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溶解度是直接说数字还是数字加单位? 比如说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36.5 还是说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36.5g?

知识点梳理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般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克(符号为g).在未注明溶剂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溶解度的意义的表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某温度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某物质;另一种是在某温度时,100g水里溶解多少克某物质,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公式有如下3种:1.溶质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是:2.特殊计算公式(使用于饱和溶液)是:3.变形公式有:值得注意的是:(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2)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表示.(3)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4) 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5) 当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该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时,才可以使用特殊计算公式来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题型包括以下几种:1.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求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只要将已知的质量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已知(暗知)某温度下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求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首先要确认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并制定该物质的溶解度(有时从溶解的曲线上或括号内的补充说明中寻找),如果将溶解度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特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或溶质)的质量,求算溶质(或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此时,可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注意:溶剂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之差).4.已知某温度时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算该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可以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5.溶液稀释前后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此时,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 g,则m 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6.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特别是,在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需要注意的是:(1) 如果某溶质反应前有,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应后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原来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两个质量相除,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应后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2) 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已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会给其溶解度或有关信息),那么判定饱和后,就可根据所给的溶解度来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在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下面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成溶液质量,一定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2.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3.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已知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为36g,.若20℃时将2...”,相似的试题还有: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
D.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E.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将20g氯化钠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20g 氯化钠溶解在100g 水里,所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
B.20 ℃时,把20g 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
C.20 ℃时,18g 氯化钠溶解在50g 水中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所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8g
D.20 ℃时,10g 水中最多能溶解3.6g 氯化钠,所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什么是溶解度,什么意思?_科学_百科问答
什么是溶解度,什么意思?
什么是溶解度,什么意思?
提问者:danaite1214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发生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解他物的液体(一般过量)叫溶剂,或称分散剂,生成的混合物叫溶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特别注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水)而不是没有单位。 溶解度 简介概要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 100克溶剂中能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例如,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剂,甲醇和乙醇可以任何比例与水互溶。大多数碱金属盐类都可以溶于水;苯几乎不溶于水。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化学和化学工业都很重要,在固体物质的重结晶和分级结晶、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混合气体的分离等工艺中都要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别。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或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和溶解性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常用符号S表示。溶解度的单位用g/100gH2O表示。例如20℃,在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NaCl,则氯化钠在25℃的溶解度是36g/100gH2O,可表示为S(NaCl)=36g/100gH2O。实际上溶解度是没有单位的相对比值,按法定计量单位,可用质量分数表示。例如在20℃,S(NaCl)=0.36。溶解度也可以用饱和溶液的浓度表示。例如,氯化钾在20℃的溶解度是4.627mol/1000gH2O(此浓度为质量摩尔浓度),即表示20℃在10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627mol的氯化钾。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用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表示。例如在25℃,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5μmol/L,即表示1L氢氧化铁饱和溶液里含0.45μmol氢氧化铁。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氯化铵、硝酸钾。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O4?10H2O)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达到一定温度(32.4℃)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时Na2SO4?10H2O脱水成Na2SO4)。含有结晶水的氢氧化钙[Ca(OH)2?2H2O]和醋酸钙[Ca(CH3COO)2?2H2O]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溶解度 意义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4、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溶解度 溶解平衡
溶解度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溶剂(有时可能是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量的最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意味着溶剂为水,比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认为是具有同样的意思。溶解度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一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由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温度、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熵的变化以及其他物质的存在及多少,有时还与气压或气体溶质的分压有关。因此,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好能够表述成:“在某温度,某气压下,某物质在某物质中的溶解度为xxxx。”,如无指明,则温度及气压通常指的是标准状况(STP)。实际上,溶解度往往取决于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数。这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反映溶质的溶解-沉淀平衡关系,当然它也可以用于沉淀过程(那时它叫溶度积)。因此,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很大,也就不难解释了。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称之为饱和溶液。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度,常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克数表示。例如在20℃和常压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1.5克/100克水,或简称31.5克。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常用每毫升溶剂中所溶解的气体毫升数表示。例如在20℃和常压下,氨的溶解度是700毫升/1毫升水。物质的溶解度除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力等条件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多数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增大,气体的则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气全的溶解度增。 溶解度 溶解曲线
溶解度1、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3、不同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在相对应的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4、溶解度曲线上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已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溶液是过饱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质量还没有达到溶解度的量,溶液是不饱和的。 溶解度 曲线特征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 溶解度 曲线运用
溶解度1、由已知温度查某物质对应的溶解度;2、由物质的溶解度查该物质所处的温度;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4、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例如提纯NaCl可用蒸发溶剂法,分离NaCl和NaNO3可用降温结晶法。 溶解度 影响因素
溶解度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溶解度 分数计算
溶解度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硝酸钾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较大,无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结晶水合物逐渐变为无水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溶解度影响因素内因:气体和水的性质,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1、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是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在101kPa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气体的体积(将非标准状况时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数),就是这种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0℃,氮气的溶解度是0.024,就是指在0℃,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2、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总压强是101k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时该气体在100g水里溶解的克数。这种表示方法跟固体溶解度的通常表示方法一致。溶解度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跟外界条件有关。定义: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剂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外因:温度和压强。 溶解度 溶液的稀释
溶解度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1、用水稀释浓溶液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可得m×a%=(m+n)×b%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则可得A×a%+B×b%=(A+B)×c%(1)或A/B=(c%-b%)/(a%-c%)(2) 溶解度
回答者:quindecennial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溶解度单位
您的位置: →
溶解度单位
第一篇:溶解度单位溶解度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初二科学备课组
如何比较氯化钠、 【思考与讨论 】如何比较氯化钠、氯酸钾的 溶解能力的大小? 溶解能力的大小? 二、 【思考 】
(1)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氯酸 行不行? 钾,行不行? 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2)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100克水能溶解 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 克水能溶解1 解 (3)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 能否说明氯化钠、氯酸钾的溶解性相同? 能否说明氯化钠、氯酸钾的溶解性相同?
【结论 】要比较两种固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 度 小应一定, 一定, 小应:温度 一定,溶剂量 一定,达到 饱和状态 。
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 g,则某温 【讲解 】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 , 溶剂中 溶剂 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 度下100 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 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解度。二、 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一定温度下 某物质在100 100克溶剂 溶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 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 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 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解 条件条件一定温度下 克溶剂( 标准100克溶剂 标准100克溶剂(水)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度 单位单位克
条件条件一定温度下 克溶剂( 标准100克溶剂 标准100克溶剂(水)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二、 单位单位克 溶 判断判断(1)20℃ 20℃时 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 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 (1)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 所以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解 里,所以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2)20℃ 20℃时 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 (2)20℃时,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 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度 克。(3)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 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 (3)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 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 20克 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条件条件一定温度下 克溶剂( 标准100克溶剂 标准100克溶剂(水)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二、 单位单位克 溶 溶解度的意义溶解度的意义氯化钠在20℃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 表示解 a、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时,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或 b、2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 度 练习: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是110克。在60℃ 练习: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是110克 60℃时的溶解度是11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条件一定温度下 克溶剂( 标准100克溶剂 标准100克溶剂(水)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二、 单位单位克 溶 练习练习解
1、20℃时,将在20克某物质溶解在50克水中形成饱 和溶液,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 (A)20克 (B)40克 (C)60克 (D)40 2、把18克1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蒸干,得到8克硝 酸钠固体,硝酸钠在10℃时的溶解度是( ) (A)80 (B)80克 (C)44.4克 (D)44.4
三、物质的分类
难溶 0.01 微溶 1 可溶 10 易溶 溶解度 常温下) (常温下) (克)
练习:1、说说课本P31页表中哪些是易溶物质,哪 些是微溶物质? 2、0.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 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 ] A.易溶物质 C.微溶物质 B.可溶物质 D.难溶物质
第一篇:溶解度单位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 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1. 固体及少量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 某固体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 (通 常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 克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 量),用字母 S 表示,其单位是“g/100g 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 在水里的溶解度。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 1 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1 体积水里的体积数。也常用“g/100g 溶剂”作单位(自然也可用体积)。3.特别注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 克溶剂)而不是没有单位。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 100 克溶剂中 能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 即溶质在溶剂的溶解平衡常数。例如,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剂,甲醇和乙醇可以任何比例 与水互溶。大多数碱金属盐类都可以溶于水;苯几乎不溶于水。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 随温度的升 高而降低。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 NaCl 的溶解度随 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 硝酸钾 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而硫酸钠 Na2SO4 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 而气体在液体 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化学和化学工业都很重要,在固体物 质的重结晶和分级结晶、 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分离、 混合气体的分离等工艺中都要利用物质溶 解度的差别 在一定温度下, 某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 (或称溶解平衡) 时所溶解的克数,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 最大量,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和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 的溶解能力,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溶解度是衡量物 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常用符号 S 表示。溶解度的单位用 g/100gH2O 表示。例如 20℃,在 100g 水里最 多溶解 36gNaCl, 则氯化钠在 20℃的溶解度是 36g/100gH2O, 可表示为 ( S NaCl) =36g/100gH2O。实际上溶解度是没有单位的相对比值, 按法定计量单位, 可用质量分数表示。例如在 20℃, S(NaCl)=0.36。溶解度也可以用饱和溶液的浓度表示。例如,氯化钾在 20℃的溶解度是 4.627mol/1000gH2O (此浓度为质量摩尔浓度) ,即表示 20 ℃在 1000g 水中最多可溶解 4.627mol 的氯化钾。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用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表示。例如在 25℃,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45μmol/L,即表示 1L 氢氧化铁饱和溶液里含 0.45μmol 氢氧化铁。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氯化铵、硝酸钾。少数物质的溶 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O4? 10H2O)的溶解度 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达到一定温度( 32.4 ℃)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时 Na2SO4? 10H2O 脱水成 Na2SO4 ) 。含有结晶水的氢氧化钙 [Ca ( OH ) 2? 2H2O] 和醋酸钙 [Ca (CH3COO)2? 2H2O]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
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为温度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高低变化
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 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 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 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 20℃时,食盐 的溶解度是 36 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34 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 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 100 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 36 克和 34 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 溶解能力强。通常把在室温 (20 度 ) 下,溶解度在 10g/100g 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 1~10g/100g 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 0.01g~1g/100g 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 0.01g/100g 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溶剂(有时可能是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量的最
溶解形成溶洞
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意味着溶剂为水,比如“氯 化钠的溶解度”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认为是具有同样的意思。溶解度并不是一个
恒定的值。一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由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温度、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 熵的变化以及其他物质的存在及多少,有时还与气压或气体溶质的分压有关。因此,一种物 质的溶解度最好能够表述成“在某温度, 某气压下, 某物质在某物质中的溶解度为 xxxx。”, 如无指明,则温度及气压通常指的是标准状况 (STP)。实际上,溶解度往往取决于溶质在水 中的溶解平衡常数。这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反映溶质的溶解-沉淀平衡关系,当然它也可以 用于沉淀过程(那时它叫溶度积) 。因此,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很大,也就不难解释了。达到 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 (当然, 其他溶质仍能溶解) , 我们称之为饱和溶液。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 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度,常用 100 克溶剂 中所溶解的溶质克数表示。例如在 20℃和常压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31.5 克/100 克 水,或简称 31.5 克。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常用每毫升溶剂中所溶解的气体毫升数表示。例 如在 20℃和常压下,氨的溶解度是 700 毫升/1 毫升水。物质的溶解度除与溶质和溶剂的性 质有关外, 还与温度、 压力等条件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 大多数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增大, 气体的则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气全的溶解度增。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用字母 s 表示,其单位是“g/100g 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 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 20℃时,100g 水里最多能溶 36g 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 状态) ,我们就说在 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 36g。【提示】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另外,溶解 度不同于溶解速度。搅拌、振荡、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溶解 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 .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 〔Ca(OH)2? 2H2O 和 Ca(OH)2? 12H2O〕 。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较大,无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结晶水合物逐渐变为无水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除了氢氧化钙还有别的物质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比如 说硫酸锂.
气体溶解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常用定 温下 1 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如 20℃时 100mL 水中能溶解 1.82mL 氢气, 则表示为 1.82mL/100mL 水等。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 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 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关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溶解度,在 1803 年英国化学家 W.亨利,根 据对稀溶液的研究总结出一条定律,称为亨利定律。
一些气体在 101kPa 大气压下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首先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同时也随着气体的压强和溶剂的温度的 不同而变化。例如,在 20℃时, 气体的压强为 1.013×10,一升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是氨气为 702L,氢气为 0.01819L,氧气为 0.03102L。氨气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是极性分子, 水也是极性分子,而且氨气分子跟水分子还能形成氢键,发生显著的水合作用,所以,它的 溶解度很大;而氢气、氮气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一点对气体来说没有例外, 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容易自水面逸出。当温度一定时,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当压强增大时, 液面上的气体的浓度增大,因此,进入液面的气体分子比从液面逸出的分子多,从而使气体 的溶解度变大。而且,气体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压强(分压)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气体 不跟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 。例如,在 20℃时,氢气的压强是 1.013×10^5Pa,氢气在一 升水里的溶解度是 0.01819L;同样在 20℃,在 2×1.013×10^5Pa 时,氢气在一升水里的溶解 度是 0.0.03638L。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 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 1.013×10^5Pa 时,溶解于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的气体的体 积(并需换算成在 0℃时的体积数) ,即这种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另一种气体的溶解度的 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 100g 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 1.013×10^5Pa(气体的 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克数。
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涌出。喝汽水后会打嗝,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溶解度曲线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 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 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
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的大小。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 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 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 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 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
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 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4.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常见气体溶解度 氨气&氯化氢&二氧化硫 &硫化氢 &氯气 &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极易溶解于水) (易溶解于水) (能溶解于水) (难) (极难)
溶解度曲线特征
(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左高右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 灰; 用溶解性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定性的,粗略的。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l)由已知温度查某物质对应的溶解度; (2)由物质的溶解度查该物质所处的温度; (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4)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 法,例如提纯 NaCl 可用蒸发溶剂法,分离 NaCl 和 NaNO3 可用降温结晶法。(5) 能够判断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6)判断在一定温度下把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所形成的溶液是否为饱 和溶液。(7)根据物质在 20 摄氏度的溶解度来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大小。(8)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例 10 克氯化钠溶解于 90 克水中, 则在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100=10%
溶液的稀释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 都可计算。(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 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 n, 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则可得 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 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稀溶液的质量
为 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两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
则可得 A×a%+B×b%=(A+B)×c% (1) 或 A/B=(c%-b%)/(a%-c%) (2)
编辑本段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固体溶解度之一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 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 固体溶解度之二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量称为该固体物质在
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通常以一定温度下,物质在 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 数来表示某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如 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5.8g 氯化钠,即 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5.8g/100g 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本性有关, 通常溶质的结构与溶剂的结构相似时较易溶解,即所谓相似相溶原理,它可解释部分事实。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温度对不同的物质影响不同, 可根据物质溶解 度与温度的关系作出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找出在任何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也可利用溶解度曲线提纯、分离某些物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压力影响较小。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 溶解度(20℃) 易溶 大于等于 10g 可溶 大于等于 1g 小于 10g 微溶 大于等于 0.01g 小于 1g 难溶(不溶) 小于 0.01g
锕、氨、铵
物质 氢氧化 锕(III) 氨 叠氮化 Ac(OH)3 88. 5 16 化学式 0°C 10° C 20°C 0.00 22 70 56 25.3 44. 5 34 37. 26. 5 20 15 11 8 7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 0 0°C
铵 苯甲酸 铵 碳酸氢 铵 溴化铵 NH4HCO3 NH4C7H5 O2 11. 9 60. 6 16. 1 68. 1 20 28. 4 83. 2
36. 6 91. 2
59. 2 1 0 8
1 0 9 1 2 5
1 7 0 1 3 5
NH4Br (NH4)2CO 3
碳酸铵 氯酸铵 氯化铵 氯铂酸 铵 铬酸铵 重铬酸 铵 砷酸二 氢铵 磷酸二 氢铵 氟硅酸 铵 甲酸铵 磷酸一 氢铵 硫酸氢 铵 酒石酸 氢铵 碘酸铵 碘化铵
100 28.7 29. 4 0.2 89 25 18. 2 33. 7 22. 7 39. 5 33. 2 0.3 74 29. 2 25. 5 37.2 0.49 9 34 41. 4 0.6 37 39. 3 46. 5 45. 8 0.8 15 45. 3 58. 5 63. 8 46. 4 56. 7 50. 4 55. 3 1.4 4 59 60. 2 65. 6 2.1 6 76. 1 1 1 5 1 0 7 1 1 8 1 2 2 173 156 71. 2 2.6 1 77.3
NH4ClO3 NH4Cl (NH4)2Pt Cl6 (NH4)2Cr O4 (NH4)2Cr 2O7 NH4H2As O4 NH4H2PO 4 (NH4)2SiF 6 NH4HCO2 (NH4)2HP O4 NH4HSO4 NH4HC4H 4O6 NH4IO3 NH4I 155 163 1.8 8 102 42. 9 62. 9
18.6 3 1 1 97. 2 5 3 3
2.7 2.6 172 182 191 2 0 9 4 2 1 2 2 9 5 8 0 7 4 0 250
高碘酸 铵 草酸铵 高氯酸 铵 高锰酸 铵 磷酸铵
(NH4)5IO 6 (NH4)2C2 O4 NH4ClO4 NH4MnO 4 (NH4)3PO 4 2.2 3.2 1 16. 4
2.7 6.0 9 37. 7 8.1 8 34. 6 22. 4 68. 9 27. 9
26.1 1 9 2 88 1 0 4 86. 9 3 4 6 95 1 4 4 1 5 0 103
(NH4)2Se O4
96 70. 6 47. 9 45
硫酸铵 亚硫酸 铵 酒石酸 铵 硫氰酸 铵 硫代硫 酸铵 钒酸铵
(NH4)2SO 4 (NH4)2SO 3 (NH4)2C4 H4O6 NH4SCN (NH4)2S2 O3 NH4VO3
78 68. 8 70. 5 208
81 78. 4 76. 5 234
2.15 0.8 4 1.3 2 2.4 2
钯、钡、铋、铂、钚
物质 氢氧化 钯(II) 氢氧化 钯(IV) 乙酸钡 Pd(OH)4 Ba(C2H3 O2)2 砷酸钡 叠氮化 钡 Ba(N3)2 Ba3(AsO 4)2 12. 5 16. 1 58. 8 Pd(OH)2 化学式 0°C 10° C 20°C 4.106 ×10 5.247 ×10 62 72 2.586 ×10 17.4 75 78.5 75 74 74. 8 30°C 40°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 0 0°C
Ba(BrO3) 2
2.2 7 1 2 3
3.5 2 1 3 5
104 1.409 ×10
BaCO3 Ba(ClO3) 2 20. 3 31. 2 43. 9 26. 9 33. 5 44. 6
66. 7 46. 2 53. 8
84. 8 52. 5 66. 6 55. 8
105 59. 4 80. 8
BaCl2 Ba(ClO2) 2
45.4 2.775 ×10 80 9.732 ×10
铬酸钡 氰化钡 亚铁氰 化钡 氟化钡 氟硅酸 钡 甲酸钡 磷酸氢 钡 亚磷酸 氢钡 氢氧化 钡 碘酸钡
BaCrO4 Ba(CN)2 Ba2Fe(C N)6 BaF2 0.1 59
0.16 2.8×1 0
BaSiF6 Ba(HCO2) 2 BaHPO4 26. 2
31.9 1.3×1 0 0.687
BaHPO3 Ba(OH) 2? 8H2O Ba(IO3)2 18 2 1.6 7 2.4 8
3.89 3.5×1 0
5.59 4.6× 10 250
8.22 5.7× 10
碘化钡 钼酸钡 硝酸钡 亚硝酸
BaI2 BaMoO4 Ba(NO3)2 Ba(NO2)2
27. 2 2 2 2 6
钡 草酸钡 氧化钡 高氯酸 钡 高锰酸 钡 焦磷酸 钡 硒酸钡 硫酸钡 Ba2P2O7 BaSeO4 BaSO4 BaC2O4? 2 H2O BaO Ba(ClO4) 2 Ba(MnO 4)2
3 3×10 3.8 23 9 336 1.5×1 0 9×10 5×10 2.448 ×10 2.8 8 4.8 9 7.86 7.298 ×10 2.868 ×10 7.761 ×10 1.096 ×10 1.561 ×10 3.109 ×10 1.352 ×10 3.144 ×10 3.622 ×10 7.998 ×10 10.4 14.9 416
砷酸铋 氢氧化 铋 碘化铋
硫化铋 氢氧化 铂(II) 溴化铂(I V) 氟化钚(I II) 氟化钚(I V) 碘酸钚(I V)
物质 一氧化 氮 一氧化 二氮 铬酸镝 (III) N2O Dy2(CrO4) 3? 10H2O NO 化学式 0° C 10° C 20°C 5.6× 10 0.11 2 0.66 3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 0 0°C
物质 氢氧化铒 (III) 化 学 式 Er(O H)3 0 ° C 10° C 20°C 1.363× 10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00° C
物质 五氧化二 钒 V2O5 0.8 化 学 式 0 ° C 10° C 20° C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00° C
钆、钙、锆、镉、铬、汞、钴、硅
物质 化学式 Gd(C2H3 O2) ? 4H2O Gd(HCO 3)3 Gd(BrO 3)3 ? 9H2O Gd(OH)3 Gd2(SO 4)3 CaCl2 50.2 70. 1 5.61 11.6 0°C 10° C 20°C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 0 0°C
乙酸钆 (III) 碳酸氢 钆(III) 溴酸钆 (III) 氢氧化 钆(III) 硫酸钆 (III) 氯化钙
1.882 ×10 3.98 59.5 3.3 64. 2.6 74.5 2.3 2 100 128 137 147 154 159
7 Ca(C2H3 乙酸钙 O2)2 ? 2H2O 砷酸钙 叠氮化 钙 苯甲酸 钙 碳酸氢 钙 溴酸钙 溴化钙 霰石 Ca(N3)2 Ca(C7H5 O2)2 ? 3H2O Ca(HCO 3)2 Ca(BrO3) 2 CaBr2 CaCO3霰石 CaCO3方解石 Ca(ClO3) 2 铬酸钙 磷酸二 氢钙 氟化钙 氟硅酸 钙 甲酸钙 磷酸氢 钙 氢氧化 钙 碘酸钙 Ca(OH)2 Ca(IO3)2 0.189 9×10 CaHPO4 0.1 82 CaSiF6 Ca(HCO 2)2 0.518 17. 1 17. 5 18. 4 CaCrO4 Ca(H2PO 4)2 CaF2 8.575 ×10 4.5 125 132 16.1 2.32 45 Ca3(AsO 4)2 3.629 ×10 37.4 36 34.7 33. 8 33. 2 32. 7 29. 7
3.4 2 17. 1
4.7 1 17. 5
230 143 7.753 ×10 6.170 ×10 209 1.8 3 1.4 9 0.8 3 213 278 295 312
16.6 4.303 ×10 0.173 0.24 0.1 6 0.3
0.1 41 0.5
0.1 21 0.6
8.6× 10 0.66
7.6× 10 0.67
8 碘化钙 CaI2 64.6 66 4.099 ×10 67. 6
5 74 78 81
CaMoO4 Ca(NO3)
Ca(NO2) 2 ? 4H2O 63.9 84.5 104 134 151 166 178
草酸钙 高氯酸 钙 高锰酸 钙 磷酸钙
CaC2O4 Ca(ClO4) 2 Ca(MnO 4)2 Ca3(PO 4)2
6.7×1 0 188
2×10 9.7 7 0.2 44 8.7 9 0.2 64 7.1 4 0.2 65 0.2 44 0.23 4 0.2 05
CaSeO 4? 2H2O
CaSO4? 2 H2O
0.255 2.387 ×10 1.32 52.5 7.091 ×10 2.81
钨酸钙 氟化锆 硫酸锆
CaWO4 ZrF4 Zr(SO4) 2? 4H2O
砷酸镉 苯甲酸 镉 溴酸镉
Cd3(AsO 4)2 Cd(C7H5 O2)2 Cd(BrO3) 2
溴化镉 碳酸镉
CdBr2 CdCO3
98.8 3.932
×10 氯酸镉 氯化镉 氰化镉 亚铁氰 化镉 氟化镉 甲酸镉 氢氧化 镉 碘酸镉 Cd(OH)2 Cd(ClO3) 2 CdCl2 Cd(CN)2 Cd2Fe(C N)6 CdF2 C d ( H CO 2)2 8.3 11. 1 299 100 308 135 322 135 2.2×1 0 8.736 ×10 4 14.4 2.697 ×10 9.7×1 0 78.7 84.7 87. 9 150 92. 1 194 100 111 125 18. 6 25. 3 59. 5 80.5 85.2 94. 6 348 135 376 135 455 136 140 147
CdI2 Cd(NO3) 2
136 6.046 ×10 180 188 6.235 ×10
草酸镉 高氯酸 镉 磷酸镉
CdC2O4. 3H2O Cd(ClO4) 2 Cd3(PO 4)2
44. 2 81. 8
76.6 1.292 ×10 4.642 ×10
CdWO4 Cr(NO3) 3
硝酸铬 高氯酸 铬
Cr(ClO4) 3
Cr2(SO4) 硫酸铬 3 ? 18H2O 叠氮化 亚汞 溴化亚 汞 碳酸亚 汞 氯化亚 汞 铬酸亚 汞 氰化亚 汞 高氯酸 亚汞 硫酸亚 汞 乙酸汞 Hg2SO4 Hg(C2H3 O2)2 苯甲酸 汞 Hg(C7H5 O2)2 ? H2O Hg(BrO 溴酸汞 3)2 ? 2H2O 溴化汞 HgBr2 Hg(ClO3) 2 氯化汞 氰化汞 碘酸汞 碘化汞 HgCl2 Hg(CN)2 Hg(IO3)2 HgI2 3.63 4.8 2 0.3 0.4 0.56 0.6 6 0.9 1 1.6 8 2.77 4.9 0.08 1.1 Hg2CrO4 Hg2(CN) 2 Hg2(ClO 4)2) 282 325 Hg2Cl2 Hg2CO3 Hg2Br2 Hg2(N3) 2 2.727 ×10 1.352 ×10 4.351 ×10 3.246 ×10 2.313 ×10 2.266 ×10 407 4.277 ×10 25 455 49 9 54 1 580 220
25 8.3 4 10. 2 16. 3 61. 3
6.57 9.3 2.372 ×10 6×10
1.1×1 0 2.943 ×10 6.3×1 0
硫化汞 硫氰酸 汞
HgS Hg(SCN) 2 Co(BrO3)
溴化钴 氯酸钴
CoBr2 Co(ClO3) 2
91.9 135 162 47. 7
128 195 59. 7
163 214 69. 5
227 316 93. 8
氯化钴 氟化钴 氟硅酸 钴 碘酸钴 碘化钴 硝酸钴 亚硝酸 钴 高氯酸 钴 硫酸钴 二氧化 硅
CoCl2 CoF2 CoSiF6 ? 6H2O Co(IO3)2 ? 2H2O CoI2 Co(NO3) 2 Co(NO2) 2 Co(ClO4) 2 CoSO4
52.9 1.36 118
1.02 203 84 7.6×1 0 89. 6 0.2 4 97.4
104 30. 5 48. 8 38. 9
铪、氦、钬
物质 氢氧化 铪(III) 氢氧化 Hf(OH)3 Hf(OH)4 化学式 0° C 10° C 20°C 4. 4.503×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 0 0°C
铪(IV) 氦 氢氧化 钬(III) 硫酸钬(I II) Ho(OH)3 Ho2(SO4) 3? 8H2O He
10 0.6 2.519× 10 8.18 6.1 4.5 2
镓、钾、金
物质 氢氧化 镓 草酸镓 Ga(OH)3 Ga2( C2O4) 3? 42O 硒酸镓 Ga2(SeO4) 3? 16H2O 乙酸钾 砷酸钾 叠氮化 钾 苯甲酸 钾 溴酸钾 KC7H5O2 3.0 9 53. 6 KN3 KC2H3O2 K3AsO4 41. 4 46. 2 65. 8 4.7 2 59. 5 21 6 2 3 3 化学式 0°C 10° C 20°C 8.616 ×10 0.4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 0 0°C
18.1 2 8 3 3 2 4 3 5 0 3 8 1 3 9 8
256 19 50.8
55. 8 76. 7 9.6 4 70. 7
61 82. 1 13. 1 75. 4 22. 7 85. 5 34. 1 94. 9 99. 2
溴化钾 溴铂酸 钾 碳酸钾
K2PtBr6 10 5 3.3 1 0 9 5.2 31. 2 60
1.89 1 1 4 10. 1 37. 2 66. 7 1 1 7 13. 9 40. 1 67. 8 1 2 7 23. 8 45. 8 70. 1 48. 8 1 4 0 37. 5 51. 3 1 4 8 46 53. 9 74. 5
156 56. 3 56. 3
氰化钾 重铬酸 钾 砷酸二 氢钾 磷酸二 氢钾 铁氰化 钾 亚铁氰 化钾 氟化钾
KCN K2Cr2O7 4.7 7
50 12.3 18. 1 26. 3 45. 6 73
KH2AsO4 14. 8 30. 2 14. 3 44. 7 18. 3 38 21. 1 53. 5 3 1 3 22. 5 27. 4
19 35. 5 59. 3 41. 4 1 3 8 3 9 8 47. 5 50. 2 70 54. 8 1 4 2 4 7 1 65. 6 66. 9 1 5 0 5 8 0 6 5 8 71. 5 70. 4 83. 5 91 74. 2
53 35. 1 1 0 8 3 6 1 39. 9
甲酸钾 碳酸氢 钾 磷酸一 氢钾 硫酸氢 钾 氢氧化 钾 碘酸钾
K2HPO4 36. 2 95. 7 4.6 12 8 13. 9 27 9 25. 5 0.7 6 0.1 7 1 0 3 6.2 7 1 3 6 21. 9 2 9 2 31. 9 1.0 6 0.2 8
150 54. 3 1 2 6 10. 3 1 5 3 45. 3 3 2 0 39. 9 2.5 6 0.6 5 76. 4 1 5 4 18. 3 1 6 8 85. 5 1 7 6 1 0 6 3 4 8 53. 2 7.3 1 3 8 24. 8 1 9 2 1 6 7 3 7 6 63. 6 13. 4 4.4 1 9 8 2 0 3 3 9 0 69. 2 17. 7 5.9 96. 1
61 1 3 4 12. 6 1 6 2 61. 3 3 2 9 43. 8 3.7 3 1
178 32. 3 206
硝酸钾 亚硝酸 钾 草酸钾 高氯酸 钾 高碘酸 钾
410 75. 3 22. 3
高锰酸 钾 过二硫 酸钾 磷酸钾 K2S2O8 KMnO4
4.7 81. 5 10 7 7.4 1 0 9 9.3 1 0 8 1 1 3 13 1 3 3 1 1 5 14. 8 1 1 9 18. 2 1 2 1 21. 4 22. 9 122 24. 1
硫酸钾 四苯硼 钾 硫氰酸 钾 硫代硫 酸钾 钨酸钾 三氯化 金 三碘化 金 草酸金 (V)
11.1 1.8×1 0
KBC24H20 17 7 96 1 9 8
2 5 5 1 7 5
2 8 9 2 0 5
3 7 2 2 3 8
4 9 2 2 9 3
5 7 1 3 1 2
K2S2O3 K2WO4 AuCl3
155 51.5 68 1.295 ×10 0.258
Au2(C2O4)5
物质 草 酸 钪 硫 酸 钪 化学式 Sc2(C2O4)3? 6 H2O Sc2(SO4)3? 5H 2O 0 ° C 10° C 20° C 6 ×1 0 54. 6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00° C
镧、锂、硫、镥、铝
物质 化学式 La(C2H3O2) 3? H2O 溴酸镧 La(BrO3)3 98 1 2 0°C 10° C 20°C 30° C 40° C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0 0°C
16.9 149 2 0
0 碘酸镧 La(IO3)3 La2(MoO4) 3 硝酸镧 La(NO3)3 10 0 50. 5 3 45 2.7 2 4.575 ×10 2.473 ×10 136
1 6 8 45 45 1.6 7
2 4 7 18. 5 1.2 6 5.4 0.9 1 2.2 0.7 9 0.6 8
La2(SeO4)3
La2(SO4)3 La2(WO4) 3? 3H2O
6.06 31. 2 61. 3 38. 9 15 4 14 3 1.5 4 24 1 69. 2 35. 1 64. 2 41. 6 1 6 6 1 4 7 1.4 3 2 8 3 74. 5 50. 6 71. 2 53. 8 1 9 8 1 8 3 1.2 6 4 8 8 86. 2 2 2 1 2 1 1 1.1 7 6 0 4 89. 8 1.0 8 2 6 9 2 2 3 1.0 1 7 7 7 98. 4 1 1 2 1 2 1 128 3 0 8 2 4 5 0.8 5 3 2 9 355 68. 6 75. 4 86. 6 100
乙酸锂 叠氮化 锂 苯甲酸 锂 溴酸锂
LiCl Li2CrO4.2H 2O
铬酸锂 重铬酸 锂 磷酸二 氢锂 氟化锂 氟硅酸
142 1 5 1 12 6 0.16 73
Li2Cr2O7.2 H2O LiH2PO4 LiF Li2SiF6.2H2
锂 甲酸锂 亚磷酸 氢锂 氢氧化 锂 碘化锂
O LiHCO2 32. 3 4.4 3 12. 7 15 1 82. 6 53. 4 70. 9 60. 8 82. 5 12. 7 1 5 7 12.8 35. 7 39.3 44. 1 9.9 7 12. 9 1 7 1 79. 5 1 3 8 1 1 4 49. 5 7.6 1 13. 0 1 7 9 78 1 5 2 1 3 3 1 7 5 1 7 7 2 3 3 2 7 2 324 13. 3 64. 7 7.1 1 13. 8 2 0 2 15. 3 4 3 5 4 4 0 92. 7 1 1 6 138 6.0 3 17. 5 481 73. 9
硝酸锂 亚硝酸 锂 草酸锂 高氯酸 锂 高锰酸 锂 磷酸锂 硒化锂 亚硒酸 锂 硫酸锂 酒石酸 锂 硫氰酸 锂 钒酸锂 二氧化 硫 氢氧化 镥(III)
LiNO2 Li2C2O4 LiClO4
71.4 3.821 ×10 57.7 25 36. 1 42 23. 3 35. 5 31. 8 21.5 19. 6 34. 2 26. 6 1 3 1 6.2 8 17. 9 33. 7 27. 2 1 5 3 4.3 8 2.6 7 14. 7 32. 6 29. 5 11. 9 31. 4 11. 1 30. 9 9.9
Li3PO4 Li2Se Li2SeO3
9.4 1.164 ×10
硫酸镥(I II) 氯化铝
Lu2(SO4)3? 8 H2O AlCl3 43. 9 0.5 6 60 12 2 31. 2 44. 9 0.5 6 66. 7 1 2 8 33. 5
57.9 46. 6 0.7 8 81. 8 47. 3 0.9 1 88. 7 48. 1 1.1 1 0 6 48. 6 1.3 2 1 3 2 1 5 3
49 1.7 2 160
硝酸铝 高氯酸 铝 硫酸铝 氢氧化 铝
133 40. 4 45. 8 59. 2 80. 8
36.4 0.000 1
第一篇:溶解度单位提问提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举例说明。举例说明。较多的蔗糖
10ml水 10ml水 ml 较少的熟石灰
不同。例如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 不同。例如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而熟 石灰在水溶解能力很差。石灰在水溶解能力很差。
一、溶解性
定义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与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及温度有关 表示方法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 表示方法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 溶解度来 表示
讨论:设计实验――怎样比较食 讨论:设计实验 怎样比较食
盐和蔗糖哪一个更易溶于水? 盐和蔗糖哪一个更易溶于水?
定量比较固体溶解能力大小的要素定量比较固体溶解能力大小的要素:
一定温度 饱和状态 一定量溶剂 单位( 单位(克)
二、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定义在 一定温度下 , 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 里达 一定温度 下 某固态物质的在 克溶剂里达 克溶剂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时所溶解的质量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条件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一般指水)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克溶剂(一般指水 标准溶液状态溶液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质量( 单位质量(克) 蔗糖在20℃是的溶解度是203.9g。例:蔗糖在 ℃是的溶解度是 蔗糖在 。水中溶解203.9g蔗糖 溶液达到饱和 蔗糖,溶液达到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 ℃ 水中溶解 蔗糖 溶液达到饱和 。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 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蔗糖。在 ℃ 水中最多可溶解 蔗糖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的溶解度为21.5克,其 例1,某物质在 ,某物质在20?C的溶解度为 的溶解度为 克 含义是什么? 含义是什么?
在20?C时,该物质在 时 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的质量为21.5克。溶解的质量为 或说或说:在20?C时,该物质在 时 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 克水中最多能溶 解21.5克。
例:判断正误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 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 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钾的溶解度为75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 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
溶解度/g 溶解度 (20℃)
难(不)溶 不溶 &0.01g 易溶
难(不)溶 不溶
1g 10g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难 ___溶物质。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A )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 溶 解 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10 100 90
(2)溶解度曲线 )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溶 解 度 (克 )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固体溶解度曲线
硝酸铵 硝酸钾
1:同种物质在不 同温度下的溶解 度不同。度不同。2:曲线的交点表 示这两种物质在 该温度下的溶解 度相同。度相同。3:曲线越陡,该 :曲线越陡, 物质的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越大。温度影响越大。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50 40 30 20 10
温度( ) 温度(t)
溶 解 200 度
练习练习:
1.比较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 比较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 解度大小 在680C时,NaNO3与KNO3 时 的溶解度相等 温度大于68 时 温度大于 0 C时 , KNO3 的溶解度大于NaNO3 的溶解度大于 温度小于68 时 温度小于 0 C时 , NaNO3 的溶解度大于KNO3 的溶解度大于 2.在 80℃ 时氯化钠 、 氯化钾 、 在 ℃ 时氯化钠、 氯化钾、 氯化铵、 氯化铵 、 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
60 70 80 90 10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溶 解 200 度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 解 0.20 度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讨论讨论: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 而增大, 硝酸钾等 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等。降温结晶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 大,例如食盐。蒸发溶剂结晶 例如食盐。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熟石灰。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升温结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是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C时,A 的溶解度 时 & B 的溶解度 填& & 或=) 的溶解度.(填
(2)A、B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 、 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 是 t2 ?C。。两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 (3) 当 A、B两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 , 采用增加 ) 、 两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 溶质、 蒸发溶剂、 溶质 、 蒸发溶剂 、 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达到饱和的 物质的溶液。是 A 物质的溶液。
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 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 溶 200 解 190 度 180 硝酸钾 (克 )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50 40 30 20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温度(t)
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 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 滤纸上KNO3固体 滤液中滤液中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大部分NaCl 大部分 少量KNO3 少量
适量水 降温 过滤 KNO3 热 混合物 结晶 加热 饱和溶液
粗盐的主要成分:不溶性泥沙、 粗盐的主要成分:不溶性泥沙、氯化钠 解释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夏天温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 度较高水分蒸发较快, 度较高水分蒸发较快,得到氯化钠晶体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冬天温度低会有 大量的碳酸钠晶体析出
8克 克 0.01克 克
A B C 温度
2.上图是 上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上图是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1)从B溶液中得到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溶剂结晶 ) 溶液中得到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 中混有的少量B的方法是 (2)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的方法是 )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
配制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配制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温度 物质 甲 乙 0℃ 13.3g 35.7g 20℃ 31.6g 36.0g 30℃ 36.2g 36.2g 50℃ 85.8g 36.5g 80℃ 169g 37.1g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上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30℃ B. 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等 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 C. 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 用冷却的方法 D. 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
宜昌) (2004宜昌)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 宜昌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 ℃ ℃ 如下表所示如下表所示10℃ 20℃ 30℃ ℃ ℃ ℃ ℃ 温度 0℃ 物质 NaCl 35.7g 35.8g 36.0g 36.3g Na2CO3 ?10H2O 7g 12.5g 21.5g 38.8g
(1)从溶解度表中,我获取的信息有)从溶解度表中,我获取的信息有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2)要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混合物,我设计 )要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混合物, 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右图是甲、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 现有 时甲、 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根据右图回答根据右图回答(1)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 ) 质量的水, 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0 t1 t2 溶 解 度 /g 甲 乙
丙 温度/℃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 2降温到t1℃时, )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 降温到t 为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三、气体的溶解度 定义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 定义 :
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体积水里达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 强为 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想一想想一想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 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的含义是什么? ℃ 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 ℃ 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时 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0. 049体积氧气 体积氧气
1标准大气压下,20℃时部分气体的溶解度 标准大气压下, ℃ 标准大气压下
是一个比值,无单位。是一个比值,无单位。
三、气体的溶解度
夏天喝汽水时打开易拉罐会有什么现象? 夏天喝汽水时打开易拉罐会有什么现象?
[讨论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讨论]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讨论
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 减小。减小。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温度降低 而增大。而增大。
想一想想一想:
1.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表示有何不同之处? 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表示有何不同之处? 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表示有何不同之处 为何不同? 为何不同? 2.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C )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升温增压; 升温减压; 降温增压; 降温减压。
3.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 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 下列几种物质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碳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D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只有① ①② ③④ ①③④ 只有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00 溶 度 溶剂
量 描 述 定
溶 (不)溶 不溶
质的溶解度 的溶解度 的溶解度
溶解度单位相关文章
《》由(易啊教育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