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记录A是腺嘌呤就行了。T:胸部三点连线 G:想象成鸟的头部 C :袋子,准备

> 问题详情
一个生物体的DNA有20%是C,则(
C.30%是A D.5%是嘌呤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一个生物体的DNA有20%是C,则(&&)。&&A.20%是T&&B.20%是G&&C.30%是A&D.5%是嘌呤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如果你记不住生物的A,T,C,G,U是什么鬼_宜黄一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80贴子:
⊙▽⊙如果你记不住生物的A,T,C,G,U是什么鬼收藏
喵总攻带你装逼带你飞!
首先最容易记的T你看你看它长得像不像胸左边一半哔——右边一半哔——中间一竖就是上半身!!!机智吗!(*/ω\*)嘿嘿嘿有一点污所以这个小撒币就是胸腺嘧啶
接下来。。。。嗯。。。窝喜欢。。G!!!G~G~。。鸡。。。鸡。。。鸡。。。鸡和鸟是一样一样的。。。所以G就是鸟嘌呤
⊙▽⊙辣么来一个C猜。。。三秒钟我不嗦发!321啊好!C就像一个人张开手臂的怀抱,温暖的小太阳胞嘧啶九四他!
好!现在是选手U!【准备好了吗小U!四大!】长的和马桶四八四也一样!6666用马桶嘘嘘对八!所以U就是尿嘧啶
╮(╯▽╰)╭最后一个A其实并没有想到。。。不过只剩它了可以推出来【摸摸可怜A】如果一定要来。。。一个脑残!“陷”(腺)入了一个美女的诱惑里!然后他挂了!发出了啊!的叫声!A九四腺嘌呤
记得夸我机智!
然后作为学弟在告诉你,记住了也没啥卵用哟
我们记得方式差不多~u我也是记得马桶~g也是~c是细胞英文缩写开头~所以是胞嘧啶
生物有毒。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就不知道什么A什么的,
能记住就行。
好像 很机智的样子(* ̄▽ ̄)y
今天真郁闷。和女神聊天时,我说了一大堆,她反应却相当冷漠,不是“呵呵”就是“哦”,我说你能不能换句别的,结果她撇下一句“我去洗澡”就不理我了。看来我这注定孤独一辈子的屌丝命是没法改变了,于是我毅然选择了离开,将她一个人留在了宾馆,我做的对吗?
讨论科技的地方搞什么分裂,都快成撕逼吧了
今天真郁闷。和女神聊天时,我说了一大堆,她反应却相当冷漠,不是“呵呵”就是“哦”,我说你能不能换句别的,结果她撇下一句“我去洗澡”就不理我了。看来我这注定孤独一辈子的屌丝命是没法改变了,于是我毅然选择了离开,将她一个人留在了宾馆,我做的对吗?
今天真郁闷。和女神聊天时,我说了一大堆,她反应却相当冷漠,不是“呵呵”就是“哦”,我说你能不能换句别的,结果她撇下一句“我去洗澡”就不理我了。看来我这注定孤独一辈子的屌丝命是没法改变了,于是我毅然选择了离开,将她一个人留在了宾馆,我做的对吗?
滴滴嗒滴哒滴哒
滴滴嗒滴哒滴哒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分子生物学:Chapter 1
Introdu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分子生物学:Chapter 1
Introdu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上传于||文档简介
&&英​语​版
大小:11.3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p&谢邀。&/p&&br&&p&朋友圈有同事在分享这部纪录片。&/p&&p&我正好这几天病休在家,就找来看了。&/p&&br&&br&&br&&p&这无疑是部很好的医患纪录片。&/p&&br&&p&我喜爱一切医疗题材的剧和片子,类似的看过不少,但大多数时候都很难被触动:因为剧情总是有套路。&/p&&br&&p&例如:&/p&&p&患者得了重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陷入困境,家属不满意;&/p&&p&然后大家互相闹闹矛盾,再各自思想挣扎一下,最后达成一致、齐心协力,病人终于奇迹般地起死回生,逃过鬼门关,皆大欢喜。&/p&&br&&p&好像不是药物和手术,是医生和家属的互相理解医好了患者的病一样。&/p&&p&不真实。&/p&&br&&br&&br&&p&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必备条件。&/p&&p&“记录”片嘛。&/p&&p&在真实的基础上还能做到打动人心,便是佳作。&/p&&p&而为了强行感人而牺牲真相的则是垃圾。&/p&&br&&br&&br&&p&这部《人间世》让我感到最真实的一点就是,它敢于把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的病例放入镜头里。&/p&&p&治疗结果不满意的病例可能会给人带来负能量,因此不少纪录片都尽量规避。&/p&&p&但对医生、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而言,这些残酷的事实就是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最真实的真相。&/p&&br&&br&----------------------------------------------------------------------------------------------------------------------------------------&br&&p&说个故事。&/p&&br&&p&这个月头我搬了新家,陆陆续续地请亲朋好友们来吃饭。&/p&&p&大家都按约定来了。&/p&&p&唯有一个心外的哥们儿,约了几次也约不来。&/p&&p&他每次都答应我。好好,一定来。你的新家我必须来,沾沾喜气,最近太倒霉了。&/p&&br&&p&我问,怎么个倒霉法?&/p&&p&他说,最近基本没晚上十一点以前下过班,有一次在科室睡了五天回不了家;天天开到半夜一两点,第二天继续Bentall。&/p&&br&&p&心外科病人多危重,术后动不动来个出血、室颤之类的致命并发症,所以要守当天开刀的病人到很晚,这我是知道的。&/p&&p&但每天忙到半夜下班也太夸张了,毕竟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就要到病房。&/p&&br&&p&我心想按这么个忙法,他每天估计只能睡四五个小时,都不好意思催他来参观我的房子了。&/p&&p&一个人累到这种程度,睡眠都已成为奢侈品。&/p&&p&挤出一晚上时间来吃饭聊天对他不是放松,是浪费。&/p&&br&&p&电话那头他还是说,放心我一定来。咱俩谁跟谁,八年大学同学。平时我没时间,星期六吧,那天我没手术,一定。&/p&&p&我说好,你休息第一。星期六晚上见。&/p&&br&&br&&p&结果星期六中午他给我发微信:我擦刚刚来了个夹层,主动脉弓撕了上十厘米,马上上台,争取晚饭前做完来你家。&/p&&p&我知道这手术没七八个小时是肯定做不完的。&/p&&p&心外不是普外,开肚皮两分钟就嗖嗖进腹膜了,建个体循都要老半天。等他们停跳了真正开始做,我都缝完肠子关腹走人了。&/p&&br&&p&于是我给海底捞外卖打电话,让他们八点多再送来。&/p&&p&那边说,先生你确定是这个时间吗?我们建议您晚饭时间不要超过八点。&/p&&p&我心想这海底捞够贴心的,要不给我带两包开心果过来我先垫几口?&/p&&p&对面说:好的,没问题。&/p&&br&&p&我有点懵逼,刚那句其实是玩笑话。&/p&&p&我赶忙说谢谢,我确定,九点之前送过来都行。&/p&&br&&br&&br&&p&八点半,外卖准时到了。&/p&&p&服务员背着个大包,跟炸碉堡似的。自备鞋套,换好进门。&/p&&p&我一看包里,一堆菜和肉除外,还有火锅电磁炉桌布排插,连扎头发的橡皮筋都有。&/p&&p&还有两袋开心果。&/p&&br&&p&小哥说这两包一袋原味的,一袋椒盐的,您要哪一包?&/p&&p&我说都行都行,你们服务太好了。&/p&&p&小哥铺上了红桌布,接好插头,把盘子在桌上摆得整整齐齐后走了,出门前跟我说吃完了喊他来收拾,明天随时都行。&/p&&p&我蹲在茶几旁吃开心果,时钟滴答滴答地走。&/p&&p&手机一直没响。&/p&&br&&p&我没有联系他。&/p&&p&我知道他一定正在台上满头大汗,和自己早已排空的胃、酸痛的颈椎和充盈的膀胱在斗争;搞不好还被喷了一脸血。&/p&&br&&p&十点的时候我饿的不行了,给他留言说,哥饿死了,先吃点肉。你慢慢做,完事了直接过来,还有很多菜,够你啃的。&/p&&br&&br&&br&&p&十二点半,我开始犯困。&/p&&p&在我就要睡着的时候电话响了,是他。&/p&&br&&p&我打起精神接电话:快来快来,菜还给你留着,来了就开火。&/p&&p&他说,不好意思,十点的时候又来了个夹层,已经在消毒了……&/p&&p&我愣了一下。&/p&&p&手动再见。&/p&&br&&br&&p&我们医院心外科有个词叫“夹层夜”。&/p&&p&主动脉夹层这玩意儿病情凶险,发现了就要绝对卧床、及时手术,否则随时可能破裂,有时候抢救的机会都没有。&/p&&br&&p&我亲眼见过一个从腹主动脉一直撕到肠系膜上动脉的病人无视医嘱,趁护士不注意偷偷去卫生间上厕所,结果夹层破裂,我们五分钟后在卫生间里发现他的时候已经连血压都没有了,当场死亡。&/p&&p&除此之外,夹层手术压力大、难度高、耗时久,教授不亲自上台没法做。&/p&&br&&p&这一点上心外的教授比其他科都惨。毕竟普外的夜间急诊一大半都能被住院总干掉。&/p&&br&&br&&br&&p&我很同情他,说,你安心通宵去,没事下次再来,随时都有你吃的。&/p&&p&他疲惫地说好,下次一定。&/p&&p&啪挂了电话。&/p&&br&&br&&br&&p&过了两天,我们又约了下个周六的晚上。&/p&&p&他拍胸脯说,这次保证来。我把班都换开了。&/p&&br&&p&周六下午,我又叫了海底捞的火锅。&/p&&p&我点完菜那边竟然直接问,先生您今天还要开心果吗?&/p&&p&我心想服务太周到也不好,这都被海底捞记录在案了。我不是真爱吃开心果啊。&/p&&br&&p&我说不用不用,今天不要谢谢。&/p&&p&四点半的时候,他给我发微信。&/p&&p&我一看,六个句号。&/p&&p&“。。。。。。”&/p&&br&&p&我说,你不是换班了吗?&/p&&p&他说,隔壁组开夹层差人,教授亲自给我打电话要我去帮忙,你让我怎么拒绝……&/p&&p&我说,你走好,你走好。哥自己吃火锅。&/p&&p&他在那边狂刷了几十个哭的表情。&/p&&p&我说刷你妹啊,赶紧滚。&/p&&p&然后那边就没动静了,八成是病人麻好了。&/p&&br&&br&&p&第三个周末,也就是上周末,他终于来我家吃了饭。&/p&&br&&p&我说,你大爷的,不开夹层了今天?&/p&&p&他往口里塞雪花牛肉,边嚼边说,你以为我喜欢开夹层,每次大晚上来夹层我tm都想死好吗。&/p&&br&&p&我说,这种日子你过着爽吗?&/p&&p&他说,爽个毛,你觉得爽你来过。我进科到现在胖了快三十斤了,天天累得不行然后狂吃盒饭。又不好吃还长胖,草。还是海底捞好吃。&/p&&br&&br&&br&&p&我说,那你当年为什么选心外?&/p&&p&他说,当年我傻逼呗,年少无知。你也不拦着我。&/p&&br&&p&我说,我当年还不是傻逼,普外也好不到哪去。&/p&&p&他说,哎。说白了就不应该学医。&/p&&br&&p&我沉默。&/p&&p&我说,你后不后悔。&/p&&p&他咽下去一大块肉,锤下胸,叹了口气,说,&b&心外是一种病。&/b&&/p&&p&&b&一半的人后悔了,一半的人假装自己没后悔。&/b&&/p&&br&&p&我看着他那沾着肉沫的过劳肥的脸蛋子,若有所思。&/p&&br&&br&----------------------------------------------------------------------------------------------------------------------------------------&br&&br&&br&&br&&p&扯远了。&/p&&p&但这是一个大型三甲医院心脏外科医生最真实的生活。&/p&&p&日复一日,年复一年。&/p&&br&&p&《人间世》第一集名为“救命”,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每天都在为之奋斗的目标。&/p&&p&上海瑞金和同济一样是区域中心医院,承担着华东地区的大量危重症病人治疗工作。&/p&&p&第一集选取心脏外科和急诊科为例,是因为这两个科室能让观众最直接地看到活生生的“救命”过程。&/p&&br&&p&如果说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源于把病人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的瞬间,那么医生最深的挫败感(不谈国内屎一样的医患关系、医生待遇等问题)则来自对那些无力挽救的生命深深的无奈和失落。&/p&&br&&br&&p&当代的医学不发达得很,一大半的病连发病机制都不知道,别说根治了。&/p&&p&偏偏大部分群众缺乏卫生知识,知道的都是较轻的常见病,以为医生是半个神仙。&/p&&p&再加上一系列无解的“社会问题”、“体制问题”,医患矛盾油然而生。&/p&&br&&br&&p&媒体搬上屏幕的往往是治疗成功的重病和罕见病,这其实都是概率较小的情况;&/p&&p&而普通的死亡病例媒体鲜有报道。&/p&&p&等到患者家属人财两空了,打人闹事了,医生被捅死了、拉出去游街了才会写一写。&/p&&br&&br&&p&下面这张图完美地诠释了很多时候&b&媒体&/b&的本质。&/p&&img src=&/edc7fee7b6d904bc6f00e1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edc7fee7b6d904bc6f00e1d_r.jpg&&&br&&br&&p&《人间世》有勇气把医生最终无力回天的例子搬上荧屏值得肯定,对医学一无所知的观众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医生的生活和内心。&/p&&br&&p&剧中提到的带病工作、通宵手术都是医生的家常便饭。&/p&&br&&br&&p&很多医疗剧把医生拍得光鲜无比:帅气多金;领带皮鞋;一尘不染的白大褂扣子不系,随风飘扬;个个都是Dr. House或朝田龙太郎,刀落病除,阎王哭晕在厕所。&/p&&br&&br&&br&&p&事实情况是,国内公立医院,你穿白大褂敢不系口子试试。&/p&&p&信不信主任让你用三角针四号线把一百颗扣子缝成“我是SB”的形状?别跟我提美国或、和睦家什么的。&/p&&br&&p&我们的口袋里永远塞满了笔、棉签、听诊器、用药手册、记事本等等等等,都快被撑爆了。&/p&&p&不刮个八九级大风,白大褂还真飘不起来。&/p&&br&&br&&br&&p&而我这一集《人间世》中看到的,是满满的关于医生真实琐碎的细节。&/p&&br&&p&比如,赵强主任下台后洗了手,在手术服大腿后侧那片拍干手上的水;&/p&&p&我们确实也都这么干。&/p&&br&&p&比如,赵主任半夜做完手术,有医生想低声和他汇报工作,他不耐烦地说“这个时候谈什么事情,深更半夜的让我好好休息,搞什么?”;&/p&&p&每一次做手术做到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也一样脑子发懵、目光呆滞,看到堵墙都想对着它大踢一脚、大吼一声。&/p&&br&&p&比如,护士对他说给您留了可乐和蛋挞,他说“好好,可乐要吃的,可乐我要吃的”;&/p&&p&在一台长时间的手术后,就算是份已经冷掉的两晕一素盒饭,我们也会像看到了山珍海味一样狼吞虎咽。&/p&&br&&br&&br&&p&这部纪录片的真实让我认可了它。&/p&&br&&p&看到车在前医生收到邹磊家属的感谢短信时,我动容了。&/p&&p&“人死了,感谢信却来了。”&/p&&br&&p&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感动让我喜欢上它。&/p&&br&&br&&br&&p&一次和同学吃饭,内科一哥们问,我们的工作环境真的是立几个法,医闹入刑,再给医院弄个安检、多配点保安就能解决的问题吗?&/p&&p&我说,&b&怎么可能。&/b&&/p&&br&&p&一个国家的医生当得舒心真正的前提条件是:&u&患者(也就是广大人民)&/u&&u&开始&/u&&u&从内心&/u&&u&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而尊重医生,且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平均思维素养达到了一定高度,可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私人情绪,并可以理解医学的局限性,医生不是无所不能的了,balabalabala,医生的工作环境才会真正的好起来。&/u&&/p&&p&&u&否则就算人家不打你不杀你,每天来几个吹胡子瞪眼的,你一样憋屈。骂人又不犯法。&/u&&/p&&br&&br&&br&&p&他说,按你这么说,那得多久啊。&/p&&p&我耸耸肩,不知道。&/p&&br&&p&&b&五十年?八十年?&/b&&/p&&p&Maybe longer.&/p&&br&我去了几次日本,对这个民族的印象大大改观。&br&不谈历史和政治。&br&我们和日本人在一些方面的差距,真的不是一代人、甚至两代人能够追上的。&br&&br&&br&&p&学医苦吗?是的。&/p&&br&&p&医生压力大吗,当医生累吗?是的。&/p&&br&&p&医生应该获得高收入,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理解吗?当然应该。&/p&&br&&br&&br&&p&所以,医生是一个好职业吗?&/p&&p&是的,毋庸置疑。&/p&&br&&p&以上这几点在世上大部分国家都成立。&/p&&br&&br&&br&&p&但在我们国家,医生获得了高收入吗?&/p&&p&没有。&/p&&br&&p&医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吗?&/p&&p&没有。&/p&&br&&p&那么,医生还是一个好职业吗?&/p&&p&我不敢说“不是”。&/p&&br&&p&但如果换一种问法:中国的医生是一个有性价比的职业吗?&/p&&p&可以明确地说,&b&不是。&/b&&/p&&b&完全不是。&br&&/b&&br&&br&&br&&p&我看着这部纪录片,一边被片中“总会有阳光照射下来”的台词感动着。&/p&&p&一边看到招生办的老师发朋友圈说:哎,生源一年不如一年了。&/p&&p&国内前几的一流医学院况且如此,二本三本医学院怎么办?&/p&&p&如此发展下去,未来又会怎么样。&/p&&br&&br&&br&&p&诚然,《人间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医疗题材纪录片。&/p&&br&&p&但光靠着这几段视频带给我们的感动,又有多少人能始终如一地做到不忘初心,无怨无悔地在拥挤嘈杂的病房、不分白昼的手术室奋斗到头昏眼花?&/p&&br&&br&&p&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开始跳槽、转行,满心伤痕地离开这个行业,且大有愈发愈勇之势。&/p&&p&我国在为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培养医学人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p&&br&&p&想想道理也简单。&/p&&p&很现实地说:读这么多年书,谁不是奔着好日子去的。&/p&&br&&p&有几个高投入、高学历、高素质的精英愿意在国内受这个窝囊气?&/p&还是有的。&br&只是越来越少了。&br&&br&&br&&p&片中39分钟,医生被冲进监护室的患者家属掐脖子。&/p&&p&这一幕全国各地每天都在上演。&/p&&br&&p&运气好的医生受点轻伤,多半不了了之;&/p&&p&倒霉的直接一命呜呼,摊上个傻逼和事佬领导,自己要知道后续发展,必定死都无法瞑目。&/p&&br&没有什么比受了欺负和伤害还要给对方道歉更让人心寒的了。&br&而这种例子,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br&&br&&br&&p&我们每天生活在95%的负能量及5%的情怀、初心和自我勉励里。&/p&&p&看50个同事在朋友圈哀怨伤感,100条伤医杀医的新闻,1000条微博上拍手称快的回复,然后迎来那么十来次欣慰和感动的瞬间。&/p&&br&&p&所以我们的感情和思绪如此复杂,我们总是眼中带泪,每每似欲言又止,却亦一言难尽。&/p&&br&&br&&br&&p&片中提到了每个医生、医学生都熟悉的那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p&&br&&p&可是在这个国家,医生因为夸张的工作强度、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要把最后一句话做好,似乎困难了许多。&/p&&br&&br&&p&《人间世》的片尾曲中有一句歌词:“&u&天亮之前,我会等待&/u&。”&/p&&p&写得很感人,但我很忧虑。&/p&&br&&br&&p&因为中国医生的等待并没有换来天亮。&/p&&p&不少人放弃了,很多人还咬牙坚持,继续等待着。&/p&&br&&p&可是天一直没有亮,离开的人越来越多。&/p&&br&&br&&p&那么,天最终会亮吗?&/p&&p&我相信会的,一定总会有那么一天。&/p&&br&&br&&br&&p&&b&可是,今天的我和你,等得到那一天吗?&/b&&/p&
谢邀。 朋友圈有同事在分享这部纪录片。我正好这几天病休在家,就找来看了。 这无疑是部很好的医患纪录片。 我喜爱一切医疗题材的剧和片子,类似的看过不少,但大多数时候都很难被触动:因为剧情总是有套路。 例如:患者得了重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陷入…
以下是个人经历,最后两点根据喵呜(@不出来)的评论做了补充,最近才出现的状况。如果有人知道如何改善,请一定告诉我。&br&-----------------------------------------------------&br&&br&&br&1、怕冷。&br&2、便秘或者腹泻。&br&3、晚上失眠,白天嗜睡。&br&4、皮肤暗淡、长痘。&br&5、口气加重。&br&6、脱发,发色失去光泽。&br&7、反应迟钝。&br&8、做事会卡壳,过程中会突然停顿,一片空白,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停下来。&br&9、注意力无法集中。&br&10、拒绝一切交际或突然很渴望交际。&br&11、腰腹赘肉增多。&br&12、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br&13、恶意揣测他人想法。
以下是个人经历,最后两点根据喵呜(@不出来)的评论做了补充,最近才出现的状况。如果有人知道如何改善,请一定告诉我。 ----------------------------------------------------- 1、怕冷。 2、便秘或者腹泻。 3、晚上失眠,白天嗜睡。 4、皮肤暗淡、长痘…
这只是对现实中“分裂”状态的一种报复性反扑而已。有人说新疆最大的问题是“分裂”,其实,整个中国最大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分裂”呢?我的意思是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裂……&br&&br&首先,让我来掉个书袋,回顾两个基本的经济常识:&br&1、剥削源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br&2、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源于信息不对称:&br&&br&说人话:浑水才能摸鱼。&br&&br&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努力了解、信息对称、公平竞争,又怎么会有二道贩子的位置呢?当然,我并不是说,有那么一群“剥削者”,他们商量好了,把水搅浑,然后坐收渔利。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只要把他们统统抓起来,肉体消灭就完事了。不是的,现实没有那么得阴谋论,事实上这更像是一种默契,或者说“看不见的手”。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水搅混了,让这潭水里面有了二道贩子生存的空间,然后一一些人动用各种资源占据了这些空间,以此牟利。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又反过来,配合看不见的手,继续把水搅浑。&br&&br&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把水搅混了,所以我们要用看得见的手把水澄清,仅此而已。&br&&br&&br&&br&&br&上面说的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了免遭剥削,所以要尊重教师、医生、警察这些生产者。从另外的方面来说,教师、医生和警察这些职业本身,也同样值得尊重。怎么说呢?&br&&br&&u&因为教师、医生、警察,是这个社会最“分裂”职业啊&/u&。&br&&br&&strong&教师是现在与未来的分裂:&/strong&&br&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因为成年后的学生要生活在未来,但是教师却是生活在现在的,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生活在现在的。&br&&br&教师要努力适应现在,却要孩子们去适应一个缥缈的未来,这样,很多拧巴的事情就出现了:&br&&br&你能想象,一个93年被轰出北京的农村老师,如何告诉学生,十年后收容遣送制度会被废止?&br&你能想象,一个自己都没有保险的民办教师,如何告诉学生,十几年后农村户口也能够上保险?&br&你能想象,一个没见过电脑、用蜡纸印卷子的老师,如何告诉学生,十几年后中国将会有6.5亿网民?&br&&br&然而老师们做到了。&br&&br&正是因为他们做到了,才有了现在的我们。&br&&br&这些在当时,连鬼都不信的东西,老师不仅要让自己相信,还要让孩子相信。然后让学生抱着这种相信,去迎接(也可能是创造)那个“鬼才会相信”的未来。&br&&br&教师这种在现在与未来的分裂中苦苦挣扎的人群,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吗?&br&&br&&br&&strong&警察是从里法则与法治秩序的分裂:&/strong&&br&&br&警察叔叔的&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这个答案&/a&饱受批评,批评者之中就有我。不过后来一想,他也有他的苦衷,因为他是在努力将丛林法则往法治秩序拉,和我们这些本就认为法治秩序天经地义的小清新,当然不可同日而语。&br&&br&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以暴制暴、冤冤相报,这是人类社会自然状态的秩序,这种秩序发展到极致,就是两次世界大战。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人类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所以国际社会上,形成了以核威慑为基础的平衡状态,而国内呢?&br&&br&以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能够制止暴力的还是暴力本身。我们无法彻底的消除暴力,只能用国家垄断的暴力,将暴力压缩在一定范围之内。就像中学政治课本里面说的,军队和警察是国家暴力机器。那么,我们又如何保证这些暴力,只指向他应该指向的东西呢?据坊间传闻,解放军叠被子的传统,最初是士兵退伍前的科目,为的就是“磨性子”。&br&&br&然而,警察通常不会退役,顶多是退休。然而退休之前,警察每天都要前脸面对暴力,身后则是要守护的和平。这中间的转换,一定是很痛苦的事情,而这份痛苦,着实值得我们尊敬。&br&&br&&br&&strong&医生是欲望和需要、本能与理性的分裂:&/strong&&br&&br&当我的亲人受伤,我会感到痛苦,这种痛苦催使着我寻找始作俑者,并且向其复仇。以暴制暴、血亲复仇,这是人类的本能,正是因为这些本能,人类才得以延续至今。现在,你却要告诉我,这些都是“错的”,这确实很难让人接受。好在,我们有医学这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她,来领会理性的含义,进而将理性推广到其他领域。&br&&br&医生对我开刀,我会感到痛苦,我会报复医生吗?不会,因为我知道现在的痛苦,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这就是理性。&br&&br&人类的理性和大自然的理性是不一样的。对于大自然来说,药物只有作用,没有正作用和副作用之分。然而人类却要把药物对自己有利的作用称之为正作用,其他的称为副作用。这就是人类理性和大自然理性的不同之处,对于大自然来说,所有事情都是合理的,但对于人类来说,未必如此。&br&&br&大自然给了我们本能,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本能是一系列被统称为激素的化学物质。这些激素和我们的需要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他只是一种自然选择式的“巧合”而已。当猫饿的时候,它体内会产生一种激素,这种激素催促着她去觅食,以满足它补充营养的需要。但是,一只猫身体里有这种激素(也可能是被注射的),未必它就一定是需要补充营养。这种连接仅仅是自然选择,那些身体内不会产生激素的猫,没有生存下来。我受到了伤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我痛苦,未必是因为收到了(人类理性意义上的)伤害。&br&&br&从社会角度讲,这些激素被称之为欲望,人类就是遵循着欲望,生活了千万年。这种生活在现在看来,是很粗糙的。没错,本能确实指导着我们,不然如果每天都要去想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那简直太累了。但是,这种指导是很粗糙的,他只是在大方向上延续了人类的族群,但是在产生正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副作用。有时候亲人逝世,是找不到责任对象的,仅仅是因为人有旦夕祸福。而这个时候,找谁复仇呢?治疗亲人的医生吗?那样就成了一种迁怒。这个时候,愤怒这种本能就失灵了。当本能失灵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理性来修正。&br&&br&本能又是错的,又不是错的,这确实很让人费解。或许探求一下“错”这个字的本意,能够有所启发。错,就是错位的意思,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不好,而是说不合适。本能和欲望的指导,是粗糙的,随着社会越来越复杂,这种指导也越来越不合适了,过时了。当遵从本能的指导,无法让我们获得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得抛弃本能,而直接去追求真正的需要;当血亲复仇无法让我们获得想要的正义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抛弃血亲复仇这种手段,而直接去追求正义本身。本能的指导太粗糙了,他会有很多副作用,制造很多冤案,所以我们需要更加精细的东西,这东西或许是医学、或许是法律。&br&&br&&br&&br&&br&&strong&总之,在这个“分裂”的世界上,教师、医生和警察,是承受“分裂”最严重的职业&/strong&。教师身在现在,心却要在未来;警察面对暴力,身后则是需要守护的和平;医生要在手术台上将人类当成一架精密的机器,为的是能让他在手术台下,更好的作为一个人。如此种种,说到底还是理想与现实、应然和实然实践的分裂,而且这样的分裂还要持续很长时间,不过不必为此感到沮丧,要知道,如果没有了分裂,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最后这句是鸡汤,因为严谨的来说,如果没了分裂,人类自然会为自己构建新的意义——我简直太坏了,先吊起来胃口,再强行灌鸡汤,最后还要指出这是鸡汤)。&br&&br&无论如何,教师、医生和警察,是他们的理性,保证了我们能够放松、感性的生活,然而我们的感性又无时不刻的排斥着理性,想让他们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在现代分工社会中,团结并非源于“一样”,人与人之间只有不一样,才能够保证有机的团结。所以,这些人并不求我们也像他们那样理性,只是需要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能够有基本的尊重。而这尊重的过程,也是我们在反思自己。医生、教师、警察这种职业,本来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知乎上的这种状态才是应然的,而现实的状态,则是实然的。或许是因为习惯了现实的状态,才会觉得知乎的状态反而很别扭吧。
这只是对现实中“分裂”状态的一种报复性反扑而已。有人说新疆最大的问题是“分裂”,其实,整个中国最大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分裂”呢?我的意思是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裂…… 首先,让我来掉个书袋,回顾两个基本的经济常识: 1、剥削源于市场的不完…
对睡眠的关注是我从去年到美国上学时开始的。读了些理论书籍,结合自身实践还是有点心得的。&br&&br&我现在在实习,最近我用fitbit睡眠腕带系统观测我的睡眠,我发现如果不是特别忙,只要戒除晚睡强迫,每天睡够6-6.5小时(总时长)有效睡眠在90%以上,第二天精力就会够用。如果在这个时间以下,一天还行,多几天就明显白天比较容易困倦。 但如果我放假的时候,每天睡觉超过10个小时,每天的精力反而比睡6小时还不如。&br&&br&这其实是有理论支撑的。详情参照《神奇的睡眠》(一个俄罗斯人写的,翻译略low B,但却让我参透睡眠奥义的一本小册子)下面很多段落由此书摘抄精简而来。&br&&br&&br&&b&-----------------------------------------------------------------------------------------------------------------&/b&&br&&b&睡眠阶段&/b&&br&睡眠的第一阶段(Stage 1 Sleep)呼吸和心跳频率开始轻微下降。而我们的
大脑则进入另一种创造和休息的状态,此时我们的思维如蜂蜜一般缓慢地流动——啊
啊啊啊啊,这种感觉太好了。
你可以认为,睡眠的第一阶段是通向入睡之门。&br&&br&睡眠的第二阶段
大脑逐渐将其清醒时的活动停止掉。
在这一阶段,我们很容易被惊醒。(大部分上课睡觉的也是这会儿被叫醒的)&br&&br&&u&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阶段(熟睡)&/u&
在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阶段,我们的脑电波频率降到了最低。我们的血压、呼吸和心跳频率降到了一天中的最低点。
我们的血管开始扩张,平时储存在我们器官中的血液也流入到我们的肌肉中,&br&&br& 睡眠的第五阶段(REM睡眠)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简称REM睡眠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内森·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的科学家发
现,当人类处于这个睡眠阶段时,他们的眼球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各方向运动。反常的是,这时,我们的脑电波迅速增加,而且它们变得和我们完全清醒时一模一
样!你这样想就会觉得这很合理了——在我们做梦的时候,梦境一般如此真实而生动,
以至于在我们醒来之前都不会意识到它们不是真实存在的。。&br&&br&晚上我们的睡眠大概这样分布&br&&br&&img src=&/df30aa880959cde27de9f_b.png& data-rawwidth=&921&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1& data-original=&/df30aa880959cde27de9f_r.png&&看见了吗,在第一到第四个小时左右,你的熟睡阶段(3-4)占比是最高的,这时候梦很少。到六小时之后,就几乎是REM睡眠了,也就是狂做梦的阶段。这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经常早上总是在梦境中醒来的。&br&&br&&img src=&/929f9cfd50ca5e5a0ff14a99f48e8611_b.png& data-rawwidth=&902&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2& data-original=&/929f9cfd50ca5e5a0ff14a99f48e8611_r.png&&&br&当我们睡眠不规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以牺牲其他睡眠阶段的时间为代价,来补充
熟睡阶段的睡眠。人们相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在睡眠的前3到4个小时里尽可
能地熟睡。&br&&br&也许你已经猜到了,高质量的睡眠就意味着容易睡熟。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就是容
易进入熟睡阶段,并且在这个阶段停留足够的时间。&br&------------------------------------------------------------------------------------------------------&br&&br&&br&&b&既然”熟睡阶段“是关键,那我们如何尽可能提高熟睡阶段时间呢?&/b&&br&&br&&br&你体内的睡眠生物钟里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你的&b&体温节律&/b&(body
temperature rhythm),也叫生理节律(circadian rhythm)。&br&&br&&img src=&/aaff152c44dd607d6e210cec0e65a3c5_b.pn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aaff152c44dd607d6e210cec0e65a3c5_r.png&&这种周期性的体温升降告诉我们的大脑何时会感觉到累,何时会感觉更清醒些。当
我们体温升高时,我们会感觉更清醒,脑电波发射频率也更高些。当我们体温下降时,
我们会感觉到打瞌睡,身体疲乏,也会感觉很懒惰。&br&&br&一般来说,我们的体温在早晨开始上升,午间有时会进行下调,然后继续上升,
直到夜晚来临。一般傍晚的时候,是我们体温的最高点,也是我们最活跃的时候。然
后体温持续下降,在凌晨4点时候达到其最低点。&br&&br&那影响你体温节律的因素是什么?一些可能破坏体温节律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br&&br&在我们体内的确有这样一个系统,它通过明暗来控制
某种与睡眠有关的激素等级。这个激素叫&b&褪黑素。&/b&我在美国有同学给我推荐过一种轻副作用的安眠药,叫Melatonin,就是含这种激素的口服药片。睡前20分钟服用,而且一定要关灯,为什么?&br&&br&因为褪黑素在我们处于黑暗中时开始分泌。当我们的眼睛停止摄入直射的阳光后,我们
体内的褪黑素含量开始升高。你体内的褪黑素含量取决于你白天眼睛所摄取的自然日光
量。你接受的阳光越多,体温下降得越慢,你也能更长时间地保持清醒警觉。若你白天
没晒多少太阳,你的体温就会下降得很快,然后你就会觉得困倦,并且无法保持平衡。
这样,你在一天中很早的时候就会想睡觉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就会一直不想睡觉,
从而造成失眠以及睡眠质量的降低。&br&&br&------------------------------------------------------------------------------------------------------&br&&br&所以,这就引出我们的第一个方法了,没错,那就是&br&&br&&br&&b&阳光&/b&!增加你在户外的时间。 在一间以日光灯为照明手段的办公室里,照度大约为200到500 lx,日出时,照度大约为10,000 lx。
正午太阳当空时,照度大约为100,000 lx!
考虑到进化过程中,我们长期在光线强度很高的野外生活。而现在我们则整天呆在
日光灯下这种光线强度很低的环境中。在室内呆一天,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和在完全黑
暗中呆一天没有什么区别!整日宅在宿舍的人因为根本感受不到阳光的变化,白天晚上基本上都差不多,所以褪黑素变化不大,体温相对恒定。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白天不知日出眼睛鼓得溜圆,夜晚怎能安心合上双眼潇洒熟睡? &br&&br&在家工作的人们,思考问题时别老呆在家里,赶紧打开后门到你家后院去慢慢想吧。
如果你在办公室工作,你可以把你的桌子移到窗户边上。
多计划一些户外活动。
醒来后马上掀开窗帘或其他遮光物。
在早晨和傍晚别带太阳镜。&br&&br&&b&运动量也极为重要&/b&
你每晚的活动量和有氧运动量对你的体温节律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任何运动锻炼都能
快速提高体温,这对你的睡眠系统很有好处。&b&锻炼能使你每天的峰值体温更上一层楼&/b&。这
比其他任何一种提高体能的方法都有效。锻炼能延缓天黑后体温的下降,让你更长时间地
保持清醒警觉。最后我要说的是,锻炼能让你在一天结束时体温更迅速地下降,然后更长
时间地保持更低的温度。这能保证你能睡得更熟。 &br&我有切身体会,当我晚上竭尽全力完成在17-19分钟左右跑完4000米的极限跑步时(详见我的另一个关于跑步的回答),半小时之内,一直在流微汗,说明体温在很高水平,在完成后一小时内身心都极度兴奋,工作效率非常高,而且心跳能保持80bpm以上(平均静态54bpm左右),但在晚上睡觉时,却能最快速度睡着,第二天精力也比不锻炼时要好。&br&&br&&br&&b&非睡眠时间&/b&
非常明显,我们非睡眠时间(Prior Wakefulness)的总量对以上三个因素有着直
接的影响。你的活动量对你的体温变化有影响。同样,你长时间保持清醒则意味着你有
可能摄取更多的阳光,而这对你的褪黑素含量也有着直接影响。
&b&如果你睡了8、9个小时,但白天仍觉得很困。这可能是你需要减少睡眠时间的一个信
号&/b&。你实在睡得太多了,你需要增加你的非睡眠时间,以平衡你的体温节律,让你入睡后能睡得更熟。&br&&br&&b&打盹&/b&&br&&br&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小贴士,那便是中午&b&打盹&/b&,千万不要小看它的作用。又是这张图。&img src=&/aaff152c44dd607d6e210cec0e65a3c5_b.pn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aaff152c44dd607d6e210cec0e65a3c5_r.png&&&br&看见了吗,经过了体温升高精力充沛的白天之后,到中午是个体温回落的隘口,这时通过打盹来缓解体温下降,效果是最好的。&br&&br&你可能曾听人说过,小睡
10分钟就能让你重新精力充沛,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打盹不超过45分钟,你醒来后会
感到精力充沛,准备充分。打盹的正确方式就是把时间控制得很短。这能在补充你体能的同时避免进入熟睡状
态。一些研究甚至表明,短时间打盹能把得冠心病的几率下降30%。
&br&&br&但一定要切记,不要打盹过久!!!!!如果你打盹超过1到2个小时,你就非常有可能进入熟睡阶段了。你的体温开始下
降,而你醒来后会感到非常困倦、丧失了判断力。同时,如果你在白天进入了熟睡阶段,
这会给你的体温节律带来沉重的打击,而到了晚上你可能很难入睡。你在晚上很难睡熟,
这又会在第二天给你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体能不佳,头痛和恶心。然后这又会让你打
更多的盹……&br&&br&&br&&b&总结&/b&&br&想睡眠效率高其实是有章可循的,简单说来,就是,在早上起床不感觉很困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晚上睡眠的时间,但白天一定要足够的户外活动,而且要多进行有氧或无氧的运动,保证在晚上时分精力已经耗尽快速进入睡眠。恰当时间的打盹能明显延缓体温开始下降的中午,让下午也保持体力。&br&(如何制定夜晚该睡多久?书中说可以通过一些实验和误差测试,来找到能让我们在睡眠周期结束后醒来的最佳
时间了。如果你醒来时感觉很糟糕,试着比你平时早起20分钟,或晚起20分钟,或晚起40
分钟。持续这样做,你最终就能找到合适的时间。)&br&--------------------------------------------------------------------------------------&br&&br&感谢@Lee Leo的回复,让我知道还有这张《神奇的睡眠》全书的概括图。&br&来自&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s/powerful-sleep-reading-notes-and-thought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rticles/po&/span&&span class=&invisible&&werful-sleep-reading-notes-and-thought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c98f852cbb38ac1b1999_b.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3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c98f852cbb38ac1b1999_r.png&&
对睡眠的关注是我从去年到美国上学时开始的。读了些理论书籍,结合自身实践还是有点心得的。 我现在在实习,最近我用fitbit睡眠腕带系统观测我的睡眠,我发现如果不是特别忙,只要戒除晚睡强迫,每天睡够6-6.5小时(总时长)有效睡眠在90%以上,第二天精力…
学渣在此跪谢评论区 &a data-hash=&76dccdfc46d5e971e2f00a268ac4ccbc& href=&///people/76dccdfc46d5e971e2f00a268ac4ccb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76dccdfc46d5e971e2f00a268ac4ccbc&&@LittleBlack&/a&&a data-hash=&e0ee16c8cb35324fcbcffcf208c1b3cd& href=&///people/e0ee16c8cb35324fcbcffcf208c1b3c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e0ee16c8cb35324fcbcffcf208c1b3cd&&@悠哈&/a&&a data-hash=&ad0e716ff59& href=&///people/ad0e716ff5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ad0e716ff59&&@许立峰&/a&&a data-hash=&a5fadeeb67da817ad83967& href=&///people/a5fadeeb67da817ad8396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a5fadeeb67da817ad83967&&@Xiang Qian&/a& 等各位大神的讨论和指正o(* ̄▽ ̄*)ゞ 根据指点修改了原理中表述不正确的地方m(_ _)m &br&=============渣渣分隔线============&br&&br&谢邀……其实磁共振的原理真是相当复杂,一时半会很难解释清楚,我就简化的答一下吧(⊙﹏⊙)b &br&磁共振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给整个人放在一个强磁场里面,质子产生静态的磁化矢量,这个时候还算稳定,是平衡态;然后进行射频激发,此时会出现纵向磁化矢量偏转,质子向不稳定状态改变;停止激发后,质子向平衡态恢复,恢复的时间长度根据粒子当时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转化为图像,可以姑且理解为所有的粒子在以不同的速度从黑变白。在某个时间点进行抓拍,不同的组织必然就会显示出不一样的黑白程度,这样就把不同的组织器官区别开来了。&br&水变得慢,那么抓拍的时候还是黑色的。脂肪变得快,那么抓拍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偏白色的~(当然这个过程其实很快,以毫秒级别的计算) ←此处仅指T1加权成像,其实磁共振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成像,做出来的图像各异,但是T1加权成像是最基本的~&br&注射的增强针就是钆对比剂。钆对比剂简单来说是可以迅速变白的分子,打进血管里,随着血液流到全身各处血管,然后所有有血的地方就都变白啦!浓度越高,越白!并且是动脉先白,静脉后白,最后都跑到尿里面排出去,所以最后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变得很白。 把打对比剂之前的图像(我们称之为“蒙片”)和用对比剂增强之后的图像对比,就可以轻松的看出某个部位的血管走行的样子,或者某个病灶的血管丰富不丰富。&br&&br& 举一个我们医院最典型的栗子,我现从屏幕上拍下来的: 某老年男性,肝内发现病灶来诊,磁共振上可以看到肝上有一个黑色的结节(左图白圈内,白圈是我画的,好丑),不增强不知道是啥,可能性非常多。肝癌,囊肿,血管瘤,等等都可以表现为这样啊!&br& 好吧于是我们做增强。&br&打入对比剂,然后每隔十几秒或者几十秒拍一张片子。发现了啥?哇靠开始有白色的水从边缘往里面注入了!越来越多,最后几乎充满了! &br&&img src=&/ce5b058fce8f88b89b4d6f2_b.jpg& data-rawheight=&150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ce5b058fce8f88b89b4d6f2_r.jpg&&&br&&br&&br&所以我们诊断这个结节是一个血管瘤,因为血管瘤的典型特点就是“血池样&改变,造影剂会慢慢的充满这个瘤子。&br&o(* ̄▽ ̄*)ゞ 怎么样好玩儿吗! &br&&br&病灶的强化特点对诊断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如果是肝癌我们就会发现注入造影剂之后一开始特别特别白,然后白色又缓慢的褪去了~这就叫“快进快出”,是肝癌的典型强化特点 。如果是囊肿,我们就会发现无论过了多长时间也不会变白,因为里面根本就没有血管。
学渣在此跪谢评论区
等各位大神的讨论和指正o(* ̄▽ ̄*)ゞ 根据指点修改了原理中表述不正确的地方m(_ _)m =============渣渣分隔线============ 谢邀……其实磁共振的原理真是相当复杂,一时半会很难解释清楚,我…
&p&惊讶啊!这么免疫的问题竟然没有人邀请我。。看来我以前的回答还是太不够免疫了。。。不过说实话,我觉得题主真的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肠道微生物+免疫调节这个问题正是现在研究非常的热点。。。很多位朋友的回答都是聚集在内环境与外环境的这个物理隔绝问题,其实,免疫的这种物理隔绝更多出现在皮肤上,因为皮肤是一层死细胞,而在肠道中,直接与细菌接触的是肠道上皮细胞,这是一群高度活跃的细胞(吸取营养),这与皮肤是非常不同的。如果肠道中的细菌是和免疫系统隔绝的,那么也不会出现肠胃炎(俗称的拉肚子)以及自身免疫性肠胃炎(crohn’s disease,克隆式症等)。&/p&&p&其实关于内环境这个概念,在免疫学上是非常模糊的(其实我英文wiki都找不到关于内环境这个概念的具体生物解释,望有识之士能够告知),因为随着免疫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很多我们以为无菌的地方其实充满了不同的微生物(commensal microbiota),它们对于人的发育,健康等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我的专栏,我以后会在这里面写的),我这次主要介绍下免疫系统如何和这些共生微生物“和平”相处的。&/p&&p&1.肠道免疫系统的双向性&/p&&p&&b&&img src=&/cb67dbd9dc23b635a2aa81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cb67dbd9dc23b635a2aa81_r.png&&图1.&/b&&b&肠道免疫系统在健康的平衡状态下和病害微生物感染下不同的对策。图左为平衡状态下产生的免疫耐受,图右为免疫系统耐受被打破从而对病害微生物进行反制攻击&/b&&/p&&p&对于病害微生物来说,免疫反应的T或B细胞等等,是通过隐藏在肠上皮细胞下面的哨兵细胞(树突状细胞(DC cells)或者巨噬细胞(Macrophages)),识别与传递细菌的特殊结构而被激活的,而对于共生菌来说,这些识别产生后,也会刺激T或B细胞的免疫反应,但是与病害微生物的刺激不同,这些微生物最后会将T细胞激活为免疫调节的T细胞(Treg)。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这些T细胞的受体的时候(T cell receptor, TCR)发现,这些TCR是专门识别共生微生物的细菌结构的(可谓是一把钥匙一把锁)。这个Treg可谓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协调员,它可以抑制其它杀伤性T细胞的激活,从而调节免疫系统为保护而非杀伤功能。另外,这里的哨兵细胞也会将T细胞刺激为Th2 cells(T helper 2 cells)。Th2 cells细胞虽然是参与体液抗体调节的重要帮手,它的存在却会极大得抑制了杀伤性T细胞的激活。&/p&&p&然而,当病害性微生物进入肠道后,会被这些哨兵细胞识别,在病害微生物的特殊结构激活下,哨兵细胞会将T细胞激活为杀伤性T细胞(Th1 cells & Th17 cells),而非调节性T细胞(Treg为主)。另一方面,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也会在哨兵细胞等的引导下从血管中渗透出来到感染部位,对病害微生物进行清除与拉响免疫警报。&/p&&p&2. 肠道上皮细胞削弱共生微生物的毒性&/p&&p&这些共生微生物也并不会时时刻刻听免疫微环境的话,偶尔也会产生一些毒素来刺激免疫系统。为了防止这些刺激让免疫系统伪警报从而杀死有益的微生物,肠道上皮细胞会产生一些物质削弱这些毒素。最为典型的是一种叫LPS(Lipopolysaccharide)的毒素。肠道上皮细胞会分泌去磷酸酶将这种LPS的毒性弱化从而降低免疫警报的阈值。另一方面,哨兵细胞内部也会通过降低自己呈递抗原的能力(警报杀伤T细胞的能力)从而钝化自己的激活免疫的能力。然而对于病原微生物来说,其它的刺激免疫系统的毒素则不会被这些机制所干扰,从而达到了区别于共生有益微生物的目的。&/p&&p&3. 粘液的物理隔绝作用&/p&&p&这个作用也许就是很多回答中涉及的“内环境”。有一项研究表示,粘液将肠道微生物分为了微生物富含的外区和靠近肠道上皮细胞的含有微生物甚少的内区。但这样的物理隔绝作用比较难以区分有害微生物和共生有益微生物。&/p&&p&上述3点为现在确认的几种机制,而上述机制的出现则是现在研究的热点。现在普遍接受的理论是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肠道的微生物已经对肠道的免疫系统进行了免疫编辑,从而让肠道免疫系统更加适应肠道的微生物的存在,和它能和平相处。&/p&&p&肠道微生物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新话题,除了我这里叙述的肠道微生物的免疫耐受外,还有肠道微生物与肥胖,肠道微生物独特构成形成的微生物ID,肠道微生物导致的自身免疫病,肠道微生物构成对器官移植/癌症的影响,甚至是最近很火的“屎疗”概念等等都是研究热点之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我的专栏,我以后会在合适的机会写一写相关的。如果对肠道微生物的免疫耐受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回复中给出,我会尽力回答。谢谢!&/p&&p&07/11/2015 夜&/p&
惊讶啊!这么免疫的问题竟然没有人邀请我。。看来我以前的回答还是太不够免疫了。。。不过说实话,我觉得题主真的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肠道微生物+免疫调节这个问题正是现在研究非常的热点。。。很多位朋友的回答都是聚集在内环境与外环境的这个物理隔…
我来泼点冷水。&br&&br&现代医学是最矮穷矬的学科之一,他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你的想象(传说中黑科技我们不算)。 &br&&br&这里说三点。&br&先说结论:目前的科技水平癌症基本(注意是基本)不能预测。&br&==========&br&上面说的有点缺少限制性状语:极早水平预测&br&&br&在这里还是要提醒的是,在统计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环境谬误”,意思就是说无论大样本的统计数据多么天花乱坠,但是这和单个个体关系不大,因为一个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大样本中大多数人的环境或许并不一样。要坚信一点:数据是用来做科研的,并不是给普通人做健康参考的。&br&&br&&br&第一,当你感觉不适去检查而发现癌症并非是体检无意发现的时候,多半已经没救了。这里所指的是指一般的癌症,并非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这些恶性程度很低的癌症(当然甲状腺癌分型很复杂,不要遇到最恶心的那几个)。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癌是一个系统性的疾病,出现癌这个词的时候不是说长了一个肿块,而是出现了全身崩塌的系统性大问题。有一个经典的学说叫种子与土壤,大概所表述的癌细胞与组织相容性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理解成你能所见的只是一个嫩芽,但是他长出嫩芽的时候早就根深蒂固了。比如消化系统肿瘤,出现了消瘦而去就医而确诊胃癌等等,基本上是没有活路的,我见过医生自己不舒服做了胃镜,发现了胃内壁出现了火山口样结构(胃癌标志性样貌),一年就去世了,这还仅仅是不舒服,不是消瘦。那么胃癌怎么才能早期诊断?答案是除了每年胃镜没有任何方法。韩国日本中国蒙古是四个胃癌超高发生率的国家,但是日本和韩国很多企业胃镜是体检必须项目,所以发现早期的概率大概是70%(印象,不一定准,还要求医生眼光毒辣),但是如果放在中国,自然是人多镜少,加上谁也不肯花钱每年被插一次(胃镜的痛苦真的做了才知道),于是。。。等待胃癌的靠谱的标志物基本上还遥遥无期。&br&&br&第二
谈到标志物,具体玩过这个东西才会知道他们有多么不靠谱,别的不多说,53个在nature(够牛吧)等等高影响杂志之中被吹的非常“promising”的分子有47个都在重复中惨遭斩首,最搞笑的是大多的理由是抗体不行(抗体:怪我咯),其中最夸张的是投入了几百万美元研究出的玩意原来从一开始就弄错了分子量,导致一直在做的根本不是那个玩意(无力吐槽)。所以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急功近利的筛选机制能够搞出非常靠谱的标志物简直难于登天。当然还是有靠谱的,但是必须加上相对二字,我们使用的大多也是一直在用的,新的标志物非常难找。&br&为什么会这么难?这个要从标志物寻找的过程来看。我们需要大样本,极其庞大的样本才能诞生极其可信的数据,但是癌症并不是非常普遍的疾病,不是感冒发烧抽个血做个化验就能取样,一天接客几百例。甚至和基因,生活习惯紧密关联的癌症出现的地域性很局限。依旧用胃癌为例,稍微看下sci就能发现什么鬼,好像老外高分杂志根本不鸟他,除非是大规模测序,但是老外对黑色素瘤非常感兴趣,不过在中国黄种人里好像发病率远远降低。所以这是其一,样本不好找,导致了不能全世界集中力量寻找。&br&第二,现在大规模找癌症标志物的方法无非基因芯片,组织芯片。基因这种不靠谱到家的东西简直坑爹,就这么说,查下GEO DATASET 里面的数据能打起来,做出来的图那叫一个感人肺腑。其次你觉得你把自己全身测序就牛了?没用的。癌症有非常奇特的特征名为异质性,同一个病人如果转移了五处,五个地方分别测序基本上得到五个结果毫不奇怪(亲眼所见),就算你把一个瘤切成五块测出五个结果也很有可能(同亲眼所见),就是这么邪门,这说明了一个病人自身的标志分子尚且不能确定自身,那么又怎么能范用。&br&第三,前面说了,庞大的数据库包括GEO GCTA ONCOMINE(很多援引自前者)等等,但是很多数据看上去是一回事,你自己染了又是另一回事,pcr做出来又是再一回事,怎么破?不是自己错了,或许很多东西本身就不是长得那么回事。&br&当然我们不能用人做实验,但是可惜的是自发,原发的肿瘤模式动物能够模拟真人发病的几乎没有,或者就是没有。用裸鼠毫无抵抗力皮下成瘤什么的除了表现出某基因很牛叉其实然并卵。细胞是另一个进行实验的重大平台,但是我就问一句,同一个标志物的基因在十来个细胞系里表达不一(没见过完全一致的),信哪个?&br&&br&第三,最近新来的几个玩具,有一个叫循环肿瘤细胞,CTC,听说很好玩很靠谱。这东西的原理大概是如果有原发灶之后,产生了非常微量的细胞剥离(大概每xxμl有一个),进入循环,可以被检测到并且捕获,用他来单克隆检测判断病人的疾病,是不是so smart。&br&不评论,听我说个真实的故事先。&br&有个医院搞了这个demo机器,然后医生和几个基友吃饭谈到了,说可以免费给他们玩玩,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然后有个哥们动心了,去了。结果不幸得很,从这个哥们体内还真抓到了所谓的CTC,结果这同学天旋地转,你要明白CTC可能预示着癌症已经转移,那是什么概念,都转进血液循环了。然后各种pet,结果什么都没查出来,几年了依旧活蹦乱跳,只是现在还是茶饭不思,按照这个趋势估计真的要得癌。&br&所以CTC的问题在于:有癌的查不出,没有的反而会查出。&br&为什么?&br&鬼知道。&br&但是我们还是强行塞了一个解答:大家知道细菌的基因组突变率在10e-6左右,真核的由于修复系统比较给力,要强一点,但是终究是有的。于是在那么一堆细胞里总是有范冰冰和凤姐的,有一天有个细胞被你抓到了,你非说它演过甲方乙方,原因是他是光头。也就是说,本身身体里有大量的,具有癌细胞特性,但是并没有功能的某些突变体的存在,他们不是CTC但是他们很像,不过按照目前的科技不能区别。&br&&br&是不是很不乐观?真正仔细考量过癌症之后,突然觉得生命这么美好我们要珍惜,这是接触这个科研的唯一唯一的感想。
我来泼点冷水。 现代医学是最矮穷矬的学科之一,他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你的想象(传说中黑科技我们不算)。 这里说三点。 先说结论:目前的科技水平癌症基本(注意是基本)不能预测。 ========== 上面说的有点缺少限制性状语:极早水平预测 在这里还是要提醒…
医生护士可迷信了。越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就越是迷信,譬如经商者总是走在风水迷信的最前列。所谓“生死有命”,医护位于医疗行业的第一线,经常只能尽人事,然后就唯有听天命了。多了不说,值一个班收治多少重病号、抢救多少回,还真的只能看运气。只不过医护迷信的不是鬼神,是玄学。&br&&br&玄学这个词早已有之,而在手机卡牌游戏风行的现在充分地发扬光大,特指那些没有什么根据,但根据个人感受而得出的事情发展规律的经验,指导诸如在游戏里什么时候抽卡、要不要连抽、肝舰的时候用什么公式大建容易出稀有船等。而放到医护工作中的玄学,则演化成种种“禁忌”。&br&可以举的例子不要太多。&br&&br&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禁忌”是千万不要嘚瑟,千万不要炫耀自己受到了夜班之神的眷顾可以平安一夜,由此而来的一句禁语就是“今晚挺太平的啊”。大江南北,莫不如是,这句话的威力堪比经典的“打完这仗我就回老家结婚了”。经验而言,在表达完这种对当天风平浪静的感叹甚至准备好洗洗睡的时候,通常还来不及摆上供品感谢夜班之神就得面对源源不绝的新病人、新入院的重病号、意料之外的抢救甚至医患纠纷。新来的实习医生、实习护士在发出这种感慨表示这次跟班学不到什么新东西时,一般也会被老鸟们语重心长地教育“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并且让老鸟们下半夜过得加倍地提心吊胆;而会诊串门的同事偶尔说“你们今晚好像过得不错”时,也会被还以“闭上你的臭嘴”。对于“你们这个班过得怎样啊?”这个问题的标准回答,则是“到下班再回答你这个问题”。反过来,炫耀自己命烂也并没有什么卵用,我在发了&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什么样的夜生活才算精彩的夜生活? - 梁颖聪的回答&/a& 这个答案后足足两个星期每晚抢救,这酸爽……&br&其他诸如千万不要科室活动出游时拜神尤其是求财、每逢节日总会有一批老人离世、各位“信仰”的夜班之神、如 &a data-hash=&dfbea6428cfca082a70ed419a3c138a5& href=&///people/dfbea6428cfca082a70ed419a3c138a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语岚& data-tip=&p$b$dfbea6428cfca082a70ed419a3c138a5& data-hovercard=&p$b$dfbea6428cfca082a70ed419a3c138a5&&@陈语岚&/a& 所说上班不要喝旺旺……林林总总不再列举。&br&&br&更多时候,则是半开玩笑地针对到个人。例如我在前东家轮转心内监护室(CCU)时,一位相当广受同事喜欢的主任就以“值班时一吃饺子就会收病人”而出名,创造出因为不信邪就是要外卖饺子、结果刚吃一口就通知来病人的事迹,从而向来一拿饺子外卖的电话就会被护士们劝阻。而我自己则是每次更换白大褂的时候就会遇到抢救,而且往往都需要气管插管——更糟糕的是,要是当天插管时被呕吐物、痰液喷一身时还得继续更换白大褂,再黑一次。之前科室要拍宣传片,我特意换了身新白大褂,结果摄影们刚进来我们就开始抢救了……各位亲们,我们的宣传片看起来很真实,是因为我们那是实实在在的真抢救啊!&br&&img src=&/92aa799abff121c55ef046_b.jpg& data-rawwidth=&56& data-rawheight=&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56&&&br&现在因为屡屡被同事劝阻不要更换白大褂,我只能加倍小心地爱护,只要情况允许都只穿刷手衣了……&br&&br&在玩游戏时,关于玄学有个专门的说法就是“玄不救非”,意思是真正脸黑的非洲人,玄学是根本没用的。而各个医院、科室也难以免俗,多数都会评选出以“黑”出名的人,对于这些人简直没有玄学可言,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罪。曾经有一位师兄,担任内科住院总的期间以“一上班就会抢救不断”出名,一般每个夜班的工作量都能顶别人两三个,值班时能躺下简直是奢望。有一次急诊有个病人突然病情恶化开始抢救,诸位同事把病人救回来后总结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刚刚X哥又路过急诊了”。此外一些事情,发生率之低完全可以作为“黑人之证”。心肌梗死后的心室游离壁破裂是罕见而难以预测、难以预防的并发症,偏偏发生后死亡率极高,能存活的简直凤毛麟角,却偏偏有医生能在做心脏超声的过程中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的心脏从完整到破裂出心包填塞的瞬间;更重要的是,不止一次!我一直以为,这绝对是够黑的了,直到我自己在监护室给病人做床边超声时也遭遇了一次……我作为一个纯血非洲酋长部落医生,还发生过一进急诊抢救室的门就把病人的心跳帅停掉的事情。&br&而别人分明都是帅醒的啊!!!&br&&img src=&/92aa799abff121c55ef046_b.jpg& data-rawwidth=&56& data-rawheight=&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56&&&br&&br&能“黑”的不仅是人,跟风水一样,还有些地方也充满了不详气息。有个医院的4楼监护室,刚建好时各同事开玩笑地建议院长先作一场法事,自然这种要求无法满足,结果刚进去就连续死人,之后就风平浪静了好久……直到有另外一个病区迁入该片区域后,第一周内又是过得惨不忍睹连续出人命,直到搞来祭品拜祭了&u&医护人员的五脏庙&/u&后才再次平静下来。嗯,不得不信邪。&br&&br&另外,倒是有一些善意的迷信。有一种说法,说是临床的新手进行电除颤转复的几率会更高一些,无论医生还是护士。其实只要操作正确,哪会有这么一回事,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多给新手们上手的机会,并且能趁机教导他们。&br&&br&不过这些东西也多属于开玩笑的性质,因为这些禁忌而耽误诊疗以及对病情的判断还是不可能的,毕竟唯有治病救人才是医护的本分,种种“迷信”也多属于茶余饭后的闲谈。而各医院出名的“黑人”们,也都是足以胜任自己的工作的,且常常是面对突发事件、抢救、死亡最多的科室的人员。最少我可没听说过中医科、康复科等科室里面出过什么有名的黑人。&br&&br&对于“鬼神”本身,医护人员倒是没有太多的感受,相对于上面这些甚至有点可爱的迷信而言,我们这行对于实体的鬼神几乎没有太多谈论。&br&宗教信仰方面,医护人员里也是有不少人有宗教信仰的。虽然有宗教信仰的医护人员比例不大,而且在同行中显得有点特别,但我遇到的有宗教信仰的上级医生当中,很多都有很好的沟通技巧和医术。在患者死亡面前,他们的确表现出了更多的尊重;而对于患者放弃治疗,他们也表现出更多的遗憾和惋惜。宗教信仰最少并没有在医生的工作中表现出不利的影响,反而这些医生很多都值得敬重。也许因为在医学人文方面,我们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实在做得太少。
医生护士可迷信了。越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就越是迷信,譬如经商者总是走在风水迷信的最前列。所谓“生死有命”,医护位于医疗行业的第一线,经常只能尽人事,然后就唯有听天命了。多了不说,值一个班收治多少重病号、抢救多少回,还真的只能看运气。只不过医…
谢邀&br&&br&没有准确数据,来说说直观感受&br&&br&病毒,医院周围并没有多少,因为各类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能力大多比较差。不过,医院里各类病毒感染者比外面多,所以在医院里仍然有更多的机会感染,不过这些机会主要是医务人员承担的。尤其是辣些需要做手术的外科医生和每天给你打针抽血的护士们。&br&&br&细菌,医院里有n多,而且“超级细菌”不少,但反直觉的是,这些超级细菌并不是非常”毒“的细菌,也即是说,它们的毒力并不强,大致可以这么理解,它们为了抵御医院里更强的抗生素压力,把技能点都点到了”耐药“上,而毒力技能就不够了。这些超级细菌大多是条件致病的,也就是说,它们就像潜伏在你体内的犯罪集团,如果你体内的警方(免疫系统)力量够强,这帮人便不敢出来作乱,如果警方因为一些原因弱了,犯罪集团就会出来作奸犯科。而如果你年轻,没什么基础疾病,营养状况也还正常的话,免疫力一般是正常的,所以不用过于恐慌这些细菌。&br&&br&然而需要担心的是,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其他各种有基础病的人,他们在医院里更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多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有时得用很昂贵的药物。所以如果不是必要的话尽量请这类人群别在医院待着,因其他原因住院的话处理到可以回家就回吧。&br&&br&对了,离开这环境1-3月,菌群一般可以恢复,然而在医院上班的人就。。。。。所以医务人员也同样是超级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谢邀 没有准确数据,来说说直观感受 病毒,医院周围并没有多少,因为各类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能力大多比较差。不过,医院里各类病毒感染者比外面多,所以在医院里仍然有更多的机会感染,不过这些机会主要是医务人员承担的。尤其是辣些需要做手术的外科医生和…
尝试回答~&br&首先有个概念题主要知道:只有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叫做癌。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叫肉瘤。心癌这个叫法比较非主流。&br&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点自己的看法:&br&首先人体从胚胎开始,就有各种&b&干细胞,母细胞逐渐成长成相应功能的细胞&/b&。这一点就有点像社会分工。一开始大家都是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会逐渐专攻特定的方向。这个过程叫&b&分化&/b&~而在分化的过程中,有的细胞可以逆转再生,有的不可以。因此人体的细胞主要分为三种:可再生,不可再生,具有再生潜力。&br&可再生细胞:顾名思义~比如表皮细胞~&br&具有再生潜力:意思是指正常状态不会再生,如果损伤后会再生。比如肝脏~肝癌病人切除肿瘤后,只要留一小部分就可以自我再生修复。(妈蛋!!要是肾可以再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卖肾买爱疯辣!)&br&不可再生细胞主要是: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也就是说一旦这三种细胞成熟后,就不会再有机会再生了,而他们突变发展成可以继续分化增值的能力就很弱了。那么问题来了~&br&神经纤维瘤什么鬼?胶质细胞瘤什么鬼?横纹肌肉瘤什么鬼?你不是说这三种细胞不会发展成恶性肿瘤的吗?练肌肉的肌肉那么发达!怎么可能没增长?!&br&神经纤维瘤(大家千万不要手贱去百度图片,千万别~看了别怪我)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可能是由纤维母细胞进展而来的,其本身就还没成长完全。另外一方面神经元由胞体和神经纤维构成,主体是胞体非神经纤维。胞体必然不可再生,而神经纤维或纤维鞘则有可能(别为难我了。。我是学心血管的。。)&br&胶质细胞瘤不是神经元,而是填充在众多神经元之间的细胞。提供营养或者支撑作用。具有再生能力。&br&横纹肌肉瘤也同样问题,是母细胞进展来的,非成熟细胞进展过来的。&br&关于健身长肌肉的问题,给大家一点心理安慰吧,虽然你骨瘦如柴,但是你的骨骼肌细胞可能和金刚芭比一样多哦~是不是很开心(开心你妹夫啊!)实际上是骨骼肌细胞的肥大,并非肌肉细胞增殖。&br&最后说一下心脏。心房粘液瘤虽然发生在心脏,但其本身并非心肌细胞的恶性肿瘤。心脏之所以没有恶性肿瘤,我觉得和他不可再生性密切相关。心脏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等细胞后,人体很少还有心脏干细胞的存留。如果心肌梗死发生,心肌细胞坏死就真的不能再生了。现在的医学前沿领域就正在研究用自体细胞诱导分化出心肌干细胞,让自体心肌细胞增殖取代坏死部位的心肌。也许在不久将来就会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用来治疗宇宙难题——心肌梗死了。&br&&br&(第一次认真答,求轻喷。。)
尝试回答~ 首先有个概念题主要知道:只有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叫做癌。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叫肉瘤。心癌这个叫法比较非主流。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人体从胚胎开始,就有各种干细胞,母细胞逐渐成长成相应功能的细胞。这一点就有点像社会分工。…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05 人关注
743 人关注
224 条内容
361 人关注
100 条内容
1954 人关注
1146 条内容
105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语言入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