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板乒乓球21分制规则球

徐寅生连扣12大板 奉献中日乒乓最经典战役-共和国图像志-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徐寅生连扣12大板 奉献中日乒乓最经典战役
共和国图像志
电视不播的
真相在这找乒超“42板对拉”惊呆美媒 被誉展现人类坚韧精神
在一张4平方米大小的乒乓球台上,除了霸气外露扣杀,最令球迷热血沸腾的场面就应该算是“对拉”了。9月14日,2015年乒超联赛刚刚落下帷幕。作为国球的顶级赛事,虽然大家都在吐槽“丑到没朋友”的球衣以及“罢赛风波”,但纵观整个乒超赛季,依然不乏亮点,至少美国媒体“看呆了”。
《赫芬顿邮报》14日撰文称:今年8月25日,乒超17轮上海队许昕和四川队的朱霖峰在开场打出的42板“超级对拉”是不可思议的对攻,是“展现人类坚韧精神的绝佳例子。”许昕和朱霖峰的精彩对拉。42板后,许昕终于拿下这一回合。最终他以3:0的总比分战胜朱霖峰。“这是值得向子孙后代讲述的比赛”到底是什么样精彩的“对拉”,才配得上如此高的一个评价?在《赫芬顿邮报》的视频中,身穿蓝色球衣的19岁小将朱霖峰率先发动攻势,将球拉向对方球台的左侧边角。此时,许昕一个健步鱼跃,以一记质量颇高的正手拉球将乒乓球打回朱霖峰的球台。于是,这场被称为“展现人类坚韧精神”的超级拉球对攻就此展开。在这个持续了20回合,总共多达42板的“对拉”之中,许昕在大多数时候处于防守的态势,但一直以高质量的正手拉球维持场上的局面。直到10板过后,许昕以一记反手拉球重新找回场上的主动权之后,双方开始了拉球对攻的局面。双方从近台“对拉”,到远台“对拉”,然后再到一远一近的对攻,感染了现场观众不断喝彩,甚至连现场解说都情不自禁地不停喊着“漂亮”和“好球”。最终,朱霖峰正手回球失误,结束了这个持续了足足35秒的“超级对拉”。“单凭这一次对攻,许昕和朱霖峰都值得获得一块奖牌。”《赫芬顿邮报》在文中如此称赞道,“他们两人将来有了子孙后代,都有资格骄傲地向他们讲起这场比赛。”当然,不少网友在欣赏了这场“世界级”的拉球对攻之后,也纷纷献上了“膝盖”。@include1990:这实在是太厉害了,我眼睛都看花了,想想也就是我们中国球员能把乒乓球玩儿成这样。@散米六六:这手感,真是一秒钟都不能走神。@最爱科科的拧:昕爷果真是对拉狂魔。《赫芬顿邮报》打出标题《疯狂乒乓对拉是展现人类坚韧精神的绝佳例子》。对拉消耗体力,国际大赛很少出现在职业乒乓球舞台上,要完成这样超过40板以上的“对拉”并非易事。而许昕和朱霖峰能完成这样一次精彩的表演也多亏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国际大赛那种每分必夺的情况下,球员一般会比较谨慎,这种多板对攻的场面也就比较少出现。”一位长期从事乒乓球训练的地方队教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不过,在乒超联赛的某一轮,而且是比赛的开局情况下,双方还比较放松,如果一两球出现了兴奋点,就很容易打出精彩的表现。”
这位教练也承认,这样的“超级对拉”和球员的技术特点也有关系。“作为国家队的球员,许昕在场上的快速移动和步伐一直是他的优势,而且他正手的手感非常好,所以比较容易在比赛中出现僵持。”其实,在2014年乒乓球亚洲杯,马龙在对战水谷隼的比赛中也上演了同样精彩的多板“对拉”。当时中国队大比分2:1领先日本队,而马龙在小比分上7:6领先水谷隼。发球后,马龙率先发动进攻,双方就上演了一场超过40板的“对拉大战”。“这样的进攻其实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所以这种打法其实性价比不是很高。”这位教练坦言,“不过,对于现在关注度越来越低的乒超联赛而言,这样的精彩对攻还是值得提倡的。”(来源:运动家)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以下内容由纪实频道“档案”栏目提供,“档案”为历史题材类纪录片栏目。转载请标明出处。首播时间:周一至周日晚20:30-21:30重播时间:次日02:50(周二无),07:30,隔周14:00。乒乓球作为“国球”,中国人对它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日,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内,中国运动员徐寅生连扣“十二大板”迎战日本名将星野的画面,让许多人仍然记忆犹新。当时世界乒坛的霸主是日本队,他们对这次世乒赛势在必得,并号称拥有秘密的“核武器”。那么中国队是如何对付日本的“核武器”的呢?1961年4月4日下午,北京春意正浓,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工人体育馆拉开了帷幕,能容纳15000名观众的场馆内座无虚席,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参加了盛大的开幕式,大厅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权,中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在当年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始终关注着这届世乒赛,球票早已被一抢而空,大家以巨大的热情等待着比赛的开始。4月9日,中国的亿万群众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或收音机旁,这天最重要的男团决战即将在中日之间展开。第一场比赛,由中国的庄则栋对战日本的星野。一开场,星野就以一种傲慢的架势登场。让他自信满满的正是日本记者所说的“核武器”,一种日本发明的新技术——“弧圈球”。&然而比赛一开始,星野就感到了不对。面对自己发出的几个威力巨大的“弧圈球”,中国的小将庄则栋毫无惧色,连连得分,这让日本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中国人如何未卜先知破解了日本队的秘密武器呢?离世乒赛只剩下三、四个月的时候,有匈牙利的运动员到中国来访问,他们说在比赛当中碰到日本一种新的技术,叫“弧圈球”,它是一种强烈的上旋球,特点是既有强大的攻击力又有很强的稳定性,由于它的旋转非常强,所以也给防守造成了很大的苦难,一防守,乒乓球就飞得很高,这让匈牙利选手非常不适应。正好那时日本队要访问香港,中国队听到消息后,立马派运动员去侦查情况,了解情况。不看不知道,日本队娴熟的“弧圈球”技术让中国队大吃一惊。这时离世乒赛就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要怎样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项技术呢?在紧要关头,上海老将薛伟初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决定自己学习“弧圈球”来帮助主力队员。而薛伟初的决定意味着他将失去参加团体比赛的机会。这对于当时已经30岁,即将离开国家队的薛伟初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遗憾。4月9日的这场比赛无疑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中国队虽然练习了“弧圈球”,但是日本队还是不容小觑。就在庄则栋第一盘力克星野之后,中国队又连续两局失利,赛场上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这种紧张的气氛,也给即将上场的小将徐寅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当年23岁的徐寅生在球队有一个外号叫“智多星”,他打球喜欢动脑子,以球路多变著称。但在1956年进入上海运动队之前,他却是一名在上海弄堂里打乒乓的孩子。三板、四板、五板、六板、七板、八板、九板、十一板、十二板。&最后徐寅生连扣星野十二大板赢下了比赛,破解了日本的“弧圈球”。这精彩的一幕令工人体育馆沸腾了,这场比赛也成为世界乒乓史上的经典一战。在徐寅生赢得这关键一局后,中国队员愈战愈勇,终于以5:3击败了世界乒坛的霸主日本队,第一次捧得斯韦思林杯。在接下来的单项比赛中更是捷报频传,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和徐寅生包揽了男单前四名,邱钟惠也夺得了女单冠军。中国一举夺得三项世界冠军的消息,一时间震惊世界。&1963年4月,中国再次征战第27届世乒赛。在布拉格的赛场上,这些从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乒乓名将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等人不负众望,蝉联团体世界冠军,中国选手庄则栋也成功卫冕男单冠军。就在中国男队再建新功赢得一片赞誉的同时,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夺金牌女队颗粒无收。&女队有一句话:凡是沾女字边的都输,所以领队就派徐寅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实战经验。可是让徐寅生没想到的是,自己这篇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话,却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日,毛泽东看了徐寅生的这篇讲话稿后,提笔写下一篇批示:多年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5日后,《人民日报》以大幅版面,全文登载了徐寅生这篇富有哲理的讲话稿。于是徐寅生再次成为了焦点人物,并从一位乒坛名将成为了全国人民眼中的“精神楷模”。半年之后在南斯拉夫第28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在教练容国团的带领下一举拿下了女子团体冠军,第一次捧回了考比伦杯。而中国男队更是一飞冲天,一举夺得了男子单打、双打和团体三大冠军。这五座冠军奖杯成就了中国乒乓球最辉煌的时刻,而中国也从此确立了世界乒乓强国的地位。&▍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首播:周一至周日20:30重播:次日02:50(周二无),07:30,隔周14:00。回复数字“7”,查看今日节目排片表。?&欢迎分享“纪实频道”精彩节目: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订阅“纪实频道”:&方法1&&点击大标题下蓝色的【纪实频道】,就可关注;&方法2&&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选择关注。?&欢迎微博搜索:新浪微博 @纪实频道&真实&因你而在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请教打过这种防弧套胶的朋友说说特点。
来源网站: &
发表时间: 21:45
【您可能关心这些器材】
亚萨卡 anti power 防弧套胶
搜了一下 这么贵
进来学习一下 我也想试试反手防弧
转载风言的精华篇,我就是被他的文章忽悠来打防弧的。
我的反手套胶依使用顺序分别用过反胶、防弧、长胶、生胶、反胶及防弧。看似绕了一个大圈,其实并不冤枉。正是反手位的不断尝试,使我对不同性能的胶皮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通过不同性能胶皮的比较,对球性的理解得到了质的提升。
经过反反复复的变换反手胶皮,使我认识到要打好长胶必须要有扎实的反胶基本功做基础;而要打好生胶,在有反胶基本功的基础上最好先练练长胶,并且日常训练中最好备一副反手配长胶的副拍作辅助训练之用;同样道理、要把防弧打得出神入化,必须在有反胶基本功的基础上先练练长胶或生胶,然后再转入防弧的学习上来。学防弧最好由804入门,运用熟练后再转练挺拔易拦防弧,之后再进而学习最难控制而球性最怪的蝴蝶superANTI防弧套胶,最后转用综合性最好的YASAKA-AnliPOWER-soft防弧套胶。这款防弧套胶也是广州藉国手林志刚当年选用的防弧套胶。
长胶、生胶及防弧套胶都有的共同点是迎击下旋来球时击出的球在第二弧线的飞行轨迹上较反胶击出的球有明显的差异,长胶球的第二弧线是往左或右方向漂去的;而用生胶弹击出去的球第二弧线是往前下方扎下去的;用防弧胶拱弹出去的球在第二弧线的飞行过程中有空中刹车不住前走的钝锉感,这些球性会让惯常和反胶对手对阵的选手有极强的不适应感。
业余球圈中上述三种打法的选手以长胶使用为最多,生胶选手居次,防弧选手排在最末一位。其中长胶的球性在视觉感观上最怪,生胶的球速最快,防弧则最不显眼。生胶对基本功要求最高,长胶则要求有较细腻的手感,防弧胶的容错率在三款怪胶中最高。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反胶选手对长胶球性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因为用的人多了,怪名显赫嘛。而真正让反胶选手心生畏惧是生胶选手!因为生胶选手多是经常打球且有一定基本功及不弱攻击力的资深球手,若是具倒拍异性套胶打法的生胶选手更令人生畏。但由于生胶对使用者的要求太高了,故市面上打生胶的业余选手相对长胶业余选手来说占绝对少数,大数法则决定了业余界中生胶抜尖人物在绝对数量上少于长胶使用者。防弧胶由于在怪方面似乎不能满足急于走捷径升胜率球友的要求,所以在业余界中渐渐式微,乃至许多业余选手甚至不知有防弧这款套胶存在。但我认为这恰好为为数不多的防弧胶使用者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如果说长胶生胶的怪是锋芒毕露的话,则防弧胶的怪是深藏不露隐含杀机的。反胶选手碰到长胶及生胶选手时脑海那根防怪弦随即会绷紧,发急球爆冲两大角、一搓一推一搓一攻的战术套路马上会浮现在心中。但防弧胶会似温水煮青蛙似的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为怪所迷倒,至死不能自己不明所以。如果你有一板极具杀伤力的正手弧圈、如果你能娴熟的倒板技术,如果你想有朝一日挤身业余界高手行列,如果你想当你遇到半专业选手时使有一定的对抗能力的话,那我建议你在练一段时间的长胶及生胶后改打防弧。
长胶打法里的各种击球手法基本上都可以用于防弧套胶打法上来。但防弧套胶的容错率远高于长胶,与对手在上旋球快速相持的能力亦大大高于长胶,也就是说防弧套胶的控制指数远高于长胶。
练习防弧打法可先从804开始,找到感觉后可找块蝴蝶的防弧练练控制,最后可选用亚萨卡的防弧套胶作为最终选择。长胶的磕、切、撇、拱、抹等技术手段统统可以在防弧套胶上运用,而防弧套胶在上旋球的快速相持能力则是长胶所无法比拟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1:08:26编辑过]
我是打这种防弧套胶的,一年多来,我的体会是:控球稳健,上台率高;回球到对方台面时弹起后不往前走;防守弧圈球用长胶下切的手法,成功率较高;挑下旋放松动作后很易过网;压着板头大力扣球威胁较大,对手以平常的动作来防,多半下网。
学习了& 希望有更多的人探讨
曾经看过林志刚比赛的电视转播,非常凶狠。可见防弧打法要向凶狠型发展。可惜现在找不到其打球的视频,如果有其打球的视频,则是使用这种防弧打法的很好参考。
确实,防弧和长胶一样都是很有特色,既有很强的优点也有很大的弱点的胶皮,所以寄希望于胶皮取胜是不大现实的。武器是一个方面,武功更为重要。对付高你两个级别的人照样打不过。如果对方不适应,遭遇战有可能胜能够胜你三个球的对手。特别是你学会防弧攻上旋球,而不是磕与削,那么就会有意外的惊喜。
防弧没有那么厉害,就是遭遇战稍微沾点便宜,但比你高二级以上的,照输不误;还有对长胶也是稍微沾点便宜。亚萨卡的防弧比挺拔的软防弧的“刹车感”还差点,进攻略快一点。如果你真的要用,就一步到位,不要那么分几步,那是因为那么几位原来不知道防弧外套比国产的好多了。
根据我打这款防弧的体会,突击下旋球特别准,而且球的弧线低平,速度快,下沉感强,是防弧得分的好手段。从我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防弧突击的效果,从无缘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到效果。如果从原理讲,估计是防弧不怎么吃转,只要拍型固定,发力打过去,就能够命中。这是防弧的一大特点。长胶进攻下旋可能要控制力度,而防弧可以主动发出最大力度,发死力都可以。所以,这是防弧的一大特点,一旦将此特长技术练成,对手就不要打下旋球给你了,一旦出现下旋,抓住机会脚步到位,往死里打就是了。打过去的球,旋转度不同,有时是上旋,有时又是不转或者下沉感极强,主要是根据对手的旋转决定。所以你自己都不清楚的旋转,对手怎么防?对方就经常失误,一板得分率极高。还有一种情况使用防弧非常好用,也就是你拉一板加转弧圈,对方长胶磕过来一个弧线较高但是旋转极强的近网下旋,反胶继续进攻失误较大,可以倒拍用防弧往死里扣,就像大板雄倒拍反胶那样扣,命中率和得分率非常高,因为防弧不吃转。
挑打与刮台内球很容易实现,但是下面的衔接技术需要跟上,也就是不倒拍防弧攻上旋以及反胶直拍横打或者倒拍反胶进攻。根据我的经验,防弧可以攻打上旋球,如果练成功,是比上面突击下旋球更好的得分手段。在我的“惨败视频”的第二局,有一个球是我接发球用反胶拉到对方反手一个弧圈球,对方推挡过来,我再发力用反胶推对方反手一板,对方借力向我的反手更大角度推过来,我用防弧发力横打上旋到对方反手,这是一个急下旋,旋转反差太大,速度太快,对方没有反应,推挡直接下网。这个结合技术可以推广到反手侧身拉弧圈扑正手位后回来的横打,也可以用于正手拉一板正手位的下旋弧圈然后防弧横打反手位围过来的上旋。所以,如果能够用这款防弧连续进攻上旋球,则效果非常好。我现在可以用直拍横打的方式用这款防弧连续攻定点上旋球50板不丢球,球的速度与旋转是12挡,最高15挡(奥奇WT-2700S9发球机,15挡的球速时每秒40米),这说明其具有长胶所不能够达到的优势。所以对方现在一般不敢发急长上旋球到我的反手,过来就会被一板拍死(横打发力打),我原先因为有较好的正手反胶弧圈,所以没有花时间练习防弧正手攻上旋,最近发现如果顺旋转发力,可以发力攻一般质量的弧圈球。一旦练成,估计就是对付弧圈选手的绝招。较好地解决台内挑打接正手打的衔接问题(防弧台内挑打追身,迫使对方拉出一般质量弧圈,防弧发力攻上旋得分,如果还不得分,倒拍反胶继续进攻)。
防弧的磕弧圈,球不前进,但是反旋转比长胶弱,同样拱球的威力也就比长胶弱,防守估计以磕、削球、撇为主,配合反胶横打。防弧的搓球具有迷惑性,和长胶差不多,但不可多用。代替长胶拱,反弧因为可以发力,所以应当开发更具威力的反手弹击与反手台内挑打接反手攻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2:17:24编辑过]
太有煽动性了吧,放毒啊!
确实防弧打法是“大熊猫”,这才是“真正大熊猫”,所以对外比赛效果非常好。很多对手一看你两面反胶,心里就高兴,可是一打就感到很不对劲,经常第一局是大比分输了。后两局要再追,因为你又有很强的反胶对抗能力,对方非常难打的,见到你就头疼。也就是我这种打法,理论上见到福州市任何一位业余高手,包括半专业选手(除了体工队退役后还长期打球的之外),我只要状态好,打疯了,都有打赢他们的可能。防弧因为和长胶性能相近,所以从防弧转换为长胶打法非常容易,特别是转换为王秋伊那种带有反胶痕迹的长胶进攻型打法更容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2:13:53编辑过]
一步到位挺拔是用埂的还是软防弧的。本人有打长胶多年的经验不存在控制问题。。。。。。
这有点和长胶一样的进攻
我是打长胶进攻的也能用长胶突击下旋球,不是初学才也不存在控制问题。现在主要是选一种最好打的防弧胶的问题。
【您可能还喜欢这些帖子】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木大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