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齿轮压力角齿数110,模数10,压力角25度,齿顶高系数1,刀应吃多深,。怎么算的谢谢

查看: 633|回复: 9
等——待——
如题,请热心的坛友帮帮忙.
如果,斜齿轮齿数55,法向模数2,法向压力角20°,螺旋角24°,法向齿顶高系数1,法向顶隙系数0.25,(两个系数均为标准值),非变位齿轮,则: 分度圆直径120.41,基圆直径111.859,齿顶圆直径124.41,齿根圆直径115.41 。 http://wenku.baidu.co
两个二混子
齿轮外径即齿轮的齿顶圆直径=模数*(齿数+2) 可按上述公式算出模数=齿顶圆直径/(齿数+2)=300/(148+2)=2
我爱朱大哥
因为斜齿轮外经 da=m*(z+2ha*)/cosβ 又因为cosβ
量的是齿顶圆吧,法向模数计算值1.425,取标准值1.5
台儿庄受伤者
此齿轮应为直齿变位齿轮或斜齿变位齿轮,因为90/14=6.429,所以该齿轮的模数为6。
经计算,齿轮参数如下: 小齿轮:齿数17,模数5,压力角20°,螺旋角11°(旋向),变位系数+0.32,齿顶圆直径99.79。 大齿轮:齿数93,模数5,压力角20°,螺旋角11°(旋向),变位系数-0.35,齿顶圆直径480.20。 注意:必须成对制造使用!不能制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 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校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 =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
齿轮测绘中比较难的就是螺旋角的确定。 1.若近似法:达不到单个齿轮互换,只能成对互换,用滚印法测出齿顶圆螺旋角,再换算成分度圆螺旋角,误差在几分左右。然后通过变位设计,保证中心距。 2.精确法:很难的,齿轮测量仪或导程仪或精密滚齿机
法向模数Mn=外径 / 16/cosβ+2 分度圆直径=Mn×齿数/cosβ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最近遇到一个生产齿轮数十年的工厂齿轮车间主任抛出的一个问题.doc 1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最近遇到一个生产齿轮数十年的工厂齿轮车间主任抛出的一个问题,一个齿轮的参数如下:法向模数mn=28 齿数z=23 螺旋角β=25度, 法向压力角αn=20度 变位系数(法向)χ=0.321 齿顶高系数=1.0   现加工一硬齿面齿坯,双面留余量0.95mm,磨齿前滚齿坯,齿坯上有效渐开线高度达到多少就算合格?
 这是一个齿轮车间主任提出的问题,他认为:除去顶隙,配对齿轮有2倍齿顶高,即56mm,那末,齿轮的渐开线齿面有效齿高为56mm.   现场实际测量,磨前滚齿后,渐开线齿面有效齿高略大于50mm.与车间主任的想法差得很远呢。那么这个齿轮到底合格不合格?下面将逐渐讨论其计算方法,对搞机械的非同小可,因齿轮是机械原理中最复杂的部分,是机械零件中最复杂的零件。   本题讨论的齿轮齿顶高系数为1.
首先要了解   1.轮齿齿面由三部分组成:   ⑴.渐开线齿面段   ⑵.过度曲线段   ⑶.齿底曲线段   对⑵.过度曲线段,和⑶.齿底曲线段,这两段曲线形状具有不定性,可这可那,随加工方法和刀具而定,特别是过度曲线,滚齿是延长渐开线,插齿是延长外摆线。当齿数少时,过度曲线相当长,尤其重要。图纸上对⑵.过度曲线段,和⑶.齿底曲线段一般没提出技术要求,有些技术人员就以为没有要求。但这两段曲线绝不是任意的,并不是没有要求,他要求配对齿轮的齿角不得干涉齿根。   下来将一段段曲线讨论。
渐开线部分与过度曲线的交点要圆滑,过度曲线与齿底曲线交点也要圆滑.否则将产生应力集中或使用干涉.   还有,要求过度曲线曲率半径最大,这对强度和寿命影响很大。在齿轮弯曲强度核算中有个相对齿根圆角敏感系数——YδrelT.表示齿轮折断时,考虑“计算齿轮”与“试验齿轮”不同,齿根处的应力集中超过实际应力集中的程度。这要求改进现有齿轮刀具设计方法,遗憾的是,目前教科书和一般出版书籍上还没有涉及,刀具设计者和齿轮强度研究者没有相结合
2.为解决本问题,只要求出过度曲线与渐开线的交点处的半径,然后,用齿轮外圆半径减去这个交点半径就是纯渐开线齿面的高度。   如果本齿轮是主动(主被动初始啮合点是有区别的),这个交点就是本齿轮和配对齿轮啮合时,配对齿轮的轮齿齿顶与本齿轮齿根进入初始啮合点。   还有一个问题,配对齿轮的参数不知,那么如何办?   ISO标准有规定,当配对齿轮的参数不知时,按与齿条啮合的参数计算。
作者:紫檀居士
  这里,我们一般把齿条齿形作视为直线的,啮合角恒等于齿条的齿形角。刀具的齿形角作成与齿条齿形角一样,如果齿轮压力角为20度(法向),刀具也为20度为宜。这样,加工出的齿根曲线能保证20度以上啮合角不干涉,根本不必验算干涉。啮合角略小于20度一般也不会干涉,小得过多就要验算干涉了。   1958年大跃进,有种小压力角滚刀,称“胜利滚刀”,现在有的书上时有介绍,那样的滚刀,加工出的虽更能保证不干涉,但齿根太瘦,削弱齿根强度。另外对刀具后角也不利。所以,一般用小压力角滚刀不可取。
作者:紫檀居士
  3.现在按此来计算过度曲线与渐开线的交点,由于天涯不支持公式编辑,无法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交点半径为R=331.3823mm 齿顶圆半径Ra =383.983mm   最后计算得: 真正渐开线高度52.6007mm,即足足可满足要求,即我们认为本齿轮渐开线有效齿面高度≥52.60mm就合格。   计算时要注意,参数要统一到同一面进行,不要有的参数是端面,有的参数是法面,以免互相混淆(熟手能区别它们的影响另当别论)。一般在端面上进行,因渐开线仪器检验总是在端面上进行的。   52.60mm与56mm相差很多,很多人没想到,连那个齿轮车间主任出洋相,这是因为早在偏离两个齿轮连心线较远处就进入“初始啮合”了。   留余粗滚渐开线齿面有50mm高,还有磨量,磨齿时齿面要延长,本例要延长3mm左右,也就是成品齿面有53mm。完全合格。那齿轮车间主任大出洋相了。   由于天涯不支持公式编辑器,有对计算过程需要者可用电子邮件联系,我的电子邮件号码公布在前面有。但也需要你的计算机支持公式编辑器。公式编辑器软件在网上可轻易下截。   下面将继续讨论一些齿轮技术。欢迎参与讨论。
作者:紫檀居士
  接下来谈谈齿轮强度,也分段贴出      齿轮设计必须熟悉强度计算。   现在很多从事齿轮工作的工程师对齿轮强度不熟悉的还不是少数。   有的齿轮书籍对强度叙述也是弱项,直到现在有的仍在宣扬文化大革命中提倡的“类比法”设计齿轮。   1.在齿轮强度设计时,疲劳应力首先应满足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这两个强度校核是强制性的。特别是弯曲强度,严禁断齿,断齿是事故,断齿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胶合强度等列为第二类,带有非强制性性质味道。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机械原理第十,十一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齿轮齿顶圆压力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