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生大论文49分关于青少年中长跑的论文及研究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安排特点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安排特点的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从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安排特点切入,以该体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和教练员为调查对象,以他们的训练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安排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出该体校训练安排方面,包括训练指导思想、训练周期、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手段及训练量安排等特点。
研究意义:通过总结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安排特点,以期为从事青少年中长跑的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安排训练时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从训练学的角度出发,对潍坊体校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安排进行分析,提取出其在训练安排方面的特点,包括训练指导思想、训练周期安排、训练方法手段及训练量等几个方面的特点,以期为从事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教练员及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资料。
研究结果与结论:
1、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年龄结构合理,形成合理的梯队建设;运动员主要来源于偏远的农村,有正确的参训动机,有利于开展中长跑的训练;教练员在运动员形成正确训练动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运动员参加田径训练的年龄小于全国平均值,但是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却与全国平均值相当。
2、潍坊体校中长跑教练员,老中青比例合适,平均学历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90%以上;10年以上的执教年限人数占到了82%;教练员非常重视理论学习,其科研水平高于其他省市的教练员;学校在教练员科研工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教练员外出培训的次数也较多。
3、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近五年在每一届山东田径锦标赛及2010年的省运会中,始终是奖牌大户,各个项目都比较均衡,基本每届每个项目都有至少一个前三名;从男、女子的对比情况看,男子运动员获得前三及前八名的数量都稍多于女子水平;潍坊体校中长跑项目的整体运动水平与全国的最高成绩接近;近五年向上一级输送了38名优秀运动员,其中大部分是输送至省体校。
4、在潍坊体校青少年的训练中,以体能训练为主,其他内容为辅,以耐力训练为体能训练的核心,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发展耐力素质,不同的耐力素质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随着年龄的改变,耐力素质的侧重点也随之改变,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点;不同的专项,耐力素质的训练也不一样,符合训练学原则;速度训练的手段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力量训练外,非常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走在训练发展的前沿;重视恢复在训练中的作用,所采用的恢复方法与手段比较全面。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体育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G822.2【目录】:
摘要6-8ABSTRACT8-101 前言10-12 1.1 研究背景10 1.2 问题的提出10-11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1.4 研究任务及研究必要性122 文献综述12-17 2.1 关于中长跑训练的研究13-15 2.2 关于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研究15 2.3 关于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特点的研究现状15-17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19 3.1 研究对象17 3.2 研究方法17-19
3.2.1 文献资料法17
3.2.2 问卷调查法17-18
3.2.3 专家访谈法18-19
3.2.4 观察法19
3.2.5 数理统计法194 研究结果与分析19-47 4.1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基本现状19-22
4.1.1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年龄、性别情况20
4.1.2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来源20-21
4.1.3 潍坊体校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年限21-22
4.1.4 潍坊体校中长跑运动员近五年运动等级的变化情况22 4.2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教练员基本现状22-27
4.2.1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教练员年龄结构23
4.2.2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教练员学历及职称现状23-24
4.2.3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教练员执教年限现状24-25
4.2.4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教练员科研现状25-27 4.3 潍坊体校中长跑项目近五年()成绩分析27-30
4.3.1 近五年比赛成绩分析27-29
4.3.2 近五年输送运动员的情况分析29-30 4.4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安排特点的分析30-47
4.4.1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指导思想特点30-34
4.4.2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周期划分特点34-37
4.4.3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手段分析37-44
4.4.4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负荷量特点44-475 研究结论47-49参考文献49-51致谢51-5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2-53附件53-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涛;;[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马帅;;[J];运动;2012年17期
贾维强;;[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17期
弗雷德·L·博尔奇;郑伟;;[J];体育科技;1982年04期
冯琳;[J];田径;1997年06期
曹振水;[J];田径;2004年05期
王劲鹏;[J];田径;2005年06期
石宏杰;;[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3期
周善阳;;[J];辽宁体育科技;2011年01期
徐占荣,王丽雯,李远丽;[J];辽宁体育科技;199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江学;;[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潘金峰;岳新坡;;[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陈娟;何淑娟;陈丹;;[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吴俊伟;;[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毛作为;杨君建;;[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瑾辰;[N];青海日报;2013年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平;[N];学知报;2011年
杨继红;[N];江西日报;2013年
王早霞;[N];山西日报;2012年
宋志勇;[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秦至;[N];人民法院报;2012年
陆宇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李小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张枫逸;[N];联合日报;2012年
张枫逸;[N];山西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雪;[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崔禹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郑茂前;[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唐子芹;[D];山东体育学院;2012年
王春梅;[D];河南大学;2012年
孙婧;[D];山东体育学院;2014年
柏剑;[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卜立平;[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王雪;[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樊超;[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研究中长跑对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影响开题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
研究中长跑对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影响开题报告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课内外一体化篮球社团模式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的影响【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
&课内外一体化&篮球社团模式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的影 响
体育学院 年 级
级 专 业课程与教学论学生姓名****
******教授
年 月 日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求
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一般在第三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拟订论文工作,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在文献阅读、科研调研的基础上递交选题报告,进行论文开题。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步骤 ㈠论文选题 1、 选题的原则:选题是否在本领域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在考虑课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同时,最好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配合,尽量结合专业方向和导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导师的特长,落实科研项目、科研条件。 2、 开题报告的内容: ⑴所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⑵本选题的国内外动向;
⑶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⑷实验方案的设计; ⑸预期达到的水平和目标; ⑹难点和创新之处; 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⑻研究计划进度表; ⑼参考文献等。 ㈡论文开题 1、研究生应按照“选题报告的内容”逐项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开题报告,题目下面注明年级、专业。 2、由研究生本人在各学院(中心)召开的开题小组会议上作口头开题报告,由导师、教研室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开题小组对该生的论文选题进行集体评议并写出评语,报学院(中心)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审批后交研究生处备案。 3、开题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人员。 4、开题两周后将开题报告审核表交研究生处复核,本表一式二份,一份本人留存,答辩时归档,一份交研究生处保存。此表格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书写,可打印不可粘贴,不少于3000字的开题报告夹在表格中。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 &课内外一体化&篮球社团模式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的影响
*****级 课程与教学论
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全新的教育观念逐渐进入到教育环境中。在这种冲击下,体育教育环境发生变化,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逐渐显现。一方面,学生对“你教我学”这种不对等的教学模式失去耐心,学生个性化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只能够在固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成长。长此以往,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相差较大。另一方面,在正常体育课当中感受到的无聊、乏味被延伸到课余体育锻炼环境当中,课余体育锻炼内容逐渐被网络游戏侵蚀,并取而代之,身体综合素质与健康情况每况愈下。综合上述所涉及到的各项基础性问题可以发现,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为充分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并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学模式正朝着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以及发展社会体育的方向前行,而“课内外一体化”社团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新途径,有助于学生锻炼意识、身体素质以及技能的全面提升。强化中学生对于体育的理解与认知,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快乐体育”新观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更加灵活、多样,协调课堂环境中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做好权衡。在这一大的背景下,追求与尝试探索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课内外一体化”社团模式则显得十分适合。 2002年7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入到与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盛衰。同时,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当中显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0年的调研结果相比,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改善,形态发育水平、肺活量水平上升,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多数组别的学生的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提高。但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强化中学生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是一项集技能与战术为一体的竞技性运动,他需要有精湛的技能与严谨的战略战术,当然还需要团队之间的良好协作,配合共同完成。在中学体育健康与教学环境中,学生身体素质与技能掌握状况逐渐得到重视。从现有的调查数据与实地走访当中发现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模式面临更新,为“课内外一体化”篮球社团模式的应用提供基础条件,从“课内外一体化”篮球社团模式的本质入手,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确定。本研究以篮球专项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并实践应用“课内外一体化”篮球社团模式,讲求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求在教学实践环境中进一步探究与深化适合我国中学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
2 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1 选题目的 篮球社团模式是具备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性业余团队,“课内外一体化”篮球社团模式则是这种基础性模式的延伸,资源涵盖面更为广泛。该篮球社团模式以共同的观念、追求的目标为基础条件,将体育运动作为基础性的活动内容,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篮球运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育方面个性化的需求,从其发挥出的作用与价值来看,体育社团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国体育社团模式的发展,多数集中于高校体育教育阶段,在中学体育教育阶段并不常见。本次研究的基本目的则是从中学体育教育作为出发点,确定研究对象,试将“课内外一体化”篮球社团模式应用到中学体育教学环境中,分析其对中学生身体素质与技能掌握方面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找准发展方向。当然,这一研究也是为填补中学体育教育领域对社团教育模式的研究不足,打开一个新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 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2.1 理论意义 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中学教育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改进了基础教育,为满足21世纪人才需求,促进学生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如果要细化多元化内容,则要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入手,改善与提高。从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可以发现,虽然中学生身体素质与之前相比较而言具有小幅度的改善,但从整体上看依旧不容乐观。这一问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能都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开展针对性教学,学生自身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这一点看,为充分适应学生自身需篇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开题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开题报告 初一四班王卿洪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一、选题意义 网络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了德育空间的延伸,增加了现代德育手段,带来了德育新形式,实现了德育内容的数字化,改变了德育对象的群体化,扩大了德育工作的社会化,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作为21世纪的合格教师,必须思考网络化德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1、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德育模式实施德育工作。 2、加强我校师德建设和教师的网络知识的培训,造就一批思想道德高尚、网络应用水平较强的、懂得青少年心理特征和行为为取向的专业德育队伍。 3、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资源中有哪些资源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有利、有用、有益。 (二)、作为21世纪的学生,必须思考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1、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2、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作为21世纪的学校,必须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德育资源库的建设,作为网络德育提供坚实保障。1、如何进行德育资源库结构(包括教育教学资源库、校园网、“班班通”等)的建设。 2、利用网络资源,落实德育系列中各项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内容和措施、实施过程和方案,选择真实的事例、活泼的方式、完成接近学生心理水平的德育素材,构建全面、完整、丰富的德育体系。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依据多层次、多年龄阶段、多心理特征的原则,确定七年级、八年级的全体学生及教师为本课题的实验对象,先试验,后推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总目标 通过研究,应对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失衡、心理变态、思维退化、身体滑坡等新问题,抢占德育制高点和主阵地,优化网络环境,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品质,促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彰显个性技能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在绿色的网络世界茁壮成长。 2、具体目标 (1)近期目标 初步论证“利用网络及其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及对学生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高起积极作用的规律,学习模式构建理论,探索模式建立的条件。 (2)中期目标 分析影响本课课题研究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探索本课题研究的德育模式,形成有价值的经验积累,提高教师的德育科研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建立起模式并进行课内、课外实践。 (3)远期目标 通过研究不断完善德育模式,形成有深度、有创造性、有推广价值的学术专著,在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起到示(来自: 写 论文 网:研究中长跑对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影响开题报告)范作用。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培训法、交流法、发、调查法、归纳法等进行研究。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行动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行为规范对比分析等方法,节能型多个轮回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周期及实施步骤 (一)、研究周期为一年,即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五个研究小组,分别在家庭道德感恩教育、学校品德养成教育、社会公德文明教育、关爱生命安全教育、关注弱势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空间。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10月)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实施阶段 第一轮回(2012年11月——12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 第二轮回(2013年1月——2月)主要工作:修订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 第三轮回(2013年3月——4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跨越: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四轮回(2013年5月——6月)主要工作:进一步完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出教育叙事、教育案例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结题验收(2013年7月)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的参研人员。篇三:大学生身体素质研究开题报告 附录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 目 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11101指导老师
2015 年 1 月5 日 本&&篇:《》来源于:
优秀范文,论文网站
本篇网址:/2017/gongzuobaogao_.html
好文大家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浅谈中长跑运动常见的心理现象论文
浅谈中长跑运动常见的心理现象论文
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 编辑:谢桦
  疲劳是一种主观的不适感觉,并在客观上会使其失去完成原来所从事的正常活动的工作能力,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中长跑运动常见的心理现象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中长跑运动常见的心理现象全文如下:
  【摘要】中长跑运动是一个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它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周期运动项目,是发展耐力的项目。但是由于教学或者运动中经常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中长跑运动并不是那么受学生所喜欢,特别是学生参与中长跑运动的心理并不是那么积极。为此,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访谈法,分析中长跑运动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并提出建议。
  一、研究目的
  中长跑运动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周期运动项目,是一个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它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合称。其特点是长时间的连续的肌肉活动,它要求在维持一定速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而且具有根据情况具备加速跑的能力。影响中长跑运动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对中长跑运动项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于中长跑运动并不是那么喜欢,甚至他们参与中长跑运动的心理几乎都是消极的态度,有些学生为了课堂达标不得不去提高中长跑的成绩。为此,本文分析中长跑运动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希望对于以后的中长跑的教学或参与者提供一点借鉴。
  二、研究方法
  通过访谈法了解教学或运动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得出中长跑运动心理培训的必要性和教学训练中比较实用的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教学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中长跑运动属于枯燥、累的项目,除了专项的运动员和中长跑爱好者外,其他同学对待中长跑的态度都是消极的,参加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在学校教学中,中长跑运动无法形成像篮球等项目的爱好共同体,没有良好的锻炼氛围;过于注重学生是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培养,缺乏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及&健康第一&观念的培养和引导,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培养;过多的强调体质教育,不断增加负荷量,忽视了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的作用。这就导致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恐惧、厌倦等心理的产生。
  (一)忽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培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情产生兴趣,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对中长跑不感兴趣,产生厌倦心理,不仅仅是因为中长跑教学太过于单调、枯燥,练习时体力消耗大,而且与以往练习中长跑时留下的痛苦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活动为主线,设计出丰富、趣味而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趣味性丰富的各种游戏活动,来逐步培养学生对于中长跑运动的学习兴趣。
  (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培养
  中长跑运动能够锻炼学生顽强拼搏、不屈不饶、用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这是我们很多学生所缺乏的,有些学生一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连试都不敢试着去做下。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调节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而的内容: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生活目标与理想切合实际;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忽视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的作用
  呼吸是为了提供氧气,只有足够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个参与运动的器官和组织,人体才能长时间的运动下去,所以说中长跑运动不只是肢体运动,内脏器官也参与了,特别是呼吸系统的关键作用。而没有计划的乱跑、不合理的分配体力,导致了很多学生中后程速度大幅度减慢,甚至是停下来用走的,结果就是成绩提高得慢。
  中长跑的距离长,对于能量的消耗大,因此对于氧气的需求量也大。所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尤为重要。为了保证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要有一定的频率和深度,好必须和跑的节奏相配合,一般两部两吸,两步两呼。且呼吸时采用口进行呼吸的方法,随着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可以有所增快。
  在中长跑中,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前后程跑的速度相差悬殊,没有合理地分配体力,造成跑动中心理紧张,动作僵硬。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采用200米或400米重复跑练习;第二,让学生根据摸底成绩对照《达标》看自己属于哪一档次,然后根据摸底中白己发挥的情况,在原基础上提高一至二、甚至是二档次的要求。练习中采用200米或400米四至五次重复跑的方法,每练习完一次均各白记录自己的成绩。控制跑速,培养学生跑时合理分配体力的感觉,在练习中逐渐减少休息时间,增加练习难度,以达到或接近全程中长跑的要求。
  (四)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现象
  中长跑运动相对其他运动项目来说是一项内容单一、枯燥、体力消耗大而且需要顽强意志品质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训练中除了对身体素质、运动技战术的训练外,心理能力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运动员比赛的成功率70%归功于身体和技战术训练,30%归功于心理训练;而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更是70%靠心理,由此可见,运动训练的水平越高,那么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但是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但是,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学生最容易产生对中长跑运动厌倦的&极点&心理、&情绪低落&心理和&畏惧&心理。
  1.&极点&心理。当今大多数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中意志薄弱和怕苦怕累者不会太少,这就使得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不高,在练习中更是害怕&极点&的出现。
  在中长跑项目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向学生阐明&极点&出现的原因,第二次呼吸的生理学机制。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心理训练中的自我暗示法――即当出现&极点&时,使用一些激励白己的语言(如&我可以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现在跑得很轻松,节奏不错,速度亦合适&&我能跑得动&等),以避免在第二次呼吸出现时&打退堂鼓&,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或者教师鼓励学生间进行动作或者语言上的暗示,如在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时,学生之间要相互竖起大拇指、挥手加油,甚至喊&加油&&坚持&等来鼓励同学。   2.&情绪低落&心理。中长跑项目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较高。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当他们经过辛苦的努力之后,运动成绩提高得不是很明显,离达标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时,难免会有消极情绪的产生。要使这部分学生保持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他们在练习时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时,教师可故意地制造一些假信息反馈给学生,使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有利于继续学习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具体作法是:当学生完成一次练习以后,教师把真实的成绩告诉学生,然后针对他们存在的一些如技术错误、体力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意见。然后在学生完成第二次练习时,教师少计若干秒,让学生觉得这次的进步是由于技术的改进和体力的合理分配取得的。在最后一次练习时,教师同样少计若干秒,虽然此时学生的机体已经非常疲劳,但是当他们在看到自己的成绩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这在无形之中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白信的心理。在中长跑项目的教学中,合理运用&假信息反馈法&能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运动,并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畏惧&心理。一提起中长跑,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一种畏惧心理,而畏惧心理恰好是影响学生中长跑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在锻炼时,对于田径这能提高身体素质不太感兴趣,特别是中长跑运动,更是缺乏热情,进而动摇学生的白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强迫学生参与,容易引起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畏惧心理;而且在完成中长跑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如胸闷、下肢无力甚至是头晕等不适的生理现象,当他们不得不承受这种难于承受的感觉时,就容易产生厌倦、甚至是畏惧的不良心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内容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或者方法,通过使用一些具有鼓励性、表扬性和风趣诙谐等语言或者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及时消除学生畏惧心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长跑训练是一项艰苦的训练。传统的训练主要是以跑为主,内容单调,训练也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现象,把心理训练运用到训练中,加强训练的趣味性,调节运动员的训练情感,这样对促进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果队员成功地完成了一堂中长跑训练课,心理会感到无此的陶醉,内心也由衷的高兴,因为他战胜了自我;相反,如果没能坚持下这堂训练课,那么队员就懊悔很长时间,内心将不断责怪自己,时间一长会减弱运动员的训练勇气,导致队员心理衰竭。
  总之,心理训练是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提高成绩的保证,是优秀动动员获得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优秀运动员对专项运动的兴趣,提高优秀运动员对专项运动成绩的情感,锻炼运动员勇猛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夺取胜利的信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教育的过程是统一认识和实施行动的过程。在中长跑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中长跑运动发展背景的理论认识,让学生明确练习中长跑的目的以及意义,使他们不在是消极的参与,而是积极、主动地参加练习,培养学生中长跑练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思想教育必须始终贯穿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辛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心理调节控制能力。
  (二)建议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中长跑运动的枯燥性和单调性,增强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达到教学目的。
  2.合理地、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介绍中长跑运动的特点、价值,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意识,积极参与,使体育教学朝着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4.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靠身体素质就能取胜的,更多的是靠意志品质去战胜对手,取得最终的胜利。
  5.提高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正确思想认识,鼓励学生自觉地、刻苦地加强身体素质锻炼,不断强化自己。
  6.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积极、兴奋的心态下参加到运动训练中。
相关文章:
1.对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分析研究
本文已影响 人
[浅谈中长跑运动常见的心理现象论文]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213人看了觉得好
690人看了觉得好
707人看了觉得好
【心理健康论文】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研究生大论文49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