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作文加盟费跟其他作文有什么不同?

另类解读小荷作文:关于误读
另类解读小荷作文:关于误读
误读不是解构批评家所谓的解读方法或者文学批评方法,而是人的一种生命本能、语言智慧。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
  阅读立法、高考语文180分制、汉字听写大会,这几个热门关键词在各大报纸、网络、微博等新闻媒体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最为关注的必定是“为子女计深远”的家长们。&&&&&&&&&&&&&&&&&&&&&&&&&&&&&&&&&&&&&&&&&&&&&&&&&
  语文的学习大抵也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单从语文应试中来看,阅读理解和写作基本上占据了整张语文考卷十之八九的分数。在我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学习(大学很遗憾没语文)中,都在不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也利用各种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和各类的语文练习加强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人天生好像就对阅读不敏感,每次考试都在阅读理解上大量失分,无从下笔更是比比皆是;有的人阅读考试能得高分,但就是不爱读书;也有的人好像天生就会阅读,从来不做练习,每次考试都拿高分,也很喜欢读书,比如说我。
  用十二年的时间来训练阅读,却让更多的人不会阅读,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关键的就是这个“训练”二字出了问题。
  阅读能力和写作可以一同归结为语言能力。这二者甚至相同,写作是在白纸上写文章,阅读是在布满文字的书页上“写”文章。潘新和老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提出一个全新的语文概念“言语生命动力学”:每个人生命中都存在语言天赋、潜能,都有语言表现冲动和语言生命欲求。
  因此,在语言生命动力学这一论断下,“阅读训练”这一个词语带有明显的使动性、约束性,说严重一点就是违背自然。
  对此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对阅读、写作等言语能力提出了“牧养”一词,即尊重言语生命的本能和原始冲动,去除其成长中的不利因素,任其自由生长。
  而关于阅读这一项,潘老师提出了“误读”一词。
  之前有一位家长问我:“孩子很爱读书,但是阅读题一直做不好,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我说:“这个其实不需要担心,我小时候的情况基本和这个孩子一样,到了后来我的阅读练习不做,考试也能考得很好。”
  家长还是希望我教给孩子一些做阅读题的方法。于是我就翻开了孩子的阅读练习本,接着有了一项惊人的发现:每篇短文后面的都基本上有两个相似的题目。接着再细看一下又猛然发现:这两道题目在我十几年前就做过了。
  请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子(写出中心思想/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请用横线划出文中(打比方/拟人) 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让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段子:
  鲁迅说:晚安!
  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
  这是一笑话,每次看到我不禁都会笑。这同时也表明了一个现象:1、对文章意义的过度剖析和解读;2、阅读理解答题的公式化,导致阅读的无脑化;3、我们的阅读缺少“野性”,缺少真实的自我感受。
  这是一种错误的阅读方式,这是一种错误的阅读训练,错误的阅读方式不是“误读”,真正的误读是什么?
  误读是在阅读中,个人自我的,真实替换与思考。
  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曾经将这个故事作为一堂作文课的引入,还没等我说完这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就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礼让。也许是因为小荷作文长时间的想象训练,我在隐约之中听见了一个声音:孔融让梨是因为本来他就不爱吃梨。声音虽小,却引来哄堂大笑。
  我知道我如果不做一个回应,很多的孩子都会分心。于是我说:“这个故事本来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明白礼让的道理,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德育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撇开德育,把他当成一个故事来讲。请问,孔融要让梨的N个理由,比如说,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得那样——因为孔融本来就不爱吃梨,爱吃的是鸡腿……”
  孩子们满脸欢笑,开始了典型的小荷式想象
  有的说:因为孔融发现大梨都是坏的。有的说:孔融那时刚好吃得太饱了。其中有一个孩子说:孔融经常被兄弟姐妹们教训,每次都吃梨的时候只能吃最小的,他很无奈。”
  我说,为什么?
  他说:“我在家里就是这样子的啊,每次吃东西,哥哥都要跟我抢,我又抢不过,后来我都习惯了。”说完一脸无奈和委屈。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却收获孩子那么多天真而不同的想法,这就是对故事的一种误读。
  而这种误读并非纯粹的扭曲事实,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在对事件原因的理解和思考中加上了个人最真实的经历和情绪,这是对文章的一种再造,这其实就是阅读的本质。阅读是两种灵魂的碰撞,面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读物,我们除了剖析作者,了解时代背景,了解思想感情之外,还应该关注什么?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经历,每次的阅读都带着不同的心情,如果阅读都要赋予文章最深刻的意义,每次都要把文章字句剖析得体无完肤的话,那都是失去自我的表现。而失去自我所做的事情是最不快乐的。
  因此,误读是兴趣的开始,误读是自我实现的开始,误读是个人经历和文章的交织和融合。那就是个人自我,真实的替换与思考。
  你敢说,你这一刻读的鲁迅还是你十二年读的鲁迅吗?你敢说鲁迅除了忧国忧民、愤怒抨击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感情了吗?
  鲁迅说晚安,也许只是因为长夜将近,略略伤感而已。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误读,就是对言语天真的感受和有意的曲解与想象。
  文章不离句断,中国人遵循的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学以致用”,于是在儿童阅读中,家长最大的要求和抱怨就是:“我的孩子爱看书,就是不会用书本上的一些好词好句。”
  这一点估计是很多孩子在阅读中所遇到的一个通病,这也许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我们的语文老师所洞悉,于是就有了之前提到的一类阅读题:某某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用有什么好处。
  高频率的出现这样的题目最终导致了一个后果:答题的模式化,比喻句的好处就是形象生动,拟人句的好处就是把什么什么写活了……言语文字居然到了公式化的一种地步,并且不按公式来回答就会被扣上回答不全面的帽子,这是多么恐怖以及可怕的现象。
  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儿童写作运用大量好词好句的利弊,我就说在阅读中,该如何面对这些所谓好词好句。
  有的说是背诵,这显然是极为错误的。有的说是理解,这诚然是不会错的。那么什么才是理解呢?显然也不是对一个句子进行修辞的分析,也不是词句在文章起到的作用,在误读的基础下我认为更应该是天真活泼的感受,有意合理的曲解和想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那天黄昏时分的雨下得很大,天地之间挂着灰蒙蒙的帷幔。看不清楚天,看不清楚地,看不清楚远处的山川和树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渐次亮起的路灯也带着雨的一丝凉意,在微微的风雨中摇曳。
  耳边是屋檐下滴滴答答雨声,他的眼里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这是一段写雨景的唯美文字,摘自本人的一篇文章。
  我曾经将他打印出来,发给班上的一些孩子,作为一堂作文课的例文来进行讨论,并且让孩子打分,写上评语。小荷倡导一个理念就是师生互为文友,于是在去掉此文“神圣不可侵犯”的外衣,孩子给我打0分的,给我打90分的,有60分的。
  接下来我又问了:看完长颈鹿的这段文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长颈鹿的心情。悲伤、难过、后悔……总之孩子们都能感受到了这段文字带来的悲伤和哀愁。接下来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长颈鹿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有什么相似的经历或者心情吗?
  如果要你给这篇只有一个片段的文章取一个题目你会取一个什么题目?
  语言的理解,不是你记下了多少,你能被多少,你能用多少。通过背诵的方式积累好词好句的方式是片面的。有一句话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读诗歌名句,积累好词好句的同时,还要学会一项技能:感受。
  误读,是对文章大胆的创新和改造。
关于这点,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荷作文的一节《深夜描写怪》的课,这节课的目的在于教会孩子观察和描写。
  在测一测的环节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判断题:本文开头用了“夜深了”三个字作为开头,简洁明了。孩子们对于这个题目各执一词,有的觉得简洁,有的认为简单。
  于是我进行了一种尝试:如果你认为本题是错误,请你说出一种更好的开头方式,夜深了还可以这么表达,请说出N种。在鼓励下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街道上的灯光亮起来了,路上静静地一个人都没有,流浪狗在翻找着自己的食物;群星在夜空中散发出冷冷的光;蛐蛐在草丛里鸣叫,爸爸的呼噜声穿透了墙壁传到了阳台……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改造,不同的人他的审美视角是截然不同的,一次深夜可能是夜空中的群星,可能是草丛中的流萤,可以是喧闹的街景,可以是远方群山安静的矗立……
  “夜深了”三个字也许在某种程度下确实很简洁,明了,于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说得最多的可能是:同学们这个句子很好,以后描写深夜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开头……
  我觉得审美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的人权,我们可以引导,但是绝对不能干涉。
  在小荷上了将近两年的课,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都涉及过。误读可以说涉及每一个年龄段,误读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我们的孩子需要个性,就需要误读。他们的误读,需要被尊重;在这两个前提下,我们才能对他们的误读进行引导。
  自由、娱乐、创想、审美,八个字的理念,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实属不易,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解读“小荷作文学校”现象
苏州工业园区教委教学研究所 王老师
“小荷作文学校”是苏州的一家作文培训机构,近年来备受苏州市民乃至教育界的关注。每逢周末或者寒暑假,总能看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里,一些学生夹着印有“小荷作文学校”徽标的作文袋在父母陪同下,兴冲冲地赶到他们的培训点学习写作。而每到开学之初,该所作文学校的入学名额更是一票难求。到底是什么魔力使得孩子们对原本躲避唯恐不及的习作有了如此大的兴致?是什么使得一家业余培训机构招生如此的火爆呢?
笔者有幸在05年之初接触小荷作文学校,并见证了它的成长和壮大。今天将对“小荷”这一现象作初步的解读,如能对老师们在作文教学工作中有点滴的帮助,便是荣幸之至。
谈“小荷”,不得不谈的是小荷人所倡导的四大作文教学理念,那就是“自由”、“娱乐”、“创想”、“审美”。
小荷作文的“自由”。
每个进入“小荷”学习的学生在第一堂课上,小荷的老师就会告诉学生们可以享受到小荷课堂的“十大自由”。何为“十大自由”,它们分别是:
第一条 吃食物的自由
第二条 喝水的自由
第三条 上厕所的自由
第四条 自由写作的自由
第五条 缓交作业的自由
第六条 向任课老师索要联系电话的自由
第七条 举手自由发言的自由
第八条 请求表扬的自由
第九条 对阅卷老师打分提出重新打分的自由
第十条 因事让家长请假不上课的自由
这十大自由,不仅博得了所有学生的拥护,同样深深地震撼着我们这些传统校园中的老师。
第一、对传统课堂纪律的颠覆。
走进小荷的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众多学生桌上放着饮料或者零食,这些学生有的嘴里叼着吸管在喝水,有的嘴里嚼着零食。但眼神却始终围绕着教师,神态同样非常专注。因为小荷的课是一个半小时连上的,所以,小学生是有上厕所的需求的,但小荷学生上厕所是不用报告老师的,要的就是轻轻地走,轻轻的来。这样既不用打断老师上课的思路,又给学生们一个自由安排时间的权力。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上,能享受到传统课堂中不能享受到的自由,学生们,特别是在学校里被管得过严的孩子怎能不喜爱上这样的课堂。
第二、对传统师生关系的颠覆。
每个学期上课的第一堂课,小荷的老师都会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甚至QQ号码告诉学生,并告诉他们有问题可以打电话给他们,或者在网上联系。如果有学生一段时间没有获得表扬,可以告诉自己的老师,要求老师在下节课表扬一下自己。老师呢,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并找准时机,让他在同学面前好好的得意一回。对自己的作文的得分有异议,同样可以与老师商量,要求重新评分。老师们当然会不折不扣地重新阅读他的文章,再次作出评价。在小荷,我们经常能看到老师和学生握手拥抱的场面,学生们也从不把小荷的老师当成传统意义上的老师,更多的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异常亲密的师生关系,使得小荷的课堂更具魅力。
第三、对传统作业要求的颠覆。
在小荷,如果学生对老师布置的题目不感兴趣,是允许重新拟题,写自己喜爱的文章的。老师不会因为这种原因而扣他一分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写作时间,有学生写不出东西的情况发生了。在小荷,学生是允许因为任何原因迟交作业的。因为小荷的老师知道,很多学生在假期里来小荷学作文已经很不容易了,即使是小学生,他们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不能及时完成布置的作业的。最大程度的体谅学生的难处,更能获得学生对老师布置任务的支持。
每每端详这另类的“十大自由”,常常感慨于小荷校长冯斌先生的良苦用心,一位教育者只有最大限度的信任学生,给予他们最大的自由,才能获得他们最大的支持。学生们在这样充满独特魅力的课堂中学习,呼吸到了写作时不再凝重的空气,享受到了写作时久违了的尊严,获得了写作时无话不说的勇气。
小荷作文的“娱乐”。
在小荷的课堂外聆听小荷的上课,最大的感受就是笑声不断。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第一,幽默风趣的老师。
家长说,小荷的老师是幽默的;学生说,小荷的老师是好玩的。小荷老师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奇怪的外号。例如,冯斌校长叫“河马国王”,吴浩才老师叫“泡菜”。二十多位老师就有二十多个外号,有叫水果名的,如“樱桃姐姐”“苹果先生”“芒果老师”;有叫蔬菜名的,如“南瓜上校”“香葱老师”;有叫食品名的,如“薯条”“汉堡”“饭团”,当然还有更有趣的,震耳欲聋的“大炮酋长”,风驰电掣的“子弹头老师”,甚至还有叫“压岁钱老师”的。
先不说这些老师上课怎样,光听老师的名字就足够让学生捧腹大笑了。在小荷还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学生不必称呼教师为老师,而直接叫老师的绰号即可。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用外号自嘲,要求学生写作文时把老师写进去。学生们一旦写起这些带着这些搞怪绰号的老师,写作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游戏。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一位学生的作品。
那年,渔夫泛舟小荷池塘,看到一个号称国王的大河马,头上插了几根鸟的羽毛,肩上抗着一门大炮,楞要说他是什么魔鬼酋长!看他累得够呛,渔夫赶紧扶他在塘边苹果树下歇息,顺便渔夫请他吃点薯条,他却接连推让,自从怀里掏出樱桃,张开大嘴,吧唧吧唧吃得香甜。荷风轻拂,荷香扑鼻,渔夫沉醉、河马陶醉,一起把儿歌唱:“呼啦啦,呼啦啦,一只苹果掉下啦,砸了渔夫、砸着河马,河马河马,张开嘴巴,摸摸下巴,掏出饭团糍粑,不及一口吞下,粘了大牙,赶紧喝橙汁润润喉吧!河马河马,嘴巴馋了,口里生津,想吃泡菜,泡菜没吃着啦,口水流了一地啊……没有泡菜,就地采只南瓜吧,南瓜南瓜,藤长个大,拉扯不断,却让河马摔了个仰八叉啊!渔夫渔夫,看着河马,只笑得掉了下巴!河马河马,别费那劲啦,来吃颗糖吧!糖果香啊,泡菜酸啦,吃了糖啦,河马渔夫们就都不想家了呀!”
第二,古怪怀旧的教室。
小荷的教室本身就是一篇有趣的作文。这个特点最明显的就是在丝绸博物馆教学点的教室布置了。学生们还没踏进小荷作文学校的大门,迎接他们的就是一座古怪的灶头。红砖砌成的灶台上安着两口锈迹斑斑的大铁锅。铁锅后原本安置灶神的神龛中,却呆着一个电饭煲。烟囱是一串煤炉砌成的。灶膛里没有柴火,都是书。这些浑身不搭界的东西硬是凑在了一起,就像一部喜剧一样每天在校门口出演着。
穿过民国式拱形大门,绕过一口塞满图书的古井,就来到了教室前的走廊,走廊的一头是一口铜钟,教务老师用它来敲响上课铃和下课铃。走廊两侧是书橱,里面陈列着各种文学书籍,学生可以随手翻阅。三个教室有三个名字,分别是“翰林院”“登科轩”“文心阁”,皆因教室后悬挂着的古匾而得名。教室的地面装饰着一个错落有致的线条,线条边是一组趣味盎然的词语。
一座学校就是一篇内容丰富的作文,每一件古老的陈设都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学生驻足遐想,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化的撞击中,获得文学的灵感。
第三,意想不到的礼物。
在小荷上课,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些奖励,这既是对他们作文能力的赞赏,同时也是对他们取得进步的肯定。而这些奖励,更多的是实物,是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礼物。
圣诞节到了,老师会把头上戴的圣诞帽奖励给学生;中秋节到了,学生拿到的可能就是一个甜美的月饼。可能会特意送给男同学一个发卡,在其惊诧之余告诉他可以转送给妈妈;女同学可能会得到一个陀螺,告诉她为何不可以尝试一下。得到老师的著作,成为了学生最心仪的奖品;与老师同享午餐,是对学生最亲密的奖赏。薯条老师会真的发给学生一人一包薯条,苹果老师兜中会出现好几个喷香的苹果。泡菜老师当然不能给学生吃韩国泡菜,但他会早晨驱车到东山,为下午的学生摘取最新鲜的橘子……
学生们在小荷不但提高了写作的能力,而且还能收获实实在在的奖品。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激发了学生想要拥有的欲望,也使得他们对写作后多了一份格外的期冀。
第四,热情夸张的鼓励。
在教育界有这么一句名言,叫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他们坚信,好的作文也是夸出来的。表扬学生每个教师都会,但把表扬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并成为制度,这可能就只有小荷了。
小荷的每次课有一个半小时,而前面半个小时是雷打不动的讲评作业时间。与其说是讲评学生的作文,倒不如说是半小时
的集中表扬。小荷要求老师在两三堂课中,必须把每个学生表扬一次,把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范读一次,让每个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写作的成就感。表扬的语言必须热情而富有感染力,表扬的程度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浮50%。遇到好的习作,应当像拜读大作家作品一样去品析。遇到进步特别大的学生,不惜时间,不惜溢美之词,集中火力去“轰炸”……
为什么原本害怕写作的学生会喜爱上小荷?因为在这里,他能得到在原来学校连想都不敢想的鼓励和表扬。为什么原本热爱写作的学生会离不开小荷?因为在这里,他能获得超出他年龄和身份的肯定和赞赏。
小荷的老师相信每篇习作都是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写成的,他们也承认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他们从不批评学生的作文,而是用热情夸张的鼓励去点燃学生们写作的激情。因为他们坚信,好作文是夸出来的,更是要通过不断地写,写出来的。
第五,精彩纷呈的活动
要使写作成为一种娱乐活动,那么活动的过程就应该具备游戏性。所以,小荷的老师们在每个学期中,总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
例如,美文赏析贴星活动。小荷有项创意十足的作业,叫美文赏析,具体做法将在后面会作介绍。当学生们完成一定数量的时候,老师们就会发给每个学生五颗星星贴纸,然后组织同时段所有的班级进行参观交流。要求学生给自己特别喜欢的作业本贴上星星。活动结束后,比比谁获得的五星多。有些学生为了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上创意十足的广告。往往一次贴星活动,就演变成一次自我推销的广告大赛。很多学生不但在平时能获得老师对其作业的表扬,而且现在能获得来自不同班级同学的肯定。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是不言而喻的。
再如,结业仪式一直是小荷每一个学期学习最隆重的活动。在结业仪式上,学生们不但要大声诵读励志短文《少年中国说》,演唱经典曲目《友谊地久天长》,而且还要进行一场火爆的大笑比赛。在欣赏不同班级不同同学的笑声笑姿的同时,收获了快乐,体会了笑的含义。
当然,还有小荷作文旅行团。在作文老师的带领下,在山水中游玩,在大自然中现场写作比赛……
众多新奇的活动,拓展了作文教学的外延,丰富了学生生活的体验,满足了学生对快乐的需求。
小荷作文的“创想”。
说到小荷的“创想作文”,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就是冯斌先生主持编写的“傻大姐大幻想作文”,题目分别是:《明天,天上下什么?》《全世界最后一棵树的遭遇》《爸爸打开冰箱之后的惊讶发现……》《我怎样用一万只空易拉罐完成了一件杰作》《我刚刚吃下去一粒变形药》《我要开这样一种商店》《我七十二变中,第五十一变的有趣经历》《在没有大人的世界里》《云+面粉=?》……光看这些题目就足以令我们瞠目,它完全不同于我们教材上的一些想像性作文题目,较之具有更宏大的视野、更大胆的创想,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具挑战性。
第一、学生们会把写作当成了一次非凡的创造、一种有趣的游戏。
例如《爸爸打开冰箱之后的惊讶发现……》这个题目,提供学生的想像空间是无限大的。有的学生会说,爸爸打开冰箱之后,惊讶的发现妈妈藏在里面。接下来的故事就变得十分有趣了。妈妈为什么会藏在冰箱里,爸爸打开冰箱后妈妈有没有出来?这个故事既可以是一个家庭趣事,也可以是一个恐怖故事。如何选择,就看学生的阅读积累和个人爱好了。有点学生会说,爸爸打开冰箱后,发现冰箱里面有个深邃的洞,爸爸出于好奇而走了进去。那么,这个故事很可能是个历险故事,或者是个科幻快乐魔方有小荷作文好吗?
kjfnn00194
都挺好的,个人更加倾向于小荷作文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小荷作文的小荷教学的八大特色_百度知道小荷作文优势/小荷作文
第一阶段:养趣;第二阶段:入门;第三阶段:提高。(1)小荷有专业的1028教学研究小组:小荷10年对于作文的专业研究,研发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小荷作文因素和思维能力的特色课件。重在激发学生观察、思维、写作兴趣。形式新颖,贴近实际,操作性强。成立1028小荷作文研究院,由小荷总校校长亲自把关,每一个新课件的产生,都汇聚着小荷众多资深教育家和作家的心血。(2)小荷有独特的教学模式:小荷作文在教学理念上,一改传统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旧框架,采用寓教于乐,活泼新颖的情景作文教学方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重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先进教学模式。启发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让每个来小荷学习作文的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学作文,轻轻松松写作文。我们的老师都有外号,我们的学生与老师都是朋友。我们的口号是“把不会写作的孩子送过来,我们有办法;把会写作的孩子送过来,我们有名师”。(3)小荷有中国最先锋的母语写作教育理念:小荷作文以提高学员文学素养,培养读写兴趣,开拓人文视野和养育健康心境为目标;以母语写作和读写实践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使学生滋长“人人都能写作,人生应该写作”的意识,建立“写作即抒发”的理念;同时,推动校园文学教育,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加强文学社校际联谊,培植文学新苗; 小荷作文以儿童作文为主要教学内容,兼及学生阅读指导;小荷作文以业余学习为主,使儿童通过作文学习,树立全新的作文意识,“自由写作、娱乐写作、创想写作、审美写作”。(4)小荷作文在中国倍受关注:被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培训机构认可并在积极进行加盟进程,被业内称为国内最好的作文品牌。(5)小荷有完整成熟的市场战略规划:小荷的市场对象是中国所有的少年儿童;小荷的市场战略从沿海大城市开始;小荷的加盟商只面对成熟的地级市培训机构。
创始人简介/小荷作文
冯斌老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少年文学院副院长、甪直冯斌作文博物馆馆长、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小荷作文创始人。2010年5月起,担任苏州小荷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号“河马国王”。1999年,冯斌创办希望出版社·苏州傻大姐工作室,年出书达百余册;同时,策划十余项大型文化活动,其中“傻大姐图书菜场”名闻全国,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50多家新闻媒体强力报道。2001年,创办苏州少年文学院,举办当场作文大赛等活动,被誉为“苏州的作文节,孩子的练兵场”,迄今已历十届,参赛总人数达二十余万。日,冯斌在千年古镇甪直创办全国独一家的“甪直冯斌作文博物馆”,2010年9月,在苏州高新区又创办“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博物馆”,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题写馆名。被誉为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典范之作。冯斌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号“河马国王”。着有:长篇小说《夏日最后一朵玫瑰》、《初一女生》、《十五岁的胡子》;中篇小说《男国女国交战记》;短篇小说集《男孩梦女孩梦》等约100余万字;教育读物《给少女的100条忠告》等;报告文学作品《100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合着,获冰心文学奖)。另着有《作文的准备》、《作文的提高》、《作文的成功》、《作文的经验》,以及《大幻想作文》、《作文狗》等共200多种作文指导书,并受聘于二十余所学校担任校外文学社辅导员。2010年10月,冯斌任总主编,主持“小荷1028工程”,主撰“小荷作文狗教本大全”,共一百二十万字。同月起,正式出版,并招商全国。
甪直冯斌作文博物馆/小荷作文
甪直冯斌作文博物馆冯斌作文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古镇,这是一个具有1500年的古镇,人文荟萃,被列为国这家AAAA级景区。其中有列为国家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圣寺,还有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水乡服饰。唐代诗人陆龟蒙隐居在此,并留有斗鸭池、清风亭等古迹。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于1917年,在这个镇上教书,成为他教育和文学的起点,并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因此这里被他视为“第二故乡”。1988年,叶老去世后,归葬与此,有叶圣陶墓和纪念馆等。2004年,苏州少年文学院创建“甪直冯斌作文博物馆”,意在收藏母语、研究母语,同时开展文学教育活动,培育文学新苗。迄今建馆已七年,免费接待游客十余万人,许多著名人士,如叶圣陶先生的后人、语文教育大家刘国正先生、著名教材专家洪宗礼先生、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等。更有苏州和全国诸多中小学的领导和师生参观团,达五十余校或团体。其馆内的《游客留言簿》换了又换,至今已近百册。2010年12月,作文馆之第二馆:“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博物馆”,在苏州高新区隆重创立。早至清代,晚至1980年,近两千册藏品皆由冯斌作文博物馆提供,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藏品最全、设备最好的语文课本博物馆。作文博物馆馆址,座落于叶老先生当年每天下班走过的眠牛泾浜(南市下塘街15号),而其对面,是投资近两亿的“甪直水乡风情园”,现已成甪直古镇新亮点,为千年古镇之商业、旅游文化中心。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16:13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荷作文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