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或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的杂志中有哪些是SCi或Ei收录的

电话:+86(0
Editor@engineeringindex.org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城东新区曾涛路56号
您当前位置: >
> 国外SCI、EI期刊投稿经验
& & & & 对期刊质量的评价有许多方法,但都有局限性,目前比较公认的方法是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主的文献计量学指标评价体系。发布这些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体系主要有中国的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数据库、关国的科学引文数据库(即SCI)、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的工程索引(即EI)。世界各国都十分看重SCI和EI在期刊和论文的定最评价中的作用。从总体上看,SCI和EI收录期刊所发表的科技成果代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水平。
& & & & 在中国则更是把SCI和EI看成是高级学术期刊、优质学术论文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代名词,所以国内学术界十分重视在SCI和EI期刊上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已成为评价论文作者及其机构的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论文质量的依据。国内多数高等院校都把发表SCI期刊论文作为晋升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许多单位还对发表这类论文的作者进行较大的奖励。发表SCI论文已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热门话题,如何提高论文被SCI、EI期刊录用的可能性是目前广大高级知识分子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何在国外SCI、EI期刊上发表论文:
& & & & 1. 查找和筛选适合自己论文的国外学术期刊。
& & & & 首先是要选择适合本论文的期刊去投稿。这里所谓的&适合&应该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所选择的期刊要有录用本论文较高的可能性;二是最终发表本论文的期刊应该尽可能的高档次。为此,我们可以到ISI网站中占检索全部&SCI&期刊的详细信息,此外还可从汤姆森网站中的期刊搜索途径、DIALOG系统、Elsevier Science公司期刊网站等网址去查找SCI、EI目标期刊。查找EI期刊,还可以访问EI公司的网站,它的EI 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通过这些文摘是了解EI期刊进一步情况的有效途径。此外,也可通过EI清华大学图书馆镜像服务去查找和了解EI期刊。
& & & & 一般找适合自己论文的期刊要从期刊的专业对口、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期刊的稿件录用率等方面综合考虑。
& & & & 专业对口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由于学科交叉等因素,专业基本对口的期刊一般会有很多,要在基本对口的基础上再考虑影响因子和录用率等。投何种档次的期刊,主要取决于论文的水平。论文被录用的可能性自然也主要取决于论文的水平,但也与选刊适合与否关系很大。作者可根据上述因素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投稿期刊。在联系国外投稿期刊时,也可利用自己熟悉的国际知名学科带头人的影响,或者利用国际学术交流的有利条件,向那些了解中国学术研究、信任中国学者的期刊投稿。
& & & & 2. 向国外学术期刊投稿的具体过程。
& & & & 首先从选定期刊的网站主页上下载投稿须知(或投稿指南)。在投稿指南上会详细介绍期刊的概况、对稿件的基本要求、投稿操作程序等。现在向国外期刊投稿主要采取网上投稿方式,多数国外学术期刊的网上投稿程序为:投稿人注册,通过E-mail或网上上传等方式向期刊编辑部发送稿件,如果是E-mail投稿,编辑部收到后应当给投稿者收稿回执。否则应当联系或重发邮件。如果是网络上传投稿,则成功上传后应当立即有成功上传的提示。接下来可能有期刊编辑部与作者之间的通信来往,主要是回答编辑和审稿者的有关质疑。然后是稿件返修过程。作者应当解决和回答返修意见中的所有问题,并要把编辑发来的原稿和修改好的稿件一起寄回编辑部。
& & & & 对于稿件的修回,不要仓促,要反复阅读、理解审稿人和编辑提出的问题,对每一个问题都要逐条回答;在修回稿中要明确标明已修改的地方;对未修改的地方要说明理由。修改稿件时,除了回答返修的问题外,还要严格遵照投稿指南,对论文体例、语言、图表、参考文献的引用、插图及其说明等进行全面修改完善。
& & & & 此外,还一定要附上一封说明信,信中可包含以下内容:①稿件内容系作者自己完成,并具有创新性;②没有一稿多投,并在稿件未做出决定前不会再投他刊;③论文中署名的所有作者均对文稿有确实贡献;④所有作者均已阅读文稿,且同意送稿;⑤通信作者地址、电话、Fax 、E-mail等;⑥通信作者的签名。有些期刊可能还需要作者推荐熟悉该论文专业情况的国际权威人士作为审稿候选人,需提供这些专家的姓名、学位、工作单位、电话、Fax 、 E-mail等。收到返修稿并不代表论文已经被录用,最终录用与否取决于作者的修改是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本文《国外SCI、EI期刊投稿经验》由国际核心索引检索中心整理提供!
版权声明: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网站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邮箱: Compendex@; 客服服务时间:9:00-11:30,14:00-17:30(周一至周五) Copyright (C) ~ 2017
版权所有; 出版支持:CSRP Press, HK; SMSSI Press, SG; 等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城东新区曾涛路56号
网站: Welcome you soon! 备案号:苏ICP备号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本站非Elsevier、ISI官方站点,发布此类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 站长统计:||||||||||||||||||||||||||||||
中国能源类唯一同时被SCI、EI收录的学术期刊
中国能源类唯一同时被SCI、EI收录的学术期刊
&&& 今年7月末,勘探开发研究院传来消息,《石油勘探与开发》接到 Thomson Reuters 通知,该杂志从2012年第1期开始将被SCI数据库收录。该期刊论文收录于物理、化学、地球科学(Physical, Chemical & Earth Sciences)学科专辑及工程、计算机、技术(Engineering, Computing & Technology)学科专辑。
&&& 《石油勘探与开发》创刊于1974年,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主管,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办的石油技术类国家级学术期刊,是送国务院办公厅供中央领导参阅的重要学术期刊。
&&& 年影响因子在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分别排名第2、第3,连续7年在能源类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3篇论文分别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 国家科技部年评选两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连续两次获此殊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年发表的论文中挑选出5 000篇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石油勘探与开发》发表的22篇论文获“领跑者500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提名,目前正在公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发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石油勘探与开发》连续3届获中国学术期刊最高级(A+)评价,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 该刊以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在全球同时发行,国外作者论文翻译成中文在中文版发表。英文版在全球最大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台上全球发行医学.全在线。《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英文版论文全球下载量23 019篇次,为历年最高。《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版读者分布在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伊朗、法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巴西等主要产油国在内的83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石油勘探与开发》在国际上已具有学术影响力,国外学者投稿逐年增多,发表论文引起国外广泛关注。
&& 《石油勘探与开发》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主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办的是由石油技术类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是中国能源类唯一同时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同时被SCI、EI收录的33种学术期刊之一,为世界先进石油理论技术进入中国,中国石油工业界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搭建了更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
全站分类导航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