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胰皂泡疯狂动物城讲述的道理了什么道理

冰心阅读笔记一(草稿)
冰心(日-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当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晚年被尊称为“文坛祖母”。有《冰心全集》10卷。
《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破坏与建设时代”的女学生》(1919年,散文);《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雨秋风愁煞人》、《去国》、《庄鸿的姊姊》(1919年,短篇小说);《我做小说,何曾悲观呢?》、《晨报学生劳动者》(1919年,散文)
《介绍一本书——&北京的尘沙&》、《哀词》、《我爱,归来罢,我爱!》(1924年-1928年,散文,新诗)
冰心文学是“五四”的产物,她所做的小说一开始便登载在全国性大报《晨报》的副刊上,产生了影响。其时尚是19岁女学生的冰心,应时关注的,于己是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青年的问题,大约受家庭及教育的影响,她心中的新女性是以那种有目的(理想)、有思想、有行动的欧美女性为范式的,只不过对冰心自己来说,似天然地近于淑女的一类型。于己身之外,冰心则将眼光投向了比较严肃的社会问题,如女性与家庭的问题,女性的教育问题,青年男女在封建家庭里压抑难伸的问题,有为青年报国无门的问题。冰心关注的这些问题,颇准确地扣住了时代之弦,作为一个小女子,她的突兀而出,自然使她受到了以男性主导的文坛的特别关注,从而一举摘得中国现代第一个女作家的头衔。
其实冰心初期的小说,如今审视,似并无多少突出的艺术特色,除了史家研究它们的草创价值和它们所表现出的社会意义外,普通的读者似已无多大必要去阅读它们了。
《燕京大学男女校联欢会志盛》、《“无限之生”的界限》、《一只小鸟》、《遥寄印度诗人泰戈尔》、《画——诗》、《译书的我见》、《解放以后责任就来了》、《怎样补救我们四周干燥的空气?》、《北京社会的调查》、《圈儿》、《我》、《文学家的造就》;《笑》、《除夕的梦》、《法律以外的自由》、《文艺丛谈》、《石像》、《自由-真理-服务》、《五月一号》、《“是非”》、《提笔以前怎样安放你自己?》、《宇宙的爱》、《山中杂感》、《青年的烦闷》、《图画》、《回忆》、《问答词》、《非完全则宁无》、《一朵白蔷薇》、《冰神》、《蓄道德能文章》、《梦》、《介绍一位艺术家》、《最后的使者》、《&燕大青年会赈灾专刊&发刊词》、《旱灾纪念日募捐纪事》、《除夕》、《论“文学批评”》、《十字架的园里》、《到青龙桥去》、《中国新诗的将来》、《论文学复古》、《&燕京大学一九二三级同级录&序》、《谢婉莹小传》、《陶玲小传》、《黄世英小传》、《闲情》、《好梦》(年,散文,随感,散文诗);《刘纪华》(1930年,题词)、《谭超英》(1931年,题词)
《影响》、《天籁》、《秋》;《圣诗》、《人格》、《可爱的》、《迎神曲》、《送神曲》、《病的诗人》、《诗的女神》、《谢“思想”》、《假如我是个作家》、《“将来”的女神》、《向往》、《倦旅》(1920年-1924年,新诗)
《一篇小说的结局》、《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最后的安息》、《骰子》、《还乡》、《小家庭制度下的牺牲》、《一个兵丁》、《一个奇异的梦》、《一个军官的笔记》、《一个忧郁的青年》、《是谁断送了你》、《三儿》、《忏悔》、《鱼儿》;《国旗》、《超人》、《月光》、《海上》、《爱的实现》、《离家的一年》、《一个不重要的兵丁》、《烦闷》、《疯人笔记》、《遗书》、《寂寞》、《悟》(年,短篇小说)
冰心的教会学校受教育背景,对其思想的形成和文学的创作影响甚大,她吸收了基督教爱世人的思想和自然便是上帝的观念,尤其是基督教所宣扬的爱,似乎一下子便契合了她的心灵,牢牢地占据了她的中心意识,冰心倾之于笔端,于是便成了她的一首首小诗,一篇篇短短的散文诗,甚至宗教的爱的意识还侵入她的小说,一时使她的小说几乎沦为了宗教的宣传品。
冰心对《圣经》本身的理解无疑是深的,有《圣诗》一组诗为证。“爱”之一字,当然也是很动人的,但冰心于宗教仅攫取此一字,这“爱”字却未免单薄了些,甚至是有些无力的,正是她的宗教的爱的意识,反而削弱了其小说《最后的安息》、《超人》、《月光》、《爱的实现》的动人力道。这一时,她的小说《一个兵丁》、《一个军官的笔记》、《三儿》、《一个不重要的兵丁》,虽然与宗教无涉,但它们贴近社会的现实,将对小人物的悲惨人生的深深的悲悯,藏于冷凝的笔调之中,让人觉得倒是冰心这时期写得最好的小说。冰心对宗教之解,也许始终未能真正解的深透,她并未自觉地理解到悲悯其实是比爱更近于宗教本质的情感。
《疯人笔记》是冰心早期小说里十分有特色的一篇,鲁迅的《狂人日记》是象征的小说,里面的狂人其实是一点不疯的,整篇的小说逻辑完整,那狂人也并无半点风言风语,而冰心的《疯人笔记》在语言上有适度的混乱,有些语言甚至一团乱麻似的,那正是一个半疯狂的人的头脑、思维与胡言乱语,可是却不影响读者对这小说整体的理解,优雅的冰心居然能写一篇这样前卫的,现代感十足的,大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风味的小说,是着实令人有一分吃惊的。
《繁星》、《春水》(1922年,小诗集)
《迎“春”》、《回顾》、《不忘》、《晚祷》、《玫瑰的荫下》、《人间的弱者》、《不忍》、《哀词》、《十年》、《使命》、《纪事》、《歧路》、《中秋前三日》、《安慰》、《十一月十一夜》、《致词》、《解脱》、《信誓》、《惆怅》、《纸船》、《乡愁》、《远道》、《倦旅》、《赴敌》、《相思》、《我曾》、《往事》、《惊爱如同一阵风》、《我劝你》、《生命》、《一句话》(年,新诗)&
《繁星》、《春水》无疑是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而成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是《飞鸟集》的模仿品,但却也是很成功的第一流的模仿品,因为冰心不是简单的模仿,她把自己的生命与创造注入其中了。这些轻薄短小的小诗,是一个善感多思的青年初期的女性关于自然、人生、青春、亲情的亲切的、真纯的倾诉,它们情中有理,理中有情,充满了女性之柔情、之智思、之丰沛感受,这些体质单纯,明朗的小诗,如一颗颗晶莹的星光,一束束漂亮的浪花,让人望而观止,也确实,在这两部小诗之后,尚没有人在质和量上,写出比它们更好,更隽永的小诗了,且百年后,这些美丽的小诗依然有着恒永的鲜活。大约只凭此两枝新文学初期诞生的奇葩,冰心也足以占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席之地了。
以《繁星》和《春水》为代表的冰心小诗,因为十分契合青春的初生的心灵和精神,所以它们是很易为青年的写作者所模仿的,但这类小诗,实易写难工,即如冰心自己,《春水》未尝不是对《繁星》的追摹,但《春水》整体的质量已经比《繁星》略差了。模仿是难得,哪怕是自己模仿自己。
在《繁星》、《春水》前后,冰心也写过一些的现代诗,但它们大多只是些扩大了的“小诗”,直到其赴美留学后,大约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以《赴敌》始,她的诗歌写作才突破小诗格局,变得稍有技巧,略见繁复。&
《往事》(1923年,系列散文)
冰心一路走来,鲜花相伴,《往事》是其现世繁花,一个安琪儿般的、青春的、贵族的闺秀少女,为幸福、亲情、鲜花和爱所环绕,偎依在母亲的膝下,流连在月廊下、大海边,此时天地人物共一梦,时光是如此幸福,完全、圆满到似乎只令人心生一点轻愁,发一声轻轻的叹息,即使尚有少许的阴影,那也不过是为满月做的一丝衬托,让人觉得,在天地时代的一角,中国永远能养成如许慧心、温柔的儿女,从他们的心灵中能孕育出如此美丽的文学篇章。
因为了生命、自然、宗教的大背景,冰心的诗文,获得了一个较宏大的视角,因为了她对生命与自然如此丰满的感受,她对自然、人生、亲情、友情的无尽的深挚的爱,《往事》是并不让人感到是无病呻吟的,又因为了《往事》里面的优雅的、青春的、丰满的世界,故《往事》可为最好的少女阅读范本。《往事》尽管是诗化的散文,但这些白话文字,整句与散句错落有致,流丽漂亮到几乎完美的程度,也应是新文学早期最重要的收获之一,这使冰心在早期的新文学女作家里,一时无匹,在整个作家群里,也为难得的佼佼者。
《寄小读者》(含《山中杂记》)、《绮色佳Ithaca》(1923年-1926年,系列散文)
《寄小读者》是冰心最有名的作品,其与《往事》相连续,但整体散乱似不及《往事》之凝练一致,风情略逊似不及《往事》之千娇百媚,似乎是去乡去国的行旅与客居中,冰心多只是述一段踪迹与心迹,酝酿不够所致。在国外,冰心看的是风景殊佳之地,接触的是上流社会人群,《寄小读者》里面,乡国的浓意厚思、孩子的弱小纯真、友谊的无私慰藉、母爱的万端牵连、自然的千般美丽,甚至一抹无足伤的疾患,到冰心感恩的心上,无一不是上帝一般完美的爱与美的化身。她有太多的感动了,下笔总饱含着感情,其善感之至,几至稍许的做作与矫情,惹得张爱玲等不与之伍。但我依然得说,《寄小读者》仍然不失为美丽柔婉的第一流的文学作品,连同它的矫情,也成为后来多少少年少女心灵、精神与文学最初的养料。
《六一姊》、《忆淑敏》、《别后》、《姑姑》、《三年》、《分》、《冬儿姑娘》、《相片》、《西风》(1924年-1936年,小说)
&冰心没有写过完全异域题材的小说,只有1934年写的那篇风情幽深的《相片》,混合了她在燕京大学时对外籍教师的印象和她在美国时的生活印象,冰心即使在留学时,她的小说也多写的中国题材,其写的儿时的伙伴六一姊,一个中国普通少女的静好岁月,这个少女自觉自满地接受自己的平常命运,那其实是那时中国普通女性的寻常人生,她根本没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有什么不好,冰心也没觉得她的这个儿时伙伴的命运有什么不好,故冰心几乎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所谓的同情心和悲悯心,对她们的各自的命运,最多也不过是轻轻的发了一声喟叹罢了。冰心后来还塑造了一个与六一姊个性迥异的女仆之女冬儿姑娘,一朵可爱的霸王花儿,小说有纯正的京味儿。冰心说小时候看《红楼梦》时感觉最无味,可是像很多的现代作家一样,她未必没受到这部伟大著作的影响,她的《别后》便是《红楼梦》的那种细密的笔法。在中规中矩的塑造形象之外,冰心也偶尔塑造出了少许异于我们对她的固定印象的角色,《疯人笔记》为一例,《冬儿姑娘》为一例,《姑姑》也为一例,《姑姑》里那个一个刁钻捉狭的女子,播弄男子于股掌之间,令男子恨到咬牙,可是这女子却并不是令人厌恶的,她依然令男人神魂颠倒。
《元代的戏曲》、《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和编辑》、《中西戏剧之比较》(年,论文)&
&以为冰心是创作者,而不是学者。她的大学毕业论文《元代的戏曲》为材料之堆砌,研究生论文《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和编辑》始有文本分析,加入了一些颇准确且细腻的个人体悟。冰心自幼爱好中国古典诗词和小说,其虽有留外学文学的背景,但似受外国文学影响甚少,而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甚深,冰心的白话语言,典雅而流丽,但因其根植于文言而化之甚当,避免了很多早期作家新旧交替时语言的生硬、做作之病。
《第一次宴会》、《分》、《我再也不能承受这样的温存》、《南归》(1929年-1931年,小说,散文,新诗)
&冰心最真挚感人的文字大约无过于《南归》了。怀念父母的文字,历来偏多,可是多数的篇章,往往只有写作者自己感动而很难感动得了其他的人。以我之陋见,现代怀母的文字里,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似只有这一篇《南归》和盛成的一本《我的母亲》。冰心父母亲对其一生心性有甚大影响,她笔下回馈给了他们无数感激与敬爱的文字,若誉之为中国现代擅写母爱的第一人似当之无愧。人人都有母亲,现代那些作家当然也不例外,他们的母亲或贤或愚,或彰或隐,当我们在赞美那些作家时,还当默默地感念那些为我们贡献出了一个个鲁迅、周作人、胡适、冰心、沈从文的母亲们。
冰心婚后,偶有个人实际生活纳入小说,如《第一次宴会》、《分》,其中《分》为她的名篇。
书信(1928年至1936年致张若谷、梁实秋、胡适、赵景深、林语堂、陶亢德、巴金、刘英士、赵清阁信);《赞美所见》(1924年,诗歌);《剧后》(1925年,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1933年,小说)
冰心是一个也能欣赏女性的美的人,她在留学时写的诗《赞美所见》里说:“看见了全美的血肉之躯,往往使我肃然的赞叹造物。一样的眼、眉、腰,在万千形质中,偏她生得那般软美!湖山千古依然,而佳人难再得。”她的小说《剧后》里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女主角,也是一个美人。1933年,冰心写了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有人以为是针对林徽因的,传说林徽因因此还专门买了一瓶醋送给了冰心。其实,无论从家世、教养、家庭、事业、名望看,冰心和林徽因都是不相上下的女人,冰心当无着意讥讽林徽因的理由。《我们太太的客厅》充满了机锋和俏皮的轻度讽刺,里面的“我们的太太”是一个浮浅的女人,顾盼自喜,作姿作态,可是好像并不怎么像林徽因,当然,我们现在也实在并知道林徽因当时的沙龙的真正情形,也不知冰心与林徽因纠葛和交锋的真实情况,不宜妄断。两个女人吵嘴、打架,再美丽的女人也会不怎么好看了的,林徽因与凌叔华为徐志摩日记的争斗便是如此。假如我是林徽因,看了《我们太太的客厅》,大可一笑置之,因为一较真了倒是着了实认了账。
冰心一生和很多男女作家建立过良好的友谊,一直到老都有良好的教养,她八十多岁时提到中国的女作家,也并未忘记林徽因,她颇由衷地说:“一九二五年我在美国的绮色佳会见了林徽因,那时她是我的男朋友吴文藻的好友梁思成的未婚妻,也是我所见到的女作家中最俏美灵秀的一个。后来,我常在《新月》上看到她的诗文,真是文如其人。”
《平绥沿线旅行纪》(1935年,游记)、《二老财》(1935年,散文);附郑振铎《西行书简》
1932年,冰心、郑振铎等人应平绥铁路局长沈昌之邀,作平绥路之游。记得郁达夫也曾常常被邀出游,尝尽了江南美景,留下了著名的《达夫游记》。冰心的这一部《平绥沿线旅行纪》,从时代的背景看,是一部忧国忧时的采访报道,从文学的角度看,是一部简洁优美的纪游佳作,从旅游的角度看,为一部简明可喜的导游手册。同时郑振铎也写了一部《西行书简》记此次出游,两相对照,他们在素材的抓取能力、自然的审美能力上似在伯仲之间,但在文字的简洁优美和表达的深刻程度及文学的境界上,郑著似略逊一筹。
《&幻醉及其他&序》、《刘纪华》、《谭超英》、《我的文学生活》、《寻常百姓》、《&娜拉的出路&序》、《新年试笔》、《今日中国女作家的地位》、《一封公开信》、《胰皂泡》、《记萨镇冰先生》、《一日的春光》、《司徒雷登校务长的爱与同情》(年,散文)
冰心的文学是发展的,从初出道到1950年前,她的诗歌、散文、小说前后均有所变化和突破。可惜的是,她的写作量并不是太多,与她的才情、名气颇不相称。按她的说法,可能与她的身体常病有关,也与她依靠灵感写作有关。冰心的写作,常有颇久的酝酿功夫,往往需要一个喷发口。但写作的事情,虽说勉强不来,可是怀胎过久,胎死腹中的事情也是常有。好像是果戈理说过,他没有灵感的时候,往往也坐在桌边,敲敲纸笔,他的灵感常常是逼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冰心量少之病,似在其懒。
《&小难民自述&序》、《默庐试笔》、《呈贡简易师范学校校歌歌词》、《离乱中的音讯》、《鸽子》、《从昆明到重庆》、《为实秋寿》、《关于女人》(及再版三版自序、后记)、《献词》、《评阅述感》、《寿郭沫若先生》、《悼沈骊英女士》、《我的童年》、《生命》、《关于自传》、《&蜀道难&序》、《再寄小读者》、《对于妇女参政的意见》、《题&悲鹭春懋图&》、《写作的练习》、《写作的经验》、《力构小窗随笔》、《赠逖生病中》、《空屋》、《我的良友》(年,散文,杂感,小说,诗歌);书信(1940年至1945年致梁实秋、巴金、赵清阁信)
抗战时期,冰心从北平去到云南呈贡,住到不久,又去了重庆的歌乐山。冰心在呈贡写下了散文《默庐试笔》,这篇山居笔记,既有清丽的现世之境,又有悲愤的故园之思,似乎颇有影响。其时沈从文也恰在自贡,在他的半散文半小说的《乡居》里提到:“有年青女孩子,生命中正富于抒情诗气分,因为忆及女诗人冰心写的文章,说起这个地方如何景物如画,从住处窗口望出去,一列山一篇水更如何秀美神奇,不注意诗人笔下只是一天花雨,就怂恿她的朋友,带了她那里来,预备一面吃水果,一面看风景,一面且唱唱歌。可是到了地,才知道,既无从去冰心女士住过的房子窗口看看海,也不容易找个有诗意的松树林唱唱歌。在小城中打了两转,询问当地八景的名称去处,必毫无结果。”
像其他作家、朋友一样,抗战时冰心也自觉地承受了民族的苦难,为奋斗中的人民而发声,她的小说《空屋》,表现的是青年的男女,在艰苦里也未丧失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诗歌《离乱中的音讯》、《鸽子》里有有力的时代的强音。尤其是她的小说《关于女人》,也许是抗战时期最好的一部抗战作品,它的选材和笔致都极其平易,它没有直接写战争,而是写了十几个身处后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气馁,坚韧地生活着的各色女人们,让人感慨她们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最美好的基石。
但冰心的抗战文学和其它很多作家比起来,数量到底是较为单薄的。究其原因,似与其狭隘的生活状态及病懒有关,也与其写作的兴趣和兴奋点有关,她这时期的一些创作题材甚至和那个伟大的时代保持疏离,而承继了早期的题材,她的另两篇主要作品《再寄小读者》、《力构小窗随笔》,以中年的理性和知性,谈人生及为人之道,有几分近她翻译的纪伯伦的《先知》及她的友人梁实秋其时写的《雅舍小品》,于人生颇有意义,但于时代的氛围却是不大合的。
《无家乐》、《从重庆到箱根》、《给日本的女性》、《丢不掉的珍宝》、《从去年到今年的圣诞节》、《给日本青年女性》、《给日本妇女的新年祝辞》(散文,言论,1947年);
《给日本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对于日本妇女的印象》、《无题》、《文化交流才是通向自由和平的道路》(散文,杂感,1948年);
《新年感言》、《女性的力量很薄弱》、《日本人应该阅读的中国书》、《写在“妇女节”之际》、《基于民主的真谛》、《现代中国的学生生活》、《日本的风景》、《对日本妇女的期待》、《抗战八年间的中国文艺界》、《东洋民族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日本的房屋》(散文,言论,1949年);
《关于花道》、《怎样欣赏中国文学》(散文,论文,1949年);
《纯白的婚礼》、《从破旧的信说起》(散文,1950年);
《诗人与政治》、《寄语日本妇女》、《为了中日的永久和平》(论文,言论,1951年);
书信(1946年至1948年致赵清阁、巴金、胡适、梁实秋信)
冰心抗战后在日本的数年间,身份上是访问学者,也是一个在日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尽管是在异国,冰心倒担负了几分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其时二战结束,她和日本人民和日本的知识分子一道,主要传达的是反战及中日要友好的声音。从大的方向说,冰心是有几分政治家的头脑的,她对中日关系的认知,和中共建国后对日的认知和态度颇为一致。但从具体的技巧上,冰心却也有几分乖巧,她的态度和观点尽可能地贴近了日本社会的整个氛围,能为时所接受,甚至在文风上也有一些的日本风味,我想,幸好这些文字是冰心所写,如果为周作人所写,偏激的人恐怕会给冰心扣的汉奸帽子比周作人要更沉重。
近年来,中日关系不断恶化,应该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们的政府和普通的人民其实都是有责任的。我想,全世界恐怕只有在中国才有这样的事情,只要打开一个电视台,播放的便是满目粗制滥造、伧俗不堪的抗战剧,不断散发着国与国之间无理性的仇恨。我们为什么不能对一个国家有更可能深刻一些的观察和了解,在国民的、文化的交流上多做一些事情呢?冰心在抗战结束后,数十年间一直恰如其分地担负了一个促进中日友好的角色。
《归来以后》、《莫斯科的丁香和北京的菊花》(1953年,散文,杂感);
《与小朋友谈访印之行》、《印度之行》、《我得了一条红领巾》、《我参加了一次动人的会见》、《学习宪法草案的体会和感想》、《&冰心小说散文选集&自序》、《回忆我在印度的日子》、《友谊的展览》、《伟大的保证伟大的关怀》(1954年,散文,杂感);
《我看了&一个女人的新生活&》、《我控诉》、《印度重游记》、《好妈妈》、《一人一篇》、《访日观感》、《广岛——控诉的城市》、《值得同情的遭遇》、《应该是赶紧动手的时候了》、《日本纪行》、《&广岛姑娘&》、《为和平而斗争的日本妇女》(1955年,散文,杂感);
《陶奇的暑期日记》、《“一位专家,几万儿童”》、《还乡杂记》、《给国外华侨小朋友的一封信》、《一个埃及的引水员》、《勇敢地向前吧,埃及的弟兄姐妹们》、《&先知&后记》、《小橘灯》、《一个渔村女教师》、《1956年&儿童文学选&序言》、《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观舞记》、《别踩了这朵花》、《试谈短篇小说》、《西郊短简》、《从“到此一游”说起》、《我们拜访了火星》、《我的秘密》、《国庆寄语海外的母亲们》、《莫斯科的上空》、《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第二颗人造卫星》、《“面人郞”访问记》、《向埃及人民致敬》(年,儿童小说,散文,杂感,诗歌);
《春风得意马蹄疾》、《我们这里没有冬天》、《在文风座谈会上的发言》、《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再寄小读者》、《给西红门乡一位小朋友》、《北京的声音》、《对东风的感谢》、《一个高尚的人》、《小孤山该叫草帽山》、《给黎巴嫩一位小朋友》、《英勇的阿拉伯弟兄,我们支持你!》、《小家伙们,惩罚得好!》、《大东流乡的四员女健将和女尖兵》、《十三陵工地上的小五虎》、《十三陵水库工地散记》、《国庆寄海外小读者》、《欢迎日本歌舞伎剧团》、《压顶的泰山》、《在舞台上先实现了美妙的理想》、《我们的心像万根火箭飞向前方》、《塔什干的盛会》、《歌唱塔什干》、《悼念罗常培先生》、《我们的祖先所唱的歌谣》、《给小朋友介绍一位朋友》、《人活着就是……》(1958年,散文,杂感,诗歌);
《&愤怒地回顾&读后感》、《朝阳和夕照》、《我们把春天吵醒了》、《伟大的友谊》、《伟大的劳动崇高的理想》、《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保卫和平的人们,起来!》、《记幸福沟》、《中印友谊的罪人》、《回忆“五四”》、《寻求友谊的“风筝”》、《“六一”节在拉萨》、《雨后》、《京戏和演京戏的孩子》、《关于散文》、《忆意娜》、《和演戏的孩子一起看戏》、《奇迹的三门峡市》、《漫谈语文的教与学》、《替和平与友谊铺上道路》、《献给北京——我的母亲》、《最痛快的一件事》、《再到青龙桥去》、《走进人民大会堂》、《普天同庆》、《河北怀来涿鹿把桑乾河水引上山岗》、《仰望天安门》、《回国以前》、《&拾穗小札&序》、《“你不感到自豪吗?”》、《发自心底的歌》、《“我们大家的东风”》、《访英观感》、《“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欢乐地回忆兴奋地前瞻》、《莫斯科河畔的孩子们》、《梳妆台做成的书桌》、《悼靳以》、《“花洞”的生活方式》、《塞北变江南》、《“晚霞”和“莱阳绿”》、《第九个浪头》、《我们的家庭》、《介绍一篇好小说》、《&小橘灯&后记》(1959年,散文,杂感,诗歌);
《万里河山青葱灿烂》、《元旦试笔》、《新年的感谢》、《像蜜蜂一样劳动的人们》、《河南的曲剧》、《一出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戏》、《用画来歌颂》、《雪窗驰想》、《春喜上眉梢》、《祖国母亲的心》、《我的心跟着迎接侨胞的船只》、《中苏友谊之手》、《&佐仓宗五郎&观后》、《戴着丝手套的贼手》、《&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后》、《可敬可爱的苏联妇女》、《“三八”颂歌》、《雨鞋的喜剧》、《从苹果脸姑娘说起》、《争取独立自由的战歌》、《飞吧,战斗的银燕,飞吧!》、《共产主义的母爱》、《我喜欢福建厅》、《北京的印象》、《战斗吧,英勇的日本人民!》、《“空前的信心和勇气”》、《致继续前进中的日本朋友》、《为了共产主义的幼苗》、《播撒共产主义的种子》、《强盗的逻辑》、《用心血浇花的园丁》、《“党就是我们的亲娘”》、《灿烂群星照北京》、《早期的中国反美民歌》、《迎接胜利的黎明》、《游街示众的旅行》、《共产主义的花朵和园丁》、《黄色的银幕》、《桦美智子和东京大学生》、《寄越南》、《我们用满腔的热情来欢迎你》、《日本人民在战斗》、《文艺大军的骨干》、《喜看日本话剧团在京演出》、《绿杨宜作两家春》、《佳节忆“胞波”》、《喜读&耕云记&》、《&主席走遍全国&》、《祖国海山的颂歌》、《最可爱的姑娘》、《“一定要站在前面”》(1960年,散文,杂感,诗歌);
《“轻不着纸”和“力透纸背”》、《玉工的启发》、《谈散文》、《像一声爆竹》、《古战场变成了大果园》、《访堀田善卫先生山居并赠》、《忆日本的女作家们》、《樱花赞》、《谈虎》、《一寸法师》、《中野绿子和小慧》、《&喜事盈门&给我的喜悦》、《&海市&打动了我的心》、《共同的文字和语言》、《不是“山穷水尽”》、《我们的抗议》、《日本归来》、《“人难再得始为佳”》、《国庆节前北京郊外之夜》、《每逢佳节》、《人民坐在“罗圈椅”上》、《黄河流到了人民的时代》、《谈信封信纸》、《日本的浅草公园》、《我看见了陶渊明》、《笔谈难字注音》、《&葛梅&》、《给广州的朋友》(1961年,散文,杂感,诗歌);
《花光和雪光》、《记广州花市》、《尼罗河上的春天》、《话说文化交流》、《在诗歌问题上的发言》、《亚非作家的战斗友谊》、《关于汉字整理和识字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红孩子的话》、《王忆慈》、《&春秋故事&读后》、《孩子们的作品》、《一只木屐》、《评&“小小”供销站&》、《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织完的统裙&读后》、《香山消夏录》、《&年华似锦&和&似锦年华&》、《在黑乌鸦尸体的周围》、《海恋》、《郁达夫&满江红&词读后》、《从“公社果”谈起》、《卖花声》、《遥寄》、《谈最新最美的图画》、《&年儿童文学选&序言》(1962年,散文,杂感,诗歌);
《新年寄语》、《祝贺古巴人民》、《福州工艺美术参观记》、《遥祝中岛健藏先生六十大庆》、《热巴演员的新生》、《以忘我的精神和积极的行动来纪念鉴真和尚》、《盛开的革命花朵》、《湛江十日》、《多给孩子们写这样的作品》、《&小铁脑壳遇险记&观后》、《有了火车头的列车》、《假如雷锋叔叔遇见这种事情》、《继续种好这一块园地》、《在火车上》、《悼杜波依斯博士》、《三到青龙桥》、《寄国外华侨小朋友》、《南行日记摘抄》、《&红楼梦&写作技巧一斑》、《我自己走过的路》、《别离—重逢的开始》、《全世界人民和北京》、《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1963年,散文,杂感);
《第一声春雷》、《春天在招手》、《访日观感》、《一场争夺下一代人的足球赛》、《宾客盈门的北京》、《咱们的五个孩子》、《歌颂吉隆滩》、《我们的心飞出睦南关》、《和日本儿童一起看&宝船&演出》、《中日人民友谊的火花》(1964年,诗歌,散文,杂感);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惊雷在日本响起》、《浣沙溪》、《站起来吧,阿峰!》、《战友》、《写作经验琐谈》(1965年,诗歌,散文,杂感);
《“因为我们还年轻”》(1972年,诗歌);
《樱花和友谊》、《中日友谊源远流长》(1973年,散文);
《卖花声》、《毛主席的光辉永远引导我前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1976年,诗歌,散文)
《我们要永远向你学习》、《乌兰托娅的话》、《我站在毛主席纪念堂前》、《天安门,与毛主席的名字联在一起》、《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对“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流毒不可低估》、《从八宝山归来》(1977年,诗歌,散文,杂感);
《一年级小学生的誓言》、《一个伟大人物的诞生》、《新诗发展的康庄大道》、《笔谈儿童文学》、《&小橘灯&新版后记》、《生命从八十岁开始》、《三寄小读者》、《旧话重提》、《我也来谈谈时间》、《悼郭老》、《老舍和孩子们》、《“咱们的五个孩子”成长起来了》、《颂“一团火”》、《怀念老舍先生》、《儿童读物出版工作的新长征开始了》、《&一九四九——一九七九儿童文学剧本选&序言》、《追悼振铎》、《&月季花&序》、《十亿人民的心愿》、《中美友谊史上崭新的一页》(1978年,诗歌,散文,杂感);
书信(1954年至1978年致赵清阁、巴金、萧珊、钟春兰、何天祥、志昌、吴冰、李丹、家里人、陈恕、凌霞、孩子们、臧克家、三岛澄江、赵朴初、巴金、胡絜青、范伯群、刘心武信)
沈从文在给友人的信里,多次述说解放初期后一些作家们的耀眼生活:“正当所有老友同行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或出席冬宫碰杯,或参加红场检阅,又或在日本樱花节狂欢,代表新中国在世界各国,享受最高幸福与欢乐,生活得简直和天上星子一样时,我正好多是天不亮,就捧了个大烤白薯暖手,守在天安门外等待天明开门,开门在工作室坐一会会,就上到零下廿四五度的陈列室,为观众做说明员,在坛坛罐罐陈列柜边转来转去了。”沈从文的话有些酸溜溜的味道和轻度的鄙夷,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这所谓“老友同行”里面,巴金是一个,冰心也是一个,一时的风光风头尽在他们身上,但此时的巴金冰心却也变身为一个社会活动家而离文学家的本分渐远。不过,冰心也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活动家,其有头脑,有教养,能适应,善配合,并且有热情,乐此不疲。即使在“文革”中,她所受冲击也不是太大。
1949年以后,中国新文学的传统一下子就被中断了,作家的个人意识逐渐为国家意志所取代,文学家成为政治意识的传声筒,写作的整体质量大降。冰心从回国后数十年间,虽然将自己的写作定位为儿童文学创作,儿童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是其重要收获,但令人吃惊地是她更多地写了一大堆迎合时代的浅薄的、浮光掠影的文字,却鲜能写出令人心折的作品了,除了一篇《小橘灯》保留下了过去时代的风貌外,即使是她一些所谓的名篇,如《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樱花赞》、《腊八粥》等,因为了思想意识太浓,政治烙印太深,倒不如为儿童所写的小说《好妈妈》、《陶奇的暑期日记》单纯、活泼,在日演讲《我自己走过的路》质朴平实,不是装和做的态度,散文《一个母亲的建议》、《我们应该怎么做父母》、《从“到此一游”说起》见出教养的价值。
《孩子们的真心话》、《寄语台湾同胞》、《漫谈关于儿童散文创作》、《腊八粥》、《我的故乡》、《回忆“五四”》、《追念黎锦熙教授》、《漫谈&小橘灯&的写作经过》、《给小朋友介绍几本儿童读物》、《从“五四”到“四五”》、《写作文要有科学态度》、《追念闻一多先生》、《人民的力量》、《纪念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短篇小说选&序》、《&晚晴集&后记》、《创作谈》、《给下一代提供精神食粮》、《我的童年》、《等待》、《儿童文学工作者的人物与儿童文学的特点》、《谈谈&蚂蚁铺路&和&给鸡打针&》、《漫谈“学贯中西”》、《读老舍遗著名&正红旗下&》、《上海——南下北上的中心》、《我的热切的希望》、《追念罗莘田先生》、《&张洁小说剧本&选》、《给国外侨胞的一封贺年信》、《我们的新春献礼》、《近在眼前的地平线》(1979年,散文,杂感);
《我是怎样被推进儿童文学作家队伍里去的》、《我的祝愿》、《我们同是黄帝的子孙》、《为的是要记下这几句话》、《致台湾同胞》、《“时代文学丛书”自序》、《啊,团城的珍珠》、《空巢》、《不应该早走的人》、《我和小读者》、《高歌直下大江东》、《光辉灿烂的虹桥》、《一衣带水寄东邻》、《自传》(1980年,散文,杂感,旧体诗);
《&闽中现代作家作品选评&序》、《&高士奇及其作品选介&序》、《悼念茅公》、《童年杂忆》、《&记事珠&自序》、《献给我们敬爱的宋奶奶》、《我到了北京》、《&吉檀迦利&译者序》、《以有生之年努力奋斗》、《&冰心选集&序》、《骨肉重欢普天同庆》、《寄小读者》、《&冰心作品选&序》、《&冰心论创作&序》、《统一祖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我和玫瑰花》、《漫谈散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冰心&自序》、《成功的花》、《时刻想到我国未来的主人翁》、《&先知&译本新序》、《&葛翠琳童话选&序》、《为&接班人&题词》(1981年,散文,诗歌,杂感);
《&摘颗星星下来&序》、《&绘图儿童成语词典&前言》、《紫竹林怎么样了》、《&刘淑度金陵治印集&序》、《&儿童文学选刊&序》、《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冰心文集&序》、《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教师是建设精神文明的表率》、《&红楼梦话剧集&序》、《灯光》、《朝气逢勃的儿童文学》、《新春寄语》、《我的父母之乡》、《&冰心散文选&自序》、《梦的启发》、《书给了我快乐和益处》、《我的第一篇文章》、《&梁容若集子&序》、《忆昆明》、《&垂柳集&序》、《祖父和灯火管制》、《我喜欢短小精悍的作品》、《不要污染日本子孙万代的心灵》、《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井上靖西域小说选&序》、《为&胶东文学&题词》、《杨永青和他的儿童画》、《情发于中》(1982年,散文,杂感);
《&老舍儿童文学作品选&序》、《献词》、《&我的故乡&自序》、《&亚洲民间故事&序》、《新春寄语》、《小白鸽捎来的信》、《绿的歌》、《花的云海友谊的轻舟》、《老舍的散文》、《我的中学时代》、《我的祝愿》、《悼念林巧稚大夫》、《“六一”节寄小朋友》、《&奶奶,我爱你&读后》、《悼念廖公》、《我的感谢》、《一衣带水两千年》、《谈&摇篮丛书&》、《他还在不停地写作》、《&我的乐园&序》、《我也谈谈翻译》、《在阿拉伯文学讨论会上的发言》、《回顾与前瞻》、《记八闽篆刻名家周哲文》、《&爱的甘泉&序》、《&窗外之窗&序》、《给&小苗&小读者的贺年信》、《集邮爱好者的福音》、《八四书感》、《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1983年,散文,诗歌,杂感);
《为&花鸟世界&题词》、《贺叶巴两位》、《题目出得好,作文就做得好》、《火树银花里的回忆》、《纪念老舍八十五岁诞辰》、《&自然·生活·哲理&序》、《我家的对联》、《我入了贝满中斋》、《悼念伯昕同志》、《“六一”寄语》、《读&婴幼儿家庭教育&》、《为贝满女中120周年校庆题词》、《寄&小学生报&的小读者》、《我的期待》、《明子和咪子》、《花瓶》、《国庆三十五周年感言》、《&国庆三十五周年感言&创作经过》、《使我感动和鼓舞的女排“三连冠”》、《天南地北的花》、《今日上海》、《桥》、《愿中国妇女实现更多“零的突破”》、《&葛翠琳幼儿文学选&序》、《欢呼&民进妇女&出刊》、《美的北京街头》、《&关于男人&自序》、《&关于男人&再版序》、《关于男人》、《悼念有吉佐和子》、《忆烟台》、《寄家乡小读者》、《&少年时&序》、《再给&幼苗&小读者的信》、《介绍一篇好散文》、《我和“开明”的一段因缘》、《为&华侨世界&创刊号题词》、《预祝大会圆满成功》(1984年,散文,杂感);
《&冰心著译选集&自序》、《我的祝贺》、《意外的收获》、《童年的春节》、《给故乡春年的春节贺词》、《最痛快的两件事》、《&伏枥杂记&序》、《春节忆春联》、《我的大学生涯》、《我为什么翻译&先知&和&吉檀迦利&》、《“由岑散文”序》、《从联句又想到集句》、《霞》、《写给民进会友女老师的一封信》、《介绍&今夜月色好&》、《&致海外朋友和同胞&》、《梁实秋&忆故知&序》、《&陈伯吹传&序》、《&应当尊敬的人&序》、《喜悦期待》、《为&语文报&题词》、《我注意寻看安忆的作品》、《希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尊师》、《喜读袁鹰的&秋水&集》、《回忆中的金岳老》、《漫谈集句》、《衷心的感谢》、《为整治西湖题词》、《我为什么写&樱花赞&》、《喜读萧乾&漫话北京城&》、《一股“黄山的人字瀑”》、《我与散文》、《读了&北京城杂忆&》(1985年,散文,杂感);
《一个大写的“北京人”》、《论婚姻与家庭》、《悼二弟谢为杰》、《致小读者》、《漫谈过年》、《悼丁玲》、《给&内蒙古工人&的题词》、《六一儿童节寄民进会友》、《两栖动物》、《&中国当代作家书画作品集&序》、《教师节给&班主任&的贺词》、《我和商务印书馆》、《话说“秀才不出门”》、《寄小读者的信》、《给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的贺词》、《漫谈赏花和玩猫》、《族谱序言》、《我的祝贺》、《好好地写,前途无量》、《给夏令营盲童朋友们的一封信》、《当教师的快乐》、《我很喜欢陈祖德这一家子》、《教师节唤起的欢乐回忆》、《忆天翼》、《说梦》、《为&崛起&题词》、《我和北京》、《&孩子心中的文革&序》、《愿从今年开始年年都是国际和平年!》、《“茶叶故乡”的故乡》、《民进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谈《谈巴金的&随想录&》、《一代的崇高女性》、《&漫游英语会话&序》、《为&青少年日记&题词》、《给小朋友的信》、《我这一辈子还未有过可称为“书斋”的书斋》、《我向文学馆捐赠字画的经过》、《介绍三篇好小说》(散文,诗歌,杂感);
《电视伴我》、《英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的一天》、《&访日散记&序》、《入世才人粲若花》、《给当代青少年的信》、《作家可以而且应当诗歌多面手》、《为&小火炬&题词》、《旧梦重温》、《致文学青年》、《春的消息》、《话说“相思”》、《给&儿童时代&小朋友的信》、《回忆“七七”》、《读&雅舍小品选&》、《海伦·斯诺的一首长诗》、《我读&神州学人&》、《&中国高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序》、《中国的儿童文学》、《记富奶奶》、《在美留学的三年》、《万般皆上品》、《介绍一篇好散文》、《评&春天的问候&》、《纪念&收获&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介绍三篇小说和三篇散文》、《读书》、《可亲可敬的老友》、《悼念梁实秋先生》、《我请求》、《评论讽刺小说——“阿凡提新篇”》、《&异国见闻录&序》、《七七事变后留平一年的回忆》、《我的朋友阳翰笙》、《忆许地山先生》、《忆实秋》、《我回国后的头三年》、《宫玺的&人生小品&序》、《追念何其芳同志》、《我的母亲》、《又想起了老舍先生》(1987年,散文,杂感);
《一代伟大的女性》、《话说龙年》、《多一点自己的儿童电视剧》、《话说短文》、《序&天上人间&》、《哀悼叶老》、《海棠花下》、《病榻呓语》、《&为孩子们呼喊&序》、《为赵紫宸先生百年诞辰题词》、《英译自选小说集&桥&序》、《介绍&小帆的灯&》、《&女大学生抒情散文百篇&序》、《远来的和尚》、《介绍我最喜爱的两篇散文》、《落价》、《我感谢》、《&赵朴初诗词集&序》、《干涉》、《我呜咽着重新看完了&国殇&》、《&冰心读本&序》、《喜读&炎黄子孙&》、《为首届“我看中国”国际青少年征文作品选题词》、《养猫》、《痴人说梦》、《一颗没人肯刻的图章》、《无土则如何》、《郑振铎》、《一个充满了力量的汉字》、《埋在记忆最底层的一本书》(1988年,散文,杂感);
《从评价&群言&说起》、《施者比受着更为有福》、《读&蔡元培语言机文学论著&后》、《&关于女人&台湾版自序》、《纪念老舍就是诞辰》、《寄给台湾笔会的文友们》、《在巴黎的一百天》、《话说散文》、《三八国际妇女节与&民进妇女&》、《七十年前的“五四”》、《真说出了我心里的话》、《我喜爱小动物》、《记老友沙汀》、《&心笛诗集&序》、《&月季花&序》、《谢家墙上的对联》、《我喜欢下雪的天》、《为全国少年儿童有奖命题征文大赛题词》、《祝贺&民主&月刊创刊》、《痛悼胡耀邦同志》、《又走了一位不该走的人》、《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四十周年题词》、《&刘再复散文诗合集&序》、《一饭难忘》、《钱钟书与杨绛》、《关于刘半农刘天华兄弟》、《开卷有益》、《忆读书》、《也有想到而写不了的时候》、《我家的茶事》、《叶圣老》、《喜读&民主&第一、二两期》、《儿童是最真诚的》、《市场上买不到一尊女寿星》、《再谈我家的对联》、《谈孟子和民主》、《毛泽东诗词鉴赏一得》、《介绍&铁血情缘&》、《我的写作经验》(1989年,散文,杂感);
《在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评奖会上的书面发言》、《我记忆中的沙坪坝》、《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记忆中的沈慈九大姐》、《我和外国文学》、《写在政协大会前夕》、《“假如冬天来了”》、《我差点被狼吃了》、《介绍&蓝热&》、《人民外交的十六个字》、《故乡的风采》、《我为什么要写“面人郎”》、《我梦中的小翠鸟》、《&冰心散文选&再版自序》、《序台湾版&流浪人生——萧乾传&》、《为王建新题词三则》、《话说君子兰》、《教师节引起的联想》、《&穆斯林的葬礼&外文版序》、《&关于女人&是怎样写出来的?》、《&长乐县志&序》、《农历七月八日晨下雨》、《又想起一首诗》、《&梦之谷奇遇&序》、《为福州会馆题词》、《一本家长和老师们必读的书》、《在两幅有关巴金的画上题字》、《&冰心近作选&自序》、《在金近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从“随”字想起的两段谜语》、《关于“冰心儿童图书奖”》、《&高士其全集&序》、《为金陵明月奖征文大赛题词》、《说说我的名字的写法》、《新春寄语》(1990年,散文,杂感等);
书信(1979年至1997年致赵清阁、郭风、蒲薛风、张洁、巴金、范伯群、吴冰、刘心武、吴泰昌、葛翠琳、上海文艺出版社同志、为楫、范紫江、卓如、李玲修、周达宝、吴青、周明、钟春兰、丁福让、宫玺、铁凝、李小林、浦丽琳、方小宁、臧克家、为鉴、兆瑢、丁钟、茹志鹃、尤廉、曾华鹏、李辉、陈恕、陈祖芬、宗惠、宗悫、刘家鸣、王安忆、李准、肖凤、袁鹰、陈慧瑛、曹彭龄、吴海发、吴然、杨建复、齐子义、刘麟、章谊、季涤尘、王一地、魏帆、萧乾、游赞真、李霁野、野曼、余光中、黄安榕、方航仙、庄伟杰、宁民庆、陈玙、刘金涛、黄伟经等信)
1978年,冰心作文言“生命从八十岁开始”,此时此后的冰心,享受着社会的尊崇和爱戴,人变得更是有趣、得体,心境和精神也颇自由、明快,她对文学的认识回归到文学本身,她的写作也逐渐摆脱浓厚的政治气息,回归到作家更自然本真的个体写作,很多作品的文字回复到早期的流亮和明净,甚至有一股无所顾忌的率真感和宽阔感。冰心晚年保持了旺盛的写作能力,虽然她再没有什么能流传后世的重要作品,其质量固然赶不上1949年以前,但可读性大增,已远超过她1952年后近30年的作品。其中回忆录是她晚年文字的精华。老年人是爱回忆的,她一次次回顾自己的过去,尤其是童年。其实冰心在1930年代在吴尔芙的建议下,便曾萌发过写自传的念头,只是其力有未逮,无从下笔作罢。老年的冰心重拾旧愿,零散地写下了不少生动精致的回忆片段,留下了她人生最美好时光中的一页。
步入80岁后,冰心依然思维活跃,理智健全,达到了童年时期的真纯与年青时期优雅的统一,她的生命霞光显得异常的美丽、明澈,伴随着这老来的回春,这个中国现代文坛的高龄祖母,缓慢地、一步一步地走着,直到走完了她平稳、幸福、漫长的一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鱼海棠讲述的道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