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工程需要做混凝土检验批验收记录吗

  【提问】:土建中,基础垫层(就是卷材防水层下面的一层)需要做隐蔽验收记录不?还有这个检验批应该是做混凝土的还是 建筑地面混凝土垫层 的检验批?
  【解答】:1、不用做隐蔽验收记录。2、按砼检验批。
  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责任编辑:玛门
延伸阅读:
收藏分享:
&&&&&&&&&&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提升学习效果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地面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面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混凝土地坪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什么? ...
装修设计岂能 随意?做不后悔的定制设计,预约优秀设计师
*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混凝土地坪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什么?
被浏览1038次
我来帮他解答
4 基层铺设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基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和填充层等基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4.1.2 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 或配合比) 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4.1.3 基层铺设前, 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4.1.4 当垫层、找平层内埋设暗管时, 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4.1.5 基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层表面应平整, 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 的规定。 表4.1.5 基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基土 垫层 找平层 填充层 隔离层
土砂、砂石、碎石、碎砖 灰土、三合土、炉渣、水泥混凝土 木搁栅 毛地板 用沥青玛蹄脂结合层铺设拼花木板、板块面层 用水泥砂浆做结合层铺设板块面层 用胶粘剂做结合层铺设拼花木板、塑料板、强化复合地板、竹地板面层 松散材料 板、块材料 防水、防潮、防油渗
拼花实木地板、拼花实木复合地板面层 其他种类面层
1 表面平整度 15 15 10 3 3 5 3 5 2 7 5 3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标高 0 ﹣20 ±20 ±10 ±5 ±5 ±8 ±5 ±8 ±4 ±4 ±4 用水准仪检查 3 坡度 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 用坡度尺检查 4 厚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用钢尺检查 4.2 基土 4.2.1 对软弱土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4.2.2 填土应分层压(夯)实,填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的有关规定。 4.2.3 填土时应为最优含水量。重要工程或大面积的地面填土前,应取土样,按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
Ⅰ主控项目 4.2.4 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有机物质大于8%的土作为填土。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土质记录。 4.2.5 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9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2.6 基土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3 灰土垫层 4.3.1 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3.2 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生石灰,亦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 4.3.3 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 4.3.4 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Ⅰ主控项目 4.3.5 灰土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3.6 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质,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记录。 4.3.7 灰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4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4.4.1 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4.2 砂石应选用天然级配材料。铺设时不应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压(夯)至不松动止。 Ⅰ主控项目 4.4.3 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砂应采用中砂;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4.4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或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4.5 表面不应有砂窝、石堆等质量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4.6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5 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 4.5.1 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5.2 垫层应分层压(夯)实,达到表面坚实、平整。 Ⅰ主控项目 4.5.3 碎石的强度应均匀,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夹有有机杂质的砖料,颗粒粒径不应大于6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5.4 碎石、碎砖垫层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5.5 碎石、碎砖垫层的表面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6 三合土垫层 4.6.1 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6.2 三合土垫层应分层夯实。 Ⅰ 主控项目 4.6.3 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砂应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质;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和有机杂质的砖料,颗粒粒径不应大于6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6.4 三合土的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6.5 三合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7 炉渣垫层 4.7.1 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 4.7.2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和闷透;闷透时间均不得少于5d。 4.7.3 在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应湿润;铺设时应分层压实,铺设后应养护,待其凝结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Ⅰ主控项目 4.7.4 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颗粒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颗粒粒径在5mm 及其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7.5 炉渣垫层的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 Ⅱ 一般项目 4.7.6 炉渣垫层与其下一层结合牢固,不得有空鼓和松散炉渣颗粒。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用小锤轻击检查。 4.7.7 炉渣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8 水泥混凝土垫层 4.8.1 水泥混凝上垫层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应设置伸缩缝。 4.8.2 水泥混凝上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 4.8.3 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湿润。 4.8.4 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m。 4.8.5 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mm 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5~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填水泥砂浆。 4.8.6 工业厂房、礼堂、门厅等大面积水泥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问距相一致。 4.8.7 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的有关规定。 Ⅰ主控项目 4.8.8 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8.9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1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 Ⅱ 一般项目 4.8.10 水泥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9 找平层 4.9.1 找平层应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并应符合本规范第5 章有关面层的规定。 4.9.2 铺设找平层前,当其下一层有松散填充料时,应予铺平振实。 4.9.3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9.4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前,板缝填嵌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相邻缝底宽不应小于20mm; 2 填嵌时,板缝内应清理干净,保持湿润; 3 填缝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0.填缝高度应低于板面10~20mm,且振捣密实,表面不应压光;填缝后应养护; 4 当板缝底宽大于40mm 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置钢筋。 4.9.5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时,其板端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裂的构造措施。 Ⅰ主控项目 4.9.6 找平层采用碎石或卵石的粒径不应大于其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9.7 水泥砂浆体积比或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或相应的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 4.9.8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处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无积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蓄水、泼水检验及坡度尺检查。 Ⅱ 一般项目 4.9.9 找平层与其下一层结合牢固,不得有空鼓。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 4.9.10 找平层表面应密实,不得有起砂、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9.11 找平层的表面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10 隔离层 4.10.1 隔离层的材料,其材质应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认定。 4.10.2 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沥青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类材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铺设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底子油。 4.10.3 当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掺量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4.10.4 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 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阴阳角和管道穿过楼板面的根部应增加铺涂附加防水隔离层。 4.10.5 防水材料铺设后,必须蓄水检验。蓄水深度应为20~30mm,24h 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记录。 4.10.6 隔离层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的有关规定。 Ⅰ主控项目 4.10.7 隔离层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 4.10.8 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检验方法:观察和钢尺检查。 4.10.9 水泥类防水隔离层的防水性能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检测报告。 4.10.10 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蓄水、泼水检验或坡度尺检查及检查检验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10.11 隔离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用钢尺检查。
4.10.12 隔离层与其下一层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防水涂层应平整、均匀,无脱皮、起壳、裂缝、鼓泡等缺陷。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和观察检查。 4.10.13 隔离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11 填充层 4.11.1 填充层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材料,其密度和导热系数应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2 填充层的下一层表面应平整。当为水泥类时,尚应洁净、干燥,并不得有空鼓、裂缝和起砂等缺陷。 4.11.3 采用松散材料铺设填充层时,应分层铺平拍实;采用板、块状材料铺设填充层时,应分层错缝铺贴。
4.11.4 填充层施工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的有关规定。 Ⅰ主控项目 4.11.5 填充层的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 4.11.6 填充层的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 Ⅱ 一般项目 4.11.7 松散材料填充层铺设应密实;板块状材料填充层应压实、无翘曲。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1.8 填充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1 检验批内质量均匀一致,抽样应符合随机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2 贯彻过程控制的原则,按施工次序、便于质量验收和控制关键工序质量的需要划分检验批。
3.0.3 子分部工程验收时,除所含分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对施工工艺的见证检测,系指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在施工期间由参与验收的各方在现场对施工工艺进行的检测。有关施工工艺的见证检测内容在本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如预应力筋张拉时实际预应力值的检测。本条规定的子分部工程验收内容中,见证检测和结构实体检验可以在检验批或分项工程验收的相应阶段内进行。
3.0.4 分项工程验收时,除所含检验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有完整的质量验收记录。
3.0.5 检验批验收的内容包括按规定的抽样方案进行的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本条列出了实物检查的方式和资料检查的内容。
3.0.6 本条给出了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的条件: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验均应合格,且资料完整。检验批验收合格后,在形成验收文件的同时宜作出合格标志,以利于施工现场管理和作为后续工序施工的条件。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的基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这种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否决权。由于主控项目对工程质量起重要作用,从严要求是必需的。
对采用计数检验的一般项目,以前要求的合格点率为70%及以上,本规范提高了相应要求,通常为80%及以上,且在允许存在的20%以下的不合格点中不得有严重缺陷。本规范中少量采用计数检验的一般项目,合格点率要求为 90%及以上,同时也不得有严重缺陷,这在本规范有关章节中有具体规定。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的规定,检验批质量验收时可选择经实践检验有效的抽样方案。本规范的一般项目所采用的计数检验,基本上采用了原规范的方案。对于这种计数抽样方案,尚可根据质量验收的需要和抽样检验理论作一步完善。
3.0.7 本条规定了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和施工质量验收程序、组织。其中,检验批的检查层次为:生产班组的自检、交接检。施工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的专业检查和评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的检验批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前一工序的质量未得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检查认可,不应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以免质量缺陷累积,造成更大损失。
根据有关规定和工程合同的约定,对工程质量起重要作用或有争议的检验项目,应由各方参与进行见证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得到控制。
混泥土地面验收规范?
答:没有混泥土地面验收规范。
只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在其第5章,5.1、5.2节中有水泥混凝土(含细石混凝土)面层相关验收的内容。
愤怒的大鸟丶&回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模板分项工程
钢筋分项工程
预应力分项工程
混凝土分项工程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说明:7.4.1本条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生产量,规定了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试件的取样与留置要求。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应指出的是,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除应考虑用于确定施工期间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根据本规范第10章及附录D的规定,考虑用于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
7.4.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繁华尽落&回答:1 检验批内质量均匀一致,抽样应符合随机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2 贯彻过程控制的原则,按施工次序、便于质量验收和控制关键工序质量的需要划分检验批。
3.0.3 子分部工程验收时,除所含分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对施工工艺的见证检测,系指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在施工期间由参与验收的各方在现场对施工工艺进行的检测。有关施工工艺的见证检测内容在本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如预应力筋张拉时实际预应力值的检测。本条规定的子分部工程验收内容中,见证检测和结构实体检验可以在检验批或分项工程验收的相应阶段内进行。
3.0.4 分项工程验收时,除所含检验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有完整的质量验收记录。
3.0.5 检验批验收的内容包括按规定的抽样方案进行的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本条列出了实物检查的方式和资料检查的内容。
3.0.6 本条给出了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的条件: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验均应合格,且资料完整。检验批验收合格后,在形成验收文件的同时宜作出合格标志,以利于施工现场管理和作为后续工序施工的条件。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的基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这种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否决权。由于主控项目对工程质量起重要作用,从严要求是必需的。
对采用计数检验的一般项目,以前要求的合格点率为70%及以上,本规范提高了相应要求,通常为80%及以上,且在允许存在的20%以下的不合格点中不得有严重缺陷。本规范中少量采用计数检验的一般项目,合格点率要求为 90%及以上,同时也不得有严重缺陷,这在本规范有关章节中有具体规定。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的规定,检验批质量验收时可选择经实践检验有效的抽样方案。本规范的一般项目所采用的计数检验,基本上采用了原规范的方案。对于这种计数抽样方案,尚可根据质量验收的需要和抽样检验理论作一步完善。
3.0.7 本条规定了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和施工质量验收程序、组织。其中,检验批的检查层次为:生产班组的自检、交接检。施工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的专业检查和评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的检验批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前一工序的质量未得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检查认可,不应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以免质量缺陷累积,造成更大损失。
根据有关规定和工程合同的约定,对工程质量起重要作用或有争议的检验项目,应由各方参与进行见证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得到控制。
勿忘初衷_5447&回答:固盾混凝土固化剂CS:
现浇混凝土地面施工(1)支混凝土模板,要求模板平整结实。(2)浇注混凝土,要求水灰比不低于0.5,强度C-25以上。(3)用振动棒,平板机压密压实。(4)2米刮尺进行平面找平,去除浮浆。注:以上部分土建完成(5)水平检测,四角测水平。(6)3米刮尺再次核实找平。(7)初凝提浆,用打磨机进行打磨提出混凝土原浆。(8)收光,用打磨收光机进行七到八遍收光。(9)饱和均匀喷洒混凝土密封固化剂,
保持所有表面在湿润下30分钟; (10)当脚下觉得变滑稠时,用水雾状喷洒地面;当脚下再度觉得固化剂变滑稠时,用打磨机进行打磨,然后彻底用水冲洗整个表面并且拭干整个表面去除所有表面的污渍及残留的固化剂;(11)用专用抛光机进行抛光,成品保护。(12)2-3天后使用。2.
旧地面处理施工工艺(1)用打磨机去除表面残留物质,如耐磨地坪的起沙表层、环氧树脂的表面残留胶体、水磨石及混凝土表面的污迹及油漆等。(2)进行3-5遍的由粗到细的研磨。(3)找平,填补坑洞,进行前期损坏地面的修补,若有较多孔洞,可以撒些干粉状水泥;喷洒少量固化剂,用打磨机进行打磨; (4)喷洒混凝土密封固化剂要求均匀喷洒,
保持所有表面在湿润下30分钟.(5)用水清洗干净。(6)用专用抛光机进行抛光,使地面光洁美观。注:一般旧有地面的施工都根据地面的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案。
kitty1235&回答:最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是1987年的GBJ 97-1987。
详细信息如下:
GBJ 97-198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s and acceptance of road concrete pavement
中标分类: 土木建筑&&公路工程
发布日期: 1987
页数 : 28
标准状态: 有效
正文语言: 中文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和民航机场道面等就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验收。
最後菂__頁&回答:施工验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2004)中关于低温热水辐射供暖部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地暖施工验收标准如下:
1.1 为规范地暖工程的施工、验收,做到施工先进、安全适用和保证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以及居民的室内装修改造。
2.1 低温供暖系统的材料应包括加热管、分集水器及其连接件和绝热、辐射材料。 2.2 加热管必须采用地热专用管。
2.3分集水器必须采用地热管专用分集水器。
2.4绝热苯板表观密度为 20kg/m3,厚度为20mm。阻燃等级达到防火B2级。 2.5铝箔,采用无纺布高光反射铝箔。
3.1施工地面保持洁净、平整。厨房、卫生间应做好防水检测。施工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施工过程中严禁踩踏加热管。
3.2绝热层苯板的铺设应平整,苯板之面相互接合应严密,楼房首层应做防潮处理且应加厚绝热层。绝热层面上方严禁铺设其它管路及线路。
3.3加热管的安装。地暖的加热管间距为阳面200mm,阴面150 mm。若管间距加密应在施工协议中说明并加收管材成本费。
3.4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安装误差不应大于lOmm,施工时应防止管道扭曲、管道弯曲部位应增加管卡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材直径的6倍。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严禁有任何形式的接头。
3.5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连接处的加热管应加装柔性套管,并高于装饰层150-200mm。当管材排列较密且间距小于lOOmm时应加设柔性套管。
4、质量验收
4.1地面供暖系统验收时,下列项目应达到相应技术要求。 4.2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4.3加热管的材料,规格及铺设间距、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 4.4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 4.5填充层内加热管严禁有接头。
4.6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 4.7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4.8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渗漏,不得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4.9水压试验时,应有用户在场,合格后由用户签字验收。
快速发布需求&找到专属设计
*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可与本本亲密互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C)2012 设计本-定制化装修设计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凝土工程检验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