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变应力与恢复实验撤去应力后为什么还有剪切速率

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关于蠕变的不明了
刚接触蠕变,很多疑惑,先说一个。蠕变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载荷小于屈服应力的情况下,材料缓慢的塑性变形。有一种三段式蠕变行为对稳态蠕变的解释是,材料硬化与软化达到动态平衡。我的疑问是最初的位错增殖硬化是怎么来的,不是说载荷小于屈服应力吗,怎么会产生位错呢,还是说载荷刚好大于弹性极限,但是小于塑变0.2%时的屈服应力,求解。
你的说法我想过,可是我找不到资料证明这一点。我不能肯定,以铝合金举例,高温下(300℃以上),铝合金的瞬时高温拉伸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非常接近,如果你说的是正确的,载荷稍微控制不好,很可能蠕变实验会演变成高温拉伸实验,可我看一些蠕变实验结果,其载荷的梯度还是相当明显的。
这样的资料有很多的,如下面就证明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强度值是下降的趋势”这一点。资料来源《钢铁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崔崑
无标题.jpg
我赞同温度升高,屈服强度下降的说法。我质疑的是那个温度下的蠕变载荷是否大于那个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你怎么看
关于粘性性质能再描述得详细一些吗,我觉得有可能
受教,假设应变速率无限低,这时的屈服强度是不是存在一个最低值呢,如果有,这个最低值由什么决定呢?另外请教一个问题。一定温度下,要想使位错运动,最起码外力应该超过晶格摩擦力,想使位错增殖,最起码外力能够使位错源开动,那这两者需要的外力大小和应变速率有关系吗。我觉得
就是屈服应力和应变速率成正相关的关系。应变速率越大,屈服应力就越高。流变学中对应的物理模型好像是被称作"宾汉体"。
通常由于材料微观组织不均匀(例如第二相,铸造缺陷等)、样品外观形貌、尺寸不规则等原因,往往导致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区部产生应力集中发生屈服,因而即使在宏观应力小于屈服强度时下仍然会有位错运用。还要说的一点是,在发生屈服以前,其实已经有位错运动了。
同意,但是不理解。我一直认为弹性阶段没有位错运动,越过弹性极限之后开始有位错运动,为什么在屈服之前会有位错运动呢
因为真实材料并不理想,在许多局部区域都会有很大的应力集中,所以名义应力可能很小,但具体局部区域的受力会达到屈服应力以上
扩散为主是低应力条件下(具体还要和温度相关),但不是低于屈服应力,应该是远低于屈服应力,一般只有工况下的才是扩散为主,实验室条件下感觉多数都是位错为主
我现在能理解为什么低于屈服应力也能开动位错了,应该是应变速率的原因,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流变应力不同,应变速率越低,屈服流变应力也越低。之所以所低于屈服应力,这个屈服应力应该是指拉伸实验中规定应变速率下的屈服应力,蠕变的应变速率远低于拉伸实验中的规定应变速率,所以其需要的屈服流变应力远低于平常认为的屈服应力。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我发现应变速率降低之后,弹性极限也降低了,弹性极限不是材料的本征性能吗,怎么会随着应变速率下降而下降呢,有下图为证。
无标题.jpg
对于大部分材料是没有明显的屈服临界点的(屈服平台),你说的屈服只是人为定义的一个可以量化的屈服应力(0.2%),其实在加大范围内都是会发生屈服变形的。你的误区是,你人为屈服就是真真切切的那么一个点,高于便会有位错运动,低于便不会。这个点是不存在的(除了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钢铁外,大部分金属的拉伸曲线都是光滑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不存在确定的屈服点,0.2%是人为定义的,跟你理解的屈服是不一样的)
你这个图我没见过,我们研究蠕变一般都是恒应力或载荷(名义应力)下蠕变应变岁时间增加,或恒应变下应力随时间减小(应力松弛),我不清楚你是如何在保证加载速率下看出蠕变行为的。弹性极限问题我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拉伸慢的话,高温作用时间长使其微观组织产生了一定变化(可能具体跟温度和材料有关)
恩,是的,以前的理解偏差在这儿。现在还是有点儿疑惑,不提屈服强度,位错运动和增殖所需的力要大于派纳力和缺陷带来的阻力吧,要想位错运动必须在此力值以上吧,你同意吗
图来自M.E. Kassner的《Fundamentals of creep in metals and alloys》第一章,刚看。对于蠕变刚接触,诸多不明。
我不搞蠕变,我学习,毕业了
关于关于蠕变的不明了的相关话题在小木虫APP已经有29位虫友给出了详细回复。
赶快查看回复吧!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蠕变与恢复实验撤去应力后为什么还有剪切速率 _ 通化宠物网
蠕变与恢复实验撤去应力后为什么还有剪切速率
第一阶段为减速螺变阶段,蠕变速率保持不变,而蠕变变形是随时间变化的一种现象、压缩等,也是材料寿命主要失效形式之一蠕变;第三阶段为加速蠕变阶段;第二阶段为稳态螺变或着恒速蠕变阶段,材料的变形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一种现象:拉伸,主要的外力形式有,没有达到弹性极限同样也会出现蠕变变形,最后导致材料断裂最终的破坏,同时这一阶段的蠕变速率最小、弯曲,指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恒定外力的作用下,是指出现弹性形变以后的形变阶段。它与普通的塑性变形不同、剪切,塑性变形一般在应力超过弹性极限以后才产生。蠕变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蠕变速率随时间增长又开始大幅度地增加。蠕变最为直接地表现了高聚物静态粘弹性能,这个阶段的蠕变速率随时间地增长而不断下降,只要作用时间足够长,这个阶段的形变硬化与软化过程表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
蠕变,指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恒定外力的作用下,材料的变形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一种现象,主要的外力形式有:拉伸、弯曲、剪切、压缩等。蠕变最为直接地表现了高聚物静态粘弹性能,也是材料寿命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它与普通的塑性变形不同,塑性变...
返回主页:
本文网址:/view-.html黏土的蠕变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6年02期
黏土的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研究了黏土的未扰动和重塑土样在三轴排水剪切试验条件下的蠕变特性。既进行了初始加载过程中的蠕变试验,也做了卸载与重复加载过程中的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在初始加载过程中,经过一定时间蠕变后黏土的强度有很大的提高;(2)在卸载过程中,随应力值下降黏土的蠕变表现出由正蠕变、中性蠕变到负蠕变的逐渐转化;(3)在重复加载过程中,随应力值增加黏土的蠕变表现出由负蠕变、中性蠕变到正蠕变的逐渐转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U433【正文快照】:
1引言蠕变特性历来是黏土黏塑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黏土蠕变特性的研究不但对完善和发展土力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有重大现实意义。研究黏土的衰减性蠕变规律是预测和控制建筑物基础的长期沉降、维护建筑物基础的稳定以确保建筑物长期安全的关键所在。正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昌富;刘辉;肖燕;;[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李建中;倪曦;陈灿;;[J];工业建筑;2011年01期
姚显文;;[J];湖北水力发电;2009年03期
王锐;;[J];路基工程;2009年06期
李建中;徐力生;;[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1期
姚仰平;张丙印;朱俊高;;[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彭芳乐;李福林;李建中;江智森;龙冈文夫;;[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王翠;闫澍旺;张荣安;;[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姚仰平;侯伟;;[J];岩土力学;2009年10期
李广冬;骆亚生;王志杰;武彩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翠;闫澍旺;张荣安;;[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观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张先伟;[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辉;[D];湖南大学;2008年
唐喜青;[D];中南大学;2010年
秦亚君;[D];中南大学;2011年
贾亚芳;[D];天津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宗基;[J];土木工程学报;195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谈炎培;叶冠林;王建华;孙德安;;[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徐珊;陈有亮;赵重兴;;[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李西斌,谢康和,王奎华,庄迎春;[J];工程力学;2004年05期
杨爱武;闫澍旺;杜东菊;;[J];工业建筑;2012年06期
高洪梅;刘汉龙;刘金元;;[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朱鸿鹄,陈晓平;[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年03期
周秋娟;陈晓平;赖震环;吴起星;;[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6年01期
秦爱芳;谢业桂;刘畅;;[J];建筑科学;2010年11期
冯志刚;张博;;[J];路基工程;2008年06期
吴国辉;梁立孚;刘宗民;;[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晓平;周秋娟;朱鸿鹄;张波;;[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蓝柳和;[D];浙江大学;2002年
郑辉;[D];浙江大学;2004年
刘加才;[D];河海大学;2004年
贾宁;[D];浙江大学;2004年
李西斌;[D];浙江大学;2005年
刘希亮;[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0年
王旭升;[D];中国地质大学;2002年
吴小建;[D];同济大学;2006年
温介邦;[D];浙江大学;2007年
刘俊新;[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唯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王龙;[D];浙江大学;2011年
龚艳霞;[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祝波恩;[D];浙江大学;2003年
李彬;[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张波;[D];武汉大学;2004年
夏森炜;[D];浙江大学;2005年
常青;[D];河海大学;2006年
李明飞;[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陈蕾;[D];东南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林德;张向霞;;[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侯晓亮;赵晓豹;李晓昭;;[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赵淑萍,何平,朱元林,常小晓;[J];冰川冻土;2002年03期
盛煜;吴紫汪;苗丽娜;马巍;[J];冰川冻土;1995年04期
沈杰;余群;;[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姚仰平;周安楠;侯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侯伟;姚仰平;;[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王常明,肖树芳,夏玉斌,刘成民;[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刘莹,王清,夏玉斌,武雄;[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王常明,肖树芳,夏玉斌;[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文雄;;[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蒋明镜;沈珠江;本乡隆夫;福田光治;足立纪尚;冈二三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王在泉;余锋;陆文兴;;[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吴刚;方从启;陈锦剑;葛修润;;[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张向东;英颖;于崇;刘攻勋;;[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汪亦显;曹平;赵延林;邓志斌;;[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再强;[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何开胜;[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1年
陈铁林;[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1年
王琛;[D];四川大学;2003年
俞亚南;[D];浙江大学;2003年
王志亮;[D];河海大学;2004年
贾宁;[D];浙江大学;2004年
汤斌;[D];武汉大学;2004年
夏银飞;[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邓志斌;[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冠英;[D];吉林大学;2004年
文建鹏;[D];中南大学;2004年
肖燕;[D];湖南大学;2004年
滕军林;[D];福州大学;2005年
古兴伟;[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朱鸿鹄;[D];暨南大学;2005年
程海涛;[D];长安大学;2005年
常青;[D];河海大学;2006年
张成杰;[D];吉林大学;2006年
王艳婷;[D];长安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惠敏;张云;何佳佳;;[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侯伟;姚仰平;;[J];工业建筑;2011年09期
侯伟;姚仰平;;[J];工业建筑;2011年09期
李国维;鄂海清;赵贞恺;;[J];公路;2012年02期
谭儒蛟;李明生;张建根;徐文杰;;[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李洪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韩胜利;何昌荣;徐丽丽;;[J];路基工程;2009年06期
李福林;彭芳乐;KONGKITKUL W龙冈文夫;;[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丁雷;江永建;陈多才;张先宇;;[J];铁道建筑;2011年10期
胡琦;罗耀武;;[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小涛;葛修润;李春光;王水林;;[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洪宝;[D];重庆大学;2009年
张旭;[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张先伟;[D];吉林大学;2010年
康洪;[D];中南大学;2010年
黄明;[D];重庆大学;2010年
刘飞;[D];吉林大学;2011年
杨爱武;[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唐喜青;[D];中南大学;2010年
杨丽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秦亚君;[D];中南大学;2011年
张稳;[D];长安大学;2011年
李广冬;[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宋海超;[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沈犁;[D];吉林大学;2011年
陈静;[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宗基,刘■先;[J];力学学报;195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工程勘察;1981年02期
李连祥;谭新;丁万涛;;[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0期
张在明;;[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张正威;;[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费康;;[J];高教论坛;2009年02期
吴同情;许年春;吕庆江;;[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8期
郭进军;;[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费康;许朝阳;;[J];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04期
何名任;;[J];工程勘察;1984年05期
茅以升;;[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肇钧;;[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孟庆文;叶启民;;[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孟庆文;叶启民;;[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赵成刚;李涛;;[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赵志峰;邵光辉;张婷;;[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卢肇钧;;[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介玉新;许延春;李广信;温庆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王金相;李晓杰;赵峥;;[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李婕;顿志林;张学民;高雪冰;;[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何文龙;杨平;邵光辉;张婷;;[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峰;[N];甘肃日报;2011年
刘华;[N];中国水利报;2002年
又耳;[N];陕西科技报;2006年
刘慧卿?本报记者
杨丽娟;[N];辽宁日报;2007年
又耳;[N];陕西科技报;2006年
骆会欣;[N];中国花卉报;2007年
刘慧卿?记者
杨莉;[N];中国交通报;2007年
本报通讯员
张小果;[N];中国建设报;2006年
张艳江 罗文可;[N];中国水利报;2002年
柯梅丽?张美薇
王离;[N];广东建设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璇;[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孙丽云;[D];郑州大学;2011年
李彰明;[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张引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王助贫;[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骆亚生;[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刘保健;[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杨爱武;[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刚;[D];河海大学;2001年
王丽;[D];长安大学;2003年
庞浩;[D];中南大学;2008年
王震宇;[D];中南大学;2004年
杨丫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李广冬;[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纠永志;[D];郑州大学;2010年
胡勇;[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马瑞;[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马兰;[D];四川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熟悉权威文献资料的检索编辑,立足网络,服务大众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沥青零剪切黏度试验方法及计算模型研究
下载积分:591
内容提示:沥青零剪切黏度试验方法及计算模型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54:1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91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沥青零剪切黏度试验方法及计算模型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小蠕变速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