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建筑理论所面临的困境

定制设计的困境
来源:&|&作者 :胡越 |&BIAD胡越工作室& &&
摘要:文章将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与服装设计中的成衣和高级定制设计进行类比,进而指出现代建筑师设计方法类似于服装中的高级定制设计。 通过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对比,文章分析了这种设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定制设计 成衣设计
&建筑学的庸俗化及其与社会日益严重的脱离,使整个专业已被驱赶至孤立的境地。&[1]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在1980年对当时建筑面临的危机的评论似乎用在当下的建筑领域也极其恰当。如果我们能够透过当代建筑设计的虚假繁荣,从更广阔的视野俯瞰当代建筑的全貌,特别是那些大量建造的普通建筑,你会发现虽然现代建筑已经经历过多次的批判和调整,但它的主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除了由于技术进步给建筑带来的发展外,在建筑学领域,它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大量建造的现代建筑是那样的故弄玄虚、非人性化、漠视它本身面临的问题、粗制滥造、缺乏美感和文化内涵。这种现象在用&英雄史观&写成的现代建筑史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然而凡是经历过类似事件的建筑师,或者亲自去考察一下那些广泛分布于城市、乡村的普通现代建筑的人,就会对这种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1.定制设计存在的问题
路易斯&康(Louis I.Kahn)曾说过:&你不能将一栋建筑放在与其所处环境完全没有呼应的场地中,永远应该想办法使它们互相产生联系。&[2] 经过现代建筑运动和对其进行的数次修正,在建筑设计领域已经形成了关于设计的许多共识和行为准则:每个建筑都需要有所创新,应该根据每个建筑的具体情况设计每幢建筑,反对对旧有建筑及类型的简单模仿和抄袭。这些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信条,并且成为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
我们知道,在服装行业有成衣设计和定制设计两大类,成衣设计是由设计师设计一种样式,样式一旦确定后,可以进行尺码和面料及颜色的变化,但设计的主体不能改变,并进行大量的复制,而定制设计则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制造,每个作品都是唯一的。在定制设计中又可以分成两类,普通定制和高级定制。普通定制一般会按已有的样式进行设计,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尺寸更合适,而高级定制则需要进行全面的创新。那么如果将这样的设计类型与建筑进行类比则可以认为,现代建筑设计采用了类似服装设计中高级定制的方式。下面我们谈到的定制设计主要是指高级定制设计。
我认为这个设计方法存在较大的问题,它是造成大量建造的普通现代建筑与古代的普通建筑在设计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采用&定制设计&策略的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存在着下面几个问题:
1)对个性化设计的全面追求与人的能力之间的矛盾给创作上的失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下面先让我们回到服装设计上,我们知道成衣设计是大量的,而定制是极少数。高级定制设计是精英设计,而成衣设计原则上也是精英设计,然后通过复制以保证大量产品在设计上的高水平。这个制度首先承认了人的弱点,同时充分体现了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的原则。然而现代建筑设计却正好相反。大量的建筑师在从事定制设计时由于人在设计上的能力差异很大从而使建筑的残次品率极高
2)&定制设计&方式与建筑设计所面临的海量问题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我们都知道影响建筑设计的条件庞大、复杂,它足可以与天气预报和地震预报的海量资料相媲美。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巨大问题本身就存在着收集整理上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不可能将建筑设计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收集全,同时也无法判断是否已收集全了。
2)&&& 收集到的信息是否可信、正确也无法判定。
在这种情况下&定制设计&还试图让建筑师个人针对每个个案进行资料的收集,这样就使它变成了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建筑师连建筑所面临的问题都没搞清楚,那么建筑设计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自然就会失败。
2.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启示
然而在现代建筑运动到来之前,建筑设计基本的方法是在历史的原型基础上进行很小的调整,这种设计方式从根本上克服了上述两种先天的缺陷,
勃罗德彭特认为建筑设计的主要工作是三维建筑造型,而在建筑师从事三维建筑造型时主要采用四种设计手法:实效性的、象征性的、类比性的和法则性的。[3] 这四种方法是按历史发展次序发展而来的,但后一种方式不能全部取代前一种,四种方式兼而有之。所谓实效性的设计是人类采用最早的设计方法,当时人们采用高度的实效的态度,利用手边的材料从试误法开始,看看这些材料能作什么用,再有意地加以应用。如果说实效性设计是人类早期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那么这一创造性的活动在长期的&试错&后达到相对成熟后,人类的设计方法即有了转变,主要采用了象形性的设计方法。象形性的设计方法即一种对即有建筑形式的传承。&首先是建筑形式与生存模式之间相适应& [3]31。另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建筑方式长期固定不变,如&手工艺人长期熟悉材料和工具的特性,一旦技艺娴熟,其手、眼、脑相协调一致,这种传统努力就深深进入意识而不愿意放弃。乐于将其秘决代代相传。& [3]32一种建筑方式在一个民族的意识中深深扎了根,形成了每人心灵中的固有意象&&房子只应该象那个样子。 布莱恩&劳森在他的书中曾引用了一个例子,用以比较真实的反映&象形性&设计的状况。十五世纪的一个工程师乔治&斯塔特从去世的父亲手里继承了一个车匠铺,而在此之前斯塔特对这间铺子中的工作情况一无所知,在接手之后斯塔特发现那些用在马车上的轮子被做成一个茶碟的形状,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圆盘。斯塔特基于一个工程师的职业特点,决定要找出这种设计的原因,然而他首先发现&他的车轮工匠们毕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工作,一方面他们具有制作技巧,但却不知原因如何。& [4]之后斯塔特用工程学的知识分析了这样设计的原因,并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然而后来许多学者对斯塔特的结论给予进一步的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就此劳森指出:&对于车轮的形状,可能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释,而是涉及一大堆相关的原因,这一特色存在于以手工业为基础的设计过程中。经过多年发展,设计的最终产品可以在根本上全面回应各种问题。& [4]22 类比设计可以简单用&触类旁通&来形容。当我们在设计中遇到用象形性设计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用类推的方法在过去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变异以便解决新问题。勃罗德彭特认为&类比生成形象的方法,确实属于人类基本心理活动之一。& [3]32它&始终是建筑创作活动中一项最有潜力的源泉。& [3]36法则性设计则是指设计时主要遵循一些样式、秩序、规律、法则进行设计。人类很早以前就在构图中采用比例法则系统。&这些比例系统为设计师提供了权威性资料,以便能经常对人体、房屋的立面、门窗的形状和尺寸作出决定,否则就要靠个人判断。许多设计师在个性上缺乏自信而不敢做判断,就在几何系统中寻找权威。& [3]37Edgar在研究古代君王陵墓内的艺术品时发现,一流画家很少用方格作为辅助手段,而二流画家就需要网格。由此看来法则性设计是提高&非精英设计&水平的有效方法。当然事实证明法则性设计的优点还不止这些。显然建筑设计从&工艺演化阶段&进入&职业化&后,法则性和象形性设计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亚历山大在他的《形式合成笔记》中将&世界上我们能够控制的并决定其形式的部分称为&形式&,把形式必须与要求相适应的那部分称为&文脉&。& [5]他指出,传统建筑中&形式&与&文脉&之所以有良好的适应关系,是由于形式和文脉之间经过了长期的自我调整。而设计所面临的问题长期保持基本不变,因此人们只需要按照祖上传下来的方法建造就可以了,但当建筑设计职业化后,&文脉&与&形式&之间不能直接产生互动,而是要经过建筑师的转译,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的主观愿望对这个转译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使得&形式&和&文脉&不能很好的适应。在这里我并不完全同意亚历山大的论断,建筑设计的职业化正是应对设计问题日益复杂化的措施,在建筑设计职业化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建筑所面临的问题仍然保持在一个缓慢变化的阶段,而这时的建筑设计方式基本以勃罗德彼特的象形性和法则性设计为主。这种设计方式一直是现代主义建筑之前古今中外各种文明广泛采用的一种设计模式。
欧洲从古希腊即开始有柱式及建筑的各种法式。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的内容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建筑特征。下面我以神庙为例对其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这个章节中主要分成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柱式的设计,第二部分平面设计,第三部分为朝向,这部分相当于总图设计,上述三部分内容与现代流行的建筑专著非常不同,它主要讲的是建筑要做成什么样子,文字描述非常具体和详细。如比例尺度的要求,怎样施工和建造,而不是抽象的谈论如何处理功能,环境问题。书中的内容主要关注形式,我们知道在当代,我们不可能按照一部书的描述设计出一个建筑的三维造型,而通过《十书》就可以设计一个神庙的三维造型,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古代的设计方式与现代之差异。另外书中的语言也是肯定的,规范性的语句,如&神庙的长度要布置成宽是长的一半。正殿本身要布置成包括设置双扇门的墙壁在内比宽长出四分之一。& [6]
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建造体系更是上述设计方式的最佳例证。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建造体系经历代的完善,在这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建筑不论是群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设计都遵循着模数制的设计手法,从宋朝以来单体建筑就以&材分和斗口& 为模数进行设计。建筑形式基本沿用了象形性和法则性的设计手法。研究人员在对清代样式雷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后发现,清朝皇家建筑设计事务所&&样式房的设计效率很高,设计制图周期很短,在设计象故宫太和殿这样的大型建筑时,设计图纸也只有两张,这主要是由于&清代官式建筑的工程做法日臻程式化,定型化,建筑规制以&格遵祖制&&永垂法守&而每有成宪,利用旧有图档或实测既有建筑参照办理,设计事务大大便捷也是情理中事。& [7]
上述的设计模式在工业革命以后仍然顽强地生存了一段时间,巴黎美术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随着现代主义运动的来临,这种按照前人样式,法式进行设计的方式被彻底打破,随之而来的是全面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在设计方法中象形性和法则性设计模式被推翻,法则性设计方式只保留在工程层面上,如一些技术规范和柱网等,建筑造型设计不再有法式和样式的限制,建筑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3.克服定制设计的缺陷的尝试
亚历山大曾指出,古代建筑的&形式&和&文脉&相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形式和文脉的适应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和几代匠师的不断努力得来的。因此,由这些长期的历史积淀发展而来的法式、规则,是人类社会的精华,设计师在设计时按照这个范式去设计,自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然而工业革命以后,设计问题变得庞大,变化速度快,这样的范式已不能适应设计中问题的迅速变化和增加。于是建筑师放弃了古老的法式,同时放弃了总结新的法式,而试图让每个设计师独立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设计问题。实践证明这一设计方式是不可行的,建筑师根本无力单独面对这些问题。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现代设计方法运动中的许多学者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式。亚历山大率先提出了他的&分解设计法&。这个方法是将建筑所面临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用原始的方法予以解决,然后把这些小答案综合成一个全面的答案。其中分解和合成的方法是来自系统科学的数学方法。[8]利用系统科学对海量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方案优选成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现代设计方法运动的主流。 然而进入70年代,现代设计法运动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许多现代设计方法运动的先驱也出来反对这场运动。 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在1971年谈到那场运动时说:&我已经脱离了这个领域&& 没有所谓的告诉你如何设计建筑的设计方法,我也从来没看过任何有关的文章&&我要说:忘了他吧,忘了所有一切&&&[9] 琼斯也说过:&在70年代我反对设计法,我不喜欢机械的语言、行为主义以及试图把所有的事物都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之内的尝试。&[9]4设计方法运动之所以在60年代末走入低谷,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潮流出现了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同时科学的理性的设计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之后许多学者改变了他们的策略。亚历山大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模式语言&设计法,他试图在建筑师进行设计之前为他们提供一套新的法则。
除了学者的努力之外,行业内部的商业设计师、业主所采用的产品化设计的方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所谓产品化设计就是一种放弃&定制设计&策略,采用批量的,非个性的设计路径的设计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规避&定制设计&所带来的问题。这种设计方法首先在大量重复性的住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我国的标准化住宅、住宅产业化以及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设计。
从表面看来,专家的理论探索并不成功,而产品化的设计又违背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则,成为产生千篇一律,缺乏人性的建筑的罪魁。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法则性的和象形性的设计并不是造成建筑设计品质低劣的主要原因。 正象迈克尔&布劳恩(Michael Browne)指出的那样,希腊和罗马神庙都不因地点变化而改变其基本的建筑形式。&看起来,我们应当根据地点而改变的观念(当前是一个普遍接受的规范)似乎无关紧要。然而,就此而言,在那个时代或现在,没有人会认为罗马神庙因其普遍的相似性而缺乏视觉上的吸引力。&[10]
4.可能的解
我认为造成现代建筑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定制设计&本身。解决这个问题也许需要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进行重大的变革。为了能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的两次设计方法的重大转变。
琼斯和劳森分别在《设计方法》和《设计师怎样思考&&解密设计》两部书中对设计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琼斯认为设计方法在历史上至少经历过两个大的阶段,初期阶段即工艺演化阶段,第二阶段是通过制图进行设计的阶段。劳森则认为设计变革经历的两大阶段为民间及手工艺设计和设计的职业化。在这里琼斯和劳森表达了相似的意思,琼斯从泛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设计进化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的阶段进行了描述,在工艺演化阶段,工匠既是设计者又是制造者,还可能是产品的使用者。实际上现在一些手工艺人或热忠于DIY的人,他们的作品的产生过程仍然保留了人类这种最原始的设计产生方式。这种方式劳动者在整个过程中既从事体力劳动又从事脑力劳动。
然而这种状态随着人类的进步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如亚历山大所指出的&一个社会必然遭受到巨大而不可逆转的变化,这时以手工艺为基础,缺乏自我意识的设计过程就不可避免地要让位给自我的职业设计过程。& [4]23我们知道建筑与工具、艺术品、日用品相比尺度大得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建筑设计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即从工艺发展阶段向制图设计阶段进化。当大尺寸建筑出现、城市出现时,建造这些建筑仅靠几个人是不可能的,这样必然会导致社会分工的出现,也必然产生设计与施工的分离,出现职业的设计师。这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是对设计问题日趋复杂的应对。 这一设计方式的转变使得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成为可能,正像琼斯总结的那样,职业设计师的出现有下面三个优点。[11]
1.&&& 体现了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2.&&& 为大尺度、多人制造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方便和可能,有利于劳动的组织和协调。
3.&&& 缩短了生产周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样的设计方法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又发生了第二次重大转变。当现代文明的曙光在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中出现以后,工程学中的理论准备和早期实践就已开始。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科学的复兴是其重要的标志。我们知道建筑设计的思维过程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表面来看一个是形象思维,另一个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主要用在三维造型上,而逻辑思维可以贯穿设计的全过程。它即可以出现在设计过程中,同时也出现在设计组织和设计管理的过程中,然而在文艺复兴之前,建筑设计中的这两种思维没有明确的边界。建筑师即象艺术家,又象工程师,他们从事的工作多样且庞杂。这一点可以从文艺复兴及其以前的西方著名的建筑设计专著中得到明确的反映。如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阿尔博蒂的《论建筑》以及帕拉蒂奥的《建筑四书》等。从他们的专著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两部分的内容,均基于对先人的法则和经验的总结。现代工程学中的那种理性的分析和计算在设计中是没有的,也就是说理性的思维与现代相比不是那么清晰和严格。然而当欧洲出现了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之后,其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工程学上就是理性的分析和数学计算。我认为这实际上是将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厘清,从而有针对性的结合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显然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对于解决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工程学的问题显得十分有效,它的出现与人类面临的设计问题的不断增多相一致,从而推动了建筑的发展和革新。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第一次变革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第二次变革则是不同性质的脑力劳动的分工。这两次分工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结果。第一次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从食品采集者到食品生产者这一重大变化。第二次重大变革发迹于文艺复兴初期,成形于十九世纪初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
我们看到上述两次建筑设计方法的重大变革都遵循着一个相同的模式。首先设计方法的变革与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相生相伴。另外每当设计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时就进行一次分工。当代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信息革命,为建筑设计方法的重大变革提供了合适的社会环境。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定制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想不论是&海量文件&的问题还是&人的能力&的问题都可以被看作是人与机器文明以来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我认为解决这个矛盾也许可以采取前两次重大变革的模式进行再一次的分工。当然再一次分工的主体不会是对人的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因为解决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仍然是技术进步。也许用机器部分取代人进行海量问题的收集和整理,并从事一些理性的工程方面的设计,实现人和机器在设计上的分工是解决定制设计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用机器部分地取代人的工作比如所有的工程类的工作,将使建筑师能够在新的高度上回归到专业分工之前的设计状态上来,从而避免由于过细的专业分工所带来的专业协调上的困难,并使建筑师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精英设计的问题&。如果我们仍然采用象形性的和法则行的设计方法是否就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呢?我想这首先取决于法则和原形的质量。如何在现代建筑面临的海量问题下形成可以和传统相媲美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法则和原形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我认为收集和整理建筑所面临的海量问题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形式法则和几何原型,必须放弃个案、个人的方式,而采用社会化的方式,依靠长期的、专门化的、高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大量的普通的建筑应该放弃定制设计的模式。我想由精英进行的少量定制设计加上大量的由机器进行的自动设计,是建筑未来发展的一个可能的方向,让机器设计出好的建筑将是建筑师的一个新的专业方向。上述的设想虽然不够科学和严谨,但我希望它至少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以解决当代建筑存在的问题。
[1]&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张钦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5&
[2]& 美国莱斯大学编. 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 张育南,译. 第二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0,&
[3]& G&勃罗德彭特. 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 张韦,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布莱恩&劳森.设计师怎样思考-解密设计.杨小鲁,段炼,译.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
[5]& 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威特鲁威.建筑十书 .高履泰,译.第一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7]& 张宝章 雷章宝 张威编.建筑世家样式雷.北京:北京出版社,&
[9]& Nigel Cross. Forty years of design research.Design Studies,2007(1):1&
[10] 迈克尔&布劳恩. 建筑的思考:设计的过程和预期洞察力. 蔡凯臻,徐伟,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5&
编辑:Helen
标签:胡越工作室简介
微信公众平台基于“建筑四要素”理论解读现代主义四大师的建构观--《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基于“建筑四要素”理论解读现代主义四大师的建构观
【摘要】: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当今建筑实践中仍发挥着作用,而在现代主义思想兴起之前,森佩尔的建筑理论就影响了很多欧洲现代派建筑师,这一点一直没有被学术界所重视。更重要的是,他的四要素理论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重新定义了建筑形成的本质,与传统的建筑理论大不相同。因此,本文通过结合森佩尔的要素理论来分析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四件代表作,希望从其中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当下的建筑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论文顺着两条线索展开研究。第一条线索是森佩尔的理论。首先,论文解释了森佩尔的四要素概念,并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存在关系。其次,从历史角度出发,利用四要素框架简单回顾了四大古建筑体系,为用这个框架分析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做好铺垫。
另一条线索是关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研究。论文在第二章从四要素的视野分析了四位大师的建筑观,梳理了各自的特点,为接下来的作品分析做好衔接。
第三章是论文主体部分,结合论文前半部分的研究成果,将四件代表作中的四要素拆解开一一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总结出大师们各自的建构思想。
第四章是结论部分,通过对四件作品的理论分析总结出四位大师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且对运用四要素理论在当前建筑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现代建筑四要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另一条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方法。为深入思考建筑的本质与当下创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TU-86;TU-0【目录】:
摘要5-6ABSTRACT6-9绪论9-11 课题的提出9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研究方法10 论文框架10-11第1章 对建筑起源的另类思考——森佩尔建筑四要素说综述11-31 1.1 森佩尔生平简介11-12 1.2 森佩尔的文化考古学观点—建筑四要素12-29
1.2.1 森佩尔建筑四要素理论背景12-14
1.2.2 建筑四要素的概念与范畴14-17
1.2.3 建筑四要素之间的关系17-20
1.2.4 森佩尔建筑四要素中的建构观20-23
1.2.5 四要素在历史建筑文化中的体现概述23-29 1.3 建筑四要素理论的影响29-30 本章小结30-31第2章 从四要素的理论视角看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建构观31-48 2.1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概述31-33
2.1.1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起源概述31-32
2.1.2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过程概述32
2.1.3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影响32-33 2.2 从四要素理论角度解读现代主义四位大师的建构观33-47
2.2.1 四要素角度下的格罗皮乌斯的建构观概述33-35
2.2.2 四要素角度下的柯布西耶的建构观概述35-36
2.2.3 四要素角度下的赖特建构观概述36-44
2.2.4 四要素角度下的密斯建构观概述44-47 本章小结47-48第3章 基于四要素理论对现代主义四位大师作品的解读48-65 3.1 萨伏耶别墅中四要素的分析48-52
3.1.1 萨伏伊别墅概述48
3.1.2 萨伏耶别墅中四要素之间的建构表达48-51
3.1.3 从萨伏耶别墅中解读柯布西耶的建构观51-52 3.2 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四要素的分析52-57
3.2.1 巴塞罗那德国馆概述52-53
3.2.2 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四要素之间的建构表达53-56
3.2.3 从巴塞罗那德国馆中解读密斯的建构观56-57 3.3 包豪斯校舍中四要素之间的建构表达57-61
3.3.1 包豪斯校舍概述57-58
3.3.2 包豪斯校舍中四要素之间的建构表达58-60
3.3.3 从包豪斯校舍中解读格罗皮乌斯的建构观60-61 3.4 流水别墅中四要素之间的建构表达61-64
3.4.1 流水别墅概述61
3.4.2 流水别墅中四要素之间的建构表达61-64
3.4.3 从流水别墅中解读赖特的建构观64 本章小结64-65第4章 结论65-69 4.1 建筑四要素理论对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意义65-67 4.2 建筑四要素理论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67-68 本章小结68-69参考文献69-71图片来源71-74致谢7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洁;;[J];华中建筑;2010年05期
史永高;;[J];建筑师;2005年06期
王发堂;;[J];建筑师;2009年05期
吴倩;;[J];建筑师;2009年05期
王晶;曾坚;霍建军;;[J];建筑师;2009年05期
王小红;;[J];建筑师;2009年05期
戴维·莱瑟巴罗;史永高;;[J];时代建筑;2010年02期
郑晓;;[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雪,刘莹;[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陈浩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李婷婷;陈震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王晓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唐佳;刘远;林吾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张凤;王营池;;[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李文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向岚麟;朱克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陈牧川;;[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李香敏;陈茜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茜;刘欣葵;;[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王洪辉;;[A];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抗击“非典”初战告捷后引发的思考[C];2003年
单超群;刘松茯;;[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于海漪;许方;朱灶芳;;[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范超;朱永春;;[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何韶颖;汤众;;[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荆福全;;[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荆福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刘祖健;;[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黎慧;;[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伍学进;[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王庆斌;[D];江南大学;2010年
夏桂平;[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倪文岩;[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赖瑛;[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蒋莹;[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吴建平;[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李玉峰;[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何东;[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谢华;[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静帆;[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吴冬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黄远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黄兰;[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鑫;[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党荣;[D];河北大学;2009年
许海南;[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宋娜;[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张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曾誉;[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昀;[J];华中建筑;2002年01期
朱竞翔,王一锋,周超;[J];建筑师;2003年05期
史永高;;[J];建筑师;2005年06期
王骏阳;;[J];建筑师;2008年01期
张毓峰,崔艳;[J];建筑学报;2002年09期
伍端;[J];世界建筑;2005年11期
比尔·希利尔,杨滔;[J];世界建筑;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健平;[J];装饰;2005年06期
张娟;杨昌鸣;;[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刘贵甫;;[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文贵;[J];青少年科技博览;2003年20期
于红兵;[J];天涯;1999年01期
贺克;[J];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丁霞;[J];中国房地信息;2000年11期
;[J];新材料新装饰;2004年07期
费菁;[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6期
王宽;[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路;;[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彭一刚;;[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冉、娄立平;[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谭薇 译;[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南方日报记者
范琛;[N];南方日报;2012年
耿银平;[N];中国商报;2014年
编译;[N];中国文化报;2011年
黄居正;[N];中国建设报;2005年
本报记者 瞿剑;[N];科技日报;2003年
徐卫国;[N];建筑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晋巍;[D];天津大学;2007年
罗丽;[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战风云;[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陈惟;[D];浙江大学;2002年
王晓岷;[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张全;[D];天津大学;2006年
唐雪;[D];苏州大学;2011年
万铮;[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陈龙;[D];清华大学;2003年
李哲;[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