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里谁有知乎 大东沟海战战双方命中率的统计资料吗

帖子主题:[原创]甲午大东沟海战分析-北洋水师战术失误
共&2243&个阅读者&
军号:5654482 工分:1945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甲午大东沟海战分析-北洋水师战术失误
文章提交者:zhuahai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有什么样的打什么仗”“以己之所长攻敌之所短”这都是最基本的作战原则。时,已经完成了任务,应该返航。这时遇到日本舰队,不应该寻求交战,而是在杀伤敌人保存自己的情况下尽快回到自己的港口。北洋舰队的特点是吨位大、厚、航速慢,火炮口径大、射速慢、远,前射火力强、后射火力弱、側射火力极弱。日本舰队的特点是吨位小、装甲薄、航速快,火炮口径小、射速快、射程近,側射火力极强。当时,日本舰队向北洋舰队压过来时,北洋舰队无路可退,只能迎敌。这时,北洋舰队的两艘应该前行接敌,其余军舰生火待命,但是不能脱离联系。当日本舰队进入己方射程时,开炮射击,真实的情况也是北洋舰队先开炮并且先命中日本军舰,(北洋舰队的水兵毕竟是高薪招来的,素质高超火炮打得非常准)。如果当时北洋舰队的燃料充足,两巨舰边打边倒车,一直退回于其他军舰汇合,然后其他的舰队在两艘巨舰的主炮火力掩护下,向日本第一游击队发起冲击,歼灭了第一游击队之后,如果日舰还要再打就全歼日本舰队。如果燃料不够,两巨舰就原地炮击,其余舰队向前冲,在重火力的掩护下冲破日军包围,巨舰跟在舰队后面大家一起驶向最近的军港再作打算。当然日本人当时的经济基础也很薄弱,北洋舰队如果真的很难缠,日本人早就放弃了跟清国决斗的念头,肯定是仗着自己船跑得快开溜了。但是日本人抓住了北洋舰队指挥呆滞不会变阵的特点,才敢冒这个险。北洋舰队是李鸿章淮军系统的延伸,跟湘军比起来,淮军的特点是钱多人傻,装备很先进,但是战术方面总想学别人现成的教科书上有的,这根淮军文化水平过高只会死读书不会用脑子有关。但是对于愚蠢的皇家来说,下属笨一点呆一些好管控。所以湘军就要去遥远的新疆镇压阿古柏,而淮军就可以领到足够的经费搞出北洋水师。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甲午大东沟海战分析-北洋水师战术失误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818
左箭头-小图标
15楼&机会总是留给准备更充分的一方。首先战略方向上就出了错,北洋是去给陆军护航的,估计的战斗强度顶多是骚扰级别的。小日本则不然,其作战思想从始至终都是找北洋主力决战。然后就是战术上,被诟病最多的就是横阵对敌。实际上,说句老实话不管什么阵,一艘敌舰都没击沉恐怕就不能单单用战术战阵失误来解释了。当旗舰指挥桅杆被击断后立刻阵型就乱了套,各自为战,就是摆什么阵也没有意义了,北洋指挥协调是有大问题的。练为战还是练为看,或者平时根本就没有练。小日本也不是做好了准备“主力决战”。事实上是打算袭击清军护航队,学之前的丰岛海战那样,用绝对优势的兵力摧毁清军护航队,积小胜为大胜。因此,日军认为这次也会轻易取胜,甚至带了一艘商船(西京丸,商船改装的辅助巡洋舰),让桦山资纪坐在上面观战。结果,双方舰队遭遇时,日军忽然发现面对的是整个北洋水师,自己都吓的不行,但是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也就是说,黄海海战,双方事先都没有打算打舰队决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5081
左箭头-小图标
定镇一共就有200发多点炮弹,你还想多发射还没有了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54482 工分:19456
左箭头-小图标
扯淡,当年“多利”就在北洋水师论坛大谈这种奇谈怪论,让城中月批的体无完肤。定镇两舰打了5.5小时,不过发射了不到200发主炮炮弹,命中率5%。定镇倒车速度不过3-5节,根本退不回其它军舰那边.而且那个年代双方的瞄准系统,都不足以支持对50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定镇两舰打了5.5小时,不过发射了不到200发主炮炮弹,命中率5%。”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跟敌人混战,被敌人的速射炮频繁命中,严重影响了己方炮手的操作所致。因此减少混战时间肯定会好得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0591 工分:67913
左箭头-小图标
机会总是留给准备更充分的一方。首先战略方向上就出了错,北洋是去给陆军护航的,估计的战斗强度顶多是骚扰级别的。小日本则不然,其作战思想从始至终都是找北洋主力决战。然后就是战术上,被诟病最多的就是横阵对敌。实际上,说句老实话不管什么阵,一艘敌舰都没击沉恐怕就不能单单用战术战阵失误来解释了。当旗舰指挥桅杆被击断后立刻阵型就乱了套,各自为战,就是摆什么阵也没有意义了,北洋指挥协调是有大问题的。练为战还是练为看,或者平时根本就没有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54482 工分:19456
左箭头-小图标
扯淡,当年“多利”就在北洋水师论坛大谈这种奇谈怪论,让城中月批的体无完肤。定镇两舰打了5.5小时,不过发射了不到200发主炮炮弹,命中率5%。定镇倒车速度不过3-5节,根本退不回其它军舰那边.而且那个年代双方的瞄准系统,都不足以支持对50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12楼&实际打法肯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然巨舰倒车这么慢,其他舰可以等巨舰开炮后慢慢向前靠。命中率不低了。射速那么慢就说明边打边退,尽量避免混战很重要。总不能让炮弹还没打出去就和军舰一起沉了吧。13楼&就那个射速和倒车速度,打不了几炮,就被敌人冲过来打的满头包了。明知是死也要给敌人最大的打击,也要敌人消耗最多的弹药和燃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5081
左箭头-小图标
扯淡,当年“多利”就在北洋水师论坛大谈这种奇谈怪论,让城中月批的体无完肤。定镇两舰打了5.5小时,不过发射了不到200发主炮炮弹,命中率5%。定镇倒车速度不过3-5节,根本退不回其它军舰那边.而且那个年代双方的瞄准系统,都不足以支持对50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12楼&实际打法肯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然巨舰倒车这么慢,其他舰可以等巨舰开炮后慢慢向前靠。命中率不低了。射速那么慢就说明边打边退,尽量避免混战很重要。总不能让炮弹还没打出去就和军舰一起沉了吧。就那个射速和倒车速度,打不了几炮,就被敌人冲过来打的满头包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54482 工分:19456
左箭头-小图标
扯淡,当年“多利”就在北洋水师论坛大谈这种奇谈怪论,让城中月批的体无完肤。定镇两舰打了5.5小时,不过发射了不到200发主炮炮弹,命中率5%。定镇倒车速度不过3-5节,根本退不回其它军舰那边.而且那个年代双方的瞄准系统,都不足以支持对50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实际打法肯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然巨舰倒车这么慢,其他舰可以等巨舰开炮后慢慢向前靠。命中率不低了。射速那么慢就说明边打边退,尽量避免混战很重要。总不能让炮弹还没打出去就和军舰一起沉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68518 工分:13991
左箭头-小图标
当年北洋水师要是能跑到岛边放几炮 估计结果都不会那么惨 弄得小鬼子一点不考虑防守 只考虑进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5081
左箭头-小图标
扯淡,当年“多利”就在北洋水师论坛大谈这种奇谈怪论,让城中月批的体无完肤。定镇两舰打了5.5小时,不过发射了不到200发主炮炮弹,命中率5%。定镇倒车速度不过3-5节,根本退不回其它军舰那边.而且那个年代双方的瞄准系统,都不足以支持对50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19254
左箭头-小图标
原帖已被删除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51973 工分:4547
左箭头-小图标
厉兵秣马,勤奋无差,勇猛顽强,志向远大。这样的军队,不可能被击败。相反,北洋水师,则哪样也比不上,可以说是武备松弛,官场气浓,各怀鬼胎,志在内斗,焉有不败之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52184 工分:5609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永远没有如果,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绝不是几个战术可以改变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54482 工分:19456
左箭头-小图标
原帖已被删除靠刻苦读书而当官的大多如此,所以主席说这些人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94855 工分:3350
左箭头-小图标
就是。曲线救国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77092 工分:696
左箭头-小图标
什么样的武器打什么样的仗,先进的美式武器也没有顶住ISIS的进攻!ISIS兵锋正盛但是杀虐无数,不久就又会被各派武装围攻衰弱下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打仗依靠的是士气民心,依仗的是兵甲武器。不要片面的强调任何一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实我们可以翻翻古文百则很多现实中的例子,在古代我们老祖宗就已经分析并记录在册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77092 工分:69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举国之力击离散之师”怎么不胜?看看现代版的800VS30000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7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甲午大东沟海战分析-北洋水师战术失误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帖子主题:[原创]各种宣传对甲午大东沟海战的十大误导[甲午征文]
共&23024&个阅读者&
军号:4243471 工分:170631
/ 排名:775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各种宣传对甲午大东沟海战的十大误导[甲午征文]
[原创]各种宣传对甲午大东沟海战的十大误导(包括北洋水师和倭寇联合舰队)[甲午征文]在很多我们能看见的宣传材料里,甲午大东沟海战大多都是满清的各种腐败,很少提及北洋水师因满清腐败而造成的技术被动,和为弥补技术不足,而采取的没办法的战术,更少提及倭寇联合舰队的情况。我们不可能完全还原甲午大东沟海战的每个细节,但应该把知道的各种误导说出来,避免误人子弟!现将甲午大东沟海战中的十大误导罗列如下:各种宣传对北洋水师的十大误导1、北洋水师不是满清正规海军,只是民兵预备役!2、护航的北洋水师与倭寇偷袭运输舰队在大东沟是遭遇战3、丁汝昌曾使用声东击西来骗过倭寇情报系统,并在战前完成不变在指挥命令4、北洋水师作战过程中主要使用穿甲教练弹,主要战果靠击中倭寇下濑火药产生殉爆获得5、北洋水师的克虏伯架退火炮与倭寇联合舰队有原始复进机火炮的巨大差距。6、舰龄13年2门炮的超勇扬威怎样首先被击沉或退出7、致远为何,又如何冲击倭寇第一游击队8、济远的逃跑如何牵连北洋水师全局9、战场上北洋水师认为的击沉倭寇军舰数量及战报数量10、战后北洋水师是为了检查和保护登陆部队安全,而不是追击倭寇联合舰队各种宣传对倭寇联合舰队的十大误导1、倭寇的浪速与美国在东亚的巴尔迪莫军舰是同级,并未挂美国国旗欺骗北洋水师2、倭寇进口的开滦煤矿的五槽煤掩蔽性好,动力强,3、倭寇用专用武士测距仪测量北洋水师航速。而北洋水师则用航海六分仪测速4、第一游击队是为了测量北洋水师航速,直角转向才避免被北洋水师第一轮打击,5、下濑火药殉爆造成吉野等军舰负伤,6、比瑞靠小口径机枪反击,顽强的900吨赤城舰顽强抵抗整个北洋水师的攻击7、第一游击队回转之后,几乎就是在海面转圈,影响高航速发挥8、鱼雷只能击中吃水深的军舰,击沉不了邮轮改装的西京丸9、松岛炮廊大爆炸后为何不参加本队6艘军舰对定远镇远的抵近轰击10、松岛发出的撤退命令是否是怕北洋水师的撞击或鱼雷艇攻击。文字太多,不知如何发不上去,只好写在回复里,请到回复里看细细解说吧!!下面具体说一下:----------------------------------------------------------------------------------------------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各种宣传对甲午大东沟海战的十大误导[甲午征文]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84623 头衔:波诺国际教育总裁 工分:923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想提醒下楼主,你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陈悦老师的文章《黄海鏖兵——甲午战争中的大东沟海战》,应该注明“转载”,更不应该写“原创”字样,这样不太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3147 工分:3873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 楼主的文章内容(虽然是转的)给得很充分,很有技术含量。但是我认为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这篇文章非常有主观意识,作者对战役和结局的看法始终贯穿全文,这样的文章不好表述历史的真相而且我认为大量写了清朝舰队的炮弹如何如何差,测量设备如何如何差.但这都不是理由。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丁汝昌虽败犹荣?清朝人就是比日本人强?别忘了日本舰队实在小的不能再小了。当时的日军舰艇撑死算小炮舰,而北洋水师起码有定远镇远这两艘巡洋舰啊。就算定,镇两舰被日本的小船打一整天都不会对舰体有什么影响的。日俄战争的时候,被俘获的定远(还是镇远我忘了,这种细节。)仅仅沦为2等海防舰。可见甲午海战的是多么小规模的一场战役。说了这么多也没有说到核心的情况:
为什么清朝会失败?平壤叶志超不逃跑,整个日本军都会饿死在朝鲜--打也打不下来,回也回不去。甲午海战,如果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前来支援,就算东乡平八郎早生20年也永远没法打败中国舰队。现在的数据动不动就说北洋水师怎么怎么差,怎么怎么困难,士兵如何如何英勇。但就是绝口不提还有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的事情。因为这触及了这些人最不愿意提及的东西!定远和镇远怎么叫巡洋舰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68119 工分:297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 楼主的文章内容(虽然是转的)给得很充分,很有技术含量。但是我认为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这篇文章非常有主观意识,作者对战役和结局的看法始终贯穿全文,这样的文章不好表述历史的真相而且我认为大量写了清朝舰队的炮弹如何如何差,测量设备如何如何差.但这都不是理由。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丁汝昌虽败犹荣?清朝人就是比日本人强?别忘了日本舰队实在小的不能再小了。当时的日军舰艇撑死算小炮舰,而北洋水师起码有定远镇远这两艘巡洋舰啊。就算定,镇两舰被日本的小船打一整天都不会对舰体有什么影响的。日俄战争的时候,被俘获的定远(还是镇远我忘了,这种细节。)仅仅沦为2等海防舰。可见甲午海战的是多么小规模的一场战役。说了这么多也没有说到核心的情况:
为什么清朝会失败?平壤叶志超不逃跑,整个日本军都会饿死在朝鲜--打也打不下来,回也回不去。甲午海战,如果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前来支援,就算东乡平八郎早生20年也永远没法打败中国舰队。现在的数据动不动就说北洋水师怎么怎么差,怎么怎么困难,士兵如何如何英勇。但就是绝口不提还有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的事情。因为这触及了这些人最不愿意提及的东西!13楼&那你详细说说,南洋和福建水师还有什么家当?好像广甲就是南洋的头号主力,平远是福建的头牌吧?当时北洋就是定,镇二远和济远排水量大于2000吨吧, 就是两个30岁壮汉和一个20岁的胆小鬼领着七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和八个二十四五的小伙带二个十一二岁的小孩打架。15楼&开济级巡洋舰 开济 寰泰 镜清南琛级巡洋舰:南琛 南瑞海安级巡洋舰:海安 驭远威远级巡洋舰:澄庆 超武保民级巡洋舰:保民(开济级的改进型)湄云级巡洋舰:靖远元凯级巡防舰:元凯 登瀛洲 泰安均和级巡防舰:均和(钢胁钢板船)建威级鱼雷巡洋舰:建威 建安操江级炮舰:测海 威靖金瓯级铁甲岸防炮舰:金瓯伦道尔式炮艇:龙骧 虎威 飞霆 策电(蚊炮船)明轮兵船:“恬吉”运 船:这是当时南洋水师的舰队,除了驭远等2艘船在中法海战中自沉了,其他主力尚在,虽然不像北洋水师有6000吨级战舰,但是级的战舰还是不少的(巡洋舰)。日本海军当时的巡洋舰级别的船双手就能数的过来,像西京丸赤城丸这样的带丸字的军舰都是几百吨的小船几乎没有威胁。虽然实力比北洋水师尚强,但是和整个清朝的舰队比差远了去了。更何况南洋水师当时面对法国的舰队还是打了几场胜仗的,证明绝对不是你说的没什么家当。福建水师实力稍微弱一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能说没有战斗力。结果呢?南洋水师没有任何反应。福建水师的直接指挥是李鸿章的弟弟李翰章,勉强给了三艘船广甲 广乙 广丙。我认为当时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各抽出一半的兵力支援,那么日本面临的就是比日俄战争中海战还要惨烈的双线作战,必败无疑(当时那些日本海军还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人才。)李鸿章之所以躲在威海卫,估计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能有援军到达。日本想结束双面作战,就只能用舰队强攻威海卫的炮台了。可惜援兵未到,最终北洋水师也只落了和旅顺的俄太平洋舰队一样的下场1.你不要混淆概念, 开济 寰泰 南琛 南瑞都是福建船政试造的轮船,根本不是军舰标准,你普通客货轮装两门炮就可以和装甲巡洋舰比?再说它们排水量是多少?还吨?你再查查资料!看看所有你说的这些船,哪条达到2000吨了?都是600-1000吨的小火轮!“建威级鱼雷巡洋舰:建威 建安操江级炮舰:测海 威靖金瓯级铁甲岸防炮舰:金瓯伦道尔式炮艇:龙骧 虎威 飞霆 策电(蚊炮船)”你说说这些船有600吨以上的吗?蚊炮船就一门炮,还是固定的,船转一圈十分钟,你见过用蚊炮船出海打仗的?还鱼雷!日本人为什么不在大东沟用鱼雷呀?要脸你就详细叙述!2.你告诉我,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时有哪条军舰达到排水2000吨了?五六艘薄壳火轮,十来条两三百吨的蚊子船和试制鱼雷艇,你还真能白话:巡洋舰,铁甲岸防炮舰,是不是只要是船壳是铁质就算铁甲呀?你明白什么叫铁甲吗?你说说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和法国舰队的战绩,你不要客气,详细说说,打了几个胜仗?战果?3.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的头牌主力都在北洋。李鸿章让舰队留守威海,是以为陆军不会败得那么快,那么惨。舰队在威海,李鸿章就可以和朝廷说是待机出击,跑到福建广东就是临阵脱逃了!清朝政府是因为党争才导致海军落后的!谭嗣同等帝党为了削弱所谓“后党”和汉人李鸿章的实力,故意削减海军经费,不许进口军舰,火炮,备件。。。甲午海战的教训就是:时刻保持警惕,对于西方强权和他们的走狗不要有幻想;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就没有不能战胜的敌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77308 工分:14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 楼主的文章内容(虽然是转的)给得很充分,很有技术含量。但是我认为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这篇文章非常有主观意识,作者对战役和结局的看法始终贯穿全文,这样的文章不好表述历史的真相而且我认为大量写了清朝舰队的炮弹如何如何差,测量设备如何如何差.但这都不是理由。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丁汝昌虽败犹荣?清朝人就是比日本人强?别忘了日本舰队实在小的不能再小了。当时的日军舰艇撑死算小炮舰,而北洋水师起码有定远镇远这两艘巡洋舰啊。就算定,镇两舰被日本的小船打一整天都不会对舰体有什么影响的。日俄战争的时候,被俘获的定远(还是镇远我忘了,这种细节。)仅仅沦为2等海防舰。可见甲午海战的是多么小规模的一场战役。说了这么多也没有说到核心的情况:
为什么清朝会失败?平壤叶志超不逃跑,整个日本军都会饿死在朝鲜--打也打不下来,回也回不去。甲午海战,如果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前来支援,就算东乡平八郎早生20年也永远没法打败中国舰队。现在的数据动不动就说北洋水师怎么怎么差,怎么怎么困难,士兵如何如何英勇。但就是绝口不提还有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的事情。因为这触及了这些人最不愿意提及的东西!13楼&那你详细说说,南洋和福建水师还有什么家当?好像广甲就是南洋的头号主力,平远是福建的头牌吧?当时北洋就是定,镇二远和济远排水量大于2000吨吧, 就是两个30岁壮汉和一个20岁的胆小鬼领着七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和八个二十四五的小伙带二个十一二岁的小孩打架。开济级巡洋舰 开济 寰泰 镜清南琛级巡洋舰:南琛 南瑞海安级巡洋舰:海安 驭远威远级巡洋舰:澄庆 超武保民级巡洋舰:保民(开济级的改进型)湄云级巡洋舰:靖远元凯级巡防舰:元凯 登瀛洲 泰安均和级巡防舰:均和(钢胁钢板船)建威级鱼雷巡洋舰:建威 建安操江级炮舰:测海 威靖金瓯级铁甲岸防炮舰:金瓯伦道尔式炮艇:龙骧 虎威 飞霆 策电(蚊炮船)明轮兵船:“恬吉”运 船:这是当时南洋水师的舰队,除了驭远等2艘船在中法海战中自沉了,其他主力尚在,虽然不像北洋水师有6000吨级战舰,但是级的战舰还是不少的(巡洋舰)。日本海军当时的巡洋舰级别的船双手就能数的过来,像西京丸赤城丸这样的带丸字的军舰都是几百吨的小船几乎没有威胁。虽然实力比北洋水师尚强,但是和整个清朝的舰队比差远了去了。更何况南洋水师当时面对法国的舰队还是打了几场胜仗的,证明绝对不是你说的没什么家当。福建水师实力稍微弱一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能说没有战斗力。结果呢?南洋水师没有任何反应。福建水师的直接指挥是李鸿章的弟弟李翰章,勉强给了三艘船广甲 广乙 广丙。我认为当时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各抽出一半的兵力支援,那么日本面临的就是比日俄战争中海战还要惨烈的双线作战,必败无疑(当时那些日本海军还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人才。)李鸿章之所以躲在威海卫,估计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能有援军到达。日本想结束双面作战,就只能用舰队强攻威海卫的炮台了。可惜援兵未到,最终北洋水师也只落了和旅顺的俄太平洋舰队一样的下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53570 工分:25
左箭头-小图标
请在此键入回复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68119 工分:2977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 楼主的文章内容(虽然是转的)给得很充分,很有技术含量。但是我认为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这篇文章非常有主观意识,作者对战役和结局的看法始终贯穿全文,这样的文章不好表述历史的真相而且我认为大量写了清朝舰队的炮弹如何如何差,测量设备如何如何差.但这都不是理由。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丁汝昌虽败犹荣?清朝人就是比日本人强?别忘了日本舰队实在小的不能再小了。当时的日军舰艇撑死算小炮舰,而北洋水师起码有定远镇远这两艘巡洋舰啊。就算定,镇两舰被日本的小船打一整天都不会对舰体有什么影响的。日俄战争的时候,被俘获的定远(还是镇远我忘了,这种细节。)仅仅沦为2等海防舰。可见甲午海战的是多么小规模的一场战役。说了这么多也没有说到核心的情况:
为什么清朝会失败?平壤叶志超不逃跑,整个日本军都会饿死在朝鲜--打也打不下来,回也回不去。甲午海战,如果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前来支援,就算东乡平八郎早生20年也永远没法打败中国舰队。现在的数据动不动就说北洋水师怎么怎么差,怎么怎么困难,士兵如何如何英勇。但就是绝口不提还有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的事情。因为这触及了这些人最不愿意提及的东西!那你详细说说,南洋和福建水师还有什么家当?好像广甲就是南洋的头号主力,平远是福建的头牌吧?当时北洋就是定,镇二远和济远排水量大于2000吨吧, 就是两个30岁壮汉和一个20岁的胆小鬼领着七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和八个二十四五的小伙带二个十一二岁的小孩打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77308 工分:14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的文章内容(虽然是转的)给得很充分,很有技术含量。但是我认为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这篇文章非常有主观意识,作者对战役和结局的看法始终贯穿全文,这样的文章不好表述历史的真相而且我认为大量写了清朝舰队的炮弹如何如何差,测量设备如何如何差.但这都不是理由。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丁汝昌虽败犹荣?清朝人就是比日本人强?别忘了日本舰队实在小的不能再小了。当时的日军舰艇撑死算小炮舰,而北洋水师起码有定远镇远这两艘巡洋舰啊。就算定,镇两舰被日本的小船打一整天都不会对舰体有什么影响的。日俄战争的时候,被俘获的定远(还是镇远我忘了,这种细节。)仅仅沦为2等海防舰。可见甲午海战的是多么小规模的一场战役。说了这么多也没有说到核心的情况:
为什么清朝会失败?平壤叶志超不逃跑,整个日本军都会饿死在朝鲜--打也打不下来,回也回不去。甲午海战,如果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前来支援,就算东乡平八郎早生20年也永远没法打败中国舰队。现在的数据动不动就说北洋水师怎么怎么差,怎么怎么困难,士兵如何如何英勇。但就是绝口不提还有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的事情。因为这触及了这些人最不愿意提及的东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0591 工分:96025
左箭头-小图标
想提醒下楼主,你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陈悦老师的文章《黄海鏖兵——甲午战争中的大东沟海战》,应该注明“转载”,更不应该写“原创”字样,这样不太好。完全同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92410 工分:3546
左箭头-小图标
想提醒下楼主,你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陈悦老师的文章《黄海鏖兵——甲午战争中的大东沟海战》,应该注明“转载”,更不应该写“原创”字样,这样不太好。人家的名字叫[原创]各种宣传对甲午大东沟海战的十大误导[甲午征文]也就是说,是来晒
的,其他的应该算支持这“十大误导”的基础吧。而且给的也不是原创,是二级原创,,说明小编看见引用很多东西。但不是主要文章意思,可能主要还是想排名吧??而且还写了,文字太多,不知如何发不上去,只好写在回复里,请到回复里看细细解说吧!!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实来也是看热闹,能看见出处更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0092 工分:101568
左箭头-小图标
没看懂搂住说得内容,误导的那几项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啥都没说就完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92419 工分:5429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各个朝代的军队都存在腐败,腐败程度不同而已,但甲午年面对倭寇的侵略,满清陆军却成了独一无二的朽木。可谓踹一脚直掉渣的腐败,其中原因如下:派系斗争、相互掣肘,文官掌军、纸上谈兵、武将腐败、各种戏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3103 工分:3569
左箭头-小图标
马克一下再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84623 头衔:波诺国际教育总裁 工分:9233
左箭头-小图标
想提醒下楼主,你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陈悦老师的文章《黄海鏖兵——甲午战争中的大东沟海战》,应该注明“转载”,更不应该写“原创”字样,这样不太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43471 工分:170631
/ 排名:7755
左箭头-小图标
4、第一游击队是为了测量北洋水师航速,直角转向才避免被北洋水师第一轮打击,第一游击队的领队舰“吉野”上已经装备了专门的测距仪,通过使用类似望远镜一样的测距仪观测远方目标,当左右目镜调焦调实后,刻度表上就会自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采用如此先进的装备,使得倭寇在射击测距时要比北洋水师大占上风。吉野”舰装备的武式测距仪准确测出了双方的距离。得到炮术长加藤友三郎的报告,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认为已经到了适当距离,即刻命令舰队左转。“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在北洋舰队阵前划出了一个大大的直角,指向西北方航行。在当时来看,最有可能的目的是为了测出北洋海军的大致航速。依据当时海军的技术,开战前如果想要掌握敌军的航速情况,己方应与对方稍微拉开距离,测距员然后根据这一时间测得的距离、角度进行推算,就可以获得大致的航速数据。果然,这一转向动作很快就被调整,第一游击队又重新右转修正航向,朝向北洋海军右翼袭去。虽然时间很短,但第一游击队航速14节,北洋7节,能很快拉开距离,保证第一游击队再定远射程之外,或射击死角,所以躲过定远的攻击,直接去攻击只有2门小炮的超勇扬威了,而本队则被定远镇远锁定在射程内,一顿胖揍。5、下濑火药殉爆造成吉野等军舰负伤,13时08分,由“超勇”、“扬威”方向射来的一颗10英寸炮弹准确命中了“吉野”舰的后甲板,堆积在甲板炮位附近的一些弹药被引爆,爆炸声接连而起,海军少尉浅尾重行与四等水兵牛岛喜太郎当场毙命,一等水兵松平大次郎等9人受伤。“高千穗”舰右舷后部的一间军官舱室中弹,堆积在中弹舱室附近的几颗装填下濑火药的炮弹被引爆,燃起了大火,冒出阵阵有毒的黄烟,15时30分, “镇远”舰主炮台上连续射出2枚305毫米口径炮弹,均命中了“松岛”舰,(考虑到当时双方的距离为1700米左右,大口径火炮能获得这样的命中率可谓相当惊人。一颗还是装填了90磅黑火药的5倍口径开花弹,这种高爆弹对于北洋舰队而言是异常稀少的珍贵物品。)(战时为保证速射炮的弹药供应,“松岛”舰主甲板下的这层炮甲板上,堆积了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炮弹,)被305炮弹打飞起来的120毫米速射炮摔落时,刚好砸在了弹药堆里,性态敏感的下濑火药遭受重击后立刻发生了反应。“松岛”舰上发出接连不断引爆的巨大爆炸声,呛人的黄色毒雾立刻在舰内弥漫开来。下濑火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一面将“松岛”左舷的船壳板撕开了更大的破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43471 工分:170631
/ 排名:775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6、比瑞靠小口径机枪反击,顽强的900吨赤城舰顽强抵抗整个北洋水师的攻击日13时10分之后不久,北洋舰队终于得以开始发挥乱战战术了,尽管他们已经失去了2个小队的战力——第4小队的“超勇”、“扬威”受困在大火中,第5小队的“济远”、“广甲”仍然龟缩在大队的后方。第1小队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开始向掉队的日本军舰急速驶去,第1小队左侧的“经远”、“致远”舰也在加速航行,脱离原先的整体队列,冲向日本军舰,右侧的“来远”、“靖远”2舰也在急速前驶。 从海战场上弥漫的硝烟中,“比睿”舰上的日本海军官兵突然发现,亚洲第一巨舰“定远”号铁甲舰出现在自己的右舷,旁边似乎还有一艘中国的装甲巡洋舰“经远”号,都正在高速驶来,似乎是想要发起恐怖的撞角攻击,距离只有700米不到了,大大小小的炮弹不断落在“比睿”、“扶桑”、“赤城”等军舰附近。“跟随在“比睿”之后的“扶桑”舰开始向左侧转向驶避,原本横向距离“比睿”较远的“赤城”舰也在拼命转向左侧,没有僚舰支援的“比睿”为了避免侧面遭到中国军舰冲撞,竟然开始调转舰首,直冲向“定远”与“经远”2舰之间,樱井规矩之左右如同一个输红眼的赌徒,想要做最后的一博。倭寇铁甲舰“比睿”调转航向,直接向“定远”、“经远”2舰之间驶来,着实让北洋水师官兵吃了一惊。“比睿”舰舰长樱井规矩之左右在大难临头之际所做的这一举动,与其说是运用了大胆的谋略,不如认为是本能的下意识避害反应的体现。“比睿”之所以迎头直冲北洋军舰而来,更多的原因是担心侧舷对敌时被弹面积太大,而且难以躲避中国军舰的冲撞,而只是担心与北洋舰队距离过近,准备向左侧甩出一个大圈,旋转转向再度从北洋舰队阵前驶过而已。夹击于“比睿”左右的“经远”、“定远”舰都多少显得有些投鼠忌器,在这样近的距离上进行对向交叉射击,敌舰肯定在劫难逃,但是由此也必然很容易会误伤己方友舰,北洋军舰上火炮的射击开始束手束脚起来,“定远”、“经远”等舰的中、大口径火炮担心误伤友舰,大都没有朝向“比睿”射击,只有“定远”和“经远”舰上的小口径的火炮,2门口径分别为47毫米和57毫米的哈乞开斯单管机关炮在对准“比睿”快速射击,还有紧邻这2门火炮的是2门近距离威慑力更大的哈乞开斯37毫米5管机关炮,随着炮手不断转动把手、压下扳机,5管机关炮的5根炮管在高速旋转,弹壳不断地落在炮手脚下,一颗颗炮弹向“扶桑”飞射而去。,尽管船舷有高高的舷墙可以防御小口径炮弹,但是舷墙上雨点般的中弹声而后桅上桅盘里的2门哈乞开斯5管机关炮仍然可以居高临下扫射“比睿”的舱面,在“比睿”舰的右舷,和“定远”同为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经远”号装甲巡洋舰上,桅盘里也有2门正在高速射击的机关炮。“比睿”舰的主甲板上已经是弹如雨下,陷入一片硝烟中,各炮位的水兵抱头鼠窜,纷纷寻找遮蔽所躲避,露天甲板上被打得碎片四溅纷飞。“比睿”舰2门17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共携带了250发炮弹,但是仅仅消耗了26颗,15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的炮弹储备数字更让人瞠目结舌,弹药库里的1000发炮弹,只用去了55颗。然而北洋舰队内的部分军官看出了一丝忧心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小口径的机关炮攻击,无论如何都无法摧毁眼前这艘疯狂的日本军舰,必须要采用一些更行之有效的攻击措施。被打得抬不起头来的“比睿”舰官兵觉得北洋军舰上的炮火仿佛减弱了,“经远”舰一瞬间停止了所有火炮的射击,正从侧翼高速向“比睿”舰贴近,樱井规矩之左右舰长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属下报告,“经远”舰的甲板上出现了大批身着红色制服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跳帮厮杀,舰队间保持着整体阵型进行接近、交火,到达足够近的距离后,军舰开始脱离整体编队去试图撞击敌舰,然后挥舞着大刀,手持步枪长矛的陆战队士兵和水兵,会冲上敌舰去厮杀,,伴随着纳尔逊时代“登船队,冲啊!”的古老口号,“经远”号装甲巡洋舰的管带林永升,对于近在身旁而且火力已经被完全压制了的倭寇军舰“比睿”,林永升可能觉得应该采用跳帮战术将其俘获了,生擒一艘敌舰,想来要比击沉她更具有英雄主义色彩。尖锐的哨笛声响起,“经远”舰上的陆战队士兵都聚集到了军舰右舷,手持毛瑟步枪、大刀长矛以及跳板绳索,紧张地等待发起攻击的一刻,一些穿着蓝布军服的水兵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指挥这支队伍的北洋军官估计很快也会大喊“登船队,冲啊”的著名口号。安装在“比睿”舰首尾和中部飞桥上,原先被中国军舰火力压制的诺典费尔德多管机关炮重新打响,开始急速射击,同时,“分配操纵大炮的人也都跑到(甲板)上面,手握步枪,上好刺刀,伏卧以待对方冲锋”。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比睿”右舷的3门机关炮向“经远”舰发射了大约1500发炮弹,由于“比睿”舰的机关炮安装位置较低,无法扫射拥有高大舷墙遮护的“经远”舰的主甲板,对 “经远”舰的舰面人员并未能造成多少杀伤,但是看到倭寇军舰仍然拥有猛烈的火力,林永升对于接舷作战能否顺利实施产生了怀疑。为了尝试接舷作战而逝去的这段时间里,“比睿”舰已经驶到“定远”和“经远”之间狭窄“巷道”的巷尾。“比睿”舰主甲板上的人们惊魂甫定,正在努力透过笼罩战场的浓浓烟雾,观察刚才的射击给“经远”舰造成的伤亡情况。突然,从“经远”舰的方向,海面上又出现了两条急速而来的水波,林永升显然是不甘心白白放走这艘几乎束手就擒的倭寇军舰,但“经远”级军舰的尾部又没有装备任何中大口径的火炮,因而只得使用鱼雷兵器。随着管带的命令,“经远”舰的中部和舰尾鱼雷室很快发射出了2枚14英寸直径黑头鱼雷,然而“经远”舰这两处鱼雷发射管的发射口都很狭小,水平射角有限,鱼雷在距离“比睿”舰舰尾7米外的地方抱憾错过。虽然刚刚发生的一幕苦战实际仅仅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从9月17日中午发现倭寇联合舰队开始,北洋舰队就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误判,认为眼前出现的倭寇联合舰队主力,目的是为了掩护陆军到海岸登陆,攻击大东沟内正在登陆的铭军。对于外形矮小的“赤城”号,北洋军人无法想像这会是一艘军舰——倭寇人似乎不至于派出这样的小船来参加海战,既然出现在这个位置而又不是用来作战的军舰,那么理所当然就是运兵船无疑。由于北洋舰队此行的任务是负责掩护铭军登陆,此刻出现在大东沟附近的倭寇“运兵船”,显然要比联合舰队的军舰对登陆行动更具有威胁,也更有攻击的价值,为了阻止日本陆军登陆,将倭寇运兵船歼灭,北洋舰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近在咫尺的“赤城”舰身上。第二小队“致远”、“经远”号军舰则从左翼方向追击“赤城”,第一小队的“定远”、“镇远”还是利用巨炮遥击助威。值得回味的是,根据战后的倭寇记载,从左翼方向追击“赤城”的中国军舰中,除了“致远”与“经远”之外,还出现了一艘特殊的军舰,即第四小队的“广甲”舰。,“广甲”舰的同队队长“济远”舰,此时却不知去向(13时20分,围攻而来的北洋军舰逼近到距离“赤城”舰约800米处开始炮击,“赤城”舰也用右舷炮火猛烈还击。面对数艘北洋海军的巡洋舰,过于弱势的小炮舰“赤城”显然无法对抗占优势的北洋军舰,没有任何额外防护的舰体多处被穿透,交火中,“赤城”舰海军少尉候补生桥口户次郎战死,负责指挥后部火炮射击的第一分队长海军大尉佐佐木广胜受伤,由附近的航海士兼分队士海军少尉兼子昱接替指挥。当‘比睿’号横越敌队形后,‘来远’号、‘致远’号、‘广甲’号各舰猛扑‘赤城’号,13时25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用尾部的15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击中了“赤城”舰的飞桥甲板,安装在飞桥右翼的1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机关炮的炮盾被击穿,1号机关炮炮手一等水兵宫本丈太郎、2号机关炮炮手三等水兵椋木繁治当场死亡,正在飞桥上设法指挥自己的军舰摆脱追击的“赤城”舰舰长阪元八郎太头部被弹片击碎,身躯随着炮弹爆炸形成的冲击波丢到了海中,潜水盔式罗经和旁边海图台上留下了滩滩血迹。与此同时,“赤城”舰的首楼甲板也连续中弹,一颗炮弹轻松的穿透了首楼顶部甲板,击毁了首楼内用来从主弹药库提升弹药的运弹装置,在附近待命准备随时救火损管的士兵被击毙4名,击伤1名,“赤城”舰上的120毫米口径火炮失去了弹药供应。很快又有一枚炮弹再次穿透了首楼顶部甲板,首楼内的2名救火队员和1名修理员被击毙。“赤城”舰后桅被击断的情况看到舰长阵亡,原本在飞桥甲板下操舵室中指挥的“赤城”舰航海长海军大尉佐藤铁太郎立刻来到飞桥甲板上,接替舰长指挥。这位新任的舰长一面下令关闭通风筒通往锅炉舱的阀门,停止其通风的功能,而将通风筒改作运弹通道,保证炮位上的弹药供应(根据江南制造局翻译的英国海军轮机教材《兵船汽机》记载,当时军舰上的大型通风筒除了通风外,风筒内还有一套绞车提升装置,用来从机舱把煤渣提升到甲板上,必要时大型通风筒还可以作为轮机人员从机舱逃生的应急出口。“赤城”舰显然是将原本提升煤渣的绞车、铁桶当成弹药提升装置来使用了)。一方面急急指挥军舰向左急转,追赶前方不远处从北洋舰队阵后驶过,已经出现在北洋舰队阵型侧前方的“比睿”舰。很快,一场更大的打击降临到“赤城”舰上,已经多次中弹的后桅杆又被击中,轰然巨响声中,飘扬着日本海军旗的后桅再也无法支撑,终于折断倒塌。但是很快,血红的倭寇海军旗改升起在前桅杆上,几名倭寇水兵忙着将一根细长的木杆竖在后桅残留的部分上,不久在这根看起来颇为寒碜的“桅杆”上,又升起了倭寇海军旗。面对具有压倒优势的对手,小小的“赤城”舰显出了极为顽强的战斗精神,确是值得佩服的,然而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北洋军舰的火力强度之弱,近距离、短时间内多舰竟然都无法从火力上彻底压制住一艘小小的炮艇。13时55分,躲避了“经远”、“定远”等舰的围击,已从北洋舰队阵后安然驶过,正在忙着加速航行,试图追赶上本队的“比睿”舰燃起了更大的火灾,原因很可能是舰上堆放的一些弹药被引燃了。看到越烧越旺的火焰,樱井规矩之左右舰长放弃了试图跟上本队的念头,下令在桅杆上挂出“本舰火灾”信号,调转航向向南方航向,决定退出战场救火。看到“比睿”舰的这一举动,“赤城”舰也随之调转航向,向南航行。 “赤城”舰身后的“来远”、“致远”、“经远”、“广甲”等北洋舰队军舰目睹猎物即将向远处遁逃,于是进一步加快了追击的速度,炮弹不断落在“赤城”周围,而“赤城”也在竭力发射尾炮抵御。追击战斗持续到了下午14时15分时,管带邱宝仁指挥的“来远”舰逼近到距离“赤城”仅有300米的位置,可能由“来远”舰舰首21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发射的一颗炮弹,又击中了“赤城”舰的飞桥甲板,代理舰长佐藤铁太郎面部和手腕负伤,被送入甲板下疗伤,舰长一职改由正在指挥舰首炮位的第二分队长松冈修藏海军大尉接替,舰首炮位则由炮长进藤多荣治海军上等兵曹指挥。小小的“赤城”似乎已经摆脱不了将被击沉的命运了。14时20分,“赤城”舰舰尾的120毫米口径火炮击中了“来远”舰的后甲板。“经远”级军舰没有配备中、大口径的尾炮,而是在舰尾狭窄的空间内,安装了大量的机关炮,为了发挥机关炮射速快的特点,舰尾甲板上堆积了大量的小口径炮弹。飞射而来的120毫米口径下濑火药炮弹刚好击中了这里,随着炮弹爆炸,迸发出一团巨大的火球,紧接着有毒的黄烟滚滚而起,堆砌在甲板上的弹药被下濑火药燃起的致命火焰裹胁,也相继爆炸、燃烧,“来远”舰的舰尾一瞬间就变成了火的世界。几艘北洋军舰追击的脚步都随之停顿了下来。‘来远’舰后甲板,终于引起大火。敌军各舰见此情形,为救援‘来远’而降低了船速,聚集于‘来远’舰周围。”3分钟后,“赤城”舰与北洋水师追击军舰的距离拉大到7、800米,航海长佐藤铁太郎也包扎完毕,重新站到飞桥甲板上,这艘上层建筑几乎已经被打成一片废墟的军舰就这样渐渐驶出了北洋舰队的视野,7、第一游击队回转之后,几乎就是在海面转圈,影响高航速发挥第一游击队与北洋舰队阵型右翼末端的“超勇”、“扬威”2舰交火时,日本联合舰队本队的军舰和北洋舰队位于阵型中坚位置的军舰也正在进行激烈的交火。左翼的中国军舰发扬乱战战术,冲击日本联合舰队掉队诸舰的时段里。由坪井航三率领的日本第一游击队4舰仍然在攻击烈火中苦苦挣扎的北洋舰队右翼军舰“超勇”、“扬威”。“第一游击队一面猛击敌舰,一边通过,逐渐将指针转向右方呈半月形”。4艘日本海军最新锐的巡洋舰的舷侧,大口径速射炮频繁地射击,中国军舰“超勇”似乎已经再也承受不了这种打击,舰体开始慢慢的倾斜。看着2艘中国巡洋舰已经遭到重创,坪井航三随即下令第一游击队准备向右转向航行,绕到北洋舰队阵型的后方作战,然而考虑到一游航速较快,很快就能到达北洋舰队阵型后方,担心此举会造成一游与后方本队的队尾军舰形成遥遥相对之势,相互间发射的炮弹有可能会造成误伤,于是坪井航三又下令将第一游击队的编队航速从14节减慢至12节,意图与本队军舰缩短距离后,一起绕击北洋舰队。“第一游击队想要再向右方回转,但这样一来,便和本队殿后舰的炮火相对,因此首先发出‘速度十二海里’的信号,为了暂时等待和本队形成一条直线,等待殿后舰的到来,不得不和敌舰拉开距离”13时20分,由于多数北洋舰队的战舰都在追击“赤城”舰,战场上北洋舰队最初的横阵接战阵型已经荡然无存,转变为“没有固定的阵形,像不规则的单纵阵,又像梯阵”的乱战形态。此时已经减慢航速的第一游击队突然发现,位于后方本队队首的联合舰队旗舰“松岛”上,挂出了一组信号旗语:“第一游击队回转!”看到第一游击队对北洋舰队右翼攻击得手,正在指挥本队军舰准备向左大回转的伊东佑亨受到了启发,决定让第一游击队乘势右转绕到北洋舰队阵型的后方,然后反复旋转交换用左右舷火力射击,与在北洋舰队阵型前方的本队配合,腹背合击,让第一游击队绕到敌人背后,然后尽量逼近,和本队一起形成夹击,一举解决战斗”——伊东佑亨可能是喊出了一声“让第一游击队掉头”,司令塔外的信号兵不敢怠慢,按照“第一游击队回转”立刻传达下去,这组含义“深奥”的旗语很快就升起在“松岛”舰桅杆的横桁桁端,相对于信号绳索大都在弹雨中被摧毁的北洋舰队,联合舰队此刻还能安然在军舰上采用旗语通讯,北洋舰队火力强度之弱就可以想见了。但是伊东佑亨还没有料到,就是这组旗语竟然引起了歧义。“吉野”舰上的坪井航三对司令长官的这则命令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和属下参谋军官讨论,
参谋釜屋忠道海军大尉记载结果做出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司令长官是要让第一游击队回来,跟着本队一起航行,日本舰队的阵型中顿时混乱起来。原本自己就想绕到北洋舰队背后进攻的坪井航三无奈地只得服从命令,下令第一游击队编队航速提高到15节,向左侧回转16个罗经点(即180度大回转),甩出一个大圈以后,从本队的外侧向北洋舰队的左翼方向驶去,
可是 与本队形成背道而驰的态势。到底干什么,计划改变了吗?自己的命令发出以后,第一游击队竟然不但不右转,反而掉头回航了,着实让伊东佑亨吃了一惊,但是很快他就醒悟过来,“信号联系搞错”。信号理解错误而发生的混乱非常豁达,直言不讳,为了消除战场上出现的混乱,弥补缺失,伊东佑亨将错就错,改命令本队军舰右转,向北洋舰队的后方包抄驶去,但是混乱没有就此消弭。坪井航三似乎认为伊东佑亨是想召唤自己并肩航行,在下令变换航向的同时,命令“和本队旗舰并列运动”,第一游击队再次向左回转180度,在本队后方划出了一个漂亮的圆圈,加速追赶本队。然而坪井航三很快发现,因为第一游击队是在本队军舰的外侧航行,内圈奔跑的人加速转向,意味着在外圈的人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时间才能追上,坪井航三此时显得有点颓丧,在明白了“无论用多大速度,为了达到这一点,必得浪费时间”后,“不得已遂又打出‘速度十海里’的信号,采取尾随本队的运动”。第一游击队在这段时间里,航速由14节到12节,再由12节变化为15节,又由15节降至10节,随着车钟表盘上指针的一阵阵忙碌,锅炉舱舱里蒸汽节制阀一会开,一会关,轮机兵们被弄得狼狈不堪。本联合舰队编队的这次混乱,使得北洋舰队右翼末端的“超勇”舰得以暂时避过第一游击队的火力圈,向战场外航行,以图自救。14时15分左右时,“比睿”和“赤城”被中国军舰追击的惨状进入桦山资纪的眼帘,军令部长似乎不太满意伊东佑亨的指挥,而直接命令在“西京丸”的桅杆上挂起了一组信号旗“‘比睿’、‘赤城’危险!”“松岛”舰的信号兵显然很快注意到了这组信号,不久“松岛”的桅杆上出现了命令第一游击队回航救援“比睿”、“赤城”的信号,“吉野”舰上的坪井航三不敢怠慢,随即就下令第一游击队回转16个罗经点,脱离了本队,转向180度朝“比睿”、“赤城”方向而去,看到日本第一游击队高速驶来,这也可能是“致远”等军舰放弃追击“赤城”的原因所在。第一游击队以巡洋舰“吉野”为先导,一艘艘相继开始变换航向,朝“赤城”、“比睿”的方向驶去,忽然队尾发生了一阵混乱,坪井航三惊出一身冷汗——队尾舰“浪速”差点与军令部长的座舰“西京丸”发生冲撞!由于联合舰队本队此时已经右转绕向北洋舰队的背后袭击,而跟随在本队之后的第一游击队在看到援救“赤城”、“比睿”的信号后则高速向左大回转掉头,宛若两扇大幕被分开,结果导致原本在本队和一游外侧的“西京丸”彻底暴露在北洋舰队的炮口前。在商船基础上进行简单武装而成的代用巡洋舰“西京丸”,外形上就是一艘不折不扣的商船,在中国海军官兵的眼中,随即被判断成了大型的运兵船。“定远”舰司令塔内指挥的管带刘步蟾与大副李鼎新注意到了这艘军舰,跟随队长而动,“定远”、“镇远”2艘大型铁甲舰都开始高速冲向落单的“西京丸”,14时22分,“定远”舰射出的1颗305毫米口径炮弹命中了“西京丸”,炮弹从“西京丸”的舰尾附近射入,穿过甲板下舷侧的舱室,在军官餐厅和机械室之间爆炸,导致军官餐厅以及附近数间舱室的采光天窗、舱口盖全部被毁,机械室里的气压表、航海表等仪器仪表也遭到极大破坏,更为严重的是,连接水下舵叶和甲板上操舵室内液压舵轮的蒸汽管路被打断,8柄液压舵轮失去了作用。“西京丸”上的轮机兵试图改用铰链绳索替代蒸汽管路,以恢复液压舵轮的使用,同时军舰主甲板后部的12柄备用人力舵轮启动,4名身强力壮的水兵努力转动2片串联的人力舵轮,缓缓地使军舰向左侧驶避,同时“西京丸”的桅杆上飘扬起信号“我舰舵机损坏”。谁也没能料到的是,“西京丸”左转后,恰好挡在了一游末尾军舰“浪速”的航道上。突然看到“西京丸”转向横在自己面前,正在高速航行的“浪速”显得手足无措,舰长东乡平八郎急令赶紧转舵规避,司令塔里的舵手拼命转动舵轮,在即将与“西京丸”撞上的一刻,“浪速”终于偏转了航向,以掉队的代价避免了撞沉军令部长座舰的可怕事故。“西京丸”缓缓地从“浪速”舰前方驶过,背向北洋舰队航行,这段时间里倭寇第一游击队几乎就是在转圈,不断的转圈,根本没能发挥14节的高航速额23门速射炮的威力。8、鱼雷只能击中吃水深的军舰,击沉不了邮轮改装的西京丸跟随“平远”、“广丙”从大东沟出发赶赴战场的北洋水师鱼雷艇队,一共包括有“福龙”、“左一”、“右二”、“右三”等4艘鱼雷艇,其中尤以分别建造于德国挨吕宾什好船厂和英国亚罗公司的“福龙”、“左一”战斗力最强,是当时远东屈指可数的大型鱼雷艇,这类鱼雷艇体形较大,载煤多,武备强,适航性好,可以直接自航到远海作战,属于后世驱逐舰的始祖。接近战场的过程中,这支鱼雷艇队刚好遇见了在大火中下沉的友舰“超勇”,头等鱼雷艇“左一”以及德国伏尔铿船厂建造的二等鱼雷艇“右二”、“右三”便都暂时停止向战场继续航行,停顿下了脚步,围拢在“超勇”舰周围,或抛长绳,或扔救生圈,救援遇难的战友,仅有“福龙”号鱼雷艇一艘单枪匹马显得有些不管不顾地进入了战场。这种单独行事的举动,以那个时代的海军技术来看无疑是极为大胆的,当时的鱼雷在技术上尚未成熟,有效射程仅仅只有几百米,鱼雷艇作战时必须要迎着大型军舰上劈头盖脸而来的炮弹,冒死冲击到极近的距离后才能发射,倘若一射不中,近距离上面对大型军舰黑洞洞的炮口,鱼雷艇几乎就只有束手待毙的命运了,因此鱼雷艇出击强调编队协同,以便于互相配合,提高攻击的成功率和自身的生存率。“福龙”号鱼雷艇,排水量区区120吨,艇长42.75米,宽度仅有5米,吃水3米,但是航速可以达到惊人的24节左右。有过乘座高速冲锋艇体验的人都不难感受,这种小船如果真要以如此的高速航行,船上的人想要站稳都是没有可能的,更不用说还得再操作复杂的鱼雷兵器瞄准进攻了。需要加以说明的是,19世纪末期出现的鱼雷艇和现代的鱼雷艇在外观上还存在有很大的区别,当时的鱼雷艇艇体非常狭长低矮,不明就里的现代人往往可能会从她们的外貌联想到潜艇。“福龙”艇上一共装备有3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其中2具固定安装的艇首左右,发射管很大部分深埋在艇体内,艇首甲板下黑暗狭窄的空间里有2名水兵负责发射,由于看不见外界的情况,选择发射的时机并不由他们掌握,他们需要等待来自司令塔的命令。在龟甲状艇首的末端,是一座类似碉堡般的司令塔,此刻身处在“福龙”艇司令塔内的一共有2人,一名是操舵的水兵,另外一人就是管带蔡廷干,因为艇首的鱼雷管是固定式的,必须依靠整船瞄准,因而有指挥航向之责的艇长实际还担负着艇首鱼雷瞄准员的工作。“福龙”艇的另外一具鱼雷发射管露天安装在艇尾中轴线上,可以旋转角度,由于鱼雷艇的宽度只有5米,这具长达4米多的发射管如果转向舷侧发射时,发射手甚至需要把自己绑缚在鱼雷管上,如同杂耍演员一般悬空身处在鱼雷艇之外,其所要付出的勇气可想而知,瞄准和发射的难度也不难想见。如果联系到战时鱼雷艇还需要冒着敌方的炮火高速前进,忽隐忽现于波涛之间,身处露天的艇尾发射员在连站稳都成问题的恶劣环境下进行作战,将是何等艰巨与惊心动魄的任务。黑头鱼雷用来控制入水深浅的机构是连接在战雷头之后的深浅机。深浅机内有一套用于控制鱼雷发射深度的复杂系统,如果要调定深,需要把战雷头拆下以后,才能看到定深枢轴。因为定深极为麻烦,当时这种工作均在鱼雷的保养工厂内完成,运送上军舰后就不会再去调整定深。试想,如果真的像某些现代理解说的那样,“福龙”鱼雷艇应该更改定深。那么海战场上将会出现一个异常荒唐的景象:鱼雷艇高速逼近敌舰后,舰长下令调整定深,水兵们将装填在鱼雷管内的鱼雷退出(暂且不管鱼雷艇上是否有空间可以来做这样的工程),再费力松开连接螺栓,将战雷头拆下,然后调整定深,之后再将战雷头装上、鱼雷重新填入发射管。等这一套流程做完,恐怕不是目标已经消失,就是自己已经艇毁人亡了。造成“福龙”艇鱼雷失的的真正原因,从技术角度来看实际相当简单。当时的鱼雷入水后,通常都要经过深浅机的一番上下调整,才能够到达预定定深,这段时间里鱼雷在水中运动的路线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曲线,直到经过100多米的航行后才能基本调整完毕,开始在预定深度上以直线行进,“福龙”艇在距“西京丸”30-50米距离上发射的鱼雷,显然还没来得及经过调整航行阶段,就已和目标相遇了。以“西京丸”的吃水而言,鱼雷即使在“乍起乍伏”的行进状态下,命中的概率仍然很大,蔡廷干之所以在近距离上下令发射,可能就是考虑到了这个原因,而且此举也会避免射程过远而带来的航向偏差。然而“福龙”发射艇尾鱼雷时,艇体刚好经过了大旋转,出现严重的左倾,这样可能导致了鱼雷发射角度过低,入水过深,借助升降舵上浮所需时间较长,以致从“西京丸”船底经过后,仍然还未能上浮起来。对此,“西京丸”在战后所作的分析也是类似观点:“鱼雷从我船下通过,在七、八分钟以后,出现在我船右方的海面上,接着又沉没下去。终于保住了‘西京丸’。原因是鱼雷发射以后要一度较深地下沉,至若干距离以后才浮出,触及敌舰而爆炸”。“福龙”艇就这样抱憾地错过了击沉敌舰的荣耀9、松岛炮廊大爆炸后为何不参加本队6艘军舰对定远镇远的抵近轰击15:30“镇远”舰一阵炮声隆隆后,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被“平远”舰击坏主炮的“松岛”,遭到了始料未及的沉重打击。“镇远”射出的第一颗炮弹可能是实心弹,并未造成爆炸效果,这颗不会爆炸的炮弹从“松岛”舰左舷炮甲板(“松岛”舰主甲板下的第一层甲板)第四号速射炮炮位(从左舷舰首数第2门炮)的上方穿透,之后横扫整个炮廊,又从右侧向上穿出,在“松岛”舰的右舷主甲板上留下了一个骇人的大洞。突中巨弹的“松岛”舰舰体发出颤动,然而这才只是灾难的开始,倭寇官兵还没从这次命中所带来的惊慌中反应过来时,又一颗305毫米炮弹接踵而来。紧接而来的这颗305炮弹命中的位置和上一颗炮弹接近,仍然是在四号炮位,但是这颗炮弹的威力要大于刚才那颗无法爆炸的实心弹,这应该就是马吉芬提到的5倍口径的高爆弹。巨弹直接击中了“松岛”左舷第四号120毫米速射炮的炮盾,受到重击的引信立刻开始工作,弹头内填充的黑火药很快点燃炮,炮弹在第四号炮位上轰然炸开。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气流和破片,使炮盾显得不堪一击,霎时成了纷纷散落的钢铁碎片。本来被遮护在炮盾后的120毫米速射炮也受到攻击,整个炮身竟然被震飞了起来,随后又重重地砸下,120毫米口径的钢铁炮管被扭曲成了不可思议的月牙形。更为恐怖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战时为保证速射炮的弹药供应,“松岛”舰主甲板下的这层炮甲板上,堆积了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炮弹“松岛”号的炮廊设计使这里在海战中简直成为了地狱。被305炮弹打飞起来的120毫米速射炮摔落时,刚好砸在了弹药堆里,性态敏感的下濑火药遭受重击后立刻发生了反应。“3时30分,‘镇远’舰30厘米半口径的大炮发射二颗炮弹,命中‘松岛’舰。一颗击中‘松岛’左舷甲板第四号炮身上方,又转向击破右舷侧上甲板。另一颗击中四号炮钢盾破裂,盾及车台碎片飞舞,炮身弯曲下落,借势将附近的药壳儿引爆。”堆积在第四号120毫米速射炮位附近的大量下濑火药炮弹以及硫化棉发射药被引爆了!“松岛”舰上发出接连不断的巨大爆炸声,呛人的黄色毒雾立刻在舰内弥漫开来。下濑火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一面将“松岛”左舷的船壳板撕开了更大的破口,一面发出怒吼穿透冲上了主甲板,在主甲板的左右两侧都留下了2个巨大的破洞。“(‘松岛’舰)一层的舷侧板爆破,有三分之一长,从甲板的巨孔穿出有2尺至3尺有余,并击断上甲板之铁桩、铁梁,上甲板左右舷顺势出现三四坪洞,使舰体失去了平衡,舰体倾斜,海水灌入,很快使舰内数处破损。”这时“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牵乱队伍”广甲,经远,来远,靖远相继离开战场北洋舰队这时仅剩下了“定远”、“镇远”2艘同级的钢铁姊妹舰还坚守在战场上,面对的是“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等5艘日本本队军舰。身遭重创的“松岛”显然不愿意放弃眼前过于诱人的目标,开始竭力使用未受太大损失的右舷火炮向“定远”、“镇远”射击,虽然旗舰已经挂出了“不管”旗,倭寇本队后续的军舰大都仍然按照旗舰“松岛”前进的方向跟进,采用右舷炮高速射击。不过本队的航迹还是出现了一丝乱战的特点,位序在“松岛”之后的“千代田”舰,是装备有水线带装甲的装甲巡洋舰,生存力相对较强,舰长内田正敏海军大佐可能是为了提高火炮的命中率,大胆地下令掉转航向,脱离本队的序列后向“定远”、“镇远”接近,作抵近炮击。见到“千代田”自我行事的举动,倭寇本队第二个三舰分队的领队舰“桥立”也加以效仿,在舰长日高壮之丞海军大佐的指挥下脱离了本队的序列,进一步接近“定远”、“镇远”。“定远”、“镇远”同时遭到本队5艘日本军舰的围攻,意味着有多达近30门120毫米口径速射炮在不停地向她们射击,其中还夹杂有大量320毫米、240毫米等大口径火炮的攻击,这是这次海战以来2舰所遇到的最猛烈的炮火,已经经历了3个多小时激烈战斗的“定远”、“镇远”,弹药供给出现匮乏:“‘镇远’六吋炮(150毫米口径火炮)的一百四十八发炮弹已经打光,剩下的只有十二吋炮(305毫米口径火炮)用的穿甲弹二十五发,榴弹则一发没有。‘定远’也陷于同一悲境。再过三十分钟,我们的弹药将全部用尽,只好被敌人制于死命。因为敌舰是能行驶十七节,而且操纵自如的块船。对此,要想以我迟缓的巨舰进行冲撞是不可能的。我们虽注意射击,但现在已无一枚榴弹,不能予敌以多大危害。”更为严重的是,二舰赖以克敌制胜的主要武器在长时间的战斗中也出现了损失,一直处在露天状态作战的305毫米主炮几乎都受了损伤,“定远”剩余3门可以继续发射,40多发“镇远”则仅剩2门能够使用,“巨炮均经受伤,‘定远’只有三炮、‘镇远’只有两炮,尚能施放”25发(对于这一记载,中国一些著作长久以来错误地诠释为:“定远”主炮只有3颗炮弹、“镇远”只有2颗炮弹。史料中的“炮”实际意指的是火炮,而非炮弹。)。定远”、“镇远”与日本本队5舰间的对抗,构成了一幅极不对称的画面。白色的日本军舰在不断地开火,唯恐射速还不够高,显得杀气腾腾;2艘北洋铁甲舰则不断被击中起火,“药弹狂飞,不离左右”,却仍然势如泰山,岿然屹立,缓慢但有节奏地发炮进行还击,显得异常的坚强、执着。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可能了解当时“定远”、“镇远”上中国军官的作战意图,但从2艘军舰始坚持向西南方向运动的情况来看,已经身处险境时,似乎还在努力把倭寇军舰往尽量远离大东沟的方向引导,然而这种为了完成护送陆军的使命而不顾自我安危的技术细节,长久以来却往往被忽视。在下濑火药炮弹密集疯狂的打击下,“定远”、“镇远”先后数度燃起大火,两艘铁甲巨舰互为依靠,一面救火,一面继续射击,没有流露丝毫怯色,最后“定远”、“镇远”几乎完全停止航行,静止了下来,与倭寇军舰抗衡,最终守住了北洋舰队在这次海战中的底线。倭寇联合舰队的官兵彻底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了,2艘中国铁甲舰几乎都已遍体鳞伤,但没有一处弹痕的深度能够超过4英寸,除了不断使两艘中国军舰燃起大火外,对“定远”、“镇远”厚厚的装甲,倭寇本队5舰均束手无策,这毕竟是两艘一等铁甲舰,虽然她的炮火配置已显得落伍,但是防护力却是在场的军舰中最为强大的。认为胜利唾手可得的倭寇,在经历了1个多小时的反复炮击后,发现并没有能给“定远”、“镇远”造成多大伤害,两艘铁甲舰在弹雨中没有露出一点屈色,依然一副奉陪到底的无畏姿态,此时倭寇官兵大都有些无奈和绝望了,他们觉得面对的是2艘永远不可能沉没的神舰……可以设想,当日如果“定远”、“镇远”未能坚持在战场上,而也随众退离,那么不仅大东沟内的运兵船可能会被倭寇发现进而屠戮,散离战场的北洋舰队军舰也可能被倭寇联合舰队各个击破,损失会更加严重,后果将不堪想象,10、松岛发出的撤退命令是否是怕北洋水师的撞击或鱼雷艇攻击。17时45分,是这次海战中又一个极度富有戏剧性的时刻,在第一游击队击沉经远 即将逼近“靖远”、“来远”和鱼雷艇队的一刻,第一游击队的信号兵突然发现,远处海战主场上的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升起了一组旗语。宣布放弃指挥的倭寇旗舰“松岛”此时恢复了指挥,伊东佑亨考虑到夜幕即将降临,担心如果继续进入夜间交战,倭寇军舰在炮火使用和编队上将会出现混乱,同时深恐北洋水师的鱼雷艇借助夜色发起偷袭,为确保住既得的战果,于是决定结束战斗,17时30分,“松岛”舰首先挂出“停止战斗”信号,随即伊东佑亨即率领本队向东南方向返航,之后又匆匆在桅杆上挂出远距离旗语信号:“返回本队”,显然这是给第一游击队下的命令。暮色中,“吉野”带领第一游击队转舵返航,追赶已经离开主战场的本队,并用旗语报告击沉“经远”的消息。“靖远”、“来远”与一场恶战擦肩而过,这场持续将近5个小时的海战进入尾声。9月17日18时左右,日本第一游击队与本队军舰会合,此前17时50分,战斗中退出的“赤城”舰也已自己找寻归队,让日本舰队担心不已,以为已经沉没了的“西京丸”、“比睿”则早已在返航回临时锚地的途中,早在16时40分时,因为身受重创而退出战场的“西京丸”、”“比睿”相遇,桦山资纪遂命令二等铁甲舰伴随“西京丸”首先返航。至此,日本联合舰队首先退出了战斗,这次海战日本海军无一艘军舰沉没,“松岛”、“比睿”、“赤城”、“西京丸”等四舰被重创,20时以后伊东佑亨又下令联合舰队转航向威海方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43471 工分:170631
/ 排名:775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倭寇的浪速与美国在东亚的巴尔迪莫军舰是同级,并未挂美国国旗欺骗北洋水师中午11时30分左右,一些北洋水师桅杆上的了望兵开始注意到西南方向的海面上有些异常,远方似乎有一缕淡淡的煤烟在忽隐忽现,情形极为诡异。只看见一缕煤烟,和军舰的基本形状(倭寇“浪速”舰外形酷似美国的“巴尔地摩”舰),根本看不清国旗,而且美国海军与倭寇“浪速”舰外形酷似的“巴尔地摩”舰当时确实在远东,所以有关看见美国国旗的记载。很可能是在远距离上,北洋水师的了望兵难以辨别清楚目标的真实记载。2、倭寇进口的开滦煤矿的五槽煤掩蔽性好,动力强,10时23分,倭寇“吉野”舰前桅桅盘里的了望兵 报告“东北方向发现煤烟”,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和“吉野”舰舰长河原要一立刻通过旗语报告给了后方远处“松岛”舰上的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倭寇舰队开始备战,并立刻“吃饭”,而且允许官兵们饭后可以自由吸烟,以安定心神北洋舰队上方由劣质煤炭燃烧而产生的滚滚黑烟,彻底暴漏了北洋水师的位置(当时民船很少蒸汽机,即使商船也不会有10多条一起出现在战区),倭寇舰队提前一小时发现北洋水师,提前做好了战斗准备!!!而天津开滦煤矿出口倭寇的五槽煤冒出的稀薄的煤烟,给了倭寇联合舰队极好的掩护大东沟口外的北洋水师10艘军舰了望兵都 只能看见如乌云一样的稀薄的煤烟无法判断是否有敌舰或商船??直至12时整,北洋水师 了望兵注意到西南方更多的烟柱开始出现,随后发现烟柱下的全是涂装成白色的日本军舰!发出“远处望见敌舰煤烟!” 的警报,北洋水师几乎没有犹豫,随即取消午餐,投入战备,甚至不用吸烟和午餐来安慰士气!!挽回了部分时间!13时20分坪井航三又下令将第一游击队的编队航速从14节减慢至12节,意图与本队军舰缩短距离也就是倭寇的军舰航速是北洋水师的一倍,3、倭寇用专用武士测距仪测量北洋水师航速。而北洋水师则用航海六分仪测速军舰上各战斗部位的官兵都早已就位,炮手们完成了第一发弹药的装填,站立在各自的武器旁跃跃欲试,桅盘里的士官测算着敌我的间距,每隔一段时间就用手旗向下方的炮台通报,随着每次报告,炮手们则依据表尺上的刻度,调整一次火炮的俯仰角,随时准备发射。当时北洋水师使用的测距方法为复杂原始的六分仪测距法,用六分仪测量敌我间距一般有3种方式:如果明确敌方来舰身份,又预先在情报手册上掌握了敌舰的桅杆高度,则测定远方敌舰的桅杆高度,然后对照测高表就能求出距离数;还有一种办法是测距员在桅盘内,用六分仪“测海平及敌船所在海面所有角度”,然后对照专门的测距表推算获得;最后一种办法是,军舰首尾各由1名测距员测量敌舰所在的点,然后根据“已得二角一边可求其余二边,取中数为相距数”。相比中国海军的测距办法,第一游击队的领队舰“吉野”上已经装备了专门的测距仪,通过使用类似望远镜一样的测距仪观测远方目标,当左右目镜调焦调实后,刻度表上就会自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采用如此先进的装备,使得倭寇在射击测距时要比北洋水师大占上风。4、第一游击队是为了测量北洋水师航速,直角转向才避免被北洋水师第一轮打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43471 工分:170631
/ 排名:775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下面具体说一下:1、北洋水师不是满清正规海军,只是民兵预备役!八旗、绿营才是满清的军队,连李鸿章的淮军都是“民团预备役”更何况是淮军的分支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满清的“预备役军队”中的一支,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八旗水师学堂才是国家正式海军,而且占用大量海军经费,还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石舫”上训练,作战却无能为力。同时代福建水师(福建省的舰队,)早已在马尾海战中被消灭,广东水师远在千里实力也不行,来增员的广甲广乙广丙也不具备太大战斗力,2、护航的北洋水师与倭寇偷袭运输舰队在大东沟是遭遇战9月14日“超勇”、“扬威”号撞击巡洋舰、“平远”号近海防御铁甲舰、“广丙”号鱼雷巡洋舰、“镇中”、“镇边”号蚊子船,以及“福龙”、“左一”号头等鱼雷艇首先离开威海卫,前往大连湾与运兵船队会合。(包括淮军下属的铭军(刘铭传创建的军队)4000大军前往义州,随行的4、500匹军马,以及大量的火炮、弹药、粮草辎重,)临行前李鸿章、盛宣怀百般叮嘱,此次必须安全护送陆军登陆后才能返回,而大东港内因为民船过少,登陆行动还在进行着。今天的人们大都把黄海海战看成是中日两国海军期盼已久的主力决战,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则率领剩下的主力舰只随后出港,准备先绕道山东的成山头一带巡弋后,在到达山东的成山头后立刻改道,也急速航向大连湾,与护航舰队会合,企图伏击偷袭的倭寇。受北洋水师分兵这一假相蒙蔽(情报太灵,汉奸太多,也不好!容易被丁汝昌声东击西),倭寇联合舰队直到此后与北洋海军主力遭遇时,都一直误认为护航大东沟的军舰只是“超勇”、“扬威”等区区几艘弱舰而已,倭寇联合舰队以为又能进行一次如同丰岛海战一般的偷袭。捕捉、击沉情报中提到的中国运输船,而北洋水师主动拔锚出击,虽然有进行决战的考虑,更多则是为了尽量在远处吸引敌舰,以完成掩护陆军登陆的任务,颇有一番背水一战的悲壮。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即将来到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实际是背负着很大的包袱作战,不管战况如何,他们都必须死死拖住倭寇舰队,不能让倭寇靠近发现大东沟内的运兵船。所以认为大东沟是遭遇战3、丁汝昌曾使用声东击西来骗过倭寇情报系统,并在战前完成不变在指挥命令与上条丁汝昌怀疑满清高层泄密,声东击西,就不重复了。但在战前,丁汝昌完成不变在指挥命令如果单纯从海战角度考虑,利用浅水优势,使海战在大东沟附近海域爆发,对于机动力不强的北洋舰队似乎有益,但是如此大东港内尚未卸载完毕的运兵船势必会遭荼毒。而且,从望远镜中判断,倭寇舰队中似乎还有2艘运兵船,上面装载的极有可能是倭寇得到中国军队登陆情报后,派来登陆抄袭铭军后路的倭寇陆军。受这些判断影响,丁汝昌不管如何作战,有一个前提是不能背离的,就是必须要确保登陆部队的安全。(与倭寇误认为北洋海军是来寻求主力决战恰好相反,整个黄海海战中,中方官兵无一例外认定眼前出现的倭寇舰队和他们一样,也是一支护航舰队,而倭寇的“西京丸”、“赤城”2舰则被误判为是倭寇的运兵船,即“运兵倭船”。为防止这两艘倭寇“运兵船”乘机靠岸登陆,抄袭大东港内铭军的后路,中方无论是铁甲舰、巡洋舰、鱼雷艇,都给予了这2艘弱小的倭寇军舰太多“关照”。)北洋海军起锚时的阵型看似2列纵队,其实是由5支错列的2舰分队构成的一个五叠横阵,从队首开始,依次为“定远”、“镇远”;“致远”、“经远”;“来远”、“靖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的2 舰战术分队组合。五个小队之间横向各间距1200码。第一队“定远”、“镇远”保持航向不变,以作为犄角雁形阵的中央标兵;后续各队分别从左右出列,向第一队的两翼逐次张开,第二队“致远”、“经远”向左转;第三队“来远”、“靖远”右转;第四队“济远”、“广甲”左转;殿后的第五队“超勇”、“扬威”右转。由于第四队、第五队军舰原本处在犄角鱼贯阵的队尾,运动到犄角雁形阵两翼的翼端阵位,需要航行的距离较远,所以一度落后于前列各舰,北洋海军变阵开始时呈现出的是一个中央突出,两翼落后的“人”字形。原计划可能是以定远,镇远,装甲为依托,冲断倭寇的舰队,而后两面包抄,抵近释放鱼雷或撞角,以弥补火炮射速和炮弹不足,但长年锅炉失修,10年不换新军舰导致航速7节,根本追不上倭寇,如何撞击倭寇和释放只有400米才能有效的鱼雷??在北洋海军中占有主力地位的“定远”、“济远”、“经远”等战舰,原先布置在军舰舷侧的火力被忽视,代之为可以覆盖军舰舰首方向的大口径火炮,用口径替代数量,大量配置的舷侧火炮被数量有限,被越造越大的大口径火炮所取代。这一思想下北洋海军早在1888年建军时,根据自身军舰船头方向火力猛烈,舷侧火力薄弱的特点(尤其是2艘“定远”级铁甲舰装备的8门305mm大口径火炮,只有在采用船头对敌的横阵时,才能充分发扬火力),所以制定了专门的阵型规范,北洋海军就开始反复演练横队这一编队难度较纵队复杂的战斗队形。北洋海军之所以采用横队这一阵型,是面对成两段纵队而来的倭寇舰队时,参考了利萨海战的战例,同时也结合己方军舰的特点后所采取的战术选择,绝非是临阵仓促的随意决断。而19世纪末期,随着新学派的诞生,舷侧火力配置和中口径火炮的价值又再度被重视,这一阶段诞生的军舰,如倭寇海军的“松岛”、“吉野”、“秋津洲”等主力军舰上,重新又能看到密布舷侧的火炮,原本适应舷侧密集火力作战的纵队战术,由此得以回归。早在丰岛海战之前,倭寇海军根据自己舰船的特点,就定下不管战斗如何进行,都必须使用利于发挥舷侧火力的纵队的规定。并组织专门训练,各舰舰长各指挥一艘舢板,以此锻炼编队。提督丁汝昌还补充了3条非常重要的具体战术指令,这就是当天指导北洋舰队作战的基本战术守则:一、战斗中姊妹舰或其小分队必须进退一致,攻守相助;一、舰首必须始终指向敌舰应战;一、各舰必须跟随提督(旗舰)行动。但这3条指令的寓意又不仅局限于此,它背后隐含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战术构思。其中第一条指令主要针对的是作战队形。再次重申2舰战术分队的规则,要求分队的2艘军舰间必须保持结伴作战,以免孤军对敌。非常特别的是,这条指令并没有要求全舰队必须始终保持横队接敌队形,言下之意这场海战北洋舰队并没有考虑使用整体的队形,而是由各个2舰战术单位进行作战,但一直以来的研究者都忽视了这一点,而一味地把北洋舰队作为一个僵硬的整体横阵来看待。是有关炮火的运用。根据北洋海军军舰舰首方向炮火比较猛烈的特点,采用这样的战术有利于发挥己方的优势,同时在海战炮术射击弹道比较平直的19世纪后期,通常认为舰首对敌被弹面积小,中弹几率小,如果侧面大面积暴露对敌,中弹概率就会倍增。丁汝昌指令的最后一条是关于战场指挥。则是要求各战术分队必须尽可能地跟随旗舰运动方向行动,共同进退,以保证己方战斗动作统一。由这里可以看到,旗舰本身的行动就是一种指挥,只要旗舰还能自由运动,就不能视为失去指挥能力。这点与日本联合舰队制定的后续舰紧随队长舰动作运动的命令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于旗语信号的一种补充。这样的3条指令如果分别单独发出,都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但它们同时组合在了一起,就恰恰完全符合了当时通行19世纪中后期海军界的“乱战”战术的标准。当时海上舰船编队的指挥手段较为原始,主要为旗语号令,这种方式即使在平日正常航行时,如果用来指挥一只数量过多,绵延数海里的舰船编队,显然也是力不从心的,不仅距离旗舰过远的舰船可能无法识别清楚信号,同时存在一旦要表达的意思过于复杂,简单的旗语容易引起歧义的弊端。到了战时,旗语指挥就更显得脆弱不堪,悬挂信号旗的绳索、帆桁,以及信号兵都会成为敌方火力重点攻击的目标,而且蒸汽化海战中弥漫的煤尘硝烟,会使得战场如同云遮雾绕一般,即便是紧邻旗舰的舰船,也有可能无法分辨清楚信号旗的内容。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仅仅依靠旗舰使用简单的旗语号令指挥一支大规模的舰队进行阵型变换或者作战,很显然具有着极大的技术难度和不可操作性,因而当时海军界通行的规范就是把大舰队拆分为多个有少量军舰组成的战术小分队。这样的好处是各分队的军舰只要紧随分队的队长舰进行运动,作战时分队军舰之间能互相依托,分队与分队之间也能配合,即使失去舰队旗舰的指挥,各分队内的军舰也可以协同行动,配合作战,不至于落入被敌各个击破的不利境地。4、北洋水师作战过程中主要使用穿甲教练弹,主要战果靠击中倭寇下濑火药产生殉爆获得真正能在海战中发挥爆炸作用是各艘军舰从国外购买时一并配套带回的,每门炮50发的开花爆破弹(原厂炮弹)经过十年的平叛(台湾番社,广东地区),操演(每年的实弹演习),海训 消耗,库存数量已经极为有限,可能只有个位数,而且弹药过期(十年多了)质量也不容乐观。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 弹药舱里大多是天津机器局生产的不能爆炸的实心教练弹,(与电影里演的打不响的炮弹一样,是实心的铁弹头,中间有少量水和沙子配重)和少量带有缺陷的开花爆破弹,也就是说北洋水师在用教练弹和倭寇作战!!!天津机器局制造填充砂土的实心弹。是靠发射药的惯性,推动实心弹丸,穿透水线下装甲,使军舰漏水沉没,所以只能打一个大洞。但北洋水师就是用这样实心的铁弹头砸炸了倭寇的弹药,引起殉爆,给倭寇军舰造成巨大伤害的!!!13时08分,由“超勇”、“扬威”方向射来的一颗10英寸炮弹准确命中了“吉野”舰的后甲板,堆积在甲板炮位附近的一些弹药被引爆,爆炸声接连而起,海军少尉浅尾重行与四等水兵牛岛喜太郎当场毙命,一等水兵松平大次郎等9人受伤。“高千穗”舰右舷后部的一间军官舱室中弹,堆积在中弹舱室附近的几颗装填下濑火药的炮弹被引爆,燃起了大火,冒出阵阵有毒的黄烟,15时30分, “镇远”舰主炮台上连续射出2枚305毫米口径炮弹,均命中了“松岛”舰,(考虑到当时双方的距离为1700米左右,大口径火炮能获得这样的命中率可谓相当惊人。一颗还是装填了90磅黑火药的5倍口径开花弹,这种高爆弹对于北洋舰队而言是异常稀少的珍贵物品。)(战时为保证速射炮的弹药供应,“松岛”舰主甲板下的这层炮甲板上,堆积了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炮弹,)被305炮弹打飞起来的120毫米速射炮摔落时,刚好砸在了弹药堆里,性态敏感的下濑火药遭受重击后立刻发生了反应。“松岛”舰上发出接连不断引爆的巨大爆炸声,呛人的黄色毒雾立刻在舰内弥漫开来。下濑火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一面将“松岛”左舷的船壳板撕开了更大的破口,北洋海军在炮弹效能上和日本联合舰队也差距了一个时代。倭寇用开花爆破炮弹攻击北洋水师,而北洋水师只能靠穿甲教练弹撞大运,砸响倭寇的炮弹来取得战果!!!!5北洋水师的克虏伯架退火炮与倭寇联合舰队有原始复进机火炮的巨大差距。北洋水师主要装备克虏伯炮,例如:位于“定远”舰中部的主炮台上,装备有4门305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巨炮,射程可以达到7800米。重达292千克的弹头、以及几包分别重达72千克的药包已经被装填进了炮膛,每门炮编制的17名炮手(根据清末江南制造局译行的克虏伯炮说,17名炮手分别为:正副炮目各1人、掌定向杆1人、夹定左右2人、夹定进退2人、掌起杆2人、掌取弹2人、掌装炮2人、补空1人、掌药运药各1人)。炮目即炮长站在炮尾,手牵发火绳准备击发,同时三点一线观察着表尺、准星、敌舰,不断地下达口令,“执钩绳立炮后,按令定向”,负责调整俯仰的水兵则立刻转动俯仰手轮,副炮长在一旁监督水兵的操作“细心查看,勿令太过”,开火时炮台上腾起一团白色烟雾,同时火炮发出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紧接而来的是巨大的震动,重达30余吨的大炮被巨大的后座力缓缓推向下炮架的末端,整个炮台笼罩在了呛人的烟雾中。而后由人力再次推回下炮架的前端,打开炮闩,洗刷炮膛,掏出未完全燃烧的药包,再装炮弹,再装药包,再装引火管等,而后等烟雾散尽,调整瞄准左右和上下角度,才能再射击,而倭寇火炮有原始复进机,使用燃烧干净的下濑火药,和无烟发射药,所以射速是北洋水师的三倍多,而且速射火炮多,炮弹足,几乎是倭寇发射6发,北洋水师才能发射1发。北洋舰队装备的大多是射速缓慢的旧式架退炮,射速一般在4、5分钟1发,倭寇舰队则拥有67门120毫米、150毫米口径的速射炮,射速在1分钟4、5发,倭寇方面曾估计战时的火力超过北洋水师三倍以上,联系到海战时倭寇多次集中火力攻击某几艘北洋军舰,实际对抗中的火力优势更大。此外,在100毫米以下的火炮方面,倭寇联合舰队也占据数量优势,北洋水师共装备163门(不计算后期加入的军舰,则为135门),倭寇联合舰队装备的数量为171门。根据倭寇海军战后统计的数字,海战中共发射大小炮弹20921发,以海战打满5小时计算,几乎没一艘北洋军舰每分钟会遭到10发以上炮弹的攻击,这样的火力对比已经不是简单的差距二字就能概括的,倭寇联合舰队占有的完全是压倒性的优势。北洋水师使用的弹药大部分是无法炸响的实心弹,除非击中敌舰的水线部位引起进水,否则击中目标以后至多造成少量的人员伤亡。北洋舰队中威力最大的弹药是开花弹,这种弹药当时主要依赖进口,然而户部禁止海军外购军火的命令使得北洋水师一度失去了这种弹药的供应来源,直到战前才应急由天津机器局仿制,但是仿制的弹药由于技术不过关,在弹药引信、弹箍加工等方面都存在质量问题,战时由于弹药需求孔急,才无奈之下将这些炮弹装运上舰,其可靠性可想而知。即使是这种北洋舰队内威力最大的炮弹,和倭寇联合舰队装备的爆破弹也存在质的差距,北洋舰队装备的开花弹弹头填充的还是黑火药,这种现代用于填充烟花爆竹的填充药,爆炸威力之小是可想而知的。不妨设想,残酷的大海战中,北洋水师官兵操作旧式的火炮,采用原始的瞄准方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命中了倭寇军舰,但是紧接而来的可能是命中的炮弹根本不爆炸,或者爆炸产生的破坏效果完全低于期望,而完全相反的是,倭寇军舰发射的炮弹如雨点般袭来,一旦命中往往就燃起熊熊烈焰,这种情况下对士气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样的逆境下,坚持作战近5个小时的军人,具有的又是怎样一种精神。6由于舰队内的“超勇”、“扬威”2艘军舰的舰龄已整整13年,北洋水师的“超勇”、“扬威”长年的北上南下巡弋,使得锅炉、主机老化,1894年最高航速只能勉强达到7节,12时50分旗舰“定远”射出第一颗炮弹后,和舰队中大部分战舰一样,“超勇”、“扬威”也分别在管带黄建勋和林履中的指挥下加入战斗,远距离上使用舰首重炮向正在高速驶来的倭寇第一游击队开火射击。4艘纵队而来的倭寇军舰每舷能够获得的100毫米以上的火炮相加有23门之多,而船头向前的“超勇”、“扬威”赖以御敌的大口径火炮一共只有舰首方向的2门。1881年的世界名舰,即将要与1894年世界名舰展开殊死搏杀。12时55分,“吉野”舰上的测距仪准确测定到与中国军舰“超勇”、“扬威”相距已经到了3000米,舰长河原要一当即下令开火。紧跟在“吉野”之后的“高千穗”、“秋津洲”、“浪速”3舰也随之开火,(倭寇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报告)“超勇”、“扬威”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猛烈攻击,在劈头盖脸而来的密集弹雨中,2艘北洋水师军舰不断中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船壳板就有多处被洞穿,很多官兵倒在了血泊中,军舰内部的一些部位已经燃起了可怕的火焰。然而处在绝对劣势之中的“超勇”、“扬威”舰并没有退缩,在管带及各部位军官的激励督促下,2舰坚持着既定的航路向前航行,弹雨纷飞中,舰上官兵各就岗位,用着仅有的几门火炮,顽强地向强敌进行着还击。1颗由倭寇第一游击队速射炮射出的下濑火药炮弹,轻而易举地撕开了“超勇”舰2厘米
薄薄的船壳板,在军舰内部炸响,舰体顿时被黄色的烟雾包裹。下濑火药燃起的火焰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加之19世纪军舰内部大量采用木质构件,“超勇”舰“舱中隔壁,均为木造,施以油漆,粉饰外观”,很快火灾就一发不可收拾。倭寇第一游击队密集炮火攻击,“扬威”舰上也燃起了灾难性的大火,舰体开始倾斜,渐渐现出无法支持的迹象。这两艘烈焰翻腾的姊妹舰受困于火灾,一面忙于救火,一面开炮抵敌,渐渐无法跟上大队的步伐,如同两只失群的孤雁。北洋水师在右翼又丢失了一个小队的战力。(济远,广甲龟缩在定远后面声称锅炉故障) 然而到了13时27分左右(据《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史》记载,“超勇”舰沉没时间为13时30分,《日清战役》记载“超勇”舰完全沉没时间为14时23分),再也无法抵御炎魔侵蚀的“超勇”舰,在烈火中开始下沉,沉没位置约在东经123°32′1″,北纬39°35″,大东沟海战开战半小时以后,北洋舰队损失了第1艘军舰。从大东港外匆匆赶向战场的北洋海军鱼雷艇队恰好遇到了正在沉没的“超勇”舰,“左一”号鱼雷艇停下脚步,驶近已在下沉的“超勇”舰,搭救落水的官兵。面对投掷到自己眼前的救生绳,“超勇”舰的管带,福建永福人(今福建省永泰县)黄建勋予以拒绝,随波沉没,时年43岁,成为海战中第一位殉国的中国舰长。15:30分后奔逃中的“济远”舰竟然撞上了友舰“扬威”。受困于大火、舵机失灵的“扬威”当时正在努力往浅水区航行,试图灭火自救,这艘没有被倭寇炮火击沉的战舰,未曾料到会被友舰毁灭。“扬威”舰管带林履中悲愤莫名,蹈海而逝。7
致远为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泽州县大东沟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