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循环赛规则比赛循环赛中,如某队员中途放弃怎样处理

郧西新闻门户网站
主管:中共郧西县委宣传部 主办:郧西县对外宣传办公室
站内搜索:
【郧西在线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郧西在线”、“来源:郧西周刊”或“来源:郧西在线论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郧西县对外宣传办公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郧西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6
郧西在线 — 郧西县对外宣传办公室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邮编:442000 地址:湖北省郧西县 商务热线、联系电话: 传真:
法律顾问:律师 周锐 电话: 
Copyright (c)www.yxol.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监督电话:025-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法律顾问: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乒乓球比赛方案10则.doc 3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20 &&
乒乓球比赛方案10则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乒乓球比赛方案10则乒乓球比赛方案
乒乓球比赛方案:
乒乓球比赛方案
一、比赛冠名: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职工乒乓球赛
二、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弘扬竞技体育精神,丰富广大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推动我院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身心素质,增强团结合作与顽强拼搏的意识,同时为全院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带给交流学习的机会,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促进学院和谐发展。特举办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职工乒乓球赛。[由整理]
三、主办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会
承办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协会
四、比赛项目: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
五、比赛时光:日开始
六、比赛地点:院本部职工活动室
七、参赛对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教职工
八、报名时光:日-28日
九、报名方式:
1、团体赛以各分工会为单位组队,男、女团体可各报6人,40人以上分工会可报两个队;
2、单打比赛各分工会可报男、女各3人,40人以上的分工会可各报5人;
3、比赛项目能够兼报;
4、报名时各队需报领队1人,负责日常的联络工作;
十、比赛方法及规则:
1、采用国际乒联最新的《乒乓球比赛竞赛规则》执行;
2、团体比赛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预赛采用抽签分组循环赛制,每胜一场积3分,负一场积1分,弃权积0分;如出现积分相同的状况,则依次比较相互的胜负关系、净胜局数、净胜球数,决定排行,每个小组排行前两位的队出线进入复赛;复赛采用交叉淘汰赛制,直到决出冠、亚、季军。
3、每场比赛采用5盘3胜制,小组预赛阶段每盘采用3局2胜制;复赛阶段每盘采用5局3胜制;
4、每个运动员每场团体赛最多参加两盘比赛;团体比赛中首先进行两盘单打比赛;第三盘进行的是双打比赛,未参加前两盘单打的运动员务必参加双打比赛;之后进行的两盘均是单打比赛,务必由之前仅参加双打比赛的运动员和仅参加单打的运动员完成。
5、男、女单打比赛参考团体赛赛制;
6、每局比赛11分;发球时每2球轮换,10平后每1球轮换;每局打到10平时,其中一方先多得2分才为获胜;每局赛后交换场地,决胜局时有一方得到5分则交换场地;
十一、奖励方法:
1、男、女团体赛各取前三名,分别给予奖金及锦旗;
2、男、女单打各取前八名,分别给予奖金及荣誉证书;
十二、裁判与申诉:
1、本次比赛裁判由比赛组委会裁判组指派;
2、比赛中有主裁判、助理裁判、记分员各1人;
3、比赛中务必绝对尊重裁判和对手,如比赛过程中有不尊重裁判或对手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由当值主裁判给予相应处罚,处罚等级依次分为:警告、判失1分、判失1局、判本场比赛负、取消比赛资格;
4、如参赛方不服裁判判决,须在当场比赛结束后当天内向本次比赛组委会书面投诉,组委会在收到投诉书24小时内进行答复;
5、组委会不理解口头申诉。
十三、比赛要求:
1、团体比赛各队,在每场比赛前10分钟于比赛场地中填写出场顺序表并交于当值裁判,上交后不能更改;
2、比赛进行中,参赛运动员出现伤病无法坚持比赛按该队员弃权处理,不能替换或改期;
3、各参赛队或个人须提前到比赛场地报到,比赛开始后迟到10分钟作弃权处理;
4、赛后双方运动员及当值裁判需在比赛记录表上签名;
十四:本次比赛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乒乓球比赛方案:
《乒乓球比赛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北京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二、活动依据:
为用心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响应乒乓球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普及提高我市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把已构成传统赛事,寒假期间的乒乓球比赛继续搞下去,以此来丰富中小学生的寒假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
三、活动的目的:
透过他们参加此项活动,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乒乓球运动,促进提高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发现和培养我市的后备人才。并有利于激发他们勇敢顽强、不畏困难、敢于拼搏、敢打必胜的信念。培养他们群众主义、遵纪守法、礼貌礼貌的好习惯。把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当中去。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本着寓教于乐,到达育人的目的。散文阅读:
四、活动的基本资料:
1、比赛时光:——24日
2、比赛地点:北京市少年宫乒乓球馆
3、主办单位: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
4、承办单位: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市中小学生体协、北京市乒乓球运动协会
5、组队形式:以全市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全网推荐之二:马凯旋老师谈乒乓球业余训练与比赛指导
来源网站: &
发表时间: 23:53
【您可能关心这些器材】
本帖最后由 ancient 于
10:17 编辑
推荐者ancient谨按:这是马凯旋老师对业余球友的练习以及比赛时如何进行场外指导的两篇文章,第一篇特别对没有固定球友练习的爱好者如何选择临时球伴、突出练习目的、提高练习效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跟东坡提出的读书“八面受敌法”不谋而合地暗通,呵呵)。马老师的技术文章不单朴实,而且有趣;不单包含他对“技术”练习与运用一以贯之的个人化理解,而且人间气息十足,个人性情十足。常令我觉得,他“知人”“观世”之深切不亚于“懂球”“说艺”之高明。这些微妙之处,尤其在两篇未删节文字版中体会更深(正式发表版与未删节版各有千秋,无需赘述),像第一篇谈“设计韬晦、能屈能伸”、第二篇谈临场指导心理等(分“上”“下”两部分:“上”为未删节版,“下”为发表版),我读时常不觉会心一笑。除了文字异同外,如《浅谈业余选手训练思路的开拓与实践》一文还比发表版多了第三部分的内容,等等。
关于最后一点“器材装备,适用为上”,我也颇有感触,因稍加己意发挥:业余乒乓“器材流”与“技术流”,我们又戏称为“器宗”与“技宗”,仿佛《笑傲江湖》里的“剑宗”与“气宗”一样,争来吵去,其实同出一源,不过江河分流而已,浑浑浩浩,不辨高下。我虽自归于“技宗菜鸟”,不过身边也有“器宗”球友,从玩器材中获得的乐趣甚至超过打球本身,可见人的精神兴趣触发点是不同的。所以马老师既鼓励尝新,亦戒勿成“拍奴”,推其用意或即物物而不物于物,高扬人之自由本体。《世说新语》载祖约与阮孚“好财”与“好屐”的故事,可作参证: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可见,不为物累、神超形越是魏晋之士从老庄那儿接收的思想遗产,而已渗入其生活及价值世界。所以“器”也罢、“技”也罢,从更高的观点看,皆可为人之累,亦可为人之助,关键视乎人而已矣!
浅谈业余选手训练思路的开拓与实践马凯旋
很多业余乒乓球爱好者都被一个如影随形的问题所困扰——“我的球该怎么练?!”其中不少人是各种业余赛事的常客,他们的共同点是希望通过练习提高技战术水平,从而在赛事中取胜。本文就这个题目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文中观点仅仅是经验之谈,绝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样做的原因显而易见:中国的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太多了。
首先,我要申明一个基本观点:就我国的乒乓球现状来讲,业余选手和职业选手们快乐的“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倾心关注的是广大业余爱好者的快乐,而且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也来参与这份关注。对我们这份杂志来说,成千上万的业余爱好者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了他们的关注和参与,这份期刊就失去了深厚的基础。能够为球友们解决一些练习、比赛中遇到的困难是我们的荣幸。而且,做这项有趣的工作的同时,也是我们再学习的过程。
业余选手的训练是个不小的题目,我们就从较为常见的一些现象展开,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根据日常观察、教学经验以及球友反馈,“想练球”的球友可分为以下三类:A、能够找到球友或教练\陪练的;B、难于找到球友对练,也难于找到教练\陪练,但却渴望提高一步的;C、“自力更生”式的,但又不能妥帖安排自己的训练时间的。当然,还有相当数量“参与型”的业余爱好者,他们并不太在意自己技术提高的快慢与否,也无意去参加各种比赛。只是通过打乒乓球锻炼身体、出出汗,放松身心。这些球友,按照金庸先生的武学流派划分,应该叫做“逍遥派”。
一、知己篇:合理制定训练计划
可以找到合适的球友、教练\陪练的球友们是比较幸福的,至少你的这台“乒乓球电脑”硬件软件齐备。如果我们把场地、球台、器材等等比作“硬件”的话,训练的伙伴、教练或陪练就是相应的“软件”了。即便如此,你仍然需要编好适合你本人的程序。否则,就算你可以在设备齐全的体育馆里,拿着世界冠军用的器材练习,也可能会事倍功半。乒乓球是个人项目,需要制定适合你本人的计划才行。而且业余选手不同于体校学员,更不同于职业运动员,想练什么和该练什么往往不是一回事。首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技术打法、年龄、身体条件来制定计划,不可好高骛远。
例如,侧身发完球后抢攻时总感觉发不出力,但拉单线时发得出力,这就需要球友或陪练的帮助。你可以要求他把球尽量接到指定的位置,有针对性地练习。由于导致发不出力的因素不止一个,可能是发球后还原不充分;也可能是急于发力暴冲,身体位置过于向前;还有可能是对方回球较长把位置顶住了。这几种现象看上去都是被来球顶住了,但导致现象发生的却不是同一个原因。这就要拿出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比如你甚至可以这样练:发完球后,还原时双脚向后小碎步垫一下,然后用步法小范围调整侧身位置,盯球、引拍,但并不下手冲,不打这板球,就练这个连接。等练出步伐调整节奏后,还发同样的球,上手再冲。而且是先把球拉到球台上,较为熟练以后,再加旋转、加力量。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乒乓球的连接技术一定要从最基础的练起。单项技术的训练可以参照体校学员的方法,但板数不宜要求过多。在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后,要加入力量、旋转、落点的变化要求,进而加入两种技术的连接。道理很简单,六七岁的孩子需要一个球打500次,三四十岁的成人就没必要了,反而是要适时地加入变化,如力量的变化、落点的变化。就是说,基本功要练,但不可练得太死板,否则容易练呆、练傻,最后只会练习不会打比赛了。
有能力的进攻型爱好者,可以练一点走位攻(拉),但范围不用太大,有时小于1/2台都可以。因为成人练的是实战中的意识,而小孩子练的是基本能力,而且还要重复再重复,孩子们的练法里面甚至包括了练体能的因素。小孩子是学会很快,不练就忘。但成人并不是这样,掌握技术可能慢一点,但不容易忘掉。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才管用。我的教学经历里,碰到过国内外不少这样的实例。最后的结论就是:成人、半路出家的练习者,不能象小孩子那么练。但是,要达到一定的练习质量,是离不开陪练方的帮助、配合或提示的。上面我说的不仅仅是计划本身,更主要的是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上面列举的一些计划,只是用来说明问题。业余选手没有必要把自己架到一个达不到的高度去要求自己。假如你防弧圈技术好,那么,发、接发球就要多练,在发接发环节控制对方,使对方难于上手,或即便上手也发不出力。再有就是练防住对方的第一板球,比赛时对方拉一板,你防一板空档,照样有机会得分。没有多少业余选手能高质量连续拉,更不要说走位连续拉。对方越拉越虚,这时你就可以适当上手进攻,自己的基本技战术套路也就初步形成了。所以,你练的主要技术就是围绕“防守好”这个特点来制定的。
再举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年龄较大,直板长胶,基本没有进攻能力,怎么办?业余选手,你总不能因为他不会进攻禁止他参赛吧。人家照样有权利参加,而且平时练习时就是想办法从发、接发球入手,一上手就让对方别扭,尽量少打回合。练得好,照样能赢一大票人。这种打法可能不那么好看,站在那儿,左捅右捅,也没什么回合,但你一看比分,有意思了,他还经常领先甚至赢球。总之,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少而精地练。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能力,再一项一项地加技术。我们以前的文章讲到过,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练过的技战术一定要拿到比赛里去试用,然后回来再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慢慢地,进步了,信心就有了。
二、知彼篇:提高切勿急于求成
把难于找到固定球友、教练\陪练与“自力更生”型的爱好者放在一起讨论,因为这两类球友最大的共同点是练习随机性很强,一般来说,很多时候只能是碰到谁就和谁练。这种练习形式虽然随机,动一动脑筋却可以让练习有方向、不盲目。以下几点提示,目的是抛砖引玉、打开思路:
1、取长补短、见缝插针
我们在寻找球伴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观察。在对自己的技战术状态有了比较客观的评估前提下,看一看球馆里的各位大“虾”们都是什么打法,什么水平。自己心里事先做个计划,比如:我和这位直板反胶、正手侧身好的能练点什么;和那位横板两面拉的小年轻可以练点什么;诸如此类。第一位可以练的内容有:让对方侧身单线拉,自己练防弧圈;对方练发球抢攻,自己练接发球及控制等等。第二位可以协商让他练台内接发球,练完正手练反手,自己两条线的发短球也就练到了。假如球馆里只有一位看上去50多岁的球友,进攻能力很差,就是搓球还可以。没关系,咱们这半个钟头就练搓球的长短结合、转不转结合及落点变化。退一步讲,就是练搓单线你仍然有得可练。由于这些球友们的“乒乓球电脑”里面软件短缺,那就得想别的办法弥补。乒乓球这项运动,绝对是个熟能生巧的体育项目。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练习,而且还是目的性很强地去练习。坚持数年,必有可观。
我遇到很多有一定球龄的爱好者,有一个问题——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爱好者——问的次数最多:“我如何改进、提高接发球水平?”我的回答很简单:“各位需要先踏踏实实地练上三个月搓球,然后咱们再来研究接发球。”当然,就字面上讲,有些以偏概全,不过我的话确实是有感而发。首先,这些朋友都是有三五年甚至更长球龄的“发烧友”,否则不会提出这么单刀直入的问题,而往往正由于他们对乒乓球有了一定了解,参加了相当数量的比赛,有了惨痛教训后才提出这个问题。业余选手练球,几乎都是从进攻技术练起(体校也一样),但业余与科班的不同也是明显的:体校的孩子们第一年就要练习搓球,而且日积月累,十几年下来,你说他们累计练了多长时间的搓球?可业余选手呢,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如长胶,或50岁才学打球等等),有谁愿意花自己练球时间的10%-20%去练搓球的?有,但是凤毛麟角。数年之后,问题就出来了。我在这里插叙了一段有关练习搓球的故事,无非是说,不要认为搓球是个中性技术就不去重视。再和咱们今天的话题联系起来讲,有机会多练练搓球是件挺好的事情。业余选手的比赛,我看80%以上(可能实际比例更高)是从搓球开始的,既然这样,那你凭什么不去好好练练搓球呢?而遇到一位搓球不错的老球友岂不是你的运气?
2、计设韬晦、能屈能伸
业余爱好者恐怕都有这种经历:到一个新球馆,或者是认识了一些新球友,自己很想进入这个“球友之圈”,但遇到的某些“高手”们往往不屑与你过招。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指望认识的球友除了打球好之外还是“雷锋同志”,这就需要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同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练习,谁都知道是水平低的人划算。但水平高的人不大情愿和你练习,怎么办?我出个主意,你可以在局部时间段里另辟蹊径,“倒着练”一些技术。比如,先物色水平接近的球友,看准了他爱连续拉或两面摆速进攻,多陪他练,但陪的同时你不能忘记的是:我得快速提高我的推挡(或拨挡)的水平。在自己的推挡、拨挡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是你去找“高手”陪练的时候了。“我看您弧圈拉得真好,我能不能试着接几板?”除非对方是那种眼高于顶的人,板板暴冲,根本练不下去。这样的宝贝是存在的,真遇到这种人,你可以放弃,再去找别人嘛。不过有一个细节要注意,就是对方的水平不能高出你太多。量化的说,和他打比赛,你基本上是3:11输,而且是连续四五局翻不过身来。这个对手只好放在“来日方长”的名单里再和他过招了。
有一个现象,在业余选手里很常见,某些人的某项技术非常突出。你冷眼看准之后,就和他练这一项,尤其是发球。“你这个侧上长球发得太好了,我能不能吃几个?”我想你这样“以诚相邀”,对方一般是不会拒绝的。请爱好者们体谅我的苦衷,我不是让大家去搞小权术。因为我知道,大家实在是太喜欢乒乓球了,又找不到合适的球友练习,只好采用这种利己但不损人的办法。球总得打下去,理解万岁吧!用这些办法,双方都可以达到练习提高的目的。
3、以战代练、寓练于战
在某种条件下,我们可以用计分比赛的方式达到练习目的。这是一种带有很强目的性的计分比赛,首先要摆正心态,这仅仅是训练的一部分。不必过份追求胜负,现在的输是为了以后的赢。比如,我这几个月就是要解决接发球这个环节,所以,就要物色发球好的球友去切磋,比赛中主要的注意力就要放在接发球上。我教学时有过这种经历:安排好了的针对性计分,但学员就是刹不住闸,控制不住自己,非得争这个输赢。比赛态度认真是件好事,但在“以赛代练”的计分赛中,他忘了根本目的,犯了“欲速则不达”的老毛病。
我们不妨老老实实算一笔帐: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又有举国体制作保证,现在几乎到了“流水线式”地生产世界冠军的程度。稍微了解国际乒坛现状的人都知道,只要你列入中国国家队主力的序列,基本上你就是世界冠军了,至于是团体还是个人项目的冠军那是另外的问题。但就是这样,我们的孩子一般要从6岁开练,小学毕业后进专业队,打到能进国家一队,平均年龄大概也得是18﹑19岁左右,这是多少年?能当上主力可能还要熬上个2-3年,咱们可以算一算,他(或她)已经练了多少年?至少15年以上,有人早几年,有人晚一点,但一般至少10年以上,那已经是非天才做不到了。
各位爱好者,看了上面的数字,你还有什么可着急的呢?乒乓球这个项目对业余选手来说,最可爱的一点是它可以打一辈子,直到你手脚动不了为止。要是按这个时间表来安排,花上3-5年把基础搞好了,更重要的是把思路搞对头,什么事都还来得及。这是一桩很够本的买卖。我之所以车轱辘话似地这么讲,中心意思就是:有些事是急不得的,有些规律是要遵循的,要尽量避免走弯路。所以,除了要摆正心态、不怕输球之外,就是要目的明确。
比如,你想练发球抢攻,先找水平比自己低的球友比赛,因为难度小。慢慢过渡到找水平接近的球友比赛,再过渡到找比自己水高的选手比赛。所有这些比赛,你的注意力就是自己发球后抢攻这一个环节。只要路子对头,你一定会有提高。在没有相对固定的伙伴练球的情况下,自己要主动去找对手练习,而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这样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最大化地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改变那种碰到谁和谁练的被动局面。有一件事球友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和少年儿童比起来,成人的优势是理解能力,思维对行动的控制能力要强得多,这就决定了训练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的安排肯定是不一样的。
三、与业余练球有关的几点建议
1、纵横织网、打法多样
要做个有心人,学会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单位、俱乐部寻找同道,建立训练小组。尽量找不同打法、不同特点、不同水平的人来加入,编织起一张“球友练习网”。乒乓球是个人项目,最多就是有个双打,而长时间只同一两个固定的球友练习会产生很大的弊病。业余选手尤其如此,直接的后果就是比赛时适应能力和临场的调节变化能力差,技术上的可塑性小,能战胜的打法类型少。简而言之:技战术的适应性差,不经打。因为共同练习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再怪的打法,通过练习,你对他有了实质上的了解之后,比赛中碰到就不那么害怕了。想来大家可能都见过,有的人就是不怕长胶,这固然有着个人水平的因素在内,但他往往也是经常与长胶练习或交手的人。象生胶、削球,眼下都成了“稀有物种”,你的“球友练习网”圈子里如果品种齐全,那真是件可以让你偷着乐的事。
2、文字视频、训练复盘
有素养的体校及专业队都要求队员们写“训练日记”,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训练日记的功能可以用录像和视频替代。可不要小瞧了这个辅助性的手段,那是大大地有用。不瞒大家,直到现在,我有些当年在国外教过的学生还会时不时给我发来他们练习、比赛的录像视频。同时写出他们的看法观点,我看过之后拿出我的观点和建议,据他们说,颇有助益。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这些手段的另一面,自己看,就像围棋选手比赛后的“复盘”一样,加加减减,瑕瑜立见。当然,也可以与自己的教练、球友共同切磋。以期日后的练习目的性更强,计划的安排也会更有针对性。
3、器材装备、适用为上
上面讲的是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监测自己的练习、比赛,辅助我们达到有的放矢、加速进步的目的。确实,改革开放以后,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准大有提高,荷包也比以前鼓了很多。据我的观察,如果说十五年前,国内的乒乓球圈子(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软件超群的话(运动员、教练员的水平),硬件多多少少还是差国外一筹——我这里主要指的是器材。但是眼下确实今非昔比,简直就是“鸟枪换了原子弹”。世界冠军用什么我就用什么,不买对的,只买贵的。我想抛开“钱”的因素,就技术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一般来说,业余选手的速度、旋转、力量会比职业选手差出很多,尤其在中国这种差距更大。我只提一个问题,你用张继科的板和胶皮,能打出张继科用那个搭配产生的攻击效果吗?我并不想非议球友们追星的热忱,但如果你是想通过努力练习去多赢几场球的话,最好还是别买最贵的,要买最对的。适合你的技术特点、个人身体条件的板和胶皮,才是你最需要拥有的。其实我是坚决支持业余选手去做不同尝试的,因为我曾做过金棕榈公司的副总经理啊!作为器材生产厂家,当然希望卖得越多越好。但是作为战士的武器一样重要的板和胶皮,一定要搭配合适,只有与你本人搭配合适,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还有个问题,考虑再三,不吐不快。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业余球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那儿鼓捣球板。要不然就是今天改改长胶,明天试试563。再不然就是直改横、横改直,就这么磕磕碰碰地,三年五载的光阴过去了(有的人花的时间更长,几乎是伴随着球龄始终)。我要说的是:勇于尝试是好的,但要适可而止,不能走火入魔、本末倒置,成了“拍奴”。说到底,拍子毕竟是用来打球的。如果说出于爱好,尝试一下,或是作为收藏,那是无可厚非的。只是不要搞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打哪块拍子好了,那岂不真是弄巧成拙,到头来害了自己。
以上的内容,我希望读者能前后照应着阅读,因为很多内容之间是有连带关系的。如果您还能看出一些脉络的话,说明我写得还算差强人意;如果读了以后毫无感觉,那不是您的错,而是我需要努力再努力。
(本文发表版见《乒乓世界》2011年第9期)
现提供个人的邮箱用于和爱好者沟通之用:1.
本帖最后由 ancient 于
10:14 编辑
谈业余选手比赛时的场外指导(上)马凯旋
场外指导,是乒乓球竞赛规则里很有特色的一项规定。它使比赛平添变数、增加戏剧性色彩,同时也是教练员的必修课(尤指专业队)。好的场外指导,有时能起到扭转战局甚至一球定乾坤的作用。
首先得说,这是一项干起来很有意思的事。乒乓球,英文完整的意思是:桌上网球。可见是英国人从网球上得到的启发,发明了这项运动。上世纪50年代之前,国际乒坛是欧洲人的天下;随后,日本人发明了海绵拍,进而琢磨出了弧圈球,给乒乓球技术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独步乒坛。而自从1959年容国团成为中国世界冠军第一人之后,经过半个世纪,乒乓球已发展成了中国的“国球”,绝对的老大。随着技战术的演变,比赛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国际乒联为了平衡世界各国水平发展的不均衡,一次又一次修改规则,但改来改去,仍然保留了允许场外指导这一条。要知道,虽然乒乓球脱胎于网球,但在职业网球比赛过程中,是不允许场外指导的。中国乒乓球教练场外指导的水平,可以不客气地说,也是超一流的。我们现在尝试着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和业余爱好者们谈谈怎么做场外指导。
乒乓球比赛每一局结束,双方按利益均等的原则要交换场地,进行短暂的局间休息。这时候,也是运动员合法聆听己方教练面授机宜的时间(之所以用“合法”二字,是因为在进行比赛时,场外教练不允许进行言语指导,否则犯规,裁判员会警告甚至有时把犯规教练员驱逐出赛场)。那么,局间指导说些什么呢?抛开专业队层面的内容,今天我们只谈业余选手的场外指导。
1、观察形势,扬长避短
尽量事先了解你所指导的队员的基本打法、技术特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业余选手的特殊性。比如,场外教练是临时请来的,有时甚至比赛时临时“拉”来的。这就需要场外指导者尽量仔细观察双方运动员的比赛,内容包括:发球、接发球、发球后连接的下一板球干了什么,是搓还是拉、打?等等。接发球亦如是,是直接吃发球、被抢攻,还是控制得比较严密?等等。就是说,从比赛的最初阶段就要开始研究、尽管掌握双方的技战术特点,因为这对场外指导来说是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除了比赛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较好或打法特殊的爱好者,往往在发、接发球这个环节上就基本决定了比赛的胜负。我丝毫没有看不起业余爱好者的心理——按我的经验,中等或偏下水平的爱好者打比赛,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比谁上手次数多,暴冲了多少板,而是比谁失误更少,换句话讲,比一比谁把球搞到球台上的次数更多。从实用角度讲,为什么要场外指导?想赢球呗。怎么能把这场球拿下来是目的,至于说手段,就要看你的队员掌握什么技术,场外指导者如何把场上队员的技术潜力最大化地开发出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2、简洁明了,直入主题
讲话要简洁明了。在这时候,最忌讳面面俱到。其一,没那么多时间让你唠叨;其二,所有的细节都说到既不可能,也不会有好效果。其三,要抓最主要的讲一两条就够了。比如,你的队员年轻气盛,总想着发完球暴一板。你在下面一统计,一局球他试图暴了五板,但只得了一分,只此一项就已1:4,是不是得不偿失?所以,告诉他:1、你有机会(带鼓励性质),但过猛了,你应该少发点儿力,拉到台上就行。2、你一局球有如许的机会上手,说明对方的控制不太好,如机会不好可以再多过渡一板(搓、挡、推等等),对方抢得不凶,机会好了再上手。3、你球发得太短(或太长了),对方回过来的球也短(或长),能否调整一下,也许就会收到相当不同的效果。
我上面讲的三条,均为虚拟场景,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如何发球或者说发完球干什么。下面就是接发球该怎么办,也是如是一句话。重点突出、简单明确。我曾经遇到过多次类似情况,有次打完比赛,我问一位临时请我当场外指导的爱好者。他的回答直接而坦率:“对方有一个场外,得,我也找一个,壮胆儿!!不过您的场外做得不错,讲得简单,换个思路能做到。”我觉得能做到如此,场外指导就算基本及格了。
3、有的放矢,实用至上
业余选手里有相当数量惯于说套话,聊起乒乓球技术术语来口若悬河,做场外指导照本宣科,不管被指导者的技术水准和条件。这样的事我见过不少。说个最近的,编辑部要我写一篇如何做场外指导的稿子,一位年轻的编辑当时就讲了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比赛过程中,场外指导不厌其烦地告诉正在比赛的队员:“这球不转,反手拉一板,反手拉一板……拉一板!”谁知队员直接回了一句:“我不会!”这就是对被指导者的技术水平不了解,仅仅凭自己的场下感觉做场外的例子。当然,做场外的这位爱好者是好意,但如果观察得细心一点,也许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或者一局球打下来,可以问一下:“你为什么反手不上手呢?那球不怎么转呀?”你就明白他反手不会拉的情况了。
如果队员有“我不会”的问题,那就赶紧想别的招,捡他“会”的让他去用。就是说,你的场外意见能被指导者执行才好。不是你会一句“反手先拉起来”,或“反手挂一板”,听着挺专业,实际上无的放矢。有时甚至帮了倒忙,变成了徒乱人意。
4、注重举止,放平心态
场外指导应保持平和的举止与心态,这一点,人们往往重视的不够。我们可以在脑海里模拟一个比赛的场景:一般来说,比赛双方的场外坐在两个底线挡板外边,或分开来坐在同一边底线外的场地上,当然,也有坐在边线外的挡板外面的。坐在底线外,你的队员在背对你的时候,在本方场地捡球时,可以看到你,换边到对面是和你直接面对;如果是坐在边线外,那更是几乎全部时间都能看见你。你在场下的举止表情是会给场上的队员相当大的影响的。我想爱好者们在参加比赛时都见过不少喜怒颇形于色的场外指导,有些甚至比场上的队员还激动,脸红脖子粗,尤其是落后时更是毫不控制自己,七情上面,够几个人瞧上半个月的。我们可以想一想,场上他的队员见了此情此景会是怎样一种心态。反之,如果做场外指导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表情自若,他的队员见到后,会感到很大的心理支持和鼓舞,好的场外指导有时一个眼神就能与自己的队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与此接连带关系的是语言的使用。我下面讲一点体会:少埋怨,多鼓励。业余选手打比赛,不尽人意的地方多得是,首先是要认清这一点,没毛病反而不正常了。往往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词句和口气讲出来,结果会大大地不同。比如,场上10:11,本方队员发球。发的是近网短不转球,对方想搓短,但搓冒了,变成了反手位近网半高。本方队员一是准备不足,二是确实有点紧张,步法没跟上,发力打丢了。10:12,这局球输了。我们假设两种不同的场景:
A:队员走到挡板外,水还没喝一口,场外兜头一句:“这球怎么能打丢了!咳!……”其实队员心里那个别扭劲比场外指导厉害得多。
B:场外指导先把水递给队员,口气委婉些:“先喝口水,最后这一分球发球落点很好,也出了机会,你是不是太想一板打死了?没关系,再来,位置不好的球中等力量先打到台子上……另外,就注意一点,脚底下先动。再来再来,有机会啊,咬住!”后面的方式就较为可取,既点出了问题,又有正面鼓励。听了这样的场外指导,下一局球打起来至少心态上不会差。
此外,业余选手由于技战术素养、经验的欠缺,考虑问题面往往比较窄,有时爱钻牛角尖,场外指导应注意拓展其思维方式。比如业余比赛很常见的场景,本方队员一局球输下来,嘴里老念叨一句:“点儿背,今天没球,否则……”其实,对方是看他打不着还拼命上手,索性让他打,变成自己把自己给打死了。遇到这种情况,可用逆向思维直接点醒他:“对方本来前半局也抢了几板,其实也没打上几板,后来您老弟拼命抢,反而输得快了。下一局慢一点,索性让他上上手,也比你总打丢了好。另外,状态得自己想办法调整,不能越打不着越发力。变一变嘛,有机会啊!”
这样从对手的角度出发说,有时比单纯现场分析己方队员技术动作效果要好得多。总之,场外指导在临场时一定要淡定从容,一个理解的眼神也可以帮助队员恢复自信,坚定信心。只有少埋怨、多鼓励,队员才能越打越好。
5、战术为主、技术为辅
如果说上面讲的偏重于心理层面较多的话,下面讲一讲战术层面。因为从做场外指导的角度来说,其实更应该讲这方面的问题。不过,业余选手在比赛时出现问题往往缘于技术水平,做场外指导时连带讲一讲技术是允许的,也是必需的,但不能占太大的百分比。关于战术,我只讲两点: (1)敌变我变,我变在先
乒乓球攻击距离短,速度快,于是就显得变化也快。做场外指导时,在这方面要多动些心思。尤其是业余比赛,有时往往是一点点变化,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里牵涉到场外指导者对乒乓球战术的理解水平。比如:你的队员侧身好,偏偏对方也爱侧身,一局球下来,你的队员赢了。从第二局开始,对方开始搓球变线,送你的正手了,他也不侧身了(事实是他侧不过你的队员,没辙了,改变线),但你的球员变化慢,连丢两局。这时,你的场外指导有了变化,也送对方正手(可能是你开了窍,也可能是你被逼无奈,但不管怎么说,你毕竟变化了一下),最后连拿2局,3:2赢了。如果不变,可能1:3就输了。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所有的差别都属于变化范畴。比如,一个发球,发到对方偏反手位,对方接得很好,还是这个发球,变成发到近中线附近,对方一接就冒,本方打起来舒服了。其实,这同一种发球你方队员只是把落点向里挪了20公分而已。再比如对方防前冲时间很好,己方队员如果变一下,把弧线拉高拉慢,对方反而找不着最佳时间了。诸如此类,要较深刻地理解与使用,需要大家动脑子,加深对乒乓球规律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场外指导水平。 (2)既定战术,坚决贯彻
如果说比赛中的变化是乒乓球的灵魂的话,那贯彻战术坚决恰恰是一事两面的另外一面。随着自己对乒乓球比赛规律的认识深入,在做场外指导时,要力争把战术讲得简练、直接。而且灌输给己方队员的信息是:这个战术是有效的,要坚决贯彻实施。我在这里说两个例子,一个是职业顶级高手对决:1995年天津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第二场,王涛对瓦尔德内尔。第3局,19:19,瓦尔德内尔发球,他连发两个几乎相同的球,侧身位正手侧上旋,又长又快,落点是王涛的中路偏正手,结果王涛两个回球出界,输了那一场球。当时老瓦的战术意识清晰,下手态度坚决,技术完成质量又高,在那么重要的比赛、那么关键的时刻,做到这些,确实显示了他超人的乒乓智慧和胆量。而在战术层面,他猜对了一切。
另外一个例子是业余选手比赛。我在美国曾教过一个多米尼加移民,大约一年半左右时,他去参加一个比赛。有一场球,对手积分高出他200分左右,前两局他0:2落后。他打得比较老实,对手的球龄也远比他长,其最大特点是身材高、胖,摆速很好,基本不侧身。两局下来,我的学生有点没信心了。其实他也有特点:速度快,正反手都有点力量,就是落点太死。像这种技术结构不够丰富、球龄又短的业余选手,让他打出较多的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剑走偏锋了:我告诉他,不管用正手还是反手,只要是进入摆速相持,不要着急发力,所有的球都打到一个落点,对手肚子那个位置!不管他怎么移动,盯住那个位置一打到底!看得出来,他将信将疑。不过,一是这个学生天性老实,二是实在也无路可走,硬着头皮打吧。一局、两局,比分变成了2:2。第5局,对方彻底垮了,主要是精神垮了。我想是因为他打了一辈子球,从未有人用这种战术和他比赛过。
我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人都有软肋。而且,在业余选手圈里,这些软肋往往带有共性,如:侧身好的,基本上正正手都差;横板摆速好的,中路偏正手往往不太会处理;直板正胶第一板起下旋时,蹭一板小弧圈既保险对手还不太会防;横板两面弧圈打法反手起第一板下旋时,高吊比前冲令对方更别扭,关键是本方这么拉难度还小很多;几乎所有的业余选手扣高球能力都比较差;直板长胶不愿意接的发球是,底线长、快的强下旋,原因很简单:他不愿意退台,也不能退台,因为退台后他就不会打了;年轻人喜欢暴抡;年岁大的一般打得比较保守;等等……
所以,要观察、琢磨,再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胆去试。因为只有这样,本事才算真正属于你了。通过这种实践,加深对乒乓球规律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和场外指导的水平。
关于做场外指导,说实话,怎么处理的都有。我上面讲的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拿出来与爱好者们探讨。在乒乓球领域,特别是在中国,业余选手里藏龙卧虎,高手多多,所以,我讲的这些只能说是与大家切磋共勉。尝试着做场外指导,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能够加深对乒乓球技战术及其规律的理解。方法对头的话,不仅可以帮助别人,还可以帮助你自己长球。
(本文发表版见《乒乓世界》2011年第6期)
谈业余选手比赛时的场外指导(下)马凯旋
上期杂志中,我们对业余选手比赛时的“场外指导”给大家进行了概念性地介绍,并对实践过程中的指导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在业余实战中遇到如下几种局面时如何“做场外”:
1、领先——乘胜追击
在业余乒乓球比赛中有两种情况最为忌讳,一是运动员在比赛前自信心不足,还没上场就先打起了退堂鼓,心理上已经“缴械投降”;二是在领先时盲目乐观、得意忘形。有“本钱”在手就开始胡抡乱打。
其实,运动员在实战中能够取得比分上的领先是件挺好的事,但稍微处理不当便会“乐极生悲”。一旦被对手将比分扳回去,他们很容易出现腿软手硬、兵败如山倒的窘境。这种“首鼠两端”的情形不仅会打击运动员的士气,而且对他们提高比赛的能力也具有极大的伤害。
所以,如果己方运动员在比赛中十分轻松地拿下一局后,场外指导首先要予以鼓励。如“这局打得很好,战术十分对头”。其次,就是要着重提醒运动员抓紧时机,千万不能自我放松,争取一鼓作气拿下比赛。如“球不掉到地上,这一分就不算完;没有拿下1 1分,这一局就不算完……”。同时,在技战术布置上,可以告诉运动员要保持上一局的强势,适当地加快一些节奏,以免给对手留下过多适应时间进行反扑。就是说,领先时要抓紧。
2、落后——以变为先
作为“领先”的对立面,“落后”的局面通常被我们称为“下风球”,此时为运动员做场外的难度相对更大。所以,教练员一定要多给运动员鼓励,根据对方的技战术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这也更考验场外指导的功力。
通常在落后时,我们一定要提示运动员在下面的比赛中加强变化,而且语气一定要肯定。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对方打的是上风球,没有理由改变技战术,而如果我方再按原套路打下去的话,只能等着束手被擒。
从技战术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提示运动员从“发接发”的环节就开始增加变化。比如在发球过程中,很多业余选手都存在的问题就是重旋转而轻落点,恨不得对方直接吃发球才好,尤其是在发球较好的业余球友中,这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所以在进行指导时,我们可以提示运动员:“上局发球时出手太快了,其实球并没有必要发那么转,反手位的长球可以变到对方的偏中路短球即可”,或是“发球前盯一下对方的站位,如果他站得较近,可以适当发得追身一点儿,球不转也没关系”。在接发球环节也是如此,我们要提示运动员在被动时不能一味地搓接,摆短效果不好的话,可以选择直接劈长;有合适的机会尽量侧身先拉起来,即使失误也要尝试几板,这样还可以扰乱一下对手的节奏,迫使他不能执行既定战术。
如果己方运动员输在了相持阶段,教练员不用过于纠缠他为什么丢分,而是应鼓励运动员多在第二板加强变线;提高正手相持的稳定性(即使不用太发力也要保证上台率)。这样即使输了球,在技战术上也会有收获,算是输个“明白”。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教练员在运动员落后时要提醒他们: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尽量放慢击球节奏,甚至可以采用“暂停”战术,也就是采取一切合法可行的手段在比赛进程中打乱对方的部署。切忌在落后时自己越打越着急,那样只能输得更快。
3、胶着——坚定信心
所谓“胶着”状态,就是双方运动员在场上的比分交替上升,无法轻易拉开、取得领先。这种时候比的不仅是技战术,还有双方意志品质的较量。诚所谓:壮烈牺牲易,从容就义难。相比于领先或是落后的局面,打这种拉锯战的难度更大,运动员很容易把自己打急,心态出现一点儿起伏就会让战机稍纵即逝。所以,场外指导首先要明白这是拼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刻,在局间指导时一定要耐心,语气坚定而稳重,多给运动员积极的指引。如:“对方体力已经出现疲态了,再咬住就有机会”,或是“对方已经越打越着急了,只要保证球能上他的台,减少失误,耐心地再磨一磨,胜利就不远了”。简而言之,此时场外指导一定要给运动员灌输一个信念——挺住!
4、暂停——把握机会
每名运动员在参加一场比赛时都拥有一次叫暂停的权利。通常在相对胶着的比赛中,我们使用暂停的时机为关键局的关键分(如决胜局的8平或9平)。此时叫暂停,既可以帮助运动员缓和一下紧张的情绪;还可以通过宝贵的时间为运动员布置最有效的得分战术,拿下关键分以赢得胜利。
当比赛出现特殊情况时,场外指导也要抓住最恰当的时机通过暂停进行处理。比如己方运动员在关键局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连续追分时(决胜局8:2被追到8:6),通常此时运动员会在场上显得过于慌乱,被对手连续追分的气势所罩住。所以,这个暂停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但可以打断对方的追分势头,放缓比赛节奏,还可以通过场外指导的耐心分析舒缓己方运动员的压力,通过战术调整摆脱一度被动的局面。再比如,在五局三胜的比赛中,己方运动员在连输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开局又以1:4落后。这时场外指导也有必要马上叫个暂停,姑且顾不得什么“关键时刻”了。因为如果再这样打下去,很可能连叫暂停的机会都没有了。通常在这种时机叫暂停的意义在于抓住最后一线机会,让己方运动员冷静下来的同时,场外指导根据比赛走势布置一些带有搏杀性的技战术,以通过最后的努力实现翻盘。在众多比赛中,通过一次暂停而挽狂澜于即倒,甚至演出绝地翻盘好戏的精彩战例也不在少数。
实际上,即使是在世界大赛中,一些高水平的选手也有在比赛中头脑发懵、一片空白的时候,更何况业余选手!所以,掌握好“叫暂停”的时机也是打好比赛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我们一定要根据场上形势善加利用,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4、关键球——简洁明了
对于关键球的处理,有时是与上述叫暂停的环节互相连带的。比如当双方争夺到决胜局9平时,我方叫了一个暂停,场外指导在布置战术时一定要简单明了。因为在这种时候,说的太多,运动员反而记不住。
在9平时通常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当己方发球时,我们可以提示运动员使用侧身发对方正手不出台球,转不转不用太顾及,但一定发到台内防止对方接发球直接抢攻。在自己上手抢攻时可不用发死力,根据对方的站位用最保险的方式拉到对方的中间位附近,增加对方防守的难度;第二是当对方发球时,场外指导要提醒己方运动员提防对手偷袭长球。一旦对手发短球,可提醒运动员用最简单的搓长给到对方的正正手位大角度,然后自己等在正正手位防守或打回头,这一板先保证上台等等……
在比赛中,除非双方运动员非常了解或水平都很高,否则场外指导一般不用为己方运动员设计到第四板或第五板,只要用简单的语言和坚定的语气提醒运动员要坚定信心地贯彻技战术即可。
最后,针对业余比赛中比较常见的情况谈一些场外指导的体会。当比赛双方的水平相差悬殊时,如果己方运动员属于较强一方,那么场外指导除了要提醒运动员在比赛中抓紧战机,领先后不能开始胡打以防把状态打丢之外,还要告诉他们打比赛要兢兢业业。不能看不起对手,甚至耍弄对手,那是没有体育道德和风尚的表现;如果己方运动员属于较弱一方,场外指导要提醒他们力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多学习对手的长处,不能因为打不过就不认真对待,肆意乱打。这点在团体比赛中更显重要,所谓“输球不能输人,更不能输掉士气”。团体赛需要团队精神的支撑,宁肯让对方用技战术打死,也不能让对方用气势吓死。如果因为对方整体实力过于强大而本方队员无心恋战,只要一落后就随意放弃,那这种团体比赛也就失去了参加的意义,对队伍本身也没有任何的锻炼价值。业余选手的比赛,说到底还是要以体现奥运精神为第一要务:热爱运动,重在参与。这才符合现代体育精神,也是我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初衷。 (本文为发表版,见《乒乓世界》2011年第7期)
非常感谢,搞到这么多的好东西。
很好的内容。谢谢了。
我是业余...............
谢谢分享。学习了。
真是好文!学习了!
好文,马凯旋对业余乒乓贡献巨大,也谢谢ancient分享。
难得ancient花时间整理出来,赞!
{:soso__ccdef0f5-1f95f-e20a6cb3fd06141bdb619a.jpg_1:}
好,顶!期待下一篇
【您可能还喜欢这些帖子】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循环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