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应对和公共危机的应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oo3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2oo3;丝!!兰竺!型;中田分类号:脚5;文献标识码:A;!竺竺!竺竺::!竺!:竺!!:!竺竺!!竺!!;文章编号:1004_s634(2彻)06―;:!:!!:兰!;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王晓成;(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摘要:;公共危机是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2oo3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2oo3
丝!!兰竺!型
中田分类号:脚5
文献标识码:A
!竺竺!竺竺::!竺!:竺!!:!竺竺!!竺!!兰!!!兰竺!:!!:竺!
文章编号:1004_s634(2彻)06―。023一(。5)
:!:!!:兰!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公共危机是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
是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互补性、互动性,有助于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改进工作作风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关系
提高政府应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救治能力,
一、公共危机与政府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危机的涵义可从“公共”和“危机”两个方面来理解。“公共”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共同。即社会的共同领域、共同利益。“危机”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潜伏的祸机;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危机指的是险境、灾难和时机、转机。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均可发生,通常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是对社会而言,公共危机有更大的危害性和更广泛的影响。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公共危机的类型,一般可分为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两类,也可细分为自然灾害型、人为破坏型、战争爆发型、卫生疾病型、媒体误导型和综合灾难型等。公共危机管理,指政府充分运用科学手段,对自然灾害、社会问题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威胁到社会利益和安全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预控、决策和处理,以避免和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
收稿日期:2003_07.20
作者简介:王晓成(1954一),男,山东宁津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达到稳定社会、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目的。
进入2l世纪后,由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政府职能有了相当大的转变。公共关系与政府行政管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越来越为现代政府机构所重视。《韦伯斯特20世纪新辞典》中对于公共关系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通过宣传与一般公众建立的关系;是公司、组织或军事机构向公众报告它的活动、政策等情况,企图建立有利的公众舆论的职能。”《大英百科全书》中对于公共关系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旨在传递有关个人、公司、政府机构或其它组织的信息,以改善公众对他们的态度的一种政策和活动。””“””以上关于公共关系的早期定义,尽管有忽视与公众双向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倾向,但明确地阐述了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
国际上大多数学者也都将公共关系盼陛质界
定为一种管理职能。美国的学者伍德?L?蔡尔兹认为公共关系的功能是帮助组织适应他们的环境。美国的雷克斯-哈洛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能帮助建立和维护一个
万方数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组织与其各类的公众之间传播、理解、接受和合作的相互关系;参与问题和事件的管理;帮助管理层及时了解舆论并且作出反应;界定和强调管理层服务十公共利益的责任;帮助管理层及时了解和有效地利用变化,以便作为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帮助预测发展趋势;并且利用研究和健全的、符合职业道德的传播作为其主要手段。”格伦?布鲁姆等三位公关专家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问的互利互惠关系。这个概念式的定义把公共关系实践中的许多活动和目标定位于管
理功能。’’㈨”一8’
以上所说的“职能”与“功能”,实际上指公共关系机构或从业人员的职责与作用。公共关系的这种新兴的管理职能,其特有的采集信息、咨询建议、参与决策、协调关系和传播沟通的作用,与政府的管理职能交叉、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建设一个民主、高效的现代政府。因此,用公共关系的方法来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已经成为政府机构的共识,成为现代政府形象的重要标志。
政府公共关系指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发挥传播沟通、行为规范等职能,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维护政府良好形象,体现政府管理思想的一种传播活动。其中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有社会公益性和政府行为权威性;二是有传播沟通、行为规范的职能,有政策导向性和传播垄断性;三是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有全民参与性;四是体现政府管理思想,维护政府良好形象。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管理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密切联系,但从管理的手段上看,二者是有区别的,公共危机管理主要是以法律、规章制度为准则,以行政技术、经济等为手段的硬性管理,具有明显的权力特征;政府公共关系是建立在没有权力强制的、平等的和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沟通、劝服方法的柔性手段进行的协调管理。二、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的作用与特点存公共危机中,政府面对的是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面对的是种种复杂的矛盾和一个庞大的
方数据社会体系,政府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有效地缓和社会矛盾,化解危机。因此,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在公共危机中,通过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与社会公众直接沟通、交流,对于危机救治是很有必要的。
1.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凋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进行危机救治的必要手段
在公共危机中,仅凭政府的号召和权威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危机应急机制,要有应对危机的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的社会网络,否则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应对突然爆发的危机。政府公共关系以维护广大社会公众利益为根本目的,决定了它的全民参与性,这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价值所在。政府的公共关系活动,常常会包含在公共事物、公共信息或公共传播之中,并逐渐发展为一种用来完成不同组织目标的政治和行政手段。它们成为行政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是旨在填补大众政府与官僚政府之间的鸿沟。【2](…”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能够有助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发挥广大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参与抗灾救灾的积极性,是一种进行危机救治的必要手段。
2.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应对危机正确决策的必要前提
国际公关协会认为:“公共关系是分析趋势,预测结果,为组织领导提供决策咨询,执行既有利于组织又有利于公众的行动计划的艺术和科学。””“…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具有采集信息、了解民意和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帮助政府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的职能。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能够拓宽社会公众与政府官员沟通、交流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及时地、平等地参与危机管理,同时也便于政府及时了解危机中的灾情、民情,以迅速、全面地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提高政府决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使决策更加符合民众利益。因此,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应对危机,正确决策的必要前提。
3.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是维护政府形象的必要条件
―――――――――――――――――――――――――――――――――――――――一
王晓成:论公共危毛rL巾的政府公共关系
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在危机的最
民主政府已成当今国家的发展趋势。对社会公众
初阶段,政府往往不能全面掌握危机的真实情况,不能及时将危机险情告诉社会公众,政府的决策而言,公共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意味着对他们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尊重,政府危机处理的公和举措要经过一段时问才能显出效果,这样会使政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损害。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通过与社会公众进行交流、沟通,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氛围,消除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隔阂,树立亲民、为民的政府形象。“当组织面对危机时,这种沟通与传播又会比往常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使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问的关系融洽,是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必要条件。
(二)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的作用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有助于增强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提高政府的信誉和威望,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传播沟通职能,动员社会一切力量抗灾救灾
政府作为国家机构,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可以运用所有的政府资源开展危机救治,但政府的权力和资源毕竟有限,必须动员整个社会力量,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共同应对危机。在美国,建立危机管理社会网络,动员全民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救治,是危机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挪威,民防应急救援体系中的搜索和救援服务资源,由政府的公众服务部门、志愿组织和私人公司组成。日本的危机管理重视民间机构的作用,自我救助是第一位的,互助是第二位的,公助是第三位的。”】(”’在公共危机中,发挥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协调职能,采用双向沟通交流的方法,争取公众的理解和认可,有利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危机救治。正如《公共关系新闻》所说的:“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评估公众的态度,确定个人或一个组织的政策和程序与公共利益的一致性,计划和实施行动方案以争取公众的理解和认可。”o“…’政府通过公共关系活动,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危机救治。
2.增强公共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民主意识的提升,现代政府的职能有了重大而深刻的转变,建设一个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
方数据开和公正,使他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在公共危机中,政府通过媒体传播开展公共关系
活动.采用举行新闻发布会、互联网等形式,在第一时间内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的、尽可能多的有关危机险情和危机决策的原始信息.针对社会公众的疑虑及时进行科学、客观地解释,通过直接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沟通,增强了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有利于获得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危机管理的支持。
3.促进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公共危机管理科学化,指现代科学的应用和应对危机的科学管理。要战胜危机,首先要发挥科学的作用和依靠科学管理。人类是在同各种灾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是通过运用科学技术、科学手段和科学管理来战胜这些灾难的。科学管理是相对管理经验而言的,它要求政府工作必须树立科学的态度,严格遵守科学的程序和制度,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体系和工作方式,运用于政府管理领域之中。训”””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注重运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大众媒体和互联网,为政府与广大民众、科技人员和专家学者之间构建直接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利于政府的信息管理和集思广益,使政府能够及时昕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危机。互联网
的透明度与公开陆还能够把政府危机决策程序执
行情况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丰富了科学管理的手段,使政府更为重视互联网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危机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
4.加强国际合作,树立政府良好的国际形象进入21世纪以来,从美国的9.11恐怖事件到中国的sARs公共卫生事件表明,在全球化时代,公共危机有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以控制和消除危机。通过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工具,与国外的个体公众、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在反25
恐、科技、经济、卫生和生态等方面的合作,调动世界范围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同应对危机,以抵御全球性的公共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危害。在加强
一―――~―――――――――――――――――――――――――――――――――――――――――――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扳)
2()03年
国际合作的同时,也使国际社会、国际公众对政府
受到强大的冲击时,一时难以作卅正确的判断与理性的思考,加I二复杂的社会利益层面,有时会引
危机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所了解,有助于维护和树立政府的同际形象。
发国家与个人、整体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三)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具有明显
的特点.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应对危机的公益性
公益性指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公共关系工作
的目的与其他社会组织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公共利益的体现和关注方面,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视野更加博大、全面。其他组织的公关也考虑公益性,但社会公共利益不是它们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他们实现各自目标必须考虑的前提、不可冒犯的原则。”””5’维护公众利益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危机中,政府要始终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否则不可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公共关系的一切活动,是以整个社会所有的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围绕着预防、控制和化解危机展开的.是政府维护社会公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因此,应对危机的公益性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特点。
2.公众对象的广泛性
公共危机危及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危及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也危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利益与安全。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不仅是整个社会的公众,还要与围外社会公众、国际组织进行交流合作,具有社会公众对象广泛性的特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只要一发生公共危机,就会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成为国内公众和国际公众关注的焦点,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对象的广泛性是其他社会组织所无法相比的。
3利益层面的复杂性
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对象的广泛性,导致了社会利益层面的复杂性。公众对象越是广泛,不同阶层、不同集团越多,涉及的利益层面就越复杂。在公共危机中,整个社会利益是共同一致的,但复杂的社会利益层面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增大了政府公共关系协调工作的难度。
4.沟通协调的紧迫性
面对有高度威胁性的公共危机,社会公众在
方数据之间的暂时性矛盾冲突。如果矛盾不能及时得到缓解或消除,不利于危机的解决,甚至会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沟通协调时间的紧迫性,是危
机中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政府与公众之间利益相一致的四人点、平衡点和结合点.通过双向沟通、协调,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利益矛盾尽快得到妥善处理。
5.媒体导向的艰巨性
在公共危机中,社会公众的媒体导向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心理危机,使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决策、行为和能力产生怀疑;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有关突发性事件的信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中也夹带着一些夸大的、失实的报道,因为危机一旦产生,谣传也会四起,更增加了组织解决危机的困难,有时甚至成为危机管理的主要障碍。必须运用有效措施,及时制lt谣言传播,防止以讹传讹,使危机进一步恶化。-¨……这就需要政府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媒体导向工作,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配合广大媒体的报道工作,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社会舆论及公众的注意视线引导到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方面来,以消除谣传的负面影响,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三、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美系的意义与启示公共危机严重危害了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和生命安全,造成社会混乱和恐慌,阻碍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事业。公共危机难以预测性和高度不确定因素以及巨大的破坏性,不但会使社会公众的情绪、心理受到损害,也会降低政府威信,损害政府形象。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需要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政府各项决策、措施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执行。如果政府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危机救治,甚至爆发更大的危机。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加强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使政府及时了解群众的
王晓成: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菇关系
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接受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有利于消除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误解,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双向沟通、协调基础上的柔性管理方法,与政府的强制干预政策和权力作用形成互补的作用,这种互补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发挥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的长处,刚柔相济,相反相成,使政府危机管理既能够通过法律和行政措施规范公共危机时期社会公众的行为,又能够通过沟通、协调的方式,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应对危机。通过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还能够促进社会公众与政府危机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良性互动的意义在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为社会公众参与危机管理、行使民主权力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政府在得到民众广泛支持的同时,也增强了政府稳定社会、控制危机的信心,充分体现了广大民众对政府的拥护,体现了政府危机管理的透明度、民主性。
在危机管理中,媒体最能够触及广大社会公众,广大社会公众从媒体获得有关信息,政府通过媒体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因此,有必要在政府与媒体、公众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以规范各自的行为。政府公共关系通过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活动,在规范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行为的同时,也使政府行为受到公众媒体的舆论监督。这种舆论监督机制的意义在于:政府掌握着广泛的媒体资源,需要通过媒体将社会公众的舆论及情绪引导到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正确方向上来,在舆论的焦点中和媒体传播中树立起政府的
良好形象。政府危机管理要以维护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媒体和社会公众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国家大局为重,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公共利益,与政府共同担当超危机防治的责任。
在公共危机中,政府的每一项决策均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危机管理工作的每~个层向均与政府公共关系紧密相连,并有赖于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的沟通、协调和传播活动,有助于动员社会一切力量抗灾救灾,促进政府危机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信息化,为发挥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创造了条件,为维护和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奠定了基础,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居延安,赵建华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J(美)格伦-布告姆等.有教的公共关系[M].北京:华夏出
版社.2002.
[3]张荷英,现代公共荧系学[M]北京:经济贸易ff{J扳社,
[4](美)迈克尔?里杰斯危机公关[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5.
【5]尹琳.日本的危机管理和社会冉蝇【】].上海:城市管理.
2003,(3)
[6]张锐昕政府上网与行政管理[M]北京:中围大百科全书
出版杜.2吣3
[7]徐美恒,李明华公共关系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出版社,2002[8]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公共戋系原理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l
Disc璐sion
oftllePubHcCrisisinGover珈nentalPublicRelations
WANGXiaocheng
couegeofLaw曲dP0lidc8,shanghaiNoⅡIlalunivers时,shangll且i,200234,chin且)
Iti日a
comm。n
Abstract:PubUccdBis拓8se―ousthreattoth。Publicbenefjtofsoeietyandtolhesecudty0fproductionlemwhlchpeopleofacle―slics,8ndth。y
s【。pup
prob―
tkwodd
co曲omed诚h
tod8y.(bvemmentalpubUcrelmiollsp嘴se8s
si目“i&8nce,functi0咂andch叶
cdses,fo
p18y衄imponantmleinPllbljccdse8.Th主g廿l且bl郫the90veHlment
e如ctivdycont蹦publie
lⅡtern日tion且l
co叩e嘣ion,toimPmve{tBworkstyle,and
pubHcTelatia“
toestdblishit8own
(责任鳊辑:苏建军)
wOrds:"bUc耐s坞.目overnm帆Bl
万方数据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行业资料、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30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_图文等内容。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_公共/行政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内蒙古大学...运用公共关系 和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对中国在公共危机中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  论政府危机公共关系论文摘要:有效的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对于危机公关转危为机具有...体制的土壤中诞生、成长的时 间较短, 特别是对于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相应的公关...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丰台分校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的改进研究 姓专学 名业号 邸世博 行政管理(本科)
2008 秋季 姚大川 2010 年...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丰台分校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的改进研究 姓专学 名业号 邸世博 行政管理(本科)
2008 秋季 姚大川 2010 年...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一、公共危机与政府公共关系的涵义 政府公共关系指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发挥传播沟通、行 为规范等职能, 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维护政府...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8] 彭娇时.从公共关系角度分析新闻发言人制度[J].当代传播, [29] 储莹.SARS ...  一、我国政府危机公关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一)目前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状况 ...结 论 在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 ...  论政府危机公关的有效策略 【摘要】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能在于对...第一,作为主 体的政府在日常公共关系活动时, 往往出于自身管理便利目的进行决策...  二、政府公共关系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内涵诠释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公共危机主要是指...“无论是国家、市场还是被许 多人寄予厚望的公民社会都无法单独承担起应对风险...塔西佗陷阱的消解与避免——基层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危机应对的调查研究--《法制与社会》2015年13期
塔西佗陷阱的消解与避免——基层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危机应对的调查研究
【摘要】:近年来警察公共危机事件愈来愈多,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从上海"杨佳案"到贵州"瓮安事件",从近期的"启东事件"到"平度征地案",吸引了大众媒体的注意,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批评。公共关系危机对基层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使基层公安机关处于社会舆论的负面焦点,稍有处置不当就会陷入"塔西佗陷阱"。本文从基层公安机关层面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的现状,分析和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根源,从消解和避免两个不同的层面,探讨塔西佗陷阱出现后如何通过先期的工作和有效的对策去预防和化解危机,通过公安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和有效的机制改革远离"塔西佗陷阱"。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631.1【正文快照】: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体制转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成分日趋复杂,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腐败事件层出不穷,导致社会的满意度不断降低,社会稳定受到了严峻的威胁。最近几年,警察公共危机事件愈来愈多,从上海“杨佳案”到贵州“瓮安事件”,从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寅;底高扬;;[J];公安研究;2012年03期
李彦;彭知辉;;[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杨正礼;陈群;钮佳豪;;[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耿静;;[J];理论导刊;2013年12期
解永照;苑德江;;[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解永照;秦强;;[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法硕;;[J];电子政务;2013年09期
孔凡敏;杨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马得勇;孙梦欣;;[J];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01期
李勇;田晶晶;;[J];电子政务;2014年11期
苏伟刚;;[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李晓镭;李萌;;[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陈福集;叶萌;郑小雪;;[J];理论导刊;2013年10期
谢倩;罗成;;[J];学理论;2013年31期
黄荣飞;;[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李春雷;陈瑞华;;[J];新闻界;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会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张宝如;[D];苏州大学;2013年
龙韬;[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李冀川;[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苏伟刚;[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史丽莉;[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袁于评;[D];湖南大学;2013年
闻伟燕;[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陈勇;[D];厦门大学;2014年
陈靖;[D];湘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玮;;[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楚成亚;[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04期
金诚,丁建荣,王金鑫;[J];公安教育;2003年02期
崔劲松;;[J];公安教育;2008年04期
汤长源;;[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徐海晋;朱宏;;[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杨涛;;[J];公安研究;2006年05期
胡焯;;[J];公安研究;2006年10期
左世泽;王有云;王前勇;;[J];公安研究;2010年03期
曾祥龙;;[J];公安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华安;[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竺嘉政;[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彬;;[J];辽宁警专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关长波?本报记者
蒲若梅;[N];辽宁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关系 危机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