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备pmp考试全程指南 pdf第4版.pdf

当前位置:&&&&&&&&&如何准备PMP考试
如何准备PMP考试
来源:考试在线
  本文是《如何准备 PMP 考试》的系列中的第二篇,本篇主要结合 PMP 的考试特点和要求,介绍了一些备考的体会和方法。从最初的复习资料的选择,到一遍一遍的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以及到最后的强化冲刺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还强调了一些比较困难的需要重点关注的点。作为一项职业认证考试,应该说 PMP 的考试是很严格的,也是很艰苦的,尤其对于边工作边准备考试的朋友,PMP 的考试既是对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经验的检阅,也是对你的身体、决心和毅力的检验。但愿我的一些体会和方法能给你带来帮助。
  考前资料的选择
  通过 本系列 前面第 1 篇 &PMP 考试概况及报名注意事项& 的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参加 PMP 考试的资格,考前报名流程等内容。当报名的流程走完后,我们就要开始紧张的复习了,首先面临的是资料的选择问题。目前市面上的资料林林种种,五花八门,但好的资料仍然不多,有很多培训机构为了速成,将历年的 PMP 考题汇编成考题题库,很多学员以为背熟了这些题就能通过考试,其实不然,2007 年 9 月份的考试就是个很好的证明。下面是我推荐的几本书,作为大家的一个参考,我自认为这三本书是资料选择的最小集合了。
  1.《如何准备 PMP 考试》。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3.《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一个比较好的参考书是韩国金英勋的《如何准备 PMP 考试》,圈内人称之金书,最新的应该是第三版了。这本书适合用来做精读时使用,每一个章节,都有金老师的总结,关键是它附有针对本章节的一些考题及答案。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这些考题的每一个选项都理解,通过这些问题,琢磨其中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思维。
  另外就是官方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文版和英文版都需要,中文叫《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英文的叫《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英文国内没有出版的,只有培训机构有内部影印的,但我们可以从 PMI 的网站上下载电子档的。
为什么强调中英文都要,大凡了解 PMP 的同学都知道,PMP 考试是中英文双语的的,上面是英文,下面是中文,在有翻译混淆的时候以英文为准。
对母语是汉语的我们而言,阅读汉语当然更舒服、更快一些,但我还是强烈建议你要备一本英文的教材。一来是因为汉语的灵活性,更容易产生歧义,二来是国内的项目管理术语没有标准化,还不能严格和国际接轨,这直接导致了考试中心对考题的翻译常有不准确之处,我们的复习资料也是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所以一旦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当机立断,马上切换到英语表述上。后续我们还会强调对术语的学习,一定要同步记住对应的英语单词。
前面提到的题库,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任何事物都看你如何正确利用它了,题库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也推荐大家在充分掌握了理论,学习完了整个 PMBOK 内容后,通过考题来强化概念,通过考题进一步来加强国际项目管理的思维,而且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做 3-5 套强化试题也是必要的。
  复习计划及方法
  既然学习项目管理,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参加 PMP 考试当作自己管理、自己参与的一个小项目来管理,我们也需要为它制定一个一步一步实施的计划。
  总体时间规划
  首先是总体的时间规划,我建议最少是一个月的时间,其中三周兼职学习,一周脱产备战。我自己的过程是这样的,前三周除了上班外的所有时间都在学,最后一周强化冲刺,主要是做题,掐着时间做,做完后把所有的题目都分析透、吃透。到最后发现深入到项目管理的思维中以后,常常自己设计场景自己编题目,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当然之所以敢一个月解决问题,前提还是以前做项目管理有些积累,加上 RPM 的售前也有一年多了,基本的术语都了解了,如果你觉得不是特有把握,那建议你计划两个月的时间是比较保险的。
  确定了总体时间后,接下来需要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
  复习的过程我大致分成 2-3 个迭代过程,第一次迭代,粗读 PMBOK,快速过一遍,力求记住 PMBOK 整体框架,第二次迭代精读 PMBOK,边读边完成相关的课后习题,深入掌握每一个知识领域。第三次,强化冲刺,重点突破,手段就是做题 + 快速翻书(也是整体回顾),同时通过做题来增加自信。
另外有一点画外音需要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在最后的高强度训练中,没有身体做保障,效果会打很大的折扣。
  第一次迭代,力求记住 PMBOK 整体结构
  在一头扎进项目管理知识点的汪洋大海中之前,我们需要对整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有一个总体把握,需要观其大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以我们有第一次迭代,粗读,将 PMBOK 的 9 大知识领域 5 个过程组以及每个知识领域的内容,每个过程组的范围等粗线条知识囫囵吞枣一遍。不求全部记住,但一定要有印象。
  粗读 PMP 大约 1 周左右,具体的内容如:把握整体的 PMBOK 的结构,九大知识领域、5 个过程组、它们的关系,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每个知识领域的概貌图和流程图。在第一次阅读时力求把这些背下来,不明白也不要紧,就是死记下来。
在粗读过程中,建议把 PMBOK 的前三章作为重点,反复阅读,第一次阅读很枯燥,也最艰难,因为毕竟这时还没有完全进入境界,要自己给自己找出各种花样来记忆这些东西,避免拿起书就睡觉。很多人在第一次粗读后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那就比较失败了。我在第一次粗读时,重点抓了每个知识领域前面的概貌图和流程图,自己边画图,边复述,强迫记忆,效果不错。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招式了。
  1. 你可以自己模拟画这样的图来帮助记忆
  第二次迭代,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领域
  第二次迭代是精读 PMBOK,也是整个复习的关键,细节全在这里。时间跨度长,内容繁多,人说细节决定成功,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在这个迭代中,需要一个知识领域一个知识领域的推进,扎扎实实的深入学习。
在这个阶段需要关注的点有两个:同步练习;术语学习。
因为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需要理解性的记忆。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有几个学友一起学,效果更佳,大家各自学习完理论的章节后,做课后习题,一起讨论每一个习题的每一个选项的思路。
  之所以强调术语学习,我的理解是术语的学习需要领会,需要理解,只有在深入到每一个专业领域,才能细致的学习体会术语的内涵。有人说集中一个时间来背术语,我不建议这样的方法。在每一个专业领域遇到相关的术语后到后续的附录中查找术语的详细解释,同时看英语解释(英语解释很重要)。在习题中熟悉术语,记住术语。
  第二次迭代大约 2 周左右时间,如果每天的学习时间小于 4 个小时,则建议适当延长备考时间。有的人建议精读 PMBOK 要 2 遍甚至 3 遍,我自己体会可能如果你真的精读了,最多 2 遍可能就够了。最后强化做题的时候还可以回头把书再翻来覆去的翻几遍。如果你在精读的过程中没有遇到思维的困惑,我认为你就还需要重新来一遍。因为很多课后习题都是情景题,这在 PMP 考试中所占比重大,形式灵活,是真正考管理思维的,东方人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往往和西方不同,体现在具体决策情景中常常会有想不通的地方。如果你在困惑,说明你进入了境界,记下这些困惑你的问题,等你回首再看的时候,定会豁然开朗,当然你不一定会按照它的思路在日常项目中去做,但你一定能按它的思维理解它这么选择的道理。
  基本上平均 2-3 天一个知识领域,完全按照 PMBOK 的编排顺序来复习。在精读的过程中,你可以先看中文书,再看英文书,中文看的快,一边看一边要能说出其中术语的英语说法,遇到说不出的地方就标识出来,然后对照英文,把对应的英语术语记住。PMBOK 的每一句话都是考题,仔细体会,尤其是里面有例子的地方要重点关注,很多考题就是 PMBOK 的例子。如果说第一遍粗读,是为了记住大的 PMBOK 的整体结构,只是死记,容易睡觉,那么在精读过程中,则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看一遍,字都读懂了,但不知所云,茫茫然。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 PMBOK 作为一门理论书籍,讲了原理,没有案例说明,显得抽象、晦涩。有人推荐同步的阅读《IT 项目管理》,也是很好的办法,另一个因素是你的项目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这些理论的说法对你比较陌生,或者你也有很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但大家日常管理交流的时候并不用这些专业术语来交流。无论哪种情况,你都需要找到相关的其他案例来帮助你解读这些面目可憎的理论。我的办法就是做同步练习题。
第三次迭代,强化冲刺
  完成了精读 PMBOK 的迭代,我们已经急切需要通过真刀真枪的模拟来验证我们的学习成果,树立我们的考试自信心,同时也是进一步融会贯通的关键一步。那么就进入了第三次迭代,强化冲刺。冲刺阶段即是模拟考试的过程,也是全面把前面学习的独立章节知识融会贯通的一个环节。
这次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做题。
  通过对每一个知识领域的精读,我们基本已经就每一章的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时突然发现自己有大量的东西记得有些混淆,容易张冠李戴,有些知识点有点印象,但又不深,要想准确说出来,还有点难度,那么通过大量的综合的模拟习题,巩固这些知识点、澄清这些混淆点是不二之选
这个环节我基本花了一周左右,脱产的,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点, 8 点开始做题,4 小时内完成,然后就开始逐题对答案,分析答案。前期在网上找了不少题,但感觉质量不高,尤其有很多题没有对答案的分析,这时候培训单位的题库应该还是很好的,毕竟有答案可以参考和帮助自己分析。另外 IBM 内部也有不少 PMP,考过后这些同事们留下了一些考试题目,另外还从公司内网上下载过一套 IBM 模拟的考试题,不过感觉一般般。总之,你要能找到大约 2-4 套历年的考题是最好了。
  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时间,要强迫自己做到 1 分钟左右一道题。刚开始比较慢点,后续会越做越快,而且正确率也会提高,我在第一套试题的时候,用了将近 3 个小时,正确率只有 60% 多,在最后一次模拟时,基本 2 个小时多一点就做完了,而且正确率提高到了 85%。这时就感觉信心蛮足的了。
当然在做题的过程中也需要讲究方法,做题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综合复习整个 PMBOK 的知识点,做完题的解答分析非常重要,也许做一套题要 2 个小时,但分析完可能要花 3 小时,我基本都是一边分析选项一边把书又从头到尾翻一遍,而且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开始举一反三的自己设计一些题目自己来找答案。而且,这个时候最爱做的是情景题,找到西方人思维的习惯后,你会乐此不疲的去验证自己又一次揣摩正确了,呵呵,这个时候就有点如浴春风的感觉了。最不爱做的是记忆类的题目和算术类的题目,但一定要注意,强迫自己在这个时候去记一些容易混淆的东西,每天把粗读中画的那些流程图和概貌图拿出来看一遍,到最后阶段,我基本上每次看这些流程图都能看出新的体会,新的内容。
  完成冲刺阶段的强化复习,离考试也没两天了,放松一下身体吧,注意调解体力,四个小时的战斗等着你呢,要斗志昂扬哦。
  难点突破:
  术语的学习
  在整个 PMBOK 的学习过程中,术语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想重点指出。因为 PMP 考试是针对 3 年以上项目经理人的考试,所以,对术语的要求应该是一个前提条件。但我们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很少有谈到用到这些术语的。遇到新的不熟悉的术语,第一个反映就是去查英文术语表,然后对照中文术语表,深入领会其内涵,找有经验的人讲解,或者找学友讨论,尤其比较相近的术语通过比较辨析的方式,往往能有较深入的理解,例如:项目管理生命期、产品生命周期的区别、联系,软件项目的阶段和以上两个概念的关系。确认 (validation) 和验证 (verification) 的差异。项目 (project) 和运营 (operation) 的区别等等。对于这些术语需要理解性的记忆,并能运用到实际中。
计算公式的学习
  另外一个难点就是计算题,计算题一般可能出现在项目时间管理章节,算关键路径和浮动时间,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出现的就是计算成本,计算挣值。对于计算题的解答,总的原则就是熟记公式、多练。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推荐在学习每一章节时同步做相关计算练习。我的经验是,记概念、背公式、做题,做完后对照答案给的计算方法,看自己是否正确,下次还算同一个题,重复以上步骤。
下面的例子是我按照这个步骤来学习挣值计算的体会。
  在计算挣值时,我们知道有很多术语,很难记,那么请看下面的图,这是一个实际的项目场景中计算挣值的曲线图,图中示意了 PV,EV,AC,SV,CV 等内容。有了这些内容,再理解 BAC,EAC,ETC,SPI,CPI 等概念,理解完概念后,再去熟悉公式。 2. 一个实际的项目场景中计算挣值的曲线图
千万不要先背公式,先背概念比划着图上的内涵自己写下公式,公式忘了,想想概念,马上就出来了,如果光记公式,则很难悟透背后的内涵,就变成了死记硬背了。
  风险管理的学习
  风险管理在很多公司是不做的,但 PMI 特别强调风险管理,所以自认为风险管理的学习成为了国内学员的重点。有幸在 IBM 很强调风险,无论 RUP 的风险驱动的开发过程理念,还是在 RPM 的实施过程中,都非常关注风险管理,对其流程和术语也都比较熟悉了,但在此建议学员重点把风险管理好好看看,一是要对风险管理的流程非常熟悉,二是对风险管理的术语要额外关注一下,例如风险准备金、应急储备、德尔菲技术等风险相关的名词。
采购管理的学习
  采购管理一般在我们的项目经理实践中是比较少遇到的,一般项目经理根本不关心这一环节,而 PMI 宣传的是更多的将权力下放到项目经理这里,所以采购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因为陌生,所以关注,术语、流程而已。
  本文为 PMP 考试准备的第二篇,重点讲解了考试准备的过程。第三篇将介绍考试的过程、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成为 PMP 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滑动查看详情
该商品已下柜,非常抱歉!
在线支付运费8元
由网罗天下图书发货,京东提供售后服务
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您已经点赞过了如何准备PMP考试_百度百科
如何准备PMP考试
如何准备PMP考试是为参加pmp资格认证考试的中国准备的,与第3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guide,2004)相配套。.
本书不但从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五大过程组、九大专业知识领域进行了描述,而且从西方的文化角度阐述了考试的关键要点。本书的主要作者金英勋先生具有多年在北美和亚洲地区从事项目管理实践和交流的丰富经验,是著名的项目管理专家。
如何准备PMP考试图书信息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3版 (日)
平装: 404页
开本: 16开
尺寸: 24.3 x 17 x 1.6 cm
重量: 558 g
如何准备PMP考试作者简介
作者:(韩)金英勋 译者:杨磊 周浩宇 王勇
金英勋,毕业于韩国汉城国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专业证书有:PMP(项目管理专业)、PE(美国工程专业)、PE(韩国工程专业)、ISO9000审计师。目前是PMWIZ有限公司和北京现代卓越管理技术交流中心的主要顾问,从事项目管理咨询和培训工作。有30多年在韩国公司和美国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经验,曾经供职于韩国三星工程有限公司、SK工程公司和POSCO工程建筑有限公司。早期主要从事各种工业设施的工程和建筑项目(如化工、石化、核电站)。担任过项目主任、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承接过很多国际合同项目。负责开发项目管理系统。担任韩国项目管理及技术学会的执行主任,积极参与发展和改善韩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技术。
如何准备PMP考试编辑推荐
如何快速通过PMP认证考试对很多拥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来讲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本书根据新版考试要求特点,汇集了众多国内外顶尖专家智慧,结合了现代卓越最新的PMP考试培训实践,是准备PMP考试的必备书籍之一。[1]
如何准备PMP考试内容简介
《如何准备PMP考试》是为参加PMP资格认证考试的中国考生准备的,与第3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Guide,2004)相配套。《如何准备PMP考试》不但从PMP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五大过程组、九大专业知识领域进行了描述,而且从西方的文化角度阐述了考试的关键要点。《如何准备PMP考试》的主要作者金英勋先生具有多年在北美和亚洲地区从事项目管理实践和交流的丰富经验,是著名的项目管理专家。
如何准备PMP考试目录
致:希望改进项目管理水平的高级管理者
致:希望通过PMP考试者
第1章 PMP考试介绍
3.试题类型
4.准备PMP考试
5.推荐的方法
第2章 项目管理框架
1.理解PMBOK
2.熟悉项目管理术语
3.项目、项目群与项目组合管理
4.项目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
5.项目干系人
6.组织理论
7.PMI的思路
8.术语解释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1章和第2章)
第3章 项目管理过程
1.项目管理过程概述
2.将你的知识映射到PMBOK过程
3.启动过程组
4.规划过程组
5.执行过程组
6.监控过程组
7.收尾过程组
第4章 项目整体管理
2.制定项目章程(4.1)
3.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4.2)
4.制定项目管理计划(4.3)
5.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4.4)
6.监控项目工作(4.5)
7.整体变更控制(4.6)
8.项目收尾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3章和第4章)
第5章 项目范围管理
1.范围管理和相关术语
2.范围规划
3.范围定义
4.制作工作分解结构
5.范围核实
6.范围控制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5章)
第6章 项目时间管理
1.时间管理
4.PDM(前导图法)和ADM(箭线图法):两种画网络图的方法
5.基本术语
6.关键路径法(CPM)和浮动时间
7.PERT、概率与统计技术
8.关键链法(CCM)
9.资源分配(资源平衡)
10.制定进度计划
12.进度控制
13.依据、工具和技术以及成果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6章)
第7章 基本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概述
2.成本管理计划
3.成本估算(7.1)
4.估算方法和估算类型
5.挣值管理(EVM)
6.成本管理的重点
7.会计和经济术语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7章)
第8章 项目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原理与术语
2.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3.项目质量管理工具
4.质量规划:主要依据和成果
5.质量规划、质量保证的工具和技术
6.实施质量保证过程
7.实施质量控制过程
8.质量管理工具介绍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8章)
第9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学什么以及如何学
2.角色和职责以及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3.其他依据、工具和成果
4.通用管理技能和知识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9章)
第10章 项目沟通管理
1.项目沟通管理概述
2.沟通原理
3.沟通规划
4.信息发布
5.绩效报告
6.其他考试内容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10章)
第11章 项目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术语和PMBOK过程
2.风险管理规划
3.风险识别
4.定性风险分析
5.定量风险分析
6.风险应对规划
7.风险监控
8.其他问题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11章)
第12章 项目采购管理
1.项目采购管理概述
2.采购和发包规划
4.发包规划与询价
5.卖方选择
6.合同管理
7.合同收尾
8.合同条款和条件
考试样题和解答(第12章)
第13章 职业与社会责任
2.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3.道德、利益冲突和核心能力
4.平衡项目干系人的目标
5.实用应试讨论
6.PMI《项目管理职业行为守则》
考试样题和答案(第13章)
.希赛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如何准备PMP考试
来源:考试大&&&&&【天天考试大,天天进步大!】&&日
  本文是《如何准备 PMP 考试》的系列中的第二篇,本篇主要结合 PMP 的考试特点和要求,介绍了一些备考的体会和方法。从最初的复习资料的选择,到一遍一遍的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以及到最后的强化冲刺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还强调了一些比较困难的需要重点关注的点。作为一项职业认证考试,应该说 PMP 的考试是很严格的,也是很艰苦的,尤其对于边工作边准备考试的朋友,PMP 的考试既是对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经验的检阅,也是对你的身体、决心和毅力的检验。但愿我的一些体会和方法能给你带来帮助。  考前资料的选择  通过 本系列 前面第 1 篇 “PMP 考试概况及报名注意事项” 的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参加 PMP 考试的资格,考前报名流程等内容。当报名的流程走完后,我们就要开始紧张的复习了,首先面临的是资料的选择问题。目前市面上的资料林林种种,五花八门,但好的资料仍然不多,有很多培训机构为了速成,将历年的 PMP 考题汇编成考题题库,很多学员以为背熟了这些题就能通过考试,其实不然,2007 年 9 月份的考试就是个很好的证明。下面是我推荐的几本书,作为大家的一个参考,我自认为这三本书是资料选择的最小集合了。  1.《如何准备 PMP 考试》。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3.《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一个比较好的参考书是韩国金英勋的《如何准备 PMP 考试》,圈内人称之金书,最新的应该是第三版了。这本书适合用来做精读时使用,每一个章节,都有金老师的总结,关键是它附有针对本章节的一些考题及答案。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这些考题的每一个选项都理解,通过这些问题,琢磨其中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思维。  另外就是官方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文版和英文版都需要,中文叫《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英文的叫《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英文国内没有出版的,只有培训机构有内部影印的,但我们可以从 PMI 的网站上下载电子档的。为什么强调中英文都要,大凡了解 PMP 的同学都知道,PMP 考试是中英文双语的的,上面是英文,下面是中文,在有翻译混淆的时候以英文为准。对母语是汉语的我们而言,阅读汉语当然更舒服、更快一些,但我还是强烈建议你要备一本英文的教材。一来是因为汉语的灵活性,更容易产生歧义,二来是国内的项目管理术语没有标准化,还不能严格和国际接轨,这直接导致了考试中心对考题的翻译常有不准确之处,我们的复习资料也是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所以一旦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当机立断,马上切换到英语表述上。后续我们还会强调对术语的学习,一定要同步记住对应的英语单词。前面提到的题库,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任何事物都看你如何正确利用它了,题库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也推荐大家在充分掌握了理论,学习完了整个 PMBOK 内容后,通过考题来强化概念,通过考题进一步来加强国际项目管理的思维,而且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做 3-5 套强化试题也是必要的。  复习计划及方法  既然学习项目管理,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参加 PMP 考试当作自己管理、自己参与的一个小项目来管理,我们也需要为它制定一个一步一步实施的计划。  总体时间规划  首先是总体的时间规划,我建议最少是一个月的时间,其中三周兼职学习,一周脱产备战。我自己的过程是这样的,前三周除了上班外的所有时间都在学,最后一周强化冲刺,主要是做题,掐着时间做,做完后把所有的题目都分析透、吃透。到最后发现深入到项目管理的思维中以后,常常自己设计场景自己编题目,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当然之所以敢一个月解决问题,前提还是以前做项目管理有些积累,加上 RPM 的售前也有一年多了,基本的术语都了解了,如果你觉得不是特有把握,那建议你计划两个月的时间是比较保险的。  确定了总体时间后,接下来需要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  复习的过程我大致分成 2-3 个迭代过程,第一次迭代,粗读 PMBOK,快速过一遍,力求记住 PMBOK 整体框架,第二次迭代精读 PMBOK,边读边完成相关的课后习题,深入掌握每一个知识领域。第三次,强化冲刺,重点突破,手段就是做题 + 快速翻书(也是整体回顾),同时通过做题来增加自信。另外有一点画外音需要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在最后的高强度训练中,没有身体做保障,效果会打很大的折扣。  第一次迭代,力求记住 PMBOK 整体结构  在一头扎进项目管理知识点的汪洋大海中之前,我们需要对整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有一个总体把握,需要观其大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以我们有第一次迭代,粗读,将 PMBOK 的 9 大知识领域 5 个过程组以及每个知识领域的内容,每个过程组的范围等粗线条知识囫囵吞枣一遍。不求全部记住,但一定要有印象。  粗读 PMP 大约 1 周左右,具体的内容如:把握整体的 PMBOK 的结构,九大知识领域、5 个过程组、它们的关系,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每个知识领域的概貌图和流程图。在第一次阅读时力求把这些背下来,不明白也不要紧,就是死记下来。在粗读过程中,建议把 PMBOK 的前三章作为重点,反复阅读,第一次阅读很枯燥,也最艰难,因为毕竟这时还没有完全进入境界,要自己给自己找出各种花样来记忆这些东西,避免拿起书就睡觉。很多人在第一次粗读后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那就比较失败了。我在第一次粗读时,重点抓了每个知识领域前面的概貌图和流程图,自己边画图,边复述,强迫记忆,效果不错。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招式了。   1. 你可以自己模拟画这样的图来帮助记忆   第二次迭代,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领域  第二次迭代是精读 PMBOK,也是整个复习的关键,细节全在这里。时间跨度长,内容繁多,人说细节决定成功,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在这个迭代中,需要一个知识领域一个知识领域的推进,扎扎实实的深入学习。在这个阶段需要关注的点有两个:同步练习;术语学习。因为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需要理解性的记忆。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有几个学友一起学,效果更佳,大家各自学习完理论的章节后,做课后习题,一起讨论每一个习题的每一个选项的思路。  之所以强调术语学习,我的理解是术语的学习需要领会,需要理解,只有在深入到每一个专业领域,才能细致的学习体会术语的内涵。有人说集中一个时间来背术语,我不建议这样的方法。在每一个专业领域遇到相关的术语后到后续的附录中查找术语的详细解释,同时看英语解释(英语解释很重要)。在习题中熟悉术语,记住术语。  第二次迭代大约 2 周左右时间,如果每天的学习时间小于 4 个小时,则建议适当延长备考时间。有的人建议精读 PMBOK 要 2 遍甚至 3 遍,我自己体会可能如果你真的精读了,最多 2 遍可能就够了。最后强化做题的时候还可以回头把书再翻来覆去的翻几遍。如果你在精读的过程中没有遇到思维的困惑,我认为你就还需要重新来一遍。因为很多课后习题都是情景题,这在 PMP 考试中所占比重大,形式灵活,是真正考管理思维的,东方人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往往和西方不同,体现在具体决策情景中常常会有想不通的地方。如果你在困惑,说明你进入了境界,记下这些困惑你的问题,等你回首再看的时候,定会豁然开朗,当然你不一定会按照它的思路在日常项目中去做,但你一定能按它的思维理解它这么选择的道理。  基本上平均 2-3 天一个知识领域,完全按照 PMBOK 的编排顺序来复习。在精读的过程中,你可以先看中文书,再看英文书,中文看的快,一边看一边要能说出其中术语的英语说法,遇到说不出的地方就标识出来,然后对照英文,把对应的英语术语记住。PMBOK 的每一句话都是考题,仔细体会,尤其是里面有例子的地方要重点关注,很多考题就是 PMBOK 的例子。如果说第一遍粗读,是为了记住大的 PMBOK 的整体结构,只是死记,容易睡觉,那么在精读过程中,则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看一遍,字都读懂了,但不知所云,茫茫然。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 PMBOK 作为一门理论书籍,讲了原理,没有案例说明,显得抽象、晦涩。有人推荐同步的阅读《IT 项目管理》,也是很好的办法,另一个因素是你的项目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这些理论的说法对你比较陌生,或者你也有很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但大家日常管理交流的时候并不用这些专业术语来交流。无论哪种情况,你都需要找到相关的其他案例来帮助你解读这些面目可憎的理论。我的办法就是做同步练习题。    
来源:考试大-
责编:wxl&&&
暂无跟贴,欢迎您发表意见
考试大项目管理师一周评论排行
1.&&评论2条
2.&&评论1条
3.&&评论1条
4.&&评论1条
5.&&评论1条
6.&&评论1条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效通过pmp考试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