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训练告家长书要成体育必修课 学校家长学生都准备好了吗

您的位置: >> 正文
足球要成体育必修课 重庆教练待遇差 每月仅1000多元
  推广经费紧张
  每个学校只有几千元
  普及和推广校园足球,首先要保证喜欢踢球的孩子有球可踢,目前我市四级联赛竞赛体系已建立。重庆晚报记者从市足协了解到,去年参与校园足球竞赛的学校已由2009年的91所中小学增至110所,地域覆盖除了主城之外,还包括永川、涪陵、长寿和綦江四个区县,这样的数量和规模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在竞赛机制上,各级联赛根据年龄层次和水平高低共分成了22个组别,这保证学生在每个年龄段都有球可踢,除开已经全面成形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联赛之外,学校自身开展班级、年级之间联赛的学校还有107所,去年中小学足球比赛总共进行了1058场,其中七中一所学校就超过270场。
  不过市足协技术部的马渝昌称,现阶段校园足球的推广面临经费上的困难:“国家拨到重庆的推广经费每年不到一百万元,看似很充裕摊到每个学校也只有几千元,其中大部分都拿来搞全市的校园足球联赛,而我们还要精打细算在学校办教练员培训班、购置一些专业器材来做扶持,我们希望这种资金方面的困难,在高层重视起来后能够逐渐解决。”
  期待政策真正落实
  在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中,无论是基层教练员,还是足协官员,都提到校园足球在经费和场地上的欠缺。在半个月前的一次论坛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透露,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准备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每年投入350亿元来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计划(含有足球场建设),这样的消息无疑振奋人心。
  “希望基层领导能够重视,校园足球开展五年了,我们听到的口号多,但措施真不多,经费、场地、软硬件都完全没法跟国外相比。最直接的办法可能还是让校园足球成为一个考核的硬指标,我们很欣慰即将在这方面建立机制。”
  ———重庆大学足球队教练齐小平
  “我对足球兴趣一般,但如果以后足球要考试,我对足球会像对其他学科一样,考试前要作准备,多练习。”
  ———重庆市29中初三学生王旌舟
  “足球也要考试?具体怎么操作?真担心足球变奥数,变成孩子的负担。”
  ———网友 @彼得潘的城堡
  加拿大
  鼓励10岁以下的孩子每天至少坚持30分钟的运动,10岁以上的孩子为60分钟。如果孩子们连续8周参加至少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他们的父母便可以获得税务优惠。
  青少年只要5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一小时,每人可获17克朗补助(约合人民币14元)。在7至20岁学生中,60%以上都是1至2个俱乐部的成员。
[] [] []
[责任编辑: 陶玉莲]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重庆精彩
黄桷树下,讲述城市的故事,见证城市的变迁,记录城市的点滴…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大动作!足球将成体育必修课
  泉州市区培元中学标准足球场上学生正在上足球课
  “足球将成必修课,足球特长水平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1月26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将主导校园足球,并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校园足球进入升级版。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泉州业界引起极大关注和热议。教育部这么大的一个举措,学生、老师、学校、家长乃至方方面面,都准备好了吗?
  教育部:踢足球成必修课将办校园四级联赛
  在11月26日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给出了有关足球教育的新动向。他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同时,将“充分考虑片区内中小学对口直升问题,积极探索高中学校招收足球优秀学生的办法,扩大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招生规模,把校园足球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中”。
  另一方面,足球也将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按照教育部的目标,将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的中小学校足球特色学校,以及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的校园足球试点区县。按照全国校园足球竞赛方案,组织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
  此外,足球还将纳入体育教师“国培计划”,计划在2015年全国初步培训6000名校园足球师资。
  业界热议:担心足球变“奥数”考核办法值得商榷
  对于教育部提出的要将足球特长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可能影响升学的做法,也引发了业界一番热议。
  泉州六中校长吴鹏飞认为,教育部的总体思路是好的,有利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踢好足球,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能,还需要速度、耐力,将其作为体育必修课,对增强学生体质很有帮助。”同时,吴校长也觉得,足球是集体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全局意识也将有所提高。
  不过,是否将足球特长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校园足球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中,吴校长表示值得商榷。“足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足球技能,学会鉴赏,而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足球运动员。所以考核办法应更具体更慎重一些。”
  而对家长来说,“足球可能影响升学”这一信息则相对比较敏感,“按照教育部的说法,是不是有足球特长的学生,今后有优先录取或保送的优势?这会不会又是变相的招生竞争?”鲤城实小五年级学生郑琳的家长郑先生表示,现在要上好的初中,面试什么的都很激烈,再来一个足球特长,岂不是让家长更焦头烂额?泉州二实小三年级学生林强的家长林先生也认为,不是一直说要给学生“减负”吗?足球本来就是少数人练的项目,学生现在学业压力已经很大了,再增加这么一项,还要评价考核,这是变相增压啊!
  事实上,体育界不少知名人士也对此存有保留意见。资深足球评论员张路就认为,普及校园足球的目的在于让更多人参与,享受足球的乐趣,不能把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另一位著名评论员黄健翔也表示,要尊重孩子的爱好,不应搞一刀切,如果把校园足球当成政绩来抓,这会演变成“另一种奥数”。
  泉州现状:学校配套跟不上缺专业足球老师
  要把足球纳入必修课,并在所有学校推行,确实有不小的难度。泉州不少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学校并没有专业的足球训练场地,而且修建专业场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学校里足球专业指导老师更是没有几个,足球成为学校体育必修课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标准的足球场地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泉州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曾谷人介绍,目前在泉州市区,小学基本没有标准足球场;中学仅北师大附中和培元中学有,其他中学的场地长度和宽度都没达标。
  其次,足球师资也将成为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另一因素。“目前校园足球教练非常紧缺。”福建省女子足球队负责人庄光辉说,第一缺学校编制,第二缺专业人才。
  在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现有的教师编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教育局和学校并没有多余的编制来招考专职足球老师。对此,即使是作为足球特色校的培元中学,在目前17个体育教师里,也仅有4个专职足球教师,校长杨一彪说,“这在泉州市区中学里已经算是非常理想的师资配套了。”
  第三,家长的观念也是阻碍足球教育的一个难点。“传统观念都认为练体育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读书不好才去练体育,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更希望孩子把时间放在学习上。”泉州六中校长吴鹏飞说,很多家长不是排斥运动,而是担心孩子受伤,尤其是足球这种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更不受家长的“待见”,所以想要推广校园足球,还需要更多的宣传和引导。
  发展建议:可开展小场地赛事吸引退役教练来任教
  泉州体育运动学校曾谷人校长说,在中小学,可因地制宜发展五人制足球等小场地赛事;有条件的学校可加大足球场地建设力度。
  有老师说,目前泉州部分高校和公共场所设有足球场地,有关部门可以出面协调,将这些资源共享给中小学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学场地不足的问题。
  南安市目前设有福建省第一个“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有老师提出,是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地培养各个年龄段的足球种子选手,从而实现教育部要求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
  而随着职业球队超越足球队入驻到泉州理工学院的晋江校区,泉州理工学院方面也希望,能带动校内足球和晋江校园足球的发展。
  福建省女子足球队负责人庄光辉说,可以适当放宽足球教师招聘条件,吸引省队退役教练员和运动员到校园任教。(记者 叶碧玉 庄奕烨)
  &[1]&&
责任编辑:林逸群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
教育直通车
年画宝宝秀股票/基金&
足球纳入学校必修课 Are you ready?
  近来国务院召开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今后足球将成为体育必修课内容,其中学生足球特长将记入档案,成为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同时教育部部长也表示,教育部的目标是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校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  往大了说,这是推动中国足球发展和学生强身健体的有力措施,而往细处看,对于足球特长生也是利好消息。那么这么大一个举措,学生、老师、学校、家长乃至面面,都准备好了吗?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杨羡之  新华社资料图  学校配套措施须跟上  周五下午4点,日晖新村小学的教学楼一片寂静,教室空空如也,由于上午召开了学校运动会,所以整个下午学生和老师都放假了,唯独足球场上依旧热闹非凡,只有校足球队还在训练。  “思想集中,踢的时候一定要果断,最笨的就是往守门员身上踢……”球场上,教练陆勇俊正在指导孩子们射点球,而这些二三年级的孩子,射起门来有模有样,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更热闹的是球场边,许多家长围拢在寒风中聊着天,陪着他们的孩子,体育老师徐皓琛告诉记者,这些家长每天都会陪着孩子踢球,非常支持他们。至于教育部提出的足球纳入体育必修课,徐老师表示对这些热爱足球的孩子肯定是好事,但要在所有学校推行,希望政策能更完善、更细致,考虑的方面更多一些。  考核成绩是必要的回报  日晖新村小学是的一所足球特色小学,去年的小学联赛拿到了市里第六名,而周六就是新赛季小学联赛的第一场比赛,所以孩子们留下来加练。  “他们的训练量非常大,每个礼拜要练6天,周末还有比赛。比如今年的赛事就非常多,十一黄金周为了参加申鑫杯比赛,孩子们整个黄金周都没有休息,接下来就是市运会,现在又是市联赛,对他们来说压力挺大。”徐老师也表示,踢球和学习之间,终归有些冲突的地方,“毕竟孩子们的时间就这点,精力也有限,每天花这么多时间踢球,你说不影响功课是不可能的,他们也必然要放弃一些。”  徐老师也注意到教育部的新文件中关于学生足球特长将记入档案,成为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的内容,但这参考依据有多少呢?“足球特长能在升学中起到多少作用?这对孩子和家长们非常重要。”徐老师举例说学校之前有一个同学,球踢得非常好,很有天赋,但是在考初中时,因为成绩差了一点,最终没能进理想的足球特色初中,“家长说,孩子每天晚上做梦时都在喊"我想踢球",但是文化成绩是硬指标,没有办法。如果足球特长在升学中的比例能更多些,对他们也更公平些,毕竟为了足球,他们放弃了很多。”  天色渐暗,随着训练结束,球场边的家长们纷纷领着孩子们欢乐地离开,“这些家长真的很支持孩子踢球,几乎每天都陪着他们,包括比赛,许多家长也请了假陪着,家长的付出也很大。”当然也有些家长反对孩子踢球,比如球队中有一位同学,成绩很不错,是班里的中队长,但是参加球队后不久,家长就不同意孩子继续踢,最后教练、体育老师乃至班主任一起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家长心甘情愿地让孩子来踢球,“教育部这次出文肯定是好事,给孩子们更多的动力,也让家长感觉有盼头。”  教师期待政策细化到实处  与此同时,徐老师也认为,要把足球纳入必修课,并在所有学校推行,确实有不小的难度。日晖新村小学作为足球特色学校,有一片非常出色的实心草皮足球场,但场地是许多学校推行足球的问题,“保养这样一片球场开销很大,而即使有资金来建造和保养球场,但学校有没有这样的空间也是个问题。”  即便像日晖新村小学这样有场地的足球特色学校,要把足球纳入体育必修课也有不少需要攻克的难题,徐老师说:“我们学校的足球队之所以成绩还不错,是因为有外聘教练,”比如带二三年级球队的陆勇俊教练,原本是申花青年队的球员,在外面踢比赛的出场费不低,而在学校当足球教练的薪水却很少,“陆教练和另一位年近70岁的老教练,他们的报酬非常低,但带球队很用心,也只有专业的教练才能把球队带好。而一般的体育老师,上足球课肯定有一些问题。比如我,一直跟着球队看训练,基本的动作都能做,但是要教学生,我不一定把所有的动作教得很正确,必须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所以师资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教育部的文件中已经提到要集中培训专业足球老师,而这一点在徐老师看来,需要考虑得更细致一些,“如果培训在校的体育老师,那么怎么培训,什么时间培训也需要考虑进去,毕竟学期中我们的工作非常多,像我每天基本6节课,下课还要跟球队,那么什么时候来培训呢?”  徐老师认为,目前中国的整个体育趋势非常好,教育部的文件也是在往一个正确的方向在走,“我只是希望能把方案做得更细致一些,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考虑的方面更多一些,落实起来各个方面协调好,那么学校在开展起来的难度会小很多。”  通过足球让孩子爱上体育  采访过程中,一位名叫卞鑫佟的小球员和他父亲一直留在场边,与陆教练讨论着训练的细节。卞鑫佟的爸爸告诉记者,孩子挺有主见,对一些问题蛮坚持,所以自己和教练正在开导他,而谈起对孩子的支持,卞爸爸说:“我就是支持他踢球,倒不是为了加多少分,关键是希望踢球能让他懂事,学会做人。未来如果他有希望往职业球员发展,我会支持他,如果没这天赋,但变得更懂事了,我也很开心。”  确实,足球进校园对孩子们来说,既是为有天赋的孩子打开一扇发展的门,也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足球,体验足球带来的各种乐趣。陆勇俊教练说:“有了这样的政策,更有利于我们发掘人才,比如300个孩子中,能找到20个有天赋,喜欢踢球的,培养他们并进入更高层面的球队,其他的孩子们则让他们接触足球,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喜欢足球,喜欢体育锻炼。这也许是足球进校园最重要的。”
10/29 16:3010/23 02:2710/21 02:1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您的位置:&&& &&&&& &&&&& &&正文
足球成了必修课,学校准备好了吗?
一名参加上海校园足球计划的孩童正在训练中。早报记者 张新燕 图
&&&&“有关校园足球乃至足球的动作一个接一个,欣喜之余也有些担心,凡事一定要有规划、各种人、财、物要跟上,但也要避免大干快上。如果细节没有做好,某个环节脱节,可能反而是坏事。”新华社足球专项记者公兵表示。
&&&&早报记者 宋承良
&&&&校园足球将纳入体育课必修内容,对于积贫积弱已久的中国足球,真的是一针“强心剂”。
&&&&在11月26日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将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
&&&&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和日本都将校园足球纳入了公立学校的必修课程,而在中国,目前学校是否已做好了足够准备来“消化”这个决议?
&&&&体育教师进“国培计划”
&&&&“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教育部表示将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各地涌现出的足球特色学校,以点带面推动校园足球普及。
&&&&与之相对应的措施还有,足球还将纳入体育教师“国培计划”,很明显“国培”计划是针对目前基层足球教练匮乏的局面。
&&&&这一计划具体内容为: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足球教学实践能力。从2015年起,实施特色学校足球师资国家培训项目,对校园足球骨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示范培训,各地也要相应开展培训。计划在2015年全国初步培训6000名校园足球师资。
&&&&此外,教育部称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校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
&&&&“毫无疑问,足球成为体育课必修课对于校园足球的开展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政策,但是校园足球是要靠比赛的,现阶段比赛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不然给孩子练就是白练。”对于教育部的最新计划,一位普通中小学体育老师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一位在上海重点足球学校任教的体育老师坦言,进入了必修课随之而来的就是资金和编制问题。
&&&&“资金问题首当其冲,现在每年5600万元的经费远远不够。基层会教足球的教练人数太少,给我们的待遇又那么低,外聘教练每月收入才2000元出头,现在是必修课了,总要解决我们的教师编制吧。足球的确进了体育老师 国培计划 ,但我们需要快点解决。”
&&&&懂足球的班主任是关键
&&&&足球纳入校园必修课,我们的近邻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为了普及某一个项目政府部门都会采取类似的措施。
&&&&早在1978年,日本文部省(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就将足球列入小学体育的正式课程。这种制度上的保障让日本足球人口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2013年,英国将足球和曲棍球列为公立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以此为普通工人阶级出身的孩子提供足球训练,对抗私立学校高额的学费。
&&&&前央视足球评论员刘建宏就说“班主任对足球的重视程度将决定了这一政策的是否铺开”。“法国足协每年搞一些女班主任的足球培训活动,他们统计了一下70%的孩子上学第一次接触的就是女班主任,如果这个女班主任对足球的认识和热情不一般的话,未来对孩子能够开展这项运动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如果只就足球谈足球,有时候反而会忽略特别重要的外围因素。我注意刘延东副总理讲话当中谈到,要把发展足球增加的场地和城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踢球和运动的地方,你说再多都没有用,运动场的建设可以作为对地方官的一个考核。”
&&&&新华社足球专项记者公兵则表示,“有关校园足球乃至足球的动作一个接一个,欣喜之余也有些担心,凡事一定要有规划、各种人、财、物要跟上,但也要避免大干快上。如果细节没有做好,某个环节脱节,可能反而是坏事。”
&&&&资深媒体人颜强则建议,“校园之后,如何能有条件延续自己的足球乐趣才是最重要的。有天赋的孩子,如何能进入更专业的培训体系?不言利的事情都无法长久,切实考虑长久利益,考虑到踢球的好处,才是真正帮到足球和孩子们。”
[ 责任编辑:体育小编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体育小编
原稿件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球训练告家长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