,晚睡给身体带来危害之前就会给心理带来严重的负担。长期熬夜再晚起再浑浑噩噩过白天的没有一个快乐的
以前有过,现在没有&br&&br&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思考:&br&碎片阅读或信息过载,很大问题都在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br&如果你的目标不明确,花些时间好好思考一下你的目标是什么。 &br&&br&1、只关注特定几个方面&br&有自己的长期目标,每隔几年增加一个新的短期关注方向&br&2、减少选择&br&&a href=&///?target=http%3A//www./html/1386-reduce-the-choice-to-let-you-save-time.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1386-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duce-the-choice-to-let-you-save-tim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3、不看或少看新闻&br&&a href=&///?target=http%3A//www./html/1856-shi-jian-guan-li-zhi-xin-wen-yue-du.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1856-s&/span&&span class=&invisible&&hi-jian-guan-li-zhi-xin-wen-yue-du.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4、少上网,多阅读,&br&控制上网时间,坚持每天阅读。&br&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培养看完书做笔记写书评的习惯。 &br&培养自己的快速阅读能力,一般的畅销书可以在2-3个小时左右看完一本。&br&特别是针对一个方向进行主题阅读,每年进行3次以上。&br&到目前为我觉得收获最大、质量最高的来源还是读书,然后多做笔记 &br&&br&5、定期评估信息获取渠道,不断反思你所接受的信息源质量如何,是否应该放弃&br&&br&定期反思一下,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所带所的回报,然后取消最低的,加强在最高的投入,同时不断尝试新的获取方式。 &br&&br&尽可能精确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定期总结,取消或减少收益比较低的部分。比如在网络少用QQ聊天、泡论坛、精减RSS定阅,减少微博类时间。目前在知乎、豆瓣、TED视频上收益高一点,坚持控制时间。&br&象阅读、行业培训和跟专家成为朋友,多聊天,这几种方式收益最高。&br&&br&6、利用六步骤来处理信息。&br&&a href=&///?target=http%3A//www./html/1486-six-steps-to-turn-the-data-is-transformed-into-knowledge.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1486-s&/span&&span class=&invisible&&ix-steps-to-turn-the-data-is-transformed-into-knowledg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7、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然后定期整理,这才是自己的知识&br&&br&&br&8、应该想办法想办法建立或加入一个与你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圈子,然后不断提升这个圈子的质量。当你有一个质量很高的圈子,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知乎、豆瓣、微博、Blog上的专家和行业人士。&br&通过这个圈子来过滤大量的无关信息,反过来精华或比较重要的信息经常会从多个渠道中反复出现。&br&&br&9、刻意提高分析、搜索、阅读能力,擅长大量信息中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把核心要点提练出来。&br&&br&(1)提高分享能力&br&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多做&br&&br&复杂的一点的说法就是利用知识管理,形成价值观,然后在不断验证和改进去熟悉规则&br&&br&1)、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背景知识&br&不管你想分析什么东西,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背景知识,&br&&br&2)、清楚这个行业的规则&br&做完基础工作之后,就可以构架这个行业的知识框架,进一步了解这个行业的特点,来源,历史和现状和既定的行业规则。&br&&br&了解几种主流的观点,有机会多跟业内人士聊天,知道一些行业内幕而不是走马观花,对这个行业或某方面有充分的了解,明白规则所在,不管是官方说法还是潜规则,当你清楚了这个规则所在,才能进一步深入下去。&br&&br&不管你读了多少书,收集了多少资料,记住所有的事件都是对规则的某方面展示,牛人牛在哪,牛在熟悉规则,可以顺势而行。更牛的人,可以引导和改变规则。&br&&br&我知道这段话就是在放屁,能清晰规则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和时间,总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br&&br&行业规则是在不断打破和变化的,但这个规则不管如何变化都会有迹可寻的,&br&&br&3)、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br&在深入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之后,有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轻易相信任何一种观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br&&br&然后用自己的观点对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断对比出差异性,不断验证和改进,然后进一步了解行业规则。&br&&br&&br&&br&10、多分享一些高质量的知识,并利用这些分享形成影响力和结识更多的人脉和专家。&br&&br&多分享笔记,比如我建一个分享思维导图笔记的Blog,已经分享了150本左右的笔记。在另一个Blog上60、70本跟学习相关的笔记。 &br&通过在Blog、豆瓣、知乎和微博上分享,认识了N多的牛人和专家。&br&&br&11、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br&在深入对某方面认知之后,有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轻易相信任何一种观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br&&br&12、放松心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br&总有一些事情是你不知道的,没有必要总是给自己太大压力。通过我上面总结的心得,基本上不会存在信息焦虑了,就是有少数信息你不知道也无所谓,这些技巧基本能保证花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信息。&br&&br&&b&当你有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吸收和分辩资讯,有自己的专家人脉和不断改进的信息获得渠道,这就已经足够了。&/b&&br&&br&&br&&br&我Blog上收集了和分享一些对应办法可以去看看。&br&1、从信息超载中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br&&a href=&///?target=http%3A//www./html/1203-from-information-overload-back-in-control-of-their-time.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1203-f&/span&&span class=&invisible&&rom-information-overload-back-in-control-of-their-tim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2、我如何应对信息过载&br&&a href=&///?target=http%3A///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3、应对信息过载–如何应对收集之后越来越多的资料&br&&a href=&///?target=http%3A///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个问题好象回答了很多遍,修正一些内容,这个是比较新的版本。&br&Blog上也有不少类似的文章,可以去看看
以前有过,现在没有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碎片阅读或信息过载,很大问题都在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如果你的目标不明确,花些时间好好思考一下你的目标是什么。 1、只关注特定几个方面有自己的长期目标,每隔几年增加一个新的短期关注方向2、减…
有。收集信息,有利有弊。仿佛收集齐所有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决策、判断。但是,收集的过程可能浪费了机会和时间。还是得适度吧~ 提高自身觉察力,适可而止,当机立断。不多不少,不迟不早。 &br&广泛的学习,最终很可能还是用得上的~ 只要不浪费太多时间,知行合一,把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中更有成就感~
有。收集信息,有利有弊。仿佛收集齐所有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决策、判断。但是,收集的过程可能浪费了机会和时间。还是得适度吧~ 提高自身觉察力,适可而止,当机立断。不多不少,不迟不早。 广泛的学习,最终很可能还是用得上的~ 只要不浪费太多时间,…
「Fight or flight」&br&&br&信息焦虑那必须有过,感觉现在好多了。&br&&br&如果不是订阅量过大,选择固定时间段踏踏实实把他们看完了。&br&&br&选择固定时间,一来是可以省了脑袋里没完没了蹦出来的「刷新」的念头,一来也比较方便集中思考。&br&就一般人而言,时刻关注新信息没太大必要性。&br&&br&个人比较倾向于这两个时间段:睡前和起床前赖床那会儿。&br&具体原因:这两个时间段都比较不容易受打扰,处理信息的效率也比较高。&br&&br&订阅量太大,大到带给你更多的是压力而非获取信息的愉悦,精简他。&br&觉得精简后还是太多,那只能说明精简得还不够(个人经验,仅参考)。有些信息,你真的需要他吗?&br&真正有用的信息是不会因为你的一时错过而与你失之交臂的,所以该放弃的订阅就果断放弃。&br&&br&越是身处信息泛滥的时代,专注就更为重要。&br&&br&而信息量过大,焦虑感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只有一个:flight。&br&有时索性什么都不看,反而会更看得明白。&br&&br&最后,现在几乎不用时间管理工具,当天能做完的当天就做了。做不完怕忘的顶多手机里添个备注。&br&强烈认为很多时间管理工具也是大坑焦虑源啊。&br&&br&祝好。
「Fight or flight」信息焦虑那必须有过,感觉现在好多了。如果不是订阅量过大,选择固定时间段踏踏实实把他们看完了。选择固定时间,一来是可以省了脑袋里没完没了蹦出来的「刷新」的念头,一来也比较方便集中思考。就一般人而言,时刻关注新信息没太大必…
来自子话题:
你以为是毫无征兆,其实她已挣扎的精疲力尽。
你以为是毫无征兆,其实她已挣扎的精疲力尽。
我想,赞同我的恐怕或多或少都会从我写的这段话里找到共鸣,但是我深知自己的痛苦,真的很希望像我这样的人越少越好,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这个世界温柔的对待。&br&…………………………………………………………………………&br&我有时候就会躺在床上,突然之间想到某件事,就会立刻被绝望侵袭,恨不得马上从阳台上跳下去。可是我现在依旧活着,每天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恋爱,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想死,如果我那一刻就这么做了,就这么从阳台跳下去了,哪在别人眼里,或许我也会是莫名其妙的突然自杀了,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心中积压了多久,多么的痛苦。&br&………………………………………………………………………………………………………………………………………………………………………………&br&如今我快要撑不下去了,在窗边站了一会,犹豫着要不要跳下去,窗外很冷很冷,这冷让我感觉自己还活着,我心底呐喊着救命,请救救我,祈求着有人能告诉我该怎么办,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再向谁呼救,看来唯有死而已,然而我又十分的佩服自己,在家人面前,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的若无其事,表现的很好很开朗的样子。真的很厉害不是么→_→
我想,赞同我的恐怕或多或少都会从我写的这段话里找到共鸣,但是我深知自己的痛苦,真的很希望像我这样的人越少越好,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这个世界温柔的对待。…………………………………………………………………………我有时候就会躺在床上,突然之间想到…
去死,也可以很愉快。(悲天悯人的广大圣母请绕行)&br&&br&有些抑郁者自杀前心理上压根就没有纠结挣扎,情绪上稳定冷静,唯一的征兆就是准备工具和安排后事,不想让别人察觉实在太容易做到了。&br&&br&许多人觉得自杀的人都很可怜,总觉得应该努力挽救他们。但其中有些人压根就不需要别人可怜,你的关心可能只会给他们更多压力而进一步降低其生存的意愿。他们选择自杀本来就是在自我“挽救”。即将从生不如死的状态中解脱,想想都觉得开心。你少管闲事,他们可能会更感激你。&br&&br&就像一个没有性需求的人,如果没有别人灌输那种自欺欺人的主流价值观,本来就不会自动认为对性没兴趣是一种毛病。大家在性意识开始萌发的年纪之前不都如此么。同样,如果因生理原因(例如内分泌等),生存及其必要活动的乐趣对当事人的奖励很低,完全不足以补偿为了生存所必须忍受的种种不快,同时当事人又并没有因被灌输了“自杀不对”的价值观而导致认知失调,那么自杀完全可以是非常冷静理性的选择。由于根本就没有任何想不开的,除非能在生理上改变相关欲望的强度,否则任何开导都无效。&br&&br&为什么不去求助或治疗?很简单啊,人家可能根本不觉得有这个必要,不就是死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如果当事人不小心被强行治疗了,变得生存欲望更强了,不想死了,那就继续活下去。一切顺其自然。&br&&br&我就是这样。如果有一天我决定自杀,就不会让身边的人有所察觉,除非我死的时候脑洞大开还想利用自己的自杀事件达成某些目标。几年前我已经考虑好了几种比较舒适容易实施成本低廉的优秀死法(抱歉我并没有自我虐杀的特殊爱好),以备今后的不时之需,一旦需要可以迅速实施。&br&&br&虽然我目前也有许多欲望严重低落,但目前活着仍然可以给我带来足以克服谋生必须忍受的种种不快的奖励,包括对家人的不舍。但我没法保证今后永远不会试图结束生命,至少在因重病给家人造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是肯定会设法自我了断的。就算没有发生这种事,我也可能因生存相关欲望进一步低落而自杀,不想等到连自杀的行动愿望都彻底丧失的时候躺着等死连累家人。&br&&br&当然,也保不齐我有一天生理性的抑郁状态逐渐消失了,或者因为某种契机我觉得有必要去实施治疗改变状态,谁知道呢。&br&&br&去死,也可以很愉快。&br&去死,也可以很愉快。&br&去死,也可以很愉快。&br&&br&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去死,也可以很愉快。(悲天悯人的广大圣母请绕行)有些抑郁者自杀前心理上压根就没有纠结挣扎,情绪上稳定冷静,唯一的征兆就是准备工具和安排后事,不想让别人察觉实在太容易做到了。许多人觉得自杀的人都很可怜,总觉得应该努力挽救他们。但其中有些人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个字搞笑的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