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最后一个单元是按什么逻辑讲的,什么都不知道漫画背什

它们吃的都是官粮,有的动物伙食标准比我们高得多。
从村民家借来梯子,司机才拿着手机爬了出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饭桌上一定要让人喝酒、一定要让人喝醉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强行让人喝酒或者喝醉是中国宴请当中的普遍行为?心理学上有什么依据呢?另外我在饭桌上听到很多的说法是“都知道醉酒伤身,但这酒必须喝”,对于劝酒与被劝酒的双方来说,在近似于多次重复博弈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选择(不醉,不醉)的最优解?
  中国政界和商界的绝不仅仅只是个礼仪性的东西,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际功能的,具体而言,要实现两个目的:
  1. 服从性测试。指的是劝酒者通过观察你是否服从他要你继续饮酒的指令,观察你能不能为了“场面”伤害自己身体,来判断你对其的服从程度。听着好像很扭曲,但其实这是一种最典型的权力的彰显方式。
  尤其在掌权者自感权力并不稳固的时候,他往往需要周围人反复以各种“确权”的仪式让他确信自己权力在握,对方被逼喝酒的窘态,是权力持有者在酒桌上最佳的享受。
  劝酒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可谓出尽法宝。有些劝酒者喜欢把利诱包装成威胁,“你不喝可不够朋友啊”,言下之意是喝了就是朋友;有些劝酒者喜欢把威胁包装成利诱,“这杯干了,这个合同就是你的了”,言下之意是不喝你就出局了。
  有些人觉得这个逻辑很荒谬,但服从性测试恰恰必须荒谬。就比如“指鹿为马”就是典型的服从性测试:上级其实心里知道这不是马,下级也知道这不是马,上级知道下级知道这不是马,下级也知道上级知道自己知道这不是马,但是你还得说这是马。双方心知肚明,互飚演技给外人看罢了。
  对显而易见的荒谬依然表示服从,才是服从性测试的核心意义。
  同样,在酒桌上,你以为他真的不知道喝下去你会难受?不知道对身体有害?不知道你第二天会头疼欲裂?劝酒者完全知道,太知道了。但这种伤害和痛苦恰恰是意义所在。如果没有后果,则无法测出“服从”的程度。就像帮会入会需要在手上划一刀,是在以最微量的自我伤害的形式,来展示服从的姿态。
  在政界,这种测试是往往是一场宣誓效忠的仪式,提醒你上下关系要怎么摆;在商界,这种测试是给大家明确“到底是谁有求于谁”,看似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其实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2. 诚意测试。指的是劝酒者时刻在观察被劝者是否能够放下心防和体面,向劝酒者及旁观者展现丑态。维系一段关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醉酒就是这种代价。醉酒后的丑态是一种小剂量的抵押物,在人和人之间还不能完全信任,但又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的时候,是某种意义上的credit enhancement(信用增强)。
  所谓“喝到位”就是在说这个。如果一顿筵席散尽,你仍然表达清晰,步履稳健,会被认为“今天小王没喝到位”,言下之意你没有向我交付丑态作为抵押物,你仍然将你自己的体面、形象、自尊看得比我对你的信任更重要。
  直到喝的疯言胡语,脱了上衣跳舞,吐完躺倒,劝酒者心目中的抵押品才算足额交付完毕。这期间观众越多越好,洋相越大越好,起哄者和围观者实质上都是抵押交付的见证人。
  美国大学的兄弟会也是这样,入会的时候需要经历羞辱性的仪式,比如骷髅会据说需要当众手淫,其道理是一致的:一个时刻体面的人一定是抱着戒心的人,不值得信赖。只有抵押物给的“到位了”,咱们的合作关系和信赖程度才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这种酒桌文化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世界上嗜酒如命的国家有的是,比中国人贪杯的民族多了去了,但人家大多都是自己喝自己的,绝不会管到别人杯子里去。自己躲着不喝却想尽办法让别人多喝的,惟中国独此一家。这种酒桌文化也并不是什么“中国的古老传统”,而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东西。
  至于这个传统的来源,评论里有人说是TG(跨性别)带来的下层军队文化的杂交物,理由是中国酒局对于高度蒸馏烧酒的偏好,和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偏好黄酒完全不同,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中国的“商”许多是从“官”变来的,而中国的“官”又是从“军”脱胎而来的。而权力等级体系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必是军队无疑。
  我们从熟人社会转为陌生人社会才几十年而已,而缺乏成熟的互信机制,才是这套看似荒谬的酒桌文化背后的真正逻辑。个人观察,喝软饮料长大的80,90后一代人现在已经沦陷。这套酒桌仪式是如此普及和具有感染力,以至于渗透到了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这证明了其具有深厚的民众土壤和现实基础。
  更多信息请关注严君平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严君平健康酒,点击关注即可,签到还有惊喜哦)【2000年道家名浆,健康华人,就喝严君平养生酒】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要介绍严君平养生酒的功效、禁忌及相关信息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图文】文化生活第一单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6.4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系统学案
网站长期坚持免费免点免注册使用,目前拥有200000条资源,资源点击突破4800万人次!
思想者园地★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思想者园地
一、教材预知信息
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根据山西省芮城县境内黄河东岸西侯度遗址发现的180万年前远古人类用过的石器,可以相信,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已有人类在活动了。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此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①文化的独特性  ②文化的地域性  ③文化的民族性  ④文化的传承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统”思想的体现 ②是对军队、对权力的一种崇拜③是封建专制独裁思想的体现 ④是“个人崇拜”思想的体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例3、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古代中华文化辉煌历程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
例4、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
  A、发源地不同
B、传承的民族不同
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
D、传承的时间不同
解析: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因各种原因都已中断了。此题的正确选项是D。
2.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3.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4.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5.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6.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同步分层训练
A基础强化训练
①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③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④对其他文化全盘吸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地文化的理解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被 外来文化所认同  ④剔除外来文化的糟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①文字 ②史学典籍 ③邮票 ④瓷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其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 ④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①实用性 ②整体性 ③区域性  ④民族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在文化的传播中不能照搬照抄
③对各地文化不能轻率地加以否定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兼收并蓄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①藏族的《格萨而王传》②③鲜卑族的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①内敛性  ②多样性  ③开放性  ④流动性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14.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16.我们从小就跟文字打交道,关于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B.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见证
  D.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7.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因为
  ①先进的文化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③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的要求
④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①②④.①②③.①③④.①②③④
18.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秦始皇兵马俑”,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②是对军队、权力的一种崇拜
③是封建专制独裁思想的体现
④是“个人崇拜”思想的体现
  A.①②④.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③
19.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上述材料说明
  A.吴越文化具有开放性、流动性,滇黔文化具有内敛性、多样性
  B.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统一国家
  C.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D.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20.造成上题材料中情况的原因是
  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④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A.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②③④
21.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④.①③④
A基础强化训练
15CACBA610CAAAC1115ACAAA
16-21 CCDA CA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④文化是文字的文学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关于文字 与文明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字使文明得以传承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③文明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种文化状态  ④社会越文明,文化越进步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
①具有中华文化的特点或特征 ②具有区域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③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①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前列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③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上优秀的和最有创造性的民族
.2008------12—14
①是由中国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性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①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②文化产业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体育竞技源远流长
④体育产业是第三产业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16.2005 5500
6—10BAACA
11—14BCCA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它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改写了近代中国抵御外侮屡战屡败的历史,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的民族耻辱,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我国亿万军民在那场波澜壮阔的殊死搏斗中,集聚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赴国难、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钢铁长城,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一、中华民族之魂
1.民族精神的含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及其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对应例题及学法点拨
1.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抽象的是指笼统的,撇开具体形式,而不能具体经验到的;具体的是指把理论结合到特定的人或事物上。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同的本质,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应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鲁迅:“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回答1~2题。
例1.鲁迅说的“民魂”是指
 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
例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解析:此题在于考察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1A2D
例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A.团结统一的民族传统
  B.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
  C.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掌握。此题的正确选项为C
例4.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我们称它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因为他的
  ①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 ②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③投江而死的人生选择 ④“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5.鲁讯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鲁讯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2)这种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
综合运用问题
1.什么是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关系?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6.列举革命以及建设时期形成的各种精神,分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代代传承的。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综合运用问题 答案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基础强化训练
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②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有着根本的区别
③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④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载了土尔扈特族在远离故土的140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史册中,展现民族凝聚力的光辉片章
②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 ③体现了团结统一精神 ④我国少数民族反对殖民统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业广唯勤 ③天道酬勤 ④不畏强御 ⑤礼仪之邦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①夸父逐日 ②大禹治水  ③愚公移山 ④精卫填海 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③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④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9.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在(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具有(    )的特点
①深厚的民族性 ②鲜明的时代性  ③开放性  ④先进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时代内容。下列属于这一内容的是(    )
①雷锋精神 ②两弹一星精神 ③大庆精神  ④抗洪精神  ⑤西柏坡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对于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惟一动力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一位革命战争年代在延安生活过的诗人,在重返这片土块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手抓住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由此看出(     )
①诗句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在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③诗句体现了延安精神 ④这是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A、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各项任务
B、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
C、当前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中华民族就是艰苦奋斗精神
15.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16.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差异性
17.上述现象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在文化传播中要因时因地而变
③对各地文化不能轻率地加以否定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A.①③④.①②③.①②④. ①②③④
18.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
  A.薪火相传
B.一脉相承
C.特有的独创性
D.特有的包容性
19.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③勤劳勇敢
④团结统一
  A.①②③④.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③
20.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
  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
B.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C.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D.—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21.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④.①②③.②③④. ①③④
22.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非选择题
23.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为什么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24.材料一: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高攀的“两弹一星”的精神。
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材料三: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民族和人民展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伟大抗洪精神。
材料四: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苗头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上述这些精神具有哪些共同的内涵?
(2)你能否否结合当时的背景,就其中的一种精神说明它的时代意义?
A基础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1――5ACABD   6――10BCAAD  11――15BBDAB
16--22CDDCCBA
二、非选择题
(2)第一,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团结统一  ③爱好和平 ④勤劳勇敢 ⑤自强不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杨利伟在经历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旅行之后,一句“我国祖国感到骄傲”,道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声。一时间,中华大地成了欢乐喜庆的海洋。人们一遍遍地高呼“祖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材料说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中华民族有着崇高的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对“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 ②讲的是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生死、荣辱和贫富于不顾
③说明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④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①回答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②看到了文化创新对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③指出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④认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民族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④全面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④
A、态度决定一切
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成就 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
C、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女排精神
D、女排精神只适用于女排,不宜推广
7.《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诗句。这句话(    )
①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②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③说明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④成为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①体现了中国文明的伟大品格和值得自豪的古老历史
②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灿烂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
④鼎,在中国历史上象征着安定与和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属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
①井冈山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延安精神 ④红岩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①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下,爱国的激情,爱国的信念发芽长大,并结出累累硕果
②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远行
③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
④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①善于利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
②善于运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教育青少年学生
③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
④让青少年学生吸收一切历史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 “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对你有何启示?
15DDADC610BCCDD1112AA
15. (1)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这启示我们,在新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做到:建设祖国、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一、选择题
文化创造性产业是“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并将广告业、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和录像、交互式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和计算机游戏、电视和广播等纳入其中。“文化创造性产业”是“全球化语境中的新生事物”。它“不仅是新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是保卫中国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据此回答1――3题 
1.所谓文化是指(   )
A、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人类社会中的意识形态
C、区别于政治和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
D、文字的载体
2.各国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因为(   )
A、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起地推动作用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D、文化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3.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 ②发挥先进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推动作用
③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④挖掘文化市场潜力,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①正确对待外来 文化  ②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的成果 ③只能吸取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④警惕外国敌对势力分化我国的政治战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绵延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
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时代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A、经济政治决定 文化  B、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D、经济政治反作用于文化
7.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这句话说明(    )
①文化具有传承性 ②文化具有时代性 ③文化需要建设和发展 ④文化具有独立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这句话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文化和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
C、文化和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现代化建设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A、发挥“主心骨”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作用
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
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①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②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
③要兼收并蓄、照抄照搬
④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A、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之一
C、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
D、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
13.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离骚》认识正确的是(
①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②《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③屈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④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体,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
A①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①建设祖国、繁荣祖国
②反对侵略 保卫祖国
③反对 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④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B、弘扬民族精神
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反对侵略,保卫祖国
16.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探求救亡图强的道理,但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这说明(
A、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探求救亡图强的道路,但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这说明(
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必须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8.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个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19.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句,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天道酬勤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0.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 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
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②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③独立自主不怕牺牲 ④大力协同 勇于攀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①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②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③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④民族精神是不会变化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一代伟人邓不平对祖国怀有一腔朴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着坚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主要体现了(
A、邓小平发扬了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自强不息的精神
D、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23.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
A、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B、把培养青少年的大事当作目前工作的中心
C、让青少年继承中华五千年的各种文化
D、培养青少年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这里的时代精神的指的是(
A、中华五千年文明
B、中华民族精神
C、抗洪精神
D、抗击非典精神
25.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做到(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反对一切外来文化
③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6.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B.国家实力的衰弱
  C.封建思想的禁锢
D.民族精神的衰落
27.2005年4月27 日,4000多片和田美玉连缀而成的金缕玉衣,武则天时期秘藏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秦始皇陵的最新发现……全国15个省,50余家博物馆珍藏的213件国宝级文物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集体亮相,上述文物真品
  A.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大的包容性
  C.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熄
D.书写了新时期中华文化更加壮丽的篇章
28.2005年6月28 日,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日本学校法人立命馆正式签署建立“立命馆孔子学院”合作协议。一个以开展汉语教学、普及中国语言文化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将落户日本。这样做
  A.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B.是积极进行文化方面国际合作的表现
  C.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
D.不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性  29.2005年5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
  A.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B.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C.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D.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30.2005年4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载文指出,中国青年有良好的爱国主义传统,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热情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历史时期,每个爱国青年都有义务和责任珍惜、维护这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这说明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的结晶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D.爱国主义是中国青年特有的精神风貌
  31.在长期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种精神
  A.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B.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C.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D.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2.新时期,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C.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D.这些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33.富有个性的城市建设,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的文化节会,使绍兴成为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文化圣城”。绍兴文化属于吴越文化。下列属于吴越文化特征的有
  A.内敛性强
B.流动性强
C.开放性强
D.精致淡雅
三、非选择题
34.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就像看到“神舟”五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结合材料一谈材料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5.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和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竞争,在此环境中,必须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如何理解此观点?
36.辨析题: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诚信丢失、道德沦丧的现象较为严重。于是,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失去它的作用。
37.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魇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到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和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1-15BACDC
16-20ABACD
21-25 AAABC
二、多选26、ABCD 27、AC 28、AB 29、AC 30、AC 31、ABCD 32、CD 33、BCD
三、非选择题
第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第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 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国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 的图谋,确保国家文化的安全。
第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本文关键词:|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200000余条,下载突破48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
在 谷歌 中搜索:
在 百度 中搜索:
在 搜狗 中搜索:
在 搜搜 中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键盘最后一个灯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