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赚钱要从社区转成平台,赚钱上会不会跟用户同场竞技

知乎·果壳:两枚知识型社区的生存样本解剖
在移植硅谷创新产品的历史中,问答社交网站Quora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一个审视对象——它既距离商业路途遥远,也受到搜索引擎与社交网络的共同挤压——所以除了兵行险着的风险投资商对其期望颇高,中国诸多秉承实用主义的创业团队大多对Quora意兴阑珊,缺少临摹的动力。&所以,迄今为止,Quora只在中国下了两个蛋,左边的蛋取了Quora的形,名曰知乎,右边的蛋得了Quora的意,叫作果壳。这场货真价实的互联网实验,非常值得回首和总结。&Quora的示范与刺激&在2009年,Facebook的工程师Charlie Cheever和首席技术官Adam D' Angelo离职创办Quora时,他们的设计理念在于“主观知识提取”:&“通过将答案投票机制和奖励回报制度与严格的身份要求和一对多的关注者模型结合起来,Quora从人类集体智慧产生的高质量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甚至利用大量的用户来对答案进行排序。”&从产品出发,Quora认为Google和Wikipedia过于结构化,机器算法愈完善,在为求知提供答案时就愈偏重浅显与通俗,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代价,就是不得不抛弃有着个性、深度需求的少数用户。而普通的社区,则对问答交互的支持极其有限,不仅无法突出优质内容,而且检索起来也不够便捷。&由于寻找到的细分市场有着充足的想象空间——Google、Wikipedia、Facebook、LinkedIn甚至Wordpress或多或少都可归纳进“受到冲击”的范围内——Quora的成长十分顺利,今年4月,这家仅有70名员工的公司宣告完成了8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达到9亿美元,要知道,这是在缺乏合理商业模式、而且有意遏制社区扩张规模的情况下完成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动作,再度刺激了Quora在中国的两枚“私生子”。就在本月,传出知乎获得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的消息,同时,一直很少在科技媒体曝光的果壳网,其创始人姬十三也首次对外发声,讲述果壳模式,一篇引发行业关注。&知乎与果壳2010年3月,Quora获得首轮融资,初创估值已是8600万美元的规模,同年11月,果壳上线,12月,知乎上线,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这两个致力于经营高质量内容及高素质用户的网站开启马达并驾齐驱,而这个互联网中的小众市场在中国也再无后来者加入。&在创办初期,知乎与果壳的用户重合度极高,尤其是领袖级的活跃用户,往往既在知乎贡献回答,又出现在果壳撰稿文章。果壳在2012年推出果壳问答,切入知乎严密继承Quora的问答平台领域,一度让知乎团队如临大敌,而知乎于2013年推出知乎日报,抢夺果壳坚持的知识媒体领域,也令果壳团队感到紧张。同时,最新公布的流量数据显示——知乎的日均PV约为600万,而果壳的日均PV约为400万——前者在体量上略胜一筹,但是考虑到知乎的内容更为宽泛,而果壳目前仍然深耕泛科学行业,所以二者整体差距甚微,并未分出高下。&但知乎与果壳实则貌合神离。知乎的工程师文化(三名联合创始人当中,有两名是技术出身),帮助它在产品的开发上如拾地芥,当知乎App发布第二版时,它在iOS社交分类排行榜的热度就曾超过微信和陌陌攀至首位,而知乎日报App也在推出两个月后即突破百万下载,这种产品导向的运营思维,让知乎高效率的保持着俘获用户的速度。而果壳的科学家文化,使它深刻重视媒体借力的作用,在新浪微博鼎盛时期,果壳就建设了从创始人到产品的微博传播矩阵,移动端亦配置了客户端和公众号,所以在新闻敏感性方面,果壳屡屡都能抓住热点——最早是在2011年春天日本因8.9级地震发生核泄漏事件时,恐慌情绪频繁滋生谣言,而果壳迅速纠集人马针对抢盐风波等话题进行科普,得到大量媒体的转载,恰到好处的扩大了果壳的品牌及公信力——这种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决定了果壳预先布局媒介矩阵的运营思维。&若以2013年为新的标尺起点,知乎与果壳各自踟躇前行的道路,已是截然不同。&知乎:混合型的经验互助平台,一个更好的“豆瓣”故事?&今天看起来,知乎像是在讲“一个更好的豆瓣式故事”。&知乎创始人、现任CEO周源曾对媒体表露自己创立知乎的初心:“知乎将持续产生高质量、可沉淀的信息,并让有价值的信息和人都关联起来。”而知乎围绕这份初心所选择的实现路径,其实与豆瓣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平衡与取舍极为接近:积年累月的打磨产品,相信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用户规模却不主动接触具体的用户(少数KOL除外),不急于建立商业模式,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谓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人关联起来”,豆瓣靠的是书影音等介质,而知乎靠的是问答互助的纽带。&事实上,据投资机构对我的转述,知乎团队在融资时会参照三个对象,除了豆瓣之外,还有Quora和LinkedIn。Quora自不必多说,没有它就没有现在的知乎,LinkedIn的出现,主要是它在变现人脉价值上的耀眼成绩——早在2010年,LinkedIn就实现了全年盈利——其模式在B端(企业)和C端(用户)都能完成货币化,如果知乎可以说服投资者相信它与LinkedIn的未来有着共通的地方,那么同样有利于在现阶段抬高估值。&也就是说,知乎通过豆瓣的故事,劝诫投资者“放长线钓大鱼”,给知乎提供一个可以“慢”下来的空间,然后通过LinkedIn的故事,给投资者画饼充饥,证明未来的高回报率。&反而是Quora,这个对知乎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产品鼻祖,现在却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诚然,在运营步骤上,知乎仍然对Quora亦步亦趋:&√ 2012年年底,Quora推出博客服务,让有兴趣的用户不必拘泥于问答形式,可以直接撰写文章,并进入关注者的Feed;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知乎也开始测试知乎专栏,并试图拉拢自媒体资源。&√ 2013年年初,Quora筛选了科技、食物、法律、文学等18个类目的100个最佳问答,并将内容集结成册,制作了一份400页的PDF电子书;一年之后,知乎与中信出版社合作,将知乎成立三年以来“创业”类目下的精华问答整理出版了一本纸质书《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2013年3月,Quora上线了官方博客Spotlight,采编Quora内的优质问答,以媒体的形式转载传播,主要聚焦时效性较强的热点话题;同年5月,知乎公布了知乎日报这一全新产品,并对媒体承认这是一份“互联网报纸”,每天精编知乎网站内的数十条问答,结合时事热点,取悦那些非常驻用户。&√ 甚至连创始人的公开发言,知乎都与Quora同步率爆表——2012年,Quora的创始人之一Adam D'Angelo在描述自己创业项目的价值时如此说道:“绝大多数的人类知识尚未上网,以经验的形式存储在人的大脑中,或存在于只有专家能读懂的书籍和论文中。”同一年,知乎的创始人之一周源在回答网站里关于知乎由来的一个提问时,称“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但是,知乎的产品导向,使其平台属性有着身不由己的被动:是用户,而非站方,决定着这个平台上的内容偏好。&在知乎上,有一条名为“知乎和Quora的差距在哪”的问题,吸引了23个回答,其中大部分用户反应知乎在专业性上远不如Quora,卖弄机灵的居多,真正贡献知识的偏少。我也曾在微博上说,知乎日趋步入经验分享的俱乐部形态,诸如“百万年薪的人都是怎么过日子的”、“如何恰当地回答‘女友的三个经典问题’”等问答内容充分享受喜闻乐见的围观,用户似乎更愿意流连忘返于一个又一个段子手式的神回复。&而在Quora,频繁邂逅常青藤高校的教授们交流学术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我们将有价值的信息渐进的分为“经验”、“观点”和“知识”——“经验”是个人历史的归纳,强于阅读观赏性,弱于可复制性,“观点”是“经验”的升级,尽管仍然不失主观,但已具有初步的指导意义,“知识”则是经过多种模型检验之后仍然正确的“观点”,普世性最强——坚持高端人群的Quora在平衡上把握得更为稳重,比较精巧的规避了因用户数量膨胀而带来的“社区水化”效应,但是知乎则在羽翼渐丰的过程中多少有些失焦,难免受到喧宾夺主的干扰。&不过,这种马后炮对知乎而言也不太公允,因为知乎做出的是“最不坏”的选择——从微信朋友圈的沦陷就不难看出,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结构仍然是金字塔而非六边形,这是扩大用户规模之后必须承担的风险,也是知乎一定要在风控层面谨慎迎接的挑战。&换句话说,如果知乎一味追随Quora而不考虑地缘因素——比如控制用户增长、拒绝主动转化低端用户等——那么这种政治正确的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以前,洪波和刘韧做过5GSNS,王兴做过海内网,它们都和知乎一样,前期从科技圈中导入大量种子用户,也迅速奠定了内容与关系的品质高度,但是最终,沉湎于闭关锁国的5GSNS和海内网,都湮灭于历史的烟尘中,正是因此,知乎不惜叛离Quora的灵魂,才是不得不做出的“最不坏”的选择。&何况,中国的资本市场,始终都以用户数量为单位来换算产品价值,知乎当前的600万用户,其实还经不起风雨飘摇。虽然在知乎的三名创始人里,COO黄继新的出镜率最高(《非诚勿扰》助力不少),但是CEO周源才是知乎的领头人,这是一个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早年写过代码,又很成功的转型科技记者,在知乎创办之前也已有过创业经历——他认同“只要有用户将来就有一切”的理念,只要知乎还没有度过攒用户的上升时期,那么包括商业模式在内的未来就存在无尽的变数,而知乎也不会仅仅“围绕一个定位思考”。&果壳:要做启蒙,也要做生意&果壳的创始人姬十三,对理想主义的情怀颇为冷暖自知。&姬十三是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而后跟随兴趣扮演“科学布道师”的角色,走上“文以载道”的发展道路。在创办果壳之前,他是NGO公益品牌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科学松鼠会最初以多人协作的博客项目展开运作,有趣的是,在参与创办知乎之前,黄继新也是多人协作博客Apple4us的核心成员,这是知乎与果壳的又一处巧合——在脱离科学松鼠会转而进入创业者身份、创办商业媒体果壳之后,姬十三就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主义支付学费。&用姬十三自己的话来讲,果壳因为过于沉迷理想化的蓝图,“走了2年弯路”,而且自己因为没有创业经验,在团队搭建上也犯过错。&果壳诞生的时代背景,正值伪科学借助互联网大行其道。所谓伪科学,始终建立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不可求证或是难以证伪是其生存的必需土壤,而且越来越产业化,比如以前人们伪造UFO照片只是为了单纯的从报社骗取线索费,如今的“绿豆养生”等宣传则是在幕后推动某些产业的利益输送。而果壳虽然也研究过Quora的发迹,不过由于科普的门槛更高,问答的机制可能造成内容分散,所以果壳还是决定用优势切入商业市场,即打造媒体品牌。&知乎和果壳其实都有付费获得内容的传统(邀请用户有偿供稿),在果壳这边,要将晦涩的专业知识转化成平易的传播文章,其实也是一笔成本开销。果壳之所以投入大量的科普动作,是希望间接带出果壳作为新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用品牌背书商业。&而弯路在于,新媒体本身就缺少大的盈利空间,而果壳以新媒体为目标,本身就钻进了扩张的局限。&但是对果壳来讲,这也是通往彼岸的必经之路,因为如果没有媒体品牌的铺垫,就根本就没有资格进行二次转型。2012年,果壳的作者将一个名为A4M(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的医疗机构标榜的虚假宣传逐一揭露,并以果壳社区为舆论平台频繁出击,引起大量传统及网络媒体的关注,最终获得了理想主义和实效主义上的双赢:A4M在中国的布局受挫,从此销声匿迹,而果壳的名声也随着相关的话题热度几何裂变。在果壳的历史上,这种案例不胜枚举,每一次都提升了果壳的社会影响,但是弊端亦很显著:用户感到疑惑,无法明晰分辨商业品牌果壳与NGO科学松鼠会的区别,投资者也很迷茫,毕竟影响力无法直接变现,互联网的媒体品牌迭代速度很快,没有万古长青,只有永垂不朽,吃不到定心丸的感受,很心塞。&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果壳酝酿并启动了转型计划,在宏大的理想下面,需要有更多务实的生意来做支撑,姬十三将战略重点放到了商业模式的探讨上,并引入了COO、搭建了高层团队,在商言商。&用当下流行的概念来看,果壳风格鲜明、有大量活跃粉丝的品牌特征,就像一个大号的自媒体。而果壳从2012年起在商业化上的探索也像自媒体们的商业探索,与一些商业科技品牌合作,为他们讲述品牌故事。根据果壳网COO姚笛在果壳网三周年上的演讲,这个商业玩法在2012年、2013年分别给果壳网带来了500万、1000万的人民币收入,在2014年的目标则是2000万。&但是,这显然会使果壳面临新问题,如果果壳大量用内容与企业合作,就会丧失赖以为生的公信力,而靠社区广告变现,也要依靠量变引起质变来实现,这就需要导入庞大的用户量,又与优质社区的定位背道而驰。更重要的是,参照天涯社区的商业化进程,仅仅基于线上社区的一亩三分地做文章,收入的速度上不去,而且也看得到天花板,资本更不感兴趣。最终,我们看到,果壳决意发力的,是将知识传播下沉,进军在线教育市场。&这个方向不是果壳的心血来潮,在2012年夏天的时候,果壳在线下举办了名为“知识与学习的未来”,效果超出预期,而在Quora之后,Coursera、Udacity等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将用户变成学生的网络课堂的兴起,也让果壳相信自己的品牌受众与在线教育的目标用户高度重叠。&这里要稍微讲一下Coursera,这是一个免费的网络公开课项目,其创始人之一正是在今年5月离开Google加入百度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恩达。Coursera目前累计已经获得总额达到7000万美元(B轮6300万美元,A轮600万美元)的三轮融资,被誉为颠覆美国传统教育行业的未来产品。2012年,“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概念逐渐炙热,美国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多所一流大学都与Coursera,提供专门针对网络用户的高等教育内容——而非普通网络公开课那种课堂录像——并尝试颁发学历证书。&显然,中国的大学受限于体制,而且本土的教育质量也良莠不齐,照搬Coursera的模式,不太现实。果壳想要改变的,是传统的留学模式,留学是一个高成本的教育模式,仅是肉身翻墙一项,就阻碍了教育平权的设想。果壳成立了MOOC学院,首先与Coursera、edX等海外教育平台合作,翻译并引进海外的教育资源,然后导入学习欲望强烈的自有用户,进而利用媒体品牌去寻求更多的课程授权,试图打造全球在线教育在中国地区的分发入口。最后,针对那些为了提升知识层次的学生,果壳就可以在商业上大做文章,循序渐进的销售增值服务。&各有挑战以平台起家的知乎越来越媒体化,从媒体出身的果壳开始努力搭平台。&知乎是标准的互联网公司,善于用“轻”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商业触角随着用户生长可以伸都够远、够散,并且试错成本很低:出版、付费阅读、有偿咨询、社交招聘、自媒体、移动媒体……每一条方向都有不可估量的回报,知乎可以继续不紧不慢的推进,互联网早已证明,有用户就有一切。&只不过,如果知乎真的体量再扩大10倍,如何确保社区的独特性和秩序?&社区做大,会迎来两个死结,一是拉帮结派,及其可能引起的“劣币驱良币”现象,从论坛时代过来的人,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另一个死结是反智文化的侵蚀,这个是普通社区可能算不上大问题,但是知乎比较特殊,尤其是它的投票制度,很容易将民主诱发成民粹,2009年的时候,天涯社区做过一次“天涯车友会Logo征集大赛”,希望以投票选出最多用户支持的自主设计作品,而最后勇夺桂冠(得票率超过50%)的神作则更像是一场由数千用户共同谋划的恶作剧,让天涯社区的运营方颇为哭笑不得,也令那些提交了精心设计作品的作者感到一种无奈的愤懑:&&果壳则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公司,擅长做一些“重”的事情,在做MOOC学院以前,果壳一年的时间可以在高校举办上百场活动,利用学生志愿者和校园渠道做泛科学的演讲,最后下沉到在线教育行业,是对群众基础的深度利用。但是想想李开复和他的“我学网”以及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社群,果壳在文化产业、粉丝经济上也有机会,包括众筹,只要姬十三的胆识足够,果壳的价值潜力还有大片原矿亟待挖掘。&然而,果壳的短板,在于中国的科教品类及其市场相当初级,在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俗下,无论是科普还是教育,都受功利左右,姬十三认为果壳是要“把先进生活方式带给一部分人”,但是汝之蜜糖,或为彼之砒霜,在浮躁的尘世推销修养,恐怕太过奢侈。真正勤奋好学的用户,可能没有那么的时间在网络上和果壳一块玩耍,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将是决定果壳突变的一把钥匙。作者 阑夕 微信公众帐号:techrea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36261.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知乎本身在很多机制上。可能是存在问题的。楼上提到的关注机制就是其中一个。答题者答题,是希望获得关注与认可。而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算法与机制。后果则变成了:我的答案比你差,但是我粉丝多随意都超过你。这对新进入者是一个门槛。某种角度上来说。答案排名算法决定了答案质量与高质量答案的数量。总有一个大号会离开,总有一些新号会变成大号。这个新旧更替到了某个临界点,就会动态平衡。而这个临界点,就是知乎的瓶颈。上面提到排名算法。其实也不合理。一个两年前的问题,今天你去回答,你的答案怎么冲破前面十几条几百赞的答案,展现在读者面前?相比之下,如果引用天猫的SEO排名规则。可能更加合理。两者本质没有不同,无论知识还是商品,都是平台方提供的产品。在都吹嘘用户体验的时候,别忘了,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有料-两个字不能回复?
:有料-两个字不能回复?
人对知识的欲望犹如对金钱的欲望,知识社群只需掌握好人的懒惰与炫耀欲望,也不怕没有用户,比如罗辑思维社群,从商业的角度是非常成功的,知识社群虽普罗众千知识,但知识的本身就会是孤傲的,你不容易看到某个专著卖的会比小时代好,但商业化的有必须下沉,我赞同下沉不能够下沉原有产品结构,但问题在于在线教育市场本身就处于很功利化的位置,教育对于国人来说,不只是知识的储备则是另一种投资,这又恰恰是人性里的某些共识,由于纯知识群体的存在并非完全犹如理想化的状态存在,这恰恰又是商业化可以进展的突破点,罗辑思维之所以能够抓住用户群,也是因其深知人性里懒惰的因素,做群众的书童,以个人演讲总结的方式替代读书的时间与精力,加之社群本身就具备了身份特征,这在分享之中又添加了自身炫耀与吸引他人妒忌与好奇感,当然,其内容的有料也是极其重要的,知识社群自身的商业化,非是自身知识足与不足,而是对群体内心欲望的了解和自身能够放下包袱,商业化的打造可以多种形式,凤凰传奇是一个调,阳春白雪也是另一个调。
:回复 :顶一个//@Майкл光:凤凰传奇是一个调,阳春白雪也是另一个调。
Майкл光
:凤凰传奇是一个调,阳春白雪也是另一个调。
Майкл光
:看看是啥 回复效果
呵呵呵呵呵
知乎和果壳是国内少数可以说人话的地方,私心还是很希望它们能活得更好,往大地说,这个对这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有好处,当然现在它们还是太弱了。在线教育的发展难度个人觉得挺大的,越是无知的人,越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传统教育可以依靠家长的愚蠢和教育体制的僵化来赚这些人的钱,在线教育则比较难;相反,越是热爱学习的人,越是不需要“教育”,因为他们都有足够的自学动力和能力,他们会来学习,但是很多增值服务可能就不太会购买了
:不是因为无知才对学习没兴趣,而是因为对学习没兴趣,所以才无知。
:太对了!作为在线教育业内人士,深有同感。另外,目前国内的在线教育还处于白给都没人愿意看的阶段,更不用说要挣学生的钱了。无论从内容、形式、用户体验等方面做得都很差。关于知乎和果壳,确实,是国内少数有点干货的网站。祝好!
:我也很希望这类社区继续发展壮大,对我们,对中国都有好处 ,但以小击大,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推销修养,真的很“奢侈”,花费的成本必定不菲,然而现阶段要靠在线教育实现可观营利同时不忘初心困难重重。同样一个矛盾,要想做收费教育就先要做免费的做到足够规模,但没有足够的收入又无法继续做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得看大牛们的脑细胞给不给力了。关于热爱学习的人会不会购买增值服务我倒是有一点不同的看法,自学动力和能力有,但高质量的合适的学习资源的获取,仍然是一大难题,从一个普通本科大学生的角度来看,获取学习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三个:1.学校开设的课程2.以图书馆为主的学校特有资源3网络渠道获得。这三个来源中,学校开设的课程最先pass,如果中国普通本科的课程都能提供给学生合适的高质量学习资源,那地球早就是天朝的了;以图书馆为主的学校资源,以书籍,报刊资料为主,音视频资源为辅,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有,但极其有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纸质书籍出版的步伐相对于信息增长的速度,实在太慢,图书馆的书籍更新速度,更是无力跟上信息的步伐,从我的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来说,Adobe公司一年一代各类软件的更新速度,更是让纸质书籍望尘莫及,往往拿着13年版的软件学习09年版软件的教程。这只是一个缩影,在这个什么都讲整合的时代,单个学校,或者整个校方,能提供的资源都已经有限了。反观在线教育,更新速度快,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优点已无需一一列举。综上所述,网络已成为部分领域好学者获取高质学习资源的重要渠道,但因商业化在线教育没有发展起来,网上资源质量不均,高质量学习资源呈总量少,分布散的特点,如果有一个平台将其整合优化提供,我想好学者们是很乐意看到的,加之好学者们深知投资自己的价值,所以我认为好学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付出一定代价。眼光有限,见笑了
知乎我就上去过几次,果壳只当作新闻来看,可能是我素质低吧,这年头素质低的普遍知识都饱满...
Майкл光
:回复 :dfgafaffafdafaf看下效果
, 请忽略//@不鸣三年!:额!刚发现,兄弟原来神一般存在,给个账号吧!
Майкл光
:德国的沙发的话也是另一个调。的的
不鸣三年!
:额!刚发现,兄弟原来神一般存在,给个账号吧!
“Quora只在中国下了两个蛋,左边的蛋取了Quora的形,名曰知乎,右边的蛋得了Quora的意,叫作果壳。”……………这个比喻还真是特别,好像还缺条枪吧?
现在,知乎上关于专业知识的分享多吗?个人感觉个体经验和段子式回复偏多,除了哈哈一笑,沉淀下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垂直化的百度百科。先聚集用户,再考虑变现。变现不成功,就要把自己卖给平台公司。
感觉知乎真要撑不下去的样子,他不应该是第二个豆瓣第二个人人,应该是唯一的严谨的科学的社区,现在去看看,知乎水货越来越多了,而且随随便便就封号删帖,算法规则简直难以理解的奇葩,前段时间逼走好多大牛,而抖机灵的依然在抖机灵,他不是高级的糗百啊。
这两个平台的前期大v用户是怎么获取的,这个我比较关注。
受不了知乎里面装逼罗里吧嗦废话一大堆,还不如百度知道实在。
经常去知乎,感觉很好,果壳文章当新闻来看 ,嘻嘻
知乎骨子里太绿茶婊了,拿捏而精致地装。
果壳最近去的比较少,难道是年纪大了?
以前关注果壳,现在知乎去的挺多的。总体来说对两个网站的特点,楼主总结得比较中肯吧。
两个网站都有以讹传讹的现象!表面上比百度知道更专业,但其实根本没有权威!为了赚钱而科普,其商业价值还不如百度知道!
现在UGC的兴起也带来弊端,导致会的不说,不会的乱说~比如我
知乎问个问题马上就有人来讲一段心灵鸡汤或者搞笑段子,果壳得到了转基因的经费之后貌似最近日子过得不错啊,至于ls说的煎蛋,我就呵呵了,那不就是一个独立的帝吧吗?
百度知道呢?
其实我觉着煎蛋也蛮不错的。虽然没有知乎果壳那么多人气。但也算Quora产的蛋吧。
Quora在中国下了两个蛋,左边的蛋取了Quora的形,名曰知乎,右边的蛋得了Quora的意,叫作果壳!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哈哈哈......
感觉都越来越开放,感觉在高大上的知识面前过于开放就自宫的可能,劣币驱良币很有可能发生。
两个最喜欢的网站!
点击加载更多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知乎要从社区转成平台,赚钱上会不会跟用户同场竞技? | 独角兽2017看点
知乎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平台,知识付费只是它的起点而已。但知乎的运营能力和产品能力,未必跟得上它的野心。
文 | 韩洪刚
2017 年开年,知乎完成 1 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消息宣布当天,知乎创始人周源在“知乎十万粉”微信群中发了一个千元的红包。众多知乎“大 V”也在朋友圈转发消息,祝贺知乎成为新的独角兽成员。
知乎融资成功看起来是一个“知识付费”的成功故事。但事实上,随着用户数量扩张,社区生态变化,知乎早已经不仅仅在提供知识了。
整体来说,知乎在从一个社区,变得更像一个平台。
知乎最开始是个社区:它内测时候的用户大多彼此相熟,在专业领域有一定见解。常见的问题是“XX 是谁”。
两年后,知乎拥有了 40 万用户,开放注册,当年知乎用户增长到 500 万。人数的暴增让知乎的内容风格逐渐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那时知乎上最受欢迎的不再是知识分享,而是个人体验总体更加娱乐化。
从 2016 年开始,知乎想要突破原有人与人的连接,真正将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平台。平台与社区不同:社区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平台的连接更加多元。
知乎本轮融资的领投方今日资本总裁创始合伙人、总裁徐新说:“当知乎能够进一步围绕知识的供需解决有所突破,就有可能成为满足用户多场景内容消费和更多需求的伟大公司。”
2017 年,周源在内部信中为知乎提出了三个目标:为广泛知识消费者开拓新场景、实现规模化的广告营收能力、知识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
综上,36 氪认为 2017 年知乎的看点,应该由以下三个问题组成:
在公众议题上的影响力变大后,知乎怎么应对?
2016 年 2 月 26 日,用户魏则西在知乎回答了“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4 月 12 日,魏则西去世,随即从知乎开始,舆论发酵,矛头直指百度和莆田系医院,最后百度股价暴跌,百度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发内部信,称魏则西事件超过了百度之前的任何危机。
在这一事件中,知乎展现出了它的影响力。知乎通过一系列问题和答案,层层深入事件每一个环节,不少当事人来到知乎作答,展示证据。几乎没有媒体的反应速度和探讨的深度,超过了知乎。
知乎不仅在提供知识,并且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而且它已经具备设置议题的能力,甚至一些隐喻已经成了中文互联网流行词汇。
知乎是一个公共空间:一个问题一经提出,便可以公共编辑,不属于任何人私有。于是知乎成了议事厅而非私人咨询室。这让整个平台更有延展性,当然,也更不可控。
在 2017 年,知乎作为公共讨论空间的影响力不会消失,只是这种影响力未必能带来收益,事关公众舆论时,甚至还会给知乎带来麻烦。
知乎能不能经营好移动端产品?
在最近五年的明星产品里,知乎可能是唯一重视 Web 端胜过移动端的。
2010 年底知乎上线的时候,中国移动互联网刚刚开弓,知乎上几乎完整记录了移动互联网“上半场”的各类事件,马化腾还亲自在知乎回复了关于微信使用的一个问题。
但知乎在移动互联网上几乎没什么作为。周源在内部信中也反思,“我们变化不够快,对用户理解不够深,缺乏把产品从好用提升到优秀的紧迫感,事实上,很多地方我们还称不上好用。”
知乎的使用简而言之是“提问—回答—阅读”,在知乎手机版最初上线时候,几乎只能满足“阅读”的功能,而知乎日报在最初甚至不能用知乎账号登陆,只能用微博登陆。而且,知乎中的优秀回答大多是长文,类似的答案很难用手机来完成。
直到 2016 年,知乎移动端始终没能真正成为知乎的一部分,这让知乎没能通过移动端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而只是一个内容分发渠道。
分答的狙击便是从移动端开始,在这之后,知乎产品迭代速度明显加快。而周源也放下自己“内部沟通者”的定位,开始关注具体的产品决策。值乎、Live、电子出版等新产品都首先在移动端布局。
只是直到目前,知乎还没有真正成功运营过一款移动产品,它们主要是为高质量答主提供金钱回报而已,很难说给知乎带来多少收益。而且这收益也越来越不稳定,值乎刚推出时,知乎优秀答主葛巾的回答能有近千人收听,但最近的回答却只有几十人收听。
在 2017 年,知乎的新产品依然会以移动端为主,不过知乎面对的主要问题,可能不仅仅是把产品做出来,而是要把产品做好。在这种压力下,周源恐怕只能一直留在一线,从产品到运营全线把控。
知乎做广告,会不会跟用户同场竞技?
“广告都做不了的话,就不用想其他的了。”
这是 2015 年周源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那时周源说已经完成了安保工作,建立了社区秩序,接下来要考虑的是繁荣问题。而他认为广告是通往繁荣的最重要道路。
2014 年,知乎已经出现展示广告。2015 年 3 月,知乎和英特尔合作了知乎日报里的长文章原生广告“这里是广告”系列。2016 年 4 月,知乎开始出现信息流中的广告。在 2017 年,知乎还会尝试更多的广告方式,包括面向公司机构的知乎 Live、圆桌、盐 Club 和盐沙龙。在 2016 年,知乎开放机构号注册,这被看成是知乎做企业生意的开始。
不过这些应该都不是周源理想中的广告形式。周源说,“广告应该是一种有价值的内容”,是“能够影响消费决策”的知识。
但能够影响消费决策的广告,可能不仅是知乎官方发布的。
因为知乎适合塑造品牌,因此早已经成为公关聚集的地方,不少营销机构已经和知乎上的大 V 开始合作,根据粉丝数、点赞数等因素,出钱请他们点赞、回答问题、发布专栏等。如今,热门电影在知乎上的营销已经是标配,其他公司也不时会在知乎上做一些营销活动。
在广告上,知乎可能要与自己的用户同场竞技。
微博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微博出现的前几年,微博官方没能赚钱,反而是微博上有影响力的用户接广告赚得盆满钵满。2013 年开始,微博封杀营销大号,推出自己的中介平台“微任务”,和用户分成。这一强硬手段让很多用户不满。
知乎更加依赖能够提高高质量内容的用户,因而应当不会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但知乎在广告方面和内容贡献者的冲突无可避免。广告在周源眼里,也是能够积淀下来的有用的信息,那么它很可能用的也是知乎上的内容传播渠道。然而,一个渠道能容纳的信息量有限,知乎要么再开发一个传递信息的渠道,要么就得和用户使用现有的同样的渠道。
在 2017 年,知乎投放广告可能不仅成了市场部门的问题,也成了用户运营部门的问题。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研究了50家影响力公司,我们预判了23个未来 | 36氪2017看点集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如何用知乎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