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增加量发出商品算不算存货到收入里面?

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中增长量的计算
在资料分析的题目中,增长量的考察一直就是一个重点, 根据不同的数据,增长量就不同的计算方法: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在这三个公式中,第三个公式由于难度较大,技巧性较强,因此,一直备受出题人的青睐,屡次出现在行测试卷中。那么在考试中如果
出现的是第三种计算形式的话,考生如何才能迅速计算出正确答案呢?
其实,只要考生知道百分数化分数这样一个技巧后,这类题就能很快做出来。假如说增长率=,那么增长量==。通过这种转化后,到最后一步就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就能快速找出答案。因此,在做增长量的题时,第一步,先把增长率化
成分数(),第二步,再(n是增长率化成分数后的分母)
【例1】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量158.7万吨,进出口总额4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9.0%.其中出口量67.1万吨,出口额2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24.9%;进口量91.6万吨,进口额1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上16.0%和37.5%。
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出口额比上年同期约增长了多少亿美元?(&&& )
A.5.3&&&&&&&& &&&&&&&& &&&&&&&& &&&&&&&& &&&&&&&&&&&&&&& B.7.0
C.9.2&&&&&&&&&&&& &&&&& &&&&&&&& &&&&&&&& &&&&&&&&&&&& D.21.2
【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所求的是2010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长量,而材料中所给的是2010年一季度的现期量26.5亿美元和增长率24.9%,第一步,先把增长率化成分数:24.9%≈,第二步=5.3.因此,答案直接选择A选项。
【注意】在本题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将24.9%估算成25%,两者之间差距非常小,这样计算出的结果几乎就是准确值。因此,在以后做题中,直接就找离得最近的分数,几乎是不会影响结果的。
【例2】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3%和9.2%。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了约多少万吨?(&&& )
A.1009&&&& &&&&&&&& &&&&&&&& &&&&&&&& &&&&&&&&&&&&&&& B.1218
C.1370&&&&&&&&&&&& && &&&&&&&& &&&&&&&& &&&&&&&&&&&& D.1787
【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所求的是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的同比增长量,而材料中所给的是2010年上半年的现期量10963万吨和增长率12.5%,第一步,先讲增长率化为分数12.5%=,第二步,通过直除前两位可知答案为B选项。
【例3】25家已公布一季报的房地产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68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净利润29.97亿元,同比增长31%;存货2892.18亿元,同比增长10%。
已公布2011年一季报的房地产公司中,平均每家公司的存货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约多少亿元(& )
A.5&&&&&&&&& &&& &&&&&&&& &&&&&&&& &&&&&&&& &&&&&&&& &&&&&&&& B.11&&&&&&&&
C.51&&&&&&&&& & &&&&&&&& &&&&&&&& &&&&&&&& &&&&&&&& &&&&&&&& D.105
【解析】有题意知,本题所求的是平均每家公司的存货的同比增长量,而材料中所给的是2011年的总存货2892.18亿元和增长率10%,那么我们可以先计算整体的增长量,再算平均。计算整体增长量第一步10%=,第二步,因此,最后平均每家公司存货的增长量=,估算结果应该是10+,因此,答案选择B。
由此可见,各位考生在遇到含有百分数的计算式时,应尽可能将其转化为特殊分数来化简,然后再进行计算。
            
主讲:中公网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名师视频访谈
公务员电子周刊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为何2015年度存货量大量减少但主营业务收入相比去年不增反降?_百度知道
为何2015年度存货量大量减少但主营业务收入相比去年不增反降?
我有更好的答案
清仓处理,售价大幅降低销售不符合收入确定条件,暂未确认收入记帐差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主营业务收入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9被浏览3,031分享邀请回答8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中报大揭秘!净利合计超1.6万亿、负债率、存货量指标如何?行业成绩单抢先看!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们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本专题从净利润、负债、存货等各个财务指标分析上市公司业绩情况。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净利合计1.67万亿元
石化油服成亏损王
本报记者 杨萌
据《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3344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合计1.67万亿元,而去年3342家公司净利合计为1.42万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亿元的公司共有1274家,而去年仅有1040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的公司共有667家,这667家公司中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占了多数。另外,有12家公司净利同比增幅超100倍。
虽然,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的情况良好,但需要看到的是,仍有319家公司出现亏损,有1021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
资源类公司盈利居前
从各家公司具体的情况来看,各家金融业上市公司盈利仍然靠前,而随着今年上半年资源类上市公司周期的来临,这些公司的净利明显仅次于金融业上市公司。其中,净利润排名首位,次之,、、、、、、和等净利也较为靠前。
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外,净利靠前的几家公司中,有4家制造业企业,3家资源类企业,2家建筑业,1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公司。
8月27日晚间,中国石化发布2017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0.92亿元,同比增长40.7%;营业收入11658.37亿元,同比增32.6%;基本每股收益0.224元,同比增长40.9%。上半年拟每股派息0.1元。据此计算的话,中国石化上半年日赚1.5亿元。
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排名仅次于中国石化的公司为中国神华。而从净利润同比增幅的情况来看,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量明显多过其它行业,资源类公司的数量排名第二,房地产行业的数量排名第三。
两家公司亏损超10亿元
虽然上述公司的业绩可圈可点,但需要看到的是,上半年仍有不少公司业绩出现亏损和下滑。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56家公司净利亏损超亿元。
由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公司众多,所以,制造业出现亏损的也不少,不过盈利的更多。除此之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亏损情况比较严重。石化油服是今年上半年亏损最为严重的公司。
据中报显示,石化油服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8.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5亿元,比上年增长49.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8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62元/股。
另一家亏损超10亿元的公司为纳思达。中报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24亿元,同比增长678.14%,主要原因是去年收购的美国利盟并表以及原有业务销售收入增加;实现净利润为-10.15亿元,主要原因是2016年并购融资报告期内产生的利息支出,以及境外子公司并购后因公允价值调整账面,增加了折旧、摊销、存货转销等,使得调整后的净利润出现亏损。
净利润同比降幅超1000%的23家公司中,有11家来自制造业、3家来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3家房地产页、2家批发零售业、2家采矿业、1家建筑业、1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而从净利润降幅来看,净利下滑幅度最高。据中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28.78万元,同比比上年减少16337.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365元/股。
另外,据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98万元,同比增33.53%,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却亏损1.15亿元,同比降12578%。
此前由于创兴资源存在证券虚假陈述行为,报告期内已有多名投资者起诉公司索偿,为此公司对收到的投资者损失赔偿诉讼案计提预计负债并列入营业外支出,由此造成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
上半年384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超70%
11家资不抵债
本报记者 矫月
截至8月底,A股上市公司中报披露至此收官。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同花顺统计数据得知,截至8月31日,沪深两市有3344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报业绩,其中,有3024家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实现盈利,占比逾九成。
与此同时,在上述披露中报的上市公司中,更有79家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在1000%以上。
九成公司中报盈利
644家公司实现倍增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有1274家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实现亿元以上的业绩。其中,有167家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到10亿元以上。
《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同花顺统计数据发现,在以披露2017年中报的上市公司中,有667家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达100%以上,实现倍增。
而在上述644家上市公司中,有79家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在1000%以上。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皆高达10倍以上。
在A股九成上市公司业绩实现盈利的同时,也有319家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亏。其中,有、、、、等56家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亿元以上。
其中,和2017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报亏22.85亿元和10.15亿元。
另有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有20家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降幅在1000%以上。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降幅分别为163倍、126倍和121倍。
11家公司资不抵债
ST公司重组成老大难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在整理同花顺统计数据时发现,2017年上半年,有384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应该保持在50%以下比较合理,也就是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为1:1。而一旦资产负债率超过70%“警戒线”则说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过高的危险。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50%的话就相当于开始示警,而过70%的话则显示出危机,那么如果资产负债率过100%的话,则代表公司已经开始资不抵债了。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ST重钢、、、、11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过100%,已经资不抵债。
而上述11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是ST公司,存在退市风险。而据《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中报发现,在上述11家上市公司中,仅有*ST嘉陵和*ST河化2017年上半年业绩盈利,其余9家公司皆在中报报亏。
有市场人士分析,在上半年已经资不抵债的ST上市公司中,除非能在年底实现扭亏并实现净资产为正,否则有被退市的风险。而要想保壳的话,最好的途径就是重组。
上述资不抵债的ST上市公司中,以有公司试图通过重组扭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重组的进展并不顺利。
3219家上市公司存货9.57万亿元
占营收比重超六成
本报记者 夏芳
时下,A股上市公司全部交出了半年“中考”成绩单,作为公司财务指标中的一块,存货数量的多少也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Choice数据统计显示,A股3342家上市公司今年1月份-6月份共实现营收总收入合计18.12万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67万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42万亿元。
根据统计显示,上半年,3342家上市公司中,有2346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占比达70.19%,近千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在20%-100%之间。值得一提的是,业绩下滑的公司中,来自房地产开发、其他建材行业、化学制品行业、贸易、纺织、基础软件、火电等行业类企业较多。
上市公司上半年的表现用财务数据给出了答案,从营收和净利润上直接反映出好与差。然而,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的运营能力,从上市公司存货指标中则一窥究竟,因为存货是上市公司买进或生产后没有卖出的积压商品或产品。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1月份-6月份有存货明细的3219家上市公司,其存货金额合计为9.57万亿元,而它们的营收总额合计为14.85万亿元,9.57亿元的存货金额占上市公司营收的比重达到64.4%。而上年同期3052家上市公司的存货金额为8.07万亿元,以存货为指标,虽然今年与去年同期可统计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差167家,但是金额却相差1.5万亿元。
值得注意但是,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数据显示,上半年存货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公司有17家,其中,最多的是,其存货为5545.9亿元,其次是,存货金额为4962.9亿元,而和的存货金额分别为4681.8亿元和3714.9亿元,另外,在存货过千亿元的公司中,中字头企业包括、、、、和都在其中。
另外,存货金额超过百亿元的公司有110家,其中包括11家交通设备和交通运输企业,而建筑类企业有16家,钢铁企业有5家,房地产企业有56家,电器设备有3家,商贸零售、有色金属各4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市公司所在的行业不同,其存货的意义也不同,如果是房地产和白酒行业,存货数量多对于它们来说存货高并非坏事,由于存货中包括土地和已卖房等资产,因此,存货高反而代表公司未来有发展。而白酒行业,其存货包括公司基酒的数量,而优质基酒的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因为酒是陈的香,优质的基酒都需要几年时间的储存。
不过,对于食品及其他制造业来说,存货量的大小则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
对于上市公司存货金额高企一事,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存货对于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的影响,对产品更新周期较快或产品保质期较短的行业,存货是呈负面影响,因为存货一旦无法快速销售就可能会导致减值,而一些更新周期或保质期都较长的企业,存货减值的风险就较低甚至还可能因为保存期长而升值,比如白酒。
“存货多对于企业资金的周转率影响很大,造成企业的时间成本过高,容易形成资金链断裂。”沈萌强调称。
煤电上市公司冰火两重天
九成电企净利下滑
九成煤企净利大增
本报记者 李春莲
2017年半年报已披露完毕,从上半年业绩来看,煤、电企业这对“跷跷板”再次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数据显示,有超过九成的电企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还有8家电企陷入亏损;而26家煤企上半年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还预计,下半年,煤价继续处于高位,电企将持续亏损,煤电矛盾恐仍将激化。而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神华国电已宣布合并重组,煤电联姻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盈利能力。
分析师表示,首例煤电重组落地后,其它能源央企也有望继续进行煤电重组。一方面为缓解煤电矛盾,另一方面也为助力火电去产能。
8家电力公司亏损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29家电企中,有8家亏损,包括、、和等。
其中,漳泽电力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1亿元,同比下降324.21%。公司表示,燃煤采购价格升高,导致燃煤成本增加。
华电国际半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6.48亿元,同比增长23.99%;净利润亏损2.12亿元,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公司上年同期盈利26.35亿元。
、和最赚钱,分别实现净利润23.8亿元、17.7亿元和12.9亿元。
数据还显示,除了和,其余27家电企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下滑,占比高达93%。
其中,新能泰山净利润大降484%,、豫能控股和降幅都超过100%。
具体来看,新能泰山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公司表示,本报告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电煤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燃料成本大幅上升,发电业务出现较大亏损。
长源电力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015.5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06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长源电力表示,受国家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影响,煤炭供应持续偏紧态势,煤价整体维持高位运行,公司综合入炉标煤单价同比大幅上涨,致使公司燃料成本同比增加,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煤价持续处于高位。虽然煤企赚了个盆满钵满,但电企却由于成本过高,陷入亏损或者净利大幅下滑的境地。煤电矛盾也再次激化。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的统计,26家煤企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占到煤企总数九成,净利润上涨幅度超10倍的就有5家煤企。而不容乐观的是,煤电企业冰火两重天这种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叶春表示,下半年,全国电力供应能力将呈现总体富余、部分地区相对过剩的走势。电煤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市场交易电量降价幅度较大、且规模继续扩大,发电成本难以有效向外疏导,预计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继续面临严峻困难与挑战。
煤电重组将缓解上下游矛盾
日前,神华国电已经宣布将重组,这为解决煤电矛盾提供了一种思路,如此合并将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盈利能力。
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晓宁表示,当前神华煤炭内销比率大约30%左右,整合完成后内销比率有望提升到50%-60%,煤炭业务盈利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同时,国电未来有望借助神华渠道获得年度长协煤炭供应(当前年度合同煤价557元/吨,现货614元/吨,价差显著),降低成本且减少成本波动;可通过集团旗下运输资源与火电业务的协同降低成本;可实现装机大幅扩张,加强火电业务竞争力。由于煤电联营的诸多优势,国电电力未来有望成为A股稀缺的盈利稳定的火电标的。
神华国电的重组似乎让一直以来处于“你死我活”状态的煤企和电企看到了希望。煤电联营可有效降低火电企业成本和盈利波动,打破煤电供需矛盾,不再出现由于煤价的涨跌而有人哭有人笑的尴尬局面。
刘晓宁还指出,根据国家煤电供给侧改革方案,后续其它能源央企也将有望通过煤电联姻或者电力企业之间重组等多种方式,缓解市场煤、计划电之间的长期矛盾。同时电力央企数量减少也有利于装机规划更为理性,助力火电供给侧改革推进。而雪上加霜的是,火电行业除了面临成本过高,还有产能过剩的问题。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
前不久,16部委还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依法依规淘汰关停不符合要求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含燃煤自备机组);对未核先建、违规核准、批建不符、开工手续不全等违规煤电项目一律停工、停产,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分类处理;预警等级为红色和橙色的省份,不再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2020年底前已纳入规划基地外送项目的投产规模原则上减半。
航运业复苏
中远海控上半年净赚18.6亿元
本报记者 矫月
在全球经济回暖的同时,一向低迷的航运业也开始迎来暖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A股12家航运业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业绩盈利。其中,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1.69亿元同比增长125.99%。
据报道,有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认为,航运业复苏可以确认。克拉克森首席执行官AndiCase表示,这是根本性的转变,而非市场短暂好转。
中远海控完成收购东方海外后,将成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中国唯一的全球集运龙头公司,具备成为行业领袖的潜质,将显著受益于行业复苏以及自身的蜕变。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17年上半年,中远海控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约72亿元人民币。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实现量价齐升,完成货运量999.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4.9%;平均单箱收入为3691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3%,其中国际航线平均单箱收入达到4574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9.7%。控股子公司中远海运港口的码头总吞吐量为41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8%,其中海外地区码头总吞吐量为888万标准箱,同比增幅高达39.8%。
2017年上半年,中远海运集运重点加大了对中东、非洲、南亚等沿线国家与市场的运力投入,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投入约131艘船舶、120万标准箱运力,约占公司总经营船队规模的6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公司借助中欧班列,结合航线布局,倾力打造海铁联运服务品牌,实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
八成旅游公司中期业绩增长
出境游增逾300万人次
本报记者 刘斯会
随着时间进入9月份,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已经全部披露完毕。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有近八成旅游上市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增长,旅游上市公司的高成长与旅游行业发展相得益彰。
来自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5.3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入境旅游人数695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出境旅游人数62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1%,同比增加逾300万人次。
有旅游分析人士表示,从以上数据看出,宏观环境向好及出游意愿增强,我国旅游市场运行情况良好,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同比有较大增幅,国外人均旅游人数也处于回暖状态。
近八成公司业绩实现增长
从《证券日报》记者整理的数据来看,已经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业绩的旅游上市公司中近八成实现了净利润增长,其中,、、游等多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均超过500%,而包括、净利润增速超过一倍,、等净利增速分别为26.58%和17.47%。
根据首旅酒店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8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6039万元,增长了71.3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0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677万元,增长了1626.29%,预计增长16.26倍,对此,首旅酒店解释称,2016年4月份公司与如家酒店集团重组后合并业绩报表,如家项目2017年上半年为公司合并报表贡献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5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950万元。
不同于首旅酒店通过重组合并报表实现业绩增长突飞猛进,不少旅游上市公司还通过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实现公司业绩增速明显,以凯撒旅游为例,根据其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5亿元,同比增长30.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11%。其中,公司旅游服务实现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31.74%。
对于上述业绩的取得,凯撒旅游表示,今年公司顺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发掘丝路沿线旅游资源,将其引入各个产品线,覆盖团队游、自由行、私家团、邮轮游、主题游等业务。
美股在线旅游上市公司业绩也可圈可点,8月31日,携程公布了截至日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归属于携程股东的净利润为3.2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近3倍;途牛2017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4.601亿元,同比增长53.8%(与去年同期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净收入相比);毛利为2.406亿元,同比增长84.5%;打包旅游产品收入为3.393亿元,同比增长57.7%。
“旅游+”业态持续发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三季度城镇和农村居民整体出游意愿同环比持续上升,达到84.9%,旅游业持续火爆。
在此背景下,旅游行业整合加速,相关上市公司也在加速转型升级,持续探索“旅游+”多业态发展。桂林旅游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60.70万元,同比增长28.49%;实现营业利润2777.98万元,同比增加3743.12万元(上年同期为-965.13万元);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2.61万元,同比增长529.79%。
中青旅2017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6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净利润3.47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9%。对此,公司归功于着手培育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康养等新业态。
此外,腾邦国际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242.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30%。对于业绩取得公司称,由于2017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坚持执行“旅游+互联网+金融”战略,完善大旅游生态圈,使得业绩稳健增长。
上半年化药上市公司七成净利增长
16家销售毛利率超70%
本报记者 张敏
数据显示,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81家化药上市公司上半年总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2亿元,去年同期该值为117.5亿元,同比增长13%。38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亿元,实现净利润约15.7亿元,位列第一。
从净利润变化幅度来看,化学原料药企业表现出色,占据了业绩增幅前三,分别为净利润同比增长1619.73%;净利润同比增长1162%;净利润同比增长378%。
近七成实现净利增长
从净利润盈亏的角度看,在上述81家上市公司中,仅有2家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出现亏损,分别是和。38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亿元,恒瑞医药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5.7亿元,是该行业第二名净利7.3亿元的2倍多。
同花顺数据显示,55家化药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实现增长。其中9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化学原料药企业表现亮眼,在净利润增幅超过60%的13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来自原料药生产企业。
涨价是原料药企业业绩上涨的主因。上半年,受益于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B系列产品涨价,东北制药等上市公司业绩大增。
不过不是所有的原料药企业都会因产品价格上涨而净利上涨。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7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肝素粗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公司肝素粗品采购量降低,带来母公司销售量下降,抵消肝素原料药价格上涨因素所致。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1.3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9.52%。
化学制剂板块,、、等业绩增幅超100%。其中鲁抗医药、福安药业涉及抗生素类药品。
16家企业销售毛利率超70%
销售毛利率是上市公司的重要经营指标。数据显示,16家化药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超70%。其中、的销售毛利率超90%。恒瑞医药、、等5家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超80%。
拥有独家、特色品种药企毛利率较高的原因。贝达药业的主打产品是埃克替尼。201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埃克替尼(商品名称:“凯美纳”)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并开始上市销售,为公司的收入及利润带来了快速增长,并成为公司收入及利润的主要来源。
9家企业研发费用超亿元
同花顺数据显示,总计有6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支出。、、、信立泰等9家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超亿元。
健康元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55亿元,同比增长32%。公司称,研发支出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系子公司本期部分新药研发投入增加。
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贝达药业、、双成药业、等9家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8%。贝达药业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按计划稳步推进,研发费用投入总额9039.0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15%。按照2017年公司新药研发的目标,力争实现1个新药项目IND(临床研究申请),确定2个候选化合物,新立项3个-5个项目。
证 券 日 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出商品算不算存货 的文章

 

随机推荐