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衡水实验中学中学和正时达有什么关系?

公众号:gh_ff926630fdf3
70后的精神后花园
感谢您阅读如果干掉衡水中学(三)衡中学生和《南方周末》的论战 ,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转帖)一位衡中学生家长叙述衡中
随着衡水中学人进入清华北大骄人成绩的流传,随着全国各地中学校长、教师对衡中的考察参观模仿,随着上至《人民日报》、下至《南方周末》等媒体对衡中的狂轰乱炸,随着所谓教育专家、公众人物对衡中模式的闭门想象、随意解读,衡水中学再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赞美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口诛笔伐者更有之。衡水中学的学生考分高了,人们说他们高分低能;考入名校的学生多了,人们说他们是考试机器;衡中的升学率高了,人们说它是大学生加工厂;衡水中学不小心成为超级中学,人们说他抢占了全省的优秀生源;衡水中学制度规范了,人们说他军事化管理;衡水中学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人们说它抹杀了孩子的个性……衡水中学,你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所谓专家、学者、媒体人的满意呢?
作为公众人物,专家学者、媒体人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在他们的语境里,没有教育主体——衡中学子的声音,没有孩子的监护人——衡中家长的声音,甚至没有教育的主导——衡中老师的声音,他们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凭着自己的一厢情愿,居高临下地臆想学生生活在痛苦莫名的地狱;义愤填膺状的斥责学校没有给学生恋爱、打闹、逛吧的自由与权利;悲天悯人地祭出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的旗子蛊惑人心;杞人忧天的担心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未来会毁于衡中模式之手……这些所谓的专家们啊,你们做点实事不行吗?干嘛非要跟埋头苦干的衡中人磨嘴皮子呢?他们很忙,他们没有时间与精力来为自己辩解,请你们嘴下留情,不要凭着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来做自己夸夸其谈的依据,你们不必象某些媒体人那样,需要制造热点来赚取眼球、寻找存在感,做学问应该是严肃的,你们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再多说一句,媒体人应遵循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原则,坚守真实的底线;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有各方声音,维持报道的平衡;只报道事实,让读者去做出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谦虚谨慎,不带主观倾向性;更重要的是,不充当各个领域的专家权威,不去任意的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去指手划脚。否则就会闹出更多的八毛钱治好十万元病、保温箱烤死婴儿、产妇缝肛等笑话,会让媒体本就脆弱的公信力愈加脆弱,长此以往,受伤害的只能是媒体自身。
好了,闲言少述,作为衡中的学生家长,还是一名外地的学生家长,我只想说一下自己眼中的衡水中学兼解惑释疑。
以下数据引用自风中草的文章《我们为什么不优秀》:“衡中,近年每年招生数在人左右,今年更多,达到了3000人。其中:提前录取和中考后高分段(拿石家庄为例,需达到620—625以上)录取的考生大约接近1000人;衡水本地桃城区招生1000多人;还有800人左右的‘条子生’。”
勿需讳言,衡中确实吸纳了不少的外地生,而且是外地相对较为优秀的初中学子,这部分人优秀到什么程度,能占外地优秀生多大比例,估计衡中不会对外公布,我只能以我的个人经历来做一解读了。
以我所在地区为例,在中考前,本地一中会提前组织一次面向全市、区、县的招生考试,录取100名成绩优异者,组成精英班(也面向外地招生,招多少,没印象了,欢迎老乡补充)。也就是说在中考前,本地一中已经对初中生掐了一次尖。我家孩子也参加了当年的提前招生,但没被录取,所以孩子的排名应该在百名之外了。中考时,孩子的市排名大概在20名左右,校排名第4。如果算上英精班的学生,市排名就是120名左右,校排名第11,也就是说我家孩子只能算是比较优秀,算不上最优秀。我想衡中的外地生中,特别优秀的有之(本地当年的中考状元就在衡中就读),但大部分应该是如我家这样的一般优秀者(据我所知,衡中提前录取的也有外地一中的自费生或落榜者),更多的优秀者还是留在了当地学校,以孩子的初中为例,作为市重点初中,近三年来,每年只有一人去衡水中学。从数量上说,本地去衡水中学读书的大概也就是二三十人(如果有错,欢迎纠正),只占本地生源的极小一部分;就河北省而言,河北每年有40万左右的考生,衡中所招的区区一千人并不足以憾动外地的教育基础。
生源与升学率
学生素质的优劣肯定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乃至于最终的升学率,但这种影响是多种因素互相促成的结果,这种影响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优秀生在哪儿都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言论绝对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按照以上逻辑推理的话,小学的优秀生不管在哪个初中,都会是初中的优秀生,初中的优秀生不管在哪个高中,都会是高中的优秀生,这些优秀生不管在哪儿学习,最终都会考上名校的。也就是说小学时优秀与否就已经决定了你最终能否上清华北大,显然这个结论是非常荒谬的。因为一个阶段的优秀并不代表你会一直优秀,优劣好差在不同的内因外因影响之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才有了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的择校潮,这正说明学校对一个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作用,那种认为“优秀生在哪儿都可以上清华北大”的人是太高估了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低估了学校、老师的作用,低估了环境的影响力,低估了学习氛围的感染力……衡水中学的成功,是学校与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学生是种子的话,那衡中就是肥沃的土壤,学生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学生如橘,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生淮南则甜美可口,生淮北则酸涩难咽,环境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在向我们昭示环境对人强大的影响力。那些以衡中生源优秀来否定衡中作用的人应该更多一些理性的思考——衡水中学先是有很好的教学质量,才吸引了周边的优秀学子,优秀学生的存在又促进了衡中的进一步发展,衡中的进一步发展再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才有了衡中不断走向辉煌的今天与明天!
衡中抢学生了吗?
这个问题我想衡中的家长们最有发言权了。以现在衡中的影响与魅力,根本不用它去抢,而是家长们挤破脑袋要把孩子送进衡中,衡中还要考虑要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指责衡中,实在是打错了耙子,还不如去指责家长们来得直接准确。退一万步说,即使衡中要抢,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家长如果不同意,孩子也不会被“抢”走的。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家长们用脚对本地的教育质量进行了一次投票!教育部门不去反省自己,而是一味的去指责衡中,这种指责照样阻挡不了学子们从本地的逃离和对衡中的向往。况且与其有时间去指责衡中,不如平心静气、取长补短、专心至致安心于教育,将本地留下来的优秀生培养成才,用实力与衡中相抗衡,如此才能吐气扬眉、令人敬服。出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留下来的才是最应该珍惜的,如果把本地教育质量下滑的原因归结到那一小部分从本地出走的一般优秀生身上,只能让人以为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为自己的领导无方推卸责任罢了。专家学者们与其妖魔化衡中模式、诅咒衡中学子的未来,不如实实在在为其他地区的教育出谋划策,以你们切实可行的先进教育理念,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将逃离的学生重新吸引回来。专家们的任务不应该是对成功者品头论足,而应该是对失败者指点迷津,他们才更需要你们的帮助!
二、&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1、考试制度
在探讨应试与素质之前,先说一下考试制度,这个问题主要给吧内同学们思考,看到有人预言高考会没落,盼望考试会取消,那咱们就追本溯源,推理一下考试制度会不会取消,如果取消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是不是会前景美好,一片光明。在考试制度出现之前,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选择人才呢?
世卿世禄制:周朝时期,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因此官吏的选拔,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这就是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去打洞”。这种制度直接确定了你的社会等级,无论你如何优秀,如何才华出众,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没有一个李刚一样的爸,也只能屈居下流。察举和征辟:是两汉时采取的主要人才选择方式。察举,即由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包括征和辟两个内容。“征”,是皇帝直接下诏,指名聘请某人来做官。“辟”,则是公卿或州郡官府,聘请某人来任僚属,也叫辟召或辟除。与察举相比,直接省去了考核的步骤。
此外,汉代还实行所谓“任子”制度,即担任“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任期满三年以后,可以保举自己的一子弟任“郞官”,充当皇帝的扈从侍卫等,牧羊的苏武就是由父亲保举做官的。这与世袭制有所相似,东汉后期,任子制制造了一大批世宦大族,形成了操纵朝政的门阀世族。任子制的特权被历代封建王朝承袭下来,发展为荫封制度。察举与征辟的弊端在至东汉时逐渐显露出来。地方上的察举往往为本地的望族大姓所把持,他们操纵了乡闾评议:望族子弟往往处于有利地位,平民子弟则难以出人头地。
九品中正制,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拔人才制度。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条:一是设置中正,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叫中正官。二是品第人物,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操行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品和状就常常不一致了。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由于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三是按品授官。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一条可供平民子弟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星光大道。
科举制。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27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科举考试,不问出身、不究财富,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给所有读书人一个晋身的机会;“学而优则仕”,给绝大部分优异者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
唐代以来的大学问家、书画家、科学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大多是通过考试才得以崭露头角的。诸如颜真卿、王维、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李商隐、杜牧、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父子、包拯、沈括、黄庭坚、陆游、朱熹、范成大、文天祥、于谦、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史可法、郑板桥、纪昀、龚自珍、林则徐等等,文天祥、杨慎等还是头名状元。他们不少人出身低微,家境贫寒,但通过努力读书,勤奋刻苦而走入仕途,甚至官居高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寒门弟子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不仅光耀门楣,更是青史留芳。
虽然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止,但考试形式并没有随之消失。孙中山先生认为建立在考试形式基础之上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甚至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英国文官考试制度吸取科举考试“平等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方法”,后来被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仿效。孙中山曾作过这样的评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在教育学界,“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不管人们如何评判高考制度,但都不能否认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精神内涵。
看一看社会上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考试,就知道高考是不是没落、考试会不会消亡了。高考、公务员考试、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托福考试、各种资格证考试、驾驶证考试……不胜枚举。
如果取消考试,你认为应该怎样选拔人才?
2、应试与素质
当有人批判衡水中学的时候,说它把应试教育发挥到了极致;当有人为衡水中学辩解的时候,说这是体制的问题,不应把挥舞的棒子打到衡中身上,而应该去批判考试制度。我想说,考试制度没错。如前所述,考试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目前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对而言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方式,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我们应该为人人都能平等地参加考试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应试教育之所以广受诟病,是因为有人故意将其与素质教育相对立。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应存在,两者同生共存,但又誓不两立,“素质”教育常常主动挑战,咄咄逼人;应试教育被动挨打,疲于应付。素质教育高调示人,应试教育羞于现身;素质教育重宣传,应试教育求实干。当素质教育打不过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取得考试的辉煌成绩时,素质教育就大喊大叫:“你是应试教育你是应试教育,你全家都是应试教育!”每每此时,应试教育就灰溜溜低了头,小声辩解几句:“我也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但不仅没人听信,反惹来一阵嘲笑——“你考得那么好,怎么可能是素质教育呢!”于是在考试中落北的素质教育就抗着那面光彩流溢、威风凛凛的“素质”大旗得胜还朝,一脸骄傲。
什么是应试教育。度娘说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显然从应试教育的界定上就已经将考试与素质对立起来,好像考试搞得好就一定会脱离社会发展需要,会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两者对立的结果,就是现在人们常常简单的认为,考得好就是素质低,高分一定就低能。事实果真如此吗?科举制度下,人们学习的目的更为单纯,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人们学习就是为了参加考试,为了“一朝成名天下闻”,但它不也照样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吗?
高分与能力。
先引用一位HR的话:“现在的孩子太忽视学习而重视活动能力的培养了。有好几次听学生自我介绍,一上来就讲参加了N个社团,组织了一些什么样的活动,只字不提学习。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了句:你参加这么多活动,有时间学习吗?那孩子很惊讶地望着我,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学生的本职工作,还是学习,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可能象以前一样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来,‘高分’的同学,必然具备比较好的综合素质,能力也不至于低到哪里去。高分的人90%都是高能的,低分的人应该只有10%是高能的。因此,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选取分数作为一条相对客观的取舍线,以此确定进入面试人员的名单。”
有的公司招聘时,除了看重你所在的大学外,甚至会参照你曾就读的中学。一位HR是这样解释的:“你的中学成绩好,考到好学校的概率大;好学校精英学生扎堆,整体氛围好,人脉足。企业招聘也爱在211、985或某个专业特别牛的学校里找。……当然校招只是敲门砖,敲开了怎么发展就和学习成绩本身未必有线性关系了。”
不要说什么现在的老板大多都是没学历的,
IT界的大佬们,几乎都是名校毕业,复旦陈天桥曹国伟,清华张朝阳,后去麻省理工,浙大史玉柱,电子科大丁磊,西交周鸿祎,深大小马哥,武大雷军,西电柳传志……连被广大网友调侃为IT界最励志的创业者马云都是个二本(1984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而且那个年代的二本不比现在的一本差。
再看这些推动了人类进步的牛人们:数学家陈景润,1953年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吴阶平,1937
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他们都是正宗的学校科班出身。
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蛟龙入海、神舟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那些在科研领域默默无私奉献着的学业大拿,这与我们现在奉行的“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当有人说外国的教育更优秀更先进的时候,那是以为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当有人说我们教育误国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他是教育的失败者,所以才推己及人,以偏盖全;当你说在国外可以轻轻松松考个好大学时,却忽略了你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的事实;当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越来越多时,没人想到这其实是对内地教育成果的肯定……
什么是素质教育。
度娘的回答简直是五花八门,里面门派众多,各成体系。度娘说法之一,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看起来确实很美!
衡水中学有素质教育吗?每天的早操和课间操让同学们强身健体,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感恩,心存高远;各种兴趣小组,各种特长班的存在,注重了同学们的个性发展;八十里远足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十八岁成人礼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规范化管理增强了他们的时间观念;心理咨询及时疏导了同学们的不良情绪……对照上面对素质教育的解释,这不是素质教育是什么呢?
素质的培养与知识的掌握并行不悖,它们都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志豪情;《致橡树》中互相支持、携手并进而又人格平等、各自独立的当代爱情观的正面宣扬;劝学篇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对暴政的反思;“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中为实现理想而竭尽全力即便失败也无怨无悔的豁达……这些应试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素质的培养哪里有矛盾?
同时,学校还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与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些成绩优异者意味着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技能,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有更高的站位,有更开阔的视野,通过考试的手段将这些国之栋梁选拔出来何错之有?
素质与考试也并不冲突,两者甚至是互相促进,相辐相承的,正如衡中校长张文茂所说“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素质本身就包括勤奋努力、追求卓越、品德高尚、胸怀宽广、自信开朗、自强不息等等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在学习中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张文茂校长提出的“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绝对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自己多年来管理经验与教育经验的深刻总结,衡水中学正是一手抓素质,一手抓考试,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所以才能稳健发展、一往无前。既以辉煌的高考成绩引来其他兄弟院校的羡慕学习,又以孩子的全面发展获得衡中学子与家长的高度认可。
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人说衡水中学将应试教育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极致其实就是与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互相促进而已!
伪素质教育。
由此看来,应试教育本无错,可惜被一些玩弄文字游戏的给抹黑了;素质教育本是个好经,可惜被一些歪嘴和尚给念歪了,成为一部分人考试失败的借口,成为他们阿Q式自我安慰的一道精神屏障。他们甚至把素质教育理解成宽松的管理,理解成玩乐打闹的自由,理解成爱情的浪漫,理解成目无组织目无纪律目无师长的所谓个性,理解成不思进取的所谓能力,理解成因无知而无畏的狂傲,理解成不付出就可以有收获,理解成轻轻松松就可以有成功……或者理解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天文地理无所不晓的全才教育,这经念得实在是太歪了!
我把这“歪经”称之为“伪素质教育”。
个性与规则。
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机关厂矿公司还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如果把违反纪律、冲击管理当做个性的话,只能说这个性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无法无天”。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他认为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做为我们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人们赞他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前无古人可比拟,后无来者可超越,独一无二,不能说是没有个性的吧。但他所谓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主观意识和规则融合为一”。所以遵守规则不会抹杀个性,违反规则却是没有素养的表现。
狂傲与资本。
狂傲是需要资本的。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学校希望他留下来继续研读,但他一口回绝,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其狂如此!他有狂傲的资本吗?钱钟书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1929年,19岁的钱钟书考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到大学后他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1935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这样的人才可以狂傲一些。
想一想,当你在山脚时,你有资格嘲笑攀到山顶的人吗?当你在井底时,有资格嘲笑大海里的游鱼吗?当你在草丛中跳跃时,有资格嘲笑空中的大雁吗?当你嘲笑别人是“机器”时,你有资格与“机器”相比肩吗?当你觉得学校老师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时,你有底气说出一句“你的知识水平不配给我做老师”吗?如果不能,那就收起你的狂傲,因为你的狂傲只能说明你的无知,说明你的不知天高地厚,说明你缺乏最起码的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也是素质的一种表现。
能力与画饼。
有人说,我们学习不好,但我们能力很强,甚至说我们在大学很受欢迎,我们在乞丐都是做帮主。呵呵,这是有多可笑。如果你学习差强人意,首先就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很一般。至于其他能力只是过过嘴瘾罢了:在大学很受欢迎,那得先进了大学的门槛再说!进了大学,还得看你进的是几流的大学,如果是三流大学,即使做到学生会主席也不代表你就比名牌大学的普通学生能力高啊!说到丐帮帮主就更可笑了,第一,父母把你送到学校,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不是准备给丐帮输送人才的;第二,丐帮帮主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当得上的,要么家世显赫,要么技艺高超,要么出身名门。不管怎么说,都得以技服人。《天龙八部》里的丐帮帮主乔峰,那也是出身于名门——少林寺的,少林寺乃正宗的武林界的清华北大之流;《射雕英雄传》的丐帮帮主洪七公,响当当天下五大高手之一,如果用高考来比拟的话,那可是全国前五名的料,比省状元都厉害的多的超级学霸;后任帮主黄荣,不仅自己聪慧过人,自小浸淫于奇门八卦之中,而且那打狗棒子也使得虎虎生威,更兼有一位天下人不可小觑的老爸——黄老邪——人家是富二代啊。你比照一下这些帮主,你还敢说自己有能力吗?
所以,能力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伪素质教育”下的能力就是一个画饼而已,用来骗人罢了,连学生最本应具备的学习能力都不能培养,何谈其他。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骗得了一些人,骗不了所有人。
轻松与成功。“伪素质教育”说,我们的孩子过得很轻松,不补课,作业少,放学早。轻松可能是轻松了,但轻松的结果是什么呢——学习成绩一般,不能吃苦,害怕受累。直接点说,上学阶段轻松的代价就是学习上的平庸甚至失败。世界上没有轻轻松松得来的成功,古话说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哪有回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努力哪有成功?“头悬梁、锥刺骨”,“萤光映雪”“凿壁偷光”,哪个学习的过程是轻松的?前边有家长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快快乐乐‘走’过三年高中”,其实更准确点说,应该是“轻轻松松”走过三年高中,高中三年可以“轻轻松松的走”,但你享受了“走”的过程,就要接受“走”的结果——只能在山脚仰望攀上高峰的人,“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时间不会因你的“行走”而迟滞,老天厚待的永远是那些勤奋努力的人。学习应该是紧张而活泼的,轻松与学习并不匹配;青春应该是努力而积极的,以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何况“人生能有几回搏,青春不搏何时搏?”所以“伪素质教育”标榜的“轻松学习”其实是在鼓励孩子懒散懈怠、碌碌无为,消解孩子的青春,漠视孩子的未来。
或者有人说,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照样有人考高分、进名校。我想说,考高分、进名校的,一定不会是在玩乐中考出来的。你说,“我们3:30就放学了”。放学后做什么,学生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人在自学,有人在补习,有人在游戏,有人在游荡……你说,“我们学校从来不补课”。于是,补课于否成为家长和孩子的自由选择,有不补课的,但肯定也有补课的,否则,那样多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如何生存呢?当你真正轻松的时候,有人在给自己不断施压,这部分人就是你津津乐道的那些考高分、进名校的。所以,“伪素质教育”下,不被“素质”两个字所忽悠,有理想、有追求,懂得个人努力的,在考试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成功跨进名校的大门;被“素质”两个字所蒙蔽,在“轻松”中得过且过的,沦为“伪素质教育”的牺牲品。
人大附中,不知道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是否属于素质教育?一位人大附中的毕业生在一篇帖子中这样写道:“学生们分为三等:第一等,在最好的几个实验班,在同龄人的压力下拼争,个个身怀绝技,成绩优异;第二等,普通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和学校公布排名等各种政策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努力学习高考课程;第三等,主要是通过特殊手段,走关系或者交择校费入学的学生,被放任自流,失去了本该受到的老师们的关注:只要不惹事,干什么都行。”一位通过特殊渠道入学的学生这样来描述第三类学生的生存状况:“说实在的我从来没感觉到什么高压,因为我觉得老师没怎么管过我。一开始还好,逐渐就成了作业交不交没人管。统练、上课,参不参加也没人管。”可见,前两等是自觉努力与被动努力的,后一等则是没有压力轻松渡过的,结果嘛,是不言自明的。2012年底,教育学者杨东平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批评人大附中》,他认为“人大附中在升学率上的成功主要来源于非常严格的应试教育”。不知道同学们有何感想,人大附中也是应试教育哦!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专家学者眼里,凡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就是应试教育,凡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就是素质教育呢?也就是说只要搞素质教育,考试就会失败!这个结论很有趣,引人深思。所以,即使在占尽地利的天子脚下,要想在高考中出类拔萃,也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河北的考生不要再不平于北京考生的地理优势了,即使他们会得到较多的名额,但能够进入清华北大的,也是他们那个群体中最努力的学生,其努力程度并不会小于我们。)古人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引申一下,“成功不轻松,轻松不成功”。
快乐与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不在乎我的孩子学习怎么样,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快乐成长。什么是快乐?快乐是感到满意或知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精神上因满足而产生的愉悦,这种愉悦感是外事外物在心理上的折射。我们往往简单的把快乐与玩耍等同起来,粗暴的把快乐与学习对立起来,正因如此,所以才有人把衡中称为“地狱、监狱”,对衡中学生报以无限同情,甚至有人讽之为学习机器,不但快乐没有了,甚至连人的正常感觉都没有了。
快乐从哪里来?对小男孩来说,一把高仿的精美玩具枪能让他快乐;对小女孩来说,与小朋友一起叽叽喳喳能让她快乐;对商人来说,挣大把的钱能让他快乐;对官员来说,干出成绩得到上下的肯定能让他快乐(或者直白点说,升官发财能让他快乐);对医生来说,得到病患的感谢能让他快乐;对老师来说,学生的成才能让他快乐;对学生来说,什么能让他快乐呢?显然是学习成绩的优异,对学生而言,学习就是他的本职工作。有人之所以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感到痛苦,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学习吃力,之所以学习吃力是因为不够努力,不努力所以学习吃力……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显然对学生而言,学习成绩不好是痛苦的最大来源。当孩子解决了一道难题时,他是快乐的;当孩子顺利做出一份试卷时,他是快乐的;当孩子的作文得到老师肯定时,他是快乐的;当孩子考出高分时,他更是快乐的……显然,孩子的快乐更多来源于学习上的成功。你说,我的孩子学习一般,但他很快乐。我不知道是孩子真的快乐,还是孩子没有在你面前表现出真正的情感;我只见过,即使再不爱学习的孩子,当考试分数出来后,都掩藏不住内心的失落与对好学生的羡慕!
在快乐与学习的关系上,“伪素质教育”是本末倒置,认为是因为学习而导致了孩子的痛苦,所以应该减负减压。负担与压力都是相对的,如果理不顺学习与快乐的关系,即使减再多的负与压也增加不了孩子的快乐——对不努力的人而言,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负担,竞争本身就是一种压力。真正的素质教育下,应该让所有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通过不懈努力、顽强刻苦而达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实现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当然学习成绩会有高下之分,所以只和自己对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看到自己一点点进步,不也快亦乐哉?玩耍、游戏、减负、减压只是对学习的逃避罢了,而逃避是解决不了快乐的问题的,除非退学!裉去学生这个身份。但人总是要有个职业身份的,以后,他的快乐于否就取决于他在其他职业身份中获得的成就感与满意度了。
衡中学习不可谓不辛苦,衡中压力不可谓不“山大”,但衡中孩子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的积极向上、开朗自信、乐观阳光,我知道,虽然衡中的学习紧张竞争激烈,但孩子是快乐的。可见学习与快乐并不冲突,学生的快乐于否正源自于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作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做一些在学习中得到快乐的心理暗示;作为专家,应该多研究如何解决孩子的学习障碍问题,而不是打着快乐的幌子,一味去喊什么减负减压,为孩子的不努力寻找借口与理论依据。
全才与选择。
孔子教导我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希望其他同学在反驳前,也先弄清楚所涉概念或名词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探讨之前,先就我们常见的“德智体美劳”做一简单解释(这样下去,势必越来越枯燥了,家长们给点意见吧),以免有人再以此误解衡中。
长话短说,深话浅说。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等。我们简单的理解成思想品德教育即可。衡中的德育真是鲜活而生动,11月9日与孩子共同参加的大型家长会就是为了“传递感恩、点燃梦想、构成和谐”,老师所做的演讲主题就是“感恩、爱、行动”,场面宏大,效果惊人,相信参加的各位家长与同学都会深有感触。
智育我们就理解成学习吧。衡中的成绩有目共睹,无需赘言。
体育就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德中的体育课、跑操、体活……各种体育活动都属此列。
美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从而使其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不要把它理解成美术即可。衡中学生青春洋溢、朝气蓬勃,不奇装异服、不以丑为美……我觉得衡中的美育是成功的。
劳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目前为止,没发现哪个衡中孩子歧视劳动人民,更何况衡中孩子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孩子对家长的尊重是不是也间接体现了对家长职业的尊重,从而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呢?呵呵。衡中孩子自己整理内务,井井有条;每次搬家搬宿舍,不管多冷,无论多热,几乎都是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书有多重,东西有多杂,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深有感触。在体力活上,真的可以说衡中的女孩象男孩,男孩象牛犊,不服不行。
下面探讨全才。
有人可能会有误解,认为素质教育就应该培养琴棋书画一样不落,天文地理并进齐趋,上有九天揽月之功、下有五洋捉鳖之能的全才。
这种“全才”有个业内行话叫做“通才”,所谓通才,是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通才教育重视知识综合性和广泛性,但往往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在教育实践中,从狭义上说,通才教育是指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通才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是将专业教育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上来进行,它也不排斥专业训练,而是强调综合能力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简单点说,通才教育是通才+专长的教育。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按照孩子们的成长轨迹,其实我们有一个从通到专的渐进过程。小学时,孩子年龄尚小,课程安排并不多,除数学、语文、英语对孩子有一定难度外,其他比如美术、音乐、手工、体育、计算机等,对孩子而言,更多是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强健身体,而非评价标准很严格的专业课程。初中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知识类课程逐渐增多,七年级时,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外,增加了历史、地理、思想品德,这三科轻理解、重记忆,这也是符合孩子的生长规律的。八年级时增加物理、九年级时增加化学,开始注重孩子的理性思维训练与动手操作能力。高一时,九科全开,文理兼修;高二时开始大分科,简单的分为文科(含音乐、美术)和理科(含体育);一直到大学开始分专业,随着你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专业也越分越细。有人玩笑说,高中时是我知识最丰富的阶段,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不管是文科生也好,理科生也罢,对其他科类的知识多少都是懂一点的。音乐美术由技能型向专业型靠拢,这也是分科的必然结果。音乐美术都需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所以考大学时文化分占一定比重,否则不管你唱得多好,画得多美,如果没有文化底蕴的话,也只能是歌手与画匠,而成不了音乐家与美术家。所以,我们的教育进程就是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而难,由通至专,我们常说的博大精深,博大是前提,精深是目标。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正是由简至博至精至深的一个过程。这只是教育的规律,而非素质教育的特质。
更何况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有人综合计算,全世界的知识总量,七到十年翻一番,与科技或计算机科学有关的新科学不断出现,传统学科知识边界不断扩展。据《成都日报》7月21日报道,目前中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0万种。两千多年前的智者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则知识却无边无涯。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试图掌握无限的知识,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所以,有所取舍便是最好的选择。
衡中只是顺应了教育规律而已,在合适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数理化强便学理,史地好便学文,音乐美术体育有特长便去走那条路啊……选择了便不再瞻前顾后,而是勇往直前。这又有什么错呢?其实所有学校都是这样做的,因为这无关素质与应试,只是教育规律罢了。衡中如此,其实也是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罢了。
不要再指责衡中为什么不对所有学生开设所有课程了,这样的话很外行。全才有吗?也许有吧,但少之又少。素质教育不是全才教育,或说通才教育,与通才相对的是专才。
人生是会面临许多取舍的,我们不能同时将所有东西都抓在手里,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老子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辨别出对现在的你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取舍之间,才能判断出什么是可以舍弃的,什么是无论如何也必须紧紧抓在手里的。
西方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向一个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呢?贝尔纳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国一家报纸曾进行了一次智力竞赛,其中一个题目是:“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当时的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融画,你会去抢救哪一幅?”在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的答案获得最佳。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这是在面临奥赛与高考、学生会与学习的纠结时给孩子信中的一段话,删减了一下,就放在这里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时刻都在面临取舍,比如选择衡中,相信许多家长也纠结过,一如样儿老师。
小结:学习是辛苦的但不一定是痛苦的;成功是快乐的但肯定不是轻松的;遵守规则不会抹杀个性只会体现素养;谦虚低调是美德无知者才会无所畏惧;青春是拿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与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伪素质教育提倡的轻松、个性、玩乐只会消磨人的意志;伪素质教育下的能力只是看起来很美的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伪素质教育与学习的对立必将使它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全国中学学衡中”,正是伪素质教育穷途末路的现实体现。
衡中模式。
什么是衡中模式?如上,衡中实行的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衡中模式就是以智育为中心,以科学规范管理为护翼,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德、体、美、劳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衡中特色:用体育来强健孩子们的身体,增强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用美育来纯净孩子们的灵魂,形成质朴、健康而又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用德育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形成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为耻的学习氛围;用智育来丰富孩子们的思想,引领他们走向更高更远更富丽的知识殿堂……11月9日的感恩励志活动中,“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妈妈,我一定会努力的,我要让你将来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太太”“在妈妈心里,女儿你是最棒的”……家长与孩子们泪流满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处”。这泪水,在家长脸上,是幸福,是欣慰;在孩子脸上,是感谢,是承诺!我们中国人的感情太过含蓄,我们不缺少爱,但我们缺少表达。感谢衡中,给了家长与孩子一个彼此表达情感的机会。衡中的感恩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化为孩子们的行动;不只是停留在活动中的此时此刻,而是要成为孩子们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身上承载着的不仅是自己的未来,还有父母的希望!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学习乐于学习,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父母的付出与奉献,这才是此次活动的精髓吧?!这是“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的一次精彩展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孩子把孝的品德化为学的动力,两者互相促进,再次把学生的思想境界提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给他们注入学习的兴奋剂,增加新的学习刺激点,保持学习的激情与兴奋!
其他兄弟院校对衡水中学的学习,说明衡中模式得到了广大工作在基础教育前线的教育工作者们的认可,但衡中模式能否得以推广,却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会有来自于学生的阻力。贴吧里不断有同学来吐槽自己学校,作为学校改革的主体,如果得不到学生支持的话,那么改革很难进行下去。衡中模式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的就是衡中强大的执行力。管理细化,执行到位,在这套制度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衡中之所以强悍,到位的管理是保障。不许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做到,其他规定也是如此,并且没有家长与学生对此提出质疑。为什么?因为在家长与孩子选择衡水中学时,就已经默认接受了这套制度。去,就遵守;不能遵守,就莫去!想到了临川二中那位因为手机而被学生杀死的老师,他是值得尊敬的,但却因为自己的责任心而发生如此惨剧,这是谁的过错呢?学生?家长?社会?学生肯定要为自己的残忍负出应有的代价;但社会上的舆论导向是不是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呢?每每师生发生矛盾冲突,首先就是指责老师指责学校,天然地把学生划入弱势的群体,这种不分黑白是非,貌似爱心无限的言论其实是在支持学生理直气壮的冲撞规则,而最终,学生也会成为冲撞规则的牺牲品。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会扣薪甚至开除;违反国家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违反交通法规,会受伤、丧命甚至负刑事责任……为什么偏偏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老师的批评学校的惩罚,就会得到人们的同情甚至支持呢?难道学生不应该为自己的过错付出应有的代价吗?学生不应该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吗?凭心而论,学校的任何一项规定都是为了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为了绝大多数孩子的利益,为了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学生不去考虑这些规则是否对自己有利,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另类而去反对的话,没有任何价值与意义。
应该说,学生自愿接受规则是衡中模式得以推行的先决条件。
其次,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很少有象衡水中学一样,在学生的贴吧里活跃着如此众多的学生家长;很少有象衡水中学一样,有众多的家长群在QQ上创建、闪烁;很少有象衡水中学一样,从备考衡中到向往衡中到圆梦衡中再到维护衡中,到处都有家长们的身影与足迹……他们愿意与孩子一同成长,愿意无条件让孩子接受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愿意积极配合老师承担家长应该担负的义务与责任。学校教育孩子要感恩父母,家长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学校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家长鼓励孩子你可以做得更好;……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衡中自然也不会完美无缺,只是家长们都能够站在学校的角度去认识去思考,甚至从孩子一生成长的高度去看待问题:孩子们12人甚至更多人一个宿舍——家长说孩子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享福的,更何况宿舍教室还有空调呢!比一般学校的条件已经好太多了;孩子们较为频繁的分班与更换老师——家长说这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适应能力,老教师有经验,年轻教师有活力;孩子们较为频繁的搬换宿舍,家长说这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家孩子现在收拾东西特快,根本都不用我动手了)……
如果学校稍有变革,家长就心疼孩子学习累了,睡眠不足了,被老师批评伤自尊了,学校管理太严格孩子不自由了……甚至在孩子面前对老师说三道四,对学校嗤之以鼻,这样的家长,不仅对孩子教育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校教育也功亏一溃。
应该说,每一位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优秀的学生家长,从倾听花开声音的小雨,家有宝贝的样儿,记录衡中生活的风中草,到追拍孩子前进足迹的飘零,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校长,偏偏喜欢你的剑胆琴心……他们毫不吝惜地与人分享自己的教儿经验,不厌其烦的解答新来者的各种疑难问题,单纯而美好地维护衡中的名声与荣誉……正是这些不断传播正能量的家长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对学校对老师的认知与情感,潜移默化让孩子体会到学校的魅力,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与付出,不断强化孩子对学校的认同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孩子的教育问题,本来就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完成的,得到家长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是衡中模式得以推行的有力保障。
再次,学习热情的激发与保持。
学习热情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产生出自信、自强的激情与活力,及其与之相对应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应该说,衡中孩子和其他学校学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他们没有“我为什么要学习”的纠结,有的只是“我为什么没有学好”的苦恼,所以他们在学习中——积极、主动、自愿——不管是跑操前的备跑学习,还是吃饭时的节省时间,或者是他们的零抬头自习课,都体现了这个群体对学习的高度认知。
自然,这种热情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培养、引导与巩固。
在衡中,大家对学习有着宗教般的狂热,丝毫不觉每日学习的辛苦,这种近乎疯狂的气氛就来源于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每周的班会开得都很精彩,有一次我们看的是04年雅典刘翔夺冠的画面,镜头不停地在刘翔和那些失利者之间切换,胜利后兴奋的欢呼与失败者痛苦的眼神交相呼应,老师很自然的把它引申到了08高考后我们会有的表情,是要骄傲的昂起头,还是在万人面前沮丧落泪?每隔一段时间,级部都要开大会,鼓士气。”这是2008年在衡水中学复读一年的顾如尘同学日志中的一段话。
当阳一中在《破解衡水中学的“神话”》中这样评价衡水中学的跑操:“一致的间距,一致的步伐,一致的速度,还有激情澎湃的口号,跑出了精、气、神,他们把早操看成一天中最振奋人心的时刻,用尽情的呼喊激发自信,迎接每一天。”还说:“在这里,看不到丝毫的散漫和萎靡,看到的是青春的活力,旺盛的斗志和‘笑向磨难唱大风’的乐观精神。毛主席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勇士上战场,要的就是一种‘亮剑’精神,一种气势。学习很苦,如同战场角力,没有一点精神,没有一种气势能行?衡中通过创建精神特区,实现了‘让每一位学生有激情’。试想,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氛围之中,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斗志的群体之中,有谁能不受感染,有谁能不奋发前行?”
衡水中学,从高一入学前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到入学后的军训、跑操、远足、感恩活动、成人礼、高考誓师……再到衡中校园中无处不在的标语、口号、学习楷模……无一不与学生的学习热情紧密相联。衡水中学的学生会庄严宣誓:我是一名衡中人
恪守追求卓越的校训
严守学校纪律
报国是我的志向
用心血赢得智慧
用坚韧挑战极限
我行\\我能行
还有那著名的衡中三问:“我来衡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的怎么样?”
衡水中学就是这样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学生头脑里不断强化学习的理念、精神,然后将学习化为他们自己意识行为的一部分,成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不间断的活动中加以保持。
很多同学说其他学校学衡中,只是学了皮毛,而没有学习它的精髓。衡中模式的精髓是什么?私以为,就是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极大激发。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力量如何科学地、合理地灌输给学生才是他们应该从衡水中学学习的,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与保持是衡中模式得以推行的核心因素。
另:老师们的高效工作、无私奉献、人格魅力等等,学校的严格规范科学管理、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人性化服务、充裕的物质保障等等,都是不言自明的,所以省略不提。
下一个问题:教育公平。
三、&& 教育公平
越来越多的专家、媒体指责衡水中学制造了新的教育不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撰文称,集中力量办超级中学有违教育公平,我国教育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根源就在于没有尊重并维护平等的受教育权,没有受教育者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进行利益博弈的机制。
“生源富集致其他学校空心化,专家称超级中学有碍教育公平”,《人民日报》如是说。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认为,衡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典型,超级中学的兴起是政绩和利益的共同驱动,于教育、安全、人道都不利。他认为将来的教育应该朝着“就近、分散、小型”的方向发展,不同风格学校的存在,对教育肯定有好处,优质资源集中并不是政府的荣耀。
专家们认为的教育不公,大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超级中学的硬件设施更好,师资力量更强大;二是对生源流失地的不公,导致了他们的生源危机与教育质量的下滑;三是对本地学子的不公,外地生抢占了他们的就读名额。
先从硬件条件上说,衡水中学在衡水地区,可能算是条件相当不错的学校,但就河北省而言,石家庄、唐山等市区的重点中学在教育配置上只能高于衡中,而不是低于衡中;况且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学生家长慕名而来,他们当地学校的教育资源也不会逊于衡中。所以,超级中学的产生绝对不是你集中力量想办就可以办得起来的,经济实力并不等于教育实力——衡水中学的存在生动的阐释了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就师资而言,各地的重点高中也并不缺乏爱岗敬业、教学水平高超的优秀老师,衡中也没有能力把其他市区所有的优秀老师都引进到自己学校。反而衡中的老师倒是被其他学校挖走了不少,所以每年衡中都会招聘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补充到自己的教师队伍中来,相信很多家长的孩子都曾遇到过这些新生力量,他们在衡中的大环境中迅速成长,很快成为学校的中坚骨干。所以,衡中,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土壤,也给教师提供了飞速发展的空间。
显然,衡水中学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上,并没得有到河北省的特殊照顾,并不是凭借着硬件设施、引进人才发展成为超级中学的。就河北省而言,并无重此市而轻彼市,无所谓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之说;对家长们而言,教育质量过硬才是选择一个学校的唯一标准,其他条件都可忽略不计。
而且以衡中现在的实力,在经济上不仅不会成为衡水的负担,反而还带动了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衡水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餐饮、住宿、零售、交通、通信等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推动(如果衡中不是实行全封闭管理的话,相信衡水的房价也会受到冲击,这对衡水人而言,倒不是个好消息,嘿嘿)。不可否认,衡水中学发展前期,肯定得到了政府经济、政策上的照顾,但那时候衡中也只是衡水的名校而已,吸引的是衡水其他县的优秀生源,所以受益的依然是衡水人。现在,衡中得到的更多是政府政策上的扶持:2009年,衡水市原市委书记陈贵在考察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时表示:“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是全市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必须看大、看急、看重。”他要求衡水中学扩建所涉及的部门、单位都要密切配合;而衡中带来的则是巨大的名、利收益。所以现在从经济上,应该是衡中在反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外地学生的高额学费、外地家长的吃穿住行、全国各地中学的参观考察、各种会议的主持接待……
况且小到县城,大到市区,都有本地的重点中学。一般而言,这些重点中学,都会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与经济保障。再者,教育资金投入的多寡、教育配置的高低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学阶段。2010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顾秉林表示,“国家对清华、北大的投入,相比其他大学确实是最多的;但另一方面,这笔投入只占我们总费用的20%。”他算了一笔账:国家每年投入大约10亿元,占清华大学总经费20%;教授们申请各种科研经费,占40%;剩下的就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捐款等项目。也就是国家投给清华的资金和科研经费为30亿。早在2006年,人大校长纪宝成就对此表达了不满:“国家采取专项资金,重点投资支持某一些大学建立新型学科,鼓励自主创新,这个我们其他院校不要攀比,但是不要长期只支持一两所大学。”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连人大这样的学校都发出了不平之鸣,让其他二三流高校情何以堪!
对此,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解释说:“虽然说每所公办学校,国家都应该支持。但是我们国家距离世界经济的发展还有距离,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包括必须支持几所学校,能够站到世界前列———这是国家利益所在,清华、北大属于这个范畴。办高等教育不能‘撒胡椒面’,你不可能把全国2000多所学校都‘投入’成清华、北大。”个人认为,这个理由很充分,也可用来作为中学阶段教育配置的解释。
只是为什么对高等教育的配置不均就可以或者视而不见或者理直气壮的支持,而对中学阶段的合理教育配置就要穷追不舍大力打压?难道是因为清华北大校长的级别更高,所以才欺软怕硬、媚上欺下吗?或者因为政策制订者、言论发出者的子女反正不会到外地的重点高中去就读,所以才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择校与公平。
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决定》指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这个并不是新鲜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中早就有明确规定: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实事求是的说,因为国家从政策上制止重点学校的建立,各地政府自然也不会逆风而行,拿自己的官帽来冒险行事,近些年来,初中、小学一直都是遵循的“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就一个市区而言,各学校的配置也都相差无几。但实际上,重点学校从来就没有淡出过人们的视线,无论你建或不建,它就在那里,闲看风起云涌,静迎车水马龙……重点学校靠得是什么,就是响当当的教学质量,就是可见的白纸黑字的升学率。教学条件是否优越并不是家长选择学校的依据,教学质量才是择校的唯一标准;教学条件的优劣与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并不成正比,重点学校并不是由主管单位确定并培养出来的(就如衡水中学并不是河北省打造出来的一样),重点学校并不是你想建,想建就可以建立的。而是领导抓管理、老师付辛苦,孩子们有成绩,家长中有口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名校声誉,然后在社会上口耳相传,于是就成为家长们趋之若鹜的所谓的重点学校。
正因为重点学校的核心因素是教学质量,重点学校不是依靠政府的行政措施而建立,所以重点学校也不是政府的一纸《决定》可以取消的,无论你认或不认,它就在家长心里,头上顶云霞,脚下踩大地,身上披成绩,眼中放光华……只是重点学校并不是一劳永逸,终生不变的,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今年到谁家?成绩来说话,孩子去你家。
重点班级同样如此,在政府的限制之下,也从没有真正消失过,只是名字在不停的变换而己:重点班、快班、实验班、精英班……都是换汤不换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虽然没有对外的特殊称谓,但实际上存在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实际划分(我家孩子初中就是如此,按普通的数字排班,不公布哪些是重点班哪些是普通班。但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心知肚明,自己孩子属于哪类班级)。为什么学校一定要设重点班级呢?个人认为,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世界上是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们勿须讳言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自制能力、学习习惯等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分班教学”其实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运用,将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根据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以适应不同孩子的需要。如果不分班,那么老师讲快了讲多了有的孩子会跟不上、听不懂;讲慢了讲少了,又会浪费其他孩子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分班,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法,这与歧视无关,与公平无关,只与个体差异有关。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师资配备应该水平相当,甚至因为慢班孩子基础稍差,应该配备教学经验更丰富、教学水平更高、管理上更严格的老师。
显然,重点班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这禁令没有遵循教育规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体现出对孩子勤奋努力品质的肯定,所以注定会成为一纸空文。
有重点学校就会有择校现象,如前所述,这是人们趋利就高的本能。
重点学校应该有三类孩子:
第一类,学区内的孩子占据天然的地理优势,无需择校;
第二类,成绩优异的孩子家长与学校一拍即合,一个愿来,一个愿收;
第三类,个别有能力有财力的家长运用手中的资源为孩子在此某得一席之位。
进入重点学校这个平台,第一类与第三类孩子好像更轻松,但以后的发展,则是第二类孩子更有优势。当然,万事万物都不能绝对化,第一类孩子中佼佼者大有人在,第三类孩子中奋发刻苦者也不乏其人,第二类孩子中落人身后的也比比皆是,关键是进入这个平台后你个人的努力程度。
以我家孩子为例,小学时未择校。个人认为,小学时,学校不重要,班主任很关键。因为小学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初成时期,所以老师的管理至关重要。小学的课程相对简单,无所谓与其他学校其他班级的横向比较,只要能得满分,不管在什么样的学校都是优异成绩了。孩子的小学班主任要求严格,做事认真,对孩子负责,开始让学生敬畏,后来让孩子敬服。当然,即便这样,也有家长心怀不满,觉得老师要求太高,管得太严,孩子太受压抑等等。我信奉“严师出高徒”,这样的老师就是我的菜。所以,老师的优劣没有绝对的标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中学时,学校、班级、老师都重要。但中学相对于小学来说,老师的管理作用减退,而环境影响的作用则增强。好学校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他们在一起可以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而在不同的班级,你比较的人群不一样,在重点班容易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才能促使自己不断提升、不断进步。当然,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压力的承受程度也不一样,有人面对压力斗志昂扬,有人面对压力信心尽失。还是那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重点班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
初中时我家孩子属于片内生,但也参加了学校的提前招生,被提前录取。并凭借提前录取成绩、小升初成绩、入学后成绩的综合评定,进入所谓的重点班,当然重点班也照样有关系生,但“关系”只能帮助他们拥有这个平台,却不能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我曾问过在中学任教的朋友,“关系生”在重点班是好是坏,他说好处就是他们不会上课说话,因为老师管理严格;不会与同学打闹,因为大多数孩子都在学习,没人与他们聊天嘻戏;坏处就是听不懂时用睡觉打发时间,因为老师又不能因为他而放慢速度。所以,如果基础稍好而又自己努力的孩子,上重点班会让他们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有所突破与提升;如果基础很差,上重点班也只是成为别人的绿叶而已。
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一路过关斩将,靠自己的努力与汗水,才为自己争得了较好的学习环境。优秀孩子不能进重点学校重点班级,那么努力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学区内的学生就可以进重点学校,其他孩子一出生就站在起跑线的后边,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望而兴叹,公平体现在哪里?清华北大再优待北京的考生但也并没有拒绝外地的优秀学子,即使这样人们还认为存在地域歧视,是高考不公平的体现,为什么到了中学就要完全颠倒,反而把划片招生的地方保护视为公平?以此抹杀努力与非努力的界线,培养孩子正确三观的底线在哪里?所有孩子都搞一刀切,因材施教的理念体现在哪里?无原则无标准抓阄似的分班组合,对个性的尊重又体现在哪里?
况且重点学校重点班级之所以长期存在,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竞争。当所谓专家们打着减负减压公平正义的旗子到处招摇叫喊时,他们忘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然遵循的一个原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生物不断进化,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才不至于被淘汰。人是万物的灵长,有生命还有情感,有竞争也有分工,有理性又有感性,所以人类社会不会如自然界其他生物竞争那样残酷而凶暴。悲悯、同情、扶危救困、见义勇为都是以强大者的视角与占位,对弱小者进行的审视与行动,所以,人类社会的竞争激烈而不残暴。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就是竞争的产物,它们的屡禁不止也是因为竞争的不可消除。真正的公平不是废止根本就不可能人为废止的竞争,而是力求竞争起点的公平、竞争过程的公平,竞争结果的公平。
不管是2006年的《义务教育法》,还是今年刚刚出炉的《决定》,他们所说的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级也只是针对九年义务教育而已,也就是小学、初中阶段。假设国家的这一政策被完完全全贯彻实施了,那么初中之后怎么办?上高中上大学走入社会怎么办?还能让孩子不去面对竞争吗?显然不能,高中阶段,国家就不再有重点与非重点的限制,所以每个市、区、县都有自己的重点高中;大学阶段,国家甚至还大张其鼓的划定了985、211学校。孩子不是靠国家政策就可以如愿以偿进入自己的理想学校的,他必须努力勤奋刻苦,依靠自己的实力成为竞争中的强者。
应该说大学阶段,也照样是一个择校分班的过程,根据你的高考成绩,最高的进清华北大(相当于中小学时的择校),高到一定程度还可以选专业(相当于中小学时的分班),然后依次是什么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之类……所以,上学,本来就是一个不断优胜劣汰的过程。努力与优秀成正比,你越努力,就越优秀,越优秀,拥有的选择权就越大。不管是小考、中考还是高考,如果你的成绩足够好,那么你就是块香饼饼,成为重点学校争抢的对象,这时,你就拥有了在多个好学校之间选择的权利,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要求。进入社会更是如此,你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你选择权利的大小,决定了你对社会资源占有的多少。至于歧视,更是个伪命题,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如果你足够强大,就没人能把你踩在脚下,如果你站的够高,就没人能够俯视你。尊严,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而不是靠别人的施舍与怜悯。
有人认为,超级中学的存在,致使生源过于集中,而“生源富集致其他学校空心化,专家称超级中学有碍教育公平”。我只想问这些专家,在达到优秀学校录取条件、学校也愿意招收的情况下,作为家长,难道没有给自己孩子选择学校的自由吗?这就如有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你却因为本地高校招生不满,而非要让孩子弃清华北大而去本地高校填充人数一样可笑可耻!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有利的户口,不能给孩子一个富贵的出身,但我们教育孩子要努力刻苦、自强不息,用拼搏赢得未来,用知识改变命运,用优秀服务国家,这,难道有错吗?公平难道就是国家用政策来消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吗?公平难道就可以绑架家长的意志、夺走家长监护人的权利吗?我们没有义务去为本地的教育质量下滑埋单,也没有能力去为本地学校的升学低迷负责!更何况,十几岁的孩子们背井离乡、千里求学,家长们不辞劳苦、长途奔波,生源地的教育者与领导们只看到了优秀生源的流失,却没看到这背后孩子与家长们付出的是怎样的代价,家长们宁愿以长途开车的劳累、高速迷路的惊慌、半夜两三点起身去开家长会的坚持、火车大巴的拥挤、宾馆饭店的游走来换取百千里外孩子们一个努力与拼搏的机会,获得一个纯净与神圣的学习环境。我想这应该是当地教育者的失职,是领导者的无方,他们有什么资格抱委屈、有什么资格埋怨孩子们的逃离呢?“其他学校空心化”,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起作用,大家都原地踏步难道就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吗?人为的打击优秀学校难道就可以提高其他学校的教育质量吗?
木桶理论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削短长木板,而是要加高加固短木板。教育也是如此,解决方法是提高其他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不是想方设法去拉低好教学的教育水平。
《决定》中有一项新举措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个人认为,这规定本身就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它会不会成为个别领导随心所欲的借口,会不会成为滋生腐败新的温床,比如会不会有老师因为与领导的个人恩怨而被变相放逐;会不会有人打着交流的旗号根据个人喜好来做一些调动安排;会不会成为领导间权力交换的正当理由……更何况我们一直遵循的工作原则就是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校长教师轮岗”本身就是承认了校长、教师在管理水平、教学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存着一定的差异,“轮岗”客观上就会造成以高就低、奖懒罚勤、奖劣罚优的事实,这会不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会不会形成新的教育不公?
其次,这真的可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吗?我们都懂得“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道理,一所学校由弱到强,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关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几年一轮,轮换的比例是多少、轮换的原则是什么?《决定》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但轮岗的时间短了,恐怕看不到效果;时间长了,轮岗又会名存实亡。而且常言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最担心的就是弱学校的质量没上来,强学校的质量却一退千里,这样的结果岂不是得不偿失?庆幸的是自己孩子没有赶上这拔改革,否则如果学校发生较大变革的话,还真不敢让自己孩子去做那个改革的实验品。孩子,对他人来说,只是几十分几百分几千分之一,但对家长而言,却是全部与唯一。教育与工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工厂的产品出现问题可以毁掉重来或者舍弃不用,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生是不可以重新来过的,所以负责任的父母在孩子受教育阶段,会对孩子跨出的每一步都谨小慎微,慎重选择。
再次,频繁的调换工作单位,就意味着教师的工作生活都要重新调整——对新环境的适应,对新同事的了解、对工作与家庭关系的协调等等。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如果与新同事关系不是很融洽,如果工作与家庭产生更大的矛盾冲突,那么这种轮岗除了能体现表面上的平衡之外,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无益处,毕竟良好的工作情绪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一所前途未卜、动荡不安、人心慌乱的学校怎么会成为家长的最优选择呢?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能不能实施,实施效果如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我希望中国教育会越来越好,但我也庆幸我的孩子没有赶上这拔改革潮。
最后,个人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加重要。现在家长对孩子,或者是无原则的溺爱,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受不了老师的批评小惩,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没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缺乏对老师的敬畏与服从,不信其师不听其道,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或者自以为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不认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打着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旗号,自以为是,不能与老师积极配合,人为消解了学校教育的应有功效;或者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么听之任之,要么打之骂之,使家庭教育向反方向发展;或者家长只负责孩子的吃穿住行,认为教育责任应由学校全权承担,自动放弃了家庭教育的权利,自然发挥不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如何教育孩子,贴吧里有许多家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样儿、飘零、校长、琴心等人的大作都乃上乘,我不再班门弄斧,只是再提供两位曾经备受争议的家长范例(来自度娘):
“狼爸”萧百佑,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他的四个孩子非但品学兼优、才艺双佳,琴棋书画各有所长,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他用最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在家里准备“家教”用的藤条和鸡毛掸子。他始终相信,在中国长大,在中国发展的孩子必须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他认为,“三岁定八十”,孩子幼儿时期的性情习惯,决定了他此后的一生,而此时幼儿园的老师只能教他们游戏玩乐和一些基本知识,因此需要通过家教,对孩子进行严格引导,给他们定品格,定性情,定规范,定礼仪,定敬畏,定善恶,定美丑,定是非。在狼爸看来,体罚不是传统家教的全部、更不是传统家教的目的,体罚是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权利,是孩子的福祉。
为了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萧百佑规定,不许喝可乐,不能吹空调,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至于零用钱更是没有,因为不能私自购买任何东西。即使拿到压岁钱也得悉数上交,待到念大学时再由父母返还……这一切在旁人看来几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却是狼爸最基本的“家规”。狼爸直言,他相信这些“家规”是别人家孩子无法做到的,正因为这些家规,孩子们虽然没有了自由,却有了丰富的学识。
虎妈,本名蔡美儿,女,1962年生,祖籍福建。其父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蔡美儿幼年随父母移民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17岁的大女儿蔡思慧已获【哈佛】和【耶鲁】录取,已决定上哈佛大学。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
不许在外面过夜
不许参加玩伴聚会
不许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不许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不许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许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许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不许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不许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或小提琴
不许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虎妈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7岁的女孩,因为一首钢琴曲弹不好就被强迫从晚饭后一直练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或上厕所。虎妈说“我不准她们任何一门成绩低于‘A’。我的大女儿索菲娅五年级时,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接下来我每晚让她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我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周强化训练后,索菲娅次次稳拿第一。小女儿露露有次没做考试加分题,我告诉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应做加分题,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分数将优秀和平庸区别开来。”
家庭教育与寒门贵子
有人认为,在当代社会,寒门越来越难以出贵子。
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2008年12月,温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感慨,“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涂猛曾透露,据青基会调查,60%以上的农村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不能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而回乡务农或外出打工。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家长教育思想影响比较大的大概就是大学扩招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1999年,是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2012年:录取685万人
考生915万。录取比例75%。
高考扩招后,寒门子弟考大学并不难,难就难在四年后,拿什么改变家族命运?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始酝酿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1994年,国家提出改变毕业时国家包安排工作的做法,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1996年,政府开始给高校一定的自主分配的权力,实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到1998年,毕业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时至今日,大学生包分配已经成为一个古老的传说。
对市民阶层而言,职工子女不再享有接班的优惠政策,即使有的企业可安置职工子女但也有一定学历要求,让市民子女没有退路可走,只能通过上学这条途径来安身立命;大学生不包分配,降低了大学对农村家长的吸引力,但对城市家庭而言,更多的家长意识到要想让孩子能够立足社会,只能通过加倍的勤奋与努力,考名牌大学甚至顶尖大学,才不至沦落到社会的底层。城市家长的危机感与压力感要远远大于农村家长,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
大学生扩招、大学生不包分配,使培养大学生的成本增加,大学生学历含金量下降,大学生就业困难,工资水平低;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头脑灵活、学历不高的人率先发家致富、出人头地,成老板、做土豪。于是新的知识无用论沉渣泛起,家长们对孩子上大学的态度并不积极。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少了一纸文凭,也无关紧要,孩子一样可以外出打工养活自己,甚至没有上过大学照样可以创业当老板。我有朋友曾做过两年支农教师,她所在的地方人们普遍经济条件较好,主要以鱼虾养殖为主,上学对他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孩子喜欢上学,那就随他去上,学习优秀,那是绵上添花;如果孩子不愿意上学,也无所谓,那就回家干活,早早挣钱。所以当地辍学率高,学习风气淡薄。还有的家长认为上了大学只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不如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为家庭减轻负担。还有一点就是独生子女政策,让有的家长更溺爱孩子,舍不得孩子被老师管教,舍不得孩子受学习的辛苦。我自己出身于农村,我的亲戚也大多生活于农村。我的一位至亲就是如此,她家孩子是一路骄纵长大,小学时不服老师教导,初中时与老师干仗,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另一亲戚家孩子小学时学习还好,但初中后却拉帮结派,学习日益下滑,父母着急却又力不从心,不知从何教育,最后也仅仅是初中毕业而已。而且孩子们比吃比穿比用度,应该说,从经济条件上,上学对家庭而言并不是什么负担,但孩子最终都没有踏入大学的门槛,究其原因,一是教育观念,二是教育方法。而且他们缺乏对孩子的长远规划,儿子结婚生子,女儿嫁人成家,就是完成了父母的使命,至于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靠什么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并不在他们考虑的范畴之内。由于受文化水平、见识视野的限制,这些家长不能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有效的指导,有时反而误导子女,因此,家庭往往很难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决定》中“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从资源配置与学校建设上来说,城乡之间的差别在逐渐减小,即便是边远地区,电脑、网络、多媒体对孩子们而言,也并不陌生;县城里各种辅导班与兴趣班也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甚至乡村里老师、大学生办辅导班的也并不鲜见。在这种情况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还有孩子失学,这不能不说是父母的责任。
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教育,不懂得一些教育方法,让孩子自生自长或放纵娇惯,孩子自己又不够努力的话,那么不管是农村家庭,还是市民家庭,孩子都会无缘于名牌大学。
有人说“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我认为,这个起跑线,不是教育投资,而是家庭教育。
题外话,我们上学时,期盼有一天能够实现大学的普及化,学习不再那样辛苦,压力不再那样沉重。现在,大学扩招了,大学普及了,但学习照样是辛苦的,压力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随着包分配制度的取消,压力从小学、中学一直伴随到了大学甚至还要持续到社会。人们上大学容易了,但上好大学、上名牌大学、上顶尖大学照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寒门出贵子也只是愈发困难了而已。所以,无论教育怎么改革,竞争、压力都不会消除,勤奋、努力都是胜出的法宝。改革也许只会让阶层划分愈加明显,寄希望于教育改革来改变命运的人们,醒醒吧!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们而言,学习还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方法,高考还是最公平的改变命运的途径,只是需要你更努力、更刻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河子衡水实验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