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管5与6液位控制器安装高度高度相同,是否意味着a,b二测点压强相同,为什么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 .(3)比较c、d图实验,说明_____ ;(4)比较d、e图实验,说明_____ ;(5)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是否相等,他应如何操作,说出你的方法:_____ .(6)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 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 Pa(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为28mm),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原因:_____ .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 .(3)比较c、d图实验,说明_____ ;(4)比较d、e图实验,说明_____ ;(5)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是否相等,他应如何操作,说出你的方法:_____ .(6)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 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 Pa(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为28mm),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原因:_____ .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 .(3)比较c、d图实验,说明_____ ;(4)比较d、e图实验,说明_____ ;(5)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是否相等,他应如何操作,说出你的方法:_____ .(6)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 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 Pa(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为28mm),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原因:_____ .
科目:最佳答案大于,B,橡皮管或橡皮膜漏气,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取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处,观察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300,280,橡皮膜由于发生形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解析
解:(1)如图(a)所示的情景:说明出现了液面差,即液面上的压强大;因此,要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橡皮膜内外压强一样,选B;(2)图(b)压强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液面差的大小不受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橡皮管或橡皮膜漏气;(3)比较c、d图实验,说明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比较d、e图实验,说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_;(5)他的操作方法是取密度不同的液体,深度相同,比较液面差的高低.即:取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处,观察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6)p=ρgh=1.0×103kg/m3×10N/kg×0.03m=300pa;∴p2=ρgh=1.0×103kg/m3×10N/kg×0.028m=280pa;原因:橡皮膜由于发生形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故答案为:(1)大于,B;(2)橡皮管或橡皮膜漏气;(3)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_;(5)取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处,观察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6)300pa;280pa’;原因:橡皮膜由于发生形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问题详情
1.下图所示密封容器内盛有水,水面高h0=1.5m,液面上压强为p0,在侧壁B点的测压管中水位高为h1=1m,hA=1.2m,hB=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1.下图所示密封容器内盛有水,水面高h0=1.5m,液面上压强为p0,在侧壁B点的测压管中水位高为h1=1m,hA=1.2m,hB=0.8m。试求p0(ab),pA(υ),pB(g)。&&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在动量定律实验中,测得活塞直径D=1.99cm,管嘴内径d=1.198cm,管嘴流量Q=255.34cm3/s,活塞后部测压管高度hc=19.6cm(如图所示)。试计算管嘴出口水流动量修正系数β,并画出活塞脱离体受力图。&&2通过长L1=50m,直径d1=75mm的管道,将水自水库A引到水池B中。然后又沿长L2=100m,d2=50mm的管道流入大气中(如图所示)。已知H=m,闸门局部阻力系数ζυ=3,管道摩阻系数均为λ=0.03。试求流量Q和水面高差h。&&3水塔供水系统如图所示。已知C点供水流量为QC=0.022m3/s,B点出流量为QB=0.015m3/s,C、B两点地形标高相同,要求自由水头均为Hz=5m。各管段直径、管长和比阻分别为:D1=200mm,D2=D3=D4=150mm;L1=L4=500m,L2=300m,L3=600m;A1=9.029s2/m6,A2=A3=A4=41.85s2/m6。试求解Q2、Q3和水塔高度H。&&4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系的因素是&&A切应力和压强;B切应力和剪切变形速率;C切应力和剪切变形。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知识点 & “(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习题详情
25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5.8%
(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流流速很快减小的是容器B&(选填“A”或“B”).(2)为了进一步验证水流速度与水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装置,由阀门K2控制、位于容器底部的出水小孔水平,利用阀门K1可以改变并控制密闭容器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并通过传感器测得其数值;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测得K2刚打开时水流的初速度v0.在保持容器内水位深度为0.2m的情况下,用测出的p和对应v02的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c)所示.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到:在该实验中,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Pa)和水流初速度v0(mos-1)在数值上满足的关系为p=1000v02+1.0×105Pa&,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为1.02&×105Pa(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4-黄浦区二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液体流速取决与管口与液面的压强差,B图中压强差等于玻璃管底部与容器底部的高度差(玻璃管内无水,吸气),故开始时液体流速不变,类似输液器;A图中流水逐渐变慢,日常生活中有类似经验.2、根据图象得出p与v0之间的关系.当上部为一个大气压时,水流的初速度仅有自身的压强产生,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求出此时的初速度值,带入解出的规律中,就可解出大气压强.
解:(1)A容器中液体流速取决与容器底部管口与液面的压强差,B图中随着液面与容器底部高度差的减小,流水逐渐变慢.而A容器中压强差等于玻璃管底部与容器底部的高度差,故开始时液体流速不变,类似输液器.故选:B;(2)从图象c看出p-v02的关系式为:p=1000v02+1.0×105Pa;当上部为一个大气压时,水流的初速度仅有自身的压强产生,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v02=2gh=2×10×0.2=4(m/s)2带入上面的结论中,可得大气压强为:p=1000×42+1.0×105Pa=0.16×105+1.0×105≈1.02×105Pa;故答案为:(1)B;(2)1000v02+1.0×105Pa,1.02.
本题首先要明确液体流速取决与管口与液面的压强差,然后找出甲、乙两图中压强差的区别是关键.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压强差与速度的平方差成正比,这一点比较难.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主要考察你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与“(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相似的题目:
如图物所示,绝热气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重量为G的绝热活塞分成体积相等的M、N上下两部分,气缸内壁光滑,活塞可在气缸内自由滑动.设活塞的面积为S,两部分的气体的温度均为T0,M部分的气体压强为p0,现把M、N两部分倒置,仍要使两部分体积相等,需要把M的温度加热到多大?
(2012o威海一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如图所示的由A经B到C的状态变化.设状态A的温度为400K.求:①状态C的温度Tc为多少K?②如果由A经B到C的状态变化的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400J的功,气体的内能增加了20J,则这个过程气体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其数值为多少?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得出体积V与压强P的数据如表:
V(m3)&1.00&0.50&0.40&0.25&0.20&P(×105Pa)&1.45&3.10&3.95&5.98&7.70&(1)根据所给数据在坐标纸上(如图)画出P-1/V图线,说明可得结论是&&&&.(2)由所作图线,求P=8.85×105Pa时,该气体体积是&&&&.(3)该图线斜率大小和温度的关系是&&&&.
“(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m/s2,ρ=1.0×103kg/m3)(  )
2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里面已有压强为p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0,体积为 (  )的空气.
3(2012o重庆)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m/s2,ρ=1.0×103kg/m3)(  )
2(2010o闵行区三模)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
32008年初的雪灾和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流流速很快减小的是容器____(选填“A”或“B”).(2)为了进一步验证水流速度与水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装置,由阀门K2控制、位于容器底部的出水小孔水平,利用阀门K1可以改变并控制密闭容器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并通过传感器测得其数值;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测得K2刚打开时水流的初速度v0.在保持容器内水位深度为0.2m的情况下,用测出的p和对应v02的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c)所示.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到:在该实验中,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Pa)和水流初速度v0(mos-1)在数值上满足的关系为p=____,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为____×105Pa(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流流速很快减小的是容器____(选填“A”或“B”).(2)为了进一步验证水流速度与水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装置,由阀门K2控制、位于容器底部的出水小孔水平,利用阀门K1可以改变并控制密闭容器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并通过传感器测得其数值;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测得K2刚打开时水流的初速度v0.在保持容器内水位深度为0.2m的情况下,用测出的p和对应v02的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c)所示.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到:在该实验中,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Pa)和水流初速度v0(mos-1)在数值上满足的关系为p=____,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为____×105Pa(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相似的习题。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流体力学实验讲义.pdf6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实验 流体力学实验 指导书 (I) 实验设备简介
流体静压强测定试验
流体粘性效应显示实验
流体的相对平衡实验
烟风洞流谱显示实验
流体流动状态判别实验
伯努利能量守恒实验
毕托管测速实验
流体动量定律实验
直管沿程水头损失测定实验
机翼表面压强分布测定实验
实验十一 激光多普勒测速对比实验
实验十二 平面狭缝流动的流场显示 (海雷肖试验)
实验十三 旋涡仪流谱显示实验
实验十四 圆柱绕流压力分布实验
实验十五 平板附面层实验
实验十六 大流量校验实验 1 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实验 流体力学设备简介
一.风洞实验设备简介 1.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 风洞实验的依据是流动的相对性和相似性,相适性教科书以叙述,流动
的相对性原就是:当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在空气中向前运动时,物体所受到的气
动力与物体保持不动,空气以同样的速度反方向吹过物体时,物体所受到的气动
力完全相同。 正是从这些原理出发,人们设计了风洞,风洞实际上就是人们专门设计的
一种管道,采用适当的动力装置在管道中人为的造成空气流动,用来进行各种类
型的空气动力学实验。 2.风洞的分类 :低速风洞A :实验段中气流速度一般小于100m/s,有回流式
直流式两种。 :高亚音速风洞B :气流的 M数的范围是 0.3〈M 0.8,从外观上看它与低
速风洞没有很大区别,基本上是回流式,大多采用两级以上轴流式风扇. C:跨音速风洞:气流的M数范围为0.8 M 1.5,其显著特点是不是工作段必
须是双层的,外层与大气隔绝,内外层间的压力可以调节,另外内层壁面上开有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釜液位高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