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布新闻:简述新闻发布会的流程流程

新闻发布会中记者的提问技巧简析
《今传媒》杂志供稿&作者:翟国瑞
E-mail推荐:&&
&&&&提问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记者采访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事实并开掘新闻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大约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地在访问――也就是以向人提问题为基础的。”由此可见提问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程度。而与一般性的采访提问相比,新闻发布会具有时间短、机会有限和现场提问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记者个人而言,精彩的提问是对其思想与业务水平、政治立场、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检验;对于记者背后的媒体而言,高质量的提问能清晰地表达该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并为媒体获取有价值的独家新闻,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公信力。因此,笔者现就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提问技巧的问题作一简析。&&&&一、突出重点,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新闻发布会是一个在规定时间内对记者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回答的特殊场合。在这种特殊场合记者就不应该再提出一些有资料可寻的问题,翻阅资料是他们的“课下作业”,不应该再拿到这里让发言人解答。&&&&在这次“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些记者在这方面做得有点欠妥。如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妇女英文月刊记者“请问赵主任,这次2235名委员中,女委员的数量有多少?她们现在所提的提案数量有多少?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在他的提问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提案的数量”以及“主要集中的领域”可能是记者无法确切知道的,但“女委员的数量”是肯定有资料可查的,记者在这里竟然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他没有为这次新闻发布会做好充分的准备。难免会换来赵启正如此的回答“我事先用了一点功,但是没有注意到这个比例,但我知道,本届比上届妇女委员比例高……”&&&&无独有偶,我们再来看看2007年新闻发布会上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的提问“我有一个问题,关于中央政府对于国内和全球环境保护的政策,为什么政府去年没有达到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的目标?具体问题是在哪些方面?到2009年,有预期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如果政府认为环境保护政策目标还有用的话,中国将来会不会愿意接受国际社会共同确定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而温总理的回答是“关于我们去年没有完成环保的目标,我在人代会上已经作了充分说明。今后采取的措施也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工作,我想不再重复了。”对于发言人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即使不是在此次发布会上做的回答,记者都不应该把它拿出来再次进行提问。这就提醒记者在会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在会上提出重复的问题。&&&&二、把握主题,提问要有针对性&&&&新闻发布会的策划流程是先选定主题,再根据主题来确定新闻发言人。因此,记者应全面了解此次发布会的主题和新闻发言人,再来准备问题并进行提问。此处的“针对性”是指记者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针对合适的对象提出问题。&&&&虽说新闻发布会是针对国家重大问题的一个专场发布会,但社会的复杂性也会带来众多方方面面的重要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言人不可能把每一位记者带来的问题都回答完,因此对于那此过细的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发言人一般不予回答,而把它交给专门的负责人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要注意所提的问题了。&&&&例如,在今年“两会”的这场发布会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羊城晚报》记者提出“应怎样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来看赵启正的回答:“这个问题在下面的讨论当中,委员们一定会讨论的,所以你最好的提问时间我们还有两次记者会,其中一次就是讨论经济问题”。说明记者所提的问题在此不合时宜,虽然“大学生就业”也是国家的重大问题,但这种过细的问题被归为“经济问题”,留在那场发布会上回答也许会更合时宜。《中国人口报》记者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带到了此场发布会,赵启正也没有给予回答,而给他介绍了“人口和环境”这一专门委员会,同样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也是一个大问题,但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因此应该把它交给专门委员会处理。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恐怕也有些不合适。&&&&“针对合适的对象提出问题”是指记者应针对此场发布会的发言人提出问题,而不应该将所提的问题交给在座的其他人来回答。在这一点上,德新社记者就犯了一个类似的错误。“另外,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出现在会场,我们都知道您在中国政治生活当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今后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您是否可以简要地谈一谈您的政治理念和信念?”而一开始就已经明确说明“今天是温总理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因此记者没有针对合适的对象提出合适的问题,只能是浪费了这次机会。&&&&三、问题具体准确化,提问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新闻发布会是记者获得重大新闻的理想渠道,也是新闻竞争的重要场所。它一般是在规定的地点、时间进行的。因此,在事前对各项事务都会有周密的安排,而且参加的记者人数众多,新闻发言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记者的众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允许记者像平时的人物采访一样,与被采访者平心静气地坐下娓娓而谈。因此,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之前应将想要提问的问题设计得尽量准确、具体化,一来能够使发言人较清楚地了解到记者想要说的问题,进而做出准确深入的回答,二来也可省出时间给其他的记者提问的机会。&&&&例如在日,温家宝总理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提问“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您最大的愿望,可是有专家说,除非加强农民土地使用权或者还给农民土地产权,‘三农’问题可能很难得到解决。您认为把土地产权还给农民是可能的吗?”温家宝回答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解决农民对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的。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我们在改革开始的时候就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说,农民拥有对土地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此后土地承包期不断延长。现在我可以直接回答你,农民对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将长期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此例中,美国记者的提问涉及到“三农”问题,而土地问题是“三农”之一,记者没有宏观地问怎样看待“三农”,而是抓住其中的一点――土地产权,结果得到了温家宝具体、准确的回答。&&&&再来看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提问,“刚才总理说除了做公仆的权利,没有其他权利。我想这话不仅是对政府工作人员说的,更是对领导干部说的。我问的问题与此相关,也就是反腐败的话题。最近陈良宇、郑筱萸案件的查处和披露带来很大的反响,我们也听到了来自观众的声音,一方面大家觉得特别的欣慰,因为加大反腐力度一直是人们的期待,而另一方面人们很忧虑,为他们看到的腐败现象忧虑。如何有效地遏制一些行政领域权钱交易的现象?”在此记者在提问之前用了一个小“序”来引出他的问题。首先将自己的问题具体地定位在“反腐败”的话题上,然后再道出此话题下的小问题,笔者认为这也是将问题具体化的一种表现。&&&&然而此类相反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请看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网记者对赵启正的提问“近几年,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汇聚民意、聚集民智的重要渠道,但是有些人群既看不了电视,也没有钱上网,也买不起,他们就是农民工。今年我们知道有2000多万农民工失业需要工作,他们的就业问题既牵动政府的心,也牵动网民的心,我们《新华手机报》已经收到5000多万农民工发来的短信,一毛钱就可以把他们对政府的一些意见、呼声、建言献策通过手机发到这个平台上。目前为止,请问,已收到的委员提案当中有多少是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委员关注的农民工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位记者在叙述了一番新兴媒体、手机等情况后,才引出自己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闻发布会这样宝贵的时间内,记者的每一句话都应是与问题相关的,然而此位记者在问题之前的一段与问题无关紧要的话完全可以删掉。最后惹来赵启正一个幽默的回答“我听得很明白,你问题的重点是你们的手机网成就很大,让大家都知道,顺便问了我一下有多少关于农民工的提案。提案每次要份,这个数据要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才能出来。谢谢大家。”&&&&四、讲究礼节,提问前对发言人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目的是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新闻素材。在新闻发布会这种既正规又隆重的场合,采访记者集广大受众、所在媒体和个人于一身,他的采访行为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有机结合。然而就个人而言,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与发言人之间的现场对话,笔者认为更多的是一种人际传播。在这种短暂的人际传播中,记者如何给新闻发言人以好的印象进而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显得尤为重要。&&&&印象是认知主体在脑中产生的对认知客体的形象。能否形成好的印象不但取决于认知主体,同时也决定于认知客体。具体到新闻发布会上,认知主体――新闻发言人通常被称为“制度人”,因为他代表着一种新闻发布机制,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一个发言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人、普通人,也具有普通人的心理特征。而作为认知客体的记者完全可以运用语言这一要素,对发言人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来提升自己的人际印象,想必对提问的效果会有一定的帮助。&&&&我们还拿日的新闻发布会来说,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提问:“第一,从今天现场看到您的简历,您的外交经验非常丰富。作为政协外事委员会的主任,您会给政协在拓展外交活动当中带来怎样新的特点?第二,我们最近非常关注有关法国拍卖中国兔首鼠首一事,今天上午有了最新进展,您认为政协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记者在提出问题之前首先用一句话肯定了赵启正的外交经验,虽然是简短的一句话却缓和了新闻发布会这一特殊场合所特有的严肃的气氛。我们再看2005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的提问“总理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也是新华网的记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华社记者,感谢总理在百忙之中登录我们的新华网。去年您曾经讲过,宏观调控对政府是一个新的重大考验,这个考验不亚于SARS的考验。现在一年多过去了,我想请问总理的是,您对去年的宏观调控有怎样的评价?今年宏观调控有什么特点?力度会不会进一步加大?谢谢!”记者在提问之前对温总理的感谢感觉一下子拉近了记者与发言人之间的距离,舒缓了二者之间的气氛。但要注意的是,记者对发言人的肯定和赞扬应该是适度的,有时过度的赞扬会引起发言人的反感。&&&&五、注重实践,培养记者的临场发挥与应变能力&&&&新闻发布会是一场开放的、有众多记者参加的发布会,每一位记者在会前都会做好案头工作,充分准备好会上将要提问的问题。这就难免会出现有关同一事件的问题重复提问,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记者认为发言人对于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还没有给予具体、清晰的回答。要想挖掘深度的新闻信息,却又不能重复提问时,记者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就充分考验了记者的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的临场发挥,实际上是其平时经验积累的结果,也是其业务素养的表现。而记者如果没有一点儿应变能力,不能迅速及时地调节自己的状态,不仅会伤害到自己的身心,也会给采访工作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记者在新闻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如在日朱F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对几位记者针对台湾所提的问题已经做了详尽的解答。而台湾《联合报》记者又在台湾问题上追问:“中国大陆最近强调台湾的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而在台湾新的总统在3天之后选出,如果这个新的总统在他未来的一任或者两任的任期,也就是四年到八年的任期里面他拒绝就这个中国统一的问题进行两岸的谈判,他选择维持现状,这样是否会导致两岸出现战争的结果?中国大陆在这个统一的问题上是否会制定一个时间表?还有三天就是选举,在这三天之内中国大陆是否会采取一些军事演习例如导弹试射的行动,例如像1996年的那么一次行动上以发挥他的影响力。”朱F基回答说:“关于台湾问题我认为我刚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没有必要再回答假设的问题。至于是不是会举行军事演习,请你等着瞧,不要着急,只有两天了。”其实在这场发布会上,总理已经是第二次表明不愿意再谈台湾问题。面对此种情况记者该怎么应对,我们来看法新社记者的提问“我是法新社的记者,我想问一个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但是很抱歉,我这个问题还是想牵扯到台湾,所以我向您表示道歉,但是您刚才讲了中国不会针对台湾的分裂势力和外部的干涉势力来放弃使用武力,那么您这个是不是也包括到了美国,因为现在中国不断地批评美国说美国也影响到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而且据中国的《解放军报》发表的社论也像您说的,美国打算把台湾作为不会下沉的航空母舰,那么台湾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中美关系,比如说影响到中美间有关世贸组织问题的谈判,而且人民感到关切的是,台湾问题是不是会阻止国会来通过有关中国入世的立法。”这名记者没有直面冲击台湾问题,而且绕了一个弯,转换了一下角度,通过对中美关系的发问又间接地提到台湾问题,但由于这是事关“中美关系”的问题,总理又只好作答:“到目前为止,除了我把克林顿总统的讲话改了两个字以外,我没有提到美国。我现在不想把台湾问题和美国联系起来,更不想把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的其他问题联系起来。对不起,我只能说到这样。”&&&&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来两会期间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所提问题的研究,对记者的提问技巧总结了以上几点,高水平地提问是采访成功的基石,那么如何才能达到高水平,我想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应归于实践。参考资料[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2]熊高:《新闻采访》,中国大学出版社,2006年&[3]何志武:《新闻采访》(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4]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5]杜江:《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6]杨正泉:《新闻发言人理念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7]赵鸿燕:《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作者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实习]谭宣)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相关专题?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 ? ? ? ?&?&?
&&&小编推荐
?&?&???&?&&?&&?&&?
&&&传媒热图
???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无线?手机媒体新闻发布会流程要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闻发布会流程要点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1月20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发布2017年春节假日旅游指南。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预测,2017年将成为旅游过年史上最热的春节,春节长假期间旅游市场将接待3.43亿人次。
12月26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薛亚平、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等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11月8日,国家旅游局会同多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薛亚平、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11月2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号召全国旅游企业自愿承诺诚信经营,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的668家旅游企业与各地旅游协会自愿签订了《旅行社诚信经营承诺书》。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薛亚平、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出席新闻发布会。
国家旅游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新闻发布会的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