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不明了不想要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知乎

知乎到底是什么?_奇闻解密-汇集天下奇闻,解密未解之谜!
知乎到底是什么?
本文摘要:一直以来,把知乎类比于quora导致唱衰的文章从知乎创立开始从未断绝,大家的质疑无非都是,如果知乎由小众转大众,问答机制将面临考验。因为清楚知乎到底在干什么,所以从来也没有在意过这些疑问,趁这个机会谈下我个人的理解,虽然可能会有偏差。 知乎的初期,也许的...
一直以来,把知乎类比于quora导致唱衰的文章从知乎创立开始从未断绝,大家的质疑无非都是,如果知乎由小众转大众,问答机制将面临考验。因为清楚知乎到底在干什么,所以从来也没有在意过这些疑问,趁这个机会谈下我个人的理解,虽然可能会有偏差。
知乎的初期,也许的确是针对问答的运营,但很快知乎的重点就转向了社区用户的运营。社区中沉淀出的人群和相互的联系,而不是社区中留下的文字,才是知乎真正的竞争力。也就是说,知乎很快就转向了高质量社区这条路。在知乎上,大家沟通的基础,首先是知识经验,然后是相同的品味,最后是欣赏。2012年,知乎的改编是从完全的编辑主导或用户主导转化为加大有可信度用户的推荐力度。而2014年,知乎做的进一步调整,是将内容更加建立成由用户自己自发推荐形成。比如说,知乎日报越来越多的内容由用户来贡献,同时分拆出更多的主题。专栏、圆桌、盐沙龙,也都在2014年得到了正面的验证。
知乎在运营的把握上取得了巧妙的平衡,虽然用户在不断制造类似微博的大V气氛,但知乎一直所做的引导是展现并引导作者所擅长的领域,而用户之间的社交也通过这种展现来得到促进并形成新的话题引导。以我为例,一年前我的信息还被标记为游戏领域,一年后,因为回答的问题转向了创业,被标记的身份也转向了创业相关,使得在知乎上获得的问题或用户关注也全面转向了新的群体。这种引导使得大家所顾虑的抖机灵泛滥、情感问题泛滥等不会真正影响到社区的根本。因为只有集中某个领域的回答才会对深度社交和交流产生价值,否则永远沉在社区的底部。所以大家能看到,有一些上万赞的答主,关注者只有几十;而有的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并且回答也比较专业,尽管赞数可能只有一百,但答主的关注数依然上万。所以说,有合理的机制在,聚类社交并不会收到内容散漫的冲击。这方面,不得不佩服知乎团队对于社交的深度理解。
Quora的设计理念是将人和信息内容产生连接,但知乎是通过关注体系和不同的产品来分发信息内容,与搜索引擎不同的是,后者是固定信息的检索和引导,但知乎只需要根据不同的信息形式、信息质量和信息密度来创造对应的产品形态,最终可以容纳所有以内容交互(不是通讯)为目的的社区,不管是果壳、豆瓣还是贴吧。所以说,知乎在社区上的潜力和野心都不是以新闻和讨论组为基本形态的果壳网所能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果壳不得不选择在网站之外扩展新的业务,而这些业务都不是以泛社区泛内容为目的,而多数是去尝试专业性产品、社区、工具、服务等等。不管是果壳还是豆瓣,都转向垂直交易场景中去的原因,就在于这类带有强烈价值观的社区只能维系好对应的这部分用户,当扩大用户群或者扩大用户群的关注点时,事情通常都做不好。
与常见产品对应的――专业领域,知乎圆桌是可以向这个方向引导的;传统媒体形式,日报已经承载;SNS化的自媒体,专栏正在尝试;只要用户还在,良性的引导机制还在不断完善,只需要做出对应的产品,就可以使覆盖面越来越广。 社交平台聚人要基于人的共通欲望,而人的欲望是多样的,匿名吐槽、军事、体育、约炮等等,任何一个切入点都可以支撑起单独的社交平台。社交永远是一级入口,搜索不一定,比如移动平台就颠覆掉了搜索的位置,这是因为社交基于的是情感,而随着技术提升,互联网必然越来越趋向于情感。
互联网自出现以来,其模式长久都基于信息获取、交流效率的提升。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以个性化服务为基础, 利用每个人的差异来提供具有不同针对性的信息。比如搜索引擎技术,使人们可以在 越来越多信息前找到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罗列;点播为每个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订阅内容等。社交化工具和媒体则使得互联网使用者转换为信息的提供者,出现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人的地位;人不再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寻找信息然后获取或者作为信息的主动提供者。也正因为此,亚马逊2014年投入到内容领域的支出为20亿美元,而国内的互联网大公司也在逐步向原创延伸,相继成立影视制作公司,着手形成完整的生态布局。再到近年来电商、O2O、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其实是现实社会被互联网改造的过程,由于在初期,依然解决的是效率问题,也许到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之后,同样也会进化到情感阶段。总之,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倾向于精神的满足,无论是知识的欲望、娱乐的欲望、情感的欲望等等,从而凸显“人”的价值。
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尝试理解它的用户――起初,要求用户有意识的输入,由用户自己选择自己的所需;到后期的推荐、点评、大数据分析,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精度进一步提升。但能理解人的,永远还是人自己,所以让彼此理解并有需求的人聚合在一起,才是未来的方向。一代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二代互联网解决了交流,而信息和交流的结合,注定是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所以,从以上角度来看,知乎绝对不是一个问答平台。有人把豆瓣、果壳和知乎对应成情感、知识和观点,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看法。知乎不仅仅是观点,更不仅仅是知识(这个很容易做到),真正的核心是基于主题产生内容沉淀并自然过渡到社交互动,可以说,世界上不管有多少主题,不管是某类知识、某类情感还是某类兴趣爱好,都可以最终成为知乎的内容,而承载不了的,也可以通过新的产品形态来承接,因为人群社交的稳定性来源于前述的从知识经验到品味再到欣赏,因而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迁移。
社区作为互联网的顶级入口,当然是非常值钱的事情。但社区比较糟糕的一点是,要么成为最基础性的工具,要么上升到体现人生价值的程度,终究会受到审美疲劳的腐蚀。当新生代认为某个社区已经老去,那它就真的会成为恐龙级产品,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所以,真正有价值的是人群本身,而不是产品本身,当人群的喜好发生变化的时候,只要有能够转化出这部分用户到新的产品中,那么社区的生命力将非常长久。而这,可能就是知乎想达到的愿景。
不管我的观点是不是符合知乎团队的设想,都希望知乎发展得越来越好。
-------------------------------
注:本文作者为创新工场孙志超,首发于百度百家。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微信号qiongguihao。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
希望通过对自己的深入了解,可以在心理素质和言行举止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改善。
按投票排序
一篇刚发的专栏文章,刚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对大家有帮助。提升自我认知的最有效方法[Steve说生活06期]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因为人很复杂,也时刻在变化。我尽我所能谈一些和自我认知相关的问题,并在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提升的方法。不过不论用什么方式提升自我认知,都没法速成,也需要很多投入。我将会介绍的方法可能会成为你人生中一项浩大的工程。自我认知为什么难?自我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我们总觉得我们了解自己多过别人,因为自己是不会和自己说谎的。可是自我认知并不完全关乎诚实。我们的自我认知会受限于我们的视角。比如此刻你应该注意不到自己的脚掌是什么感觉,可是当读完了这句话之后你肯定能清楚地感觉到脚掌的存在。人的意识像手电筒一样,照到哪里我们才注意到哪里。而人的内心又是很复杂的,像一个漆黑的房间,我们永远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自我认知度高的人,并不会比其他人“照亮”得更多,但却更熟悉自己。就好象在自己的房间里,有时候就算伸手不见五指,你也能大致了解身边的物品。而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里时你就做不到这点。有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混乱的,支离破碎的,就好象我们对刚认识的朋友一样,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来判断。比如现在许多朋友喜欢读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方面内容,因为这些学说帮我们在成长经历和当前状态之间建立连接,让我们知道现在的想法和行为,可能跟以前的某些事情有关。一个人的一生必然是有很多内在的逻辑和规律的,了解这些规律能解开我们的很多困惑,从而带来安全感和方向感。例如在情感咨询里最常见的场景:一个感情里极端缺乏安全感的人,通过咨询发现触发自己焦虑的信号,其实从儿时与父母相处时就存在,于是不再一味指责和控制伴侣。了解自己多一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与挑战,也能做出更周全的反应。自我认知度的高低也会受到我们的欲望和目标影响。有时候我们并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出于某些原因拒绝关注自己,了解自己。一个害怕婚姻破裂的家庭主妇为了维持家庭而牺牲个人心灵成长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总把聚光灯对着别人,所以对自己一无所知。自我认知能带来什么?我们和别人相处,如果了解对方,那么就更容易信任和理解对方,更愿意合作与支持。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和自己相处,你别看我们的灵魂每天都占据在自己的身体里,我和自己的关系,其实也是一个人际关系,是英文里I和me的关系,而且我认为是所有人际关系里面最重要的。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自信,自信是什么?就是信任、相信自己,因为你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为。不自信的人,往往不了解自己,尤其是在那些他们惧怕的情况里。由此你也会更容易有自控,因为我们只能控制了解的事物,我们的情绪,需求,想法都是如此。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你会更清楚地知道出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自己做了些什么,哪些行为对事情的结果有影响。有些人脾气不好,自我认知又差,意识不到自己接人待物的方式很有问题,所以老是和别人闹矛盾然后被嫌弃,还反过来怪别人都太作。这样的状况多反复几次,会很难在任何关系里有安全感,因为你会觉得这世界似乎都是讨厌你的。自我认知度高,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更加有方向感。缺乏自我认知,就好象自驾游没有目的地,只是看那条路不堵车就往哪走,到了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了解自己的需求,目标,追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发自内心需要什么,都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自我认知度高,还带来更好的自我照顾(self-care),或者说自爱。还是拿人际关系打比方,我们往往喜欢指责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给他们贴标签。但是对于我们非常熟悉的人,比如父母,心里面总会多一份宽容,“TA就是这样的人”。对于我们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也会很容易产生自责和负罪感,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优劣好坏,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就不会时刻感到挫败了。自我认知提升的最佳方法这应该是大家最关注的干货部分。首先想说明两点,第一,自我认知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怎样去衡量高低,怎样才算足够好了,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就好象你的人生怎样才算成功一样,都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第二,这个方法,会花费你非常多的时间,过程也不会那么轻松,我建议你不要急于求成,带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去做。人生中难得有一些过程比结果重要的事情,这是其中之一。所以方法是什么呢?写一篇个人成长史。这个方法是我大学阶段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期末作业,当时写两千字都感到困难的我,花了1个多月,访谈了好几位亲人朋友,最终删删减减勉强维持在了两万字以下。我极少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而感到自己的人生就此不同,这是最难忘的一件。具体来说,你需要:1.划分人生阶段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8个阶段,这数字没有特定含义,只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每一个阶段用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者时间点来界定。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开始,最后一个阶段一直持续到当下。2.罗列重要事件每个阶段里找出10件对你影响重大的事件,这个数字也仅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而已。这些事件应该对你的情感,性格,生活轨迹,人际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我建议你关注这样一些事件:生活轨迹变化的转折点,重大的失败或意外,重要的决定,情感上冲击很大的事件,记忆深刻的事件另外这些事件多半与他人有关系,我建议你重点关注与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罗列这80个事件本身可能就是个挑战,有的需要努力回忆,有的需要去询问他人。你可以先定义好一个阶段,去搜罗事件,分析,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3.分析事件每一个事件下面,你都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认知和想法上的变化?2.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上的冲击或者影响?3. 这个事件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事件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内容上没有太多要求,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自己的个人史。唯一需要你坚持的是8个阶段,总共80件事情,每件事情3个问题回答,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足够细化。你愿意每个问题随便回答下,或者详细地写都可以。要花多少时间,要写多少,都是你的决定。你的收获这份“作业”你可能会写很长,长到超过你的预期。写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哭,会笑,会感慨。你可能需要他人帮助你回忆。我介绍身边的一些人尝试过这方法,包括我的长辈。我没有看他们写的东西,你也最好别给别人看,因为只有你自己看得到的时候,你才能最诚实。但是大家给我的反馈一致:做这样一件事情对自己太多益处。最终能达到什么效果,因人而异。我只能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首先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对我就已经非常受益,一边写一边思考,看清了很多以往忽略的或者误解的问题。第二,写完之后,整个人有一种“觉醒”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以及带来的思考,会持续影响自己很长时间。第三,可能会有些问题写了之后让自己心理不舒服,但是短时间的不舒服换来的是长期的内心的平静。第四,你对自己的理解会变得非常宽广,你甚至会看到自己所处的历史和社会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而不再只是把什么事情都归结于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我之前在另一篇文章《认识自我的终极目的》里也分享过更多的感触,大家感兴趣可以在我的微信公众号(ID:goodcatch)里面回复LH04查看。以上就是对于自我认知,我能给出的比较全面的探讨,虽然我也依然在探索过程中。我提供的是一个很好的起始方式,相信能给你带来很多启示、顿悟和智慧。祝你探索愉快!
推荐几个心理学测试网站(这些比朋友圈里转来转去的性格测试科学多了)1 十六型人格测试这个摆在第一位,大力推荐!比朋友圈上输出生年月日算生命数字什么的准多了!我们一门叫做Marketing Yourself的课老师要求我们课上做这个测试,然后把人格类型写到作业纸上交上去,我看结果的时候简直是当头棒喝,膝盖上顿时插满了箭镞子。看了下周围几个同学的结果,基本都和我对他们的印象很符合。而且全班四十多个人,每个类型都至少有一两个,没有出现分布太不平均的情况。根据Extraverted (E) vs. Introverted (I),
外向型 内向型Sensing (S) vs. Intuition (N), 观察型 直觉型Thinking (T) vs. Feeling (F) 思维型 感觉型Judging (J) vs. Perceiving (P) 判断型 探索型分出16种人格,每种人格都有对应的很长很长的一段解说。有中文也有英文,可以先做中文测试,知道自己的人格类型之后再看一遍英文,因为英文版本内容更多,还可以看到推荐的职业类型。顺便附上一张老师给我们的职业兴趣表,不清楚自己对哪类职业有兴趣的可以看看。2 性格优势问卷进入网站之后在Get Started里面选择VIA Survey of Character Strengths就行了。这里网站似乎提供了很多测试,缺点就是需要注册。如果我扒到比较有价值的测试还会在这里更新的。3 BIG FIVE 大五类人格测试我做的时候说是什么开放日,可以免费查看报告,但是开放日到底是什么时候我就不清楚了。这个测试题3分钟就做完了,得出的结果可以衡量你的严谨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神经质人格特质。不过这五个特质实际上不用做题也可以自评。4 社会资本测试Social Capital,社会资本,意思就是将你所拥有的人际关系(包括泛泛之交和深交,线上的和线下的)以某种方式加和,借此判断你在人际关系上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你发现“我的交际面是不是太狭窄了?”“我是不是知心朋友太少了?”的一个测试。习惯于和人深交,但是交际面不够广泛(自我感觉)的我在这个测试里的结果是两边都正常……所以这个测试并不会因为你“不够外向”而判定你的社会资本就很低。5 了解你是不是晨型人(了解你自己的生命节律))这个测试的结果能够告诉你,上午你的身体在什么时候才真正“醒来”,你最合适的睡眠时间是几点等等。测试的问题不多,结果也不长,想要了解自己的生命节律的可以做做看。6 MBTI职业性格测试这个答主还没有做,做完会再更的。这些测试究竟对了解自己有多大帮助,其实就见仁见智了。有些人不做测试也能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很正确的认识,有些人面试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要怎么夸自己……当然这些测试也可能不准,但是如果能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收获吧。接下来扔一点自己做的测试的结果页面,一是晒(走开)二是便于大家了解一下这个测试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值不值做。流量党可以不要往下拉了。十六型人格晨型人和夜型人大五的分析报告太长,这里不放了,最重要的是这个五边形大五的分析报告太长,这里不放了,最重要的是这个五边形
翻译自《20 Questions to Know Yourself better and Unlock Immense potential within》.Who Are You?1.让你与众不同的一件事情或一个事物是什么?2.你觉得人们如何看待你?3.如果金钱不是约束条件,你会选择做什么工作?4.你这一生靠什么支撑下去?5.让你感激的是什么?6.如果你明天将会死去,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7.有没有一部你看了一遍又一遍的电影或者书籍?8.如果以你的经历来拍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将会是怎样的?Who are your friends and foes?9.如果你和你认识的人坐在一条将要沉没的船上,你会救哪十个人?10.如果你将要死去,谁将会是最想念你的人?11.你死后,人们会怎样评价你?12.如果可以让一个人消失,你会选择谁?13.如果在明天的报纸上写着‘xx(你的名字)被枪杀’,你认为谁会是杀你的凶手?Who will you become?14.你和去年的这个时候比起来你进步了吗?15.你上一次帮助人的时候做了什么?16.你每天花几个小时在无谓的娱乐活动上?比如说看电视刷微博17.如果你一无所有了,你会怎么办?18.谁在你的人生中有决定性的作用?你自己,你的家人,还是周遭的人?19.要是你老了,你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是什么?20.你有被采访过或者是进行演讲过吗?Bonus questions你是因为什么读这篇文章的?相信你回答了这二十个问题之后会对自己了解更深一步。资料源自:
"自我"之所以较难认知,一则我们自己被缠住(根本看不到),二则用的方法大半都是反其道而行的方法,也就是没真正解决问题,却在制造更多问题(更多的缠)。若真能了解以上所说的难点,很可能就不难自我认知,进而提升自我认知。若真能对自己深入了解,就渐渐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及言行举止,重点在如何在被缠住的状况下,体认自己被缠的状况。能平静下来,让自已有机会渐渐观察到"被缠的状况",才有机会:1. 不继续更缠。2. 进而渐让缠松脱。先了解一点,能了解到缠的时候,自己就可知道,所有的缠都是我们自找的,大半都是想要解决问题(解缠)时,其实是在让自己更綑绑(更缠),或许可说是以妄治妄。所以,若能了解:1. 不继续更缠,就是在耕耘:2. 进而渐让缠松脱,因为真正的缠是我们想要复杂的错误解决而产生的习气,但若一直不继续缠,习惯于不缠之后,原来习惯的缠也因很少再用,不熟悉,而自然渐松脱了。若真正能了解此点,而只是每天单纯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将问题复杂化(不回到自己的缠习性),自己的心理素质及言行举止,就会自然的渐渐提升。要记住一点,提升是结果,别想要去提升,去"想要"提升时,很可能就在以妄治妄(更缠)。这施行的重点,是去练习中性的觉知观察自己身心(五蕴)的展现,由于中性,没有继续缠,所以只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以往面对问题时,往往会有自己的偏见、成见从脑中释出。现在由于中性,所以,没被这些脑中释出的偏见、成见牵着走,而让自己亲身体验体会自己的认知及提升。是因中性,没被偏见、成见牵着走,而提升。不是想要去提升而提升了。能做到的人最清楚,所以,我们鼓励还无法做到的人慢慢老实的练习"中性的觉知观察自己身心",进度很慢,能持久,一直继续练习的人,经过几年,就能很熟练。在还未熟练的中途,其实自己还是会能体会到,利益自己的提升虽还未成熟,但在进步中,因为自己一直在觉知观察自己的身心,所以,自己身心的改变,是最容易察觉到的。说了那么多,若真想要训练让自己练习中性的觉知观察自己身心,在生活上能够自在无烦恼,这篇所给的两篇往下所有相关的连结若都能看完,就可了解更详细的细节(看到最后有提到次第,就是真正练习的方法):感恩!祝福!
不是专业人士,只是正巧也处于探索自我认知的阶段,分享心得。这几个月才发现正确的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成长多么重要。因为要写Essay让被申请学校了解我是什么人,所以必须先有透彻的自我了解。回看经历了三个阶段,写文和组员互评,心理学书籍和人物传记启发,与总结。也许可以对题主有参考价值。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最重大的发现就是每人对于了解自我一定是有一套自己的独特方式的,别人的只能参考和受启发而已,当然,如果这个别人和自己在人格类型、行为模式或价值观等方面比较相近,参考价值会更大一些。而题主既然在知乎上提问了,我也采用了这种方式作答,没准我们有一些共同点。第一阶段很幸运地正好有一个小组的组员一起思考和互相帮助,大家以"我是什么人",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主题一起写文互评,一开始最重要的是确保通过文字向别人表达清楚我是什么人。开始的时候当然写出来的都比较浅层,但因为组员一看就明白没有写出真心,或者对内容有很多疑问与误解,所以逼着自己再写,剥出真正直触内心的深层。会暴露出很多原先希望遮遮掩掩的东西。例如,一路名校念上来的人可能开始的时候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自我驱动力强,或写一些写诸如从小立志做XXX的东西。但写到后来会发现这些都不够真,都是bullshit。可能这个人就是随波逐流,喜欢听从周围主流观点的安排而已。结果站得高可能只是因为遇到的困难少。到后来往往会觉得“哇,我原来也没什么了不起”。但一定要写到这个份上。这是我的第一阶段。到这一步后说实话比较痛苦,因为和自己产生了矛盾,无法接纳自己。我似乎就是一个平庸的人类,我也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从世俗的标准看,毫无卓越。但是内心深处又有一些东西隐隐让我知道我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灵魂是不一样的。这个听着比较玄,下文试图解释。(不过这里要澄清的是,我在这篇文中举的例都是带有主观角度的,我的人格类型决定了我会从这些角度看问题,我的组员很可能对这次探索的解读和我是大相径庭的,例如有的人也许最后是写到自信感爆棚的。)这个阶段其实是在消耗过去的积累,只是把原有的自我认知写出来了而已,同时因为组员的意见所以意识到别人眼中这些特质的意义和和同辈横向比较自己可能有什么异同而已。这之后要提升每个人可以采取的办法都是不同的。我喜欢理论指导实际,看到上文的行文风格可能也可以看出我是比较倾向于抽象思维的,所以我的惯用办法就是求助于书本和理论,由此得到思维上的刺激,打开新思路。我求助的是MBTI和九型人格,都不是学术的心理学,但里面的不少观点都给小白我带来了启发,而且说实话,基于我对自己的了解,一下就跳到过于深奥或者学术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我不见得能吸收多少,所以还是一步一步来吧,先看点比较入门级的东西。这两种心理分析都是人格分析,虽然不太被主流心理学所认可但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概念。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它们的分类。先讲一下MBTI,做MBTI测试后会得到一个四个字母的人格类型,例如ESFJ或INTP之类,每个字母都有两种可能,分别是E与I,S与N,F与T,和J与P,总共有十六种人格类型。根据测试结果解析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许多人对MBTI的争议在于这个结果是否靠谱,这样简单粗暴地划分是否可以等问题。这些当然都会影响这个测试的可靠性,但是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它的分类对我的启发,了解到原来我重视这些,不重视那些,世界上原来还有人是这样想的,我原以为人人在这方面和我都一样作想,但实际居然不一样等。例如在MBTI的四组特征中,有一组是F与T,代表情感与思考。MBTI的创始人在《天资差异》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摘录部分如下:“思考和情感是做出决定的两种对立方式。两者都是合理的,并且在内在上是连贯的,但各有其工作标准。约兰德·雅各比(1968)认为,思考是从‘真与假’的角度进行判断的,情感则是从‘令人愉快与令人不愉快’的角度进行判断的。这一归类太像思想家的定义。‘令人愉快’这一术语不足以描述情感判断的丰富内涵。”“思考性: 重视逻辑而非情感;通常是非个人的,对事物而非人际关系更感兴趣;如果必须在真实与圆通之间选择,将会选择真实。习惯上喜欢质疑他人的结论,认为别人可能是错的;天生是冷漠的和公式公办的,他们缺乏友情和社交习惯,但又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这些。情感性: 重视情感而非逻辑;通常是个人的,对人而非事物更感兴趣;如果必须在圆通与真实之间选择,将会选择圆通;喜欢赞成他人的结论,想他人所想,认为别人可能是对的;天生是友好的,无论是否善于社交,对冷漠和公事公办感到为难。“这些看着都比较抽象,举个例子。小学的时候有件事至今记忆犹新。两个女生吵架,鸡毛蒜皮,各有道理也各没道理。吵完之后各回座位,相隔较远,一个女生做下之后开始埋头哭,另一个女生脸色不好地做自己的事情。本来吵的时候围观的人都没做表示,但一旦一个女生开始哭的时候一票女生围过去安慰她,领头安慰的是班上班长。那个不作声的女生周围谁都没有。本来就事论事而言,两个人势均力敌,但那个女生一哭就赢得了同情。我是思考倾向的,当时无法理解那帮去安慰她的女生们的行为,为什么要帮哭的人使得局面不公平呢?心里觉得没哭的女生好可怜。(在此排除两个女生人缘问题,可能有影响但不是重点,因为她们和班长领头的这帮女生本生都不太玩在一起。)现在回过头想想,这帮安慰人的女生很可能就是情感倾向,在她们的价值观里,更多由情感而非逻辑判断对错。我作为思考倾向在没有意识到她们和我的区别的时候会觉得她们很不可理喻,无法沟通。但是意识到了之后会发现,原来这些负面评价的产生是很没有必要的,人家和我的判断标准不一样,但也不能说是错的,只是不一样而已。就好比佛教徒和基督徒就像是活在两个世界一样,硬要比较出他们的教义孰优孰劣没有意义,各信各的,能体谅对方思想的不同是最好的了。对我的成长而言,虽然我是思考倾向不会变,但我在做比较重要的决定的时候可以把别人的情感纳入考虑范围,提醒自己虽然对我来说无所谓,但对别人是重要的,所以要照顾他人心情。世界上起码有一半的人是情感倾向的,做到这一点对于和他们打交道很重要。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思考和情感指的都是倾向,不是每个人在做每个决策时都只用一种模式,大家都会根据场景转换。成熟的标志是能根据适用的场合作出调整。“重要的是承认,两种判断方式都有其恰当的范围。在需要思考的地方使用情感,与在需要情感的地方使用思考一样,都会酿成大祸。”(《天资差异》)MBTI通过了解自己以及更重要的,了解他人,让我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有多么不同,从而更深地了解自己。其他人有和我迥然不同的处世标准,而这些标准可能都是正确的,不能以对错判之。如果形象地打比方,原先我坐井观天以为头顶的天空是全部,可实际只是其中一部分。然而,着迷于MBTI 后很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仿佛我的路径被固定了,我这种人就是应该这样行事,就是有这些弱点摆脱不掉。它确实有效地帮我找到了我的可能行为和心理模式,但这些都只是可能对,而且在它涵盖的特点之外我身上还有很多部分远没有解释到,所以进一步去看了九型人格,同样是人格分析,但换了一个角度。九型人格给了我一个惊喜,它最主要的著作有两本,《九型人格》和《九型人格2》。《九型人格》确实有一些类似MBTI,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分类。根本而言它们都是在人格层面对一个人进行剖析的研究,但是如果局限于人格,看不到更远的风景和目标对我来说是有点“前途无亮”的。《九型人格2》中恰恰提出了一些新鲜的概念,人格和本体。摘录如下:“我们的人格,也就是我们的自我及其结构,其实只是人为形成的。它之所以看起来如此真实,是因为直到现在,它仍是我们全部的真实生活。认同我们的人格,一直是我们生活以及有所收获的方式。“”然而,随着我们对它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会逐渐接受这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人格正是自我保护和对外界反应的集合,深深地植根于过去的经历,尤其是儿童时期形成的关于自我和世界的习惯与信念。简单地说,我们的人格是一种来源于过去的技巧,也许它曾经帮助我们顺利地生活到今天,可是现在它已有了局限。我们都在承受着一种错误身份带来的痛苦: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真实本体,相信我们就等同于我们的人格。我们必须探究人格的防御机制以及它所保护的脆弱之物,因为我们能借此重新体会自己最深刻的本体性特质——我们的精神核心,并且彻底地了解自己。“”不论我们属于何种类型,也不管我们的自我采用了何种表现形式,我们都面临同一个问题——与我们最深层的本体的疏离。我们也许思考过,也许曾四处寻找过,这种隐藏在我们人格结构之下的神秘东西,正式我们最希望得到的。可是,我们很难摒弃人格的影响,去相信我们身上真的有一种更为本体性的东西存在着。很难想象,在‘我’的身上,真的会有神的闪光。”好长的一段摘录呀(笑),不要被最后那句神的闪光吓到哦。这个分析流派确实源于宗教,但书中其实主要在分析人格,本体对它而言是先要把自己的人格发展到一定健康程度才能触及的层次,书中涉及内容不多,而且书中也没太多宗教内容。重要的是它对我的启发。想象一个很大的圆中间有一个小圆。大圆是本体,小圆是人格。长期以来,我对自己的探索局限于人格的层次上,就算是MBTI也完全没有跳出这个框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自己后,MBTI的作用减少,长期以来我以为人格就代表了我,贴标签也在这个阶段。例如,我可能就是思考力强,行动力弱,相对不能体会他人情感,缺乏自信,但是有创造力等。视野只在这个层次其实是很难加深自我探索的,想象一下,这个理论告诉我,世界上有这些这些特点,其中一部分是我的优点,一部分是我的缺点,剩下的是我不感兴趣的人格特点。如果我要提高,要么拽进来一些我不感兴趣的特点,根本想不到也不想要;要么把缺点硬扭成优点,这不太可能。整个提升就变成了难度巨大的任务。但是现在本体的理论告诉我,胡扯!什么这些特点是我的,那些特点不是我的。所有刻意给人类打上的标签都本就是我的一部分。小圆根本就不是我的全部,那只是童年为了应对不可承受之重而发展出的应对措施,外面其实有一个大圆,它包含了人类所能拥有的所有品质,这才是我。每个人的本体当然都不一样,这里可以想象成不一样的形状,不一定都是圆形,有些可能是五角形,有些是方形。但是对我而言: 停止往自己身上甩标签!甩标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限制的过程,阻碍我去追求一些人类共有的美好特质。例如根据九型人格,我的美德是超然、无欲,但我也照样可以有勇气或者行动力的美德。“在‘我’身上,真的会有神的闪光。”这句话其实很有启发。可以把这里的神性当作一个长远的高高在上的目标,如果我没有长期目标,则我的眼前一片混沌,在黑暗中无从下足,但是如果远处有一个光源,即使周围依然混沌不清,也可以循着它向一个方向行走。同理,如果我追求的永远是人性,这场旅途没有前路,如果我把一切美德归为上帝(或神,或天,或自然,无论是什么),则至少我有了一个可以用以攀登的山顶作为目标。当然,到了山顶之后可能才是这场旅途的真正开始,就像三维之上还有四维一样,但是难道我就愿意卡在人格这个半山腰一直见不到世界真正的样子吗?这一段写得很抽象,也充分证明了我是N和S中的N(直觉)型,S(感觉)型的读者估计已经被我绕晕了,但是因为我对本体的理解还没有很深刻所以暂时也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之后理解一些深奥的心理学和哲学后才能更好地阐述清楚。我看过乐纯创始人写的关于十日禅修的感悟,在佛教的戒定慧之中,有一点强调的就是感知真实的世界,不是通过知识认识。例如知道树叶是绿的,这片树叶是榆树叶,而是真实地动用五感,这片树叶的颜色似乎比其他树叶要深,它的脉络好特别没一片树叶和它相同,拿在手上居然有这种触感等。也许是为了更快速地记住和生存相关的关键信息,所以人类发展出了知识体系,但是知识不等于真实,放下理所当然的知识,放下“我”,去感知这个世界,也许正好是“我”生存的意义,才能探寻到我的本源,或许到这时候,“我”是谁也不那么重要了。前面在自我探寻之路上我尝试的是向心理学和哲学寻求帮助,但除了知识之外我还向人寻求帮助。一个办法是读人物传记,另一个办法是和别人交谈,理解他们的想法,观察他们,看他们身上有什么和我不一样的地方。树立榜样确实是很好的办法,但向和自己有类似特质的人学习也许学到的会更多,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克服共同的弱点,他们的成长路径也是很可以参照的。例如职场中大家在学习领导力的时候最直观可以模仿的对象就是直属领导。但是在上述的人格理论中,MBTI把领导风格大略地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机变、部署、交际和战略。每个人的领导风格中当然四方面都会有,但是势必是有一方面会做得最为出色的,很有可能另一方面会做得很糟糕。但是只要这个人需解决的事情正好符合自己的特质就很可能可以工作出色,例如部署型管理流程化、重复化、繁琐的工作,战略型人可能根本认识不到这些工作对于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性,更甚者蔑视这些事情的价值,他看重的是宏观大局和长远规划。如果一个部署型下属跟在战略型领导的后面,而上司又无法认识到他才能的价值,下属也无法从上司处学到适合他的领导风格,那两个人可能都会痛苦。他们将意识不到谁都没错,只是也许他们应该处理不同的事,发展不同的能力。如果一方意识到了,例如下属意识到了,他就可以在其他领导身上学习适合他的风格,不然他可能直接判断自己没有领导力。又例如,就投资而言我不适合短线的流派,更适合价值投资,因为我相信大道至简,倾向于探索事物背后的道,以不变应万变。但即使是在这个流派中巴鲁克也比巴菲特更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他的一些性格特质和经历和我比较像。经济学中,张五常的理论也比计量流派更对我的胃口。认识自己这件事情是要讲究平衡的。一方面不能太考虑自己的局限把自己框死在这个架子中,但另一方面,起码要认识到自己可能固有的不足是什么。承认自己是个凡人,我就是有相对做得不好的事情,当然可能也可以做到同等程度但也许要花更多努力。可是每个人身上也有神性,最终我是可以有人类所能有的任何美德的。到这一步我在和自己和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所谓的优缺点,一切都只是特点,在不同的局限环境下会发挥可能有利或不利的不同作用而已。不过我最终给出的建议是,自我认识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应该转移重心了,只要有这个意识“我要正确得认识自己”就已经是一个开始,之后最重要的是做事情。我能写出上述的文字无非也是因为我起码也活了二十多年,如果我只有几年的记忆,就算智力水平一样,也会因素材不够而无法分析。最暴露我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是义无反顾地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到时候才不管什么长处短处,无论如何要把这件事情干成,回看我是什么人简直一目了然。
自我认知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很好地用意志来调控自己。当你很想早起,但总是要到很晚才打起精神,不是你的自制力不够,说实话,人的自制力差不多而且都不高。你起不来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起来要干嘛,或者要做的事情根本激发不起自己的兴趣,避之不及还起来干什么?这样子你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激发让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意志力根本处在睡眠状态。有时候你很想学点东西,但结果是啥都没学,为什么?不是因为自制力不够,而你根本没有让它醒来。看到网上一堆好的课程也许很兴奋,但转而就是想要把所有好的课程都学一遍,焦虑情绪就出来了,结果添加了一堆课程,下载了不少,发现无力去看他们,因为你根本不清楚自己真的要学的是什么。其实,你只是需要一个学了很多的幻像,让自己体会到安全感,摆脱焦虑。这本身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对自卑感的补偿,却容易陷入这样一种困局: 想在人群中获得优越感,但又不想努力,没有克服困难变得优秀的动力,所以特别容易“求全”,想学好所有“好的”东西,给自己创造一种虚幻的优越感。就像以前高中住校,周末回家总要带一堆书回去,然而... ...从来都不看,但每次都这样,也许就当锻炼身体了吧
。而要摆脱不求全、专注,自我认知是很重要的。如何获得自我认知呢?独自一个人坐禅悟道可以吗?我的感觉是,除非你有六祖慧能般的悟性和定力或者经历世事,否则还是算了。最好的实现自我认知的方式,是合作,强调,是合作,不是漫无目的的社交。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你能获得在社会中自己的价值,自己应当专注的方面,感受到生命的意义。除非你真的有超脱的体验和认知,人的价值感多半是来自他人和社会的承认的,我们的自我也一定程度由社会形塑着,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这都是事实。当然也有超脱于此的,比如梭罗,他有自己坚定的世界观,就是觉得现代文明是不符合人性的。还有就是曼德拉这类人,他们是有勇气、能力、影响力去改变身边社会的人。自我认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有终点的事儿,就像自我实现一样,永远在路上,每一个决定、行为都在促成或阻碍自我认知。社会在形塑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和定位,而我们自己其实也在用自己特别的反应方式和努力塑造自己。所以懒惰的合作者难以认识自己的潜能,勤奋的孤独者也一样。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先说什么叫“自我认知”呢?我在小学三年级时,数学经常考99分,每次都是因为一些低级错误导致扣分,看到试卷我就告诉自己,扣的那分是因为自己粗心,自己是有拿满分的能力的,自己是棒棒哒。结果这样过了两三次后,我发现有点不对了,发现自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自己不够细心也是能力不足的体现,自己拿不到满分就是学的不到位的表现,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学习,让自己不再“粗心”。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遇到任何事,第一时间给自己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推卸责任的行为,都会阻碍自己成长,阻碍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自己作为一个自然人,天生的秉性就是要为自己开脱责任,避免追责和惩罚——这是需要我们改变的地方。这是否算“自我认知”呢?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认识到自己的天性和改变的方向,并能为之付诸改变的实践,我是自认为这是叫做“自我认知”的。那么如何进行自我认知?我觉得自我认知需要2个条件,一是聪明(当然我很笨的……),二是强大的自控能力。前者是意识上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是极度抽象的认识论行为,后者是尝试改变和塑造自我的意识、性格、品行等,是改变自己的实践过程,这两个行为本质都是“认知”,即传统的“认识”和“作用”两者都是“认知”这个动作的内涵和途径。私以为,缺乏这两个条件,就很难谈自我认知了。具体要怎么做,说的残忍点,我感觉更多靠天赋……我以前认为每个人都能很充分地认知自己,但长到这么大,我却越来越发现,身边太多人,都没有这样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是否能后天习得?——我不知道,但我希望能,我也热忱地希望题主能得到这样一种能力。去试试吧,认真地思索自己的“思考”,对于自己脑子里的每一条思考和情绪都要进行“二次思索”,去找出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想。对,没听错,在我看来,自我认知的方法就是这么简单,去对自己的思考展开思考,去对自己的情绪展开思考,感觉很像自己有2个大脑,一个和普通人一样,进行思考和喜怒哀乐的表达,另一个则是对这个普通人的大脑进行不间断研究和思索,只有这样,才能认知自己。去试试吧题主,有什么好玩的发现记得回来留言告诉我。但是我仍然必须客观地说一句很残忍的话,自我认知带来的不仅是成长和进步,最可怕的是它会带来成长和进步的“加速度”。也就是说,我小学三年级得到的那个自我认知,不仅帮助我了解了自己,也教会了我如何了解他人(看待他们对待错误时的表现),还告诉了我未来我的人生要怎样面对错误和责任,这对我的成长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的成长对于其他同龄人而言,就多了一个“勇于担当”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持续二十年,那么我与很多同龄人之间的距离,可能会比传统情况离的更远,而自我认知的内容是全方位的,会带来更多类似的“加速度”……所以题主即使你现在通过后天得到这种能力,比起先天很早就会自我认知的牛人,差距很可能仍然存在——当然,会比普通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牛逼很多就是了。如果题主习得了这种能力,记得来留言告知我,我很期待这种让人振奋的可能!
我想应该是拥有“自我判断力”吧。
不要被引导,去怀疑(思考),不管事物多么平凡,包括你自己大脑的想法。
有抑郁症的人自然能提高自我认知…轻微即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知道想要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