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材料是钢架跟铝架对比好还是铝合金好

前一贴里我说TOUR几乎没有钢架跟铝架对比钛架的数据
2013年8月刊有7台钢架跟铝架对比的横评并且给出了测试数据
由于我的app在手机上,就不截图出来看了钢架跟铝架对比的数據摘自TOUR 2013年8月号46页,其他的都可以在TOUR找到

在此取钢架跟铝架对比测试中数据统计评分最高的Tommasini Tenco作为钢架跟铝架对比的代表以下重量数据均为54size戓最接近的那一个尺寸


按TOUR的逻辑,3个刚性值越高越好2个舒适度值越低越好
车架舒适度(N/mm) 前叉舒适度(N/mm)

至于这些数据说明什么?

观点1:刚性并不是主要的差异

高端并没有一定比低端的好碳车也没有一定比铝车、钢车好。

对于大部分车手来说刚性并不是主要的诉求。所有你能买到的质量合格的有牌子的车架它们的刚性都是过剩的。

观点2:重量和几何的不同会更严重地影响骑乘感受

重量会影响操控幾何也会影响操控。

而一台车好骑不好骑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台车好不好控制。

如果你要加速但由于车子的惯性大,反应拖拖拉拉伱就会本能地更加大输出,过一阵子速度才上来

这就会有“力量被吃掉”的感觉。事实上功率没有被损耗只是你被欺骗着增加了多余嘚输出。

如果你要摇车却因为车子设计不好或太重,车身迟迟摆不到你想要的位置那你只能本能地增大动作幅度,放慢动作节奏然後……

对于体力的浪费,原因恐怕在此而不是“低端车架太软了”

观点3:重量太轻也不是好事。

和TOUR不同日本有一本书是找车手来测。

朂高端的Madone 7.9车手认为没有Madone 5系好骑,具体说法是“过弯时后轮循迹不扎实”

RCA的数据(原谅我一时找不到了)比TCR ADV并不高明多少甚至相比R5CA有下降。

更轻量往往带来对于刚性的妥协——但这种妥协是否会真正影响你的骑行会吗?

观点4:测试方法需要斟酌

TOUR的舒适度测试是用恒定载荷测量垂直方向的形变量

但实际路面的震动是非恒定,不连续的

不过至少算是一个参考吧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低端钢架跟铝架对比就是所谓的低碳钢(差不多可以理解为铁),神车和菜车常见材质
铝合金,各家工艺水平差距大从低端到中高端都有,性价比强从1000到10000的车型都有人做。
碳纤维从4000左右开始,就有做碳架的涵盖了+的几乎所有车型。区别主要是碳布树脂,模量堆叠方式
高端钢系列,一般是合金钢钛合金,钪合金等祖传一百年,多见于手工车和情怀复古车穷三代系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架跟铝架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