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三仓镇有多少人口口

安丰人微生活的个人频道
上传背景图可更好的宣传品牌形象
支持jpg、jpeg、png格式,大小2M以内
尺寸不小于1240 x 360像素
高亮区域为手机显示效果拖动可改变背景选择区域
寿县 安丰人微生活 你的增值生活
寿县 安丰人微生活 你的增值生活
播放量 89.0万
微信分享给好友
最近打赏过小伙伴,就会出现在这里哦!
修改资料:
安丰人微生活
一句话简介
还可以输入30个字
http://user./
修改头像:寿县乡镇---寿县安丰镇
时间: 中国寿县 点击数:
次 责任编辑:佚名
内容摘要:
安丰镇位于寿县的中南部,由原安丰镇(辖原石集镇、谷贝乡)、杨仙镇(辖原荆塘乡、杨仙乡)合并而成。
安丰镇位于寿县的中南部,由原安丰镇(辖原石集镇、谷贝乡)、杨仙镇(辖原荆塘乡、杨仙乡)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188.8平方公里,辖16个村街,总人口8.1万,耕地10.5万亩,可养水面1.8万亩。镇政府驻地石集街道,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6万人(含在校学生1万余人)。安丰镇现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省中心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乡镇。2006年,安丰镇被确定为全县唯一的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南北朝时即设安丰县,并为安丰郡治。此地早先有“安康丰盈”之称,为典型的鱼米之乡。1958年12月,寿县正阳关―真武庙店―庄墓桥一线以南成立安丰县,在
境内石家集老街以北1.5公里处(现安丰高中处)兴建安丰县城。次年因供水难度大安丰县被撤销而停止建设,仅建成一条街道,取名安丰路。1961年置安丰区至1992年。区公所驻安丰路。1992年2月撤区并乡,安丰区一分为四,即谷贝乡与石集镇合并为石集镇;杨仙合并入荆塘乡;隐贤乡、太平乡并入隐贤镇,彭城乡并入众兴镇,至此,安丰区建制撤消。1996年3月石集镇更为为安丰镇(曾设安丰县),1999年10月荆塘乡更名为杨仙镇(境内有杨仙铺子老集)。2004年9月乡镇区划调整,杨仙镇并入安丰镇至今,为一类乡镇,镇人民政府驻安丰西街原区公所处。
安丰镇以瓦西干渠贯穿岗地为最高点,呈现中高东西低走势,瓦西干渠岗地平均海拔高程为46米,东部瓦埠湖滩地平均高程在20米,西部梁家湖湾区平均海拔高程为24.6米,岗区是黄色粘土,湾区及平原为水稻土和沙壤土。
西部梁家湖排涝渠蕴藏少量黄沙,多用于建筑建材工程施工。中部岗区为黄色粘土,适合建窑烧制砖瓦,目前建有槐店、戚冲、桓店、梧桐、荆塘等五座轮窑厂。
⑴境内位于三关村内的贺驾古堆据传为明朝皇帝朱元璋巡游至此,当地百姓黄土垫路、净水泼街庆贺皇帝巡游而堆砌。
⑵青城村境内有小姑坟遗址,传说河南籍一美貌女子病逝于此,当地群众厚葬之。后来无论是有疑难杂症或妇女不孕者,到此坟前烧香许愿,即可遂愿,次年须去还愿,一段时期香火旺盛,约有千年历史。
⑶竹兴村境内有一古堆,当地百姓传为三国时期大将邓艾墓,现犹存。
⑷草门村庙西组境内建有华佗庙一座,据传始建于嘉庆二年,当时有庙宇10余间,庙田10余亩,为人们纪念华佗到此行医治好瘟疫而建,香火旺盛,后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时被毁。80年代初人们自发重建华佗庙二间,请有华佗塑像,每年九九重阳节举办庙会,参加庙会者达4000余人,表达了人们对华佗的敬仰之情。现正计划扩大规模进行重建。
1.基本状况。2006年,安丰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53亿元,粮食总产量57728吨,油料总产量8383吨;财政收入660万元,比上年净增260多万元,增幅达65%;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六安市排名第24名。
2.农业。安丰镇现有耕地10.5万亩,主产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经济作物有西(打)瓜、豆类等。农业生产广泛推广良种良法和杂交制种技术。水稻品种主要有汕优084、Ⅱ优084、协优084、协优63等。小麦当家品种有豫麦18、扬麦5号。油菜品种为陕油6号、皖油18等。
3.林业。全镇现有林业种植面积10060亩,木材蓄积量9600方,年采伐量1200方,退耕还林1681亩,林业育苗300亩,林木主要品种有杨树、水杉,果树有梨、桃、杏等。
4.畜牧。2006年,全镇饲养家禽60万只,出栏35万只,饲养家畜5.5万只(头),出栏3.3万只(头)。农民饲养家畜以圈养或散养为主,境内有大型种猪场2家,黄牛饲养户4家,獭兔饲养户5家,家禽以散养为主,大型饲养户10家。家禽主要品种为生猪、黄牛、水牛、獭兔、母代杂交波尔山羊。家禽主要品种有土杂鸡、肉鸡、麻鸭和皖西白鹅。
5.水产。境内可放养水面18100亩,精养鱼塘12600亩,年捕捞量6300吨,产值6500万元。渔业生产以粗放经营为主,投放鱼类品种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兼有饲养龙虾、黄鳝、甲鱼、鳜鱼、河蟹等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大型渔场有东大圩、梁家湖、戚冲、罗冲水库等渔场。
6.水利。安丰镇属淠河灌区,全镇灌溉面积10万亩,境内有石集分干渠、瓦西干渠、淠东干渠等大型灌溉河流,有梁家湖排涝渠、东淝河、中心沟等大型排涝渠道。灌区分瓦西、淠东、木北、石集分干渠,有桓店支渠、酒房支渠、新圩支渠、安丰支渠、梧桐支渠、金店支渠、西河支渠、关庙支渠、长青支渠、北湖支渠、杨南支渠、农埂支渠、爱国支渠、小东圩支渠;大型水利设施有杨仙大桥、王家大桥、承接淠淮的庙岗船闸。防洪设施有号称万亩的东大圩和爱国圩、马路圩。水利站现有职工25人,承担全镇防汛抗旱、水利兴修及配套工程维护管理等技术指导和服务。
7.乡镇企业。安丰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0余家,从业人员7560人,产值2.4亿元,利税2400万元,工业企业增加值7200万元,技术含量较高。主要规模企业有丰粤米厂、丰盛米业有限公司、安康自来水厂、桓丰和康达生猪、汇光肥料科技有限公司、寿县建筑建材总厂(丰华集团)、阳光驾校、荆塘、安丰等五座轮窑厂、安徽省三畅豆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近年来,由于实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盘活部分资产和资源,激活全镇企业发展势头,目前有招商引资企业:三畅公司、汇光公司、阳光驾校等。
8.第三产业。饮食服务业。2006年饮食服务业126家,从业人员706人,产值3780万元,利税793.8万元,解决剩余劳力和下岗工人就业286人。
9.房地产。全镇有建筑队21家,从业人员252人,实现产值9408万元,利税254万元,竣工面积3.6万平方米。
10.商贸流通。安丰镇为周边地区商贸流通商品集散地,现有大小商埠568家,极大活跃了全镇及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
11.金融。安丰镇金融机构共有三家,分别为寿县农业银行安丰营业部、安丰信用社和安丰邮政储蓄。农行安丰营业部有网点1个,职工8人,业务范围涉及存、贷款、结算、金融服务、家财险、长期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2006年底存款余额达7000万元,发放贷款600余万元。安丰信用社营业面积达上千平方米,拥有网点3个,职工21人,主要为存、贷款及结算业务,是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的主力军,2006年底,存款余额达5100余万元,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安丰邮政储蓄所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有财政储蓄、汇兑,拥有网点3个,职工16人,营业面积300平方米,截至2006年底,存款余额已达8500万元。
12.保险。1989年10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安丰服务所正式设立,主要有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人生意外伤害险等三大类30多个险种,年收保费100万元,理赔70万元,目前共收保险费2000余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道路交通 建设中的济(宁)祁(门)高速沿203省道穿境而过并在安丰设有出入口,届时安丰到济南、合肥、池州、黄山等地都可全程高速直达,将大大增加安丰与外界的沟通。目前安丰镇境内已有省道1条(寿县―六安203省道),县道2条(石隐路、石吴路),里程60公里。乡村公路42条,里程120公里。全镇道路状况一般,目前正在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一期工程8条路32公里正在施工,可望“两年实现村村通、四年实现村村连”。全镇有大中小型客车85辆,可以通往寿县、淮南、六安、合肥、南京、无锡、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和县内所有集镇,拥有大中小型运输车辆832辆,年创价值15641万元。
2.供电安丰镇通电时间较早,线路损毁较为严重,1999年至2003年投入2000万元进行农电整改,完成全镇所有村组和台区改造,现全镇供电设施配套,线路布局合理,实现40个村(街)545个村民组全部通电,通电14498户,用电大户32户。境内企业用电和排涝用电都使用专用线路,大大方便企业生产和防汛抗旱工作,居民照明用电按物价局核定价格,统一抄表,统一开票,统一电价,在交费大厅公开交费,杜绝人情电、关系电和特权电。
3.广播电视镇广播电视管理站现有职工7人,播音室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曾获得全省先进广播站称号。实行镇播音、村播放,40个村(街)建有村级播音室,及时准确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知识,全镇小喇叭覆盖率达90%。安丰镇于1989年正式开通了有线电视入户工程,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镇有线电视接收站,能够接收39套电视节目,特别是农民群众喜爱的中央七套农业节目,信号强,受到群众称道。目前,正按照上级广电部门的规划要求,逐步实施“村村通”工程,将惠及千家万户。
4.邮政电信安丰邮政分局可办理邮政邮政储蓄、汇兑、信函、包裹等业务,由邮递员直接传送到户。电信分局与邮政分局1997年3月分家。全镇程控电话1992年12月开通,现有机房4处,程控交换机10台,固定电话开通11000门。境内有移动经营网点11家,主要经营范围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手机销售、入网、交费和手机维修功能。全镇40个村(街)545个村民组均已开通电信光缆和宽带。
5.供水 2006年5月安丰镇新建成安丰安康自来水厂,日可供洁净自来水10000吨,可充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
5.小集镇建设 安丰镇境内共有荆塘街道、杨仙街道和安丰街道3个街道,安丰街道为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市政设施也好于其它两条街道。三条街道均实现了硬化、绿化,安丰街道、杨仙街道已实现亮化和美化。安丰街道修建了下水道和垃圾处理场,建有标准化交易大棚。2006年又斥资4000余万元新建安丰商贸北街,占地51亩,建成商品房316套2.58万平方米,水泥路9500平方米,人行道7000平方米,绿化带2800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被市建委称为市场化运作开发集镇的样板工程。现拥有街头公园1座,停车场2个,农民体育场1个,随着经济的发展,安丰小集镇的人气、财气正日益俱增。
1.教育全镇现有省级示范高中1所,公办中学4所,民办中学1所,小学21所,幼儿园3所。在校学生11670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8.8%。拥有杨仙、安丰两个教育中心校,负责全镇的教育教学管理,现有教育管理人员10人。
学前教育。2006年,有各种性质的幼儿学前教育8所,入园儿童765人,从事幼教人员21人。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6187人,公办学校26所,全镇基本普及“两基”目标。
2.卫生 2006年底有中心医院一所,乡级卫生院一所。中心卫生院开设儿科、内科、外科、妇产科、骨科、五官科及重症监护室,还有防保、护理、放射、检验及预防门诊和保健门诊。医技人员100人,有医疗大楼一幢,医疗设备有X光机、东芝B超机、血液透析机、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等。村级卫生室39个,从医人员117人,为全镇人民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3.民政 镇民政办负责指导全镇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同时负责救灾救济、残疾人口管理、红白事管理、殡葬改革、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管理工作。全乡现有镇级敬老院1座,村级敬老院3座,年发放优抚、低保、特困救助及五保资金92.52万元。
全镇有宗教(基督教)活动场所13处,信教人员2147人,传教人员36人,境内没有非法宗教活动。安丰镇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25户94人,均为回族。
2006年全镇总人口81054人,总户数18349户,男43621人,女37433人。农业人口72698人,非农8356人,人口出生率为10.67‰,自然增长率7.46‰。全镇有外流人口20534人,主要流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大中城市,家中留有一定的劳力种田。安丰镇以张、李、石、王、梁、吴、廖、赵等八大姓氏为主。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乡实际少出生人口达15140人,相当于一个小乡镇人口。计划生育实行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实行“以宣传教育为主、以避孕节育为主、以经常性教育为主”。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活动,采取优质服务、降低病残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和奖励扶助政策,切实做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发展经济,造福子孙后代。
新农村建设
2006年初,安丰镇及梧桐村被列为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镇千村”示范镇、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标,理思路、定规划、谋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把安丰打造成寿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次中心。一是结合区域实际,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镇斥资19万元,聘请具有乙级资质的省建苑规划设计院为安丰编制了镇域、镇区和梧桐村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规划将镇区面积由1.5平方公里扩展为4.5平方公里,设计居住人口4.5万人,居民区、商贸区、工业区、休闲区、文教卫生区错落有致,设计科学合理,已通过省、市、县专家评审,并形成规范的法律文书。二是突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并将其作为城镇建设的“生命线”工程来抓。我镇围绕城镇建设,重点实施了八大项目工程:
1.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按照“点上抓示范、面上抓交通”的要求,镇村干群自筹奖金686万元修建32公里通村水泥路。
2.工业项目入园落户工程。2006年完成工业企业招商引资1500万元,入园企业3家.安徽三畅豆业科技公司落户我镇,总投资将达2.49亿元,现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3.土地整治和江准分水岭项目建设工程。两项工程总投资达860万元,建成标准化农田林网和沼气池,进一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4.商贸北街开发建设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新建316套商品房,达2.58万平方米,自来水、电视、电信、路灯、消防设施等一应俱全,其房屋结构设计新颖,堪称皖西小集镇品牌工程。
5.安丰街区亮化工程。
6.自来水入户工程。已接入用户1000余户,实现正常供水。
7.金盾大楼和安丰医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投资120万元的派出所金盾大楼和投资800万元的医院综合门诊楼现已封顶。
8.东街及街头公园综合整治工程,投入40万元,整修东街下水道,新建街头公园篮球场2处,为居民提供娱乐、休闲去处。三是切实加强管理,提高安丰城镇化水平。为了实现在规划期末把安丰镇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适宜人居、可持续发民有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教育兴镇”四轮驱动,大力实施“建镇聚民、通达富民、治水安民”三大工程,围绕立足本地、推动寿县、承接六淮、服务合肥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安丰建设成为寿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次中心。
87.1全区(安丰区)整党工作结束,进行总结。
88.2在区召开乡党委书记党务工作汇报会。
90.2安丰区召开三级干部大会,安排部署全年各项工作。
90.3召开全区支部书记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
91.7谷贝乡、石集镇等乡镇防汛,动员沿瓦埠湖群众紧急搬。
91.7.16召开区委全体干部会议,分析研究灾情,安排部署生产自救工作。
92.2.27撤区并乡开始。经县委研究决定,撤消安丰区,由石集镇、谷贝乡合并成石集镇;杨仙乡、荆塘乡合并为荆塘乡。
92.8成立城建办公室,筹建安丰商品街。
92.11成立东大圩施工指挥部,拉开东大圩万亩精养鱼塘会战序幕,一期工程5000亩,土方任务10万方。
192.12石集镇程控电话开通。
93.7石集羽绒公司动工兴建。
93.8安排部署“两田制”(经济田与口粮田)实施意见,并在全镇推行“两田制”。
93.11石集镇召开万亩桑园建设千人动员大会;荆塘乡梁家湖综合整治正式开工,兴建万亩精养鱼塘。
93.11商品街竣工剪彩。
94.4六安地区交警支队在石集建设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占地40亩。
94.5安丰工业园区设立,占地200亩。
94.6新建计生服务站,实行定点生育,筹办有线电视台。
95.4启动集镇建设和康居工程。
95.7筹建石集镇新办公大楼。
95.9.4启动土地二轮承包及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
95.9.12省委副书记方兆祥带领省开发性农业现场会参会人员到东大圩、梁家湖观摩。
96.3经省民政厅批准石集镇更名为安丰镇。
97.1.17中国青年扶贫服务团安徽分团形势报告会在安丰举行。
97.1.19著名歌手解小东、李洋等到罗冲水库义演。
97.5.13省领导王光宇、郑锐等领导来安丰视察小集镇建设工作。
97.8安丰东街步行街全面竣工。
98.6.15省委书记卢荣景来本镇视察工作,并深入安丰粮站检查粮食收购工作。
99.9.16安丰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光荣称号。
99.10省民政厅批准荆塘乡更名为杨仙镇。
99.11张马沛堤兴修工程开工,土方工程量13.9万方。
2000.2乡镇机构改革开始。
2000.6全省第一家农民公园――丰华公园建成。
2000.9安丰国家粮食储备库奠基。
2001.2安丰镇“三个代表“学习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正式开始。
省委副书记乔传秀、市委书记洪文虎、副书记程世龙、陶芳侯、刘庆德等领导来镇检查指导工作。
省人大副主任季昆森在市、县领导陪同下到镇检查抗旱工作。
2001.9全市挖塘打井现场会在本镇召开。
田维谦副省长来镇指导工作。
省委副书记沈跃跃来本镇检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
2002.10金寨县、金安区来镇参观退耕还林和绿色长廊建设。
李湾电站建成投产。
巢湖市有关领导到安丰参观农民公园――丰华公园。
市领导汪永义到镇检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
2003.7我镇在上海设立驻沪党员活动支部。
2003.5在全县率先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
月全镇投入抗击“非典”工作中,共建隔离棚400间,隔离观察返乡者620人,劝阻外出务工人员返乡5600余人,全镇无一人感染。
2004.7市委书记倪发科到镇检查工作。
乡镇区划调整开始,杨仙镇与安丰镇合并,设立新的安丰镇,辖37个行政村,3个街道,人口7.8万人。
省民政厅来镇检查借粮偿还工作。
省国土厅刘厅长来镇检查工作。
省江淮分水岭办公室领导来镇检查工作。
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来本镇桓店村检查农组工作。
2005.5安丰镇安康自来水公司进行筹建。
省“两基”教育复查组来镇检查。
市委副书记刘庆德来本镇调研计生工作。
2005.12安丰商贸北街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全市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现场会来镇观摩。
2006.2安丰镇被确定为全县唯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示范镇,梧桐村为省级示范村。
安丰街道安康、丰盈管理区成立。
安丰至隐贤路整修正式开始。
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刘志宏来镇调研新农村建设工作。
省建苑规划设计院为本镇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区总体规划、梧桐村庄布点规划等三项规划。
省财政厅来镇调研涉农资金发放工作。
亳州客商投资2.49亿元的安徽三畅豆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我镇。
汇光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本镇工业园区,总投资千余万元。
省、市委组织部领导来镇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
省教育厅长程艺在市委副书记李乔陪同下为安丰高中――省示范高中揭牌。
安丰镇“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正式启动,一期工程筹资680万元,国家补贴320万元,修建公路32公里。
镇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启用。
安徽省三畅豆业科技有限公司奠基,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祥安、县委书记孟祥新等领导参加仪式。
旅游景点丰华公园
位于安丰镇西北端,距寿六路西侧1公里处。于94年底由镇政府牵头,农民企业家梁昌华个人投资,对废弃多年的大型水库及附近的易涝多灾低洼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经过几年不懈的建设,公园已成规模,投资达1000多万元,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多层次的经济实体。
特别声明:
1、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寿县微信公众平台第一门户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
2、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深表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即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
3、本站宗旨:爱我寿县、不忘家乡、联络感情; 资源共享、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RELEVANT 相关文章
?&?&?&?&?&?&?&?&?&?&?&?&
寿县微信平台二维码
网站官方QQ群二维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堰镇有多少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