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小楷,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出自什么文章

题号:2771498题型:文言文阅读难度:较易引用次数:43更新时间:15/01/2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①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②用事,道周拂衣归。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上疏救之。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上益怒,竟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 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 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③,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艰,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上竟相嗣昌,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芝龙龁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注】①关:指山海关。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③夺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忠贤用事用事:运作。 B.后金兵大入,薄京师薄:迫近。C.体仁衔之。衔:怀恨D.道周引祖制抑之抑:约束【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道周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3分)( )①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②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③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④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⑤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⑥有隙,自请出驻广信A.③④⑥B.①③⑥C.①②⑤D.②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道周在进入翰林院后,写了《矫轻警惰文》一文来讽劝其中一些养尊处优的官员,因此得到同僚的敬重。B.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上疏,结果都让皇帝十分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最后却也成功得以减死。C.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就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D.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将会贻笑于后世。【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5分)&(2)上竟相嗣昌,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5分)
【知识点】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先后营田三百余顷。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自春徂秋,闭闸蓄水,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穀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巡抚怒曰:“汝敢逆旨耶?”对曰:“华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今请宽三月限,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时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数年卒。(选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删改)【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形势:河流状况。B.以前在平山发粟事。以前:从前,以往。C.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部居:分门别类。D.次第造册请奏。次第:依照顺序。【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B.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C.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D.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华心怀百姓,做事敢于担当。他去检察赈灾事宜,发现乐亭、卢龙两县上报饥荒人口不实,就增加了一倍的数额;在平山闹灾时,来不及等上级同意,就开仓济民。B.童华尽职尽责,管理有方。他在治理水利时,把泉水疏通为渠,灌溉了六百亩田地;采用正确的办法解决民间纷争,因地制宜,节省开支,方便百姓。C.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职苏州,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并极力建议缓期清查,最终巡抚采纳了他的建议。D.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顺。当受到李卫谗毁时,他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宗理解;他一生官场数度起伏,晚岁终老田园。【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5分)(2)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于仲文,字次武,髫龀①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隋)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佯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②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隋书·于仲文传》)①髫龀(tiáo chèn): 幼年,幼童。②蜀公:指尉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耽:沉迷B.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骑:战马C.方槌牛享士享:犒赏D.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信:真实【小题2】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毗罗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B.毗罗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C.毗罗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D.毗罗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他。B.于仲文击溃了宇文威的军队之后,尉迥又派遣两路大军围击于仲文。于仲文因麻痹大意而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C.《孙子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因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佯北,让军颇骄。(5分)(2)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以为檀让,乃出迎谒。(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客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线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夺汝才大旗,擒其渠副。贼势渐衰。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逊之问故,良玉曰: “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贼据山巅,俯瞅吾营。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逊之深然之。巳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叹息归。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十七年春,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渍。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以一孱妇蒙国思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奉终。赞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账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正随裹:携带B.独恨与邵公同死耳恨:遗憾C.良玉图全蜀形势图:谋划D.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多:称赞【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单骑见捷春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B.良玉为置酒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良玉“饶胆智”的一组是(&&)①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②良玉邀之马家寨,暂首六百,追败之③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④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扶陈士奇⑤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⑥所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②③④【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良玉曾和丈夫并肩作战,立下战功。丈夫死后,她继承了丈夫的职位。因勤王有功,她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和嘉奖。B.巡抚邵捷春不懂用兵,丧失地利。秦良玉向陆逊之恳切进言,分析利弊,陆深为赞同。不久邵捷春改变了军队的布置。C.面对张献忠的攻势,秦良玉多次向上司进献破敌之策,均被拒绝。张献忠攻陷四川,秦良玉号召部下把守四境,决不投降。D.秦良玉作为一个女子,尚且能够辗转战斗,为国效力,那些手握军权却临阵观望的人,同她相比实在应该羞愧。【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3分)(2)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3分)(3)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4分)
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在古代还是现在,音乐与文学始终如两支根茎相连的双生花,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受诗歌散文影响的作品最初出现在羽管键琴和击弦古钢琴曲目上,有些曲目是以《圣经》和希腊神话为主题的。而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音乐和诗歌的密切关系。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16 世纪末,意大利弗洛伦萨的艺术家认为,复调音乐的多声部织体严重阻碍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提出复兴古希腊的悲剧的艺术主张。于是出现了一批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歌剧,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这是音乐史上重要的一步,当然这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文学密不可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音乐的发展更加异彩纷呈,偶然音乐、概率音乐、具体音乐、简约音乐等,各种难以归为某一流派的音乐大量涌现。现代派音乐作品中有一首著名的《4分 33 秒》,作曲家约翰·凯奇让演奏者走上台,翻谱,静坐,下台一共经历的 4 分 33 秒,由“无声的音乐”引导观众注意周围一切响动而形成“有声的音乐”,而每人心中的音乐也不同,更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定状态,这些音乐可以说与西方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二战后,西方的物质文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文明的危机,这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带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因此,音乐和文学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相同的背景下,更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的诗集《邪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作品,而印象派作曲家克劳迪奥·德彪西从《邪恶之花》中所写的“飘在夜晚中的声音与香味”作出了他的《前奏曲》。西方如此,在东方,音乐与文学则更是不可分割。公元前 5 世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这时期思想活跃,最为著名的则是儒、墨、道三家,而这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最为著名的就是“倡乐”和“非乐”。“倡乐”的代表为儒家,孔、孟、荀三人都有自己“倡乐”的音乐美学思想;而“非乐”的代表是墨、道两家,这些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音乐与文学都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古琴这种乐器在这时已经受到了格外的推崇,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最为有名的为曹植、嵇康、阮籍三人。“缘情度曲”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两宋时的周邦彦、姜夔可谓之代表。这时的音乐对于他们已不仅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小题1】下列关于“西方文学与西方音乐”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对音乐和诗歌的强大影响,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B.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音乐的发展更加异彩纷呈,各种音乐大量涌现,很多都难以归为某一流派。D.现代派中有一首著名的音乐作品《4 分 33 秒》,这类有声的音乐可以说与西方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公元前 5 世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而这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B.“倡乐”的代表为儒家,“非乐”的代表是墨、道两家,“倡乐”和“非乐”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音乐思想,二者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其中曹植、嵇康、阮籍三人最有名,“缘情度曲”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D.两宋时期的音乐对于文人已不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二战后的西方文学作品带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因此,西方某些现代派音乐作品也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定状态。B.16 世纪末,在弗洛伦萨艺术家的艺术主张下出现的一批歌剧取材于希腊神话,音乐的这一重要发展同文学密不可分。C.《前奏曲》的创作印证了,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和文学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D.音乐与文学都是人们抒发感慨的艺术方式,二者就如同两支同根而生的双生花,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热门知识点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①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②用事,道周拂衣归.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上疏救之.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上益怒,竞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③,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艰,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縗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上竟相嗣昌,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芝龙龁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注】①关:指山海关.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③夺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金兵大入,薄京师 薄:迫近.B.体仁衔之 衔:怀恨.C.道周不与焉 与:参与.D.道周引祖制抑之 抑:约束.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道周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3分)( )①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 ②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③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 ④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⑤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 ⑥有隙,自请出驻广信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黄道周最终死于郑芝龙的衔恨报复.B.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就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C.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上疏,结果都让皇帝十分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最后却也成功得以减死.D.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将会贻笑于后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2)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縗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
4.C “与”,赞同.5.A③为崇祯帝所为;④表现黄道周的正直勇敢,有③④的不能选.6.B(“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这一假设有误,实际上袁崇焕已经杀死毛文龙)7.⑴供养军队多年,物力已耗尽.即使杀了一个钱龙锡,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白白毁坏己方的士气,伤害治国的根本.(殚、徒、隳、各1分,“无益于边计”状语后置1分,句子大意1分)⑵黄道周是一位儒者,认为国家即使缺乏人才,也不能违背礼制多次让居丧之人担任官职,让后世笑话,因此激昂地思考评判这些情形.(判断句、念、从事、贻、论各1分)这么多题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信阳高中2014届高三定位考试语文试卷 高考模拟卷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您现在位置: →
试题名称信阳高中2014届高三定位考试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如果您在下载时出现“找不到网页”的错误提示,则表明你的IE需要设置:打开IE浏览器,点顶上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找到“用UTF-8发送URL”这项,把前面的勾去掉。()
上一个『』&&nbsp下一个『』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5届高三语文暑期微训练:文言文阅读3(解析)
2015届高三语文暑期微训练:文言文阅读3(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91次
资料类型:同步检测
文档大小:148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文言文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寇党谢才盛等复起为盗,仰他州馈粮,纾。未几,溪南蛮复内寇,因谕之曰:“东川控蛮夷,尔功已试,其为朕镇抚之。”命为梓州路转运使。天禧中,河决澶渊。数里,众皆奔溃,而水为折去,众颇异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而边民困于馈运,茶法岂可以数更?”帝然之。权知开封府,戚里有殴妻至死,更赦事发者。太后怒曰:“夫妇齐体,奈何殴致死邪?”“伤居限外,事在赦前,有司不敢乱天下法。”卒免死。天圣末,再使契丹,未行而卒。(节选自《宋史·寇[注] ①垫:陷沉。②入中、凿头、便籴:宋代官府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戍兵仰他州馈粮     仰:依靠军食遂足,而民力纾
纾:宽缓未几,溪南蛮复内寇
寇:侵扰水为折去,众颇异之
折:减少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寇瑊吏治才干的一组是(3分)(  )瑊设方略,擒送京师偿以盐,军食遂足众皆奔溃,而瑊独留自若河平,擢枢密直学士皆仰给于商旅有司不敢乱天下法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下列对原(3分)(  )寇瑊消除盗患有方,平定蛮夷得力。谢才盛等人为盗,寇瑊设计擒获他们移送京城;在与南蛮的交战中,寇瑊斩获其首领,并派人守其险要。寇瑊出谋划策,忠心为国。在任工部郎中期间,针对与契丹议和之后,河北边关守军供给的变化,建言朝廷实行多种政策来解决问题。寇瑊治河有道,成绩显著。黄河决口,寇瑊受命负责修河之事,百姓因为灾荒停止修河工事,寇瑊上奏建议此D.寇瑊恪尽职守,敢于直言。针对有人议论茶法之事,皇帝征询寇瑊的看法,寇瑊从商人、百姓实际利益出发,直言变更之弊,得到皇帝认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因谕之曰:“东川控蛮夷,尔功已试,其为朕镇抚之。”(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而边民困于馈运,茶法岂可以数更?(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永乐二年,以敏练,拜工部尚书。七年丁母忧,诏留视事。九年命开会通河。会通河者,元至元中,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会通”。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明初输饷辽东、礼以会通之源,必资汶水。乃筑相地置闸,以时蓄泄。自分水北至临清,地降九十尺,置闸十有七,明年,以卫河水患,命礼往经画。礼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复自德州西北开支河一,泄水入旧黄河,使至海丰大沽河入海。帝命俟秋成后为之。礼还言:“海运经历险阻,每岁船辄损败,有漂没者。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敛为民病,而计海船一艘,用百人而运千石,其费可办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运四千石。以此而论,利病较然。请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兖州粮,合百万石,从河运给北京。”于是河运大便利,漕粟益多。十三年遂罢海运。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节选自《明史·宋礼传》)[注] ①丁母忧: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②蠲:除去,免除。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引汶绝济      绝:截断属之卫河
属:连接(集中)因相地置闸
相:交互帝命俟秋成后为之
俟:等待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礼治(3分)(  )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乃筑堽城及戴村坝,横亘五里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宋礼主要从事水利工作,并得到皇帝的重用,即使遭逢母亲丧事,皇帝也不同意他回家守丧,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由于会通河淤滞,永乐初年,河海兼运。海运路途险远物质易失,而河运要抽调壮丁,也周折劳顿,所以皇帝下决心治理会通河。要治理会通河,宋礼认为首先要解决会通河水源补给问题,他采用筑坝的方法,引汶(水)入卫(河)。宋礼因治水有功,受到皇帝表彰。宋礼认为海运劳民伤财,上言请求改用河运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敛为民病,而船亦不坚。(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上益怒,竟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艰,嗣昌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芝龙[注] ①关:指山海关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后金兵大入,薄京师      薄:迫近体仁衔之
衔:怀恨道周不与焉
与:参与道抑之
抑:约束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道周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3分)(  )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有隙,自请出驻广信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黄道周最终死于郑芝龙的衔恨报复。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就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上疏,结果都让皇帝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最后却也成功得以减免死罪。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将会贻笑后世。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十)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折:退去,退回。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③是寇瑊治河过程中的一A项符合要求。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综合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选项中“百姓因为灾荒停止修河工事”在原文中的表述是“既而以岁饥令罢役”,由“令”字可知,停止修河之事是上级下发的命令,并非百姓自发所为。(1)于是告诉寇瑊说:“在东川控制蛮夷,你的办法已经得到检验,一定要为我安抚他们。”(关键词1分,大意2分,共5分)(2)如果官府得到茶叶的全部利润,那么商人就不前往(经商),并且边境百姓被运输(茶叶)困扰,茶法怎么可以来反复变动?(关键词“尽”“行”“馈运”各1分,大意2分,共5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1)句中的关键词“谕”通过字体的形体结构和特定的语境,很容易判断是“告诉”之义;“其”在句中是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副词,翻译为“务必,一定”。(2)句中的“尽”为全、都的意思;“行”此处结合商人行商的特点,应翻译为“[参考译文]寇士,皇帝任命他为蓬州军事推官。李顺的残存势力谢才盛等人又起事为盗,寇 [解析] 相:察看。 [解析] ②③④句均能表明宋礼治河有方,符合题干要求。①句是解说会通河A、D项不可选。⑤句治河之方是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故C项不可选。 [解析] 原文说“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卒于官”相当于“卒于官任”,是说他担任工部尚书之职未退休就去世了,但是选项中“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在原文中无依据。(1)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都比漕运多。(5分,2分,译出“任”“终”“世”分别给1分)(2)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加租税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5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译出“有司”“科敛”“病”分别给1分)[参考译文]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年间,以国子监生身份被提拔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永乐二年,因(办事)机敏干练,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永乐七年遭逢母亲丧事,但是皇帝下诏让他留任处理政务。永乐九年,皇帝命令他开修会通河。所谓会通河,是元朝至元年间,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 [解析] 与10.A [解析] ③为崇祯帝所为;④表现黄道周的正直勇敢;因此包含③④选项的不能选。 [解析] “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这一假设有误,实际上袁崇焕已经杀死毛文龙。(1)供养军队多年,物力已耗尽。即使杀了一个钱龙锡,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白白毁坏己方的士气,伤害治国的本质。(“殚”“徒”“隳”各1分,“无益于边计”状语后置11分)(2)治理天下要讲方法,法律诉状不是用来压制天下人民的器具。龌龊小人,怎么能和他共谋大计?(“所以”“绳”“图”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黄道周,福建人。家里贫困,务农为生,(他)侍奉双亲,因孝顺闻名。天启年间(他)进入翰林院。当时在翰林院的人,多生活闲散、养尊处优,黄道周于是作《矫轻警惰文》来劝诫他们,得到了同僚们的敬重。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借重(毛文龙)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复辽河以西的土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道周书诗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