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与套胶的选择套胶的边套与色套是什么意思

1、乒乓球拍配胶皮:成品拍底板+套胶初学者大都是用成品拍度过了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他们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进一步发展它,在不想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配一块套胶,可是这样的配置是错误的,因为成品拍的性能非常的差,导致没有力量的同时也没有速度。加配套胶后严重影响手感,底板的性能被掩盖,同时也影响了套胶性能的发挥。2、乒乓球拍配胶皮:重型碳板+硬质套胶 “硬+硬”业余高手的手感好,控制能力强,当软板不能满足他们的进攻速度后,他们就会换硬质的底版,这样可以弥补自身发力的不足。但是他们同样会选择硬质套胶,这样的搭配就会造成吃球不足,而速度有余。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这样的配置并不符合他们的技术特点。重型碳板加硬质套胶,这样的搭配会让业余选手在比赛中失误严重增多。所以这种配置是错误的搭配。软硬互补是“统一与平衡”的搭配原则。例如你拥有一块底板较硬的STIGA红黑碳王7.6,正手配上41度的狂飚套胶,那么这匹烈马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的。3、乒乓球拍配胶皮:单桧+传统套胶原本生于东临扶桑的单桧,单桧底板十足的力量与弹性浓缩于一个“喷”字。但是国内众多使用者都是使用狂飚套胶,多数选手都是无论什么底版都配狂飚。桧的最佳搭配是内能套胶,而这些套胶多数都是外国生产。国产套胶扎实、力量大,但手感较硬不易打透,桧木弹性向外传递的通道被封闭,胶面的粘性又降低了出球速度,这些都与喷射的性能背道而驰。单桧的优越性能被掩盖,也违背了我们用单桧的最初目的。搭配好一块球拍尤为重要,但一定要记住,选择器材的时候我们至少明白两个问题:第一喜欢什么类型的器材;二是坚决不能用什么类型的器材。这也是球拍配置的前提,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知识。技术全面你就会最大限度的减少输球,而特长突出你就会最大限度的赢球。这样打起球来才能发挥一技之长,才有战胜对手的优势,最终克敌制胜。选择器材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尽量让器材最突出的性能和自己的特长吻合,同时尽量避免器材最弱的性能和运动员最弱的技术项目相遇,否则你就会有明显的漏洞。
相关阅读:
|&|&|&|&|&
快乐乒乓网微信二维码有机时代与无机时代的乒乓球装备 篇一:套胶的选择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有机时代与无机时代的乒乓球装备 篇一:套胶的选择
关注SMZDM快两年了,一直紧跟张大妈以及广大网友的推荐,今天闲来无事觉得应该要回馈下各位值友,列举一下乒乓球方面的套胶推荐。下笔之前特地搜了下关于乒乓球的经验贴子,已经有与两位的精品文章,因此本篇将重点讲讲我所熟悉并多次使用的套胶。打过的部分套胶先将自己这么多年打过的部分套胶来个集体照,这里仅仅是一小部分(还是要感谢老妈,帮我将这些胶皮部分保存下来,现在看着也觉得很有纪念价值,应该是一把辛酸泪&&),还有小部分打了几下觉得一般送人的,更多的事不知道去哪了&。。。。。。。。。。。。。。。。。。。。。。。。。。。。。。。。。。。。。。。。。。。以上部分可以不看,现在开始正文:因为国际乒联的规则在近十几年进行了多次大修改(小球改大球,无遮挡发球,十一分制,禁用有机胶水等),因此对乒乓球套胶的发展也是影响深远。鉴于禁用有机胶水是影响套胶性能的最大改变,本篇将分两大部分来介绍。有机套胶:虽然国际赛事,国内专业层面的比赛早已不能使用有机胶水。但作为国球,我国庞大的乒乓球爱好者们还是依旧习惯使用有机胶水,不灌胶就好像不会打球一样(这个我是同意的,有机套胶不灌胶真的是坑爹的),因此我还是觉得很有必要单独讲讲有机时代我所打过并且较为满意的套胶。图片将选取网上的照片的截图(很多胶皮时代久远,我当然没有这个意识在多年前就留下各种晒单照片&)1 狂飙三(国产套胶的顶峰之作,没有之一)狂飙三狂飙三是红双喜公司出品,主要分为普狂,省狂以及国狂,最好的是,其余都是橙色海绵。由于狂飙三的胶皮摩擦极好,出球旋转强,容易控制,很适合国人的打法,因此上至国家队,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广泛使用(我觉得除了使用胶粒的球友外,应该人手一块了)。有机时代的狂飙三硬度主要是39、40、41,厚度是2.15或2.2。其余硬度都不大常用,但也有其特殊使用人群,对于业余选手来说一般都是选用2.2的厚度,因为2.15主要也是为了满足大赛胶皮检测(在灌胶膨胀后厚度不超标),所以主要还是专业运动员使用较多。前面说到的狂飙三的分类,普狂是最廉价的,我觉得差距主要体现在弹性和摩擦上(这不是废话吗。。。&);第二种省狂是我打的最多,至今也还在使用的套胶,灌胶后弹性以及摩擦与普狂之间差距比较大,也是广大爱好者以及专业队(省队及其以下)使用最多的套胶;第三种就是国狂以及蓝海绵国狂,由于这两种套胶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国字号队员,因此我认为对于普通球友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追求这两种,一是价格高,二是实际国狂并不耐用,而且相对于省狂,摩擦和弹性的差别并不是任何一个人一拍子就能体会出来的。所以除了狂热的发烧友以及对国狂有特殊喜好的人,我并不推荐。不过有机时代的狂飙三有一大缺点,不灌胶确实很难打,这种难打其实也是要有一定基础的球友才能感受出来,所以如果您不怕麻烦,每次打球前必粘拍,那省狂就是为您量身定做的套胶。2 蝴蝶 sriver el (以下简称EL)蝴蝶&Sriver&EL蝴蝶公司出品的sriver系列套胶也是有机时代的好胶之一,正手狂飙反手EL或者FX是多少球友的标配。EL作为反手套胶,其摩擦性能也是比较突出,对比同系列的FX控制起来更加舒服,但这样的话就在速度上有所欠缺,因此如果您的反手是以控制球以及小弧圈和撕(撕这个技术不知道如何定义为好,懂的人自然明白&)为主,那我就比较推荐这一款,3&蝴蝶 sriver fx (以下简称FX)蝴蝶&Sriver&FX蝴蝶公司sriver系列的另外一款套胶FX与EL可谓互补不足,FX弹性更好,速度更快,但相应的就是摩擦稍微较弱了,FX比较适合擅长上旋相持球,防守不错的球友,其出球速度快,如果您反手弹击技术了得,这个也是个好胶皮。4 蝴蝶 BRYCE(大巴)大巴有机时代可以说最昂贵的套胶就是蝴蝶出品的BRYCE了,俗称大巴。它柔和了EL和FX的优点,弹性以及摩擦均不错,可以说是反手套胶中的顶级配置了,有不少球友也会用其作为正手使用(这也是深受国外选手的影响啊),想当年球馆中哪位球友亮出两面大巴,是多么的羡煞旁人。不过由于作为正手来说还是需要摩擦更强,因此本人并未尝试过两面大巴(最多就是拿别人的拍子耍几下)。大巴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好,相持起来控制不错,进攻起来速度和旋转不错,要说唯一缺点就是太贵,十年前三百多一块可以称得上奢侈品。另外相对于sriver,大巴略重,如果喜欢轻量的球友就要考虑这点了。5 多尼克DESTO F1,F2,F3&说到套胶就不得不说说多尼克的EDSTO系列胶皮了,在有机时代多尼克的胶灌了胶水之后的声音极其清脆响亮,使很多球友相当着迷,不过我对这个系列的套胶并不熟悉,因为相比蝴蝶系列的胶皮,他们的摩擦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因此我试试就没去继续用了。三块套胶以F1最硬,F3最软,因此F3只能作为反手使用,而F1则也可以作为正手使用。总的来说若您喜欢反手弹击的快感,那这个系列的套胶也许适合您。关键字:6 NITTAKU hammond(好像是叫紫泥)紫泥这块是我除了蝴蝶之外用的最多的套胶,当年也是风靡一时,没有记错的话当年挽救中国队的刘国正就是使用这一块。这块胶皮灌胶之后也是相当的好打,属于软硬适中型,因此作为反手胶皮打起相持起来还是很不错。不过个人认为这块胶皮不灌胶真的很难打,和狂飙真的有得一拼,因此如果还想入手此块套胶的球友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下面进入无机时代。。。。。。。。。。。。。。无机套胶说了这么多有机套胶,终于说到无机套胶了&无机套胶主要就是针对乒联新规则而产生的产物,不灌胶也能打是他们的标准。这一部分我只会介绍那些我长年使用,真的不用灌胶也好用的套胶,如尼奥狂飙这种不刷油(油。。。无机时代初期国人的神奇发明,起到了有机胶水的效果且刚开始检验不出来)就基本打不了的套胶就不介绍了(不过如果有人觉得还行那就真的见仁见智了&)。1 蝴蝶 TENERGY 05 (T05)T05至今为止我个人认为唯一能够代替狂飙作为正手使用的套胶,其出色的摩擦(可能可以达到狂飙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平)以及比狂飙更加耐打速度更快的特点,让我在无机时代寻寻觅觅几年后终于找到了狂飙的代替品(虽然现在不再参加大的比赛,又用回狂飙,刷回有机胶水)。可以说用这块套胶就是省心,基本上长时间不涂无机胶水对他没有任何影响。T05的缺点就是价格较高,不过他的耐用程度确实比狂飙好很多,虽然到了后期由于长期摩擦造成胶皮表面起点点有点打滑,但对于日常训练或者友谊赛来说问题并不大。有人会有T05作为反手,但我觉得反手还有更加适合的T64。2&蝴蝶 TENERGY 64 (T64)T64是我无机时代用过最好的反手套胶(目前就用这块),当然价格它也差不多是最贵的了,不过确实一分钱一分货,弹性摩擦什么的都是相当出色,不论近台快攻防守还是中远台过度,都表现出相当出色的能力。另一方面T64也很耐打,基本上即使你打的较多(天天像训练一样打多球的除外&),用个一年两年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因此反手套胶,如果您打法没什么特别的要求,T64是您的最佳选择。以上两块T05,T64都不要灌胶也不要刷油,老老实实用无机,因为一灌胶就变得很脆,是那种只有弹,弹到你控制不了的感觉。3 蝴蝶 BRYCE SPEED&SPEED FXspeedspeed&fx此两块套胶是大巴系列无机时代的进化版,性能中规中矩,SPEED和的区别与EL和FX的区别有点类似,这里就不再阐述。这两块胶在T05,T64未普及之前使用率也非常的高,但是后期由于05,64的性能基本全面超越了前者,所以也渐渐少了人使用。不过有个不同点就是,这两块胶灌胶水之后不会出现T64那种控制不了的情况,因此作为有机套胶使用也是可以的,喜欢灌胶的朋友可以考虑。&4 骄猛XIOM 大V,大X,omega系列(不一一列举)骄猛还记得刚刚开始换无机胶水的时候,第一块无机套胶就是骄猛的,性能上感觉还过得去,但总觉得如果只刷无机胶水,它的速度和弹性都不太足,回球太软,虽然摩擦不错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总会让你有种输了就赖它的感觉&&(传说中的输球找场外因素)。因此很快就被我放弃了,不过如果作为有机套胶来使用倒也不错,而且现在价格比起蝴蝶的还是便宜很多。对于刚刚换无机的朋友来说,其实骄猛的几个系列都值得尝试,作为过渡套胶使用还是不错的。。。。。。。。。。。。。。。。。。。。介绍完毕。。。。。。。。。。。。。。。。。。。以上的套胶都是我自己使用过觉得还不错的其中一部分,并不是说这些就好,而是他们都比较大众而且性能都较为均衡。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块好的球拍不是说它有多贵,越贵越好,而是要底板与套胶配合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和你的打法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本篇仅仅是介绍了我所熟知的几块套胶(乒乓器材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很多不同性能的套胶等着大家去尝试去发掘,也希望广大值友如果有爱好乒乓球的看到此文在选择套胶时候能够有一点点启示,那我也就达到目的了。如果有什么问题或是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都可以留言,与大家就乒乓球多多交流。最后说明下,本人六岁开始进行乒乓球训练,期间一直是半专业的训练的模式,边读书边练球,一年到头风雨无阻。到了工作之后才真正意义上的停止了训练,通过这么多年的比赛以及教球,对乒乓球还是有自己较为深刻的理解,区别于专业队员(他们真的是练得极苦,训练之余是真的不想再说球&),我还是很希望希望将这么多年来打球的一些心得与大家交流。如果大家喜欢我还会将这篇作为系列的第一篇,以后再慢慢介绍其他不用的器材选择等。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4)
赞14评论22
【抢先首发】CIGADesign 偏执家系列腕表
【轻众测】360 智能 摄像机 悬浮版1080P
【抢先首发】EraClean CLOUD 壁挂式 新风净化器 SX-300-QR
【轻众测】罗尔思 桌面型 双面插座 Smart Power S44C-UW(20C)
【抢先首发】HyperX Cloud Stinger 毒刺专业 电竞耳机
【抢先首发】Maclaren 玛格罗兰 鲨鱼伞车 Mark II - Shark Buggy
【抢先首发】德国 威能 purVAIR系列 空气净化器
【抢先首发】凡客诚品 智能温控 羽绒服 男款 (鹅绒增强版/连帽 )
赞108评论77
赞120评论145
赞154评论225
赞2699评论2812
赞821评论494
赞736评论394
赞630评论359
赞508评论114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禁忌乒乓球拍底板与套胶的五种搭配
禁忌乒乓球拍底板与套胶的五种搭配
拍底板与套胶搭配的五种禁忌是:
一、不要软板与软胶搭配
二、不要超厚面放反手
三、不要重型碳板与硬质套胶搭配
四、不要单桧与传统套胶搭配
五、不要成品底拍与套胶搭配
告诉你为什么五不要:
一、不要软板与软胶搭配
这种搭配很不好,因为软板形变很大,力量很大,速度却比较慢,所以需要很大的体力和比较快速的步法。正确的搭配应该是选择【软底版+硬套胶】,这样在有力量的同时,速度也能得到保证,而且手感清晰。专业的运动员采用这种科学的搭配,业余选手不会配置球拍,所以多会把软板配上软套胶。这样的配置非常耗费体力,而且很多人反手都是摩擦的状态。反撕并不是很多。100%发力几乎不可能,所以硬质套胶,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另外就是国人打球的时间多,手感建立的比较扎实。所以狂飙对我们来说控制起来不是很难。
& 进口套胶在国内多见MAX版本,这些MAX的海绵厚度往往是2.2MM甚至更厚。目前国内运动员反手用外套颇为流行,于是种种MAX也被放到了反手。 力量不足,选择较硬的七夹板或纤维板来弥补是可行的,应注意海绵厚度的影响。把MAX用于发力能力相对较强的正手,问题不大。但MAX如果放在反手,很容易打不透板,手感模糊不清,使不出劲来,“闷”住了球板的力量,性能大打折扣,2.2MM以上的MAX更不适合业余选手放在反手。其实,只要选薄一点的海绵,就容易打透、借上球板的力道,手感立刻就清晰敏锐了。
二、不要超厚面放反手
国内比较常见的进口套胶是MAX版本。这个版本的海绵厚度非常的大。如果将它用于反手,则导致球不透板比较严重。国内选手的反手发力虽然较强,但是使用这种搭配的话,球速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进口套胶在国内多见MAX版本,这些MAX的海绵厚度往往是2.2MM甚至更厚。目前国内乒乓球运动员反手用外套颇为流行,于是种种MAX也被放到了反手。 力量不足,选择较硬的七夹板或纤维板来弥补是可行的,应注意海绵厚度的影响。把MAX用于发力能力相对较强的正手,问题不大。但MAX如果放在反手,很容易打不透板,手感模糊不清,使不出劲来,“闷”住了球板的力量,性能大打折扣,2.2MM以上的MAX更不适合业余选手放在反手。
其实,只要选薄一点的海绵,就容易打透、借上球板的力道,手感立刻就清晰敏锐了。
三、不要重型碳板与硬质套胶搭配
乒乓选手在练习的初期,采用五层的木质底板和比较软的套胶可以增加手感。虽然球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技术的养成本有帮助。随着选手技术的提高,这种搭配的弱点也就是显示出来了。那就是球速不足造成的攻击无力。有的乒乓选手采用的改进措施是重型碳板+硬质套胶。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强强联合,追求极致的球速。出发点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是击球的时候吃球太深,球的落点很难掌握。虽然球速提高了很多,但是失误的比例也大幅上升。这样很容易失去对比赛的控制,最终输掉比赛。在改进装备的时候,我们推荐的原则是“扬长补短”,而不是“扬长避短”
& & 业余高手的手感好,控制能力强,当软板不能满足他们的进攻速度后,他们就会换硬质的底版,这样可以弥补自身发力的不足。但是他们同样会选择硬质套胶,这样的搭配就会造成吃球不足,而速度有余。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这样的配置并不符合他们的技术特点。重型碳板加硬质套胶,这样的搭配会让业余选手在比赛中失误严重增多。所以这种搭配是错误的。
& & 技术全面你就会最大限度的减少输球。而特长突出你就会最大限度的赢球。这样打起球来才能发挥一技之长,才有战胜对手的优势,最终克敌制胜。选择乒乓底板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尽量让乒乓器材最突出的性能和自己的特长吻合。同时尽量避免器材最弱的性能和运动员最弱的技术项目相遇。否则你就会有明显的漏洞。这样就很难赢球了。选择乒乓器材的时候我们至少明白两个问题:第一喜欢什么类型的器材。二是坚决不能用什么类型的器材。这也是球拍配置的前提。
四、不要单桧与传统套胶搭配
原本生于东临扶桑的单桧,单桧十足的力量与弹性浓缩于一个喷字。但是国内众多使用者都是使用狂飙套胶,多数选手都是无论什么底版都配狂飙。但是桧的最佳搭配是内能套胶,而这些套胶多数都是外国生产。国套硬度好,手感死,桧木弹性向外传递的通道被封闭,胶面的粘性又降低了出球速度,这些都与喷射的性能背道而驰。单桧的优越性能被掩盖,也违背了我们用单桧的最初目的。所以这种配置方案也是错误的。
五、不要成品底拍与套胶搭配
对于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在刚接触乒乓球的时候都是使用成品拍的。因为这个时候球友对于乒乓球运动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对于底板和套胶的知识比较匮乏。球友在这个时期精力的重点放在了个人技术的提高上。但是随着个人技术的进步,成品拍已经不能满足球友的需要。因为想省事或者是省钱,有的球友采用的方法是在成品拍上再贴一层套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成品拍和专业底拍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使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仅不能发挥出套胶的优势,就连成品拍仅有的一些优点也丧失了。而且这还会加重球拍的重点,导致球拍的手感很差。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拍与套胶的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