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n是一种什么样的肌肉除皱注射针剂剂

替尼泊苷注射液_百度百科
替尼泊苷注射液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替尼泊苷注射液,本品适用于治疗下列各种疾病:恶性淋巴瘤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膀胱癌。推荐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
替尼泊苷注射液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替尼泊苷。其化学名称为:4-0去甲基-1-0(4,6-0,2-噻吩甲叉-β-D-吡喃葡萄糖甙)表鬼臼毒。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为:C32H32O13S分子量为:656.66本品为50mg(5ml)安瓿包装,每1ml含10mg替尼泊苷,60mgN,N二甲基乙酰胺,30mg苯甲醇,500mg聚氧乙基化蓖麻油,调ph至5左右的适量马来酸和42.7%(v/v)的无水乙醇。
替尼泊苷注射液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澄清溶液。
替尼泊苷注射液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下列各种疾病:恶性淋巴瘤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膀胱癌。推荐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
替尼泊苷注射液规格
替尼泊苷注射液用法用量
以下信息来自国外说明书。单药治疗:恶性淋巴瘤和膀胱癌。
初始治疗:a)30m9/m2/天,连续5天,然后停药l0天。每15天为一疗程。通常需要2—3个疗程。b)40~50 mg/m2,每周2次,至少治疗6—9周。骨髓储量良好的患者,在医疗监测下可每周用药3次。
维持治疗剂量:推荐的维持治疗剂量为100mg/m2,每l0~14天一次。这种维持治疗应坚持数月。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每周1次100~130mg/m2输注给药。用药6~8次后停药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6~8周)后可评估疗效;如有效,则继续治疗直至肿瘤缩小。联合治疗:霍奇金氏病:用甲基苄肼和泼尼松的患者,在治疗的第1、4、8、11和14天可用药40mg/m2,随后停药14天。
本品可与其他已批准的抗肿瘤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当本品与其他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应适当降低本品剂量。应定期监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必要时,应定期进行骨髓检查。
唐氏(Down’S)综合征患者对化疗反应尤为敏感,治疗这些患者时应考虑调整剂量。配制指导:
本品必须由具有肿瘤化疗药物经验的医生使用。配制本品溶液时须谨慎。如本品接触到皮肤,须立即用肥皂水彻底冲洗。如本品接触到粘膜,须立即用水彻底冲洗。当配制抗癌药物时须谨慎。应始终采取措施以防暴露于药品,包括:在操作时使用恰当的器具(如戴手套),并在操作后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已经有报道用ABS(由亚烯丙基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聚合物)制成的硬塑料器具接触到N,N二甲基乙酰胺(本品的一种辅料)使其发生分解。在本品以及本品的稀释液中未见此报道。为防止本品从聚氯乙烯(PVC)容器中抽取抽提出塑化剂DEHP(二[2-乙基乙基]邻苯二甲酸盐),应使用不含DEHP的大容量灭菌容器如玻璃或聚烯烃容器中配制本品的稀释溶液。给患者输注本品药液时,亦应使用不含DEHP的器具(BMS50230)。使用前即刻将5ml本品50mg安瓿剂用50,125,250,或500ml 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剂稀释,这样稀释后的药液所提供替尼泊苷终浓度分别为1,0.4,0.2,和0.1mg/ml,然后将已稀释的溶液进行静脉注射输注,输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为减少低血压反应的可能性,本品不应静脉推注或静脉快速输注,数株本品的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保证输注导管的尖端保留在静脉腔内,以避免输注液的外溢和可能发生的组织刺激作用。如按上述方法稀释,盛于所推荐的大容量玻璃或聚烯烃灭菌容器内含替尼泊苷0.1mg,0.2mg,或0.4mg/ml的药液置于普通日光灯下24小时可保持稳定。(BMS50230;BMSNEME-DR-21659)无需冷藏。含卫萌终浓度为1mg/ml的药液,贮存于室温或普通日光灯下稳定性稍差,因此需在配制完4小时以内使用以减少发生沉淀的可能性(BMS50230;BMSNEME-DR-21659)。注意:如果不按照上述方法操作,而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用本品,无论用其他的何种稀释剂或其他的任何浓度,均有可能产生沉淀。一旦发生沉淀,就不能给病人使用。同样,通过各种输液器具,长时间输注替尼泊苷(24小时)时也发生了沉淀反应。(Strong,1990)因此在给病人输注药液时,需时常注意检查药液及整个输液系统。肝素溶液会引起替尼泊苷发生沉淀,因此在给病人输药之前或之后,必须用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彻底冲洗输药用的注射针/管等用具。(Bogarchis,1990)配制卫萌溶液时应尽可能轻的搅动本品稀释液,因为剧烈搅动可以引起沉淀。本品药液中不应混入其他药物(Bogarchis,1990)。
替尼泊苷注射液不良反应
血液学反应骨髓抑制常使剂量受限制,采用本品治疗7-14天后可发生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症,通常2-3周内骨髓抑制可完全复原,白血球减少较血小板减少更常见及更为严重。也可以发生贫血(Bellet,1978;Bleyer,1979)和免疫溶血性贫血。(Habibi,1982) 已经报道卫萌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可导致病人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是主要胃肠道毒性反应,但通常可采用止吐药物以控制这些症状。可以发生口炎/粘膜炎(Rodman,1987;Schwartsmann,1991)厌食,腹泻,腹痛,和肝功能异常(Kellie,1991)。秃发本品的秃发发生率很高,特别见于接受多疗程的患者。低血压卫萌快速静脉注射后可以发生暂时性低血压(见制剂准备和用法)(Macheth,1982;Muggra,1997),已经有可能由于产生心律失常和低血压而致突然死亡的报道(BMS Safety Database)。过敏反应已有报道使用本品期间或用药后即刻可发生过敏样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以及低血压,他们可能是由于溶媒中的Cremophor EL组份或是由于替尼泊苷本身。(O'Dwver,1986)这些反应可能在第一次用药时就发生,更常见于患脑肿瘤或神经细胞瘤的病人。(O'Dwver,1986)。出现一种反应的危险性可能与重复给药及药物在体内的蓄积有关。(Kellie,1991)停止注射本品及适时的使用升压药物、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或扩溶药物,以上症状可立即减轻以至于消失,潮红,出汗,高血压等症状也已有报道。皮肤反应伴有或不伴有瘙痒的荨麻疹也已有报道。神经病变已有报道的神经毒性包括:由于硫酸长春新碱和卫萌相互作用而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神经病变的病例。使用高于所推荐剂量的病人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见“过量”)其他。下列反应也有报道:感染肾功能不全,(Habibi,1982)高血压,(Razon-Veronesi,1982)头痛,神经混乱和肌无力。(Firelli,1982)毒副作用: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已经有报道卫萌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导致病人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Whitlock,1991;Haekins,1992)应考虑到本品对人类是一个潜在的致癌原。本品可减少猴和狗的精子生成,降低狗的睾丸和卵巢的重量。在各种细菌和哺乳动物遗传毒性试验中发现替尼泊苷的诱变性。替尼泊苷可以引起鼠细胞系的基因变异和人类细胞系的DNA损伤。在有几种人类和鼠组织培养物中已证实发生了染色体畸变。(Long,1984;Gupta,1987;DeMarni,1987)。
替尼泊苷注射液禁忌
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严重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患者禁用。
替尼泊苷注射液注意事项
本品必须由具有肿瘤化疗药物经验的医生使用。可能会发生重度骨髓抑制伴感染和出血。必须定期复查血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首次或反复用替尼泊苷后,已有发生致命性过敏反应的报道。本品不能通过动脉内、胸腔内或腹腔内给药。对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或肿瘤已侵犯骨髓的患者,使用本品须谨慎。用本品治疗时,应定期监测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如白细胞计数低于2,O00/mm3或血小板计数低于75,O00/mm。时,应停止使用本品。除非由恶性疾病本身引起的,治疗应推迟至骨髓完全恢复正常后进行。输注过程,应确保静脉留置导管和注射针头处于静脉管腔内,以确保本品输入静脉,输注于静脉血管外可导致组织坏死和/或血栓性静脉炎。已有静脉输入本品时发生低血压的报道。在输注本品最初的30~60分钟内应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本品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报道。应考虑到本品对人类为潜在的致癌物。
替尼泊苷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妇女使用本品可造成胎儿损害,妊娠大鼠给予本品后曾发现胚胎毒性和致畸性,未曾在妊娠妇女进行该品研究。如妊娠妇女应用本品或妇女使用本品过程中怀孕,应告知病人,本品可对胎儿造成潜在性伤害,育龄期的妇女在使用本品时应告知避免受孕。本品能否排泄至人乳中尚不明了,因为许多药物均可排泄至人乳中,也因为本品对哺乳期婴儿的潜在性严重不良反应,故应衡量使用本品对母体重要性大小而决定中断哺乳还是中断本品治疗。
替尼泊苷注射液儿童用药
本品含有苯甲醇。所含有苯甲醇曾与新生儿发生毒性有关,曾报道,当使用含大量苯甲醇冲洗液洗低体重早产儿时,发生以喘息性呼吸,核黄疸症,代谢性酸中毒,神经退行性变,血液异常为特征表现的综合症,以致于死亡。在接受高于推荐剂量治疗的病人和先前曾用过止吐药的病人可以发生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低血压(Mcleod,1991)。
替尼泊苷注射液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
替尼泊苷注射液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这种情况下,应当评估是否有可能发生协同毒性作用,特别是对骨髓的毒性。
因苯巴比妥和苯妥英类抗惊厥药可增加替尼泊苷的平均清除率,进而导致既定剂量的替尼泊苷的系统暴露时间缩短。对接受抗惊厥治疗的患者,可能需增加本品用量。
体外实验已观察到甲苯磺丁脲、水杨酸钠和磺胺甲噻二唑可从血浆蛋白中置换出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替尼泊苷。
替尼泊苷的蛋白结合率极高,药物与蛋白结合的少量减低可导致游离药物显著增高,进而增强药物的作用和毒性。
替尼泊苷注射液药物过量
已观察到使用高于推荐剂量本品的患者和先前用过止吐药的患者可发生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低血压。尚无对本品药物过量的解毒剂。药物过量的并发症为继发性骨髓抑制。
替尼泊苷注射液药理毒理
作用机制:本品为周期特异性细胞毒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S2后期和G2期,通过阻止细胞进入有丝分裂而起作用。本品也引起DNA键的单股性和双股性断裂(Clark,1987),其作用机理似为抑制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所致。对实验性鼠肿瘤,替尼泊苷在其体内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包括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和各种实体瘤。体外和体内研究均显示对依托泊苷(etoposide)耐药菌株对本品有完全交互耐药性,反观亦如此,但偶见临床报告指出对两药可缺乏完全交叉耐药性。作用特点:本品为中性亲脂性物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在各种细菌和哺乳动物遗传毒性试验中已发现替尼泊苷的致突变性。本品可减少猴与狗的精子生成,降低狗的睾丸和卵巢的重量。替尼泊苷可以引起鼠细胞系的基因变异和人类细胞系的DNA损伤。在人类和鼠组织培养物中已证实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替尼泊苷注射液药代动力学
替尼泊苷的药代动力学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显示为线性且为剂量非依赖性。每天用药,连续3天后未见药物蓄积。药代动力学数据:静脉输注后,药物从中央室清除,分布相半衰期约为1小时。替尼泊苷在体内的高蛋白结合率(>99%)可能限制其在体内的分布。替尼泊苷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低于同时测定的血浆药物浓度。其在肾的清除率仅占总清除率的10%左右,替尼泊苷的清除相半衰期约为6-20小时。尽管替尼泊苷的代谢途径尚未明确,但已证实诸如苯巴比妥和苯妥英这些对于肝代谢起诱导作用的药物可以增加替尼泊苷的清除。
替尼泊苷注射液贮藏
室温(25℃)储存。
替尼泊苷注射液包装
10支/盒,燧石玻璃安瓿包装。
替尼泊苷注射液有效期
替尼泊苷注射液执行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1]
.用药参考
企业信用信息点击:3012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唑来膦酸注射液_百度百科
唑来膦酸注射液
唑来膦酸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用于治疗Paget's病(变形性骨炎)。
唑来膦酸注射液成份
活性成份:唑来膦酸化学名称:1-羟基-2-(咪唑-1-yl)-亚乙基-1,1-双磷酸一水化物结构式:
分子式:C5H10N2O7P2·H2O分子量:290.11辅料:枸橼酸钠、甘露醇、注射用水。
唑来膦酸注射液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唑来膦酸注射液适应症
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用于治疗Paget's病(变形性骨炎)。
唑来膦酸注射液规格
100ml:5mg(以唑来膦酸无水物计)。
唑来膦酸注射液用法用量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推荐剂量为一次静脉滴注5mg密固达,每年一次。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可连续用药3年以上。对于Paget's病的治疗,推荐剂量为一次静脉滴注5mg密固达。本品通过输液管以恒定速度滴注。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参见【注意事项】)。本品给药前患者必须进行适当的补水,特别是同时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对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若饮食摄入量不足,有必要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此外,对于Paget's病患者,强烈建议在接受本品治疗后10天内确保补充维生素D和足量的钙剂,保证每次至少补充元素钙500mg和维生素D,每日两次(参见【注意事项】)。目前尚无关于再治疗(1年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特殊人群用药参见【注意事项】【药代动力学】
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由本品不同的临床试验研究得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共计7736位妇女参加该项研究;paget's病的研究:两项双盲,随机,对于安全性有效性,涉及357名患者;预防近期低创伤髋部骨折患者的再发骨折;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共计2127名男性及女性患者参加该项研究;治疗及预防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一项随机、多中心、双盲、多层,活性对照的研究,涉及833名男性及女性患者;本品用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或继发于性腺机能减退的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一项随机,多中心,双盲、活性对照的研究,涉及302男性患者;本品用于预防伴随骨量减少的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骨流失,一项为期2年的随机、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涉及581名绝经期骨质疏松妇女。治疗男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预防低创伤髋部骨折后再发骨折,预防和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的研究证实,本品与安慰剂或阳性对照药相比,严重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到中度。本品在上述研究中的给药方法为一年一次。与静脉使用双膦酸盐一样,本品最常见的用药后症状包括(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的发生率):发热(18.1%)、肌痛(9.4%)、流感样症状(7.8%)、关节痛(6.8%)、头痛(6.5%)、绝大多数出现于用药后3天内。这些症状绝大多数为轻到中度,并在出现不良事件后3天内缓解。之后再使用本品时,这些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如果使用本品后短时间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那么使用本品后3天内出现的用药后症状发生率大约可以降低50%。表1列出了怀疑与使用本品有关的不良反应(研究者评估),其中包括了如下的研究:治疗男性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预防低创伤髋部骨折后骨折,预防和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并[1/10),不常见(≥1/1000并[1/100),罕见(≥1/10,000并[1/1,000)药物不良反应。表1
怀疑与使用与本品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个例研究中的不良反应:非常常见:肌痛、关节痛、疲劳、疼痛;常见:昏睡、呼吸困难、消化不良、食管炎、腹痛、多汗、骨骼肌(肌肉)强直、关节炎、胸部骨骼痛、关节肿胀、厌食、口渴、急性反应期;不常见:眼色素层炎未收载于表1的个例研究中报告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由于数据有限,唑来膦酸组与安慰剂组相较发生率较低):眼部充血,C-反应蛋白增加,低钙血症,味觉障碍,牙痛,胃炎,心悸,注射部位反应。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进行的一个为期3年的试验(Horizon PFT)中,所有的房颤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本品治疗组中为2.5%(3862位患者中的96位),安慰剂治疗组中为1.9%(3852位患者中的75位)。本试验中观察到的发生率增加并未出现于其它唑来膦酸临床试验。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房颤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3%(3852位患者中的51位)和0.6%(3852位患者中的22位)。房颤发生率的增加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在其他唑来膦酸临床试验中没有观察到本次试验中组间房颤不良事件的不一致现象。该类别药物的不良反应:肾功能障碍:静脉给予双膦酸盐(含唑来膦酸),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血浆肌酐水平增加)或罕见情况下出现急性肾衰。已有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可出现肾功能损害,特别是有既往肾损害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例如:接受化疗的肿瘤病人,同时使用对肾功能有害的药物,严重脱水等)尤为严重,多数患者的治疗剂量为每3-4周4mg,但是也有患者在单次给药后出现。在HORIZON-PFT试验中,治疗3年后,对于肌酐清除率改变(每年给药前测量)以及肾损伤和肾衰竭的发生率,密固达组和安慰剂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密固达组与安慰剂组血浆肌酐水平在给药后10天内一过性升高分别为1.8%和0.8%。在预防男性及女性髋部骨折后再次骨折,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预防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试验中,超过3年的治疗时间,肌酐清除率改变(每年给药前测量)以及肾损伤和肾衰竭的发生率,密固达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实验室研究结果:在HORIZON-PFT试验中,密固达组约0.2%患者出现给药后血钙水平降低(低于1.87mmol/L)。临床未观察到血钙降低的症状。在HORIZON-RFT试验中,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没有出现血清钙水平低于1.87mmol/L。在Paget's病研究中,约有1%的患者会出现低血钙症状。局部反应:在HORIZON-PET试验中,0.7%的患者在给予唑来膦酸时,在注射部位会出现例如红肿和/或痛的局部反应。在HORIZON-RFT试验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唑来膦酸组与安慰剂组是可比的。颌骨坏死:有关骨坏死(主要是颌)最早的报道出现在癌症患者接受双膦酸药物包括唑来膦酸的治疗中(不常见)。一些患者有包括骨髓炎在内的局部感染,大多数报告为肿瘤患者在拔牙或牙科手术后。多种危险因素都可导致颌骨坏死,包括癌症诊断及治疗(化疗、放疗、皮质类固醇),以及并存的其他病理状态/疾病,例如贫血、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牙科疾病。虽然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骨坏死的恢复期中要慎行牙科手术(见【注意事项】)。在HORIZON-PFT试验中,共7736名患者入组,密固达治疗组出现1例颌骨坏死,安慰剂组1例。2例患者均已治愈。在HORIZON-RFT试验中没有颌骨坏死的报告。上市后经验以下是唑来膦酸批准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报导。由于这些报导基于不确定的人数及受一些混淆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能准确地评价其频率或建立起与药物暴露量相关的原因。包含支气管狭窄、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在内的过敏性反应罕见报导,过敏性反应/休克非常罕见报导。
唑来膦酸注射液禁忌
对唑来膦酸或其他双膦酸盐或药品成份中任何一种辅料过敏者禁用。低钙血症患者(参见【注意事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唑来膦酸注射液注意事项
概况本品给药至少15分钟以上。由于缺乏充分临床使用数据,不推荐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在给予本品前,应对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进行评估。给药前必须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补水,对于老年患者和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尤为重要。在给予本品治疗前,患有低钙血症的患者需服用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参见【禁忌】)。对于其他矿物质代谢异常也应给予有效治疗(例如,副甲状腺贮备降低:肠内钙吸收不良)。医生应当对该类病人进行临床检测。肾衰由于缺乏这一人群充分的临床安全性数据,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35mL/min)中不建议使用本品。患者在给药前应测量血清肌酐。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于日常钙剂以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骨质疏松女性,进行适量补充非常重要。骨转换率升高是变形性骨炎的主要特征。由于唑来膦酸快速对骨转换起效,因此在本品给药后可能会发生短暂的,有时是有症状的低血钙,通常在给药后最初10天内最明显(参见【不良反应】)。建议本品给药同时给予足够的维生素D补充剂。另外,强烈建议变形性骨炎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后至少10天内,接受足量的钙补充剂,保证每日两次至少500mg元素钙。应告知患者低血钙症状,并对危险患者给予足够的临床监护。骨骼肌疼痛对使用双膦酸盐(含本品)的患者,严重及偶发的失能性骨骼,关节和/或肌肉疼痛罕有报道。颌骨坏死颌骨骨坏死主要出现在双膦酸盐治疗的肿瘤患者(含本品)。这些患者中许多人也同时接受了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数患者出现颌骨骨坏死显示与牙科的一些手术有关,比如拔牙。很多患者有局部感染的症状,包括骨髓炎。对伴有危险因素(如肿瘤、化疗、放疗、皮质激素治疗、口腔卫生状况差)的患者使用双膦酸盐进行治疗前,应考虑进行口腔检查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在治疗中,这些患者应尽量避免进行牙科手术。在用双膦酸盐治疗时发现有颌骨骨坏死病人,牙科手术可能会加剧该病。如果患者需要进行牙科手术,目前尚无数据表明中止双膦酸盐治疗会减少颌骨骨坏死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每个病人基于各自的利益/风险评估进行临床判断。本品与用于肿瘤患者的择泰(R)(唑来膦酸)具有相同的活性成份,如果患者已使用了择泰(R),请勿使用本品。目前尚无数据显示本品会影响驾驶和操作设备的能力。配伍禁忌本品不能与其他钙制剂或其他二价离子注射剂同时使用。使用说明本品不能与任何其他药物混合或静脉给药,必须通过单独的输液管按照恒量恒速输注。本品如果经过冷藏,请放置室温后使用。必须保证输注前的准备过程是无菌操作。请单独使用本品。任何未用完的溶液必须丢弃。仅有澄清的,无颗粒及无色的溶液才可以使用。
唑来膦酸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没有孕妇使用唑来膦酸的充分临床资料。动物研究提示:本品存在生殖毒性。对人类潜在的危险还不明确。本品禁用于怀孕和哺乳期妇女(参见【禁忌】)。
唑来膦酸注射液儿童用药
由于缺少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不建议在儿童和18周岁以下青少年中使用本品。
唑来膦酸注射液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65岁)与年轻人具有相似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分布和清除,因此无需调整给药剂量。然而,由于高龄患者更常见肾功能减弱,因此对高龄患者肾功能检测应予以特殊注意。
唑来膦酸注射液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没有进行明确的唑来膦酸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唑来膦酸不是被系统性代谢的,体外试验显示不影响人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参见【药代动力学】)。唑来膦酸血浆蛋白结合率不高(大约43-55%),因此不会与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发生竞争性相互作用。唑来膦酸经肾脏排泄。故与明显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合用时应特别注意。
唑来膦酸注射液药物过量
目前没有关于本品过量的报道。如果发生药物过量导致明显的低血钙症状,采取口服钙剂和/或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可以逆转药物过量。
唑来膦酸注射液临床试验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年龄在65至89岁之间,股骨颈BMDT评分≤-1.5且目前至少伴有两处轻度或一处中度椎体骨折,或股骨颈BMDT评分≤-2.5目前伴或不伴椎体骨折证据的7736名女性患者入选试验,连续3年每年给予一次5mg密固达。所有患者每日补充mg元素钙加400至1200IU维生素D。第Ⅰ层患者(密固达组3045名,安慰剂组3039名)不得接受其他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第Ⅱ层患者(密固达组830名.安慰剂组822名)可以接受除双膦酸盐以外的其他骨质疏松症治疗。两个主要疗效变量为:第Ⅰ层患者3年后椎体形态骨折的发生率以及整个受试人群在3年的中位治疗期内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第Ⅰ层患者中,5561名为可评价患者,可接受椎体形态骨折的评价。3年内密固达显著降低了一次或多次新发椎体骨折的风险,密固达组的骨折事件发生率为3.9%,而安慰剂组为12.8%(p[0.0001,RR0.30[Cl0.24,O.38])。整个受试人群中,密固达组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1.45%,而安慰剂组为2.5%(p=0.0032)。第Ⅰ层患者风险降低40%,第Ⅱ层患者风险降低42%。治疗期间,密固达组和安慰剂组临床骨折的发生第分别为8.4%和12.9%(p[0.0001),临床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O.6%和2.6%(p[0.0001),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7.9%和10.7%([0.001)。所有时间点下(6,12,24和36个月),密固达相对于安慰剂显著增加了腰椎、髋骨和桡骨远端的BMD。与安慰剂相比,3年的密固达治疗使腰椎,全髓,股骨颈和桡骨远端的BMD分别增加了6.90%、6.0%、5.0%和3.2%。在本试验的亚组患者中进行了组织形态分析(n=89)。密固达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组。3年后,密固达组患者身高下降的程度低于安慰剂组(4.2mmvs,6.7mm,p[0.0001)。与安慰剂相比.密固达减少了因后背痛和骨折而活动受限的天数以及卧床休息的天数(所有p[0.01)。变形性骨炎:经x光片检查确诊,在30岁以上的轻度和中度的变形性骨炎患者(基线平均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是年龄正常值上限的2.6-3倍)中进行本品的研究。两项为期6个月的临床对照试验比较了每日口服利塞膦酸钠30mg两个月与单剂滴注唑来膦酸5mg的疗效。治疗有效定义为血清碱性磷酸酶(SAP)恢复正常或是在6个月试验期结束时SAP超出量与基线水平相比至少下降75%。SAP超出量是指测定水平与正常中位值的差值。上述两项试验中,通过测定骨形成的生物化学标记物(SAP,血清I型胶原蛋白氨基末端肽(PINP))和骨吸收的生物化学标记物(血清CTx1(I型胶原蛋白交联羧基末端肽)和尿。α-CTx)的方法,证实本品比利塞膦酸钠疗效更好,显效较快。综合两项试验数据显示:2个月后,唑来膦酸注射液显示出显著优于利塞膦酸钠的治疗效果,176例病人中有158例达到治疗显效标准(90%)。SAP正常化率为63%(111/176),而利塞膦酸钠治疗组分别为47%(81/171)和26%(45/171),p值均[0.001。6个月后,唑来膦酸注射液组的176例病人中有169例达到治疗显效标准(96%),有89%(156/176)的患者SAP水平恢复,正常,而利塞膦酸钠组的171例患者仅有127例(74%)达到治疗显效标准,只有56%(99/171)的病人恢复正常(两项指标,P[0.001)。综合研究结果,与基线值相比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和利塞膦酸钠6个月后疼痛程度和疼痛评分有相同程度的下降。亚组治疗显效结果见表2表2
6个月时治疗显效患者的百分比(各种因素)
SAP=血清碱性磷酸酶;ULN=正常值上限。治疗有效是指SAP恢复正常或SAP超出量与基线水平比较至少下降75%。N=测定基线值以及基线后至少测定一次SAP值患者的数量。n=治疗有效患者的数量。为期6个月的核心研究结束时被归为达到治疗效果的患者进入扩展随访试验。共有143例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和107例使用利塞膦酸钠治疗的患者进入该项扩展性观察研究。从给药开始之后平均为期18个月的研究数据显示: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中有141例维持了治疗效果,而用利塞膦酸钠治疗的患者中仅有71例可维持治疗效果。扩展试验期间的时间-治疗效果曲线见图1。图1 时间-治疗效果维持曲线
*开始失去治疗效果的时间:SAP水平不再符合治疗有效标准(SAP超出量下降低于75%/或SAP值高于正常范围上限)。7例给予5mg唑来膦酸治疗6个月的Paget's病患者,骨组织活检结果显示骨骼正常,无骨组织重建和钙化损伤。这一结论与骨生物化学指标显示的骨转换率正常的结果一致。
唑来膦酸注射液药理毒理
药效学特征唑来膦酸属于含氮双膦酸化合物,主要作用于人体骨骼,通过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从而抑制骨吸收。双膦酸化合物对矿化骨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骨骼。唑来膦酸静脉注射后可以迅速分布于骨骼当中并像其他双膦酸化合物一样,优先聚集于高骨转化部位。唑来膦酸的主要分子靶点是破骨细胞中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但并不排除还存在其他作用机制。雌激素缺乏的动物的长期试验表明,在给药剂量相当于人体剂量0.03-8倍的范围,唑来膦酸可以抑制骨细胞的重吸收,增加骨密度。研究显示骨骼强度和其他骨骼机械性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在给药剂量相当于人体剂量的0.8-8倍时,与未切除卵巢动物(对照组)相比,唑来膦酸可以明显改善卵巢切除动物的骨骼机械性能。组织形态分析显示:骨骼对抗骨吸收药物的典型反应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骨小粱和哈佛氏系统重建位点活化频率。给予和临床相关剂量的唑来膦酸进行治疗的动物骨骼样本中可观察到持续的骨骼重建。在治疗动物中没有发现钙化缺陷、异常的类骨质堆积和编织骨生成。临床前安全性数据遗传毒性试验中没有发现唑来膦酸具有致突变性。生殖毒性采用皮下给药方式,对两种动物进行致畸研究。当给药剂量≥0.2mg/kg时唑来膦酸对大鼠产生致畸作用,主要表现为外表。内脏和骨骼的畸形。给予低剂量唑来膦酸(0.01mg/kg体重)的大鼠会出现难产。虽然给药剂量达到0.1mg/kg时,家兔由于血钙水平降低会产生明显的母体毒性,但未见致畸作用和对胚胎或胎仔有影响。致癌性致癌试验未发现唑来膦酸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唑来膦酸注射液药代动力学
吸收在开始输注唑来膦酸后,活性成份的血浆浓度迅速上升。在输液结束时达到峰值。分布在最初24小时,给药剂量的39±16%以原形形式出现在尿中。而剩余药物主要与骨骼组织结合。活性成份非常缓慢地从骨骼组织释放入全身循环系统中,并经肾脏消除。仅约43-55%的唑来膦酸与血浆蛋白结合,并且蛋白结合率与浓度无关。代谢唑来膦酸不能被人体代谢。机体总清除率为5.04±2.5L/h,与剂量无关,并且不受患者性别、年龄、种族或体重的影响。消除唑来膦酸经肾脏以原形排泄。静脉内给予唑来膦酸经三相过程消除:从全身循环中迅速的二相消除,半衰期t1/2α=0.24小时和t1/2β=1.87小时,随后出现一个很长的清除期,最终清除半衰期是146小时。在每28天多次给药后,血浆中未发现药物活性成份蓄积。特殊人群唑来膦酸肾脏清除与肌酐清除具相关性,在一项有64例病人进行的试验中,患者唑来膦酸清除率的均值为84±29mL/min(范围由22-143mL/min),为肌酐清除率的75±33%。对比肾功能正常病人,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0-24小时的AUC值有所增加,大约增加30-40%,但多剂量给药不产生药物蓄积作用。这表明:轻度(CI=50-80mL/min)和中度(CI=30-50mL/min)肾功能损伤患者在使用唑来膦酸时无需调整给药剂量。由于严重肾功能损伤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的临床安全性数据有限,对这类人群目前还没有给出唑来膦酸的推荐剂量。肌酐清除率[35mL/min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品(参见【注意事项】)。对于肌酐清除率≥35mL/min的患者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
唑来膦酸注射液贮藏
30℃以下保存,避免儿童拿取。
唑来膦酸注射液包装
100ml每瓶,1瓶每盒。
唑来膦酸注射液有效期
36个月,开盖后,2-8℃保存24小时。
唑来膦酸注射液执行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 JX
.用药参考[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鼠肌肉注射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