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78:71--72如何解释

古诗文阅读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1)创业(2)未半而中道(3)崩诸葛亮 出师表殂(4),今(5)天下三分(6),益州疲弊(7),此(8)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10)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11),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13)先帝遗德,恢弘(15)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16),引喻失义(17),以塞忠谏之路也(18).出师表书法作品宫中府中,俱为一体(19);陟罚臧否(20),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21)及为忠善者(22),宜付有司(23)论其刑赏(2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5);不宜偏私(26),使内外异法也(27).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9):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出师表之(30),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31),有所广益(32).将军向宠,性行淑均(33),晓畅(34)军事,试用(35)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6):愚以为营(37)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38)和睦,优劣得所(39).亲贤臣,远小人(39),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40)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41)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42)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43),可计日(44)而待也.臣本布衣(45),躬耕于(46)南阳(47),苟全(48)性出师表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9).先帝不以臣卑鄙(50),猥(51)自枉屈,三顾(52)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53),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54)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5).受命以来,夙夜忧叹(56),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57),深入不毛(58).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59),当奖率(60)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61),攘除奸凶(62),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64).至于斟酌损益(65),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诸葛亮设计图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66),不效,则治臣之罪(67),以告(68)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69),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70),以彰其咎(71);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72),察纳雅言(73),深追先帝遗诏(74).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75)远离,临表涕零(76),不知所言(77).[1-2]
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1),王业不偏安(2),故托臣出师表 诸葛亮 矢量图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3)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5)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6)王业不可偏安于蜀诸葛亮 出师表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7)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8)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9),然涉险被创(10),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11)取胜,坐(12)定天下:此臣之未解(13)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岁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14)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15),险于乌巢(16),危于祁连(17),逼于黎阳(18),几败北山(19),殆死潼关(20),然后伪定(21)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22)不下,四越巢湖(23)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24),中间期年(25)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26),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27)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28)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29),当此时,曹操拊手(30),谓天下已定(31).——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32):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33).臣鞠躬尽瘁(34),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35),非臣之明所能逆睹(36)也.2注释译文编辑前出师表(1)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先,尊称死去的人.(2)创:开创,创立.业:统一天下的大业.(3)中道:中途.(4)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5)今:现在.(6)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7)益州疲弊:弱,处境艰难;益州:汉代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陕西省一带.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8)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时候.这里指关键时期;一般多指不好的.(9)然:然而;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皇宫中.(10)忘身:舍身忘死,奋不顾身.(11)盖:原来;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12)诚:的确,确实;宜:应该.(13)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14)光:发扬光大,用作动词;遗德:留下的美德.(15)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气:志气.(16)妄自菲薄:过于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小看,轻视.(17)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喻:比如;义:适宜、恰当.(18)以:以致(与以伤先帝之明的以用法相同:以致);塞:阻塞;谏:劝谏.(19)宫:指皇宫;府:指丞相府;俱:通“具”;全,都.(20)陟(zhì):提升,奖励;罚:惩罚;臧否(pǐ):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21)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条,法令.(22)及:以及;为:做.(23)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吏.(24)刑:罚.(25)昭:显示,表明;平:公平;明:严明;理:治理.(26)偏私:偏袒,有私心.(27)内外异法: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内外,指内宫和外府.异法,刑赏之法不同.(28)志:志向;虑:思想,心思;忠纯:忠诚纯正.(29)简:选择;一说通“拣”,挑选;拔:选拔;遗(wèi):给予.(30)悉以咨之:都拿来跟他们商量.悉,全部;咨:询问,商议,征求意见.之,指郭攸之等人.(31)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裨(bì):补.阙,通“缺”缺点,疏漏..(32)有所广益:有所启发和帮助;广益:增益.益,好处.(33)性行(xíng)淑均:性情善良品德端正;淑,善;均,平.(34)晓畅:精通.(35)试用:任用.(36)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禁卫军统帅).(37)营:军营、军队.(38)行(háng)阵:指部队.(39)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39)小人:晚辈,下人,这里指:宦官.(40)倾颓:倾覆衰败.(41)痛恨:痛惜,遗憾(42)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43)隆:兴盛.(44)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45)布衣:平民;百姓.(46)躬:亲自;耕:耕种.(47)南阳:当时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城西一带.(48)苟:苟且;全:保全.(49)闻达:显达扬名,扬名显贵.(50)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微;鄙:地处偏远.与今义不同.(51)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52)顾:探望.(53)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54)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55)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56)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临近.(57)夙夜忧叹:早晚忧虑叹息.(58)泸: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59)不毛:不长草木,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60)兵:武器;甲:装备.(61)奖率:奖赏率领.(62)庶:希望;竭:竭尽;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63)攘(rǎng)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64)还:回;于:到;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6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所以:用来...的是(66)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损:除去.益:兴办,增加.(67)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托:托付,交付;效:效命的任务.(68)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69)告:告慰,告祭.(70)兴德之言:发扬陛下恩德的忠言.(71)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72)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咎:过失,罪.(73)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良策.诹(zōu),询问,咨询.(74)察纳:识别采纳.察:明察.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75)深追:深刻追念;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76)当:在……时候.(77)临:面对;涕:眼泪;零:落下.(78)不知所言: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3-4]
译文先帝开创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一分为三,蜀汉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关键时期啊.然而侍卫大臣在皇宫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战场上舍生忘死,这都是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陛下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臣子忠言劝谏的道路.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奖惩他们的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如果有作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或尽忠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评定他们的奖惩,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偏袒、有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再实行,就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成效.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端正,通晓军事,在从前试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所以大家商量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够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达.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又遇上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接受命令,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任命以来,早晚忧虑叹息,担心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英明,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并率领三军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我有限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室,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有所兴革,进尽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如果您能这么做,那)我就感恩戴德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将要远离陛下,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泪不止,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5] 后出师表注释(1)汉:指蜀汉.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2)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3)孰与:谓两者相比,应取何者.(4)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5)并日:两天合作一天.(6)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7)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8)进趋:快速前进.(9)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10)被创:受创伤.这句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屡败于楚军,公元前二○三年,在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市)被项羽射伤胸部:在汉朝初建时,因镇压各地的叛乱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零零年在白登山还遭到匈奴的围困.(11)长策:长期相持的打算.(12)坐:安安稳稳.(13)未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14)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15)困于南阳: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16)险于乌巢: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攸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17)危于祁(qí)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204)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18)逼(bì)于黎阳: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19)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勉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20)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21)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22)昌霸:又称昌豨.建安四年(199),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23)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24)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古称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东).(25)期(jì)年:一周年.(26)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賨(cóng)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27)图:对付.(28)夫:发语词.平:同“评”,评断.(29)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阪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30)拊手:拍手.(31)以定:已定,以,同“已”.(32)授首:交出脑袋.(33)逆见:预见,预测.(34)鞠躬尽力: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35)利钝:喻顺利或困难.(36)睹(dǔ):亦即“逆见”,预料.[6] 译文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饭吃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金沙江,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南蛮)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做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南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高帝象日月一样英明,谋臣们智谋渊博深远,却是经历过艰险,受过创伤,遭遇危难以后才得到安全.现在,陛下及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安然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谈论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种种计谋时,动不动就引用圣贤的话,众人满腹都是疑问,胸中塞满了难题,当年不战,第二年又不出征,使得孙策安然强大起来,于是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他用起兵来就好像孙膑、吴起一样,可是他却曾在南阳受困,在乌巢处于险境,在祁连山上遭到危险,在黎阳被逼,几乎在北山失败,差一点死在潼关,后来才在表面上稳定了一段时间.何况我的才能很弱,却打算不经历危险来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点.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获胜,四次渡过巢湖没有获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却图谋杀死他,委任夏侯渊,可是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他还有这些失误的地方,何况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获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点.自从我到汉中,其间不过一年罢了,可是却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邰、邓铜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领、屯兵中的将官共七十多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多人,这都是几十年来从四处聚合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过几年,那就要损失全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兵力去消灭敌人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点.现在百姓穷困、兵士疲惫,可是战争不能停止.战争不能停止,那军队驻扎下来和去攻打敌人,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这样,不趁现在考虑攻取北方,却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贼长期相持.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点.天下的事情是很难评论断定的.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以后先帝东边联合吴越,西边攻取巴蜀,发兵向北征讨,夏侯渊就被杀掉了,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复兴汉朝的大业将要成功了.后来东吴改变态度,违背了盟约,关羽兵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失误,曹丕称帝,所有的事情都象这样,很难预料.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至于事业是成功是失败,进行得顺利还是不顺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够预见的了.[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离骚》详细解读
> 《离骚》详细解读
《离骚》详细解读
来源:文学网
  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诗。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
  表达了要使楚国强大就必须推行美政的治国思想。表达了推行美政失败被贬后的不满不悔情绪及继续推行美政的坚定信念。表达了无机会再行美政则宁死不叛楚王的忠诚。
  全诗中心:推行美政。
  叙述文路:努力准备、失败悲愤、反思不悔;再试遇挫、徘徊无望、他投不忍、以死明志。
  全诗结构:分五章共14个完整意段。前两章共包含7个完整意段为上半部;后三章也共包含7个完整意段为下半部。
  为了便于记忆把握,也可把全诗分为十个相连贯的独立:
  上半部五个,《屈原引路》、《屈原被屈》、《屈原不屈》、《屈原被怨》、《屈原说理》;
  下半部五个,《屈原叩天》、《屈原求女》、《屈原问卜》、《屈原请神》、《屈原他投》。
  第一章《被贬》53行;
  《屈原引路》
  (1)出身、志向、努力。1至8共8行;
  (2)推行美政的必要性。9至18共10行;
  《屈原被屈》
  (3)改法失败经过及原因。19至35共17行;
  (4)评价改法情况和表达对失败的看法与对改法的态度。36至53共18行。
  第二章《反思》38行:
  《屈原不屈》
  (5)失败后自我反思。54至65共12行;
  《屈原被怨》
  (6)对屈原被贬一事,亲人埋怨(引出后面的借史反思)。66至71共6行;
  《屈原说理》
  (7)评理及激奋抒情。72至91共20行。
  第三章《再试》38行:
  《屈原叩天》
  (8)上叩天门(直接找楚王)。92至107共16行;
  《屈原求女》
  (9)下求美女(走后宫路线)。108至119共22行。
  第四章《徘徊》38行;
  《屈原问卜》
  (10)问卜及考虑。130至140共11行;
  《屈原请神》
  (11)求神。141至151共11行;
  (12)认真考虑神灵的指引及下决心他投。152至167共16行。
  第五章《他投》21行:
  《屈原他投》
  (13)远去西方投西皇。168至185共18行;
  (14)全诗总结,是全诗的中心所在。186至188共3行。
  全诗概述:
  上半部包括七个完整意段。叙述文路:缘起,失败;反思,家人埋怨,评理。
  第一章《被贬》53行:叙述被贬的前后过程。夹议推行美政的必要性和推行美政失败的深层原因,并抒发情感。
  第二章《反思》38行:思考被贬原因。认为正直无错。不理会&姐姐&的责怪,论证推行美政的合理合法性。
  下半部也包括七个完整意段。诗人行走路线:上天宫不成后想去昆山求仙家指引,但回头见家乡无女(女娲般的能女),便转而去求女,求女不成后才去昆山,在昆山求神问卜,得到仙家指引后转去投西皇,中途却又思乡停步,最后还是决定找彭咸(先王)去了。
  第三章《再试》38行:经过反思,坚定了信念,明确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推行美政)是对的,于是&上叩天门(直接找楚王)、下求美女(走后宫路线)&。希望能东山再起,继续推行美政。
  第四章《徘徊》38行:但&天关门(王不理)、女隐藏(王妃也不理)&,君王未醒。进路阻塞,便只好去&问卜、求神&,再思考决定何去何从。
  第五章《他投》21行:一波三折:最初决定依照神灵指引离开楚国投奔西皇,但思乡难行,停步放弃。但若留在故居却又没有知己!无奈最后还是选择了以死报答楚王世恩的结局。
  第一章1至53行
  (1)出身、志向、努力.1至8,共8行
  1.高阳帝的后人兮,伯庸是我父亲。 内美1:黄帝后人、楚臣之子。血统高贵。
  2.就在虎年虎月兮,正虎日我降临。 内美2:人王命格,天赋非凡。命中注定要大作为。
  3.父亲算我生辰兮,给我起了好名: 内美3:为龙点睛,父亲胸襟期望很大,家庭背景好。
  4.大名叫正则兮,表字叫灵均。 平=天=正则、原=地=灵均。意表名字:屈平、屈原。
  5.天赋内美又修能兮,肩大任常在心。 发挥内美,努力修德聚能,立志重修法度,使楚国强大。
  6.披江离和香芷兮,纫秋兰做佩巾。 披上各种香草为衣服,缝起秋兰叶做佩饰。比喻洁身自好,结交益友。与第五行呼应,写如何具体修德聚能。
  7.怕时光如流水兮,知道岁月最无情。 深知天时运数,提醒自己要争分夺秒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能。
  8.朝摘山上木兰兮,晚拔洲畔冬青。 比喻上下操劳,早晚努力,修练德能。与第五行呼应。续写如何具体修德聚能。
  (2)推行美政的必要性。9至18,共10行
  09.日月永远轮替兮,春已去秋又到。 比喻今非昔比。
  10.看草木正凋零兮,怕美人将衰老。 比喻目前国势渐弱,已经失去当日强盛。&美人&喻王朝。
  11.不能吐故纳新兮,何不先改法度? 先改法度,便能顺利吸纳精壮弃掉污秽。
  12.快骑龙马腾跃兮,来我在前引路! 要赶紧行动了,我愿意做先锋,指引路线。
  13.先王品性高洁兮,群芳环绕追逐。 比喻:具体路线。以楚先王们为榜样,吸引贤者能人。
  14.花椒玉桂陪伴兮,百草把清香吐! 比喻:聚集忠良,群策群力。
  15.尧舜正直节制兮,总能走在正途。 以历史为鉴(正路)。
  16.桀纣无良妄行兮,抄捷径必然困步。 以历史为鉴(歪路)。
  17.那党人苟且偷安兮,专走险窄暗路。 眼下的现实:党人在走邪路,令人担心。
  18.不怕自身遭殃兮,怕皇车坠尘土! 为楚王着想:失国最受害的是楚王。臣下大不了转投新主。
  (3)改法失败经过及原因,19至35,共17行
  19.我四方急奔走兮,继续前王勇武。 具体做法:学先王推行美政,继续前王勇武。
  20.王不察我的忠诚兮,反信谗而恼怒。 (牢骚1)楚王却不信任自己,相信了党人的造谣中伤!
  21.我知道直谏会惹祸兮,但骨鲠必须吐。 把楚王误看成是明君,不惜直言冲撞,结果激怒了他。
  22.请让苍天作证兮,我永是王的忠仆。 先行表忠心,对自己的耿直作解释。
  23.约定黄昏为期兮,您却中途改路! 直言指出楚王过错1。
  24.当初定下国策兮,又后悔全不顾! 直言指出楚王过错2。
  25.被流放不难过兮,伤心王的反复。 (牢骚2)楚王不守信用
  26.种下兰花数百亩兮,又种香蕙百亩。 用种花草比喻:回顾在任时的工作。
  27.分种芍药揭车兮,间种杜衡香芷。 各方面的工作都正在展开。
  28.希望枝高叶茂兮,等到成熟可收集。 用等待花草成熟作比喻:工作将会有很好的成效。
  29.花谢根萎不伤心兮,悲哀杂草排斥。 比喻:工作成果遭到破坏;工作进程遭到干扰阻挠。
  30.贪婪小人如杂草兮,侵地抢肥不止。 有人干扰美政的推行,他们拼命扩张势力,极力排斥异己。
  31.以己之心度人心兮,对我诸多猜忌。 最后竟然使出卑鄙手段来对付自己。
  32.忽然群起攻击兮,实在始料不及。 想当年在朝堂上忽然遭群小攻击,毫无准备,以至被责被贬。
  33.觉得日渐衰老兮,恐怕修名不立。 现在老了,过去的事已经远去,现在关心的是保持名节。
  34.朝饮木兰花滴露兮,晚食秋菊落花瓣。 比喻:饮点菊花茶下下火吧,清淡可修心养性。
  35.若操行优美情怀高洁兮,肌肤饿志难撼! 只要人品高尚,就算物质条件很差,亦无伤大雅。
  (4)评价改法情况和表达对失败的看法与对改法的态度
  36.环树根扎香芷兮,再穿上薜荔花。 用花冠比喻:当年所修订的新政纲要(根本+花)。
  37.弯桂枝织香蕙兮,吊一束胡绳草。 用草佩比喻:所修订的宪章条目(枝叶+草)。
  38.效法先王冠带兮,绝非世俗妆容。 用比喻表达对新法的评价。
  39.虽许多人未理解兮,愿继承彭咸遗风。强调新法是依照先王法度修订的,先王法度现在已被人遗忘。
  40.长叹息擦眼泪兮,这一生多艰难。 回顾推行新法的失败过程,泪流满脸。
  41.我虽然自律廉洁兮,难避朝责夕贬。 (牢骚3)委屈。
  42.骂我戴香芷冠兮,扯断我蕙佩带。 比喻:攻击我起草的新法(花冠、草佩)。与36、37呼应。
  43.这是我心头爱兮,虽九死不悔佩戴。 比喻:坚决维护新法。与42呼应。
  44.怨王见事不明兮,始终不察内情。 (牢骚4)君王不明。
  45.他们是妒忌美女兮,在造谣说她荒淫。 比喻:其实党人是在造谣污蔑。
  46.工于心计取巧兮,先违规后反告。 揭露党人的卑鄙手法。
  47.有意歪曲事实兮,合谋预设圈套。 【此行为理解难点,故特别详解如下】
  【&背&是背向,&绳&是直线,&墨&可显形,&追&是追求,&曲&是曲线;
  &竞&是竭尽,&周&是圆周,&容&能容纳,&为&是作为,&度&是尺度。
  (1)这是一对仗句,其中&背&对&竞&、&绳墨&对&周容&、&追曲&对&为度&。(2)先理解&绳墨&对&周容&,绳墨是木匠取直用的两种工具:绳子和墨粉,这应该没有异议,(3)问题是这&周&和&容&是什么意思?按对仗句来说&周&应该指&圆规&,是划定平面范围用的量度工具,&容&应该是有一定容量的&容器,&如&米斗&之类,是量度散聚之物的容积用的。(4)&背&就是&背向&,前句表意就是&有绳墨但不用,以便追求弯曲&。(比喻:有意不取直,就是歪曲事实了)(5)&竞&就是&尽量&,后句表意就是&把圆规尽量张开画圈&,&把容器尽量做得大大&(比喻:想尽办法夸大其词设计圈套)。
  原文表意为:不弹直线在木料上,有意砍出曲线来。尽画大圆圈在地上,包容最大的范围。】
  48.忧郁烦闷失意兮,此时令我独困穷途。 面对昏君奸党,十分无奈。
  49.宁肯暴死抛尸兮,也不肯如此歹毒。 (态度) 自己又不肯用卑鄙无耻的手段回击。
  50.猛禽不合群兮,今天也像远古。 比喻:绝不结党营私;
  51.圆孔怎配方榫兮,不同向怎能同路? 比喻:绝不与他们为伍;
  52.我屈心抑志兮,我吞怨忍辱。 唯有忍辱负重,
  53.保清白慷慨死兮,报答先王眷顾。 保持清白之身,以死报答王世恩。
  第二章54至91 行
  (5)失败后自我反思,54至65,共12行
  54.还没把路看清兮,再细看先停步。 比喻:失败了,要争取机会重新推行美政。
  55.驾车走回原路兮,趁未深入迷途。 比喻:现在还有机会,未失时机!
  56.一会走马兰坡兮,一会奔马椒丘上。 比喻:思前想后,考虑失败原因。&且焉止息&,来回走马难停下。走来走去怎么样才能停下来呢?停不下来比喻想不通。
  57.既然前进无功兮,就退后修整服装。 比喻:最后发觉新法或推行的方式还未完善!
  58.裁剪荷叶制衣兮,采集芙蓉造裳。 跌倒重来. 继续完善自己。(与006行遥相呼应)
  59.虽然不为人知兮,我迷情于花香。 默默耕耘,乐在修法之中。
  60.花冠高高戴起兮,草佩束腰长长。 新法修订得更好了。
  61.花草生于泥沼兮,不改变品质芬芳。 自赏新法。
  62.回过头来望望兮,我便游弋四方。 重振精神,去接近游说楚王!
  63.浑身花枝招展兮,弥漫阵阵幽香。 心情舒畅,信心十足。
  64.人生各有所乐兮,我独以修法为常。 修订新法,乐在其中。
  65.粉身碎骨不稍变兮,心挫伤志更强。 虽然推行新法失败了,但志向不变!
  (6)对屈原被贬一事,亲人埋怨 , 66至71,共6行
  66.连我的亲姐兮,也多次责怪说:
  67.【鲧太刚直玩命兮,结果抛尸羽山野。 摆史实:残酷的历史事实。
  68.你也很孤高要强兮,应该引以为戒! 批评:没吸取历史教训,现在果真出事了。
  69.人家摆满苍耳兮,你家也要摆些。 建议:具体要妥协的地方。
  70.逐户去说难兮,谁会了解你心情? 提醒:要妥协的现实理由。
  71.眼下好结朋党兮,劝你合群你偏不听!】 埋怨责备:不面对现实,不听从劝告!
  (连家姐也责骂自己,欲哭无泪!极度孤独、苦闷之下到舜帝坟前倾诉,继续深入反思)。
  (7)评理(借史反思),72至91,共20行
  72.学先王行美政兮,竟是这种结局! 孤独激奋。
  73.渡沅湘向南走兮,找舜帝评理去: 与王评理。
  74.滥用九辩九歌兮,夏康寻乐放纵。 (叙事10行)列举史实 :反例五则,正例四则。
  75.不思危于身后兮,使五子毁家内讧。 (反例)1、夏康事。
  76.后羿沉迷游猎兮,好弯弓射大狐。 2、后羿事。
  77.终被寒浞谋杀兮,使妻子被玷污。
  78.寒浇恃强施暴兮,荒淫滥杀无度。 3、寒浞之子寒浇事。
  79.日夜寻欢忘形兮,脑袋丢得糊涂。
  80.夏桀王违理兮,终至败落遭殃。 4、夏桀事。
  81.殷纣王碎人兮,终至王朝速亡。 5、殷纣事。
  82.汤禹严明谨慎兮,周文武求正道。 (正例)商汤王、夏禹王、周文王、周武王。
  83.任用贤者能人兮,守规矩不取巧。 下面8行,归纳出正确治国之道并抒情(正道)。
  84.皇天无偏私兮,德高者得天助。 (论断4行)政见:【天心 】喜仁德。
  85.德才兼备的圣哲兮,才能长保疆土。 (正说)要有明君。
  86.借鉴于历史兮,以民心为依归。 政见:【君义 】依民心。
  87.不义之人怎能用兮!除善政怎能为! (反说)要有贤臣、美政。
  88.我即使身处绝境兮,抱此初衷永不悔!(抒情4行)决心紧抱初衷:改法度,行美政。
  89.榫头不对榫眼兮,使前贤身首碎。 现楚国正在走败路,自己想通过改法加以挽救,但朝中却没有人响应支持,而且反对势力强大。想到前贤故事,
  90.常叹息不得志兮,悲我生不逢时。 比及自己目前处境,悲从中来!
  91.揉蕙草擦眼睛兮,泪如雨衣全湿。 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结束评理。
  第三章《再试》92至129行。 经过反思,更觉得唯有推行美政,皇朝才有出路,于是再求进。
  (8)叩天门,92至107,共16行
  分为&白天行状&6行、&入夜休息&4行、&将雨赶路&6行等三小节。第三小节最后一行总结。
  92.和衣跪下发誓兮,我坚持推行美政。 决心坚定。&白天行状& 本句为理解难点,详解如下:
  &耿吾既得此中正&。从文言文结构看, 耿是动词,&吾既得此中正&是宾语,吾既得此--我已经得到的这,中正--心中认为正确的东西,与&中情--心中情&一词同构。全句意思是:我要坚持我心中认为正确的东西,从全文来看,这正确的东西是全文最后一句中的&美政&,所以应翻译为&我坚持推行美政&。这样理解与前后文都能自然衔接。在舜帝坟前哭诉完毕后跪地立下誓言,接着是下面具体的行动。
  93.驾凤凰骑白龙兮,我乘风飞天行。 交代交通工具和行进方式&飞&。比喻:急迫。
  94.朝从苍梧启程兮,夕到昆仑仙境。 苍梧、昆仑山县圃。
  95.想找灵殿投宿兮,日速落夜将临。 灵殿、黄昏。
  96.我叫羲和缓鞭兮,向日落处慢进。 缓鞭、慢进。
  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 趁天未全黑摸路前行。本句为理解难点,详释如下:
  对于在屈原《离骚》中的这第97句诗,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了。现在一般人的理解多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愚却以为,这已经不是此句在原诗中的本来意思了,它只是一些不识古文、没有修养的后人在未看懂全诗时仅对这一句的一种望词生义、自行发挥的理解而已。虽然很豪气,很给力,很能启发人的上进之心,但却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魅力,显得苍白、单调、教条。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冰冷邪气暗暗袭来。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主流理解上的暴戾、固执之气。
  9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原诗)从的文言文结构可知:漫漫:不清楚,模糊;其:代指前面提到的&路&;修远:修长,狭窄。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正确的翻译解读)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是:黄昏已临,想到神殿过夜,但天色昏暗,要慢慢走,以便找到那条到达神殿的窄小山路。屈原在这里要上下求索出来的是那条路,那条在昏暗中显得模糊不清的能到达神殿的窄小山路,而不是有人虚构出来的什么&真理&!更可参照第178句:&路修远以多艰兮&中修远两字的使用。
  98.放马咸池饮水兮,拴马扶桑树旁。 日落前到达灵殿后饮马歇马。&入夜休息& 4行。
  99.折桑枝赶日去兮,且放松躺一躺。 太阳完全落山后安然睡下。
  100.月神在前开路兮,风神随后奔闯。 入夜后突然刮起大风。
  101.鸾鸟凤凰惊叫兮,雷神提醒带雨裳。 雷声隆隆,鸾凤不安,就要下暴雨了。
  102.我令凤鸟飞腾兮,夜行趁天开。 急忙起身赶路,希望在下雨前到达天宫。&将雨赶路& 6行。
  103.大风呼呼旋转兮,卷乌云漫涌来。 此时天上乌云随大风聚集。
  104.云团忽聚忽散兮,翻滚变幻色彩。 乌云翻滚,暴雨将至。
  105.呼守卫开天门兮,他倚门不理睬。 终于赶到天门前,但叫门不开。
  106.雨茫茫天尽蔽兮,抱幽兰直发呆。 立时大雨滂沱,天路尽闭。屈原怀抱着那束要献给天帝的兰花呆立雨中。以一束兰花比喻美政,与第92句的&中正&遥相呼应。
  107.慨叹世间混浊兮,美丽被妒掩盖。 (总结)叩天门不开感叹。
  (9)求美女。起因,过程,结果。本段关键词是&媒&字
  108.清晨原想渡白水兮,再登阆风驻马。(起因及准备)原想去昆仑山阆风巅求神仙指引。
  109.回头一看流泪兮,高丘没有美娲。 原因。高丘是楚国一个地名。指代家乡。
  110.急忙改去春宫兮,折下几枝琼花。 礼物。用花为礼暗示事情不能拖延。
  111.趁着花朵未落兮,送给心中美娲。 求象女z那样的能女之心迫切。
  112.命雷神驾云车兮,到洛水找女神。 开始时听见人说靓就上。求女1.。
  113.送琼佩表心意兮,我请謇修做媒人。 琼佩为礼,謇修为(媒)。郑重其事。
  114.总算有些了解兮,怪癖令人难忍。 初次找女,心中没数,了解一下。
  115.夜去穷石凉发兮,朝到洧盘洗尘。 原来如此。下次再求,便有经验,
  116.偏爱游山玩水兮,整天涂脂抹粉。 应谨慎选择目标后再行动。
  117.虽然她很美丽兮,只能放弃另寻。 不合心中理想。原来自己要的不只是外表美。
  求女的中心部分,118至129,共12行。包括:求女2、心中盘算、总结求女结果。
  118.天涯海角寻觅兮,上天下地忙奔驰。 按理想找。求女2。
  119.遥望巍峨楼台兮,忽见美女简狄。 理想对象:如简狄一类的美人。
  120.托鸩鸟做媒兮,说鸩做媒不好。 托(媒)之弊1,人家不愿意做媒。
  121.见雄鸠鸣飞兮,想托怕它轻佻。 托(媒)之弊2,找合适的媒人不容易。
  122.心中犹豫怀疑兮,亲又不可自提。 心想:自己不受重视,又无门自荐。
  123.托凤凰做媒兮,高辛已先迎娶。 现实,人家有&凤凰&做(媒)。
  124.想远走不知去哪兮,只好徘徊上下。 求女3,心中盘算共 4行。
  125.即使少康未娶兮,有虞二姚未嫁。 理想对象:像有虞二姚一类的美人。
  126.口笨无好媒兮,恐连入门也难。 口直无好(媒)。
  127.世间混浊忌贤兮,扬丑恶掩美善。 议论:对再试失败的看法。
  128.闺中既深远兮,哲王又沉睡。 再试失败后原因总结。
  129.情怀无处舒展兮,就此抑郁而终怎面对?抒情:面对如此结局,如何办呢?引出后面问卜。
  第四章(徘徊)130至167行
  &叩天门& 和&求美女& 都失败了,留下挨日子还是出国另投明主呢?求女失败后还按原计划去昆山。
  (10) 问卜。130至140,共11行
  130.取琼茅来卜卦兮,请灵氛为我占算。 问卜过程:130至134共5行。
  131.问:「互爱相吸引兮,我的美人是谁? 问题一,
  132.世界这样广大兮,她究竟在哪里?」 问题二。
  133.卜:「卦象显示要远求兮,而且会很顺利。卦辞一,
  134.处处都有芳草兮,何必留恋此地?」。 卦辞二。
  135.到处一片漆黑兮,有谁能见真善美? 考虑卦辞:135至140。
  136.喜好各有不同兮,唯独党人不爱美! 朝中得势的党人不喜美不护美,
  137.腰间挂满臭艾兮,说插香兰不够美。 说香兰不美,
  138.香花臭草未能分清兮,怎欣赏美玉美? 不懂欣赏美,
  139.塞粪土满腰包兮,说花椒不香美。 竟然说花椒不美,
  140.想依从灵氛卦辞兮,内心疑团未解。 党人不识美,定了,但君王呢。引出下面请神。
  (11)求神。141至151共11行
  141.找巫师降神兮,祭米花椒酬谢。 请巫。
  142.众神如伞降临兮,群巫纷纷去迎。 巫师降神迎神 。
  143.灵光灿灿耀扬兮,照亮我凡心。 虔诚之态。
  144.教:「要远游走四方兮,按法度找明君。神的指引:要出国另投明君才有出路。
  145.汤禹恭敬求才兮,伊尹皋陶去寻。 神举例正面说理由。
  146.若君王真爱贤兮,又哪用到处托媒? 神举例侧面说理由。解&媒&。(与&求女&呼应)。
  147.说是傅岩泥工兮,武丁聘用不疑。 例证1 ,&说&是人名,读yue 。
  148.姜太公屠夫兮,遇文王即鹏举。 例证2 。
  149.宁戚凭讴歌兮,齐桓倚为佐辅。 例证3 。
  150.趁着年青未老兮,别说日子还长。 神劝词2行 。
  151.一旦杜鹃啼鸣兮,那百草将失掉芬芳。」总之,问卜求神的结果是:在楚国党人不赏识,君王也不赏识。唯有他投一途。(一旦杜鹃啼鸣,是用&杜宇啼血&的传说暗表楚国已经没有明君。)
  (12)认真考虑神灵的指引。152至163共12行
  152.为何璀璨玉佩兮,人人急于隐藏。 是啊:常识啊----。
  153.恐怕党人会眼红兮,因妒忌而毁碎。 在这环境下确实危险。
  154.世道纷乱颠倒兮,留下难以自保! 要自保很难。
  155.兰芷失去幽香兮,荃蕙化作白茅。 您看:兰芷、荃蕙,
  156.为何昨日芳草兮,会变成今日臭艾? 为何呢?
  157.追究其原因兮,不爱美是要害! 不爱美。
  158.我盼兰花盛开兮,不抽花叶空长。 您再细看:兰花。
  159.失美丽变平庸兮,难再列入众芳。 失美丽。
  160.花椒恃才傲慢兮,茱萸想混入香囊。 您接着细看:花椒、茱萸。
  161.野草蔓延哄哄兮,又何芳能抵挡? 总而言之:谁能抵挡?
  162.现在俗流滚滚兮,又有谁能自持? 谁能自持?
  163.椒兰尚且变质兮,又何况揭车江离? 人人难免被&毁碎&的下场!
  164.我这佩带珍贵兮,遭扯断美不夺。 与第042行遥相呼应。下定了他投的决心。164至167。
  165.香幽幽难消散兮,华彩仍未稍磨。 疑团已解, 我精神奕奕 。
  166.随步荡佩自乐兮,这世界美女多。 您看外面多精彩。
  167.趁我装饰灿烂兮,周游观察求索。 我的美政多好啊!一定有人识宝的!起程!
  第五章(他投)168至188行
  (13)远去西方投西皇。168至185,共18行
  审慎思虑后决定他投,但充满憧憬的他投还是因为&眷顾楚国&而决然放弃。结果只能选择&以死殉国&。
  168.我既已得灵氛吉卦兮,按历择日把路上。
  169.折些琼枝做肉兮,精磨玉粉做粮。 准备干粮。
  170.为我驾飞龙兮,美玉象牙造车。(读ju ) 准备车马。
  171.异心怎能同事兮,我要远走自离去。 他投理由。
  172.我在昆仑转弯兮,绕路浏览观光。 接求女不成又上昆仑山请神后的路程。
  173.手拨晨雾蔼蔼兮,车动玉铃叮 队伍出发。
  下面是由朝到夕一天旅程的情况。具体用11行描写。
  174.赶早渡过赤水兮,今晚到达西方。 交代行程:从渡口过赤水,目的:到西方投奔西皇。
  175.凤凰展翅连旗兮,高天翼翼翱翔。 描写队伍起行情景。
  176.匆匆走过沙漠兮,倚赤水岸稍躺。 在渡口等搭桥。
  177.指派蛟龙搭桥兮,知会西皇导航。 叫龙搭桥,并先去通知西王一声。
  178.路狭窄险阻多兮,人先过车后行。 过了河路不好走。都是山路。
  179.过不周山左转兮,直奔西海不停。 过了山左转,就是平路了。西海在望了。
  180.集合那千辆车兮,一起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前进。
  181.驾前八龙同舞兮,车上云旗相迎。 兴奋哦!
  182.压兴奋缓鞭兮,思绪神游远处。 快到了,放慢了脚步,但心不在焉。想家了。
  183.偷闲暇稍娱乐兮,奏九歌跳韶舞。 快到了,大家兴高采烈。
  184.升临显赫皇界兮,低头忽见故都。 将入西皇都城时,突然思乡。
  185.车夫悲马儿恋兮,曲身回首停步。 眷顾楚国,决然放弃他投。(停步)
  (14)全诗总结共3行
  186.悲号: 停下吧! 算了,还是不去了!
  187.王朝不需要我兮,为何留恋故居! 一句话总结全文。但故居又不可留!
  188.既然拒绝行美政兮,我将追随彭咸归去! 点明全文中心《推行美政》.无奈主人公最后选择了:找先王们去!
下页更精彩:1
《离骚》详细解读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