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国民政府通货膨胀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消解策略的绪论

网络对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及消解策略--《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4期
网络对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及消解策略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1【正文快照】: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促进人类伦理道德的进一步发展。在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计算机网络也许是对人类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项新事物。它不仅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而且也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对人类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着深远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小柳;[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伍安春,张新福,余惠琼;[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李敏;;[J];中国德育;2006年12期
王玉娥;张巧明;;[J];东南传播;2009年01期
林荣真;陈剑梁;;[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韩柏光;[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李爱芹;[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刘红;薛志刚;唐晓红;张金勇;;[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秦竟芝;[J];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钟伟珍;;[J];教学与管理;2010年33期
张宝君;;[J];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守红;[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钟伟珍;[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凤英;[J];山东教育;1999年11期
胡雪芬;[J];教育管理;1997年04期
刘冬荣;[J];丽水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袁宗金;[J];环境教育;2002年04期
席家焕;[J];教育探索;1986年05期
黄明福;[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李锐利;[J];班主任;2003年12期
;[J];教育探索;1999年02期
常启武;;[J];青年研究;1982年03期
王怀玮;[J];上饶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明德;;[A];全国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4年
张伦;;[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孙喜庆;;[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孙少衡;;[A];雄师奇观——纪念新四军第五师建军50周年论文专辑[C];1991年
李英杰;;[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王小光;;[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蔡德培;;[A];2008年神经内分泌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赵晓霞;;[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孙然;董欣;;[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许璋珉;王浩;;[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荆玉师;[N];解放军报;2007年
尤虎祥 李来忠;[N];中国工商报;2005年
唐光宇;[N];广西政法报;2003年
林何燕;[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龙熹;[N];农民日报;2002年
李晓慧;[N];中国财经报;2004年
州物价局局长
昂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焕民;[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广发证券产品创新;[N];中国证券报;2008年
陈益群;[N];江苏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红方;[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李升和;[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李金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卢永红;[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郭晓梅;[D];厦门大学;2001年
孙东辉;[D];吉林大学;2005年
王岳飞;[D];浙江大学;2005年
赵艳;[D];哈尔滨医科大学;2003年
吴欲波;[D];浙江大学;2005年
杨凌;[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敏;[D];苏州大学;2006年
李钦龙;[D];南昌大学;2008年
赵楠;[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周玉云;[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吴宇凌;[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杜雪寒;[D];东南大学;2004年
任帅;[D];吉林大学;2007年
孙标;[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张二庆;[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刘保兄;[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我国转型时期的金融控制与风险消解--《学术交流》1999年06期
我国转型时期的金融控制与风险消解
【摘要】: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调整了计划体制下严重扭曲的农产品及劳动力价格体系 ,增加了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 ,这笔资金成为弥补企业部门资金亏绌的主要来源。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关键便在于有效地动员这笔金融剩余。政府通过国有银行的信用垄断、利率控制等金融控制措施降低了对金额剩余的动员成本 ,顶托了公有经济部门的高投资。但是 ,这种金融控制也付出了高昂的效率损失代价 ,由此造成的金融风险则通过政府对国有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及通货膨胀的方式得以消解 ,避免了金融崩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832.0【正文快照】:
在推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在许多方面偏离了主流经济学的教义。如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面对不同的财政、税收和融资环境、政府对经济的强干预、金融抑制始终存在等等。这一切都表明,中国至今的改革仍然是“不完全“的改革(江小涓,1999)。但恰恰是这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兴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兴胜;[J];东岳论丛;2000年02期
段福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盛洪;[J];经济研究;1996年01期
张杰;[J];经济研究;1996年03期
李绍光;[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张杰;[J];金融研究;1999年05期
薛俊波,滕园;[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刘荣;[J];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经砚;[J];上海金融;1985年04期
张庆修;[J];武汉金融;1985年07期
樊国梁;[J];上海金融;1986年02期
金南浩;[J];理论探讨;1987年03期
王艳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王欣欣;[J];上海金融;1996年12期
张杰;[J];经济研究;1997年08期
张兴胜,杨学钰;[J];学术交流;1999年06期
郑泽华,王钰;[J];财经论丛;2000年05期
郑泽华,杨鸿鑫;[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业英;;[A];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潘英丽;;[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罗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杨志清;[N];光明日报;2000年
张胜军;[N];学习时报;200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
倪鹏飞;[N];经济日报;2002年
倪鹏飞;[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刘杉;[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李曙光;[N];法制日报;2003年
易宪容;[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宋立;[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深圳商报记者
程军祥;[N];深圳商报;2003年
凡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郑鸣;[D];厦门大学;2004年
张天政;[D];复旦大学;2004年
甘春开;[D];复旦大学;2004年
郭纹廷;[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古文威;[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马俊;[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周可;[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徐慧娟;[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丁峰;[D];浙江大学;2002年
陈治国;[D];吉林大学;2004年
杨杰;[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陈勇;[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范大良;[D];四川大学;2005年
李荣敏;[D];湖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消解策略
>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消解策略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消解策略
编辑:张莉
  通货膨胀指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持续和显着地上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通货膨胀解决对策,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不仅扭曲、侵蚀 储蓄,抑制投资,促使资本外逃,而且妨碍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增长,甚至还造成社会混乱和治安不稳定。因此,抑制通货膨胀,物价稳定是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通货膨胀;国民经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供给需求关系;贫富差距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指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持续和显着地上涨。即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但对于通货膨胀的认知,经济学界众说纷纭。最有代表性的,可分为两类:以新古典综合派代表,认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持续的全面上涨的现象;以货币学派为代表,认为通货膨胀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发生在货币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时,每单位产品所包含的货币量增加的逾快,通货膨胀律也就逾高。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真正原因是资本对利润率平均化的要求。换句话说:相同单位的资本要求得到相等的投资回报,即资本无差别化。然而现实中资本无差别化不可能存在,这往往受到资本进入行业或产业的难易程度影响。所以资本进入行业或产业的难易程度产生了利润平均化的级差,这种行业或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级差利润率可以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取得某种均衡,这种均衡一旦被打破,就会拉大行业或产业之间的利润率比率,从而产生通货膨胀。
  (一)直接原因
  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二)深层原因
  1.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
  2.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其中,由于提高工资而引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工资推动,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垄断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利润推动。
  3.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我国由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调问题,因而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4.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发生的隐蔽型通货膨胀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商品供给严重匮乏而致。
  5.预期不当。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6.体制因素。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以上是通货膨胀的几种主要成因。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某一次具体的通货膨胀,其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因此需要综合全面的分析。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一部分货币购买力由资产持有者向货币发行者转移,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会下降。 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产生皮鞋成本。人们会加紧购物,将财富更多地配置到耐用消费品上以避免避免价格上涨的损失,从而增加往返银行的次数,多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即皮鞋成本。 3.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将会导致菜单成本。高通货膨胀会使企业更经常地改变自己的报价,印刷并送发新目录表,所有需要花费实际资源的企业活动都得重新核算定价。 4.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还将会对税收体系产生显着影响,导致资源的不当配置。税前实际收入固定的居民税负会逐渐增加,实际可支配收入会逐渐减少,主要作用于比较贫穷的固定收入阶层,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 5.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会对就业和国民产出水平发生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一般意义上说,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就业和产出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收入分配效应。首先,在分配上不利于低收入者,有利于高收入者。其次,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还会调整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利于债权人而有利于债务人;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2. 在短期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由于非预期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会使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货币工资率的上涨,实际工资率会有所降低,从而促使企业增雇工人、扩大产量以谋取利润,使就业和国民产出增加。而由非预期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导致就业和收入水平的下降。
  四、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表现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 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会由其程度、持续时间、成因以及表现形式等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会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经济环境而有所不同。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认为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1. 破坏生产发展。通货膨胀使企业的各项专用基金贬值,增加生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会影响生产情绪,影响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 扰乱流通秩序。通货膨胀使市场价格信号失真,使资源盲目流动组合,引起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商品需求发生变化,变态的需求和抢购行为最终更加剧通货膨胀。 3. 破坏分配。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企业利润相应增加,从而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破坏社会公正,还会诱发社会不安和道德危机,另外还会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增加。 4. 对金融业的影响。发生通货膨胀时,银行的利息负担会减轻,但实际利息收入会减少;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破坏正常的信用活动,甚至引发货币信用危机;通货膨胀还会使货币符号丧失价值储藏职能,有可能引起银行破产、倒闭,甚至引起政治危机。
  (二)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经济已经是一种外延型的经济,技术的含量还不高,在国际上主要靠价格低廉来赚取微薄的利润。通货膨胀会得中国经济长期无法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国在与其他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么我国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重国家的负担。而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2.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胀使商品价格迅速上升,居民和企业都不想把钱存在银行里,因为那样会贬值。他们都把钱迅速花出去,购买商品和服务,这样会使价格进一步升高,加剧通胀。其次,员工会要求企业增加工资,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物价。这时企业的成本就会增加,从而使商品价格进一步增加。同时企业在通胀时会力求增加存活,以便以后价格更高的时候出售。这样市面上的商品将变的紧俏,导致商品价格继续上升。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3.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要从体制、机制入手,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和贸易等政策,标本兼治。
  1、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利率,收缩信贷,缩紧银根,减少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和减少信贷总额;同时,现阶段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大,热钱会想方设法进入中国,我国政府需继续加强资本管制,防止热钱涌入;并且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让其快速回归均衡汇率。否则,货币政策会失效。
  2、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3、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虽然在目前的金融自由化大趋势下,各国提倡金融以及经济自由化,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中不稳定性因素多而复杂,并且我国刚刚彻底的实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因此,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经济管制的同时,也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以及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 加强监管。
  4、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措施真正到位。动用各种金融与税收手段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行为,扩大普通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 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和进口计划,缩小未来的供求缺口,使价格保持平稳。
  总之,整体的宏观调控应当全面考虑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成本和收益,在综合排序的基础上权衡利弊。由于通货膨胀会导致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紊乱,并产生巨大的再分配效应,其中利益受损最严重的是中低收入阶层。因此,应坚持反通胀的目标,需要在充分考虑这些牵制力量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妥善决定反通胀政策措施的力度,精确制导。 总之,通货膨胀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而对通货膨胀现象的治理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解决,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并且对症下药也要以某一方案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 吴文盛:宏观经济学2007.9
  [2] 吴丹华 论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影响及对策 2009.3
  [3]吴思莹:加息能否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J].科学教育家,2007,(10)
  [4] 孙玉妮 浅析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2008.2
下页更精彩:1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消解策略相关推荐机床选择问题的知识表示及冲突消解策略--《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机床选择问题的知识表示及冲突消解策略
【摘要】:机床选择问题是CAPP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文中首先采取材状结构将机床分组分层构造,然后利用产生式规则对机床选择问题进行描述,提出相应的算法,对机床选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冲突提出消解策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P391.73【正文快照】:
机床选择是在加工工序排定后所面临的关键工艺问题,是工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机床选择是否得当对零件的加工质量,设备利用率、负载平衡、生产周期、工人的劳动强度等方面有直接影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进行工艺设计时,选择合理的机床对一名有经验的工程师来说并不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世杰,于连奎,周健,李五常,刘国忠,朱华;[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华军,刘飞,何彦,李智勇;[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王世杰,李康举,李艳娟;[J];机械工艺师;1999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宝荣;[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齐继阳;[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志刚;[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孙涛;[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M.萨摩尔维科,G.圭也达,青松;[J];机器人;1981年06期
何克清;胡久清;刘良观;;[J];计算机科学;1982年05期
耿立大;[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3年02期
姚玉川;[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3年08期
R.O.DN.J.NB.R张茂绩;;[J];计算机科学;1983年06期
戴洪华;[J];自然杂志;1984年04期
陈慧清;[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84年04期
王正旋;;[J];计算机科学;1984年02期
,朱鳌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5年09期
张钹,陆玉昌,张再兴;[J];机器人;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利华;俞金寿;;[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包辛;刘华;;[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胡祥培;钱国明;修立军;;[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周泓;方卫国;;[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苏怀智;沈振中;吴中如;;[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1998年学术年会暨中青年科技成果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于江;董其震;;[A];第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龚启荣;;[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刘永清;刘泉宝;;[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袁小红;王珏;;[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廉师友;;[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电子报;2000年
陈健;[N];计算机世界;2001年
;[N];计算机世界;2001年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吴鹤龄;[N];计算机世界;2001年
;[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牛灵江 翟立原;[N];北京日报;2003年
柏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王克宏;[N];计算机世界;2003年
刘洁 李艳燕 郭韦钰 丁连红 时鹏;[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柳长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平;[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王忠宾;[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王建;[D];河海大学;2002年
张蕾;[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赵建华;[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曹春平;[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胡春;[D];浙江大学;2003年
徐焕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郭蕴华;[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俞时;[D];东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法军;[D];华北工学院;2000年
侯佑华;[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张庆振;[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束庆斌;[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雷伟刚;[D];河海大学;2001年
范莉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王浩宇;[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李夏;[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郭涛;[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2年
武优西;[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